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usal effects of shelter forests and water factors on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during 2000–2010 at the Horqin Sandy Land regio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Qiaoling Yan Jiaojun Zhu +1 位作者 Xiao Zheng Changjie Ji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3-45,共13页
The Horqin Sandy Land(HSL), the largest sandy land in the semi-arid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ast China, has been subject to desertification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In response, and to control the desertificat... The Horqin Sandy Land(HSL), the largest sandy land in the semi-arid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ast China, has been subject to desertification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In response, and to control the desertification,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Three-North Shelter/Protective Forest Program, world's largest ecological reforestation/afforestation restoration program. The program began in1978 and will continue for 75 years until 2050.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s a precondition for controlling desertification.However,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o directly link causal effects with desertification process(i.e., on the changing area of sandy land) because desertific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that can be affected by vegetation(including vegetation cover and extent of shelter forests) and water factors such as precipitation, surface soil moisture, and evapotranspiration.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dentify how influencing factors, especially shelter forests, affected desertification in HSL over a recent decade. We used Landsat TM imagery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water and vegetation parameters during2000–2010. Desertification was controll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s indicated by a decrease in desert area at a rate of163.3 km2year-1and an increase in the area with reduced intensity or extent of desertification. Total vegetation cover in HSL increased by 10.6 %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nd this factor exerted the greatest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slowing desertific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otal vegetation cover to controlling desertific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tensity of desertification. On slightly and extremely severe desertified areas, vegetation cover contributed 5 and 42 % of the desertification reduction,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otal vegetation cover and water conditions(i.e., evapotranspiration and precipitation)and the area of shelter forests(P / 0.0001), in which water conditions and the existence of shelter forests contributed49.7 and 12.8 % to total vegetation cover, respectively. The area of shelter forests increased sharply due to program efforts, but only shrub forests had significant direct effects on reducing the area of desertification categorized as slightly desertified. The reason for the lack of direct effect of increased arbor forests(accounting for 95.3 % of the total increase in shelter forests) on reducing desertification might be that the selected arbor species were not suited to water conditions(low precipitation, high evapotranspiration) prevailing at HSL. The establishment of shelter forests aided control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HSL region, but the effect was less than expected. Effective control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HSL region or other similar sandy areas will require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vegetation cover. In particular,shrub species should be selected for planta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potential to survive and reproduce in the harsh climatic and weather conditions typical of desertifie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three-north shelter forest program Precipitation Remote sensing Vegetation cover Semi-arid region
下载PDF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remediation techniques for low-efficiency artificial shelter forest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2
作者 WANG Yaobin SHANGGUAN Zhoupi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2年第8期837-848,共12页
The construction of artificial shelter forests(ASFs)has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ecological,economic,and societal benefits to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CLP).However,the health and benefits of ASFs are being increasingl... The construction of artificial shelter forests(ASFs)has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ecological,economic,and societal benefits to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CLP).However,the health and benefits of ASFs are being increasingly threatened by the formation of low-efficiency artificial shelter forests(LEASFs).In this study,LEASFs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ir status,formation mechanisms,and developmental obstacles.The key restoration techniques and schemes were summariz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LEASFs.LEASFs are formed by relatively complex mechanisms,but they arise mainly due to poor habitat conditions,improper tree species selections,mismatch between stands and habitat,extensive forest management measures,and human interferences.The rest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LEASFs are hindered by water deficits,mismatch between stands and habitat,single management purpose,and low efficiency.LEASFs are becoming more complex due to their wide range,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ir restoration,and insufficient technological measures for their restoration.The key techniques of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LEASFs include basic forest tending methods,near-natural restoration,multifunction-oriented improvement,and systematic restoration.An understanding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LEASFs and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ward their restoration are urgently needed and critical fo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EASFs on the CLP.Based on these analyses,we recommend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of LEASFs,consider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implementing multiple restoration techniques,promoting multifunction-oriented ecological development,and exploring new management concept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SFs on the C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fficiency artificial shelter forests restoration forest management multifunctional forestry near-natural forestry three-north shelter forest Chinese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之认知六人谈
3
作者 罗康隆 杨成 +3 位作者 吴合显 何治民 周红果 陈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为了治理北方生态环境,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的手段主要是植树造林,用以防沙固沙,业已取得重大成果。北方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沙漠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人类学立足“三北”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从生态治理与... 为了治理北方生态环境,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的手段主要是植树造林,用以防沙固沙,业已取得重大成果。北方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沙漠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人类学立足“三北”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从生态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指出该工程下一步应重视草与树的比例,确保固沙植物水资源分配达到平衡状态。同时,要利用当地形成的地方性知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同时,实现当地乡村振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工程 生态安全屏障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65
4
作者 王强 张勃 +4 位作者 戴声佩 张芳芳 赵一飞 尹海霞 何旭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02-1308,共7页
利用1982~2006年间GIMMSAVHRR NDVI植被覆盖数据和气象站点气候数据,分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25a来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残差分析法探讨了人类活动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影响的空间格... 利用1982~2006年间GIMMSAVHRR NDVI植被覆盖数据和气象站点气候数据,分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25a来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残差分析法探讨了人类活动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影响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25a的年植被变化量增加幅度略大于减少幅度,植被覆盖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Ⅰ区和Ⅳ区NDVI值上升最明显(P〈0.001),Ⅱ区则呈微弱下降趋势,而四大建设区植被覆盖度有不同程度提高;研究区植被和气温、降水整体呈正相关关系,17.74%的地区植被与气温呈负相关,而6.84%的地区呈正相关,10.60%的地区植被与降水呈负相关,19.53%的地区则呈正相关,植被与降水正相关面积明显大于植被与气温正相关面积,说明降水是研究区植被生长的关键因子;研究区植被残差年际变化显著正相关面积大于显著负相关面积,人类活动对植被建设作用要强于破坏作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正在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 NDVI 植被覆盖 气候因子 人类活动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近35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防风固沙效应 被引量:45
5
作者 黄麟 祝萍 +2 位作者 肖桐 曹巍 巩国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0-609,共10页
通过分析三北工程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量变化,进而评价工程的防风固沙效应。结果表明:(1)近35 a,三北工程区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持续减少,特别是半干旱风沙区和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在前20 a持续增加,近15 a则呈现先下... 通过分析三北工程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量变化,进而评价工程的防风固沙效应。结果表明:(1)近35 a,三北工程区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持续减少,特别是半干旱风沙区和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在前20 a持续增加,近15 a则呈现先下降而后略微增加趋势。(2)土壤风蚀模数持续减少,近15 a减幅远高于前20 a,沙地、草地、其它类型转林地或转草地区域的减幅尤为明显。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保有率呈上升态势,干旱荒漠区增幅显著。草地和沙地为工程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总量贡献了71%,且转草地区域的贡献高于转林地区域。(3)考虑到植被好转同时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风场减弱为主的气候变化导致土壤风蚀力减弱与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介于85%-89%和11%-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林地、草地面积变化 植被覆盖度 防风固沙
下载PDF
基于NDVI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图谱特征 被引量:15
6
作者 申丽娜 孙艳玲 +1 位作者 杨艳丽 景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7,106,共9页
基于1985、1995、2000、2010年4期GIMMS NDVI3g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并运用图谱分析法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区4期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图谱空间差异上,植被覆盖度变化主要发生在内蒙古东北部、新疆... 基于1985、1995、2000、2010年4期GIMMS NDVI3g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并运用图谱分析法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区4期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图谱空间差异上,植被覆盖度变化主要发生在内蒙古东北部、新疆西北部以及陕甘宁地区,且在工程区内先分散再集中;(2)图谱数量变化上,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总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3)图谱变化模式上,以稳定型、最近转换型和平稳转换型为主,而变化最大的图谱单元类型大部分是植被覆盖度等级转好的类型,植被覆盖度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尤以2000-2010年最明显。研究结果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该工程区植被变化状况,为三北防护林工程进一步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 NDVI 植被覆盖度 图谱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二阶段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纪平 邵全琴 +4 位作者 王敏 刘华 王晓慧 凌成星 侯瑞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48,共18页
【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二阶段(2001—2020年)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问题,甚至出现生态退化。以生态系统结构、质量、服务为核心,综合定量评价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系统变化,厘清第四期(2001—2010年)和第五期(... 【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二阶段(2001—2020年)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问题,甚至出现生态退化。以生态系统结构、质量、服务为核心,综合定量评价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系统变化,厘清第四期(2001—2010年)和第五期(2011—2020年)工程对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为后续三北工程的滚动实施提供科学和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历史动态本底—恢复现状—恢复指数”的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综合评估方法,以遥感解译反演和模型估算结果为基础,构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变化指数(EMSCI)、质量变化指数(EQCI)、服务功能变化指数(ESCI)和生态系统恢复指数(ERI),全面评估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生态系统类型结构、质量和关键服务功能的时空格局变化。利用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厘清工程实施期间的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定量评价生态系统恢复程度。【结果】1)在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二阶段,生态系统类型显著变动,整体动态度为12.22%,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占比10.18%,且第四期增量(1.60万km^(2))大于第五期增量(0.69万km^(2))。2)生态系统质量显著改善,平均植被覆盖度和平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别增加了3.77%和82.33 gC·m^(-2) a^(-1),增长率为24.50%和34.96%。生态系统质量持续转好面积占比20.15%。3)与本底期相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增长1.25万m^(3)·km^(-2),单位面积植被固碳量增长134.19 gC·m^(-2) a^(-1),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长6.76 t·hm^(-2) a^(-1),单位面积防风固沙量增长9.81 t·hm^(-2) a^(-1),分别提升了45.89%、34.96%、74.29%和24.96%。单位面积水蚀模数增加23.88%(因为近年来年均降水量比前期增加,造成侵蚀量和保持量均有所增加),风蚀模数下降25.58 t·hm^(-2) a^(-1),风沙侵蚀危害程度降低46.49%。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转好面积占比15.83%。4)生态系统恢复状况良好,持续转好和保持稳定区域面积占比为21.95%和20.29%。【结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经第二阶段多期连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东北华北平原农区、内蒙古高原中部风沙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系统恢复良好,森林覆盖率提高,平均植被覆盖度增加,平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提高,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植被固碳量、土壤保持量和防风固沙量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转好。但西北荒漠区生态系统仍较脆弱,整体生态系统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在天山附近、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南疆盆地固沙农牧区、坝上高原、内蒙古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原等生态系统脆弱区域,森林面积增长放缓,草地面积减少,荒漠面积增加,防治草地沙漠化仍为未来工程实施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 生态效益评估 生态系统 监测与评估
下载PDF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气候变化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鹏涛 延军平 +2 位作者 蒋冲 刘宪锋 廖光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278,共6页
利用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内气象站点近52a气温与降水资料,研究了工程建设前后该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2a工程区增温趋势明显,增温速率为0.346℃/10a;1960—1977年为相对低温期,1978—1995年气温逐渐上升,建设后期1996—2011年... 利用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内气象站点近52a气温与降水资料,研究了工程建设前后该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2a工程区增温趋势明显,增温速率为0.346℃/10a;1960—1977年为相对低温期,1978—1995年气温逐渐上升,建设后期1996—2011年气温显著增高;增温趋势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显著升温区主要分布在工程区北部内蒙古高原、松嫩平原和吉林西部平原。(2)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3.554mm/10a;建设之前降水偏少,建设初期有所增加,1996年以来又呈明显减少趋势;降水变化东西差异明显,东部除嫩江平原、内蒙古阴山地区降水增多外,其他地区普遍减少,而西部大部降水呈增加趋势。(3)工程区气候变化空间差异明显,暖湿化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阿勒泰地区、柴达木盆地和东部内蒙古阴山地区、河套平原和松嫩平原,而其他地区如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山区、辽嫩平原则暖干化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 气候变化 空间差异
下载PDF
生态修复项目对自然与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曹世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08,共8页
1978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生态修复项目,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为了讨论这些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及其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综述与展评,研究环境修复政策与社会可持续... 1978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生态修复项目,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为了讨论这些项目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及其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综述与展评,研究环境修复政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30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以及其他环保政策使项目区的绿色植被覆盖度迅速提高。但是与撂荒地的自然恢复过程相比,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降低了总的植被覆盖度,导致退化土地面积增加,加剧了当地的沙漠化;同时,由退耕引起的粮食减产部分可以通过在更适宜地区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来补偿,退耕还林工程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没有造成负面影响。在大规模环境修复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中国人民对环保政策的态度也在平稳进步。与其相反,由于天然林保护项目所实施的禁采、禁牧政策缺少必要的补偿措施,对当地居民的生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由于只有极少数人认为植树种草应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当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结束后,许多已修复的植被面临被再一次开垦的危险。由此可见,通过改进农业技术和提供适当的生态补偿,可以在改善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避免贫困与环境恶化。同时,必须警惕不适当的技术和政策对环境和社会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政策 环境修复 粮食安全 生态补偿 贫困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天然森林保护项目 三北防护林工程
下载PDF
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子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7-76,89,共11页
1978年11月,为了治理生态恶化,带动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40年来,"三北"防护林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生态方面,"三北&q... 1978年11月,为了治理生态恶化,带动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40年来,"三北"防护林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生态方面,"三北"地区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现双降趋势,荒漠化面积逐渐减少。同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得到极大改善,区域内的河流淤泥量得到减轻。经济方面,随着风沙灾害、水土流失的减少,粮食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由于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的建设,林业产量呈现了翻番增长,也带动了林副产品的发展。生态文明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林业知识的普及和林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国际地位。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工程建设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例如,由于"三北"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物价的上涨等因素,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的缺口逐渐增大。此外,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病虫害以及干预失当等原因造成的林地退化也逐渐严重。因此,后续的工程建设必须要拓宽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必须要加强林地修复,改造退化林地;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 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 林地退化 林地修复
下载PDF
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下的三北工程建设
11
作者 张浩宇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0-24,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1978年,国务院启动三北工程建设,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建设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工程实施以来,三北地区的生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1978年,国务院启动三北工程建设,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建设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工程实施以来,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共同提升。党的十八大后,三北工程作为我国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形势下的三北工程建设,要做好全面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继续加强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科学有序推进退化林分改造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三北工程
下载PDF
新疆绿洲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模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文胜 苏文锷 +1 位作者 刘钰华 侯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5年第4期201-208,共8页
本文从生态经济效益出发,采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构建了洛浦县绿洲防护林体系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模型优化结果扩大造林面积,调整林种比例,进行林网结构优化及树种优化等,结果使资源结构优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
关键词 绿洲 防护林 多目标规划 优化模型
下载PDF
珠防工程幼林综合持水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访军 殷建强 +2 位作者 任朝辉 刘茜 王进 《四川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11-15,30,共6页
本文在对珠防工程监测样地调查、测定的基础上,从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3个水文层次对珠防二期工程幼林的综合持水能力进行了评价。3 a^4 a生珠防林幼林的综合持水量在2 355.25~2 457.08 t/hm2之间,比荒山高3.7%~8.2%。其中土壤贮水... 本文在对珠防工程监测样地调查、测定的基础上,从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3个水文层次对珠防二期工程幼林的综合持水能力进行了评价。3 a^4 a生珠防林幼林的综合持水量在2 355.25~2 457.08 t/hm2之间,比荒山高3.7%~8.2%。其中土壤贮水量、枯落物持水量、植冠层的持水量分别比荒山高3.65%~8.03%、21.4%~61.1%和42.9%~305.3%,而土壤贮水量、枯落物持水量增加不明显,植冠层持水量增加显著。植冠层和枯落物层的持水量比土壤持水量小得多,林分的贮水主体为林地土壤。珠防林幼林的综合持水能力因恢复措施以及林分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人工造林幼林的综合持水能力比封山育林高;4 a生的针叶林的综合持水量最大,针阔混交林、竹林次之;3 a生的阔叶林的综合持水量最大,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防工程 幼林 持水量 综合持水能力
下载PDF
浅谈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以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为例
14
作者 潘颖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2年第1期89-90,94,共3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例,论述了国有林场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 国有林场 对策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55
15
作者 吴云 曾源 +2 位作者 吴炳方 李晓松 武文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12-1718,共7页
以像元二分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植被覆盖度定量估算模型,并利用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估算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2001年8月和2007年8月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以像元二分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植被覆盖度定量估算模型,并利用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估算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2001年8月和2007年8月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1—2007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较为明显,平均覆盖度增加了2.07%,其中吉林、山西、陕西和宁夏四省变化幅度最为显著,增加幅度分别达到27.37%、14.12%、9.29%和9.22%。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雨量的增加,主要人为原因是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实施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特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MODIS NDVI 三北防护林
原文传递
基于GIMMS AVHRR NDVI数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被引量:52
16
作者 王强 张勃 +3 位作者 戴声佩 邹悦 马中华 张亚宁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13-1620,共8页
本文基于1982年-2006年连续25a的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了最大化NDVI均值法、提取植被覆盖度法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的四大建设区(风沙区,西北荒漠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 本文基于1982年-2006年连续25a的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了最大化NDVI均值法、提取植被覆盖度法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的四大建设区(风沙区,西北荒漠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连续25a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5a来,研究区植被NDVI平均值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0.007/10a,其中风沙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区植被增速最明显,而西北荒漠区植被呈微弱下降趋势;②四大建设区植被覆盖度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覆盖度上升最快,比1982年提高了9.66%;③在1982年-1991年、1992年-2001年、2002年-2006年三个时期内,大兴安岭中、南部,小兴安岭中部,长白山东北段,燕山,辽西低山丘陵区,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东段,西北荒漠区东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部等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分别增加了472994km2、451032km2、435196km2;而在相同的三个时期,大兴安岭两侧,呼伦贝尔高原西部,三江平原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端,西北荒漠区南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部等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分别减少了197717km2、270192km2、182690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动态研究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朱教君 康宏樟 +1 位作者 宋立宁 闫巧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67-1772,共6页
于2005年5—10月,在未经过度人为干扰(大面积人工造林及农田开发)的大青沟地区(42°52′N,122°55′E)和自20世纪50年代大面积人工造林并相应开发农田的章古台地区(42°43′N,122°22′E)分别选择了樟子松疏林草地和草... 于2005年5—10月,在未经过度人为干扰(大面积人工造林及农田开发)的大青沟地区(42°52′N,122°55′E)和自20世纪50年代大面积人工造林并相应开发农田的章古台地区(42°43′N,122°22′E)分别选择了樟子松疏林草地和草地(撂荒地)、樟子松衰退后皆伐地(皆伐地)及不同年龄沙地樟子松人工纯林设置固定标准地,监测了一个生长季的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生长季内地下水埋深呈现出4种类型:平稳型、"V"型、"N"型和"M"型。大青沟地区的疏林草地地下水埋深在生长季变化不大,平均地下水埋深为1.88 m;章古台地区的草地和皆伐地呈现5—7月升高,之后下降;林龄较小(23年)樟子松纯林变化幅度较大,生长季地下水埋深相差4.30 m;林龄较大(33、42、45年)樟子松人工纯林生长季地下水埋深波动变化,且变幅不一。总体上,地下水埋深表现为疏林草地(大青沟地区)<(章古台地区)衰退后皆伐地和草地<林龄较小樟子松人工纯林<林龄较大樟子松人工纯林。上述结果表明,大面积造林及农田开发是造成大青沟与章古台两地地下水埋深差别的主要原因;在章古台地区,不同植被覆盖与林龄也直接影响地下水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 地下水埋深 樟子松 固沙林
原文传递
防护林衰退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8
作者 宋立宁 朱教君 闫巧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84-1690,共7页
森林衰退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球环境发展的难题之一,而占中国森林总面积31%的防护林出现部分严重衰退,形势严峻。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防护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生理机能下降,因生产力、地力衰退、林分结构不... 森林衰退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球环境发展的难题之一,而占中国森林总面积31%的防护林出现部分严重衰退,形势严峻。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防护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生理机能下降,因生产力、地力衰退、林分结构不合理等导致防护效能下降的状态即为防护林衰退。总结了引起防护林衰退的主要原因,包括:没有适地适树、林分结构不合理、缺乏合理的经营管理、人为干扰和频发的自然干扰等。本文从防护林衰退机理、防护林结构、经营管理、人为干扰、林种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防护林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今后应加强对防护林衰退形成过程和机制、衰退的早期诊断与评价、防护林衰退防治以及防护林宏观布局和应对干扰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衰退 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
原文传递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冰 龚维 +1 位作者 宫文宁 宋立宁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79-1683,共5页
在总结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工程)30年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全面分析了三北工程在应对气候变化、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内需等方面显现的机遇,剖析了立地条件、发展动力、投资水平和改革创新等带来的严峻挑战... 在总结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工程)30年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全面分析了三北工程在应对气候变化、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内需等方面显现的机遇,剖析了立地条件、发展动力、投资水平和改革创新等带来的严峻挑战,总结提出了三北工程未来发展应坚持以建设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为目标,以防沙治沙、保持水土为主要任务,以服务新农村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林权改革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体系 机遇 挑战
原文传递
发展林业碳汇推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被引量:7
20
作者 龚维 李俊 +4 位作者 何宇 丁锋 姚源 张浩宇 孙一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91-1695,共5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中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3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长期以来,工程建设资金不足一直困扰着工程发展。林业碳汇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林业碳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林业碳汇...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中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3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长期以来,工程建设资金不足一直困扰着工程发展。林业碳汇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林业碳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林业碳汇推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 三北防护林体系 机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