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导学思政”育人创新模式构建
1
作者 吴迪 杜小巍 +1 位作者 池静 赵超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0期25-27,共3页
在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三全育人功能,以“导师引领、朋辈共进”为导向,实现导师与研究生群体素质双向提升。将思政教育像“撒盐”一样融入研究生多元化培养过程中,构建“导学思政”指导下的平等... 在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三全育人功能,以“导师引领、朋辈共进”为导向,实现导师与研究生群体素质双向提升。将思政教育像“撒盐”一样融入研究生多元化培养过程中,构建“导学思政”指导下的平等、交互、共生的良性交互场景,探索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导学思政”育人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师风 育人模式 导学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The Winter's Tale by Shakespeare and the Confucian Values
2
作者 QIAN Zhi-fu HAN Li-l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6期333-343,共11页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莎士比亚 价值观 故事 冬天 中国传统文化 发现机制 中国人
下载PDF
《春秋》与《孝经》相表里——曹元弼《孝经》学管窥
3
作者 刘增光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9-47,共9页
清末至近代的大儒曹元弼生活于苏州,一生亲历中国近代史之大变革时期,他学尊郑玄,又承清末的汉宋兼治传统,诚为学有渊源之经学家。曹元弼一生致力于发明郑学以通经致用,在《孝经》学领域便有《孝经学》《孝经郑氏注笺释》《孝经校释》... 清末至近代的大儒曹元弼生活于苏州,一生亲历中国近代史之大变革时期,他学尊郑玄,又承清末的汉宋兼治传统,诚为学有渊源之经学家。曹元弼一生致力于发明郑学以通经致用,在《孝经》学领域便有《孝经学》《孝经郑氏注笺释》《孝经校释》《孝经集注》等四种,可谓用力深而持久。就其《孝经》学义理来说,一是继承郑玄以《孝经》总会六经的观念,进一步以爱、敬二字为《孝经》之大义,六经之纲领,认为六经皆爱人敬人之道,而爱人敬人出于爱亲敬亲。二是发挥汉儒奠立的《春秋》与《孝经》相表里的观念,以三纲、五常为二者之共旨,着意阐发《孝经》已蕴含忠孝一理的三纲观念。虽然曹氏此二说均有所承,但他又赋予了新的意义,尤其是第二个观念,虽明显采纳了汉代公羊学的微言大义之法,但他却强调的是对三纲和君臣之义的维护,而非公羊学以素王改制为核心的革命意涵,这一差异正蕴含了曹氏对时世的回应以及对中国文化主体性的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元弼 孝经 三纲 六经 大同
下载PDF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逻辑层次探析
4
作者 吴恺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9-52,共4页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借助天的至上性和权威性,来印证道德的合理性,使儒学易于被当时的统治者和百姓所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有着严密的逻辑层次,它包含三个层面,即“天人感应”思想的逻辑起点——“天”具备人格内涵,“天...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借助天的至上性和权威性,来印证道德的合理性,使儒学易于被当时的统治者和百姓所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有着严密的逻辑层次,它包含三个层面,即“天人感应”思想的逻辑起点——“天”具备人格内涵,“天人感应”思想的逻辑内涵——人要顺应“天”的秩序行事,“天人感应”思想的逻辑要求——人应按照“天”的精神提升修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逻辑
下载PDF
“三纲五常”中的精华与糟粕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立夫 李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三纲"是可变的伦理制度,"五常"是稳定的道德原则。"五常"中的仁、义、礼、智、信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即使是"三纲",也不全是提倡尊卑与服从,在《忠经》、《孝经》和《礼记》等经典中可以看到... "三纲"是可变的伦理制度,"五常"是稳定的道德原则。"五常"中的仁、义、礼、智、信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即使是"三纲",也不全是提倡尊卑与服从,在《忠经》、《孝经》和《礼记》等经典中可以看到双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五四"新文化运动攻击"三纲五常"这一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理所当然的,但新时期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尽管对传统还要批判地继承,但不能只破不立,只见糟粕,不见精华,将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 五常 伦理制度 道德原则
下载PDF
人本主义视角下和谐导学关系的重构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驰 刘海骅 +1 位作者 练宸希 李婧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7-111,共5页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论是对学生潜能的尊重,以及对自我实现和健康人格的追求。这一理论运用在现代导学关系中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当前导学关系存在主要问题是:一是师生学术旨趣存在差异;二是师生关系淡漠与疏远;三是师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论是对学生潜能的尊重,以及对自我实现和健康人格的追求。这一理论运用在现代导学关系中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当前导学关系存在主要问题是:一是师生学术旨趣存在差异;二是师生关系淡漠与疏远;三是师生关系出现异化。为此应确立和谐导学关系的目标,和谐导学关系的前提是师生个体的独立及和谐互动,应通过人本主义教育下的交往及其运用等途径构建和谐导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学关系 人本主义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立井刚性罐道的测斜系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驰 王鹏 +1 位作者 刘庆伟 宋杰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方案的立井罐道测斜系统,探讨了自适应消噪方法在其中的应用,并设计了验证消噪效果的模拟实验。
关键词 罐道 测斜 虚拟仪器 自适应消噪
下载PDF
五伦五德源流 被引量:3
8
作者 章启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87,共6页
五伦五德源远流长,经历了三代春秋源起、战国秦汉之际初形、两汉完型和立法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五伦五常、三纲五常两个思想体系。这一过程是五伦五德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在这个漫长的理论演变... 五伦五德源远流长,经历了三代春秋源起、战国秦汉之际初形、两汉完型和立法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五伦五常、三纲五常两个思想体系。这一过程是五伦五德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在这个漫长的理论演变过程中,孔子是理论奠基的代表,孟子是理论伦常化的代表,董仲舒是理论纲常化的代表,《白虎通德论》是理论完型和立法的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伦 五德 五伦五常 三纲五常
下载PDF
董仲舒的四大历史贡献 被引量:3
9
作者 曹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5,共6页
董仲舒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贡献,一是在封建国家治理上倡教化的治国理论,二是天人合一基础上的大一统理论,三是倡儒学独尊儒术主张,四是三纲五常的伦理价值原则。认识董仲舒对中国封建制度国家治理理论和实践贡献,对消除封建制度国家... 董仲舒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贡献,一是在封建国家治理上倡教化的治国理论,二是天人合一基础上的大一统理论,三是倡儒学独尊儒术主张,四是三纲五常的伦理价值原则。认识董仲舒对中国封建制度国家治理理论和实践贡献,对消除封建制度国家治理的影响,吸收有益的国家治理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教化 大一统 独尊儒术 三纲五常
下载PDF
先秦“礼教”再认识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自慧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7,共4页
“礼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许多人心中它充满了贬义,成了封建专制和缺乏人性的家规、纲常与说教的代名词。先秦礼教不同于封建礼教,封建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先秦礼... “礼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许多人心中它充满了贬义,成了封建专制和缺乏人性的家规、纲常与说教的代名词。先秦礼教不同于封建礼教,封建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先秦礼教的本质则是以“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只有将“三纲”与“五常”、“三从”与“四德”区别开来,才能发现先秦礼教与封建礼教的区别,弄清其本来面目,发掘其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教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封建专制
下载PDF
宋代士大夫社会控制思想及其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斗成 马纳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9-35,共7页
在社会转型与变革期,自任以天下的宋代士大夫努力于重建社会秩序,围绕救弊图治的政治理念,就社会控制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并多付诸实践。范仲淹的吏治思想、“三苏”对礼治的推崇、王安石“大明法度”的社会思想以及朱熹“三纲五常”... 在社会转型与变革期,自任以天下的宋代士大夫努力于重建社会秩序,围绕救弊图治的政治理念,就社会控制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并多付诸实践。范仲淹的吏治思想、“三苏”对礼治的推崇、王安石“大明法度”的社会思想以及朱熹“三纲五常”的社会控制思想等凸显了宋代士大夫社会控制思想的时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士大夫 社会控制 吏治 礼治 法治 三纲五常
下载PDF
“五伦”说:建构和谐社会应当汲纳的历史资源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天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9-212,共4页
长期以来,无论扬谕还是贬斥,"五伦"说与"三纲"说都被并列论之。其实,"五伦"说与"三纲"说分别代表了中国伦常观念的两种不同传统,应予分梳。"五伦"说昭示的人际间双向互济关系,为建... 长期以来,无论扬谕还是贬斥,"五伦"说与"三纲"说都被并列论之。其实,"五伦"说与"三纲"说分别代表了中国伦常观念的两种不同传统,应予分梳。"五伦"说昭示的人际间双向互济关系,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伦 三纲 和谐
下载PDF
运用五常法规范急诊救护车的管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环英 张翠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目的 通过运用五常法对救护车内环境、急救仪器、物品、药物进行规范管理,以营造省时、省力、高效、整洁、安全的环境。方法 按五常法则对急诊救护车上的仪器、物品、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物品以不同种类、用途、使用频率等进行分类... 目的 通过运用五常法对救护车内环境、急救仪器、物品、药物进行规范管理,以营造省时、省力、高效、整洁、安全的环境。方法 按五常法则对急诊救护车上的仪器、物品、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物品以不同种类、用途、使用频率等进行分类管理,并形成制度实行层级管理。结果 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缩短了备物时间,赢得了抢救时间。结论 为院前抢救提供良好的抢救环境,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提高院前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医疗护理风险;减少资源浪费,使医院增收节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法 救护车 管理
下载PDF
论社会科学化史学研究范式——社会学运用于历史研究的方法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3,共8页
经历了百年时间洗礼的社会科学化史学,其方法论仍然有生命力,得到学界关注与推崇。本文选择社会科学化史学中的一个分支,即运用社会学研究历史的形态,依据莫兰科学研究范式的理论,阐释了什么是社会学运用于历史研究的范式。分别梳理了... 经历了百年时间洗礼的社会科学化史学,其方法论仍然有生命力,得到学界关注与推崇。本文选择社会科学化史学中的一个分支,即运用社会学研究历史的形态,依据莫兰科学研究范式的理论,阐释了什么是社会学运用于历史研究的范式。分别梳理了其主导概念、关键概念与关键原则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内涵,分析了社会科学化史学与历史主义史学研究范式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案例加以说明。本文对科学地理解社会学运用于历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具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主导概念 关键概念 关键原则 异同
下载PDF
孔子与忠君思想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波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51-52,共2页
批判继承传统忠君思想时,很多人由此而波及孔子,这是很不公允的。孔子并不赞成对君主一味地忠,其言下的“忠”往往属于一种伦理范畴,其行为甚至和“忠”的原则相违背,有必要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关键词 孔子 忠君思想 三纲 中国 '忠' 政治思想
下载PDF
试论朱熹以“理”为基石的法制思想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淑媛 于川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5-18,共4页
朱熹作为宋代哲学家,把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统一于“理”之下,然而他又有着精彩的法制思想。笔者结合他的本体论、心性学说和认识论。分析其法制思想的三个方面:法自理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法制思想总纲和严刑以威的重刑思想。
关键词 法制 三纲五常 重刑
下载PDF
儒家思想研究的文本、制度、行为三维度分析——以汉代“三纲”中“父为子纲”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季乃礼 魏朝利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8,2,共8页
由于儒家文本、意识形态、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当前学界对如何认知和评价儒家思想产生了争论。解决这种争论,学界需要改进研究方法、拓展研究维度,以文本、制度、行为三个维度综合分析、评价儒家思想,方能接近历史真相。当前,学术界围... 由于儒家文本、意识形态、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当前学界对如何认知和评价儒家思想产生了争论。解决这种争论,学界需要改进研究方法、拓展研究维度,以文本、制度、行为三个维度综合分析、评价儒家思想,方能接近历史真相。当前,学术界围绕"三纲"产生激烈争论,通过以汉代"父为子纲"为例,结合文本、制度、行为的三维度分析,文本支持了批儒一派的结论:父子间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三纲"规定本身已经失去了现代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三纲” “父为子纲”
下载PDF
论《神乌赋》的伦理思想倾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燕 王雅琦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9,共4页
1993年出土于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的《神乌赋》,是西汉最早的一篇民间寓言故事俗赋,寓意极其丰富,不仅具有影射现实的社会意义,还具有鲜明的伦理思想倾向:一是以乌意象蕴涵伦理教义的"孝";二是体现着重教化的伦理思想;三是体现... 1993年出土于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的《神乌赋》,是西汉最早的一篇民间寓言故事俗赋,寓意极其丰富,不仅具有影射现实的社会意义,还具有鲜明的伦理思想倾向:一是以乌意象蕴涵伦理教义的"孝";二是体现着重教化的伦理思想;三是体现的"三纲五常"思想。这一创作倾向不仅是独尊儒术之社会大环境的产物,还在于《神乌赋》出土的墓主人所生活的东海郡的特殊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乌赋》 伦理 重教化 三纲五常 文化背景
下载PDF
儒学为生活变革而自我变革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玉顺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9,共6页
儒学与生活的关系是:生活并不是为儒学而存在的,相反,儒学应当是为生活而存在的,因此也是为生活的变革而自我变革的。正因如此,儒学才能够穿越历史时空而走向现代。纵观中国社会的历史,经历过宗族生活方式及其宗法王权列国时代和家族生... 儒学与生活的关系是:生活并不是为儒学而存在的,相反,儒学应当是为生活而存在的,因此也是为生活的变革而自我变革的。正因如此,儒学才能够穿越历史时空而走向现代。纵观中国社会的历史,经历过宗族生活方式及其宗法王权列国时代和家族生活方式及其家族皇权帝国时代,正在转向以个体为基础的核心家庭生活方式的时代。与此相应,儒学也经历过原始儒学和帝国儒学的形态,正在转向现代儒学形态,为现代性的生活方式提供精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生活 生活儒学 三纲 三纲五常 帝国儒学
下载PDF
董仲舒以“独尊儒术”为特征的道德教化思想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5-29,共5页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道德教化方面 ,以“独尊儒术”为基本指导原则 ,在对人“性”作深入研讨的基础上 ,提出“性待教而善”的重要观点 ,主张“任德教而不任刑” ,强调设“教化堤防” ,用儒家的“三纲五常”...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道德教化方面 ,以“独尊儒术”为基本指导原则 ,在对人“性”作深入研讨的基础上 ,提出“性待教而善”的重要观点 ,主张“任德教而不任刑” ,强调设“教化堤防” ,用儒家的“三纲五常”之说教化百姓。与此相一致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显德以示民”等道德教育方法。从总体上看 ,董仲舒的道德学说既有值得继承的合理因素 ,亦有需要剔除的封建杂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独尊儒术 道德教化 人性论 三纲五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