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of osmotic pump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of terazosin hydrochloride in healthy volunteers
1
作者 马廷升 李高 +2 位作者 杨光忠 刘志华 朱兰寸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11年第3期253-258,共6页
The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of osmotic pump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of terazosin hydrochloride in healthy volunteers was studied.A sensitive and rapid HPL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erazosin plasma concen... The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of osmotic pump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of terazosin hydrochloride in healthy volunteers was studied.A sensitive and rapid HPL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erazosin plasma concentrations,and single and multiple doses of terazosin hydrochloride regular tablets(reference tablets)and osmotic pump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were orally administrated in randomized crossover desig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_(max)of the reference tablets after single oral dose((120.56±23.15)ng/mL)in 20 healthy voluntee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95.27±16.35)ng/mL).The T_(max)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2.65±0.82)h)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reference tablets((1.27±0.61)h)(P0.05).The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was found to be(105.85±6.12)%. The multiple oral dos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regular tablets and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were as follows:AUC_(SS) were(1275.17±175.35)and(1382.65±205.31)ng·h/mL respectively,C_(max)were(128.15±22.37)and(98.57±18.16)ng/mL respectively,T_(max)were(1.35±0.71)and(2.76±0.85)h respectively,C_(av)were(53.13±9.12)and(57.61±9.25)ng/mL respectively, and DF were(2.25±0.26)%and(1.62±0.25)%respectively.The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to the reference tablets was(108.43±6.26)%.The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 of terazosin hydrochloride was bioequivalent to the reference tablet.The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 exhibited a sustained-release property with a significantly longer T_(max)and lower C_(m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azosin hydrochloride osmotic pump system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PHARMACOKINETICS BIOEQUIVALENCE
原文传递
Redefinition to bilayer osmotic pump tablets as subterranean river system within mini-earth vi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mechanism 被引量:1
2
作者 Abi Maharjan Hongyu Sun +11 位作者 Zeying Cao Ke Li Jinping Liu Jun Liu Tiqiao Xiao Guanyun Peng Junqiu Ji Peter York Balmukunda Regmi Xianzhen Yin Jiwen Zhang Li Wu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2568-2577,共10页
Defining and visualizing the three-dimensional(3 D) structures of pharmaceuticals provides a new and important tool to elucidate the phenomenal behavior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drug delivery systems. The mechanis... Defining and visualizing the three-dimensional(3 D) structures of pharmaceuticals provides a new and important tool to elucidate the phenomenal behavior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drug delivery systems. The mechanism of drug release from complex structured dosage forms, such as bilayer osmotic pump tablets,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widely for most solid 3 D structures. In this study, bilayer osmotic pump tablets undergoing dissolution, as well as after dissolution in a desiccated solid state were examined, and visualized by synchrotron radiation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SR-μCT). In situ formed 3 D structures at different in vitro drug release states were characterized comprehensively. A distinct movement pattern of NaCl crystals from the push layer to the drug layer was observed, beneath the semi-permeable coating in the desiccated tablet samples. The 3 D structures at different dissolution time revealed that the pushing upsurge in the bilayer osmotic pump tablet was directed via peripheral“roadways”. Typically,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osmotic front, infiltration region, and dormant region were classified in the push layer during the dissolution of drug from tablet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observed3 D microstructures, a “subterranean river model” for the drug release mechanism has been defined to explain the drug release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ayer osmotic pump tablet Synchrotron radiation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microstructure release kinetics Void formation Peripheral“roadways” Push-pull model Subterranean river model
原文传递
盐酸吗啡渗透泵片片芯促渗剂研究
3
作者 周成林 张安杰 +3 位作者 张太伦 王书兰 毛文星 封海霞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9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吗啡渗透泵片片芯促渗剂的选择。方法以体外释药行为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渗透压活性物质、崩解剂、高分子聚合物的种类与用量进行考察,并根据优化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盐酸吗啡渗透泵片片芯处方中渗透压活性物质为... 目的探讨盐酸吗啡渗透泵片片芯促渗剂的选择。方法以体外释药行为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渗透压活性物质、崩解剂、高分子聚合物的种类与用量进行考察,并根据优化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盐酸吗啡渗透泵片片芯处方中渗透压活性物质为60%乳糖,不加崩解剂,不加高分子聚合物,符合该品缓释规律。按处方工艺制备3批半透膜包衣片,其释放曲线良好,加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体外累积释放度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盐酸吗啡渗透泵片片芯促渗剂选择60%乳糖‚20 h时体外累积释放度达85%以上,产品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吗啡渗透泵片 促渗剂 体外累积释放度
下载PDF
致孔剂及其用量对盐酸吗啡渗透泵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
4
作者 张玲玲 阙晓 +4 位作者 蒲婷 杨宇林 王书兰 罗立骏 侯立新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7期16-2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盐酸吗啡渗透泵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制备片芯,半透膜包衣,比较半透膜层中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盐酸吗啡渗透泵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结果不同致孔剂对盐酸吗啡渗透泵片的溶出均有促进作用... 目的比较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盐酸吗啡渗透泵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制备片芯,半透膜包衣,比较半透膜层中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盐酸吗啡渗透泵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结果不同致孔剂对盐酸吗啡渗透泵片的溶出均有促进作用,盐酸吗啡渗透泵片体外释放度随致孔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用量的致孔剂对盐酸吗啡渗透泵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从大至小依次为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40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羟丙基纤维素。结论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盐酸吗啡渗透泵片释放度的影响有较大差异。该研究中以聚乙二醇400为优选致孔剂,释放效果较好,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孔剂 用量 盐酸吗啡渗透泵片 体外释放度
下载PDF
山奈酚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堂开 葛婷婷 +4 位作者 王琢文 张雨晨 要辉 闵清 白育庭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设计并制备山奈酚微孔渗透泵片。方法以乳糖和氯化钠作为促渗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醋酸纤维素为成膜材料,聚乙二醇PEG400为致孔剂,制备了山奈酚微孔渗透泵片剂。并通过单因素考察实验,以药物释放度为指标筛选优化处方。结果片芯中... 目的设计并制备山奈酚微孔渗透泵片。方法以乳糖和氯化钠作为促渗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醋酸纤维素为成膜材料,聚乙二醇PEG400为致孔剂,制备了山奈酚微孔渗透泵片剂。并通过单因素考察实验,以药物释放度为指标筛选优化处方。结果片芯中氯化钠用量为15.0%、乳糖为30.0%、包衣增重为片芯的4.0%,致孔剂PEG400用量为40.0%时药物释放度最优,且12h累积释放率达到85%以上。结论该山奈酚微孔渗透泵片制备处方工艺简单、重现性好,制得的山奈酚微孔渗透泵片能够达到预期的控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微孔渗透泵片 药物释放 最优处方
下载PDF
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比格犬体内药动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曾棋平 杨丽娜 +1 位作者 刘建清 宋洪涛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12期741-746,共6页
目的 评价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微孔渗透泵(SM-PC MPOP)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特性、比格犬体内药动学及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释放介质为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添加0.5%十二烷基硫酸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SM-PC MPOP的体外释放特征。... 目的 评价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微孔渗透泵(SM-PC MPOP)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特性、比格犬体内药动学及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释放介质为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添加0.5%十二烷基硫酸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SM-PC MPOP的体外释放特征。用6只比格犬进行双周期交叉对照实验,按照30 mg/kg的剂量给药。HPLC法测定比格犬血浆内水飞蓟素的主要成分水飞蓟宾的质量浓度,应用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SM-PC MPOP在12 h累积释放度超过85%。药动学研究情况表明,受试制剂(SM-PC MPOP)和参比制剂(市售水飞蓟素胶囊)在比格犬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3.2±0.4)、(0.9±0.1)h,C_(max)分别为(0.298 6±0.068 9)、(0.629 9±0.076 5)μg/ml,AUC_(0→24)分别为(2.996 8±0.583 3)、(2.268 9±0.432 8) h·μg/ml,SM-PC-MPOP对市售水飞蓟素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21±30.82)%。结论 自制的SM-PC MPOP实现了缓慢释药且增加生物利用度的目标,其体内吸收与体外释药具备相对较好的关联性(r=0.839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磷脂复合物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药动学 体内外相关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硝苯地平控释片制备及其体内研究
7
作者 苑州凯 孙晨 +2 位作者 王路 施斌 贺敦伟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40-44,69,共6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处方工艺,使用聚羧甲基淀粉钠作为膨胀材料,聚维酮与共聚维酮作为载药材料,制备双层渗透泵型控释片,并进行工艺放大及体内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逐一考察可能影响硝苯地平控释片的...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处方工艺,使用聚羧甲基淀粉钠作为膨胀材料,聚维酮与共聚维酮作为载药材料,制备双层渗透泵型控释片,并进行工艺放大及体内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逐一考察可能影响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溶出曲线的因素,如膨胀剂种类、推进层中羧甲基淀粉钠和共聚维酮用量、半渗透膜包衣增重、激光打孔孔径等,优选所得处方进行工艺放大及体内等效性研究。结果:羧甲基淀粉钠作为膨胀材料,聚维酮与共聚维酮作为载药材料,卡波姆作为缓释材料;处方所制得样品相似因子(f_(2)值)大于50,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相似;工艺放大结果表明,自研控释片工艺重现性好,f_(2)值均大于50,适合大规模生产;体内等效性研究表明,C_(max)、AUC_(0-t)和AUC_(0-∞)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几何均数比值及其90%置信区间分别为107.58%(95.20%,121.57%)、99.33%(86.27%,114.35%)、99.43%(87.89%,112.49%),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自研硝苯地平控释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控释片 双层渗透泵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格列吡嗪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甘勇 周新腾 +2 位作者 胡建平 潘卫三 张汝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对格列吡嗪双层渗透泵的处方与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自制片与进口片体外释药数据 ( 2~ 1 6h)的相似因子作为评价指标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出格列吡嗪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结果所得优化处方为 :氯化钠 ,1 8mg;助推层聚氧化乙烯 ,4... 目的对格列吡嗪双层渗透泵的处方与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自制片与进口片体外释药数据 ( 2~ 1 6h)的相似因子作为评价指标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出格列吡嗪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结果所得优化处方为 :氯化钠 ,1 8mg;助推层聚氧化乙烯 ,4 9mg;羟丙甲基纤维素 ,2 5mg;半透膜重量 ,2 8mg。优化处方的三批样品在 2~ 1 6h内均呈现零级释放特征 (r =0 9989) ,平均释药量为0 2 8mg/h ,与进口片相比具有良好的相似性 (f2 =70 2 )。结论自制片与进口片体外释药行为相似 ,可进一步进行体内释药行为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吡嗪 双层渗透泵控释片 体外释放度 制备工艺 降血糖药
下载PDF
单层芯渗透泵片用于水不溶性药物的控制释放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龙孝 徐清 +2 位作者 姜吉善 李钟文 李海邦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66-967,共2页
Aim To study unitary-core osmotic pump tablet for delivering water-insoluble drug for 24 hours. Methods Unitary-core osmotic pump tablet was prepared using nifedipine as the model drug.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re for... Aim To study unitary-core osmotic pump tablet for delivering water-insoluble drug for 24 hours. Methods Unitary-core osmotic pump tablet was prepared using nifedipine as the model drug.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re formulation variables on drug release were studied. Results Polyethylene oxide and potassium chloride have comparable positive effects on drug release, whereas, nifedipine has markedly negative effect on drug release. Conclusion Unitary-core osmotic pump tablet is very easy in preparation and it can deliver water-insoluble drug in substantially constant rate for 24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芯渗透泵片 水不溶性药物 硝苯吡啶 控制释放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制备苦参碱渗透泵型控释片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丹 孙英华 +3 位作者 刘艳 方金玲 张永强 何仲贵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制备苦参碱渗透泵型控释片,同时建立一种新的设计初级渗透泵处方的方法。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得到释放速率与各处方因素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回归方程预测合适的处方。结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精度较好,以其为依据制备了苦参碱控释片。... 目的制备苦参碱渗透泵型控释片,同时建立一种新的设计初级渗透泵处方的方法。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得到释放速率与各处方因素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回归方程预测合适的处方。结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精度较好,以其为依据制备了苦参碱控释片。结论对于初级渗透泵的处方设计,均匀设计法是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渗透泵 控释片 均匀设计
下载PDF
阿替洛尔单层芯渗透泵片的制备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龙孝 车斌杰 徐清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以阿替洛尔为模型药物研究单层芯渗透泵片简化的制备方法,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带针冲头压制带孔单层片芯,以乙基纤维素为膜材包衣制备渗透泵片,采用相似因子为指标筛选处方.结果单层芯渗透泵片的片芯处方、包衣膜组成... 目的以阿替洛尔为模型药物研究单层芯渗透泵片简化的制备方法,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带针冲头压制带孔单层片芯,以乙基纤维素为膜材包衣制备渗透泵片,采用相似因子为指标筛选处方.结果单层芯渗透泵片的片芯处方、包衣膜组成及厚度是影响释药的主要因素.在1.00~1.14 mm,片芯孔径对释药影响不大.结论本制备方法可免去激光打孔过程,制得的阿替洛尔单层芯渗透泵片能24 h匀速释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洛尔 单层芯渗透泵片 正交设计 控制释放 相似因子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常明 潘卫三 +3 位作者 武玉洁 魏树辉 杨丽英 王磊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40-742,共3页
目的:制备盐酸氨溴索口服渗透泵控释片。方法:使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盐酸氨溴索包合,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渗透泵片处方。结果:制得的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释放度符合要求。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能够改善盐酸氨溴索的溶解性质,从而简化... 目的:制备盐酸氨溴索口服渗透泵控释片。方法:使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盐酸氨溴索包合,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渗透泵片处方。结果:制得的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释放度符合要求。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能够改善盐酸氨溴索的溶解性质,从而简化盐酸氨溴索渗透泵制剂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澳索 渗透泵控释片 羟丙基-Β-环糊精 增溶
下载PDF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包衣对体外释药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何黎黎 龚涛 +2 位作者 李立立 郑玲利 张志荣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考察包衣处方对阿魏酸钠口服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并优选最佳包衣处方。方法根据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考察药物的释放情况,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包衣处方。结果增塑剂、包衣膜厚度、致孔剂对阿魏酸钠口服微孔渗透泵控... 目的考察包衣处方对阿魏酸钠口服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并优选最佳包衣处方。方法根据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考察药物的释放情况,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包衣处方。结果增塑剂、包衣膜厚度、致孔剂对阿魏酸钠口服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速率的影响均较大,并能通过正交设计得到控制12 h内稳定释药的包衣处方。结论通过对包衣处方的调整,可稳定地控释阿魏酸钠口服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微孔渗透泵片 正交设计 控制释放
下载PDF
夹芯渗透泵片用于水不溶性药物的控制释放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龙孝 姜吉善 +1 位作者 李钟文 李海邦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20-623,共4页
目的 研究夹芯渗透泵片用于水不溶性药物的 2 4h控制释放。方法 以硝苯吡啶为模型药物 ,制备夹芯渗透泵片 ,研究处方、释药孔径等因素对夹芯渗透泵片释药规律的影响 ,并考察包衣的机械性质。结果 药物层中聚氧乙烯和膨胀层中氯化钾... 目的 研究夹芯渗透泵片用于水不溶性药物的 2 4h控制释放。方法 以硝苯吡啶为模型药物 ,制备夹芯渗透泵片 ,研究处方、释药孔径等因素对夹芯渗透泵片释药规律的影响 ,并考察包衣的机械性质。结果 药物层中聚氧乙烯和膨胀层中氯化钾对释药的正面影响最大。在 0 5 0~ 1 4 0mm ,孔径对释药影响不大。醋酸纤维素包衣牢固可靠 ,能承受 0 34~ 2 85MPa的内压。结论 夹芯渗透泵片能 2 4h匀速释放水不溶性药物。环境介质和搅拌对释药的影响不大。与市售双层渗透泵片相比 ,夹芯渗透泵片免去了打孔前的药物层辨认过程 ,制备过程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渗透泵片 水不溶性药物 硝苯吡啶 控制释放
下载PDF
盐酸沙格雷酯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高忠 傅红兴 +4 位作者 张福志 朱新波 汤从容 张秀华 赵艳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制备盐酸沙格雷酯渗透泵控释片。方法:采用单冲压片工艺,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制备渗透泵片,考察不同的渗透促进剂,包衣增重,释药孔大小对累积释药百分率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的含量和释放度。结果:采用柠檬酸为渗透促进... 目的:制备盐酸沙格雷酯渗透泵控释片。方法:采用单冲压片工艺,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制备渗透泵片,考察不同的渗透促进剂,包衣增重,释药孔大小对累积释药百分率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的含量和释放度。结果:采用柠檬酸为渗透促进剂,包衣处方为醋酸纤维素2%,聚乙二醇400用量8%、包衣增重7%,释药孔径0.5mm,得到渗透泵片在2h释药为9.5%,6h释药46.1%,12h释药96.0%。结论:通过调节促渗剂、包衣增重和释药孔径,盐酸沙格雷酯可以实现理想的药物控制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沙格雷酯 渗透泵片 控制释放
下载PDF
大剂量难溶性药物苯扎贝特渗透泵片的研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蘅 杨星钢 +2 位作者 张志宏 李伟 潘卫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制备大剂量难溶性药物苯扎贝特单层渗透泵片,考察其释药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聚氧乙烯为载体和碳酸钠增溶相结合制备渗透泵片,并对影响释药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结果制备了大剂量难溶性药物苯扎贝特单层渗透泵片,聚氧乙烯主要影响... 目的制备大剂量难溶性药物苯扎贝特单层渗透泵片,考察其释药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聚氧乙烯为载体和碳酸钠增溶相结合制备渗透泵片,并对影响释药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结果制备了大剂量难溶性药物苯扎贝特单层渗透泵片,聚氧乙烯主要影响释药的前期过程,而碳酸钠有助于最终释放完全。结论本渗透泵片使用了尽可能少的辅料,制备简便,能够达到12 h的恒速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渗透泵片 大剂量难溶性药物 释放度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度考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卫三 常明 +2 位作者 刘宏飞 武玉洁 马静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43-545,共3页
目的 :研究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方法 :考察渗透泵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情况。结果 :渗透泵的释药不随释药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结论 :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释药稳定 ,零级释药明显 ,具备优良控释制剂的特征。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渗透泵控释片 体外释放
下载PDF
法莫替丁单室单层渗透泵片的制备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存香 李三鸣 +1 位作者 李红菊 孙颜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以法莫替丁(famotidine,FMT)为模型药物研究难溶性药物单层渗透泵片的制备。方法:以PEO,HPMC,NaCl和柠檬酸组成片芯,以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制备FMT单层渗透泵片,并对片芯组成优化;用相似因子法考察了体外释放条件。结果:片芯最佳... 目的:以法莫替丁(famotidine,FMT)为模型药物研究难溶性药物单层渗透泵片的制备。方法:以PEO,HPMC,NaCl和柠檬酸组成片芯,以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制备FMT单层渗透泵片,并对片芯组成优化;用相似因子法考察了体外释放条件。结果:片芯最佳组成为:FMT40 mg,PEON1065 mg,HPMCK4M70 mg,NaCl 50 mg,柠檬酸20 mg。释放介质和转速对药物释放无显著影响。本渗透泵片24 h恒速释药,累积释药率93%。结论:本渗透泵片制备简便,能较好地控制FMT24 h匀速释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莫替丁 单室单层渗透泵片 难溶性药物 控制释放 相似因子
下载PDF
盐酸普萘洛尔渗透泵片的制备及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超 陈飞 +4 位作者 洪丽娟 徐缓 杨星钢 聂淑芳 潘卫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制备盐酸普萘洛尔渗透泵片,对服用渗透泵片的Beagle犬进行体内药动学研究并对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的相关性做出评价。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自制盐酸普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浓度,利用反相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Beagle... 目的:制备盐酸普萘洛尔渗透泵片,对服用渗透泵片的Beagle犬进行体内药动学研究并对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的相关性做出评价。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自制盐酸普萘洛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浓度,利用反相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Beagle犬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用DAS2.0统计软件计算有关药动学参数,Wanger-Nelson法计算体内吸收百分数,并与相应时间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线性回归,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评价。结果:渗透泵体外恒速释药24h累积释放90%以上,渗透泵片与普通片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6.617±0.754)和(3.000±0.632)h;t1/2(6.518±2.923)和(3.214±0.584)h;Cmax(259.202±32.206)和(749.582±55.402)ng·mL^-1;AUC 0-∞(2543.043±361.971)和(2708.350±385.545)ng·h·mL^-1,且体内外相关性较好。结论:渗透泵控释片血药浓度平稳,与普通片相比可较长时间保持有效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普萘洛尔 渗透泵控释片 高效液相色谱 体内外相关性 体内动力学
下载PDF
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理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继稳 陈军 +1 位作者 高美华 陈立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建立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的评价新理论和模型。方法:针对控释制剂具有零级释放动力学基本特征,结合控释制剂释放度及其变化速率的曲线特征,阐明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的原理。采用新建立的模型,评价市售非洛地平渗透泵片在不同转... 目的:建立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的评价新理论和模型。方法:针对控释制剂具有零级释放动力学基本特征,结合控释制剂释放度及其变化速率的曲线特征,阐明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的原理。采用新建立的模型,评价市售非洛地平渗透泵片在不同转速下的控释特征。结果:依据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原理,提出控释度(ICR)、早期释放差异指数(IR-Di)、末端释放差异指数(IRDt)等指标。非洛地平渗透泵片在75,100,150r/min时的体外ICR分别为70.8%,74.8%和64.2%;IRDi和IRDt定量反映了测定因素转速对非洛地平渗透泵片的控释特征的影响。结论:本文提出的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理论,可以对控释制剂的不同释放阶段及整体的控释动力学进行定量评价,相关参数为剂型定量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制剂 释放动力学 非洛地平 渗透泵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