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南“小三线”旌旗厂工业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1
作者 石川 章琪 柳俊屹 《山西建筑》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以探索皖南“小三线”工业遗产现状并据此制定相应保护策略,为相关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提供参考为目标。以旌旗机械厂为例,运用工业考古学田野调查结合文献的方法了解遗存现状,因地制宜提出相应保护建议。研究发现,厂房现状或被用作生... 以探索皖南“小三线”工业遗产现状并据此制定相应保护策略,为相关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提供参考为目标。以旌旗机械厂为例,运用工业考古学田野调查结合文献的方法了解遗存现状,因地制宜提出相应保护建议。研究发现,厂房现状或被用作生产加工之用,或呈杂草丛生、残垣断壁之象,现状不容乐观,亟待兼顾“保护”与“利用”,并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制定有机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皖南小三线 旌旗机械厂 工业遗产
下载PDF
宜宾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2
作者 周治呈 刘彦龙 蔺雨含 《工业设计》 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随着当今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宜宾“三线建设”时期留存下来的工业遗址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困境。“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是特殊时期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的见证者,此类遗址的大面积荒废不仅造成了城市用地的浪费,还让“三线建设”历史在城... 随着当今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宜宾“三线建设”时期留存下来的工业遗址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困境。“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是特殊时期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的见证者,此类遗址的大面积荒废不仅造成了城市用地的浪费,还让“三线建设”历史在城市记忆中越发稀薄。探究宜宾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的现状,完善工业遗址保护与更新的价值和策略,展现工业遗址在当今时代的精神魅力,是宜宾市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对宜宾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的文献研究,获得宜宾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分析其独有的应用价值,剖析当前宜宾市“三线建设”工业遗址保护与更新面临的困境,提出针对性地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激活“三线建设”遗址的物质文化功能,提升宜宾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宜宾市 “三线建设”工业遗址 保护与更新
下载PDF
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趋势分析--基于“市场-政府”协作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丹莉 《农村金融研究》 2020年第7期3-9,共7页
推进新型西部大开发是解决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基本矛盾的重要突破点,也是实现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70年演变过程,其背后是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变化、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刻转型和"政府-市场&q... 推进新型西部大开发是解决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基本矛盾的重要突破点,也是实现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70年演变过程,其背后是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变化、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刻转型和"政府-市场"关系的深刻演变。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建设",到新世纪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到2020年提出的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呈现出极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未来西部开发战略将以构建新型"市场-政府"关系为切入点,完善"市场-政府"协作机制,发挥市场和政府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实现西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市场-政府”协作 三线建设 区域发展战略
下载PDF
1962年广东省“支援前线”运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昱 万金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80,174,共11页
在1962年年中爆发的第三次台海危机期间,为防备国民党军队反攻大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紧急备战。在此期间,广东省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支援前线运动,向前线部队提供了全方位的经济支持,从而有力保证了此次... 在1962年年中爆发的第三次台海危机期间,为防备国民党军队反攻大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紧急备战。在此期间,广东省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支援前线运动,向前线部队提供了全方位的经济支持,从而有力保证了此次军事行动的成功和此次台海危机的顺利解决。广东省自身也从这次支援前线运动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随后进行三线建设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援前线运动 广东省 第三次台海危机
下载PDF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个工程技术问题与我国三线建设工业建筑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晓明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三线建设是我国以备战为目的的大规模工业建设转移,影响深远。文章讨论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工业建筑设计的若干问题,这是三线建设的关键时间点,内容包括“山散洞”的“洞”技术、湿陷性黄土基础处理、独立编制建筑规范及标准图。它... 三线建设是我国以备战为目的的大规模工业建设转移,影响深远。文章讨论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工业建筑设计的若干问题,这是三线建设的关键时间点,内容包括“山散洞”的“洞”技术、湿陷性黄土基础处理、独立编制建筑规范及标准图。它们取得过局部工程技术的突破,也带来了问题反思,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谋求技术自立的史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工业遗产 建筑规范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的再平衡:贵州三线军工企业的发展初况——以万江机电厂(1966-1978年)为例
6
作者 庄和灏 《凯里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38-143,共6页
三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曾对提升中国的国家实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前期的诸项准备不够充分或过于理想化,故而广大参与三线建设的企业,尤其是作为主力的军工企业,其实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始料未及的困境之中。本文以万江机电厂196... 三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曾对提升中国的国家实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前期的诸项准备不够充分或过于理想化,故而广大参与三线建设的企业,尤其是作为主力的军工企业,其实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始料未及的困境之中。本文以万江机电厂1966-1978年间在贵州发展情状作为研究个案,通过集中展现万江机电厂在遭遇基建工程迟缓、工厂产能低下、技术人员缺乏等难题时的积极应对与探索,不仅在微观上实现了对以往三线建设认知更为具象、深入的历史建构,而且也有助于三线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与国内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工企业 贵州 三线建设 万江机电厂
下载PDF
三线建设时期文化备战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杨 徐有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5,177,共10页
文化备战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备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批分布在一线地区的文化机构通过建立后方备战基地、搬迁重要文化资源等方式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文化备战内涵丰富、所涉领域众多,举凡有助于凝聚国家认同、传承民族文脉的资... 文化备战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备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批分布在一线地区的文化机构通过建立后方备战基地、搬迁重要文化资源等方式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文化备战内涵丰富、所涉领域众多,举凡有助于凝聚国家认同、传承民族文脉的资源,如文物档案、图书印刷、电影广播、高校科研机构等,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备战活动。文化备战贯穿整个三线建设时期,并在1965年(越战升级)和1969年(珍宝岛事件)前后形成高潮,作为战争状态下不生产战略资源的领域,充分反映了三线建设的备战属性。虽然以“后见之明”,战争并未爆发,但文化备战所体现出的中国应对地缘政治危机的态度,或许也成为遏制战争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文化备战 档案 图书 高校内迁
下载PDF
铁路的长期经济影响:基于中国1980年铁路线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文凯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2-69,共18页
铁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均集中于短期经济影响,且很少关注铁路在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使用中国1980年的铁路线研究了铁路在中国转型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 铁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均集中于短期经济影响,且很少关注铁路在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使用中国1980年的铁路线研究了铁路在中国转型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铁路开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长期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以2000年数据为例,1980年铁路线对以GDP为衡量指标的经济发展的年均促进作用为1.16%。排除了无法观测因素和溢出效应、控制县级异质性、以及使用"三线建设"作为外生冲击的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发现,铁路促进了县域层面的工业化,同时还显著增加了县域层面的外商投资和出口,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不仅提供了铁路的长期经济影响的经验证据,同时也揭示了以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对经济转型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交通基础设施 长期经济影响 “三线建设”
下载PDF
三线建设与云南城镇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涂枫卿 崔一楠 《学术探索》 2019年第12期120-128,共9页
三线建设时期是云南城镇发展的变奏期和转型期,国家主导下、以备战为目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不仅扩大了云南城镇的数量、规模,拓展了空间布局,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它们的产业类型和职能结构,实现了云南城镇体系的重塑。以国防、交通和重工业为... 三线建设时期是云南城镇发展的变奏期和转型期,国家主导下、以备战为目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不仅扩大了云南城镇的数量、规模,拓展了空间布局,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它们的产业类型和职能结构,实现了云南城镇体系的重塑。以国防、交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消解了云南城镇的消费性因素,强化了生产性特征,并催生了重工业城镇超前突进的城镇化新形态。三线建设的利弊、得失直接影响着云南城镇化的效果,特殊的路径依赖模式使得云南主要城镇跟随着三线建设的节奏,处于“发展过快”与“发展过缓”交织,“城市化”与“逆城镇化”叠加的状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云南 工业化 城镇发展
下载PDF
三线建设与遵义现代城镇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佳翠 谯丽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7-40,共4页
遵义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从而导致城镇发展滞后。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三线建设,是出于当时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而展开的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调整。遵义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在此期间,从... 遵义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从而导致城镇发展滞后。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三线建设,是出于当时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而展开的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调整。遵义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在此期间,从南到北贯穿遵义全境的川黔铁路全线通车。0六一、长征电器等国防基地落户遵义、大连医学院等机构的迁入、乌江电站的建成投产,推动了遵义现代城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遵义 城镇发展
下载PDF
三线建设博物馆文化传承的新时代之问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立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83-89,共7页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开展了一场贯穿三个“五年计划”历时16年的“三线建设”,这场重大经济建设战略带来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建设三线建设博物馆,固化三线建设中的决策背景、实施过程和战略成就;展示拓荒、创新、转型...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开展了一场贯穿三个“五年计划”历时16年的“三线建设”,这场重大经济建设战略带来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建设三线建设博物馆,固化三线建设中的决策背景、实施过程和战略成就;展示拓荒、创新、转型、创业与三线建设的中国自信等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内涵。通过合理配置数据要素;沉浸式展示及场景化体验讲好三线建设故事;构建多元化的服务平台;盘活馆藏资源以内容生产丰富精神体验,来传承、表达和推动博物馆“三线精神”,演绎“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三线建设 传承
下载PDF
关于攀长钢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打造中国高端金属材料领军者的认识与思考
12
作者 王清华 《特钢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60-62,共3页
本文以国家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背景,结合攀长钢的三线企业成长经历及最新发展愿景,分析阐述了攀长钢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优势、载体、机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军民融合 特殊钢 三线建设
下载PDF
三线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塑造——德阳大工业建设综述
13
作者 李艳 周杰 《装备制造与教育》 2023年第4期56-59,76,共5页
从德阳大工业建设角度入手,对德阳这一新兴工业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做了全面梳理,得出结论:一座线条简单、新型的城市,在成都平原的田野间崛起。德阳不仅是旅行的地方,更是一个为GDP做出巨大贡献的所在。目前已形成产业规模大、技术装备先... 从德阳大工业建设角度入手,对德阳这一新兴工业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做了全面梳理,得出结论:一座线条简单、新型的城市,在成都平原的田野间崛起。德阳不仅是旅行的地方,更是一个为GDP做出巨大贡献的所在。目前已形成产业规模大、技术装备先进、研制水平领先、配套完善的以生产高效清洁发电成套设备、重型机器成台套设备、大型钻采设备、航空与燃机设备等为主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1958到1978年是三线建设对这座城市影响和塑造的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 三线建设 城市 影响 塑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