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态特征和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探讨棱鳀属的系统进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马春艳 马凌波 +4 位作者 倪勇 沈盎绿 张永 张凤英 赵云龙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1-477,共7页
对6种棱鳀属(ThryssaCuvier1829)鱼类共21个个体的16S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经比对校正得到572bp的基因片段,共检测到8个单倍型,棱鳀属6个种所有单倍型之间共存在8个插入/缺失;此外有99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87个;多态位点比例为17... 对6种棱鳀属(ThryssaCuvier1829)鱼类共21个个体的16S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经比对校正得到572bp的基因片段,共检测到8个单倍型,棱鳀属6个种所有单倍型之间共存在8个插入/缺失;此外有99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87个;多态位点比例为17.3%;序列中转换多于颠换,转换/颠换之比为1.6;A+T含量(53.6%)明显高于C+G含量(46.4%),序列表现出明显的T偏倚。基于Kimura双参数法,计算的种间遗传距离介于0.4%[黄吻棱鳀(T.vitrirostris)与中颌棱鳀(T.mystax)]到11.33%[黄吻棱鳀与赤鼻棱鳀(T.kammalensis)]之间。以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us)和欧洲鳀(Engraulisencrasicholus)为外群构建的NJ树和ML树中,赤鼻棱鳀位于进化树的基部,是最早分化出来的种;进化树显示,黄吻棱鳀和中颌棱鳀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支持形态学得出的赤鼻棱鳀最先分化的结论,认为中颌棱鳀和黄吻棱鳀可能为同一个种,至于汉氏棱鳀(T.hamiltonii)和杜氏棱鳀(T.dussumieri)的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16SrRNA 棱鳀属 系统进化
下载PDF
Eggers胃含物法测定赤鼻棱鳀的摄食与生态转换效率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耀 刘勇 +1 位作者 张波 唐启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6-1221,共6页
应用 Eggers现场胃含物法 ,以卤虫幼体为饵料和在室内流水条件下 ,研究了渤海主要上层鱼类赤鼻棱的摄食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表明 :( 1 )赤鼻棱体重与空消化道重量的定量关系可用指数函数 W=1 .1 2 64e5.86 4·... 应用 Eggers现场胃含物法 ,以卤虫幼体为饵料和在室内流水条件下 ,研究了渤海主要上层鱼类赤鼻棱的摄食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表明 :( 1 )赤鼻棱体重与空消化道重量的定量关系可用指数函数 W=1 .1 2 64e5.86 4· ESW加以定量描述 ,其瞬时全消化道内含物量可用公式 St=1 0 0× [SW-( ln W- 0 .1 1 90 ) /5 .8640 ]/W计算得到 ;( 2 )全消化道内含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 St=1 .7837e- 0 .2 136 t,瞬时排空率为 Rt=0 .2 1 36g WW/( 1 0 0 g· d) ;( 3)按 Eggers公式可求得日摄食量为 Cd=1 2 .32± 8.47g WW/( 1 0 0 g· d)或 32 .88± 1 9.5 9k J/( 1 0 0 g· d) ;( 4 )从赤鼻棱的平均日生长量实测值 ( Gd=0 .64g WW/( 1 0 0 g·d)或 2 .73k J/( 1 0 0 g· d) ) ,可求得其生态转换效率 Eg=5 .2 0 % WW或 8.30 % k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鼻棱鳀 摄食 生态转换效率 Eggers胃含物法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汉氏棱鳀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秦洁芳 陈海刚 +2 位作者 蔡文贵 杨涛 贾晓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29-34,共6页
采用海洋中上层鱼类汉氏棱鳀(Thryssa ham iltonii)为试验生物,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海洋鱼类的毒性。结果显示,DBP对汉氏棱鳀的24 h、48 h和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75 mg.L-1、1.52 m.gL-1和0.94 m.gL-1,安全质... 采用海洋中上层鱼类汉氏棱鳀(Thryssa ham iltonii)为试验生物,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海洋鱼类的毒性。结果显示,DBP对汉氏棱鳀的24 h、48 h和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75 mg.L-1、1.52 m.gL-1和0.94 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0.07 m.gL-1。DBP对汉氏棱鳀内脏团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第24小时表现为0.07 m.gL-1浓度组受诱导而0.55 m.gL-1浓度组被抑制,而第72小时0.07 m.gL-1浓度组被抑制而0.14 m.gL-1组被诱导升高,其他浓度组无显著变化;脑中各浓度组则表现为第24小时受到明显的诱导而到第72小时被抑制。DBP胁迫下仅第24小时引起了2组织细胞氧化损伤,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的质量摩尔浓度都明显升高。内脏团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表现为0.07 m.gL-1浓度组受诱导升高而其他浓度组被抑制;而脑中0.55 m.gL-1浓度组为先受诱导升高后被抑制降低,其他浓度组则一直表现为受诱导升高。结果表明,DBP在此试验质量浓度下对汉氏棱鳀产生了明显的毒性作用,对海洋生物存在危害,应对其海洋环境生态风险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氏棱鳀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 乙酰胆碱酯酶(AChE)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中国近海棱鳀属鱼类DNA条形码 被引量:7
4
作者 宫亚运 章群 +2 位作者 曹艳 吕金磊 杨喜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13-1520,共8页
为明确中国大陆近海棱鳀属鱼类的分类地位,采用国际通用的COⅠ基因5'端652bp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中国近海棱鳀属全部6种鱼类62尾标本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发现,所分析样品的序列碱基组成为T:29.0%,C:26.3%,A:25.3%,G:19.4%,A+T含量... 为明确中国大陆近海棱鳀属鱼类的分类地位,采用国际通用的COⅠ基因5'端652bp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中国近海棱鳀属全部6种鱼类62尾标本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发现,所分析样品的序列碱基组成为T:29.0%,C:26.3%,A:25.3%,G:19.4%,A+T含量(54.3%)高于G+C含量(45.7%),转换/颠换率为3.76。6种棱鳀属鱼类组成5个自展支持率为100%的分支,除黄吻棱鳀和中颌棱鳀各为单系但聚合为一支外,其余4种均独立成支;分支内与分支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2%(0.0%-0.4%)和17.7%(15.7%-19.0%)。赤鼻棱鳀、汉氏棱鳀、杜氏棱鳀和长颌棱鳀均符合Hebert提出的种间遗传距离(15.7%-18.6%)大于或等于10倍种内遗传距离(0.0%-0.3%)的标准,确定了它们的物种有效性。黄吻棱鳀和中颌棱鳀的种内遗传距离皆为0.1%,与其他4种棱鳀的种内遗传距离处于同一水平;但二者种间遗传距离仅为0.6%,明显低于其他物种间的种间遗传距离,属于一般物种的种内遗传距离范围,表明二者亲缘关系很近;由于外部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在分子系统树上各为单系,二者可作为同一物种的2个不同亚种处理,但也不排除是2个近期分化形成物种的可能,在资源管理上应作为2个不同的进化显著单位分别加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鳀属 DNA条形码 COⅠ基因 中国大陆近海
下载PDF
我国沿海棱鳀属鱼类的物种鉴定与系统发育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静 李渊 +2 位作者 宋娜 林龙山 高天翔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8-895,共8页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中国沿海分布的6种棱鳀属(Thryssa)鱼类样品进行了物种鉴定,并每种取5尾用于探讨该属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棱鳀属鱼类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为上颌骨伸达位置和第一鳃耙的下鳃耙数量。在525 bp的目的片段上有175个...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中国沿海分布的6种棱鳀属(Thryssa)鱼类样品进行了物种鉴定,并每种取5尾用于探讨该属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棱鳀属鱼类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为上颌骨伸达位置和第一鳃耙的下鳃耙数量。在525 bp的目的片段上有175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172个,单一信息位点3个,无插入缺失现象,转换数为182,颠换数为57。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反G偏倚。结合Gen Bank中相关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所有序列明显分为10个组群,表明已提交的棱鳀属鱼类COI基因序列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各组群间的遗传距离和氨基酸遗传差异水平可以看出,10个组群应为不同的有效种,但是否存在隐存种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从NJ树上可以看出,长颌棱鳀(T.setirostris)是最先分化出的物种,保持着最原始的特征,而中颌棱鳀(T.mystax)与黄吻棱鳀(T.vitrirostris)聚类到一起,二者间存在共享单倍型。棱鳀属鱼类最早分化于中新世早期。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要结合更多的分子标记对中颌棱鳀和黄吻棱鳀的分类地位作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鳀属 系统发育关系 DNA条形码 遗传距离 形态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