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oral Trends in Radiation Dose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1
作者 Paolo Marraccini Alessandro Mazzarisi +7 位作者 Clara Carpeggiani Mathis Schluter Marco Brambilla Massimiliano Bianchi Lorenzo Faggioni Giuseppe Coppini Carlo Bartolozzi Eugenio Picano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Background: In 2010,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launched the “3A’s campaign”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primary cancer prevention. In 2011,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 recommended t... Background: In 2010,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launched the “3A’s campaign”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primary cancer prevention. In 2011,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 recommended the size specific dose estimate (SSDE). Objectives: To audit doses of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oronary CTA) in tertiary care referral center. Methods: We reviewed 998 consecutive Coronary CTA (from 2007 to 2012). Doses (CTDIvol mGy), DLP (mGy*cm), effective dose (DLP*0.014, mSv) were on-line archived. SSDE was estimated retrospectively. Appropriateness score was evaluated for exams performed from the 2010. Results: Overall median dose per Coronary CTA was 49.7 mGy for CTDIvol, 55.5 mGy for SSDE, 994.96 mGy*cm for DLP, 13.9 mSv for effective dose. Median DLP decreased over time (1452.94 in 2007, 1605.56 in 2008, 1113.49 in 2009, 759.99 in 2010, 448.61 in 2011 and 497.88 mGy*cm in 2012, p < 0.0001). SSDE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size dependent factor (SDF);in patients with SDF > 1 (88%) CTDIvol underestimated SSDE (48.49 vs 57.19 mGy), whilst in patients with SDF < 1 (12%) CTDIvol overestimated SSDE (56.46 vs 50.3 mGy). Scans were appropriate in 58%, uncertain in 24%, and inappropriate in 18% of cases. Doses were similar in appropriate, uncertain or inappropriate examinations and in excellent-to-good (81%) vs. sufficient-to-poor (19%) image quality exams. Conclusions: Coronary CTA reference doses can be very misleading. SSDE can allow individual technique optimization. The dose is similar in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examinations, and unrelated to image quality. The rate of inappropriate examinations is still too high even after dissemination of guid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EMIC Heart Disease x ray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CARDIOVASCULAR Imaging Radiation DOSING
下载PDF
Wilson-Mikity综合征的X线及CT诊断
2
作者 赵如恩 吴慧莹 +3 位作者 曹亚先 艾斌 肖伟强 刘立炜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4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及CT在Wilson-Mikity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确诊的Wilson-Mikity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6例患儿在疾病的早、中、晚期均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7例行CT检查。结果:7例出生后1周内胸片未见异... 目的:探讨X线及CT在Wilson-Mikity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确诊的Wilson-Mikity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6例患儿在疾病的早、中、晚期均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7例行CT检查。结果:7例出生后1周内胸片未见异常;16例出生后2~3周内胸片显示:13例双肺弥漫性片状和索条状间质浸润,14例其间有小的囊状透亮区出现;双肺基底部多个小囊状病灶,其中5例融合扩大并扩展到上肺野以下肺野明显,肺透亮度增加。7例胸部CT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小囊状透亮影及小叶性肺气肿。结论:X线及CT能反映Wilson-Mikity综合征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在明确病灶范围及形态上,CT较X线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Acute and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Determined by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3
作者 杜志民 罗初凡 +5 位作者 胡承恒 李怡 伍贵富 李向民 冯君 马虹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02年第2期63-71,76,共10页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CAC) in acute and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utilizing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Background Pathologic, angiographic, and intraco...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CAC) in acute and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utilizing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Background Pathologic, angiographic, and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studies revealed sharp differences in the plaque morphology between patients with acute versus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 and in those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however, remains unclear.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sixty - four patients, including 67 with SAP, 94 with UAP and 103 with AMI were studied with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analysi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and with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for determin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CAC prevalence and calcium score were compared among three groups, and relation of CAC to the severity of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in the SAP and UAP patients was separately analyzed. Results Prevalence of CAC was 100 % in the SAP patient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87. 23 % in UAP patients and 86. 41 %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AMI ( P < 0. 05) . More patients and arteries in the SAP group had severe forms of calcium than those in the UAP and AMI group ( P < 0. 01), and the mean LN [CS + 1] (natural logarithm transformation of calcium score) of the SAP patients wa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UAP and AMI patients (P < 0.001). The distribution of vessels with various CAC by luminal stenosis was different between SAP and UAP patients. The average CAC extent of the infarct - related arteries was less severe than that of the noninfarct - related arteries. Conclusions U-tilizing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exist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versus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which may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development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lci-fication Tomography/x - ray computed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成像对骨外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小华 张小明 +4 位作者 董国礼 翟昭华 敬宗林 李春平 罗开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二维或三维成像在骨外伤的应用价值。方法:6 0例骨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及十六层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二维或三维重建处理。结果:6 0例骨外伤均有骨折,其中X片确定骨折的有35例,CT平扫片确定骨折的...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二维或三维成像在骨外伤的应用价值。方法:6 0例骨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及十六层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二维或三维重建处理。结果:6 0例骨外伤均有骨折,其中X片确定骨折的有35例,CT平扫片确定骨折的有4 1例,后处理图像确定骨折的有5 6例,CT平扫和后处理图像共同确定骨折的有5 9例。经χ2 检验,X线平片与CT平扫在确定有无骨折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 ,后处理图像或CT平扫和后处理图像结合与X线平片或CT平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结论:运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晰地显示骨的解剖结构,并能确定有无骨折和骨折的类型。骨的二维或三维成像是CT平扫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成像 骨外伤
下载PDF
肺真菌病的影像征象分析与诊断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丽莹 田志雄 +1 位作者 鲁植艳 胡金香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X线片及CT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9例经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或真菌培养证实为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表现为双肺多发病变,其中3例表现为小的散在分布的斑片影,9例表... 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X线片及CT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9例经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或真菌培养证实为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表现为双肺多发病变,其中3例表现为小的散在分布的斑片影,9例表现为弥漫混合病变即双肺多处渗出、实变与结节或肿块并存;3例仅表现为肺段或亚段肺不张;4例曲菌球,变换体位见其可改变位置,周边可见新月形透亮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例见一侧支气管内乳白色或黄白色新生物,4例见段支气管或亚段支气管腔内新生物,呈球状或条索状,部分或完全堵塞支气管腔。钳夹有豆腐渣样物。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真菌培养结果:19例中10例为曲霉菌,2例新型隐球菌,7例白色念珠菌。结论: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出现典型曲菌球者可明确肺曲菌病的诊断,若出现弥漫混合病变(渗出、实变与结节或肿块并存)、绕有晕征的结节以及楔形实变影时,应考虑是否有真菌感染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6
作者 许健 卢光明 +2 位作者 郑玲 袁彩云 陈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0期910-914,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 IST)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 IST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食管1例,胃29例,小肠16例,大肠5例,胃肠道外2例。病理分型:良性G IST 14例,交界性10例,恶性26例,...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 IST)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 IST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食管1例,胃29例,小肠16例,大肠5例,胃肠道外2例。病理分型:良性G IST 14例,交界性10例,恶性26例,未确定3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占38%(20/53),腹部不适及腹痛占36%(19/53)。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黏膜下富含血供的肿块,境界清晰光整,外生性为主,肿块内出血、坏死、囊性变明显,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结论:G IS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准确定位、良恶性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双对比造影 计算机体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20例CT与MRI诊断 被引量:6
7
作者 苏贺先 于振国 +2 位作者 张少军 娄飞云 马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分析颅内及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的表现。方法 :对 2 0例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及椎管内各部位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的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好发于中线结构及其附近间隙 ;在CT上表现多为类圆形分叶状囊性低密度肿块 ,也可... 目的 :分析颅内及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的表现。方法 :对 2 0例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及椎管内各部位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的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好发于中线结构及其附近间隙 ;在CT上表现多为类圆形分叶状囊性低密度肿块 ,也可呈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在MRI上信号多为长T1长T2 信号 ,也有呈短T1长T2 信号。结论 :CT及MRI对无钙化的表皮样囊肿有特征性诊断价值 ,对有钙化、囊肿内容物溃破侵蚀脑组织的表皮样囊肿诊断尚需仔细斟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样囊肿 CT MRI诊断 钙化 颅内 中枢神经系统 囊性 表现 内容物 高密度
下载PDF
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致茎突综合征治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玮 张志强 +2 位作者 顾朝辉 李俊欣 胡雁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8期439-440,共2页
茎突综合征是1937年Eagle提出的因茎突过长和(或)方位、形态异常导致的周围血管、神经或其他组织受刺激引起的咽部不适,包括咽部异物感、咽痛、反射性耳痛及头颈痛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由于茎突过长或者方位异常引起的茎突综... 茎突综合征是1937年Eagle提出的因茎突过长和(或)方位、形态异常导致的周围血管、神经或其他组织受刺激引起的咽部不适,包括咽部异物感、咽痛、反射性耳痛及头颈痛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由于茎突过长或者方位异常引起的茎突综合征并不少见,但由于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致茎突综合征并不多见,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Tomog raphy xray computed) 外科手术(Su 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茎突过长(elongated styloid process)
下载PDF
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姚小东 姚倩东 刘亚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984-987,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3例寰枢椎损伤患者的16层螺旋CT资料。结果:33例寰枢椎损伤中12例为多处骨折,4例单纯性寰枢关节半脱位,C1骨折13例共17处,C2骨折16例24处,C2齿状突Ⅱ型骨...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3例寰枢椎损伤患者的16层螺旋CT资料。结果:33例寰枢椎损伤中12例为多处骨折,4例单纯性寰枢关节半脱位,C1骨折13例共17处,C2骨折16例24处,C2齿状突Ⅱ型骨折致寰枢椎脱位6例。轴位CT、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T)显示单纯性寰枢椎关节脱位3、4、4、4处以及C1骨折17、16、17、16处以及C2骨折22、24、24、19处以及齿状突Ⅱ型骨折致寰枢椎脱位5、6、6、6处。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寰枢椎骨折及脱位情况,可作为寰枢椎损伤检查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损伤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成人烟雾病颅内出血部位及原因的MSCTA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立莎 朱磊 +2 位作者 张悦 李光 王勇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探讨成人烟雾病(MMD)颅内出血的部位及原因。方法:搜集30例年龄>30岁的出血性MMD患者的临床及MSCTA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脑叶出血6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15例,脑室内出血5例,蛛...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探讨成人烟雾病(MMD)颅内出血的部位及原因。方法:搜集30例年龄>30岁的出血性MMD患者的临床及MSCTA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脑叶出血6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15例,脑室内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MSCTA表现为①本组患者颈内动脉分叉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20例,单侧10例;双侧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25例,单侧3例;双侧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7例,单侧3例;双侧颞浅动脉狭窄2例,单侧3例。②脑底动脉环、基底节区及病变血管周围异常增生血管网形成28例。③侧支代偿供血:大脑后动脉扩张形成软脑膜吻合支代偿22例;前交通动脉增粗,由健侧代偿供血10例;眼动脉扩张5例;颈外动脉分支动脉扩张形成穿膜支与颅内软脑膜动脉吻合8例。④合并脑动脉瘤形成11例。⑤脑出血与侧支循环的关系:15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及5例脑室出血患者均见异常增生血管网;6例脑叶出血患者见软脑膜侧支代偿丰富,其中1例枕叶出血与大脑后动脉瘤破裂有关。结论:MMD出血以丘脑、基底节区及脑室出血多见。异常增生血管、扩张的侧支代偿动脉及动脉瘤破裂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颅内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云辉 彭秀斌 +5 位作者 孙放 陈海东 刘玉涛 林丽娟 龙雪银 袁小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82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不同心率、心动周期内不同R-R时相重建图像、不同注射方式的冠脉成像质量。结果:心率<65次/min的55例患者中,有45例(81.8%)冠脉成...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82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不同心率、心动周期内不同R-R时相重建图像、不同注射方式的冠脉成像质量。结果:心率<65次/min的55例患者中,有45例(81.8%)冠脉成像质量较优;心率≥65次/min的27例中仅10例(37%)冠脉重建图像较满意。两者间有明显的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1)。63例(76.8%)于心动周期的60%R-R间期重建图像质量最佳,仅10例(12.2%)于50%的R-R间期、9例(11%)于70%的R-R间期显示较佳。60%R-R间期分别与50%的R-R间期及70%的R-R间期重建图像间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1)。双相注射成像效果明显优于单相注射。结论:检查前控制好患者心率(<65次/min)、选择最佳的重建时相窗(60%R-R间期)、双相注射对比剂等有利于提高冠脉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下载PDF
肺淋巴管肌瘤病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军伟 张传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1247-125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特点,旨在探讨其对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的胸部影像表现,包括常规扫描、横轴面薄层重组和冠状面、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 目的:通过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特点,旨在探讨其对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的胸部影像表现,包括常规扫描、横轴面薄层重组和冠状面、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图像。结果:12例成年女性患者胸部MSCT典型征象为:双肺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类圆形囊腔影,常规层厚图像显示囊腔影的径线5~30mm,较小的囊腔影不能显示明确的薄壁。薄层重组和MPR图像可明确显示囊腔壁,壁厚<2mm,囊壁可见散在的血管断面影和血管穿插其中。气胸5例,乳糜胸3例,1例合并前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MSCT薄层重组和冠状面、矢状面MPR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判断病变进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必要时需行肺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淋巴管肌瘤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月经前期发作的鼻源性头痛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长清 张友骥 +3 位作者 张明欣 唐少松 王风祥 孙焕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84-485,共2页
随着鼻窦CT诊断和鼻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大量鼻部疾病导致的头痛得以治愈。根据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鼻源性头痛的第二种类型——黏膜接触点性头痛(mucosa contact point headache),因为缺少典型的鼻部症状,而分散就诊于其... 随着鼻窦CT诊断和鼻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大量鼻部疾病导致的头痛得以治愈。根据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鼻源性头痛的第二种类型——黏膜接触点性头痛(mucosa contact point headache),因为缺少典型的鼻部症状,而分散就诊于其他学科,长期得不到合理诊疗。我们近期总结了多例临床上没有典型的鼻部症状,而是以各种类型的头痛为主诉就诊于神经内科等专科的患者,经过会诊筛查,确诊为鼻源性黏膜接触点性头痛,通过鼻内镜手术治愈。其中包括1组女性患者,长期被误认为是月经前期头痛,通过治疗证明是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撰文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Headache) 月经(Menstruation) 鼻内镜检查(Endoscopy)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鼻源性头痛(rhinogenic headache)
下载PDF
肺淋巴管肌瘤病HRCT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天华 常静侠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1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的HRCT表现,讨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总结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4例行支气管镜肺活检,2例经胸腔镜活检确诊。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常规CT及HRCT扫描。结果:常规胸部CT扫描见两肺密度减低,偶见囊...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的HRCT表现,讨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总结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4例行支气管镜肺活检,2例经胸腔镜活检确诊。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常规CT及HRCT扫描。结果:常规胸部CT扫描见两肺密度减低,偶见囊状影,相应水平HRCT可清晰显示全肺囊状影,无分布差异。随病程进展,囊状影数目增多,部分融合成肺大泡或气胸,也可见乳糜胸水。结论:HR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判断病变进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淋巴管肌瘤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素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668-669,67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特点、机理及动态CT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资料。结果:脑叶梗塞4例,占15.4%,基底节区梗塞22例,占84.6%。18例伴豆状核钙化。伤后2个月CT复查6例,病灶均呈软化灶。结论:小...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特点、机理及动态CT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资料。结果:脑叶梗塞4例,占15.4%,基底节区梗塞22例,占84.6%。18例伴豆状核钙化。伤后2个月CT复查6例,病灶均呈软化灶。结论:小儿外伤性脑梗塞多见于婴幼儿,致伤因素较轻,梗塞灶多见于基底节区且多伴豆状核钙化。CT检查发现梗塞灶的最佳时间是伤后1~6天,动态CT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梗塞灶,而且可以观察梗塞灶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正常回肠壁双能CT成像 被引量:1
16
作者 容蓉 邱建星 +2 位作者 王霄英 孙晓伟 蒋学祥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CT小肠成像单能量图像显示正常回肠壁的成像质量及其与混合能量图像在小肠CT成像中的差异。方法:对18例拟诊为炎症性肠病患者行小肠CT成像(CTE),采用双能CT宝石能谱成像技术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实质期和延迟期),将实... 目的:探讨双能CT小肠成像单能量图像显示正常回肠壁的成像质量及其与混合能量图像在小肠CT成像中的差异。方法:对18例拟诊为炎症性肠病患者行小肠CT成像(CTE),采用双能CT宝石能谱成像技术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实质期和延迟期),将实质期图像数据分别进行混合能量和GSI单能量重建,应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正常回肠壁最佳对比噪声比(CNR)单能图像的KeV值。计算混合能量和单能图像上正常回肠壁的对比噪声比,测量两种图像的噪声并进行配对t检验;由两位医师对两种图像上主动脉锐利度、噪声和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配对t检验,计算组内相关系数来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正常回肠壁最佳CNR单能量为(56.67±5.04)KeV;单能图像正常回肠壁的CNR高于混合能量(分别为4.36±0.71和3.34±0.78,t=4.702,P<0.01),脂肪组织的图像噪声高于混合能量图像(分别为16.87±2.73和14.58±2.26,t=3.85,P<0.01),液体区域的噪声也高于混合能量图像(分别为16.08±4.17和13.51±2.85,t=4.96,P<0.01);混合能量和单能图像的锐利度评分分别为3.08±0.50和2.97±0.38、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92±0.28和2.94±0.23,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32,P=0.66),单能图像噪声评分低于混合能量(分别为2.36±0.49和2.75±0.44,t=3.62,P<0.01);两位医师评价单能图像质量和混合能量图像噪声的一致性好(r分别为1.00和0.42)。结论:双能CT最佳CNR单能图像评价正常回肠壁有较好的对比噪声比和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技术 小肠成像 对比噪声比 图像质量
下载PDF
食管黏膜下异物的CT诊断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益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99-800,共2页
总结1995-2004年10年间治疗的351例食管异物患者其中首次手术未发现异物12例,X线透视检查无阳性表现15例。此27例患者.经CT薄层扫描确诊,行食管镜检查取出并治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食管疾病(Esophageal Diseases) 异物(Foreign Bodies) 体层摄影水 x线计算机(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罗云辉 彭秀斌 +6 位作者 毛俊 孙放 肖万宏 刘玉涛 陈海东 林丽娟 龙雪银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MSCTCA),先行冠脉钙化积分平扫,然后行冠脉增强扫描,选取一组质量最佳的薄层图像行冠脉三...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MSCTCA),先行冠脉钙化积分平扫,然后行冠脉增强扫描,选取一组质量最佳的薄层图像行冠脉三维重建,分析M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显示能力,并对冠脉支架显示及通畅性进行评价。结果:冠脉钙化积分与其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中度以上狭窄的冠脉钙化积分值明显高于轻度狭窄,其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1)。MSCTCA对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冠脉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约89.6%、93.9%、92.6%、86.7%、95.4%。MSCTCA对冠脉支架显示良好,检出5例9根支架,其中2根支架不通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安全、无创,对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支架开放及通畅性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冠心病筛查的有效手段以及介入和手术治疗后的随访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心病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CT分析(附10例报告)
19
作者 吴天 叶兆祥 李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对本组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进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检查,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观察10例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增强后改变并归纳其不... 目的:总结分析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对本组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进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检查,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观察10例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增强后改变并归纳其不同CT表现。结果:在肿瘤的形态、密度、边缘情况、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增强后改变等方面,不同类型的肿瘤CT表现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根据不同的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不同CT特征,部分肿瘤可以做出定性诊断。CT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良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儿童早期特发性关节炎的MRI表现
20
作者 王立英 李欣 赵滨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7期743-745,共3页
目的:分析25例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的早期MRI表现,提高对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25例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者的早期MRI表现。结果:25例中双膝关节受累5例,单... 目的:分析25例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的早期MRI表现,提高对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25例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者的早期MRI表现。结果:25例中双膝关节受累5例,单侧膝关节受累10例,双髋关节受累1例、双侧骶髂关节受累1例,双膝关节、双髋关节及双侧骶髂关节同时受累2例,双腕关节受累2例,单侧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受累4例。主要影像学表现包括关节滑膜增厚(膝关节12个、腕关节2例4个、踝关节2个、骶髂关节1例2个),关节腔及滑囊积液(膝关节23个、髋关节6个、腕关节4个、踝关节3个),关节面下骨髓水肿(膝关节16个、髋关节6个、骶髂关节6个、腕关节4个、踝关节2个),肌腱、韧带附着点骨髓水肿(膝关节8个、髋关节6个、骶髂关节4个、腕关节2个、踝关节3个),腱鞘炎(膝关节10个、腕关节2个、踝关节1个)。结论:MRI检查对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断敏感性高,于疾病早期即可显示关节滑膜炎、肌腱炎、附着点炎及骨髓水肿,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特发性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