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poBERT:a plug and play toponym recognition module harnessing fine-tuned BERT 被引量:1
1
作者 Bing Zhou Lei Zou +2 位作者 Yingjie Hu Yi Qiang Daniel Goldber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SCIE EI 2023年第1期3045-3064,共20页
Extracting precis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ual content,referred to as toponym recognition,is fundamental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crucial in a plethora of spatial analyses,e.g.mining loc... Extracting precis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ual content,referred to as toponym recognition,is fundamental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crucial in a plethora of spatial analyses,e.g.mining location-based information from social media,news reports,and survey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However,the performance of existing toponym recognition methods and tools is deficient in supporting tasks that rely on extracting fine-grain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rom texts,e.g.locating people sending help requests with addresses through social media during disasters.The emerging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s have,revolutionized,natural language_processing and understanding by machines,offering a promising pathway to optimize toponym recognition to underp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In this paper,TopoBERT,a uniquely designed toponym recognition module based on a one-dimensional'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1D)and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BERT),is proposed and fine-tuned.Three datasets are leveraged to tune the hyperparameters and discover the best strategy to train the model.Another seven dataset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TopoBERT achieves state-of-the-art performance(average f1-score=0.854)compared to the seven baseline models.It is encapsulated into easy-to-use python scripts and can be seamlessly applied to diverse toponym recognition tasks without additional tr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geoparse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toponym recognition BERT
原文传递
地名治理与更名政治 ——民国时期北京街巷地名的演变
2
作者 罗桂林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6,共13页
明清以来,北京的街巷地名基本上处于自主发展和多中心管理的状态中,既受到王朝政治和精英文化的影响,也为民间文化的发展保留了空间。进入民国以后,城市当局开始强化对街巷地名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又将地名管理与不动产登记相结合,形... 明清以来,北京的街巷地名基本上处于自主发展和多中心管理的状态中,既受到王朝政治和精英文化的影响,也为民间文化的发展保留了空间。进入民国以后,城市当局开始强化对街巷地名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又将地名管理与不动产登记相结合,形成精细治理城市空间的技术基础。城市当局还发动了对街巷地名的“雅化”、民族主义化和“地名革命”等运动,通过对街巷地名的政治化操作,将街头打造成意识形态展演的空间。但由于存在着各种限制性因素,城市当局对街巷地名的全盘整顿难以落到实处。民国时期北京街巷地名的演变,既展示了权力生产和行使的新方式,也反映出近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北京街巷 城市地名 地名治理 更名政治
下载PDF
古藏文文献中གབོག(gog)、གབོག་ཡུལི(gog yul)、ཀབོག(kog)、ཀབོག་ཡུལི(kog yul)四地名新考
3
作者 宗喀·漾正冈布 方艺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7,94,共9页
གབོག(gog)、གབོག་ཡུལི(gog yul)、ཀབོག(kog)、ཀབོག་ཡུལི(kog yul)是敦煌古藏文写卷Or.8212(187)《大事纪年》和P.T.1287《赞普传记》中记载的四个重要地名,其中གབོག这一地名还出现在了瓦罕走廊的古藏文石刻上。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已有... གབོག(gog)、གབོག་ཡུལི(gog yul)、ཀབོག(kog)、ཀབོག་ཡུལི(kog yul)是敦煌古藏文写卷Or.8212(187)《大事纪年》和P.T.1287《赞普传记》中记载的四个重要地名,其中གབོག这一地名还出现在了瓦罕走廊的古藏文石刻上。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已有数十位东西方学者对这四个地名做过探讨,然而它们具体所指至今仍莫衷一是。通过考释གབོག、གབོག་ཡུལི、ཀབོག、ཀབོག་ཡུལི在不同语境和上下文中的具体所指,认为瓦罕走廊石刻上的gog,Or.8212(187)第4/10/20行中的གབོག、གབོག་ཡུལི、ཀབོག་ཡུལི及P.T.1287第525行单独出现的ཀབོག均指护蜜(瓦罕),属于吐蕃“堆却”(སྟོབོདོ་ཕྱོབོགསེ།,stod phyogs,上部)地区;Or.8212(187)第16行中的ཀབོག为廓州,在吐蕃地理概念中属于多思劢(མདོབོ་སྨོདོ།,mdosmad)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གབོག/གབོག་ཡུལི།/ཀབོག/ཀབོག་ཡུལི། 古藏文地名 护蜜 廓州
下载PDF
数字地名研究综述
4
作者 张保钢 张褚朋 《北京测绘》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数字地名是地名服务信息化,包括地名地址的采集提取、处理建库、成果转化、地址匹配、数据可视化、数据共享与应用等内容。作者认为数学模型和人工智能方法提取地形图、卫星影像上的地名是地名地址数据自动采集的主要方法。城市地标的... 数字地名是地名服务信息化,包括地名地址的采集提取、处理建库、成果转化、地址匹配、数据可视化、数据共享与应用等内容。作者认为数学模型和人工智能方法提取地形图、卫星影像上的地名是地名地址数据自动采集的主要方法。城市地标的识别提取、中文信息和空间定位位置的识别相对较易,语义层面的深层次地址实体识别还存在问题,地址解析方法有待完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其解决之道。非地标地物地址、空间分布不连续地址的提取方法有待研究。建立快速的地名地址数据交换标准是一个迫切问题。在地址匹配方面,分词统计、人工智能等是主要方法,但都有局限性,地址分级越多,匹配效果越好。外层空间的地名命名需要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步甚至更快一步。每种少数民族语言的译音规则都是需要的,G20及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名汉字译写导则有待加强。地名分类有交叉,地址尚无较为科学的分类方法。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和一带一路地名文化是地名文化研究的热点,现代地名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重视,历史地名保护及地名的古为今用仍任重道远。完善的地名地址标识辅以商用导航软件,寻址问路难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地址 数据采集 地址匹配 地名文化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多学科地名研究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黄劲伟 苗文權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86-102,共17页
地名是语言、地理、历史、哲学和军事等多学科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从1995年至今,中国知网收录有关的核心期刊论文共3177篇。运用CiteSpace工具加以分析,发现90%的文献分布于8个主要类别,其中历史和地理类占比过半。地名研究热点形成和延... 地名是语言、地理、历史、哲学和军事等多学科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从1995年至今,中国知网收录有关的核心期刊论文共3177篇。运用CiteSpace工具加以分析,发现90%的文献分布于8个主要类别,其中历史和地理类占比过半。地名研究热点形成和延续时间较短,受时事影响较大。工业技术、天文学及地球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布较为集中,语言文字和历史、地理方面的成果较为分散,但是影响转化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 地名 文献计量研究 CITESPACE
下载PDF
基因视角下乡村地名文化地图空间表达策略研究
6
作者 李永刚 夏竹君 +2 位作者 叶玲 陶彣君 刘建伟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10期38-41,共4页
运用文化基因理论指导构建了地图空间中乡村地名文化的表达框架,从显性、隐性、行为活动性3个层面对地名文化基因进行了解。在监利乡村地名文化图编制实践中,针对3种文化基因制定了各自的表达策略,并详细阐述了三者在地图空间中的系统... 运用文化基因理论指导构建了地图空间中乡村地名文化的表达框架,从显性、隐性、行为活动性3个层面对地名文化基因进行了解。在监利乡村地名文化图编制实践中,针对3种文化基因制定了各自的表达策略,并详细阐述了三者在地图空间中的系统性协调方案。其中显性文化基因表达重物质性实体的客观地理分布,隐性文化基因表达重非物质性精神的多维意境展现,行为活动性文化基因重多行为主体多展示载体的信息交互,三者互相作用,共同完成了地图空间的完整构建和文化内涵的有效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名 乡村地名文化地图 文化基因 地图空间 地图制图
下载PDF
地名地址数据增量更新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钟丹虹 吴雪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研究了地名地址数据的增量更新流程和特点,针对地名地址数据变化迅速、数据海量且属性繁杂的情况,以“天地图·广东”数据更新和广东省地名地址库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数据质量问题和易错点为切入点,探讨了地名地址数据增量更... 研究了地名地址数据的增量更新流程和特点,针对地名地址数据变化迅速、数据海量且属性繁杂的情况,以“天地图·广东”数据更新和广东省地名地址库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数据质量问题和易错点为切入点,探讨了地名地址数据增量更新的质量控制方式,旨在提高数据更新的成果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促进技术设计和生产流程的优化。同时,通过该研究为类似的地理空间数据增量更新提供质量控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地址数据 增量更新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城市记忆视角下房地契档案中的地名文化——以云南师范大学馆藏西南联大珍贵房地契档案为例
8
作者 胡义聪 王晶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档案记忆观”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记忆工程的发展,开始从“记忆”层面重视档案文献的保护,世界记忆工程落在国家和城市层面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城市记忆工程的建设,而高校档案馆又为城市记忆提供了重要素材,其中高校馆藏的房地契档案不仅... “档案记忆观”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记忆工程的发展,开始从“记忆”层面重视档案文献的保护,世界记忆工程落在国家和城市层面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城市记忆工程的建设,而高校档案馆又为城市记忆提供了重要素材,其中高校馆藏的房地契档案不仅从侧面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还蕴含了丰富地名文化,地名文化又承载着城市记忆,开发利用地名文化就是对城市记忆的延续。挖掘和分析西南联大珍贵房地契档案中的昆明街道巷地名文化和其中的价值,并从地名角度出发,采取编制并普及地名志系列丛书、利用档案打造地名文化名片、建立独具特色的地名标识牌等措施,利用地名文化来推动城市记忆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文化 房地契档案 城市记忆
下载PDF
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命名认知规律探究
9
作者 谢毓 揭春雨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目前学界对于地名中的隐喻和转喻在地理命名中的角色和作用尚需给予更多重视。该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映射理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在香港地区地名... 目前学界对于地名中的隐喻和转喻在地理命名中的角色和作用尚需给予更多重视。该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映射理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在香港地区地名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及应用规律,归纳出两大命名倾向,即人文地理类通名转喻命名法和自然类通名隐喻命名法。前者以地理环境作为概念映射的源域,通过转喻利用事物的临近性为人文地理实体命名,后者则以人体、地理环境为源域,通过隐喻利用事物特征的相似性为自然地理实体命名。该研究的结果不仅深化了在认知语言学和术语学上对地理通名的理解,还扩展了概念映射理论的应用范围,为命名和术语生成研究增添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地名 地理通名 认知术语学 隐喻 转喻 概念映射
下载PDF
Learning to combine multiple string similarity metrics for effective toponym matching 被引量:1
10
作者 Rui Santos Patricia Murrieta-Flores Bruno Marti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SCIE EI 2018年第9期913-938,共26页
Several tasks related to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to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involve toponym matching,that is,the problem of matching place names that share a common referent.In this articl... Several tasks related to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to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involve toponym matching,that is,the problem of matching place names that share a common referent.In this article,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wide-ranging evalu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string similarity metrics over the toponym matching task.We also report on experiments involving the usage of 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for combining multiple similarity metrics,which has the natural advantage of avoiding the manual tuning of similarity thresholds.Experiments with a very large dataset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for the individual similarity metrics are relatively small,and that carefully tuning the similarity threshold is important for achieving good results.The methods based on 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particularly when considering ensembles of decision trees,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on this task,significantly outperforming the individual similarity metr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nym matching supervised learning string similarity metrics duplicate detection ensemble learn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原文传递
雄安新区村落命名特点及地名景观特征分析
11
作者 吴坚 王彦颖 张清华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将雄安新区村落地名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整理分析,总结村落地名的命名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村落形成的历史进程。研究发现,雄安新区村落主要形成于宋、明、清三个时期,地名命名以使用居民姓氏为主,体现了该地区村落以移民为... 将雄安新区村落地名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整理分析,总结村落地名的命名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村落形成的历史进程。研究发现,雄安新区村落主要形成于宋、明、清三个时期,地名命名以使用居民姓氏为主,体现了该地区村落以移民为主的形成方式,而不同命名方式的复合使用则反映了村落变化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根据雄安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上军事活动频繁的特点,选取其中与水和军事有关的两类村落地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移动搜索法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两类地名的比重和分布趋势,研究不同类型地名景观,揭示雄安新区村落临水而居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征,以及历史上军事活动对村落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村落地名 地理信息系统 地名景观
下载PDF
地名证据下中国野生虎的历史分布与人虎关系演变
12
作者 纪小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利用地名的证据作用,应用空间计量与数理统计方法,描述了野生虎的历史分布,分析了虎地名的构词方式与表征地物,探讨了人虎关系的历史演变,关注了虎的生存状态、虎患及人类响应。地名证据发现:(1)历史上野生虎主要集中于湘东南、黔中、... 利用地名的证据作用,应用空间计量与数理统计方法,描述了野生虎的历史分布,分析了虎地名的构词方式与表征地物,探讨了人虎关系的历史演变,关注了虎的生存状态、虎患及人类响应。地名证据发现:(1)历史上野生虎主要集中于湘东南、黔中、鄂西与辽中南地区的深山沟谷与密林中,其次是省界交汇地区;(2)主要栖居于低海拔、低起伏度与坡度平缓的林谷中,森林破坏与农田扩增导致虎生境的碎片化与领地的锐减;(3)生境破坏与习性改变引发虎群、虎与其他动物、虎与人因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而激烈竞争,虎生存状态趋向恶化;(4)隋唐时期之前,虎地名村落的数量较为稳定,随后不断增加,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意味着人虎冲突程度越发激烈,虎患是天灾与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5)明清以来,先进的猎杀技术促使人类在人虎冲突中越发激进,官方有组织的反击行动越发频繁,直接将野生虎推向灭绝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地名村落 历史分布 生境变迁 人虎关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教育资源承载力分析与空间可视化
13
作者 袁武彬 邓越 胡辉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前教育资源分析存在缺乏基于地理空间的应用模式、可视化与决策分离等问题,导致难以表达教育资源布局时空属性明显的特征。鉴于此,提出了基于GIS的教育资源承载力分析与空间可视化方法体系,包括教育专题数据汇聚与清洗、基于地名地址... 目前教育资源分析存在缺乏基于地理空间的应用模式、可视化与决策分离等问题,导致难以表达教育资源布局时空属性明显的特征。鉴于此,提出了基于GIS的教育资源承载力分析与空间可视化方法体系,包括教育专题数据汇聚与清洗、基于地名地址的专题数据空间化和关键指标统计分析与地图可视化,并构建了学生和老师承载力模型。基于该方法体系,对新余市城区小学教育资源布局开展了实验分析,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 教育资源 地图可视化 地名地址匹配
下载PDF
Map-Based Analysis on the Toponymic Culture of Beijing
14
作者 Wen Zongyong Xing Xiaojuan +4 位作者 Lou Weisi Cao Yu’ao Li Chengcheng Li Min(Translated) Liu Jiayan(Proofread)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21年第2期75-81,共7页
Geographical names or toponyms in Beijing boast a long history,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humanistic values,thus the toponymic culture protection in Beij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Geographical names or toponyms in Beijing boast a long history,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humanistic values,thus the toponymic culture protection in Beij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Census of Geographical Names in Beijing,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al names in Beijing and their distribution pattern presented in maps,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ng the toponymic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graphical names in Beijing characteristics toponymic culture PROTECTION
原文传递
历史文化视域下渭南地名疏证与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韩城、合阳、澄城三县市地名为例
15
作者 杜振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3-51,共9页
地名文化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文化传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渭南地名文化中积淀了相当丰富而庞杂的历史信息,需要进一步甄别;地名中的地域方言术语,是渭南地名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渭南传统村落... 地名文化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文化传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渭南地名文化中积淀了相当丰富而庞杂的历史信息,需要进一步甄别;地名中的地域方言术语,是渭南地名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渭南传统村落,既是渭南地名文化遗产之璀璨明珠,更是渭南历史文化研究的优质对象;渭南地名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体现了渭南历史文化的多元化,更增加了渭南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因此开展综合性深入研究很有必要。渭南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南 地名文化 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下载PDF
基于ArcSDE的地名普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16
作者 高寿峰 杨欣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第14期34-37,共4页
地名普查完成后,后续的成果管理是地名业务服务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地名管理平台存在管理不便和操作烦琐等问题,对日常的更新维护效率也不高。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基于ArcSDE技术的地名普查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包括了系统的总体... 地名普查完成后,后续的成果管理是地名业务服务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地名管理平台存在管理不便和操作烦琐等问题,对日常的更新维护效率也不高。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基于ArcSDE技术的地名普查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包括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主要模块的设计等,实现了地名信息的快速更新录入和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地名普查数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普查 ARCSDE 地名数据库 信息管理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中的城际相互作用距离衰减规律——基于长三角地名共现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盛铭铭 石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6,共7页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使用4种易于搜集的网络文本数据,基于网络文本中的地名共现估算不同文本类型及不同“距离”参数设定情景下的衰减系数值,并进一步讨论距离衰减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异质性特征,为重力模型相关参数的标定提供依据。结果表...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使用4种易于搜集的网络文本数据,基于网络文本中的地名共现估算不同文本类型及不同“距离”参数设定情景下的衰减系数值,并进一步讨论距离衰减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异质性特征,为重力模型相关参数的标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就空间格局而言,长三角网络呈现出核心城市间廊道效应凸显、“核心-边缘”特征显著、核心城市强带动能力等多个特征。(2)就距离衰减系数而言,网络空间中虚拟要素流的衰减系数总体上小于以人口流动为代表的实体要素流,具有要素类型异质和地理空间异质的双重特征,与地域空间在层级结构、产业分工、近域相似度等方面的真实差异有关,这折射出距离衰减背后复杂的超时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模型 距离衰减系数 地名共现 空间异质性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青海河湟谷地地名文化的特征及当代价值
18
作者 胡晓 陈宗颜 +1 位作者 曲莹 杨晓雪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89-98,共10页
地名文化是地名的灵魂所在,背后隐藏着详实且珍贵的社会、军事、历史等信息,河湟地名沉淀了历史上民族融合、互动的文化。文章在挖掘河湟谷地地名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地名文化特征,从借鉴启发、德育教化、文化发展三个维度阐述了地名... 地名文化是地名的灵魂所在,背后隐藏着详实且珍贵的社会、军事、历史等信息,河湟地名沉淀了历史上民族融合、互动的文化。文章在挖掘河湟谷地地名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地名文化特征,从借鉴启发、德育教化、文化发展三个维度阐述了地名文化的当代价值,其结论主要如下:(1)地名文化内涵丰富,反映出区域的突出特征,蕴藏多民族融合发展的绚烂文化,并且随着社会变迁、时代进步而历久弥新;(2)地名文化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借自然、历史来促进民族团结、启迪时代智慧,以丰富内涵来激发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提升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形成地方形象,助力区域发展。在发展迅速的新时代,应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地名文化,传承、弘扬地名所富含的文化价值,促进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文化 当代价值 河湟谷地
下载PDF
地名在旅游口号中的嵌入及应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韦艳绿 王荣 《旅游论坛》 2023年第1期53-60,共8页
地名是旅游口号的重要元素,其运用形式影响着旅游口号的宣传效果。为了解地名在旅游口号中的运用规律,文章从地名语词、旅游形象定位和句法平面视角对382个旅游口号进行地名应用规律的总结。结果表明:地名专名起到地域符号的作用,通名... 地名是旅游口号的重要元素,其运用形式影响着旅游口号的宣传效果。为了解地名在旅游口号中的运用规律,文章从地名语词、旅游形象定位和句法平面视角对382个旅游口号进行地名应用规律的总结。结果表明:地名专名起到地域符号的作用,通名则起到展示旅游地“类”的作用;地名现名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别名则兼做旅游形象符号;地名在各形象定位法中的运用策略与内涵不同;地名通常是旅游口号的中心和重点,但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语义气场不同。文章构建了旅游口号的地名应用模式,为口号设计与地名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口号 地名 旅游形象定位 句法平面
下载PDF
基于GIS的长春市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20
作者 赵芷岑 董姝娜 杨唯祎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19-127,共9页
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利用GIS中基于核密度估计法的空间平滑法,从空间可视化与量化角度分析长春市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春市自然景观类地名分布受地形与水文条件影响最大,集中分布于长春市区及下辖县市,反映了自然要素在地名... 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利用GIS中基于核密度估计法的空间平滑法,从空间可视化与量化角度分析长春市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春市自然景观类地名分布受地形与水文条件影响最大,集中分布于长春市区及下辖县市,反映了自然要素在地名命名过程中的直接影响。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分布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区,经济越发达,地名的分布集中程度越高。地名含义变化受聚落、军事、交通、建筑工程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文化景观 GIS 长春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