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密度站点的四川复杂地形下大风特征分析
1
作者 龙柯吉 郭旭 +2 位作者 黄晓龙 周威 康岚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基于四川省2016—2021年4—9月大风事件和闪电资料,将大风类型分为雷暴大风和一般大风,统计分析了两类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地区两类大风均呈现高原多、盆地少的特征,大风类型普遍以一般大风为主,盆地... 基于四川省2016—2021年4—9月大风事件和闪电资料,将大风类型分为雷暴大风和一般大风,统计分析了两类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地区两类大风均呈现高原多、盆地少的特征,大风类型普遍以一般大风为主,盆地内部分站点雷暴大风占比较高。各个分区不同类型大风发生频次均存在日变化和月变化。对于风速,盆地南部大风更强,盆地东北部和攀西地区的雷暴大风次之。对于风向,川西高原一般大风以北风和西南风为主,雷暴大风以北风为主,攀西地区和盆地不同分区的两类大风均以北风和东北风为主。大风的发生频次和风速与不同地形因子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类型大风总体变化趋势类似。发生频次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大逐渐增大,随坡度、粗糙度和起伏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风速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坡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粗糙度和起伏度越小,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雷暴大风 加密自动站 复杂地形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陕西两次阵风锋的多普勒雷达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勇 王楠 刘黎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0-387,共8页
对2004年7月发生在陕西中部的两次雷暴系统产生阵风锋的多普勒雷达观测和自动气象站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阵风锋位于雷暴前部10~50km处,呈弧状;阵风锋的水平尺度为50~100km,宽度3~5km,回波强度15~25dBz,生命史1~5h;阵... 对2004年7月发生在陕西中部的两次雷暴系统产生阵风锋的多普勒雷达观测和自动气象站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阵风锋位于雷暴前部10~50km处,呈弧状;阵风锋的水平尺度为50~100km,宽度3~5km,回波强度15~25dBz,生命史1~5h;阵风锋的典型速度为10m·s^-1;阵风锋过境时地面温度下降,风向转变、风速突增的现象明显;阵风锋的强度取决于雷暴的强度,雷暴群产生的阵风锋生命史更长;阵风锋对近距离的单体雷暴有显著的负反馈作用,对雷暴群的负反馈作用不明显;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场对阵风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锋 风速突增 雷暴群 负反馈作用 径向速度
下载PDF
复杂地形下北京雷暴新生地点变化的加密观测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文龙 崔晓鹏 黄荣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5-837,共13页
2008年8月14日北京发生了雷暴群形式的局地暴雨,雷暴新生地点复杂多变,形成了多个γ中尺度的强降水中心。本文利用近年来北京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加密地面自动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仪、微波辐射计等多种新型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及... 2008年8月14日北京发生了雷暴群形式的局地暴雨,雷暴新生地点复杂多变,形成了多个γ中尺度的强降水中心。本文利用近年来北京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加密地面自动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仪、微波辐射计等多种新型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及雷达四维变分同化系统(VDRAS)反演资料,通过精细分析地面(边界层)风场、温度场等的演变特征,讨论了雷暴新生地点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复杂地形与雷暴冷池出流作用相结合,主导了雷暴新生地点的变化,进而影响γ中尺度强降水中心的变化;天气尺度高低空涡、槽的配合不一致,并且系统移动缓慢,以及对流层低层的弱的环境垂直风切变,是雷暴冷池结合复杂地形发挥雷暴新生地点主导作用的重要前提;复杂地形使得冷空气在一定范围内流动,在边界层产生碰撞和辐合,起到触发和增强对流作用,并使得对流风暴的形态和走向与地形呈现出紧密相关性;一定强度的冷池出流、边界层前期的暖湿空气和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积累,是冷池出流触发雷暴新生和演变的必要条件;北京周边地区的雷暴,通过其雷暴冷池出流沿着沟谷地形或向平原地区流动,与北京山谷或城区的边界层暖湿空气形成辐合抬升机制,触发雷暴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冷池出流 雷暴新生 地面辐合 局地暴雨
下载PDF
海南岛海风雷暴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4
作者 苏涛 苗峻峰 蔡亲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78,共20页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WRF模式对2012年7月20日发生在海南地区的一次海风雷暴过程进行模拟,探讨了海南岛复杂地形下海风雷暴的结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触发机制.结果表明,海南岛北部向内陆传播的海风与南部受地形阻挡的海风相遇后会形成海风...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WRF模式对2012年7月20日发生在海南地区的一次海风雷暴过程进行模拟,探讨了海南岛复杂地形下海风雷暴的结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触发机制.结果表明,海南岛北部向内陆传播的海风与南部受地形阻挡的海风相遇后会形成海风辐合带,辐合带能影响当地的散度和涡旋特征,为雷暴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动力和热力学条件.海南岛受热带海洋的影响较大,当地的水汽条件和对流潜势长期保持着有利于对流发展的状态,自由对流高度始终处于较低的位置,一旦海风辐合带来的抬升运动克服对流抑制到达自由对流高度后,对流就能自主地发展起来,所以单纯的海风辐合也常常能触发当地的强雷暴.雷暴发生发展过程中对流参数存在明显的变化,其演变曲线的突变位置对雷暴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海南岛的海风雷暴过程与当地的复杂地形密切相关,地形的动力阻挡作用影响着低层海风的辐合以及对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海风雷暴 海风辐合线 强对流天气 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下载PDF
曹禺《雷雨》叙事模式中“俄狄浦斯情结”的生命观照
5
作者 张鹏飞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1-6,51,共7页
曹禺以其处女作《雷雨》而展示着生动活泼的人物、激情洋溢的台词、独具匠心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及悲悯济世的情怀,并奠定了剧作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具有开拓价值的经典地位。可以说,曹禺正是依托剧本演绎中频繁表述的"恋母仇... 曹禺以其处女作《雷雨》而展示着生动活泼的人物、激情洋溢的台词、独具匠心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及悲悯济世的情怀,并奠定了剧作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具有开拓价值的经典地位。可以说,曹禺正是依托剧本演绎中频繁表述的"恋母仇父"的"俄狄浦斯情结",标识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中蕴藉的生命情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雷雨》 俄狄浦斯情结 叙事模式 生命情韵
下载PDF
地形、冷池出流和暖湿空气相互作用造成北京一次局地强降水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章翠红 夏茹娣 王咏青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9,共13页
利用地面和探空常规探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15年8月7日发生于北京的一次伴随有闪电和冰雹的突发性局地强降水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发生在强层结不稳定环境中,对流层中层低槽配合低层切变线... 利用地面和探空常规探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15年8月7日发生于北京的一次伴随有闪电和冰雹的突发性局地强降水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发生在强层结不稳定环境中,对流层中层低槽配合低层切变线,促进河北西北部对流发展,并向东南方向移动,形成北京西北部短时强降水;北京中部地区强降水的直接制造者则是新生的局地性雷暴单体,由雷暴冷池出流和暖湿空气在边界层交绥和辐合所触发。北京西北部地形促使冷池出流下山速度加快、冷池出流高度抬高,以及偏东暖湿气流的辐合抬升作用,则是局地雷暴新生的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新生 复杂地形 冷池出流 暖湿气流 局地暴雨
下载PDF
论《雷雨》的俄狄浦斯情结
7
作者 蒋传红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5-31,共7页
将中国现代文学中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公墓》、《内疚》、《女娲氏之遗孽》、《叶罗提之墓》、《姊嫁之花》和《雷雨》进行比较后认为:前几篇小说限于对心理分析理论的形象化图解,未能充分展开俄狄浦斯情结的内涵;《雷雨》由于设置了... 将中国现代文学中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公墓》、《内疚》、《女娲氏之遗孽》、《叶罗提之墓》、《姊嫁之花》和《雷雨》进行比较后认为:前几篇小说限于对心理分析理论的形象化图解,未能充分展开俄狄浦斯情结的内涵;《雷雨》由于设置了周朴园专制冷酷的形象为背景、表现周萍和繁漪的乱伦关系以及周萍对四凤的爱而将这一情结表现得惊心动魄。《雷雨》成功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因在于:西方戏剧的命运观和曹禺对命运的思考的相互融合、曹禺强烈的俄狄浦斯情结及作为艺术家对集体无意识的幻想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俄狄浦斯情结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俄狄浦斯情结”的中西悲剧比较——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俄狄浦斯王》与《雷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璐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7-68,81,共3页
中外的古老神话中都蕴含着某一情结,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的故事》蕴涵的是杀父娶母的情结,在精神分析学上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情结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到了20世纪30年代,它又再次出现在中国的剧作品《雷雨》... 中外的古老神话中都蕴含着某一情结,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的故事》蕴涵的是杀父娶母的情结,在精神分析学上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情结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到了20世纪30年代,它又再次出现在中国的剧作品《雷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王》 《雷雨》
下载PDF
《雷雨》的深层内涵与曹禺对人类命运的恐惧情结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明彬 曹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3-55,共3页
无论从作品的人物形象上分析,还是从作家自身经历在作品中的投射来看来,曹禺剧作《雷雨》的深层内涵都不主要是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恶势力罪恶的揭露,对那时劳动者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时的反抗和斗争的展示,而是对冥冥中控制人类命运... 无论从作品的人物形象上分析,还是从作家自身经历在作品中的投射来看来,曹禺剧作《雷雨》的深层内涵都不主要是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恶势力罪恶的揭露,对那时劳动者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时的反抗和斗争的展示,而是对冥冥中控制人类命运的那只巨手的感悟和恐惧,凸现出了曹禺别有的对人类命运的恐惧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周朴园 蘩漪 命运恐惧情结
下载PDF
情欲的沉沦 人性的悲歌——比较分析菊治和周萍的“俄底浦斯情结”
10
作者 刘春 程丽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6-18,55,共4页
从对菊治和周萍的"俄底浦斯情结"产生原因、表现形式、造成后果及其作家创作意图的比较,揭示中日文学在对待情欲与道德冲突中的处理模式及其中蕴涵的中日文化差异,也能阐明乱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不可避免的人性悲剧角色。
关键词 菊治 周萍 千纸鹤 雷雨 俄底浦斯情结
下载PDF
从惩罚中透视《雷雨》中的俄底浦斯情结
11
作者 甘红阳 《神州》 2011年第03X期21-22,共2页
曹禺先生的《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笔者认为它的主要成功之处是里面所体现的俄底浦斯情结,结合《雷雨》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就不难发现曹禺借俄底浦斯情结向我们展示了新旧社会交替时期人们的迷茫、人性生存的悲哀... 曹禺先生的《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笔者认为它的主要成功之处是里面所体现的俄底浦斯情结,结合《雷雨》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就不难发现曹禺借俄底浦斯情结向我们展示了新旧社会交替时期人们的迷茫、人性生存的悲哀,所以《雷雨》中的俄底浦斯情结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雷雨 俄底浦斯情结 时代特色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下击暴流竖直风剖面的时变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吉柏锋 瞿伟廉 +1 位作者 王翼飞 王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91,共6页
以冲击射流模型作为下击暴流的基本风场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完成了下击暴流初始出流、下沉、冲击地面和沿地面扩展的全过程数值仿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下击暴流在发生、发展和扩散各个阶段的竖直风剖面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在... 以冲击射流模型作为下击暴流的基本风场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完成了下击暴流初始出流、下沉、冲击地面和沿地面扩展的全过程数值仿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下击暴流在发生、发展和扩散各个阶段的竖直风剖面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在下沉气流冲击地面前后,各径向位置的水平风速竖直风剖面呈现显著变化。随着下沉气流冲击地面并沿地面向四周扩展,下击暴流形成的环形涡依次经过距下沉气流冲击地面中心由近至远的各径向位置。随着环形涡远离中心,靠近中心的各径向位置的竖直风剖面形状逐渐保持固定,而远离中心的各径向位置处的竖直风剖面则在环形涡抵达前后发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下击暴流 风剖面 时变特征 计算流体动力学
原文传递
救赎人性:曹禺《雷雨》悲剧叙事中“俄狄浦斯情结”的生命印证
13
作者 张鹏飞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4-59,共6页
曹禺以其处女作《雷雨》而展示着生动活泼的人物、激情洋溢的台词、独具匠心的构思、跌宕起伏的情节、悲悯济世的情怀并奠定了历久弥新的剧作在中国现代话剧演义史上具有开拓价值的经典地位。可以说,曹禺正是依托剧本演绎中频繁表述的&q... 曹禺以其处女作《雷雨》而展示着生动活泼的人物、激情洋溢的台词、独具匠心的构思、跌宕起伏的情节、悲悯济世的情怀并奠定了历久弥新的剧作在中国现代话剧演义史上具有开拓价值的经典地位。可以说,曹禺正是依托剧本演绎中频繁表述的"恋母仇父"的"俄狄浦斯情结"而始终标识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中潜意识蕴藉的生命情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雷雨》 俄狄浦斯情结 叙事模式 生命情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