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沧浪诗话》诗歌体制论的误读与辩正
1
作者 姚爱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3,共13页
“体制”是严羽诗论的核心概念,但因习焉不察的割裂与混淆,其确切内涵与本来面目未能完整呈现,也妨碍了对严羽诗论体系及诗学思想的整体理解。藉由文本精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可知《沧浪诗话》中“体制”概念指向诗歌作品完整而具体的本... “体制”是严羽诗论的核心概念,但因习焉不察的割裂与混淆,其确切内涵与本来面目未能完整呈现,也妨碍了对严羽诗论体系及诗学思想的整体理解。藉由文本精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可知《沧浪诗话》中“体制”概念指向诗歌作品完整而具体的本体存在,这一基本内涵不因其《诗体》中辨体角度不同而互异。诗之“体制”不仅包含“词理意兴”等基本要素,且以“格力”“兴趣”“气象”“音节”等为之“用”,以更充分表现诗体的内在品质和艺术力量。其中“格力”以诗意为本,是诗中整体思想情感所表现的精神力量;“兴趣”以诗情为本,是诗体所表达的自然感发、含蓄蕴藉的情致和意趣;“气象”以诗象为本,是诗体所呈现的自然雄浑的整体艺术形象;“音节”以诗语为本,是诗体中充分韵律化、表意化的艺术语言。着眼于贯通式诗歌体制观,可对《沧浪诗话》的概念关系和整体结构获得更切近实际、更切合语境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体制 兴趣 格力 气象 体用 贯通
下载PDF
“考证之所必资”——四库馆臣对《直斋书录解题》的接受与评判
2
作者 张小伙 《图书馆研究》 2023年第5期111-119,共9页
《直斋书录解题》是南宋陈振孙为其私人藏书所编纂的书目,是宋代三大私人藏书目录中成书最晚的一部,著录丰富,体例完备,提要撰写或简或繁因书而异,对后代书目编纂产生重大影响,是考察宋代文献流传情况的重要依据。自成书后,流传坎坷,清... 《直斋书录解题》是南宋陈振孙为其私人藏书所编纂的书目,是宋代三大私人藏书目录中成书最晚的一部,著录丰富,体例完备,提要撰写或简或繁因书而异,对后代书目编纂产生重大影响,是考察宋代文献流传情况的重要依据。自成书后,流传坎坷,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成为四库馆臣编纂《四库全书总目》的重要参考。四库馆臣对其类目设置、分类体系以及提要撰写模式多有借鉴,同时对其字句舛误与失考之处也有所指摘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馆臣 《四库全书总目》 《直斋书录解题》 陈振孙
下载PDF
论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史观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志荣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112,共9页
严羽在前人的基础上,从断代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诗史观。他以"悟""气象"和"词、理、意兴"等审美范畴作为不同朝代诗歌的品评标准,以汉魏晋盛唐诗歌为典范。严羽要求"辨体制",阐述了诗体... 严羽在前人的基础上,从断代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诗史观。他以"悟""气象"和"词、理、意兴"等审美范畴作为不同朝代诗歌的品评标准,以汉魏晋盛唐诗歌为典范。严羽要求"辨体制",阐述了诗体的起源与流变规律。他重视以楚辞为本的"起",辨析楚辞汉魏晋的诗体源流,又强调体制的"变",阐明了汉魏晋诗歌在开创诗体中的重要作用,目的在于正本清源。他的"五唐分期"说、"以盛唐为法"和"扬唐抑宋"的宗唐观,对明清产生了重要影响。严羽在诗歌正变观的基础上,还体现了辨证意识,他以朝代评诗只是大体而言的。对于宋代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等,他也能给予肯定。中唐的柳宗元也因他的肯定而确立了诗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体制 五唐分期 以盛唐为法
下载PDF
罗知悌生平及《罗太无口授三法》考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雪丹 王其倩 张如青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第1期14-16,共3页
罗知悌是宋末元初医家,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老师。罗氏上承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三家之学,下启丹溪学派之先河,著有《心印绀珠》和《罗太无口授三法》两部医著,然前者业已亡佚,后者仅以抄本形式流传于世。《罗太无口授三法》... 罗知悌是宋末元初医家,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老师。罗氏上承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三家之学,下启丹溪学派之先河,著有《心印绀珠》和《罗太无口授三法》两部医著,然前者业已亡佚,后者仅以抄本形式流传于世。《罗太无口授三法》分述中风、伤寒、暑病、瘟疫等内科杂病及妇人胎产前后诸疾证治,共五十六门、九十余证。每一病证按证、因、脉、药依次论述,简明切要。罗氏临证制方用药,灵活变通,习先贤之法,但不拘泥古方,言"遵仲景方法,然变态百端,不能悉举,仔细详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知悌 罗太无口授三法 宋元医家
下载PDF
包管万虑 其名曰心——浅论中国美学心化思维的艺术表现及其文化根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有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6-80,共5页
本文认为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视域整合中国美学研究,是实现古代文论范式转换和深度追求的必经之途。与西方的分析思维不同,中国的心化思维对中国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心源”、“直悟”和“体味”来探... 本文认为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视域整合中国美学研究,是实现古代文论范式转换和深度追求的必经之途。与西方的分析思维不同,中国的心化思维对中国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心源”、“直悟”和“体味”来探讨心化思维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不仅如此,本文还从儒道文化“体仁”、“得道”的方式去考察心化思维产生的根源,揭示了儒道文化对推动中国艺术尚内轻外、尚心灵体悟轻理性分析风格的形成所起到的殊途同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化思维 文化根源 心源 直悟 体味
下载PDF
人文学的远源 被引量:1
6
作者 栾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53-55,共3页
如果说人文学在今天遇到了一次壮丽的日出,那么其远源和根脉则可上溯到高古上古远古的文化传承。在原始要终的意义上,可以说人文学的高古风神是艺文志,其上古根基是太史学,而其由来已久的化境则是体道学。至少在文史哲互根的终极处,艺... 如果说人文学在今天遇到了一次壮丽的日出,那么其远源和根脉则可上溯到高古上古远古的文化传承。在原始要终的意义上,可以说人文学的高古风神是艺文志,其上古根基是太史学,而其由来已久的化境则是体道学。至少在文史哲互根的终极处,艺文志、太史学和体道学,呈现出了人文学向其上游原道性的回归和在其高古开放性的前瞻。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重振人文学的远源根脉,有助于我们将这门博雅的学科推进到化解唯科技理性和促动道器合一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 远源 艺文志 太史学 体道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志书地图绘制准则初探 被引量:35
7
作者 阙维民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334-342,共9页
中国古代地方志书中的雕版刊印或手摹地图,本文命之为“志书地图”,在中国古代地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除极少数(尤其在明代以前)外,都不采用“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法则,而是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某些绘画法则,... 中国古代地方志书中的雕版刊印或手摹地图,本文命之为“志书地图”,在中国古代地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除极少数(尤其在明代以前)外,都不采用“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法则,而是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某些绘画法则,形成了绘制志书地图的“经营位置”准则。显然,志书地图薄弱的数学基础,是影响它成为中国古代地图发展主流的致命点。但它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图象表现的精华,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使它拥有了经久的生命力。尽管中国古代志书地图不是中国古代地图发展的主流,但它绝对数量之多、普及应用范围之广、延续时间之久的事实,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书地图 绘制准则 中国 古代
下载PDF
论十八世纪中期中英农法演化成就与变革趋势——《知本提纲》与《马力中耕农法》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董恺忱 《古今农业》 2007年第3期1-21,共21页
本文分别依据成书于18世纪中英两国的具有代表性农书《知本提纲》(zhiben ti gang)与《马力中耕农法》(The Horse-hoing Husbandry),加以较为详尽的论述对比,来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农业生产的情况及特点。并证实其前期的水平,是以劳动集约... 本文分别依据成书于18世纪中英两国的具有代表性农书《知本提纲》(zhiben ti gang)与《马力中耕农法》(The Horse-hoing Husbandry),加以较为详尽的论述对比,来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农业生产的情况及特点。并证实其前期的水平,是以劳动集约为主侧重种植业的中国,在总体成就上高于英国。而英国的农业在此之前虽已呈现变革的肇端,但尚未完成;至于工业革命是在本世纪后期方始启动仍在进行之中。如仅就农艺学角度来看,18世纪的中国似更先进,实际上英国粮作单产与畜产品供应却都有所增加,其原因则可归之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此之后的发展变革趋势,侧重工程技术的英国随即超过仍沿袭精耕细作仅以生物技术为主的中国,而先于中国实现了农业的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本提纲》 《马力中耕农法》 农法 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农业经营形态
下载PDF
卢文弨《(新订)直斋书录解题》评述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守卫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0,M0003,9,共6页
通过对卢文弨《(新订)直斋书录解题》重辑的缘起,整理的成就和不足的考察,认定卢文弨《(新订)直斋书录解题》重辑稿本,无论是在卷帙次第、著录书目的排列顺序,还是在图书著录的数量方面,都较四库辑本接近《解题》原貌,虽有残缺或不足,... 通过对卢文弨《(新订)直斋书录解题》重辑的缘起,整理的成就和不足的考察,认定卢文弨《(新订)直斋书录解题》重辑稿本,无论是在卷帙次第、著录书目的排列顺序,还是在图书著录的数量方面,都较四库辑本接近《解题》原貌,虽有残缺或不足,实仍较四库辑本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文弨 (新订)直斋书录解题 版本 评述
下载PDF
朱子“格物”理论中“知”的特点
10
作者 冯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77-80,共4页
朱子"格物"之"格"有特定的意义,即"格"是心之理和物之理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引出了"知"的特点:"知"分为"体知"和"推知"。"体知"是心对心中所居众理的... 朱子"格物"之"格"有特定的意义,即"格"是心之理和物之理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引出了"知"的特点:"知"分为"体知"和"推知"。"体知"是心对心中所居众理的感悟和体察;"推知"是心以体知的结果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在此理论基础上得出:朱子把心作为"物"来格的可行性的原因在于体知的内容可以作推知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格物 体知 推知
下载PDF
试析唐五代时期政府的养老政策 被引量:8
11
作者 盛会莲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8,共11页
唐五代时期政府的养老状况可分为养庶民之老、恤鳏寡惸独之老和养官吏之老三个层面:赡养庶民之老的基本政策是授予一定的田地,但免征其赋税,以达到惠养老人的目的,同时,政府将赡养老人的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委派给其子孙,高年老人还有侍老... 唐五代时期政府的养老状况可分为养庶民之老、恤鳏寡惸独之老和养官吏之老三个层面:赡养庶民之老的基本政策是授予一定的田地,但免征其赋税,以达到惠养老人的目的,同时,政府将赡养老人的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委派给其子孙,高年老人还有侍老制度以助其养老,统治者也时常赏赐高年老人;鳏寡惸独者有优惠的恤养政策,对不能自存者,政府还专门以律令的形式作了安排;官吏的养老也与致仕紧密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时期 养老 给侍制度 致仕
下载PDF
儒者论“定”
12
作者 叶蓬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1,共7页
"定"作为心性本体首见于《大学》,在被长期忽略后于李翱的"定者诚也"得到传承,并在周敦颐的"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张载"动静不失其时"的"定则自光明"中得到阐发,然后在程颢"... "定"作为心性本体首见于《大学》,在被长期忽略后于李翱的"定者诚也"得到传承,并在周敦颐的"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张载"动静不失其时"的"定则自光明"中得到阐发,然后在程颢"动亦定,静亦定"的"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中确立起基本意旨。朱熹的"性定则动静如一、内外无间"、王阳明"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的"定者心之本体"、刘宗周"动静合一之理"的"随处静定"、王夫之的定"则于至善中曲折相因之致,委悉了当……十分大全",将《大学》"缉熙敬止"之"定"做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前后相继的儒者体验中,"定"的范畴精彩地体现了儒学对生生不息的本体之体用不二的终极性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从“通经致用”到“中体西用”——论张之洞的人才教育思想 被引量:2
13
作者 闭雄壮 《河池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2-35,共4页
从张之洞的人才教育实践来看,他的人才教育思想经历了从“通经致用”阶段向“中体西用”阶段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儒家学说的“经世”品格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都体现出了儒家的“经世”精神。此外,它们都体现和符合了张... 从张之洞的人才教育实践来看,他的人才教育思想经历了从“通经致用”阶段向“中体西用”阶段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儒家学说的“经世”品格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都体现出了儒家的“经世”精神。此外,它们都体现和符合了张之洞“治身心”和“应世事”的内在要求,所以两者具有很多的共同点。当然两者也有一些相异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通经致用 中体西用 经世 教育思想
下载PDF
晚清典志体史书的历史观探析
14
作者 舒习龙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8-60,81,共4页
典志体史书是历史编撰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书体裁,是中国古典文献中专门分类汇辑与论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书籍,在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是典志体史书大放异彩的非常重要的时期,文章试图着重对晚清典志... 典志体史书是历史编撰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书体裁,是中国古典文献中专门分类汇辑与论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书籍,在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是典志体史书大放异彩的非常重要的时期,文章试图着重对晚清典志体史书的历史观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对这一时期的典志体史书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有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典志体史书 盛衰观 民族观 时局观
下载PDF
《直斋书录解题》校例三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云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2,100,共7页
缪荃孙《书录解题考证》久已失传。该书多源于卢文弨《群书校正》。卢氏《新订书录解题》久为学者所关注,为上古本整理本重要校本。经比对,《群书校正》中有40多条校记详于上古本所出卢校,160多条为上古本所无,这些校记或为考证异同,或... 缪荃孙《书录解题考证》久已失传。该书多源于卢文弨《群书校正》。卢氏《新订书录解题》久为学者所关注,为上古本整理本重要校本。经比对,《群书校正》中有40多条校记详于上古本所出卢校,160多条为上古本所无,这些校记或为考证异同,或为总结大例,价值重大而尚未被关注。同时,傅增湘的《书录解题校记》有数百条也可补上古本卢校的不足。本文探讨了上述文献的价值与关系,对于《书录解题》及卢文弨等学者的研究,都极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斋书录解题》 《群书校正》 缪荃孙 卢文弨 傅增湘
下载PDF
晚清典志体史书的溯源及其时代特点
16
作者 舒习龙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2-36,57,共6页
典志体是历史编撰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书体裁,是中国古典文献中专门分类汇辑与论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书籍,在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是典志体史书大放异彩的非常重要的时期,本文着重论述了晚清典志体史... 典志体是历史编撰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书体裁,是中国古典文献中专门分类汇辑与论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书籍,在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是典志体史书大放异彩的非常重要的时期,本文着重论述了晚清典志体史书迅速发展的原因、溯源,以及它在晚清表现出来鲜明的时代特点,目的是从总体上对晚清典志体作一初步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典志体 溯源 兴起的原因 时代特点
下载PDF
董康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升 《新世纪图书馆》 2006年第5期68-69,72,共3页
论文根据董康《书舶庸谭》中的材料,论述了董康与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的设立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修之关系,同时对董氏所拟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要稿与《嘉业堂藏书志》的渊源关系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董康 《书舶庸谭》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嘉业堂藏书志》
下载PDF
体制位置与社会变迁观——对三个专业技术中产群体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巍蓉 王正芬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80,127,共13页
有关中产阶级的研究,国内学者一直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功能、政治态度和行为等议题存有争论。本文认为,这些议题之所以存在异议,关键在于中产阶级本身内部有分化。造成这种分化的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变量:体制位置。本文... 有关中产阶级的研究,国内学者一直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功能、政治态度和行为等议题存有争论。本文认为,这些议题之所以存在异议,关键在于中产阶级本身内部有分化。造成这种分化的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变量:体制位置。本文通过对三个专业技术中产群体的比较分析来探究体制位置对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以"社会变迁观"为例)的影响。本文选取医生、投资银行从业者、IT行业从业者这三个专业技术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体制位置以"市场化程度"和"体制身份定义—利益获取形态"作为中间机制,导致了三个群体在对社会改革的主要力量为何(国家或市场)的看法、对社会未来的预期(悲观或乐观)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其行为模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 中产阶级 专业技术人员 政治态度 社会变迁
下载PDF
清抄本《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与朱丹溪存世著作内容比对及学术价值钩玄 被引量:5
19
作者 蒯仂 吴人杰 +1 位作者 任宏丽 段逸山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第4期7-10,共4页
罗知悌得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通过比对分析《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与朱丹溪著作中所记载相同之证,分析《罗太无先生三法》与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同源性,并讨论《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的独特学术价值。
关键词 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 朱丹溪 罗知悌
下载PDF
曹植诗文“体”字释义刍议
20
作者 曹海东 《琼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65-67,共3页
曹植的诗文作品在言及人或拟人化的生物具有美好的品德、气质、个性等时,常用到一动词"体"。今人解释此“体”,异说纷纭。本文通过稽考、比证相关文献资料,认为当释其义为"怀有"、"具备"。
关键词 美好 生物 品德 释义 诗文 拟人化 个性 曹植 作品 刍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