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Si-Fe合金添加量对Si_(3)N_(4)结合SiC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姚路炎 韩兵强 +1 位作者 张锦化 柯昌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7-283,共7页
为促进Si_(3)N_(4)结合SiC耐火材料的致密化,降低Si粉氮化温度,以SiC颗粒和细粉、Si粉为主要原料,利用从高钛型高炉渣提取的Ti-Si-Fe合金部分取代Si粉,在埋碳气氛下于1350℃反应烧结5 h,制备了Si_(3)N_(4)结合SiC耐火材料。研究了Ti-Si... 为促进Si_(3)N_(4)结合SiC耐火材料的致密化,降低Si粉氮化温度,以SiC颗粒和细粉、Si粉为主要原料,利用从高钛型高炉渣提取的Ti-Si-Fe合金部分取代Si粉,在埋碳气氛下于1350℃反应烧结5 h,制备了Si_(3)N_(4)结合SiC耐火材料。研究了Ti-Si-Fe合金添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1.8%、3.6%、5.4%、7.2%)对Si粉的氮化行为、材料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了氮化反应烧结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Ti-Si-Fe合金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常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折强度明显改善,荷重软化温度均超过1700℃,Ti-Si-Fe合金添加量超过3.6%(w)后材料性能的增幅变缓;2)Ti-Si-Fe合金促进了Si粉在较低温度下的完全氮化和材料的反应烧结,Ti-Si-Fe合金中各物相及Si粉氮化反应的体积增加能够充填气孔,氮化产物改善骨料与基质、基质内部的结合状态,从而提高材料的致密化程度,改善力学性能;3)引入Ti-Si-Fe合金后,反应体系中形成了富含Ti、Si、N、Fe成分的液相,氮化物的形成除传统的VS、VLS机制外,溶解-沉淀机制在短柱状β-Si_(3)N_(4)、粒状TiN的形成中起到主导作用,交错连结的α-Si_(3)N_(4)晶须、短柱状β-Si_(3)N_(4)、粒状TiN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起到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Fe合金 反应烧结 Si_(3)N_(4)结合SiC耐火材料 致密化 溶解-沉淀
下载PDF
Ti-Si-Fe添加量与氮气压强对BN/SiC/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的影响
2
作者 李立倍 张锦化 +6 位作者 冯邻江 张祖力 龙图 陈祥惠 周寻 徐晟 李灵转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5-583,共9页
以BN粉、Si粉、SiC粉、Ti-Si-Fe合金、助烧剂B_(2)O_(3)及外加结合剂酚醛树脂(PFF)为原料,采用原位氮化反应烧结制备BN/SiC/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探讨了在氮气气氛中添加不同含量Ti-Si-Fe合金部分替代硅粉及不同的气压下制得试样... 以BN粉、Si粉、SiC粉、Ti-Si-Fe合金、助烧剂B_(2)O_(3)及外加结合剂酚醛树脂(PFF)为原料,采用原位氮化反应烧结制备BN/SiC/Si_(3)N_(4)复相陶瓷材料。探讨了在氮气气氛中添加不同含量Ti-Si-Fe合金部分替代硅粉及不同的气压下制得试样的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Ti-Si-Fe合金中的Fe、Mn等元素促进了硅粉的氮化和氮化硅晶须的生长,所有的氮化产物均可以更好地填充气孔并提高试样的致密化程度以及调控材料的力学性能。当Ti-Si-Fe合金添加量为1.5 wt.%时,常压下试样的显气孔率最低为25.3%、体积密度最高为1.97 g·cm^(-3),常温抗弯强度最高为33.8 MPa;气压下试样的显气孔率最低为20.8%,体积密度最高为2.15 g·cm^(-3),常温抗弯强度最高为43.4 MPa。与常压相比,2 MPa气氛压力烧成的试样,纤维状的Si_(3)N_(4)晶须明显偏少,柱状的Si_(3)N_(4)晶须明显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ti-si-Fe合金 反应烧结 显微结构 物相组成
下载PDF
Ti-Si介孔分子筛的转晶与控制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军 汪建军 +2 位作者 周丽绘 谢颂海 刘洪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9-683,共5页
以季铵盐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16H33(CH3)2N+(CH2)6N+(CH3)2C16H33]·2Br-(GEM16-6-16)为模板剂,改变n(Ti)/n(Si)比值,合成了系列Ti-Si介孔分子筛.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结果表明,在n(Ti)/n(Si)≤0.20时... 以季铵盐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16H33(CH3)2N+(CH2)6N+(CH3)2C16H33]·2Br-(GEM16-6-16)为模板剂,改变n(Ti)/n(Si)比值,合成了系列Ti-Si介孔分子筛.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结果表明,在n(Ti)/n(Si)≤0.20时,分子筛为高度有序六方介孔;当n(Ti)/n(Si)为0.30时,介孔转晶为立方相;当n(Ti)/n(Si)为0.50时,介孔转晶为层状相;n(Ti)/n(Si)为1.0时,材料失去有序孔道结构.FT-IR分析表明,在分子筛骨架间形成了Ti—O—Si键,而且Ti—O—Si键的数目随n(Ti)/n(Si)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饱和值后基本保持不变.乙醇和丁醇对纯硅基介孔分子筛孔结构转晶控制作用呈现六方相#立方相$层状相递变规律,因而钛酸正丁酯水解生成的丁醇对Ti-Si介孔分子筛转晶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分子筛 介孔结构 转晶 共溶剂
下载PDF
Ti-Si-N纳米复相薄膜及Si含量对脉冲直流PCVD镀膜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马大衍 王昕 +1 位作者 马胜利 徐可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47-1050,共4页
用工业型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CVD)设备,在高速钢(W18Cr4V)表面沉积Ti-Si-N三元薄膜,研究了不同N2流量对薄膜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2流量增大,膜层沉积速率及膜层中Si含量减少,薄膜组织趋于致密,膜层颗粒尺寸明... 用工业型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CVD)设备,在高速钢(W18Cr4V)表面沉积Ti-Si-N三元薄膜,研究了不同N2流量对薄膜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2流量增大,膜层沉积速率及膜层中Si含量减少,薄膜组织趋于致密,膜层颗粒尺寸明显减小,划痕法临界载荷和显微硬度显著增加,硬度最高可达50GPa以上.研究发现,对应N2流量,薄膜相组成发生变化,依次存在有TiN/a-Si3N4/Si,TiN/a—Si3N4/TiSi2/Si,TiN/a-Si3N4/TiSi2三种相组成形式.分析认为,低N2或高Si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直流PCVD是以工件为阴极,膜层中过多的Si3N4和Si将严重劣化阴极的电导性,致使膜层疏松,说明脉冲直流PCVD与射频PCVD存在很大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D ti-si-N 相组成 临界载荷
下载PDF
Ti-Si-N复合膜的微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农尚斌 喻利花 许俊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5-49,共5页
为研究Si的加入及含量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i含量的n—Si—N复合膜,采用XRD、微力学探针和SEM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的增加,薄膜晶粒尺寸减小,硬度... 为研究Si的加入及含量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i含量的n—Si—N复合膜,采用XRD、微力学探针和SEM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的增加,薄膜晶粒尺寸减小,硬度升高,抗氧化性能提高。Si含量为4%-12%(原子数分数)时,晶粒尺寸随含量增加而急剧下降;当Si含量超过9%时,薄膜硬度处于峰值区;Si含量在7%以上时,薄膜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探讨了n-Si—N复合膜硬度升高和抗氧化能力提高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ti-si-N复合膜 微结构 性能
下载PDF
Nb-Ti-Si基多元合金在1250℃下的氧化行为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金明 郭喜平 宋曙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4-578,共5页
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法制备了成分为Nb-22Ti-16Si-6Cr-3Al-4Hf-1.5B-0.06Y(原子分数,%)的合金锭.在1250℃下分别进行5,10,20,50和100 h的高温氧化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别对该合金氧化膜相组成和基体的氧化组织进行... 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法制备了成分为Nb-22Ti-16Si-6Cr-3Al-4Hf-1.5B-0.06Y(原子分数,%)的合金锭.在1250℃下分别进行5,10,20,50和100 h的高温氧化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别对该合金氧化膜相组成和基体的氧化组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5 h后的氧化产物为SiO_2,TiO_2,Nb_2O_5,Ti_2Nb_(10)O_(29)和TiNb_2O_7;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各氧化产物在高温下发生固相反应,Nb_2O_5和Ti_2Nb_(10)O_(29)的数量不断减少,而生成大量的TiNb_2O_7.能谱成分分析表明,氧化后合金基体内生成了大量TiO_x和HfO_2,TiO_x主要分布在(Nb,Ti)_5Si_3与铌基固溶体Nb_(ss)的交界处;而HfO_2则分布在(Nb,Ti)_5Si_3中,其形貌为针状.氧化50 h后,基体中(Nb,Ti)_5Si_3与Nb_(ss)的交界处出现块状的Hf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si基多元合金 高温氧化 相组成
下载PDF
PCVD制备新型Ti-Si-C-N纳米复合超硬薄膜及其微观结构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岩 畅庚榕 +1 位作者 马胜利 徐可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85-988,共4页
用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CVD)方法,在高速钢试样表面沉积出一种新型Ti-Si-C-N薄膜材料.研究了不同SICl4流量对薄膜成分、微观组织形貌以及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用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CVD)方法,在高速钢试样表面沉积出一种新型Ti-Si-C-N薄膜材料.研究了不同SICl4流量对薄膜成分、微观组织形貌以及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Ti-Si-C-N薄膜是由Ti(C,N)/a-C/a-SiaN4组成的纳米复合结构,薄膜的晶粒尺寸在2-25nm范围内;当Ti-Si-C-N薄膜中N含量很少时,Ti(C,N)结构转变为TiC,薄膜的表面形貌由颗粒状转变为粗条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C-N PCVD 纳米复合薄膜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电弧熔炼Nb-Ti-Si合金的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勇 郭喜平 +1 位作者 张超峰 张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6-561,共6页
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技术制备了Nb-Ti-Si-Cr-Hf-Al-B-Y超高温合金,并测定了其室温断裂韧度及拉伸性能。采用XRD,SEM,EDS等方法对母合金锭不同部位的相组成、微观组织、成分分布以及试样的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母合金锭不同部... 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技术制备了Nb-Ti-Si-Cr-Hf-Al-B-Y超高温合金,并测定了其室温断裂韧度及拉伸性能。采用XRD,SEM,EDS等方法对母合金锭不同部位的相组成、微观组织、成分分布以及试样的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母合金锭不同部位的组织均由初生(Nb,X)5Si3(X代表Ti、Hf和Cr元素)以及Nbss/(Nb,X)5Si3共晶团(Nbss表示铌基固溶体)组成。初生(Nb,X)5Si3以横截面为规则的多边形块状不连续分布在基体上,而Nbss/(Nb,X)5Si3共晶团则呈典型的层片状或花瓣状形貌。母合金锭的成分分布特点为Si含量由锭边缘向中央呈增加的趋势,Nb、Ti含量则由锭边缘向中央呈减少的趋势;Cr、Al倾向于固溶在Nbss中,而Hf则倾向于固溶在(Nb,X)5Si3中。经过多元合金化的Nb-Ti-Si基合金的室温断裂韧度为10.72MPa·m1/2,抗拉强度为297.12MPa,室温断裂韧度及拉伸试样的失效模式均为脆性准解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si基合金 电弧熔炼 共晶 断裂韧度
下载PDF
Nb-Ti-Si基超高温合金的有坩埚整体定向凝固组织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姚成方 郭喜平 郭海生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9-584,共6页
在2000℃的熔体温度下,实现了Nb-Ti-Si基超高温合金的有坩埚整体定向凝固,并分析了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合金定向凝固组织分布均匀.定向生长效果显著,主要由耦合生长的层片状((Nb,Ti)_(ss)+(Nb,X)_5Si_3;X=Ti,Hf)共晶团及少... 在2000℃的熔体温度下,实现了Nb-Ti-Si基超高温合金的有坩埚整体定向凝固,并分析了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合金定向凝固组织分布均匀.定向生长效果显著,主要由耦合生长的层片状((Nb,Ti)_(ss)+(Nb,X)_5Si_3;X=Ti,Hf)共晶团及少量横截面为六边形的(Nb,X)_5Si_3棒组成.与电子柬区熔定向凝固及水冷铜坩埚内的Czochralski法定向凝固比较,有坩埚整体定向凝固时的轴向温度梯度更高,并且避免了区熔定向凝固时存在的固/界面前沿熔体中的对流和集肤效应,因而合金的定向生长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si基超高温合金 有坩埚整体定向凝固 定向凝固组织
下载PDF
脉冲直流PCVD制备Ti-Si-N薄膜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大衍 王昕 +1 位作者 马胜利 徐可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40-743,共4页
用工业型脉冲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550℃的高速钢基材表面沉积由纳米晶TiN,纳米非晶Si3N4以及纳米或非晶TiSi2组成的复相薄膜.通过改变氯化物混合比例调节薄膜的成分.薄膜中的Si含量在0 at%~35 at%范围内变化.结果表明,当... 用工业型脉冲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550℃的高速钢基材表面沉积由纳米晶TiN,纳米非晶Si3N4以及纳米或非晶TiSi2组成的复相薄膜.通过改变氯化物混合比例调节薄膜的成分.薄膜中的Si含量在0 at%~35 at%范围内变化.结果表明,当加入少量Si元素后,由于非晶相的产生,TiN薄膜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并在一定Si含量的薄膜中发生了负腐蚀现象.但由于Si的低导电性能,致使高硅含量薄膜颗粒粗大,因此更高Si含量薄膜的耐腐蚀性能又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D ti-si-N 非晶 耐腐蚀性
下载PDF
Ti-Si-C三元系金属间化合物Gibbs生成自由能估算 被引量:5
11
作者 甘国友 陈敬超 +3 位作者 孙加林 杜焰 周晓龙 陈秀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2年第2期1-4,8,共5页
根据最小自由能原理和向下凸曲面性质,推导出估算三元系和二元系金属间化合物Gibbs生成自由能的判断式,并以Ti-Si-C三元系为例,估算了二元相和三元相的Gibbs生成自由能.
关键词 ti-si-C三元系金属间化合物 Gibbs生成自由能 估算 钛硅碳三元系化合物 复合材料 热力学 矩阵模型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Ti-Si-N纳米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新平 王昕 +2 位作者 马胜利 徐可为 刘维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82-1885,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1Cr18Ni9Ti不锈钢基体上沉积Ti-Si-N纳米薄膜。结果发现:随着si含量增加,薄膜的晶粒尺寸逐渐变小,晶粒尺寸范围在3nm~20nm之间。薄膜的显微硬度相对于TiN有明显增加,最大硬度可达43.5GPa。Si元素的加入亦改善了膜...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1Cr18Ni9Ti不锈钢基体上沉积Ti-Si-N纳米薄膜。结果发现:随着si含量增加,薄膜的晶粒尺寸逐渐变小,晶粒尺寸范围在3nm~20nm之间。薄膜的显微硬度相对于TiN有明显增加,最大硬度可达43.5GPa。Si元素的加入亦改善了膜基结合强度。同时发现,Ti-Si-N纳米薄膜的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随着Si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其高温摩擦系数明显低于常温,但比磨损率却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N纳米薄膜 显微硬度 结合强度 摩擦系数
下载PDF
Ti-Si-C三元系化学势稳定性相图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甘国友 陈敬超 +3 位作者 孙加林 周晓龙 陈秀华 杜焰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2年第1期34-37,85,共5页
根据Ti-Si-C三元系在 1 2 0 0℃下各组元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和Ti-Si-C三元系在该温度下的平衡相图 ,计算了该三元系中各组元的化学势并作出了相应的化学势稳定性相图 ,结合平衡相图和热力学、动力学、物质平衡原则 。
关键词 ti-si-C三元系 平衡相图 化学势稳定性相图 反应路径
下载PDF
Ti-Si-Al-N纳米复合膜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学梅 尤建飞 +2 位作者 董松涛 汪蕾 许俊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148,共5页
采用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Al含量不同的Ti-Si-Al-N纳米复合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配套能量色散谱仪研究了Al含量对薄膜组织结构、硬度及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Si-Al-N薄膜点阵常数随Al含量的增加呈... 采用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Al含量不同的Ti-Si-Al-N纳米复合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配套能量色散谱仪研究了Al含量对薄膜组织结构、硬度及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Si-Al-N薄膜点阵常数随Al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Al含量增加到6.48at%时出现h-AlN相,此时薄膜具有最高的硬度,约33GPa;薄膜的抗氧化温度提高到约900℃,但Al含量较高易导致薄膜晶粒在高温下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Al-N复合膜 显微硬度 高温抗氧化性 磁控反应溅射法
下载PDF
Ti-Si-N薄膜生长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学杰 洪超 +1 位作者 姜永军 孙士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2,共4页
首次应用修正嵌入原子法(MEAM)以及动力学蒙特卡洛方法(KMC)对Ti-Si-N薄膜的生长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在合理选择势函数及MEAM各项参数的基础上,利用编程软件仿真在不同基底温度下的薄膜生长过程。与采用传统简单的Mouse势进行模... 首次应用修正嵌入原子法(MEAM)以及动力学蒙特卡洛方法(KMC)对Ti-Si-N薄膜的生长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在合理选择势函数及MEAM各项参数的基础上,利用编程软件仿真在不同基底温度下的薄膜生长过程。与采用传统简单的Mouse势进行模拟的结果相比,这种新方法的模拟结果更加准确,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仿真结果表明:基底温度对Ti-Si-N薄膜的形成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基底温度为800 K时,岛所形成的形貌最为理想,缺陷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N薄膜 薄膜生长 计算机模拟 MEAM势
下载PDF
多弧-磁控溅射法制备Ti-Si-N纳米复合涂层及涂层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传胜 杨种田 +2 位作者 杨兵 田灿鑫 付德君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0年第6期543-548,共6页
用内外靶配置的多弧-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和硬质合金上制备Ti-Si-N纳米复合涂层,研究衬底偏压和Si靶溅射电流对涂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过实验参数优化,在偏压为-150 V、Si靶电流为15 A的沉积条件下,得到Si的原子分数为6.3%的Ti-S... 用内外靶配置的多弧-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和硬质合金上制备Ti-Si-N纳米复合涂层,研究衬底偏压和Si靶溅射电流对涂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过实验参数优化,在偏压为-150 V、Si靶电流为15 A的沉积条件下,得到Si的原子分数为6.3%的Ti-Si-N纳米复合涂层。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涂层中含有晶态TiN和非晶Si3N4,纳米尺寸的TiN颗粒镶嵌在非晶Si3N4基体结构中。纳米硬度计测试表明涂层的显微硬度为40 GPa,摩擦学实验表明其摩擦因数为0.89,可满足Ti-Si-N纳米复合涂层的工业化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弧离子镀 中频磁控溅射 ti-si-N 纳米复合涂层
下载PDF
PCVD法制备的Ti-Si-C-N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岩 徐彬 +2 位作者 吴贵智 马胜利 徐可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用脉冲直流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PCVD)方法在高速钢基体上沉积出Ti-Si-C-N超硬薄膜.XRD,XPS及HRTEM等测试表明,薄膜由纳米晶/非晶复合结构组成(nc-Ti(C,N)/a-Si_3N_4/a-C-C或nc-Ti(C,N)/h-Si_3N_4/a- Si_3N4/a-C-C).Ti(C,N)显示(... 用脉冲直流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PCVD)方法在高速钢基体上沉积出Ti-Si-C-N超硬薄膜.XRD,XPS及HRTEM等测试表明,薄膜由纳米晶/非晶复合结构组成(nc-Ti(C,N)/a-Si_3N_4/a-C-C或nc-Ti(C,N)/h-Si_3N_4/a- Si_3N4/a-C-C).Ti(C,N)显示(200)晶面择优取向.高温氧化实验显示:随Ti含量降低和Si含量增大,Ti-Si-C-N薄膜的抗氧化温度逐步提高;当Ti含量为8.7%、Si含量为17.8%时,薄膜中出现少量晶化的密排六方结构的h-Si_3N_4,弥散分布在非晶基体中,薄膜抗氧化温度达到900℃.Ti-Si-C-N薄膜的氧化过程分为增重和失重两个阶段,进入失重阶段后薄膜很快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C-N 纳米复合超硬薄膜 晶粒尺寸 抗氧化温度
下载PDF
Effect of Ti-Si-Mg-Al wi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sma arc in-situ welded joint of SiC_p/Al composites 被引量:3
18
作者 雷玉成 薛厚禄 +1 位作者 胡文祥 闫久春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305-311,共7页
The influence of Ti-Si-Mg-AI wi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Cp/A1 metal matrix composite joints produced by plasma arc in-situ weld-alloying was investigated. Argon-nitrogen mixture was used as ... The influence of Ti-Si-Mg-AI wi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Cp/A1 metal matrix composite joints produced by plasma arc in-situ weld-alloying was investigated. Argon-nitrogen mixture was used as plasma gas and Ti-Si-Mg-A1 flux-cored wires as filled composites. Weldments were submitted to tensile test. Meanwhile, the macro morph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joints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needie-like harmful phase A14C3 is effectively inhibited and the wettability of molten pool is improved by adding Ti-Si-Mg-A1 flux-cored wires. With 15Ti-5Si-5Mg-A1 flux-cored wire as filled composite,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welded joint is 267 MPa, which is up to 83% that of the matrix composites under annealed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arc in-situ welding aluminium matrix composites ti-si-Mg-A1 flux-cored wire
下载PDF
Nb-Ti-Si三元系中化合物的形成序列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日初 金展鹏 柳春雷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5-388,共4页
运用扩散偶技术将Nb 80 %Ti,Nb 60 %Ti,Nb 40 %Ti和Nb 2 0 %Ti合金与Si组成扩散偶在 1 373K时退火 ,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法对其扩散层进行成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Si是Nb Ti/Si界面反应中扩散最快的元素 ;Nb 80 %Ti/Si,Nb 60 %Ti/Si... 运用扩散偶技术将Nb 80 %Ti,Nb 60 %Ti,Nb 40 %Ti和Nb 2 0 %Ti合金与Si组成扩散偶在 1 373K时退火 ,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法对其扩散层进行成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Si是Nb Ti/Si界面反应中扩散最快的元素 ;Nb 80 %Ti/Si,Nb 60 %Ti/Si,Nb 40 %Ti/Si,Nb 2 0 %Ti/Si扩散偶的扩散通道分别为TiSi2 →TiSi→Ti5Si4 →Ti5Si3→Ti3Si→Be ta ,TiSi2 →TiSi→Ti5Si4 →Beta ,NbSi2 →Nb5Si3→Beta ,NbSi2 →Nb5Si3→Beta ;此外 ,将这些扩散通道叠加到Nb Ti Si于1 373K时的等温截面上 ,可以看出不同成分的Nb Ti合金与Si扩散时中间化合物的形成序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 形成序列 Nb-ti-si三元系 扩散偶 界面反应 扩散通道 铌钛合金 复合材料
下载PDF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s of Nb-Ti-Si-Cr based ultrahigh temperature alloy and its Zr-Y jointly modified silicide coatings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轩 郭喜平 乔彦强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892-1901,共10页
Zr-Y jointly modified silicide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an Nb-Ti-Si-Cr based ultrahigh temperature alloy by pack cementation process. The wear behaviors of both the base alloy and coatings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 Zr-Y jointly modified silicide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an Nb-Ti-Si-Cr based ultrahigh temperature alloy by pack cementation process. The wear behaviors of both the base alloy and coatings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800 ℃ using SiC balls as the counterpart. The Zr-Y jointly modified silicide coating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thick (Nb,X)Si2 outer layer and a thin (Ti,Nb)5Si4 inner layer. The coatings possess much higher microhardness than the base alloy. The wear rates of both the base alloy and coating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sliding loads. However, the coatings have much lower wear rates than the base alloy under the same sliding conditions. The coatings have superior anti-friction property, and can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the base alloy at both room temperature and 800 ℃ in 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si-Cr based alloy Zr-Y modified silicide coating friction and wear wear mechani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