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治疗31-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扩髓与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泽民 王栋 +5 位作者 李岩 刘旻 陈斌 王钞崎 吕欣 张永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770-4776,共7页
背景: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否需要扩髓的问题尚有争议,一些人认为不扩髓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高龄患者术中风险,但此举是否会降低髓内钉支撑效果,尚无依据。另一些人认为扩髓可选择直径更粗的髓内钉,获得更好的力学支撑,但基础... 背景: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否需要扩髓的问题尚有争议,一些人认为不扩髓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高龄患者术中风险,但此举是否会降低髓内钉支撑效果,尚无依据。另一些人认为扩髓可选择直径更粗的髓内钉,获得更好的力学支撑,但基础研究显示此方法存在脂肪栓塞、破坏骨质(尤其高龄骨质疏松患者)等风险。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治疗31-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扩髓与不扩髓的力学分布特点。方法:纳入一名健康志愿者,CT扫描其股骨获取DICOM格式文件,顺序导入Mimics、Geomagic Wrap、SolidWorks、Hypermesh、Ansys软件处理文件,得到A3.1型、A3.2型及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分别与9,11 mm直径、170 mm长度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进行装配,赋予材料属性,设定各接触面相互作用关系及定义载荷及边界条件,之后进行求解。观察不同模型中股骨应力分布、内固定应力分布、股骨位移及内固定位移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各型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时股骨应力均小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A3.3型骨折股骨最大应力值大于A3.1型和A3.2型;②各型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时内固定应力均大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A3.3型骨折内固定最大应力值大于A3.1型;③扩髓与非扩髓对股骨及内固定位移影响较小,应力影响较大;④提示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可使股骨应力减小,内固定整体承担应力增大,远端锁钉承担应力减小;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相比,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可能会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扩髓髓内钉 非扩髓髓内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有限元分析 PFNA-
下载PDF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患儿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左超 陈智 +4 位作者 肖云彬 杨舟 王祥 王野峰 向金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3.1)岁;主动脉窦轻中度脱垂83例,VSD为(4.12±0.97)mm,重度脱垂11例,VSD为(4.95±0.51)mm;VSD类型为膜周部54例,嵴内以上40例。分析VSD大小、主动脉窦脱垂程度与ADO-Ⅱ选择的关系,以及术后中期主动脉瓣反流、残余漏变化,明确ADO-Ⅱ对此类患儿的适用性。结果术后中期最终存留主动脉瓣轻度反流6例,多发于使用4-4 mm、5-4 mm型ADO-Ⅱ封堵器;残余漏10例,主要发生于使用5-4 mm、6-4 mm型封堵器。结论ADO-Ⅱ封堵器在置入形态良好状况下,适用于VSD<6 mm伴主动脉窦脱垂患儿。术后有一定的残余漏和主动脉脉瓣反流发生,但能满足介入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窦脱垂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
下载PDF
丹参酮ⅡA通过调控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雄性大鼠生殖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芳 高素文 +2 位作者 刘旋 韦志坤 郑聪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10-615,共6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糖尿病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选取43只雄性SD大鼠中的35只通过高糖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动物模型,并分为模型组、TanⅡA(6 mg/kg)组、SB203580[p38丝裂原活化蛋...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糖尿病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选取43只雄性SD大鼠中的35只通过高糖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动物模型,并分为模型组、TanⅡA(6 mg/kg)组、SB203580[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2 mg/kg]组和TanⅡA+SB203580(6 mg/kg+2 mg/kg)组,每组8只;剩余8只设为正常组。给药治疗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含量。检测精子质量(浓度、存活率和活力),测量睾丸重量并计算睾丸指数。HE染色法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睾丸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睾丸组织p38MAPK、p-p38MAPK、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p-NF-κB p65、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anⅡA组、SB203580组和TanⅡA+SB203580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LH、FSH含量和精子浓度、存活率及活力升高(均P<0.05);睾丸重量和睾丸指数升高(均P<0.05);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T-SOD、CAT活力升高且MDA、TNF-α、IL-1β、IL-8含量降低(均P<0.05);HMGB1水平和p-p38MAPK/p38MAPK、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均P<0.05)。TanⅡA+SB203580组以上指标优于TanⅡA组和SB203580组(均P<0.05)。结论:TanⅡA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糖尿病雄性大鼠生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殖损伤 丹参酮A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大鼠
下载PDF
脂氧素A4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贵佐 杨淑梅 刘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 LXA4)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typeⅡcell, ATⅡ)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 LXA4)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typeⅡcell, ATⅡ)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1)组、空质粒+TGF-β1组、pcDNA3.1-Nrf2+TGF-β1组及LXA4+TGF-β1组。TGF-β1组以5 ng/mL TGF-β1干预A549细胞48 h;空质粒+TGF-β1组和pcDNA3.1-Nrf2+TGF-β1组A549细胞先分别转染空质粒或Nrf2过表达质粒,再以5 ng/mL TGF-β1干预48 h;LXA4+TGF-β1组A549细胞先用100 nmol/L LXA4预处理6 h再给予5 ng/mL TGF-β1干预48 h。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光镜下可见部分A549细胞形态从鹅卵石状变成细长不规则状,呈间质性改变,E-cadherin表达减少(P<0.05)、α-SMA表达增多(P<0.01),Nrf2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TGF-β1组相比,pcDNA3.1-Nrf2+TGF-β1组A549细胞E-cadherin表达增多(P<0.05)、α-SMA表达减少(P<0.01);LXA4+TGF-β1组A549细胞E-cadherin上调、α-SMA下调以及Nrf2蛋白水平增多(P<0.05)。结论 LXA4可抑制A549细胞发生EMT,其机制与上调Nrf2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型肺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脂氧素A4 NRF2
下载PDF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血管紧张素-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黄左宇 朱晓红 +2 位作者 陆雪峰 邹美银 曹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该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7例首诊AIDS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7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该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7例首诊AIDS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7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病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纳入研究者进行α1-AT、Ang-Ⅱ水平检测,并进行分组比较。对纳入研究的AIDS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α1-AT、Ang-Ⅱ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DS患者预后的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α1-AT、Ang-Ⅱ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α1-AT和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IDS患者1年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3.71%(23/97)。预后不良患者血清α1-AT和Ang-Ⅱ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合并淋巴瘤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清蛋白(AL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淋巴瘤(OR=2.087)、高α1-AT水平(OR=2.611)、高Ang-Ⅱ水平(OR=2.138)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α1-AT预测AI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Ang-Ⅱ预测的AUC为0.798,α1-AT联合Ang-Ⅱ预测的AUC为0.918。结论α1-AT和Ang-Ⅱ在AIDS患者血清中水平异常升高,而且与患者预后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α1-AT和Ang-Ⅱ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Α1-抗胰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 预后评估 预测价值
下载PDF
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6
作者 朵建英 邸丽 +7 位作者 卢岩 王敏 黄月 朱文佳 文欣玫 徐敏 陈海 笪宇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4种IIM[皮肌炎(DM)5例,多发性肌炎(PM)5例,散发性包涵体肌炎(IBM)4例及坏死性自身免疫性肌病(NAM)5例]和2种非炎性肌病(NIM)[肌营养不良(MD)5例,dysferlinopathy肌病5例]。将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HC-Ⅰ、MHC-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M、DM及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达100.0%,NAM和MD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80.0%,dysferlinopathy肌病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20.0%。PM和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Ⅱ阳性率分别为40.0%、50.0%,其余类型疾病患者肌肉标本的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结论相较于MHC-Ⅰ免疫组化染色,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IIM与NIM中有较高的特异性。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对不同肌病类型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腹部推拿按摩对CFS大鼠HPA轴功能及海马区5-HT1AR-CaMKⅡ通路的影响
7
作者 苏志超 李华南 卢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5期636-638,647,共4页
目的 观察腹部推拿按摩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海马区5-HT1AR-CaMKⅡ通路的影响,为完善其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睡眠剥... 目的 观察腹部推拿按摩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海马区5-HT1AR-CaMKⅡ通路的影响,为完善其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睡眠剥夺和力竭游泳法制备CFS模型。制备成功后,干预组予以腹部按摩,干预6周。结果 T_(0)时,模型组和干预组矿场格子计数、悬挂不动时间、力竭游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的血浆ACTH、CORT、CRH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_(1)时,模型组与干预组矿场格子计数和力竭游泳时间少(短)于对照组,悬挂不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干预组ACTH、CORT、CR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干预组矿场格子计数和力竭游泳时间多(长)于模型组,干预组ACTH和CORT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推拿按摩能够改善CFS大鼠病理进程中HPA轴功能耗损,对海马区5-HT1AR-CaMKⅡ通路也有调节,可能是其发挥抗CFS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腹部推拿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5-羟色胺1A受体
下载PDF
血清sTWEAK、Netrin-1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沈晨 施巍 +2 位作者 张元杰 杨治荣 程华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04-409,415,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术后30 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血清sTWEAK、Netrin-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据以构建血清sTWEAK、Netrin-1及APACHEⅡ评分联合应用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WEAK、Netrin-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的重症监护室居住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白蛋白水平、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分和血清Netrin-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多发脑挫裂伤占比、机械通气占比、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血清sTWEAK、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脑挫裂伤、Netrin-1水平降低、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升高、sTWEAK水平升高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WEAK、Netrin-1及APACHEⅡ评分3个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分别为0.742(0.552~0.925)、0.731(0.488~0.963)、0.714(0.502~0.911)、0.882(0.795~0.947)。结论血清sTWEAK、Netrin-1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预后
下载PDF
具有比率依赖的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函数的染病捕食者-食饵随机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9
作者 赵玉凤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研究了带有饱和发生率和比率依赖的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函数的染病捕食者-食饵随机模型的动力学性质。首先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利用Ito公式,通过反证法证明了在满足利普希茨条件下随机模型存在唯一的全局正解;然后,利用Ito公式、局... 研究了带有饱和发生率和比率依赖的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函数的染病捕食者-食饵随机模型的动力学性质。首先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利用Ito公式,通过反证法证明了在满足利普希茨条件下随机模型存在唯一的全局正解;然后,利用Ito公式、局部鞅的大数定律等随机微分方程的相关理论证明了系统在满足一定条件时食饵是持久的,易感捕食者和染病捕食者将逐渐灭绝;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并得到了主要参数对模型的解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病捕食者-食饵随机模型 饱和发生率 Holling型功能反应函数 比率依赖 灭绝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10
作者 王燕玲 王丽娜 +5 位作者 黄巧玲 王燕燕 宋娜娜 刘旭蓉 吴静 蔡兴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TEN患者20例,均给予rhTNFR:Fc治疗。治疗21 d后,记录TE...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TEN患者20例,均给予rhTNFR:Fc治疗。治疗21 d后,记录TEN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段(治疗后7、14、21 d)的药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DASI)评分[DASI评分平均值,50%DASI(DASI50)、75%DASI(DASI75)、90%DASI(DASI90)所占比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21 d后,TEN患者中,显效18例(90.00%),有效2例(10.00%)。TEN患者治疗后7、14、21 d的DASI评分分别为(30.44±5.68)、(5.28±2.31)、(2.04±1.12)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52.34±7.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21 d后的DASI50(100.00%)、DASI75(100.00%)、DASI90(90.00%)的改善比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N患者治疗后7、14、21 d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22.73±5.58)、(15.99±4.60)、(4.44±1.10)pg/mL,均低于治疗前[(33.63±17.3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N患者体温下降时间为(2.49±0.81)d,皮疹控制时间为(5.19±1.90)d,住院时间为(11.92±4.20)d。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终止治疗或失访,均未出现急性不良反应,随访期间病情未见复发,定期复查结果显示并无合并症、活动性肝炎与结核疾病等。结论rhTNFR:Fc作为治疗TEN疾病的药物其疗效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可降低血清TNF-α水平与DASI评分,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生物制剂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质谱法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Ⅱ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日新 肖萌 +2 位作者 刘静 戴忠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386-390,396,共6页
目的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色谱柱采用Waters-ACQUI UPLC HSS T3 C_(18)(2.1 mm×100 m... 目的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色谱柱采用Waters-ACQUI UPLC HSS T3 C_(18)(2.1 mm×100 mm,1.8μm),采用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含1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17批滴通鼻炎水中有9批样品未检出马兜铃酸Ⅰ(检出限0.13 pg),8批样品中检出马兜铃酸Ⅰ,含量在0.41~3.60 ng·mL^(-1)。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马兜铃酸Ⅱ(检出限0.41 pg)。结论建立了UPLC-MS/MS同时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通鼻炎水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酸 超高效液相-质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的影响
12
作者 张思培 伊淼 +7 位作者 王建国 杨莎 彭振英 崔利 张正 郭峰 张佳蕾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4-564,共11页
为探究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模式对植株碳积累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周年植株碳积累、土壤容重、土壤团聚体、0~100 cm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设置5种种植方式,小麦-单作花生(W-P)、... 为探究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模式对植株碳积累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周年植株碳积累、土壤容重、土壤团聚体、0~100 cm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设置5种种植方式,小麦-单作花生(W-P)、小麦-单作玉米(W-M)、小麦-玉米Ⅱ花生(行比3∶4,W-MⅡP1)、小麦-玉米Ⅱ花生(行比3∶6,W-MⅡP2)、小麦-玉米Ⅱ花生(行比6∶8,W-MⅡP3)。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2018-2019年花生、玉米植株碳积累显著低于单作处理,但间作模式的碳当量比均大于1,其中以MⅡP2处理最大。与玉米茬小麦(W-M)相比,间作茬(W-MⅡP)、花生茬(W-P)小麦植株碳累积量增加了487.09~1148.08 kg/hm^(2)。间作茬口降低冬小麦季0~10 cm土层土壤容重,提高冬小麦季深层土壤小颗粒团聚体(0.25~2 mm)和冬小麦季表层土壤微团聚体(<0.25 mm)的比例。三种间作模式中,MⅡP2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MⅡP1和MⅡP3,分别提高3.22%、8.29%。间作茬口增加冬小麦季0~60 cm土层中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同时增加小麦茬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其中W-MⅡP2的有机碳储量与W-M和W-P相比分别增加2.55%和4.05%。总之,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模式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改善了深层土壤小团聚体和表层微团聚体结构,提高了作物植株碳积累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花生 土壤理化性质 碳积累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N-聚糖合成通路中内质网α-1,2甘露糖苷酶和α-甘露糖苷酶Ⅱ基因对家蚕胚胎滞育的调控作用
13
作者 阿依努尔·亚森 樊丙炎 +7 位作者 陈艳花 宁阳威 王东岳 吴赛 朱娟 王梅仙 唐顺明 沈兴家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家蚕滞育是基因与环境协同作用的结果,其调控网络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为了解家蚕N-聚糖生物合成通路是否参与胚胎滞育调控,调查家蚕不同化性品系蛹期、胚胎发育早期以及滞育激素(DH)、蜕皮激素(20E)处理后BmN细胞中内质网α-1,... 家蚕滞育是基因与环境协同作用的结果,其调控网络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为了解家蚕N-聚糖生物合成通路是否参与胚胎滞育调控,调查家蚕不同化性品系蛹期、胚胎发育早期以及滞育激素(DH)、蜕皮激素(20E)处理后BmN细胞中内质网α-1,2甘露糖苷酶基因(BmMAN1B)和α-甘露糖苷酶Ⅱ基因(BmMAN2)的转录水平。qRT-PCR结果显示:这2个基因在不同化性品系中的转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蛹晚期的转录水平高于早期;分别用100 nmol/L DH和10 ng/mL 20E处理BmN细胞,BmMAN1B和BmMAN2的转录水平都极显著上调,提示2个基因与家蚕滞育密切相关。对BmN细胞和家蚕二化性品系秋丰165℃催青产非滞育卵组(QFLT)蛹期2 d雌蛹进行BmMAN1B和BmMAN2基因的RNA干扰,结果发现滞育相关基因BmDH、BmDHR-1、BmTRE2和BmSDH-2a等的转录水平发生了变化;当在个体水平进行BmMAN1B和BmMAN2基因的共同干扰时,382%的子代卵由非滞育转变为滞育。结果表明,BmMAN1B和BmMAN2在家蚕胚胎滞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 N-糖基化 内质网α-1 2甘露糖苷酶 α-甘露糖苷酶
下载PDF
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GST-π、TopoisomeraseⅡ-α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胥明 龚镭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0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 探讨GST -π、TopoisomeraseⅡ -α蛋白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鼠抗人TopoisomeraseⅡ -α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GST -π抗体对 6 0例大肠癌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1.GST -π、TopoisomeraseⅡ -α... 目的 探讨GST -π、TopoisomeraseⅡ -α蛋白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鼠抗人TopoisomeraseⅡ -α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GST -π抗体对 6 0例大肠癌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1.GST -π、TopoisomeraseⅡ -α蛋白的表达和肿瘤大小、部位及类型无关 (P >0 .0 5 ) ;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 2 .GST -π在癌灶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意义不同 ,在肿瘤组织中低分化组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则低表达 ,二者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 ;TopoisomeraseⅡ -α在高分化组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 (P <0 .0 0 1)。结论  1.GST -π在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及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及临床分期有关 ,可作为肿瘤预后的指标。 2 .Topoi someraseⅡ -α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其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免疫组化 GST-Π topoisomerase-α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Beclin-1、LC3-Ⅱ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彭雄 周兰 +6 位作者 施雨燕 龚志贤 张亮 艾坤 李鑫 陈青 刘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滑膜细胞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Ⅱ,LC3-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滑膜细胞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Ⅱ,LC3-Ⅱ)表达的影响,探索艾灸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艾灸组,每组9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法制备R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艾灸组予艾灸足三里、关元,每次20 min,每天1次;甲氨蝶呤组予甲氨蝶呤0.35 mg/kg灌胃,每周2次。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每天给予艾灸组大鼠同样时长及强度的捆绑。每组均干预3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采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左后肢足趾容积,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及艾灸组精神一般,反应尚可,体质量恢复,较活跃,摄食、饮水尚可,足部肿胀、红肿缓解,其局部炎症及全身多发性关节炎情况均轻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于造模后第3、10、17、24天足趾容积明显增大(P<0.01),结合一般情况,提示模型制备成功;甲氨蝶呤组、艾灸组足趾容积于第24天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造模后第17、24天足趾容积降低(P<0.05,P<0.01),艾灸组第10、17、24天足趾容积明显降低(P<0.01)。干预3周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2含量明显升高(P<0.01),滑膜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艾灸组血清中IL-2含量降低(P<0.05),艾灸组滑膜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艾灸能改善RA大鼠关节肿胀,降低IL-2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自噬因子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滑膜组织 艾灸 白细胞介素-2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下载PDF
Ki-67及TopoisomeraseⅡ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冬 赵奎明 +2 位作者 于炎冰 袁越 张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28-329,共2页
目的探讨人胶质母细胞瘤中Ki-67及TopoisomeraseⅡ(TopoⅡ)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胶质母细胞瘤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低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标本6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TopoⅡ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人胶质母细胞瘤中Ki-67及TopoisomeraseⅡ(TopoⅡ)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胶质母细胞瘤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低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标本6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TopoⅡ的表达,研究其相关性。结果在MGMT低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中,Ki-67与TopoⅡ表达呈正相关(γ=0.83,P〈0.05)。对本组标本来源的60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人随访12~23个月,其中死亡38例,肿瘤复发46例。结论 Ki-67和TopoⅡ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强度相对一致;其表达能客观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且可能影响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KI-67 topoisomerase
下载PDF
母乳IGF-Ⅱ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关联性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张金娟 郭倩颖 +9 位作者 崔铭萱 杨晨 彭小雨 潘丽娜 李威 汪家琦 刘晨迪 王琳琳 柳鹏 刘菊芬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41,共8页
目的描述哺乳期各阶段母乳IGF-Ⅱ浓度的变化,探讨哺乳期不同阶段母乳IGF-Ⅱ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的关联,以及可能影响母乳IGF-Ⅱ浓度的因素。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招募32名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分娩妇女,分别于分娩... 目的描述哺乳期各阶段母乳IGF-Ⅱ浓度的变化,探讨哺乳期不同阶段母乳IGF-Ⅱ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的关联,以及可能影响母乳IGF-Ⅱ浓度的因素。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招募32名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分娩妇女,分别于分娩后48 h、产后15 h、产后42 h、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采集妇女母乳标本,同时收集婴儿身长、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母乳IGF-Ⅱ水平。使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母乳IGF-Ⅱ水平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之间的关联以及可能影响母乳IGF-Ⅱ水平的因素。结果母乳IGF-Ⅱ中位浓度在12月成熟乳中最高(82.5 ng/mL),6月成熟乳中最低(55.3 ng/mL),呈先下降再升高趋势,但各阶段中位浓度间未见明显差异;在调整母亲年龄、孕前BMI、孕周、母亲民族、孕产史、孕期并发症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婴儿喂养方式及婴儿性别后,研究结果显示初乳中IGF-Ⅱ含量与婴儿身长呈正相关关系(β=0.9,P<0.01),初乳、42d成熟乳、12月成熟乳中的IGF-Ⅱ含量与婴儿体重呈正相关关系(P=0.02,P<0.01和P=0.01)。将膳食炎症指数(DII)按三分位法分为三组(Q1:最抗炎倾向组,Q2:中间组,Q3:最促炎倾向组)纳入GEE模型,结果显示,第三分位组(即最促炎倾向组)与母乳IGF-Ⅱ含量正相关(β=28.6,P=0.01)。结论母乳IGF-Ⅱ对婴儿身长、体重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孕期促炎饮食与母乳IGF-Ⅱ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婴儿生长发育 膳食
下载PDF
PIVKA-Ⅱ、GGT、GPR、GLR、PLR对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琴 彭晓明 +1 位作者 梅丽萍 韩竖霞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γ-谷氨酰转肽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GPR)、γ-谷氨酰转肽酶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GLR)、血小板患者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所致不同...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γ-谷氨酰转肽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GPR)、γ-谷氨酰转肽酶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GLR)、血小板患者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所致不同肝脏疾病患者中的变化情况以及单独和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41例HBV相关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3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HBV-LC)患者82例,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HBV-HCC)患者7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1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统计分析4组患者的PIVKA-Ⅱ、GGT、GPR、GLR、PLR表达差异以及血清PIVKA-Ⅱ、GGT的阳性率情况;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HBV-HCC组患者的GLR、GPR、PLR指标与血清PIVKA-Ⅱ、GGT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PIVKA-Ⅱ、GGT、GLR、GPR、PLR单独与联合检测对HBV-HCC的诊断价值。结果:CHB组、HBV-LC组、HBV-HCC组患者的PIVKA-Ⅱ、GGT、GLR、GPR水平依次增加,其中两两组比较,GGT、GLR、GPR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HCC组的PIVKA-Ⅱ表达水平高于CHB组、HBV-LC组(P<0.05)。CHB组、HBV-LC组的PIVKA-Ⅱ、PLR水平均低于NC组(P<0.05)。HBV-HCC组血清PIVKA-Ⅱ、GGT阳性率都大于50%。HBV-HCC组患者的GLR、GPR、PLR与血清PIVKA-Ⅱ、GGT均呈正相关。PIVKA-Ⅱ、GGT、GLR、GPR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曲线下面积(AUC)以及约登(Youden)指数均高于PIVKA-Ⅱ、GGT、GLR、GPR、PLR单独检测,GGT、GLR、GPR三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达到95.06%。结论:PIVKA-Ⅱ、GGT、GPR、GLR、PLR在HBV感染所致不同肝脏疾病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差异,PIVKA-Ⅱ、GGT、GPR、GLR联合检测有助于HBV-HCC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蛋白 Γ-谷氨酰转肽酶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 γ-谷氨酰转肽酶与淋巴细胞计数比 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诊断价值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
19
作者 郭日新 肖萌 +2 位作者 刘静 戴忠 魏锋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294-1299,共6页
目的: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 目的: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乙腈(A)-0.1%甲酸水溶液(含1 mmol·L^(–1)乙酸铵,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样品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结果:12批双辛鼻窦炎颗粒中9批样品未检出马兜铃酸Ⅰ(检出限0.13 pg),3批样品检出马兜铃酸Ⅰ,质量分数为14.62~25.82 ng·g^(–1)。所有样品均未检出马兜铃酸Ⅱ(检出限0.44 pg)。结论:建立的UPLC-MS/MS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含量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辛鼻窦炎颗粒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UPLC-MS/MS同时测定通迪胶囊中的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
20
作者 梁晟 孙辉 +3 位作者 丁野 李文莉 刘静 戴忠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建立通迪胶囊中马兜铃酸Ⅰ(AA-Ⅰ)和AA-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采用Shiseido Shim-pack velox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含甲酸铵,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 目的:建立通迪胶囊中马兜铃酸Ⅰ(AA-Ⅰ)和AA-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采用Shiseido Shim-pack velox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含甲酸铵,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采用多反应监测,AA-Ⅰ以m/z 358.9→298.0(定量)和m/z 358.9→296.0(定性)为监测离子对;AA-Ⅱ以m/z 329.0→268.0(定量)和m/z 329.0→294.0(定性)为监测离子对,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方法,并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AA-Ⅰ在1.0524~420.9600 pg、AA-Ⅱ在1.002~100.200 ng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3%、92.34%,RSD分别为2.24%、1.49%,15批样品中AA-Ⅰ和AA-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760~20.790、0.010~0.156μg·g^(–1)。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通迪胶囊中AA-Ⅰ和AA-Ⅱ的含量,可为通迪胶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迪胶囊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酸 含量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