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末清初临济天童系名僧牧云通门行历考
1
作者 申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1-118,共8页
牧云通门是明末临济名僧密云圆悟的嗣法弟子之一,临济下三十一世弟子,也是临济天童系的名僧之一,咸称“古南和尚”通门是江苏常熟籍禅僧,儿时受父亲影响颇深。后通门在常熟维摩寺结识破山洞闻法乘禅师,投其出家。洞闻和尚殁后,通门在游... 牧云通门是明末临济名僧密云圆悟的嗣法弟子之一,临济下三十一世弟子,也是临济天童系的名僧之一,咸称“古南和尚”通门是江苏常熟籍禅僧,儿时受父亲影响颇深。后通门在常熟维摩寺结识破山洞闻法乘禅师,投其出家。洞闻和尚殁后,通门在游历江西博山寺等寺后,终在浙江金粟寺密云圆悟和尚处拜师得法。之后他主持过古南禅院、兴福禅寺、天童寺等禅寺,法嗣多达48人,其中以岫云行玮和天树行植最为得名。通门著述颇丰,有《牧云和尚四悉书》《牧云和尚懒斋语录》《牧云和尚懒斋后集》等行世。其中有些没有收入藏经,但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考察牧云通门的行历,对把握他本人的禅学思想和研究明末清初江南临济宗的发展都不无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牧云通门 密云圆悟 洞闻法乘 临济宗 天童系
下载PDF
宗派与社群:清初逃禅的宗教文化解读——以复社逃禅群体为切入点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敬 陈洪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100,共8页
为因应明清易代的历史变局,大批士林才彦在入清后剃发为僧,带动了士林逃禅风气的盛行。清初逃禅现象的文化内涵含摄着"逃入"与"逃出"两层意义,其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呈现出独特的宗教属性和思想张力。作为号召士林、... 为因应明清易代的历史变局,大批士林才彦在入清后剃发为僧,带动了士林逃禅风气的盛行。清初逃禅现象的文化内涵含摄着"逃入"与"逃出"两层意义,其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呈现出独特的宗教属性和思想张力。作为号召士林、丛林的代表力量,复社群体与三峰派的合流不仅使清统治者感受到群体力量的潜在威胁,其文化影响亦与官方意识形态背道而驰。三峰派对复社逃禅士人的支持,背后的原因在于:对清军南下过程中的残忍杀戮和剃发令等高压政策导致的普遍性恶感;两宋以来部分禅宗大德疏离皇权、抵制异族统治的思想传统。而三峰派与复社群体长期互动形成的思想认同则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禅 复社 三峰派 天童派 明末清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