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THERMAL RESPONSE FACTORS AND Z-TRANSFER FUNCTION COEFFICIENTS FOR CALCULATION OF ROOM TEMPERATURE VARI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Ding Guoliang Zhang Chunlu +1 位作者 Ge Hongming Cheng Zhzjiu(Refrigeration Technique Research Institute, Dept. of Power Machinery Engineering)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1996年第2期49-52,59,共5页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getting the general thermal response factors and z-transfer functioncoefficients of a room by synthesizing them from the thermal response factor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hermalinsulati...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getting the general thermal response factors and z-transfer functioncoefficients of a room by synthesizing them from the thermal response factor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hermalinsulation structure. How to use the general thermal response factors and z-transfer function coefficients toca1culate the indoor air temperature variation directly is also studied. It is shown through practical use that it iseasy to program with the method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response FACTORS z-transfer function synthesis ROOM temperature VARIATION
下载PDF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behavior of a functionally graded ceramic: Effects of finite cooling rate 被引量:1
2
作者 Zhihe Jin Yuezhong Feng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2014年第4期42-46,共5页
This work presents a semi-analytical model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oling rate on th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behavior of a functionally graded ceramic (FGC) plate with a periodic array of edge cracks. The FGC i... This work presents a semi-analytical model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oling rate on th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behavior of a functionally graded ceramic (FGC) plate with a periodic array of edge cracks. The FGC is assumed to be a thermally heterogeneous material with constant elastic modulus and Poisson's ratio. The cooling rate applied at the FGC surface is modeled using a linear ramp function. An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and a closed form asymptotic temperature solution are employed to compute the thermal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TSIF). The thermal shock residual strength and critical thermal shock of the FGC plate are obtained using the SIF criterion. Thermal shock simulations for an Al2O/Si3N4 FGC indicate that a finite cooling rate leads to a significantly higher critical thermal shock than that under the sudden cooling condition. The residual strength, however, is relatively insensitive to the cooling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CK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heat transfer residual strength thermal shock
下载PDF
纳米纤维包芯纱截面方向热湿耦合传递过程的模拟
3
作者 何满堂 郭俊泽 +1 位作者 王黎明 覃小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49,共8页
针对纳米纤维包芯纱截面热湿耦合传递过程难以直接测试的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对纳米纤维包芯纱的截面进行建模及参数化设置,使用多物理场耦合的方式模拟了纳米纤维包芯纱截面方向的热湿传递过程,以探寻水分和热量在纱线内部... 针对纳米纤维包芯纱截面热湿耦合传递过程难以直接测试的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对纳米纤维包芯纱的截面进行建模及参数化设置,使用多物理场耦合的方式模拟了纳米纤维包芯纱截面方向的热湿传递过程,以探寻水分和热量在纱线内部传递的规律。建立了不同纳米纤维含量及孔径的纳米纤维包芯纱模型,探寻热湿耦合传递速度的影响因素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纱线内部水分传递速度快于热量的传递,且在相同的流入速度下,纳米纤维的引入能够加速水分在纳米纤维包芯纱中的传递速度,比棉纱的水分传递速度提高了28.3%;此外,适当增加纳米纤维的含量,纳米纤维包芯纱的热湿耦合传递速度有一定的提高(约11.8%);随着纳米纤维孔径的减小,孔径数量增多,纳米纤维包芯纱的水分传递速度提高至90%(与棉纱相比),传热速度增加显著,证明纳米纤维包芯纱的热湿耦合传递过程中导湿和传热呈现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包芯纱 热湿耦合传递 模拟 功能性纺织品 热湿管理纺织品
下载PDF
板翅式换热器传递函数动态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
4
作者 梁兴壮 黄志远 +2 位作者 艾凤明 袁振伟 汪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2,共9页
飞机综合环控/热管理系统迫切需要建立快捷高效的换热器动态仿真模型,以满足先进控制系统设计需求。基于此,针对板翅式换热器动态模型,提出一种包含2个延迟环节和4个一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矩阵形式,并从换热器机理模型出发,利用拉普拉... 飞机综合环控/热管理系统迫切需要建立快捷高效的换热器动态仿真模型,以满足先进控制系统设计需求。基于此,针对板翅式换热器动态模型,提出一种包含2个延迟环节和4个一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矩阵形式,并从换热器机理模型出发,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推导模型中4个时间常数的计算公式,提出基于换热器效率的传热热阻计算关系式的辨识方法,解决了主要模型参数设置难题。以板翅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在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其传递函数动态模型,并与AMESim仿真平台搭建的机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种模型所得空气和冷却水出口温度分别随入口温度和质量流量阶跃变化的动态响应曲线吻合很好,其中,4种工况空气和冷却水出口温度最大稳态偏差分别为0.034℃和0.029℃,当冷却水入口质量流量阶跃变化时,空气出口温度动态响应相对偏差最大,为9.27%,当空气入口质量流量阶跃变化时,冷却水出口温度动态响应相对偏差最大,为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动态模型 传递函数矩阵 时间常数 传热热阻
下载PD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laminar flow of 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 in a circular tube with constant heat flux: internal heat sourc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寅平 胡先旭 +1 位作者 郝磬 王馨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latent hea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 By using the proposed internal heat source model, the influence of each factor affecting the heat tra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latent hea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 By using the proposed internal heat source model, the influence of each factor affecting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f laminar flow in a circular tube with constant heat flux is analyze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mechanisms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re clarifi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main factors on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A modified Nusselt number for internal flow i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more effectively the degree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for 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microcapsule phase change.
原文传递
3DP打印设备混砂罐砂温控制研究
6
作者 麦恒嘉 周志军 剡秀秀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58-66,共9页
给出了一种在3DP打印设备混砂罐上增加加热器来控制混后砂子温度的方案。加热器加热混砂罐罐体,罐体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混合后的砂子温度升高,达到控制混合后砂子温度的目的。对系统进行热分析,推导出了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形式,结合理论计... 给出了一种在3DP打印设备混砂罐上增加加热器来控制混后砂子温度的方案。加热器加热混砂罐罐体,罐体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混合后的砂子温度升高,达到控制混合后砂子温度的目的。对系统进行热分析,推导出了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形式,结合理论计算与系统辨识确定了各传递函数的参数。通过模拟仿真对比出PID控制比开关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在原砂温度有较大扰动情况下,可以实现混合后砂子温度在3.1℃范围内波动。最后实验验证了开关控制的效果,证明本文给出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并且本文中建立的模型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温度控制 传递函数 热分析 模拟仿真
下载PDF
高精度遥感相机大温差界面的热变形控制和分析
7
作者 余成锋 张永智 +4 位作者 付碧红 陈有梅 吉彦超 黄劲 梁记源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针对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装载的微光多谱段相机安装面存在热变形,进而影响微光多谱段相机成像质量的问题,对微光多谱段相机的安装方式进行结构和隔热的优化设计,并对卫星在低温、高温工况下的温度场分布和热变形进行仿真分... 针对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装载的微光多谱段相机安装面存在热变形,进而影响微光多谱段相机成像质量的问题,对微光多谱段相机的安装方式进行结构和隔热的优化设计,并对卫星在低温、高温工况下的温度场分布和热变形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微光多谱段相机安装面在低温工况下的最大畸变为0.044 mm,在高温工况下的最大畸变为0.034 mm。控制安装界面的热变形量,并经地面试验和在轨验证,得到微光多谱段相机的在轨动态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0.1,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 大温差 热变形 调制传递函数 仿真 分析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 TF)测试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旭东 惠渭生 +1 位作者 胡铁力 付建明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23-326,共4页
为了能对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价,必须对其MTF进行准确测试。利用高精度双黑体反射靶标评估系统,并依据刀口靶测试原理,首先在计算机中进行微分运算,获得线扩展函数,然后再进行傅里叶变换,最终获得MTF。通过对CED ITⅡA型... 为了能对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价,必须对其MTF进行准确测试。利用高精度双黑体反射靶标评估系统,并依据刀口靶测试原理,首先在计算机中进行微分运算,获得线扩展函数,然后再进行傅里叶变换,最终获得MTF。通过对CED ITⅡA型热像仪MTF的测试和分析,发现MTF的测试主要受输入差分信号强度,脉冲电平的去除与否,以及采集到的信号是否滤波等因素的影响。该测试评估系统能保证背景辐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且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极小,因此可大大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系统 调制传递函数(MTF) 热像仪测试
下载PDF
Thermal Transfer During the Activation Process in LiSi/FeS2 Thermal Batteries 被引量:7
9
作者 KANG Bo ZHANG Wenli +3 位作者 LIN Haibo XING Yonghui ZHAO Jinfeng WANG Ya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665-668,共4页
Thermal batteries(TBs) as primary power sources are widely applied in defense and military affairs, and used in electronic packages and nuclear weapons. The activation time(AT) of TBs restricts the reactive speed ... Thermal batteries(TBs) as primary power sources are widely applied in defense and military affairs, and used in electronic packages and nuclear weapons. The activation time(AT) of TBs restricts the reactive speed of them. Therefore, it is a remarkably important parameter and needs to be studied in detail. In our previous study, the thermal transfer model has already been found during the activation process in TBs. In this work, the experimental TBs were fabricated and tested for validating the model. The error between the average value of test and calculation value from this model is less than 1%. As a result, the thermal transfer function for the activation process in the given TBs[FeSJLiC1-KCI(MgO)/LiSi containing Fe/KC104 heat pellet] is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battery Activation time thermal transfer model thermal transfer function
原文传递
两类热工对象动态特性的通用辨识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厚谦 姜桂珍 耿继辉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87-2689,共3页
以传递函数为数学模型讨论了利用频域数据辨识有自平衡能力和无自平衡能力两类热工对象动态特性的通用方法,分别描述了阶次、积分环节数和各参数的辨识过程,并给出了两类热工对象的辨识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工程应用价... 以传递函数为数学模型讨论了利用频域数据辨识有自平衡能力和无自平衡能力两类热工对象动态特性的通用方法,分别描述了阶次、积分环节数和各参数的辨识过程,并给出了两类热工对象的辨识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工程应用价值,其递推的特点使其对于热工对象动态特性的在线辨识也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热工对象 传递函数
下载PDF
关于热像仪传递函数的讨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达人 许生龙 刘平 《红外技术》 CSCD 1996年第4期9-11,共3页
在热像仪的评价中,采用频谱函数较用传递函数更符合实际情况。本文论证了只有满足三个条件,系统的频谱函数才可由分系统频谱函数的连乘积表示。
关键词 热像仪 传递函数 频谱函数
下载PDF
圆锥薄壳热应力分析的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祥贵 陈棣湘 潘孟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6,共4页
为分析圆锥壳的热应力问题,建立了圆锥壳热弹性问题的基本微分方程,运用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方法求解了受温度场作用圆锥壳的位移与热应力。计算结果表明,解析解与有限元解吻合良好。该方法可以对不同边界条件下圆锥壳的热变形和热应力问... 为分析圆锥壳的热应力问题,建立了圆锥壳热弹性问题的基本微分方程,运用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方法求解了受温度场作用圆锥壳的位移与热应力。计算结果表明,解析解与有限元解吻合良好。该方法可以对不同边界条件下圆锥壳的热变形和热应力问题进行分析,还可以推广到旋转壳母线形状为曲线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热应力 传递函数方法 解析解 圆锥壳
下载PDF
电冰箱动态负荷传递函数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春路 丁国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研究了电冰箱动态负荷的传递函数模型 ,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量、门封漏热等换热环节直接加入到传递函数模型中 ,并定义当量热容以反映实际的箱内分布型热容和辐射换热对冷负荷的延迟作用 ,使得传递函数模型进一步集成化 ,简化了计算... 研究了电冰箱动态负荷的传递函数模型 ,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量、门封漏热等换热环节直接加入到传递函数模型中 ,并定义当量热容以反映实际的箱内分布型热容和辐射换热对冷负荷的延迟作用 ,使得传递函数模型进一步集成化 ,简化了计算过程 ,发展了统一的状态空间方法求解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平壁传递函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冰箱 传递函数模型 动态热负荷
下载PDF
反应系数与传递系数的合成及室温计算 被引量:8
14
作者 丁国良 张春路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7-68,共2页
提出计算围护结构内侧空气温度的合成反应系数方法与Z传递函数系数方法,明显地简化了计算步骤、降低了计算量。给出了多壁面反应系数与传递系数的合成公式,并探讨了其数值特性。
关键词 反应系数 Z传递函数 合成 温度 空调负荷
下载PDF
厚壁圆筒热应力问题的传递函数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祥贵 陈棣湘 潘孟春 《强度与环境》 2008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传递函数方法研究了厚壁圆筒的热应力问题。首先建立了厚壁圆筒的热弹性基本微分方程,然后运用传递函数方法求解了温度场作用下厚壁圆筒的位移与热应力,并给出其封闭形式解。数值算例表明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一致。该文... 采用传递函数方法研究了厚壁圆筒的热应力问题。首先建立了厚壁圆筒的热弹性基本微分方程,然后运用传递函数方法求解了温度场作用下厚壁圆筒的位移与热应力,并给出其封闭形式解。数值算例表明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一致。该文方法还可应用于复合材料层合厚壁圆筒结构的热应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热应力 传递函数方法 厚壁圆筒
下载PDF
空调负荷计算中反应系数和传递系数的异步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春路 丁国良 陈芝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0-12,30,共4页
提出了由小步长反应系数和传递系数求大步长反应系数和传递系数的关系式,极大地简化了求取整倍数时间步长的反应系数和传递系数的计算过程,这对于满足工程实践中快速计算的要求和空调负荷变步长计算方法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空气调节 负荷 反应系数 传递系数 计算
下载PDF
等壁温条件下潜热型功能热流体换热强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胡先旭 张寅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633,共8页
从对流与导热的相似性出发 ,揭示了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强化换热的物理机制。基于等效比热模型 ,对影响速度充分发展的等壁温圆管内该类流体层流流动换热强化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弄清了影响换热强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强化换热的机理 ,... 从对流与导热的相似性出发 ,揭示了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强化换热的物理机制。基于等效比热模型 ,对影响速度充分发展的等壁温圆管内该类流体层流流动换热强化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弄清了影响换热强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强化换热的机理 ,并改进了内部流动传统的Nu定义 ,使之能完全表征功能热流体换热强化的程度 ,并和外部流动的Nu定义统一 ,有助于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对流换热的统一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壁温 潜热型 功能热流体 换热强化机理 相变 微胶囊 相变材料
下载PDF
储热及传热新材料——功能热流体简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寅平 《自然杂志》 1998年第1期51-56,共6页
热能储存在很多方面(如建筑物集中空调和采暖系统、热电冷联供系统、相变节能建材及构件等)有重要应用.它不仅可缓解能量供求在时间和强度上不匹配的矛盾,而且可缩小相应能源系统的规模,节约初投资.此外,由于我国很多地区已经或即将实... 热能储存在很多方面(如建筑物集中空调和采暖系统、热电冷联供系统、相变节能建材及构件等)有重要应用.它不仅可缓解能量供求在时间和强度上不匹配的矛盾,而且可缩小相应能源系统的规模,节约初投资.此外,由于我国很多地区已经或即将实行电网负荷峰、谷电价分计制,采用热能贮存不仅可缓解电网负荷峰谷差过大、峰负荷时供电不足的矛盾,而且可降低系统运行费用.近来,一些由普通材料混合而成的功能热流体(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成为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热能储存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些材料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储热密度高,热传递速率大,适用温度范围广,储热、传热过程中热损较小,可减小换热器及相应管路的尺寸.本文就功能热流体的分类及其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热流体 热能储存材料 储热材料 传热材料
下载PDF
基于涡流管的无水胶印油墨温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柴承文 武淑琴 张明鸣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5-29,共5页
为了研究无水胶印油墨温度的控制方法,构建了以涡流管为温控介质发生装置的无水胶印油墨温度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试验。在分析涡流管工作参数及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油墨热载荷函数和温控墨辊的换热模型,建立了以油墨温度为控制对象、以涡... 为了研究无水胶印油墨温度的控制方法,构建了以涡流管为温控介质发生装置的无水胶印油墨温度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试验。在分析涡流管工作参数及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油墨热载荷函数和温控墨辊的换热模型,建立了以油墨温度为控制对象、以涡流管热端伺服阀为控制元件的PID控制模型。采用Lab VIEW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油墨温度控制的系统可在3s内将温度偏差缩减到15%以内,利用多级涡流管可提高油墨温控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管 无水胶印 换热函数 温度控制
下载PDF
多维传热的传递函数方法的建筑热模拟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岩 范蕊 赵立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50,共3页
以一个建筑墙角为例,分别采用多维传热传递函数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接近,传递函数方法在建筑热模拟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传热 传递函数 建筑热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