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locity model and time-depth conversion for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deepwater areas
1
作者 LIU Aiqun CHEN Dianyuan +2 位作者 LI Wentuo FAN Caiwei HE Jianwe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56-61,共6页
There are rich natural gas resources in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deepwater areas, with poor degree of exploration. Because of the unique tectonic, sedimentary background of the region, velocity model building ... There are rich natural gas resources in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deepwater areas, with poor degree of exploration. Because of the unique tectonic, sedimentary background of the region, velocity model building and time-depth conversion have been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roblem for a long time. Recent researches in this direction have revealed three major problems for deepwater areas, i.e., the way to determine error correction for drilling velocity, the optimization of velocity model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velocity variations in the slope areas. The present contribution proposes technical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1) velocity correction version can be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the geology, reservoir, water depths and velocity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2) a unified method can b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velocity variation patterns in drilled pale structural positions;and (3) across-layer velocity is analyzed to establish the velocity model individually for each of the layers. Such a solution is applicable, as shown in an example from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deepwater areas, in which an improved prediction precision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depth conversion velocity modeling deepwater areas continental slope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各向异性对地震波勘探信号时-深转换的影响
2
作者 法林 刘钊瑒 +5 位作者 房向荣 巩红 李传伟 李晓 梁猛 赵梅山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64,413,414,共14页
基于Thomsen岩石各向异性参数,计算了各向异性对在地下岩层中传播的弹性地震波的相速、能速和时-深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关于垂直轴对称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非对称轴方向传播的P波的能速可以小于对称轴方向的相速,而在非对称轴方向传... 基于Thomsen岩石各向异性参数,计算了各向异性对在地下岩层中传播的弹性地震波的相速、能速和时-深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关于垂直轴对称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非对称轴方向传播的P波的能速可以小于对称轴方向的相速,而在非对称轴方向传播的SV波的能速始终大于或等于对称轴方向的相速;如果不考虑各向异性或考虑各向异性但忽略在地层中传播的地震波的能速和相速之间的差别,会引起对地震波勘探信号的时-深转换产生误差,即不能用地震波勘探信号的走时信息准确地反演地下岩层的地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相速 能速 -深转换
下载PDF
基于速度-深度线性模型的时深转换方法及其在南海海盆深水区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汪俊 高红芳 +1 位作者 陈泓君 王立飞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17,共6页
介绍了沉积层速度-深度线性模型的原理及其基本特点,利用沿南海海盆深水区一条多道地震剖面解释的速度谱资料,将沉积层速度-深度线性模型应用于该剖面解释数据的时深转换中,建立了与之相关的一整套工作流程,整个流程实现了可视化,并考... 介绍了沉积层速度-深度线性模型的原理及其基本特点,利用沿南海海盆深水区一条多道地震剖面解释的速度谱资料,将沉积层速度-深度线性模型应用于该剖面解释数据的时深转换中,建立了与之相关的一整套工作流程,整个流程实现了可视化,并考虑了沉积地层速度的横向变化,为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提供了直观且更为可靠的素材。最后,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探讨了该时深转换模型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借此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地层 速度-深度线性模型 时深转换 速度谱 均方根速度 层速度 南海海盆深水区
下载PDF
前陆冲断带深度剖面的建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以酒泉盆地南缘金佛寺冲断带为例
4
作者 朱民 陈汉林 程晓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6,共10页
金佛寺冲断带因无法直接获取花岗岩体速度数据,且岩体本身属地震波高反射介质,导致岩体下伏深部构造在时间域与深度域地震剖面影像的形态产生较大的偏差。本文利用已获取的模拟花岗岩体地下深部温压条件下波速与深度的实验室测试数据,... 金佛寺冲断带因无法直接获取花岗岩体速度数据,且岩体本身属地震波高反射介质,导致岩体下伏深部构造在时间域与深度域地震剖面影像的形态产生较大的偏差。本文利用已获取的模拟花岗岩体地下深部温压条件下波速与深度的实验室测试数据,定量化花岗岩体地下深度与波速的关系,进行金佛寺冲断带二维地震剖面的时深转换,并进行深度域剖面与时间域剖面之间掩伏构造形态的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利用gocad软件对冲断带构造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并讨论其深部构造特征,认为下伏中新生界整体为南西倾单斜,局部发育掩伏构造,掩伏构造高点埋深较大,两翼倾角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带 金佛寺岩体 时深转换 三维地质模型
下载PDF
二层介质的时-深转换模型研究
5
作者 刘海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37-639,共3页
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 ,研究了两桩号处上、下层底界面对应的反射时间以推算其空间反射点位置 .已往分层作图法不符合射线原理 ,程序扫描迭代法运算量大且不稳定 ,故当二层介质倾向一致或相反时 ,其特例公式无法适应各种情况 .针对这一... 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 ,研究了两桩号处上、下层底界面对应的反射时间以推算其空间反射点位置 .已往分层作图法不符合射线原理 ,程序扫描迭代法运算量大且不稳定 ,故当二层介质倾向一致或相反时 ,其特例公式无法适应各种情况 .针对这一问题 ,根据平面波在二层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理论 ,当两介质层倾向一致时 ,用几何法推出上层底界面的入射角和下层底界面的倾角的公式 ,并确定角的正负 ,进而分析出通式 ;当两介质层倾角不同时 ,根据实例模型用解析法编程验证了通式的正确性 ,从而导出时 -深转换的通用数学模型 .在地震资料解释中便于计算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转换 二层介质 平面波 模型 地震资料解释 水平叠加
下载PDF
利用反推法速度建场技术提高储层地质建模精度
6
作者 张野 许胜利 +2 位作者 刘佩佩 彭胜琴 张瀚澎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3期54-57,68,共5页
针对常规方法下地震速度建场进行时深转换后存在的井点误差和断裂带构造畸变的现象,提出了反推法速度建场技术。该技术利用开发阶段已有的高精度构造层面和地震时间层面,将深度构造面与时间面一一对应,通过层间深度差和时间差逐层求取... 针对常规方法下地震速度建场进行时深转换后存在的井点误差和断裂带构造畸变的现象,提出了反推法速度建场技术。该技术利用开发阶段已有的高精度构造层面和地震时间层面,将深度构造面与时间面一一对应,通过层间深度差和时间差逐层求取层间平均速度,并将各层平均速度纵向叠加生成空变速度场,进而进行时深转换。该方法适用于由目的层段、纵向可靠转换层段控制的层位间纵向范围,操作方法简单、高效,适用于构造简单区域和断裂复杂带,井点近于零误差,断裂带内构造形态保持较好,已得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模 反推法 等效速度 时深转换
下载PDF
基于构造-流体耦合约束的变速成图方法及其在东海A气田挖潜阶段的成功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涂齐催 娄敏 +5 位作者 毛云新 王伟 黄鑫 李炳颖 王腊梅 陈易周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6-63,共8页
时深转换是构造解释关键步骤之一,时深转换方法主要包括常速成图与变速成图两大类。常速成图操作简单,应用普遍,但不适合速度场横向变化剧烈的工区。建立一种适应速度场横向变化且符合工区地质及油气藏特征的时深转换方法,是本研究探讨... 时深转换是构造解释关键步骤之一,时深转换方法主要包括常速成图与变速成图两大类。常速成图操作简单,应用普遍,但不适合速度场横向变化剧烈的工区。建立一种适应速度场横向变化且符合工区地质及油气藏特征的时深转换方法,是本研究探讨的重点。迭代变速成图技术基于叠加速度反演,综合了流体检测成果,通过不断优化速度场开展变速成图,能较准确地预测地下复杂构造的深度,该方法刻画的构造油气藏含气范围与流体检测分布一致,实现了同一油气藏的分布在不同地震信息维度下的耦合。利用迭代变速成图技术,较好解决了A气田钻前构造气藏面积与“亮点”展布范围之间的矛盾,统一了地质油藏认识,扩大了地质储量,有效推动了A气田的挖潜与调整,实现了增储上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建模 烃类检测 变速成图 时深转换 深度预测
下载PDF
L-Va曲线监控偏移时间剖面构造畸变现象及其校正 被引量:2
8
作者 梁顺军 李金芝 +3 位作者 胡峰 刁永波 王中海 周跃宗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3-1015,共13页
如何提前预测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是否发生畸变现象及其畸变类型,进而判别深度剖面构造形态是否合理,是复杂构造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难点和重点。为此,提出一种监控时间偏移剖面上构造畸变现象的方法,以构造+层速度模型为基础,沿层提... 如何提前预测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是否发生畸变现象及其畸变类型,进而判别深度剖面构造形态是否合理,是复杂构造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难点和重点。为此,提出一种监控时间偏移剖面上构造畸变现象的方法,以构造+层速度模型为基础,沿层提取加权平均速度,得到沿层速度陷阱L-Va曲线(L代表层位;Va代表加权平均速度)。L-Va曲线形态主要有3种类型:①水平直线,揭示沿层没有发生速度陷阱,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未发生畸变;②下凹曲线,揭示沿层产生“速度下拉效应”的速度陷阱,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发生“向斜型”畸变;③上凸曲线,揭示沿层产生“速度上拉效应”的速度陷阱,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发生“背斜型”畸变。观测L-Va曲线变化趋势和几何形态,可判断时间偏移剖面目标层构造形态畸变程度、背斜高点漂离方向和距离,有利于指导变速时深转换和叠前深度偏移时克服速度陷阱,对时间偏移剖面构造畸变现象进行有效校正,判定深度剖面构造形态的合理性,提高构造圈闭落实精度。一般地,同一个勘探区域和同一个构造带的地层、构造特征和层速度结构基本相同,因此,有井约束构造+层速度模型实例分析得到的认识,可以推广到无井约束的构造+层速度模型,从而监控无井约束偏移时间剖面构造畸变现象。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可以满足山地复杂构造油气勘探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模型 沿层L-Va曲线 偏移时间剖面 构造畸变 时深转换 叠前深度偏移
下载PDF
时间定量校正法及其在垦利10-1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贺电波 郑江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50,共4页
时深转换是构造解释的重点与难点,对受浅层气影响的地区尤其如此。在地震剖面上,浅层气的存在导致其下部的地震反射同相轴产生"下拉"现象,造成其在时间域的构造形态完全偏离深度域的构造形态,从而影响了油气藏评价的准确性。... 时深转换是构造解释的重点与难点,对受浅层气影响的地区尤其如此。在地震剖面上,浅层气的存在导致其下部的地震反射同相轴产生"下拉"现象,造成其在时间域的构造形态完全偏离深度域的构造形态,从而影响了油气藏评价的准确性。针对垦利10-1油田11A井区浅层气的特点,通过分析浅层气剖面特征和影响特点,提出了消除浅层气影响的时间定量校正法,即在确定平面影响范围的基础上,首先在时间域定量消除其对下部地层的影响,然后再进行时深转换。应用效果表明,与常规时深转换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准确可靠,对具有类似地质特征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利10-1油田 浅层气 同相轴“下拉” 时间定量校正法 时深转换
下载PDF
吉新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层位标定与时-深转换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红伟 邹云超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05-408,共4页
针对一些特殊矿区因钻孔数量稀少、不能实现三维地震资料有效解释的情况,利用地质模型的正演模拟,提出一种地震反射波地质层位涵义标定方法及时-深转换方法,预测吉新煤矿煤层底板深度。钻探与巷道资料验证结果表明,6#煤层的底板深度为48... 针对一些特殊矿区因钻孔数量稀少、不能实现三维地震资料有效解释的情况,利用地质模型的正演模拟,提出一种地震反射波地质层位涵义标定方法及时-深转换方法,预测吉新煤矿煤层底板深度。钻探与巷道资料验证结果表明,6#煤层的底板深度为489 m,与文中方法预测结果吻合;正演模拟技术能够正确指导地质层位标定,叠加速度体的充分利用有效提高了底板标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资料解释 正演模拟 层位标定 -深转换
下载PDF
Goos-Hanchen效应的声学模拟及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法林 孔链链 +3 位作者 李传伟 孙科 赵琳 房向荣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5-62,共8页
在概述古斯-汉森效应(Goos-Hanchen)的声学模拟的基础上,提出反射P波在液体-固体(液-固)界面上产生的横向位移的新物理模型。以水-有机玻璃界面为例,对反射P波的一些物理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过入射临界角区域,反射P... 在概述古斯-汉森效应(Goos-Hanchen)的声学模拟的基础上,提出反射P波在液体-固体(液-固)界面上产生的横向位移的新物理模型。以水-有机玻璃界面为例,对反射P波的一些物理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过入射临界角区域,反射P波在液-固界面上会产生一个横向位移;反射P波在界面上的传播速度不但与界面两侧介质的物理参数有关,还与入射P波的入射角有关。因此可以预测,在声波测井中测量到的首波信号可能是反射P波,而不是传统声波测井模型中描述的"滑行折射P波";将液-固界面上的声学横向位移的物理模型推广到固体-固体(固-固)界面上,可建立一种大角度(过入射临界角)入射的地震勘探数据的精确时-深转换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斯-汉森效应 -固界面 横向位移 反射P波 -深转换算法 声波测井
下载PDF
渤海海域锦州25-1油田地震勘探技术难点及对策
12
作者 张志军 徐长贵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11期52-57,共6页
针对辽西低凸起古近系圈闭地震研究中存在的几个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路线,实现了对该区构造和储层的精细描述。研究以先进的综合地震工作站为平台,以地震解释为中心,与地质、测井研究密切配合,应用多项地震勘探新技术对地震数据体... 针对辽西低凸起古近系圈闭地震研究中存在的几个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路线,实现了对该区构造和储层的精细描述。研究以先进的综合地震工作站为平台,以地震解释为中心,与地质、测井研究密切配合,应用多项地震勘探新技术对地震数据体进行分析研究。应用地震地质多信息综合标定技术,实现了地震层位的精确标定;基于地质模型约束的变层速度模型保证了时深转换的准确性;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全三维地震解释贯穿地震研究的全过程;以运用基于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分析(SOM)和主成分分析(PCA)的地震相分析技术对地震属性及所反映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解释,得到与地震相相对应的沉积相,大大提高了储层研究的精确度和可信度。锦州25区实际钻探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几种技术方法组合能够有效地解决该区地球物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位标定 全三维解释 时深转换 储层预测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古近系火成岩特征及构造影响分析--以BZ34-9油田为例
13
作者 张立安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8,共4页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于古近纪时期广泛发生火山喷发活动,砂岩储层与火成岩交织分布形成复杂地质体,主要含油目的层段内部和上覆地层均有火成岩发育,其岩性多样、分布广、厚度不均,引起局部层段地层速度异常,给时深转换带来较大误差,给构...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于古近纪时期广泛发生火山喷发活动,砂岩储层与火成岩交织分布形成复杂地质体,主要含油目的层段内部和上覆地层均有火成岩发育,其岩性多样、分布广、厚度不均,引起局部层段地层速度异常,给时深转换带来较大误差,给构造落实和井位部署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风险较大。研究中针对目的层段构造成图,提出了一种去火成岩影响的时深转换新方法。在研究区火成岩岩性、岩相及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覆地层火成岩速度进行分析,运用正演模型作指导,分析目的层平均速度与火成岩发育的关系,建立平均速度场。在地震层位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进行时深转换,最终得到研究区更为合理的构造解释成果。为油田储量计算和井位部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发育模式 地层速度 构造校正 时深转换
下载PDF
基于叠加速度谱建立速度模型方法在X开发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丹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5期30-37,47,共9页
为了直观、真实描述X开发区构造特征,形成高质量深度域地震资料,针对X开发区现有速度建模方法在断层边部转换精度不高和井间速度场异常等问题,开展了海量数据整理,基于叠加速度谱空间速度属性建模等方面研究,充分发挥密井网的优势,利用... 为了直观、真实描述X开发区构造特征,形成高质量深度域地震资料,针对X开发区现有速度建模方法在断层边部转换精度不高和井间速度场异常等问题,开展了海量数据整理,基于叠加速度谱空间速度属性建模等方面研究,充分发挥密井网的优势,利用声波时差测井资料获得单井速度,与叠加速度谱融合,构建高精度速度模型。结果表明:X开发区构造复杂,断层交错,且井资料仅在萨葡高油层为密井网资料,因此将地震资料纵向上分为3段进行速度属性优化融合,实现地震体时深转换后相对误差不超过0.2%;井断点均在深度域地震剖面的明显断裂痕迹上,且与深度域断层解释结果吻合。结合以上成果认识,对提高X开发区井震结合研究的精度及应用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深转换 平均速度 叠加速度 速度模型
下载PDF
番禺A地区时深转换速度精细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汉卿 罗明 +1 位作者 何叶 陈维涛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6-1063,共8页
番禺A构造评价井在钻探后发现圈闭形态与钻前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受中浅层速度异常影响。为此,打破传统的速度建模和校正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本目标区的速度校正和变速成图方法。该方法从井资料出发分析速度异常产... 番禺A构造评价井在钻探后发现圈闭形态与钻前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受中浅层速度异常影响。为此,打破传统的速度建模和校正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本目标区的速度校正和变速成图方法。该方法从井资料出发分析速度异常产生的原因,进而将速度异常与地震数据振幅属性巧妙结合,获得带有地质意义的速度异常校正趋势面和校正后的层速度。所得深度构造图误差在5 m以内,有效落实了圈闭形态,为后续有同样地质背景的构造落实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深转换 速度校正 变速成图 构造落实
下载PDF
基于测井约束反演的阳泉新景矿区K_(2)下灰岩精细刻画
16
作者 张新 段培飞 +3 位作者 师素珍 刘最亮 常威明 时靖雪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为了提高阳泉新景矿区15#煤顶板岩性预测精度,采用测井约束的波阻抗反演方法展开研究。在测井曲线精细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准确的时深标定,并建立了高分辨的反演模型,优化了反演参数,得到了K_(2)下灰岩波阻抗体。经过K_(2)灰岩顶底层... 为了提高阳泉新景矿区15#煤顶板岩性预测精度,采用测井约束的波阻抗反演方法展开研究。在测井曲线精细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准确的时深标定,并建立了高分辨的反演模型,优化了反演参数,得到了K_(2)下灰岩波阻抗体。经过K_(2)灰岩顶底层位追踪,并辅以精确的时深转换,最终实现对K_(2)下灰岩的精细刻画,为采掘巷道的支护工作提供有效指导。研究结果表明:波阻抗反演方法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岩性预测方法,其能够有效实现对目的层厚度、地层起伏形态等地质问题的预测,精确的时深转换结合钻孔数据等地质信息能够进一步提高反演方法的预测精度。预测得到的灰岩厚度以及其起伏形态与已探明的地质情况基本吻合,表明该预测结果能够为采掘巷道支撑点位置的选择和优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实现提高矿区煤层采掘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约束反演 K_(2)下灰岩 精细刻画 时深转换
下载PDF
RG线的认识及时深转换的基准面问题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吕焕通 郑鸿明 +1 位作者 赵峰 魏金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57,共4页
RG线作为时深转换基准面的前提是 RG线等效于地表高程的平滑线。在以往以寻找构造圈闭为目的的勘探中 ,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原因如下 :1区域地表结构简单 ,RG线可近似为地表的平滑线 ,以地表的平滑线替代RG线的高程误差不大 ;2反射时间... RG线作为时深转换基准面的前提是 RG线等效于地表高程的平滑线。在以往以寻找构造圈闭为目的的勘探中 ,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原因如下 :1区域地表结构简单 ,RG线可近似为地表的平滑线 ,以地表的平滑线替代RG线的高程误差不大 ;2反射时间误差为几毫秒至几十毫秒 ,不会影响发现幅度较大的背斜构造。目前地震勘探以寻找低幅度构造、断层、以及砂体等构造—岩性油气藏为目标 ,要求地震资料从处理到解释都必须满足一定的精度 ,才能保证地震剖面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 ,RG线作为地震剖面解释的基准面是否合适值得探讨。本文详细论述了 RG线与地表平滑线之间的关系 ,其目的是说明 RG线并不等同于地表高程的平滑线 ,以RG线作为地震剖面解释的基准面会影响对地下构造形态的解释精度。文中还说明了如何解决时深转换的基准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线 时深转换 基准面 地表高程 平滑 数据处理 误差 地震勘探
下载PDF
深度域地震反演方法探索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静 杨勤林 王天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14-116,共3页
由于时间域地震反演自身的局限性,经常无法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需要。本文讨论了利用合理的空变速度场将时间域地震数据进行深时转换到深度域,然后利用地震多属性变换方法进行深度域地震反演。该方法不是基于褶积模型,巧妙地避开了深度... 由于时间域地震反演自身的局限性,经常无法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需要。本文讨论了利用合理的空变速度场将时间域地震数据进行深时转换到深度域,然后利用地震多属性变换方法进行深度域地震反演。该方法不是基于褶积模型,巧妙地避开了深度域子波难以提取的问题,同时克服了测井曲线时深转换过程中由于重采样造成的高频信息丢失。应用结果表明,深度域地震反演方法提高了地震反演的分辨率,保证了反演结果能够与构造图、深度域的测井和地质资料直接进行对比研究,为综合利用地震、测井解决实际地质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深转换 深度域 地震反演 高分辨率
下载PDF
基于反射层的变层速度模型时深转换方法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华军 王海兰 +2 位作者 肖富森 刘定锦 曾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8,共3页
基于反射波法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在时间域中认识地下地质情况的 ,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场的变化 ,反射成像和地下地质体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镜像对称关系 ,而是一种变异的镜像结果。要正确的认识地下地质体 ,必须把时间域中的地震数据恢复到... 基于反射波法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在时间域中认识地下地质情况的 ,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场的变化 ,反射成像和地下地质体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镜像对称关系 ,而是一种变异的镜像结果。要正确的认识地下地质体 ,必须把时间域中的地震数据恢复到深度域中。在断裂发育的断块区或复杂的逆掩构造区 ,由于断层错动及地层褶皱等因素 ,具有不同速度特征的地层在断层处相互接触或同一套地层多次重复。在这些地方地下空间速度场在短距离内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速度场变得相当复杂 ,准确的时深转换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文章以反射层、断层面等时间域中的地质边界为约束条件 ,以钻井资料建立基础速度结构 ,采用“基于反射层的变层速度模型结构建立时深转换速度场”方法 ,实现精确时深转换。该方法应用灵活、建场方式直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层 变层速度模型 时深转换方法 构造解释 地质模型 三维地震解释
下载PDF
高精度地震时深转换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徐立恒 鲜波 +1 位作者 薛玉英 李彦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12-1719,共8页
地震体的时深转换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及储层解释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而常规时深转换方法精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勘探井位布置及开发方案的制定。采用时深一体化网格方法,即顶底界面以多井合成记录标定求取的平面时深关系为准,... 地震体的时深转换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及储层解释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而常规时深转换方法精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勘探井位布置及开发方案的制定。采用时深一体化网格方法,即顶底界面以多井合成记录标定求取的平面时深关系为准,顶底之间利用时间域和深度域网格一一对应关系进行"物理"搬运的方法,从而减小转换前后的累计误差,使地震体及地震反演体时深转换前后的波形与砂体形态保持一致。利用该方法将喇嘛甸油田北部区块反演结果转换到深度域,精细刻画了断层附近砂体的分布特征,指导了L213等3口水平井的部署,砂体预测准确率达到98%以上,年增油17 000t,展现了新的时深转换方法的精度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时深转换 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