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延教授通阳祛痰化瘀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琪 吴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403-406,共4页
目的:评价分析通阳祛痰化瘀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通阳组,常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而通组在常组基础上再加用"通阳祛瘀化痰方",记录... 目的:评价分析通阳祛痰化瘀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通阳组,常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而通组在常组基础上再加用"通阳祛瘀化痰方",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方式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中医证侯、LVEF症状积分、心功能分级6MWT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并且通组显著优于常组(P<0.05)。结论:通阳祛痰化瘀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长期疗效稳定,显著提高生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通阳祛痰化瘀方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β、IFN-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雨 施丽婕 +2 位作者 杨洁 耿洁 柴士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19期2063-2067,2122,共6页
目的研究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从32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择8只作为空白组,余24只采用灌胃联合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法复制溃疡性结肠... 目的研究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从32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择8只作为空白组,余24只采用灌胃联合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7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只、美沙拉嗪组6只及化瘀通阳方组6只,分别予生理盐水、美沙拉嗪灌肠液、化瘀通阳方药液灌肠10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活动状态,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大体损伤指数(CMDI)、结肠组织学损伤指数(TD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和IFN-γ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TDI评分及血清中IL-1β、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化瘀通阳方组DAI评分、CMDI评分、TDI评分及血清IL-1β、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化瘀通阳方组上述各项指标与美沙拉嗪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化瘀通阳方能够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FN-γ的表达,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通阳方 溃疡性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1Β 干扰素-Γ
下载PDF
通阳泄浊化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勾圣乐 李永成 《四川中医》 2021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通阳泄浊化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胃脘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80例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通阳泄浊化瘀通络方联合... 目的:观察通阳泄浊化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胃脘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80例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通阳泄浊化瘀通络方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72.5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泻、呕吐、恶心、肝郁气滞组症和饮食积滞症等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因子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水平明显升高,MDA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上述氧化应激指标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阳泄浊化瘀通络方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气滞型胃脘痛 通阳泄浊化瘀通络方 雷贝拉唑肠溶片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30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联邦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6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结果:治愈20例,特效1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4例。结论:四妙勇安汤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效果显著。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坏疽 四妙勇安汤 通阳化瘀法 加减治疗
下载PDF
化瘀通阳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施丽婕 杨强 +3 位作者 垢敬 陈大权 王静 周正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55-2157,共3页
目的:探讨化瘀通阳灌肠方改善高凝状态对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化瘀通阳方+强的松龙)灌肠+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强的松龙)灌肠+SASP口服,... 目的:探讨化瘀通阳灌肠方改善高凝状态对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化瘀通阳方+强的松龙)灌肠+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强的松龙)灌肠+SASP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ax)、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LT、PAGMax及D-D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MPV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IB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CRP与PAGMax和D-D均显著下降,但无明显相关性。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瘀通阳灌肠方与对照组相比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肠屏障高凝状态,但其血液高凝状态与活动性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通阳灌肠方 溃疡性结肠炎 高凝状态
原文传递
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施丽婕 刘苏仪 +5 位作者 于潇 陈杨 杨洁 王静 刘雷蕾 何俗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731-1737,共7页
目的探讨化瘀通阳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模型复制组16只。模型复制组采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诱导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10只大鼠随机分为化瘀通阳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化... 目的探讨化瘀通阳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模型复制组16只。模型复制组采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诱导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10只大鼠随机分为化瘀通阳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化瘀通阳组予浓度为0.54g/ml化瘀通阳方2ml保留灌肠,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肠,连续10天。干预结束后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并采集大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宏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结构紊乱,黏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化瘀通阳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恢复正常,可见个别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增生活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指数(TDI)评分升高、属水平和种水平普雷沃氏菌属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通阳组大鼠结肠TDI评分降低、属水平普雷沃氏菌属及种水平鼠乳杆菌增加、苯丙氨酸降解减少、赖氨酸生物合成增加(P<0.05或P<0.01)。Lefse分析模型组差异菌为梭菌属、Turicibacter、Faecalibaculum,化瘀通阳组差异菌群主要为乳杆菌属和Akkermansia。结论化瘀通阳方可以促进UC大鼠肠黏膜愈合,调节肠道菌群的丰度变化,其机制可能与乳杆菌属和Akkermansia的富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化瘀通阳方 肠道菌群 氨基酸代谢 宏基因
原文传递
基于16S rDNA测序研究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杨 施丽婕 +7 位作者 刘雷蕾 王静 郝莉莉 柴士伟 耿洁 于潇 刘苏仪 杨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41-94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其发挥治疗UC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DSS诱导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予0.54g/mL的化瘀通阳方汤剂2mL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 目的:通过观察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其发挥治疗UC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DSS诱导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予0.54g/mL的化瘀通阳方汤剂2mL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结束后采集大鼠粪便,提取肠道菌群DNA,于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16S rDNA V4区测序分析。结果:菌群测序结果显示UC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经化瘀通阳方治疗后,菌群多样性提高,但实验组与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菌群组成分析提示模型组中致病菌属占主要地位,实验组有益菌丰度升高。结论:化瘀通阳方可通过调节并恢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增加肠道有益菌,抑制致病菌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化瘀通阳方 肠道菌群 16S RDNA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郝冉 施丽婕 +4 位作者 笪如桥 杜丽明 张栋栋 刘旭 白洁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观察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影响。方法将54只Wister大鼠随机取14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40只为模型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结合灌胃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将模型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 目的观察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影响。方法将54只Wister大鼠随机取14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40只为模型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结合灌胃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将模型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美沙拉嗪组、化瘀通阳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美沙拉嗪灌肠液、化瘀通阳中药进行灌肠治疗,给药10天后剖取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用生物素标记各组黏膜组织的总蛋白,采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分析各组的差异表达蛋白。对筛选出的蛋白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芯片分析筛选出模型组中MIP-2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美沙拉嗪组、化瘀通阳组较模型组为低表达。免疫组化验证空白对照组未见或见少量棕色染色的MIP-2蛋白表达,模型组染色程度高于空白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拉嗪组、化瘀通阳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染色程度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 UC大鼠活动期MIP-2表达明显升高;化瘀通阳方与美沙拉嗪皆能够降低MI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化瘀通阳方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抗体芯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