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p-Edge力系后倾曲对上颌磨牙初始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翼 夏熹 +3 位作者 邓锋 樊瑜波 王超 黄倩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研究Tip-Edge力系中上颌第一磨牙在后倾曲作用下的初始位移情况,探讨后倾曲曲度和位置对上颌第一磨牙初始位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牙列完整的干颅,用CT扫描建立Tip-Edge差动直丝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5种后倾曲曲度(20°、30°... 目的研究Tip-Edge力系中上颌第一磨牙在后倾曲作用下的初始位移情况,探讨后倾曲曲度和位置对上颌第一磨牙初始位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牙列完整的干颅,用CT扫描建立Tip-Edge差动直丝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5种后倾曲曲度(20°、30°、40°、50°、60°)以及4种后倾曲位置(2、4、6、8 mm)对模型进行加载,计算上述情况下磨牙的初始位移情况。结果在后倾曲作用下,上颌第一磨牙出现远中方向移动以及伸长移动。当后倾曲曲度增加时,磨牙的远中初始位移以及伸长位移增加;当后倾曲距离增加时,磨牙的远中初始位移以及伸长位移减少。结论通过改变后倾曲的曲度和位置,可以有效地控制Tip-Edge力系下上颌磨牙的初始位移方式以及移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后倾曲 差动力系 初始位移
下载PDF
后倾弯及V形曲唇弓对安氏Ⅱ类高角患者打开咬合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武秀萍 赵志河 赵美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高角患者打开咬合的快速有效方法。方法20例安氏Ⅱ类高角患者采用带有后倾弯及V形曲的唇弓,放于直丝弓托槽的龈方,形成弓丝托槽的点接触,以利于咬合的打开。咬合打开后结扎入槽保持打开效果。并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高角患者打开咬合的快速有效方法。方法20例安氏Ⅱ类高角患者采用带有后倾弯及V形曲的唇弓,放于直丝弓托槽的龈方,形成弓丝托槽的点接触,以利于咬合的打开。咬合打开后结扎入槽保持打开效果。并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患者矫治前后的变化。结果患者的ANB角、U1C-PP(mm)、L1C-MP(mm)、OB(mm)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U6-PP(mm)、L6-MP(mm)、FH-MP角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治疗后,患者前牙得到真正压低而后牙垂直高度得到了控制。结论安氏Ⅱ类高角患者,在直丝弓矫治中应用该唇弓可有效压低切牙,使高角型Ⅱ类错!患者深覆!明显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 高角 后倾弯 V形曲
下载PDF
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打开咬合过程中不同磨牙后倾弯曲度对下颌前牙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欣 白玉兴 +1 位作者 张伟波 朱勇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245-248,共4页
目的研究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打开咬合过程中,不同下颌磨牙后倾弯角度对下颌前牙应力分布及位移趋势的影响。方法利用志愿者锥体束CT,建立下颌牙列和差动直丝弓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下颌30°、35°、40°和45°... 目的研究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打开咬合过程中,不同下颌磨牙后倾弯角度对下颌前牙应力分布及位移趋势的影响。方法利用志愿者锥体束CT,建立下颌牙列和差动直丝弓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下颌30°、35°、40°和45°四种后倾弯,对模型加载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下颌前牙牙根和牙周膜所受应力均随后倾弯度数增大而增大,当后倾弯角度大于40°时应力出现减小,其应力分布符合非控制性倾斜移动的特点。下颌前牙的初始位移趋势随后倾弯的增大而增大,当大于40°时初始位移趋势开始减小。下颌尖牙在颊舌向上表现为冠颊倾,下颌切牙冠唇倾,在垂直向上表现为先尖牙再切牙的顺序压低,在近远中向均表现为冠近中移动趋势。结论在差动直丝弓打开咬合阶段,通过调整磨牙后倾曲的角度可获得下颌前牙段适宜的压入以及匹配的上下颌牙弓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直丝弓矫治器 有限元分析 后倾弯
下载PDF
不同角度后倾曲作用下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周膜应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飒 黄纯 +1 位作者 熊国平 袁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角度后倾曲及不同加力方式下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周膜应力分布和大小。方法将0.046cm(0.018英寸)澳丝上不同角度后倾曲对下颌第二磨牙的作用力分别加载于牙体相应部位,并分别采用颊侧单独加载和颊舌侧同时加载方式对... 目的了解不同角度后倾曲及不同加力方式下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周膜应力分布和大小。方法将0.046cm(0.018英寸)澳丝上不同角度后倾曲对下颌第二磨牙的作用力分别加载于牙体相应部位,并分别采用颊侧单独加载和颊舌侧同时加载方式对下颌第二磨牙施加1.0、1.5和2.0N的近中牵引力,模拟牙齿在不同加力方式下近中移动时牙周膜初始应力的分布和大小。结果后倾曲作用下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时,应力集中区位于牙周膜颈缘。后倾曲为15°、20°和25°时,分别相应于颊舌侧同时加载1.0、1.5和2.0N的近中牵引力,牙周膜应力分布较颊侧单独加载均匀,但后倾曲为5°加载2.0N和后倾曲为30°加载1.0N的近中牵引力时,颊舌侧同时加载的应力分布并不比颊侧单独加载均匀。后倾曲为10°、15°、20°时,加载1.0N的近中牵引力牙周膜最大Von Mises应力接近理想牙移动的牙周膜最佳应力范围。结论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时应尽量选择低摩擦力矫治系统,临床治疗中应首先充分排齐整平;以0.046cm(0.018英寸)澳丝作为主弓丝时使用15°至20°弓丝后倾曲匹配接近1.0N的近中牵引力颊舌双侧加载进行加力,牙周膜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应力大小更接近于牙周膜最佳应力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磨牙后倾曲 近中移动 牙周膜应力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镍钛丝结合后倾曲矫治中度双牙弓前突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楚峰 曹阳 +1 位作者 蔡斌 陈宇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10-216,共7页
目的 探讨镍钛丝结合后倾曲治疗双颌前突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样本包括恒牙列成人双颌前突中等难度(Tweed病例难度计算法)错骀畸形患者17例,未使用口外支抗及种植支抗,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应用镍钛丝结合后倾曲增强支抗进行矫治,对治疗... 目的 探讨镍钛丝结合后倾曲治疗双颌前突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样本包括恒牙列成人双颌前突中等难度(Tweed病例难度计算法)错骀畸形患者17例,未使用口外支抗及种植支抗,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应用镍钛丝结合后倾曲增强支抗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进行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t检验.结果 17例患者的平均疗程为18.3&#177;2.6月.治疗后前牙平均变化指标U1-NA∠减小13.00&#176;、U1-NA减少4.00 mm、L1-NB∠减少12.00&#176;、L1-NB减少4.00 mm、U1-L1∠减少18.23&#176;,治疗前后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镍钛丝结合后倾曲支抗理念可轻力高效生理性矫治中度双颌前突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丝 MBT托槽 双颌前突 后倾曲
原文传递
末端后倾弯弓丝作用下左下颌中切牙和第一磨牙牙周组织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康振中 胡敏 +1 位作者 吴洪 刘磊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对末端后倾弯弓丝作用下牙周组织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为临床正确应用末端后倾弯弓丝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在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进行实验设计,其中分两种情况:前磨牙粘托槽且弓丝入槽(工况1)和... 目的对末端后倾弯弓丝作用下牙周组织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为临床正确应用末端后倾弯弓丝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在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进行实验设计,其中分两种情况:前磨牙粘托槽且弓丝入槽(工况1)和前磨牙无托槽(工况2)。通过建立包括牙周膜、牙槽骨的左下颌中切牙和左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末端后倾弯弓丝作用下其牙体与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以及牙体的位移情况。结果(1)工况1:左下中切牙受力-0.18N,左下第一磨牙受力1.80N;工况2:左下中切牙受力-0.36N,左下第一磨牙受力0.38N。(2)左第一磨牙牙根表面、牙周膜、牙槽骨所受的最大拉应力均位于近中侧牙颈部,最大压应力位于远中侧的牙颈部。左下颌中切牙牙根表面、牙周膜、牙槽骨所受的最大拉应力位于牙颈部舌侧,最大压应力位于根尖区。(3)运动趋势:工况1和工况2牙体运动趋势相同,即左下颌第一磨牙产生近中冠向、远中根向、向远中和舌侧运动的瞬间位移。左下颌中切牙有向舌侧、压低和近中移动的趋势。结论应用末端后倾弯打开咬合,在工况1情况下,可以防止支抗磨牙前倾或支抗丧失。在工况2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压低下前牙打开咬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 末端后倾弯 应力 有限元
原文传递
不同角度后倾曲对下颌第二磨牙作用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飒 黄纯 +1 位作者 熊国平 袁理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0.018〞澳丝弯制的不同角度后倾曲对下颌第二磨牙作用力的情况。方法:应用CT扫描技术、Auto CAD及ANSYS相结合的建模程序,以中国人正常下颌骨为建模的实体参照,建立下颌第二磨牙及其牙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用0.018... 目的:探讨0.018〞澳丝弯制的不同角度后倾曲对下颌第二磨牙作用力的情况。方法:应用CT扫描技术、Auto CAD及ANSYS相结合的建模程序,以中国人正常下颌骨为建模的实体参照,建立下颌第二磨牙及其牙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用0.018〞澳丝弯制附5°、10°、15°、20°、25°、30°六个不同角度磨牙后倾曲唇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弯曲梁应变原理,计算出不同角度后倾曲作用下,下颌第二磨牙颊面管近中端及远中端力的大小及方向。结果:第二磨牙近中受到向伸长力,远中受到龈向压低力,其大小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近中力值大于远中力值。结论:后倾曲对第二磨牙产生远中倾斜力矩;随着后倾曲角度增大,磨牙呈现远中直立的趋势,同时牙冠舌向倾斜趋势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磨牙后倾曲 三维有限元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