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ase-field simulation of tip splitting in dendritic growth of Fe-C alloy 被引量:3
1
作者 Yong-sheng Kang Yu-chun Jin +2 位作者 Yu-hong Zhao Hua Hou Li-wen Chen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71-176,共6页
Two types of dendrite tip splitting including dendrite orientation transition and twinned-like dendrites in Fe-C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by phase-field method. In equiaxed growth, the possible dendrite growth directi... Two types of dendrite tip splitting including dendrite orientation transition and twinned-like dendrites in Fe-C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by phase-field method. In equiaxed growth, the possible dendrite growth directions and the effect of supersaturation on tip splitting were discussed; the dendrite orientation transition was observ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orientation regions of anisotropy parameters were reduced from three to two with increasing the supersaturation, which was due to the effect of interracial anisotropy controlled by the solute in front of S/L interface chang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supersaturation. In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twinned like dendrites were formed with the fixed anisotropy couples and no seaweed dendrites were observed; these were concluded from the results of competition between process anisotropy and inherent anisotropy.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winned-like dendrite was investigated by tip splitting phenomenon, which was related to the chan ges of dendrite tips growth velocity. Then, the critical speed of tips splitting and solute concentration of twinned-like dendrit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 new type of microsegregation in Fe-C alloys was proposed to supplement the dendrite growth the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 splitting Fe C alloy Interracial anisotropy Dendritic growth
原文传递
Tip-splitting instability in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based on bias field method
2
作者 游家学 王志军 +1 位作者 李俊杰 王锦程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48-553,共6页
Tip splitting instability of cellular interface morphology in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bias field method proposed recently by Glicksman.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ip instability is explaine... Tip splitting instability of cellular interface morphology in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bias field method proposed recently by Glicksman.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ip instability is explained by analyzing the interface potential, the tangential energy flux, and the normal energy flux. A rigorous criterion for tip-splitting instability is established analytically, i.e., the ratio of the cellular tip radius to the cellular width α 〉3/2/π≈ 0.3899,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This study also reveals that the cellular tip splitting instability is attributable to weak Gibbs–Thomson energy acting on the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morphological stability tip-splitting analytical method
下载PDF
3D-CT指导单孔分体脊柱内镜精准切除钩状突减压颈神经的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刘昌震 王红艳 +4 位作者 孙兆忠 孙宁 冯志萌 李洒 李岳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521,共7页
目的:观测钩状突尖端(uncinate process tip,UPT)、椎弓根峡部和颈神经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单孔分体脊柱内镜辅助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钩状突精准切除实现颈神经彻底减压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1月滨州... 目的:观测钩状突尖端(uncinate process tip,UPT)、椎弓根峡部和颈神经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单孔分体脊柱内镜辅助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钩状突精准切除实现颈神经彻底减压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资料,并在Mimics21.0上观测C3~4至C7~T1相关参数:UPT分别至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前缘前后距离(a)、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下缘垂直距离(b)、颈神经起点上缘左右距离(c)、颈神经起点上缘垂直距离(d)、颈神经起点下缘垂直距离(e)、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前后距离(f)、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左右距离(g)、颈神经外展角(∠A)、前倾角(∠B)。结果:C_(3~4)至C_(7)~T_(1),同节段不同性别、不同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节段b、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减压UPT所在矢状面的颈神经下缘即可实现颈神经起点下缘减压;随着C_(3~4)至C_(7)~T_(1)节段降低,a逐渐减小;b、d、e、g、∠A、∠B逐渐增加;c、f先增加后减小(P<0.05)。结论:以UPT作为重要骨性标志点,明确颈神经减压范围并精准切除钩状突。UPT向前(0.9±0.5)mm至(2.3±1.3)mm至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向外磨透钩状突,可完成UPT至椎弓根区出口处颈神经腹侧减压;向上(5.5±2.1)mm至(8.0±3.0)mm、向内(1.1±0.5)mm至(1.9±0.9)mm分别磨除部分上位椎体和钩状突后外侧壁增生骨赘,可显露硬脊膜外侧缘和颈神经起点上缘,完成UPT至颈神经起点减压,为手术精准切除钩状突安全减压颈神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CT 单孔分体脊柱内镜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钩状突尖端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rajectory and deformation of bubble in tip vortex 被引量:1
4
作者 倪宝玉 张阿漫 +1 位作者 姚熊亮 汪斌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2年第6期701-716,共16页
According to the behaviors of a bubble in the ship wake flow, the numericai simul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quasi-spherical motion and non-spherical motion, based on whether the bubble is captured by the vortex... According to the behaviors of a bubble in the ship wake flow, the numericai simul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quasi-spherical motion and non-spherical motion, based on whether the bubble is captured by the vortex or not. The one-way coupled particle tracking method (PTM) and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are adopted to simulate these two stages,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the second stage is taken as the output of the first one, and the entire simulation is connected and completed. Based 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and the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 the cavitation inception is studied, and the wake bubble is tracked. Besides, the split of the bubble captured by the vortex and the following sub-bubbles are simulated, including motion, deformation, and collapse. The results provid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control on wake bubble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wake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ke bubble tip vortex split reverse jet
下载PDF
特征扰动频率辨识的自适应倾斜扰动抑制技术
5
作者 吴红梅 王琛 +2 位作者 冯念 文利 唐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3-82,共10页
为了抑制倾斜校正系统中的时变扰动,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扰动频率辨识的自适应扰动抑制方法。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对闭环系统误差进行特征扰动频率辨识,以实现自适应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且将辨识的滤波参数与控制器调整并行化设计。... 为了抑制倾斜校正系统中的时变扰动,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扰动频率辨识的自适应扰动抑制方法。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对闭环系统误差进行特征扰动频率辨识,以实现自适应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且将辨识的滤波参数与控制器调整并行化设计。同时提出频率分割的方法,将低频扰动以及高频扰动的抑制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特征频率辨识速度以及简化设计流程,实现对闭环带宽内的扰动自适应抑制。所提出的方法在倾斜校正装置中进行了闭环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辨识特征扰动并自适应调节控制器,可以在单频或多频时变扰动下提升系统的闭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校正系统 频率分割 特征频率辨识 自适应扰动抑制
下载PDF
局麻下片状切取肋软骨技术在鼻整形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宁 刘育凤 +5 位作者 胡亮 王卉丽 李欣欣 朱紫薇 倪小冬 文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局麻下片状切取肋软骨技术在鼻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4月-2021年11月南京第二医院整形外科行肋软骨鼻尖塑形手术就医者共20例,在局麻下断层片状切取肋软骨行鼻尖塑形。同期选取同类鼻尖塑形病例2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局麻下片状切取肋软骨技术在鼻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4月-2021年11月南京第二医院整形外科行肋软骨鼻尖塑形手术就医者共20例,在局麻下断层片状切取肋软骨行鼻尖塑形。同期选取同类鼻尖塑形病例2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全麻下全层切取肋软骨。记录两组术后胸部术区疼痛程度、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切取肋软骨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所有就医者均成功完成鼻整形术,两组术后就医者均对鼻整形效果满意。两组切取肋软骨量均满足鼻整形需求,无气胸、血胸、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局麻组切取肋软骨鼻整形组术后下床时间及肋软骨切取手术时间均小于同期全麻下全层切取肋软骨鼻整形组,局麻组术后6 h、24 h、48 hVAS评分均小于全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麻下保留软骨桥的片状切取肋软骨技术,操作简单,可以安全快速切取所需肋软骨,满足鼻整形的需要。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就医者疼痛,加速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软骨 局麻 鼻尖成形 疼痛 加速康复
下载PDF
烧变岩体特性及其注浆扩散行为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谷拴成 苏培莉 +1 位作者 王建文 王宏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60-63,共4页
烧变岩是煤层自燃引起周围围岩变质而形成的特殊类岩石。通过现场取样,在实验室对烧变岩试样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烧变岩的含水率略有降低,而力学强度普遍增强,泊松比略变小,烧变岩体裂隙发育。注浆压力作用下,分析了... 烧变岩是煤层自燃引起周围围岩变质而形成的特殊类岩石。通过现场取样,在实验室对烧变岩试样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烧变岩的含水率略有降低,而力学强度普遍增强,泊松比略变小,烧变岩体裂隙发育。注浆压力作用下,分析了裂隙尖端的劈裂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宾汉浆液扩散模型编制了浆液在裂隙网络中的流动扩散程序,可以模拟浆液在非贯通裂隙网络内的流动扩散范围。最后对柠条塔井田烧变岩体进行注浆试验,利用浆液流动模拟程序进行了注浆压力的优化选择,并将实际浆液扩散范围与程序模拟浆液扩散范围进行对比,二者结果较吻合,该程序可以用来指导现场注浆工程参数设计和施工,同时烧变岩体注浆试验也为类似工程注浆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变岩 物理力学性质 注浆浆液 裂隙尖端 劈裂 裂隙网络 程序
下载PDF
Al-4%Cu合金定向凝固温度梯度变化及界面形态演化规律 被引量:7
8
作者 唐峰涛 屈敏 +1 位作者 刘林 傅恒志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648,652,共4页
研究了Al-4%Cu合金定向凝固界面形态随抽拉速率的演化规律及其转变机制。通过测量自行研制的定向凝固设备的温度梯度,发现温度梯度随抽拉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并随炉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研究了Al-4%Cu合金定向凝固的界面演化及生长形态... 研究了Al-4%Cu合金定向凝固界面形态随抽拉速率的演化规律及其转变机制。通过测量自行研制的定向凝固设备的温度梯度,发现温度梯度随抽拉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并随炉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研究了Al-4%Cu合金定向凝固的界面演化及生长形态,对比后发现,在胞状生长过程中,竞争淘汰是主要的生长方式;而在高速抽拉过程中,尖端开裂是枝晶的主要生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形态演化 定向凝固 AL-4%CU合金 尖端开裂
下载PDF
快速凝固中枝晶形态原位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靳全伟 陈长乐 +1 位作者 段萌萌 雷松鹤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47-549,共3页
提出了一种适于原位观察的晶体生长试验装置,主要包括“三明治”型晶体生长室和恒温水循环控制系统,及一种基于流动显示技术的新型光路。通过对高纯丁二腈(SCN)模拟合金在不同温度梯度下快速凝固的原位观察,展示了枝晶形态的转变过程,... 提出了一种适于原位观察的晶体生长试验装置,主要包括“三明治”型晶体生长室和恒温水循环控制系统,及一种基于流动显示技术的新型光路。通过对高纯丁二腈(SCN)模拟合金在不同温度梯度下快速凝固的原位观察,展示了枝晶形态的转变过程,发现枝晶通过尖端开裂使侧枝消失并伴随一次间距大幅减小;对尖端开裂的演化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生长 实时观察 丁二腈(SCN) 尖端开裂
下载PDF
亚快速定向凝固中枝胞转变的原位观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祖锦 黄韬 +2 位作者 李建国 毛协民 傅恒志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通过对高纯CBr4-X模拟合金亚快速定向凝固的原位观测,展示了枝晶向细胞晶转变的形态演化过程,发现枝晶通过尖端开裂使测枝消失并伴随一次间距大幅度减小,转变过程中还出现尖端生长速度对抽拉速度的明显偏离和尖端半径的变化,... 通过对高纯CBr4-X模拟合金亚快速定向凝固的原位观测,展示了枝晶向细胞晶转变的形态演化过程,发现枝晶通过尖端开裂使测枝消失并伴随一次间距大幅度减小,转变过程中还出现尖端生长速度对抽拉速度的明显偏离和尖端半径的变化,文中对尖端开裂的演化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凝固 亚快速定向凝固 尖端开裂 枝胞转变
下载PDF
梢涡流场中气泡轨迹及形态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倪宝玉 张阿漫 +1 位作者 姚熊亮 汪斌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3-677,共15页
针对气泡在舰船尾迹涡流场运动特性,根据其是否为尾涡所捕获,将数值模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准球状运动阶段和非球状运动阶段.分别应用单向耦合质点粒子追踪法(PTM)和边界元法(BEM)模拟这两个阶段,将第1阶段结束的物理量作为第2阶段的初... 针对气泡在舰船尾迹涡流场运动特性,根据其是否为尾涡所捕获,将数值模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准球状运动阶段和非球状运动阶段.分别应用单向耦合质点粒子追踪法(PTM)和边界元法(BEM)模拟这两个阶段,将第1阶段结束的物理量作为第2阶段的初始条件,从而完成整个数值模拟过程.在已有数值研究结果和实验数据基础上,探讨空化发生条件,追踪尾迹空泡运动轨迹,模拟尾迹气泡的运动、变形、溃灭等,以及被尾涡捕获后的撕裂等运动特性,旨在为优化设计尾流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迹气泡 翼梢涡流 撕裂 逆射流
下载PDF
Al-Cu合金定向凝固枝晶尖端开裂及间距调整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屈敏 刘林 +3 位作者 唐峰涛 张卫国 黄太文 傅恒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13-1818,共6页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研究Al-4%Cu(质量分数)合金凝固界面形态和胞/枝晶间距调整。结果表明,在v=30μm/s低速时,枝晶通过竞争淘汰调整一次枝晶间距;在v=300μm/s高速时,枝晶通过尖端开裂而不是以往的三次枝生长调整间距。尖端半径与枝晶间...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研究Al-4%Cu(质量分数)合金凝固界面形态和胞/枝晶间距调整。结果表明,在v=30μm/s低速时,枝晶通过竞争淘汰调整一次枝晶间距;在v=300μm/s高速时,枝晶通过尖端开裂而不是以往的三次枝生长调整间距。尖端半径与枝晶间距相互影响,在稳定枝晶间距范围内随枝晶间距的增加而增大。采用LMK理论进行分析,得到枝晶尖端开裂是尖端溶质浓度变化引起尖端半径发生变化。通过扩散模型建立了枝晶间距与凝固界面成分之间的关系,得出枝晶通过自动调节间距大小来降低成分过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合金 定向凝固 枝晶间距 尖端开裂
下载PDF
秋水仙素诱导黑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畸变效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卓 沈彬 张竞秋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了解秋水仙素对黑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畸变效应,以黑麦种子为材料,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5%、0.10%、0.15%、0.20%、0.25%)处理下观察了不同时间(12、24、36、48 h)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并分析了畸变率与细胞加倍指数。结果表明... 为了解秋水仙素对黑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畸变效应,以黑麦种子为材料,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5%、0.10%、0.15%、0.20%、0.25%)处理下观察了不同时间(12、24、36、48 h)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并分析了畸变率与细胞加倍指数。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能明显诱导染色体变异,除加倍外,光学显微镜下还可观察到多种畸变现象。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加倍指数和畸变率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加倍指数最高为5.20%(0.15%浓度处理36 h),畸变率最高为8.10%(0.15%浓度处理24 h)。可见,秋水仙素对黑麦根尖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根尖 秋水仙素 染色体畸变效应 细胞加倍指数
下载PDF
低速凝固与亚快速凝固界面非稳态演化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祖锦 傅恒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20-322,共3页
低速凝固与亚快速凝固界面非稳态演化规律实验研究王祖锦,傅恒志凝固过程界面达到稳态之前,界面形态的演化是时间相关的非稳态过程,在不同的凝固条件下,这种非稳态过程表现出不同的演化规律.人们对低速凝固界面形态的非稳态演化规... 低速凝固与亚快速凝固界面非稳态演化规律实验研究王祖锦,傅恒志凝固过程界面达到稳态之前,界面形态的演化是时间相关的非稳态过程,在不同的凝固条件下,这种非稳态过程表现出不同的演化规律.人们对低速凝固界面形态的非稳态演化规律已有不少实验研知卜斗但对于亚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快速凝固 非稳态演化 金属 凝固 界面
下载PDF
三元Fe-Sn-Si偏晶合金中的“海藻”生长形貌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利娜 蔡锷 冯生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采用落管方法对Fe_(60.4)Sn_(29.6)Si_(10)三元偏晶合金进行了微重力条件下的无容器快速凝固实验.实验所得合金液滴的典型凝固组织呈现"枝晶"和"海藻"两种生长形貌.分析发现液滴中大量出现的"海藻"生长... 采用落管方法对Fe_(60.4)Sn_(29.6)Si_(10)三元偏晶合金进行了微重力条件下的无容器快速凝固实验.实验所得合金液滴的典型凝固组织呈现"枝晶"和"海藻"两种生长形貌.分析发现液滴中大量出现的"海藻"生长形貌是合金熔体凝固前沿发生尖端分裂的结果,这种特殊形貌的产生主要受过冷度、表面张力各向异性参数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尖端分裂"生长方式是晶粒细化的一种原因,而"海藻"生长形貌是枝晶碎断、重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管 Fe-Sn-Si偏晶合金 快速凝固 尖端分裂 海藻生长
下载PDF
分割电极片状压电致动器——(二)位移特性及狭缝宽度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王志宏 王三红 +1 位作者 张良莹 姚熹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85-388,共4页
研究了悬臂梁式分割电极片状压电致动器的位移特性。理论分析表明,分割电极狭缝宽度会减小致动器自由端的位移输出,但当狭缝宽度小于致动器电极宽度的10%时,可忽略狭缝宽度的影响。致动器端部位移的测试结果大于理论计算值。与现... 研究了悬臂梁式分割电极片状压电致动器的位移特性。理论分析表明,分割电极狭缝宽度会减小致动器自由端的位移输出,但当狭缝宽度小于致动器电极宽度的10%时,可忽略狭缝宽度的影响。致动器端部位移的测试结果大于理论计算值。与现有磁头悬浮臂尺寸相近的致动器,在20V~50V的电压驱动下均可获得1μm~2μm的致动位移。对9850道/厘米的密度磁盘,该位移能覆盖至少一个磁道宽度,满足磁头定位两级伺服系统对第二级致动器位移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动器 压电陶瓷 分割电极 端部致动位移 磁盘
下载PDF
高温后混凝土的裂缝张开位移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可权 商兴艳 陆洲导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53-1657,1766,共6页
进行了高温后混凝土楔入劈拉法断裂试验,研究裂缝扩展全过程中裂缝口张开位移与裂缝尖端张开位移之间的关系.根据裂缝口张开位移-裂缝尖端张开位移曲线判断起裂荷载,并与采用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判断的起裂荷载进行比较,两者能较好吻合... 进行了高温后混凝土楔入劈拉法断裂试验,研究裂缝扩展全过程中裂缝口张开位移与裂缝尖端张开位移之间的关系.根据裂缝口张开位移-裂缝尖端张开位移曲线判断起裂荷载,并与采用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判断的起裂荷载进行比较,两者能较好吻合.采用两参数和铰链模型由实测裂缝口张开位移值计算裂缝尖端张开位移,并与试验尖端张开位移值进行比较,发现两参数模型更为准确.确定高温后混凝土楔入劈拉试件裂缝尖端张开位移与裂缝扩展长度的关系,两者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后混凝土 楔入劈拉法 裂缝尖端张开位移 裂缝口张开位移 起裂荷载
下载PDF
Mo_(0.2)FeCoCrNi高熵合金定向凝固枝晶分裂与取向偏转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顺友 上官晓峰 +2 位作者 陈建 张仰庆 刘元元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了研究Mo_(0.2)FeCoCrNi高熵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形成规律,文中通过对比分析试样上端最终过渡区与稳态生长区成分分布,准确界定Mo_(0.2)FeCoCrNi高熵合金中的溶质与溶剂,并计算出平衡溶质分配系数与偏析度,采用液相淬火方法分析不同抽... 为了研究Mo_(0.2)FeCoCrNi高熵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形成规律,文中通过对比分析试样上端最终过渡区与稳态生长区成分分布,准确界定Mo_(0.2)FeCoCrNi高熵合金中的溶质与溶剂,并计算出平衡溶质分配系数与偏析度,采用液相淬火方法分析不同抽拉速度下Mo_(0.2)FeCoCrNi高熵合金固液界面形貌。对比分析铸态组织与不同抽拉速度高熵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研究树枝晶尖端分裂与晶体生长的取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200μm·s^(-1)的抽拉速度范围内均存在树枝晶尖端分裂情况,随着抽拉速度的增大枝晶主干变短,枝晶分枝变长,枝晶两分枝的夹角变大。树枝晶尖端两分枝的竞争生长,导致枝晶主干发生偏转,逐渐与热流方向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定向凝固 枝晶尖端分裂 取向偏转
下载PDF
万寿菊根尖染色体观测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庆 唐道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98-100,共3页
以万寿菊‘QU2—2’为试材,从取材时间、根的长度、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染色时间、压片工具6个方面对根尖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万寿菊根尖染色体观测采用室内催根培养,于上午9:14,剪取根长1.0cm的根尖,... 以万寿菊‘QU2—2’为试材,从取材时间、根的长度、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染色时间、压片工具6个方面对根尖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万寿菊根尖染色体观测采用室内催根培养,于上午9:14,剪取根长1.0cm的根尖,利用低温(0~4℃)水浴进行预处理24h、1.0mol/L盐酸解离7min、染色25min、结合带橡皮头铅笔压片,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有丝分裂前中期临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根尖 染色体 分裂相
下载PDF
基于SBFEM计算劈拉试件裂纹尖端高阶奇异参数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钧玉 徐凤琳 宁宝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7-354,共8页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是一种具有半解析性质的数值计算方法,径向位移和应力具有解析的性质,不需要特殊处理裂纹尖端,可以根据定义直接计算应力强度因子以及高阶奇异参数.为此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计算了两种不同荷载作用下三种不同尺寸劈拉...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是一种具有半解析性质的数值计算方法,径向位移和应力具有解析的性质,不需要特殊处理裂纹尖端,可以根据定义直接计算应力强度因子以及高阶奇异参数.为此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计算了两种不同荷载作用下三种不同尺寸劈拉试件的奇异应力场,提取了T应力、高阶奇异参数以及应力强度因子.通过典型例题验证了SBFEM的有效性及其精度.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在计算应力强度因子、T应力和高阶奇异参数时是有效的,且具有较高的精度;联合子结构法(超单元)可以计算复杂形状问题的裂纹尖端奇异场.此外,T应力和高阶奇异参数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材料和结构断裂性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强度因子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T应力 高阶奇异参数 劈拉试件 裂纹尖端渐近场 应力奇异性 断裂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