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gree of Freedom Analysis for Holographic MIMO Based on a Mutual-Coupling-Compliant Channel Model
1
作者 SUN Yunqi JIAN Mengnan +2 位作者 YANG Jun ZHAO Yajun CHEN Yijian 《ZTE Communications》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Degree of freedom(DOF)is a key indicator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 layers of a wireless channel.Traditionally,the channel of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half-wavelength dipole array has a DOF that equals the ... Degree of freedom(DOF)is a key indicator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 layers of a wireless channel.Traditionally,the channel of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half-wavelength dipole array has a DOF that equals the antenna number.However,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DOF could be less than the antenna number when strong mutual coupling is considered.We utilize a mutual-coupling-compliant channel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DOF of the holographic MIMO(HMIMO)channel and give a upper bound of the DOF with strong mutual coupling.Our numerica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a dense array can support more DOF per unit aperture as compared with a half-wavelength MIMO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nel model degree of freedom holographic MIMO mutual coupling
下载PDF
Modified Two-Degrees-of-Freedom Internal Model Control for Non-Square Systems with Multiple Time Delays 被引量:25
2
作者 Jian-Chang Liu Nan Chen Xia Yu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A modified two-degrees-of-freedom( M-TDOF)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method is proposed for non-square systems with multiple time delays and right-half-plane( RHP) zeros. In this method,pseudo-inverse is introduced... A modified two-degrees-of-freedom( M-TDOF)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method is proposed for non-square systems with multiple time delays and right-half-plane( RHP) zeros. In this method,pseudo-inverse is introduced to design the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and a desired closed-loop transfer function is designed to eliminate the unrealizable factors of the derived controller. In addition,set-point tracking and load-disturbance rejection of each process are separately controlled by two controlle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 addition to high decoupling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s loaddisturbance rejection and simultaneously optimizes the input tracking performance and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 by selecting the parameters of controllers. Furthermore,the higher tolerance of model mismatch is achiev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quare system two degrees of freedom internal model control
下载PDF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th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of Vehicle Based on a Single Freedom Model 被引量:6
3
作者 ZHANG Junyuan MA Yue +1 位作者 CHEN Chao ZHANG Ya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92-497,共6页
Throughout the vehicle crash even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VOR) are complicated and highly non-linear. CAE and physical test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vehicle passive safety d... Throughout the vehicle crash even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VOR) are complicated and highly non-linear. CAE and physical test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vehicle passive safety development, but they can only be done with the detailed 3D model or physical samples. Often some design errors and imperfections are difficult to correct at that time, and a large amount of time will be needed. A restraint system concept design approach which based on single-degree-of-freedom occupant-vehicle model (SDOF)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estraint system parameters and the occupant responses in a crash are studied from the view of mechanics and energy. The discrete input and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method are applied to the SDOF model to get the occupant responses quickly for arbitrary excitations (impact pulse) by MATLAB.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idedown efficiency, the restraint stiffness, and the occupant response,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restraint stiffness aiming to reduce occupant injury level during conceptual design is represented. Higher ridedown efficiency means more occupant energy absorbed by the vehicle, but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higher ridedown efficiency does not mean lower occupant injury level. A proper restraint system design principle depends on two aspects. On one hand,the restraint system should lead to as high ridedown efficiency as possibl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traint system should maximize use of the survival space to reduce the occupant deceleration level. As an example, an optimization of a passenger vehicle restraint system is designed by the concept design method above, and the final results are validated by MADYMO, whic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software in restraint system design, and the sled test. Consequently, a guideline and method for th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concept design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crash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concept design single-degree-of-freedom occupant-vehicle model
下载PDF
Temperature Control Based on Fuzzy Logic Two-degree-of-freedom Smith Internal Model 被引量:4
4
作者 WANG Zhigang HE Meng 《Instrumentation》 2020年第2期1-8,共8页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rge time delay,nonlinearity and the great inertia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n biomass pyrolysis reactor,a two-degree-of-freedom Smith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based on f...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rge time delay,nonlinearity and the great inertia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n biomass pyrolysis reactor,a two-degree-of-freedom Smith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based on fuzzy control is proposed.Firstly,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step response method,and then the two-degree-of-freedom Smith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is designed,and the good tracking performance and disturbance suppression performance can be obtained by designing the set value tracking controller and interference rejection capability.Secondly,the fuzzy control algorithm is used to realize the on-line tuning of the control parameters of the two-degree-of-freedom Smith internal model algorithm.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nternal model control,fuzzy internal model PID control and two-degree-of-freedom Smith internal model control,the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influence of lag time on the control system,realizes the separation control of set point tracking and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and the self-tuning of control parameters,and improves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th Predictive Controller Internal model Control Two Degrees of freedom Fuzzy Control Algorithm
下载PDF
大型低速风洞全模阵风试验支撑装置研制与验证
5
作者 于金革 由亮 +3 位作者 张颖 赵冬强 李俊杰 杨希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2-1468,共7页
为适应日益增多的低速风洞全模阵风试验的需要,发展阵风试验技术,在航空工业气动院FL-10风洞研制了一套双自由度支撑装置,该装置放开了模型升沉和俯仰方向的较大运动自由度,实现了飞机刚体运动模态的模拟。装置主要结构为“钢梁+小滑车... 为适应日益增多的低速风洞全模阵风试验的需要,发展阵风试验技术,在航空工业气动院FL-10风洞研制了一套双自由度支撑装置,该装置放开了模型升沉和俯仰方向的较大运动自由度,实现了飞机刚体运动模态的模拟。装置主要结构为“钢梁+小滑车”,小滑车可在钢梁上自由滑动,避免了采用滑轨形式导致模型运动过程中出现卡滞现象;采用整流翼型与风洞上下壁板连接,减小了对风洞的破坏,降低了对风洞流场的影响;装置升沉运动高度为3 m,俯仰角范围可达±34°;升沉摩擦因数小,机构变形量小,具备模型防护功能。应用该装置成功开展了民机阵风载荷减缓试验,证明了装置设计合理,可以应用于低速全模阵风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10风洞 全机模型 阵风试验 双自由度 模型支撑
下载PDF
多自由度机械臂关节角度自动控制方法设计研究
6
作者 代战胜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86,共6页
为解决目前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与精度补偿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自由度机械臂关节角度自动控制方案.在对多自由度机械臂的连杆和关节部位的运动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梯度下降法和人工神经系统,提出了能够实现对机械手臂连接... 为解决目前机械臂运动轨迹控制与精度补偿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自由度机械臂关节角度自动控制方案.在对多自由度机械臂的连杆和关节部位的运动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梯度下降法和人工神经系统,提出了能够实现对机械手臂连接部分和控制部分自动控制的策略,建立了针对多自由度的机械臂关节的角度控制模型.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控制机械臂关节角度,并且能够很好地跟踪机械臂运动轨迹,有效提高了机械臂抓取精度,抓取精度达到了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机械臂 关节角度控制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六自由度机械臂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
7
作者 侍昊 金鼎森 +1 位作者 俞言骐 冯锋意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4期19-22,25,共5页
六自由度机械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此,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六自由度机械臂的研究文献,探讨了当下该领域研究的主流方向和相应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部分研究的创新之处.通过分析研究方法中的异同,结合市场调... 六自由度机械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此,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六自由度机械臂的研究文献,探讨了当下该领域研究的主流方向和相应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部分研究的创新之处.通过分析研究方法中的异同,结合市场调研结果指出了当下六自由度机械臂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为动力学问题、控制问题、感知问题、精度问题及软硬件集成问题,并根据当下研究成果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对未来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机械臂 动力学模型 轨迹规划 避障
下载PDF
基于姿态枚举算法的三自由度机械臂抗推绕姿态控制方法
8
作者 杨磊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9期54-56,共3页
由于现行方法在三自由度机械臂抗推绕姿态控制中应用效果不佳,机械臂倾角变化量较大,针对现行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基于姿态枚举算法的三自由度机械臂抗推绕姿态控制方法。建立三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数学模型,通过求解确定机械臂末... 由于现行方法在三自由度机械臂抗推绕姿态控制中应用效果不佳,机械臂倾角变化量较大,针对现行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基于姿态枚举算法的三自由度机械臂抗推绕姿态控制方法。建立三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数学模型,通过求解确定机械臂末端位姿,采用插值法对机械臂运动轨迹离散化,确定离散点坐标差,采用位姿枚举算法对机械臂末端位姿枚举,抵抗末端位姿推绕变化,实现基于姿态枚举算法的三自由度机械臂抗推绕姿态控制。经实验证明,在设计方法应用下机械臂倾角变化量在2°以内,可以有效抵抗机械臂推绕运动,保证机械臂姿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枚举算法 三自由度机械臂 推绕姿态 运动学数学模型 插值法 离散化
下载PDF
风场下翼伞系统运动特性研究
9
作者 董梁 李岩军 +1 位作者 程杨 余莉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2,共10页
为探究风场对翼伞系统运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翼伞系统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法对风场下翼伞系统运动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翼伞系统在不同风向与不同飞行高度下运动特性变化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风场会改变... 为探究风场对翼伞系统运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翼伞系统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法对风场下翼伞系统运动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翼伞系统在不同风向与不同飞行高度下运动特性变化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风场会改变翼伞空速,引起气动角变化,导致翼伞气动性能改变,使系统力、力矩不平衡,系统速度、姿态出现波动,而后重新恢复稳定,稳定后速度略大于无风时飞行速度与风速的矢量和;系统在顺风条件下前俯,逆风条件下后仰,侧风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滚转、偏航运动;飞行高度通过影响风速与大气密度改变系统平衡速度,高度越高平衡速度越大,但滑翔比与姿态角变化较小。文章所得风场下翼伞系统运动特性变化规律对翼伞轨迹规划及飞行控制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伞 动力学建模 六自由度模型 运动特性 平均风 飞行力学
下载PDF
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
10
作者 张文津 李国强 +3 位作者 胡晓华 张惊宙 黄博滔 赵生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66-1873,共8页
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SRF)通过摇摆钢桁架抑制各楼层发生不均匀地震变形,通过位于转动底脚的阻尼器消耗地震输入能量,抗震性能良好.推导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的弹性计算方法,提出SRF等效单自由度(SDOF)分析模型,基于等效线性化原理给出SRF... 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SRF)通过摇摆钢桁架抑制各楼层发生不均匀地震变形,通过位于转动底脚的阻尼器消耗地震输入能量,抗震性能良好.推导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的弹性计算方法,提出SRF等效单自由度(SDOF)分析模型,基于等效线性化原理给出SRF非线性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采用ATC-63推荐的地震动记录集进行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得到SRF在3类地震动激励下的延性需求谱.研究表明,由弹性计算方法可以得到SRF在水平作用下的力学反应,等效单自由度分析模型能准确描述整体结构的受力机理和非线性地震反应,依此推导所得的SRF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可用于预估实际结构的地震反应.相比于普通钢框架结构,SRF屈服后刚度比的取值范围更大,计算所得的延性需求谱与之匹配,可作为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结构 阻尼器 地震反应 等效单自由度模型 延性需求谱
下载PDF
一种6-DOF小行星着陆轨迹序列凸优化方法
11
作者 初彦峰 穆荣军 +1 位作者 梁浩 崔乃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51,共11页
针对6自由度的小行星动力着陆多约束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凸优化的小行星着陆轨迹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多面体引力场模型计算小行星的引力场,其可用于描述任意形状的小行星引力场,且比质点群法和球谐函数展开法等方法计算精度... 针对6自由度的小行星动力着陆多约束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凸优化的小行星着陆轨迹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多面体引力场模型计算小行星的引力场,其可用于描述任意形状的小行星引力场,且比质点群法和球谐函数展开法等方法计算精度更高。为了在凸约束下解决小行星着陆过程燃料消耗最优问题,通过对探测器动力学模型及其约束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将原来的非凸连续时间优化问题转化为凸化的子问题,即二阶锥规划问题(SOCP);然后引入了虚拟控制项和信赖域,以增强算法的鲁棒性。通过在形状不规则小行星上的着陆模拟,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满足各项约束条件,可实现高精度着陆和燃料消耗最优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着陆 多面体引力场模型 6自由度 序列凸优化
下载PDF
新型双体波浪能转换装置多自由度耦合水动力特性研究
12
作者 顾兴远 牛玉博 +2 位作者 郑阳 何培杰 陈启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214,共8页
提出一种新型双体波浪能转换装置,其主体由浮标和可调节质心的摆体构成。利用AQWA进行频域仿真,获取装置的水动力参数,建立含黏性项的多自由度耦合的时域模型,并将水动力参数代入模型,分别开展规则波、不规则波的仿真,研究质心位置、PTO... 提出一种新型双体波浪能转换装置,其主体由浮标和可调节质心的摆体构成。利用AQWA进行频域仿真,获取装置的水动力参数,建立含黏性项的多自由度耦合的时域模型,并将水动力参数代入模型,分别开展规则波、不规则波的仿真,研究质心位置、PTO(power take-off)阻尼对装置性能的影响,最终根据真实海况划分若干不规则波并分别开展仿真,研究装置在真实海况下的发电性能。结果表明,装置可通过调节配重位置在不同周期的波浪中高效发电,且装置在小波高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利用波浪能量,具有持续的发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转换装置 双体点吸收装置 多自由度耦合 非线性模型 不规则波
下载PDF
制导炸弹类目标运动建模与仿真
13
作者 王宝宝 辛斌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6-210,共5页
针对现代战争中制导炸弹对要地防空的主要威胁,提高防空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效能,结合制导炸弹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采用了极限参数动力学模型,由航迹控制函数根据制导炸弹的轨迹特性及过载能力限制给出制导炸弹在飞行过程中的受力及控... 针对现代战争中制导炸弹对要地防空的主要威胁,提高防空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效能,结合制导炸弹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采用了极限参数动力学模型,由航迹控制函数根据制导炸弹的轨迹特性及过载能力限制给出制导炸弹在飞行过程中的受力及控制参数,并对国外典型的制导炸弹弹道进行了模拟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仿真产生的制导炸弹航迹数据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滑翔类制导炸弹的运动规律,计算简单,实时性好,能够为防空武器对制导炸弹的拦截方式研究提供有效的仿真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炸弹 比例导引 落角约束 六自由度模型 航迹仿真
下载PDF
悬臂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广义单自由度模型研究
14
作者 吴承宇 何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针对有限元方法存在计算时间过长的缺点,不适用于需要多次响应分析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问题。进行了悬臂结构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的广义单自由度模型研究,提出了多项式形函数和基于多项式形函数的单自由度模型,并通过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 针对有限元方法存在计算时间过长的缺点,不适用于需要多次响应分析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问题。进行了悬臂结构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的广义单自由度模型研究,提出了多项式形函数和基于多项式形函数的单自由度模型,并通过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调查了基于多项式形函数的单自由度模型对典型地震波激励下结构响应分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多项式形函数的广义单自由度模型平均误差为7.20%,为提高建模准确性,建议采用水平集中荷载施加方法进行多项式形函数参数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结构 地震响应 广义单自由度模型 形函数 参数估计
下载PDF
人体复合训练设备的逆运动学分析及仿真
15
作者 贾海海 周好斌 张春烨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针对传统的三轴人体离心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四轴双臂人体短臂离心机。阐述了人体复合训练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特点。根据逆运动学,提出了在给定3个方向上的人体过载值Gx、Gy、Gz时,可确定俯仰角度α和旋转角度β,以及主轴电机转速n和... 针对传统的三轴人体离心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四轴双臂人体短臂离心机。阐述了人体复合训练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特点。根据逆运动学,提出了在给定3个方向上的人体过载值Gx、Gy、Gz时,可确定俯仰角度α和旋转角度β,以及主轴电机转速n和有效回转半径R之间的关系的控制要求。采用旋转矩阵坐标变换的方法,对设备的多自由度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应用逆运动学求解了α、β、n、R。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得出了Gt在Ox、Oy、Oz方向上的影响规律。总体的结构设计和模型建立与前人所设计的设备对比,轴的控制从三轴增加到了四轴,解决了逆运动学模型和模拟算法太过复杂的问题,用简单且计算量小的模型实现了给定人体过载值,确定离心机各轴的运动状态的目的,适合实际的运动控制应用,为电机选型以及控制系统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 逆运动学 多自由度 数学模型 MATLAB
下载PDF
柔性齿轮运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性能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童任远 龚俊杰 韦源源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0-1446,共7页
在三缸发动机平衡轴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附加阻尼环的齿轮传动系统刚柔耦合模型,对柔性齿轮结构的运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考虑齿轮间隙... 在三缸发动机平衡轴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附加阻尼环的齿轮传动系统刚柔耦合模型,对柔性齿轮结构的运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考虑齿轮间隙和时变啮合刚度的附加阻尼环6自由度齿轮传动系统的弯曲-扭转模型,利用石川公式计算出了柔性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对比了有无阻尼环的齿轮系统的振动响应;然后,搭建了专门的齿轮传动系统测试设备,测试了不同转速下钢齿轮和柔性齿轮的加速度和噪声峰值;最后,设计了激光位移试验台,对比分析了不同转速下齿轮的微抖动,对柔性齿轮的减振效果进行了测试,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转速为1000 r/min时,钢齿轮和柔性齿轮的最大加速度信号分别为35.58 m/s^(2)和20.37 m/s^(2);当齿轮转速为4000 r/min时,柔性齿轮的阻尼效果最佳,加速度峰值降低了45.23%,噪声峰值降低了39.06%;钢齿轮的微抖动幅值明显高于柔性齿轮,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柔性齿轮能有效抑制轮齿微抖动振幅曲线的不平滑、毛刺现象,从而增强了三缸发动机平衡轴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系统齿轮传动系统 轮系刚柔耦合模型 石川公式 橡胶圈 动力学分析 阻尼环 柔性齿轮减振效果
下载PDF
平臂式塔式起重机自振周期计算方法研究
17
作者 韩志聪 郭兵 +1 位作者 李加敖 石言民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塔式起重机的自振周期是其基本属性,关乎风振动力系数的选取,影响风载荷及其对塔身偏移的计算。文章以永茂5513型塔帽式和中天6513型平头式塔式起重机为例,简化塔身的刚度简化,将塔式起重机简化为单自由度模型,推导了自振周期简化公式,... 塔式起重机的自振周期是其基本属性,关乎风振动力系数的选取,影响风载荷及其对塔身偏移的计算。文章以永茂5513型塔帽式和中天6513型平头式塔式起重机为例,简化塔身的刚度简化,将塔式起重机简化为单自由度模型,推导了自振周期简化公式,对比分析了现场测试和有限元模拟结果,验证了该公式的可行性,并引入考虑塔机质量分布影响的修正系数,修正了其简化公式。结果表明:塔式起重机自振周期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自振周期吻合较好,在粗略计算塔式起重机自振周期时可以使用该简化计算公式。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给出了塔式起重机自振周期简化公式的修正公式,并给出了塔帽式、平头式塔式两种起重机修正系数的推荐值及线性内插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起重机 单自由度模型 现场测试 自振周期 修正系数
下载PDF
倾转旋翼无人机过渡段控制策略研究
18
作者 余帆 黄一敏 赵君宝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4期230-234,共5页
针对倾转旋翼无人机过渡段的纵向控制问题,以某型倾转旋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国内倾转旋翼机的发展趋势。利用Rotorlib软件建立倾转旋翼无人机的6自由度刚体模型;通过频域和时域对过渡段的特性进行分析,设计出过渡段的舵面操纵分... 针对倾转旋翼无人机过渡段的纵向控制问题,以某型倾转旋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国内倾转旋翼机的发展趋势。利用Rotorlib软件建立倾转旋翼无人机的6自由度刚体模型;通过频域和时域对过渡段的特性进行分析,设计出过渡段的舵面操纵分配策略;对总距控制通道的控制结构进行设计。由于倾转旋翼在过渡过程中总距控制通道存在严重的耦合,根据动力学方程分析提出余弦分配的策略来改进耦合问题。通过仿真验证了余弦分配对于总距控制通道的耦合问题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无人机 6自由度刚体模型 过渡控制策略 余弦分配
下载PDF
基于双线性ADRC的翼伞系统三维航迹跟踪控制
19
作者 周宇阳 赵敏 +1 位作者 王成 齐贺轩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1期255-259,共5页
目前翼伞系统的航迹跟踪主要针对二维路径,对于三维航迹跟踪的研究不多。针对翼伞系统6-DOF模型,采用具有天然解耦属性的自抗扰控制策略,设计一种基于双线性ADRC(B-ADRC)的三维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在水平面与纵向设计制导率与控制器,实... 目前翼伞系统的航迹跟踪主要针对二维路径,对于三维航迹跟踪的研究不多。针对翼伞系统6-DOF模型,采用具有天然解耦属性的自抗扰控制策略,设计一种基于双线性ADRC(B-ADRC)的三维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在水平面与纵向设计制导率与控制器,实现姿态与轨迹位置的跟踪,并对轨迹跟踪误差进行实时修正。跟踪过程中,将理想轨迹离散化获得一系列参考点,通过点切换的方式实现了复杂轨迹的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线性ADRC控制器能够实现对三维航迹的跟踪,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伞系统 6-DOF模型 三维航迹跟踪控制 制导率 B-ADRC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PSD的六自由度位移测量解耦方法研究
20
作者 付文江 卢增雄 +3 位作者 吴晓斌 黄宇峰 高斌 陈学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6,共12页
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PSD)的六自由度(6 Degree of Freedom,6DOF)位移测量对紧凑空间内精密位移台初始位置和姿态的精密测量具有重要作用。精密位移台位移与PSD上光斑位移之间非线性关系的解耦是实现精密位... 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PSD)的六自由度(6 Degree of Freedom,6DOF)位移测量对紧凑空间内精密位移台初始位置和姿态的精密测量具有重要作用。精密位移台位移与PSD上光斑位移之间非线性关系的解耦是实现精密位移台亚微米及微弧度位移测量精度的关键。根据PSD与6DOF精密位移台上角锥棱镜之间的位置关系,构建了6DOF位移测量方案,建立了6DOF位移台位移与PSD上光斑位移之间的精确对应关系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法对该模型进行解耦求解,并与小角度近似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6DOF位移台单自由度位移范围为±10 mm和±10 mrad时,数值计算法引入的解算误差最大值为10^(-17)mm和10^(-15)~10^(-16)mrad量级,而小角度近似法引入的解算误差最大值为5.39μm和35.5μrad;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法以随机均匀分布方式产生10000组六自由度位移进行分析,表明数值计算法引入的解算误差平均值为10^(-17)mm和10^(-17)mrad量级,而小角度近似法引入的解算误差平均值为10^(-3)~10^(-6)mm和10^(-5)mrad量级,其中z方向解算误差达到4.4μm,R_(x)和R_(y)方向解算误差达到28μrad,故小角度近似法无法满足上述位移测量精度要求。所提出的基于数值计算法的解耦方法对实现6DOF位移台的高精度位移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位移测量 位置敏感探测器 理论建模 数值计算法 小角度近似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