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铅、镉、砷污染评价及人体健康累积风险评估方法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众谋 康帅 +6 位作者 左甜甜 孔德娟 刘月帅 石佳 郑玉光 金红宇 马双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对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铅(Pb)、镉(Cd)、砷(As)的残留量进行测定,探索符合冬虫夏草及相关产品使用特点的污染评价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基于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Pb、Cd、As的残留量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目的:对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铅(Pb)、镉(Cd)、砷(As)的残留量进行测定,探索符合冬虫夏草及相关产品使用特点的污染评价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基于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Pb、Cd、As的残留量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金属污染指数法对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计算重金属日暴露量,分别采用危害指数法和更加精确的靶器官毒性剂量法对Pb、Cd、As联合暴露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累积风险评估。结果:污染评价结果说明,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As的污染应引起关注,不同品种污染程度为冬虫夏草(繁育品)=蛹虫草<冬虫夏草(野生品)<香棒虫草<亚香棒虫草;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对于心血管和神经系统,1批冬虫夏草(野生品)全草中Pb、Cd、As联合暴露产生的累积健康风险需被进一步关注。结论: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重金属污染评价,以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可为中药安全性评价及相关限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重金属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尼梅罗综合指数法 金属污染指数法 靶器官毒性剂量法
下载PDF
氟吡菌酰胺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
2
作者 吴迟 李敏 +3 位作者 刘新刚 崔少青 孙田 何明远 《现代农药》 CAS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探究了氟吡菌酰胺对8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以明确氟吡菌酰胺对环境生物的毒性风险。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对鸟、蜜蜂、家蚕、蚯蚓和鱼的毒性等级均为低毒,对赤眼蜂属于低风险,对水生生物大型溞和藻类的毒性等级均为中等毒。因此,在田... 探究了氟吡菌酰胺对8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以明确氟吡菌酰胺对环境生物的毒性风险。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对鸟、蜜蜂、家蚕、蚯蚓和鱼的毒性等级均为低毒,对赤眼蜂属于低风险,对水生生物大型溞和藻类的毒性等级均为中等毒。因此,在田间施用氟吡菌酰胺时,应注意对水生生物的保护,使用时远离水产养殖区,避免在水体中清洗施药用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吡菌酰胺 非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冶炼厂周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及修正
3
作者 吴健芳 王红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为科学量化重金属复合暴露产生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引入靶器官毒性剂量(TTD)模型和证据权重分析模型(WOE)对传统评估模型(HRA)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修正,并以华中某冶炼厂周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为例,探究3种模型对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为科学量化重金属复合暴露产生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引入靶器官毒性剂量(TTD)模型和证据权重分析模型(WOE)对传统评估模型(HRA)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修正,并以华中某冶炼厂周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为例,探究3种模型对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镉(Cd)、铅(Pb)、铬(Cr)和砷(As)的浓度均值分别为0.37、36.65、69.06和7.66mg/kg,其中Cd、Pb和Cr不同程度超出研究区土壤背景值,4种重金属传统非致癌健康风险值(HI_(HRA))为2.27×10^(-3)~3.35×10^(-1)。经TTD模型和WOE模型修正后4种重金属HI_(TTD)和HI_(WOE)分别为1.64×10^(-2)~5.50×10^(-1)和1.08×10^(-2)~6.09×10^(-1),其中HI_(TTD)、HI_(WOE)均值分别为HI_(HRA)均值的1.88倍和1.17倍。研究显示,对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农用地开展人体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时,需考虑多靶器官效应及重金属间的交互作用,避免传统风险评估方法低估或高估土壤污染对暴露人群产生的实际健康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健康风险 靶器官毒性剂量模型 证据权重模型
下载PDF
Toxicological advance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2019
4
作者 Yuan Yao Gen-Bei Wang +2 位作者 Shu-Li Man Long Ma Wen-Yuan Gao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2020年第2期83-89,共7页
There were many researches concerning toxicolog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TM)and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during the past 12 months.This annual toxicology review summarized target organs of TM like liver,kidney and hear... There were many researches concerning toxicolog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TM)and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during the past 12 months.This annual toxicology review summarized target organs of TM like liver,kidney and heart.Safety medication of TM has been concerned to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including infants,children,pregnancy and the postnatal period.Besides rodents,zebrafish embryoes have been regarded as common model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M.New technologies in toxicology focus on rapidly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oxins in TM.Multispectral optoacoustic tomography imaging the precise location of TM-induced liver injury with 3D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ing serum exosomal microRNA and liver microRNA profiles are used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TM-induced hepatotoxicity.Taken together,study on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other target organs,drug safety in elders,new models and method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evention of TM toxicolog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medicine(TM) Natural product HERB toxicITY toxic target organs Risk assessment Safety evaluation
下载PDF
Toxicological advance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2020
5
作者 Ya-Ru Li Shu-Li Man +1 位作者 Long Ma Wen-Yuan Gao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2021年第3期78-85,共8页
There were many researches concerning toxicolog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during the past 12 months.This annual toxicology review summarized different toxic analysis methods of traditional m... There were many researches concerning toxicology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during the past 12 months.This annual toxicology review summarized different toxic analysis method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evaluated models,toxic target organs,toxic mechanisms,popular research issues and herbs in 2020.Caenorhabditis elegans came to use for the assessment of toxicity.Omics technology such as genomics,transcriptome,metabolomics and proteomics were applied extensively.2020 toxicology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liver,kidney and heart were the mainly toxic target organ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Their toxic mechanisms included cell apoptosis,metabolic disorder,oxidative stress,inflammatory damage,liver and renal fibrosis and even inducing carcinogenesis.In addition,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and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as well as their detoxification methods were still hot issue.Therefore,study on the toxicity mechanism of target organs,processing and extract methods,quality control and dose control,new models and methods should be used in the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toxicolog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medicine Natural product HERB toxic target organs Safety evaluation
下载PDF
Toxicological advance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2021
6
作者 Fu-Rong Liu Ling-Ru Gong +3 位作者 Hao-Yan Sun Long-Zhang Song Wen-Yuan Gao Shu-Li Man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2022年第4期49-54,共6页
In 2021,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on the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as well as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s.Among them,the toxicity evaluation of evodiamine,Gardenia Jasminoides J.Ellis,and anth... In 2021,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on the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as well as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s.Among them,the toxicity evaluation of evodiamine,Gardenia Jasminoides J.Ellis,and anthraquinone in the liver,kidneys,heart,and other organs has become a popular topic.Their toxic mechanisms include oxidative stress,inflammatory response,apoptosis,mitochondrial damage,and disorders of lipid and amino acid metabolism.In response to the drawbacks of time-consuming,expensive,and ethical restrictions of animal models,a variety of techniques,such as 3D organoid models,metabolomics,toxicokinetics,bioprinting methods,and network toxicology methods,have been gradually employed in the toxicity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drug toxicity and safety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2021.In the future,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reventing traditional medicine 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medicine natural product toxicITY toxic target organs risk assessment safety evaluation
下载PDF
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2种不同复配剂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估
7
作者 赵玲 沈鹏 +6 位作者 叶剑 陈千秋 镇国剑 吴艳 曹沁芳 吴静 王洪雷 《杂草学报》 2024年第2期82-94,共13页
为了开发新型农药制剂并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草胺膦·高氟吡·乙羧氟的不同复配剂(21%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水乳剂、23%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微乳剂)对... 为了开发新型农药制剂并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草胺膦·高氟吡·乙羧氟的不同复配剂(21%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水乳剂、23%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微乳剂)对斑马鱼、大型溞、羊角月牙藻、蜜蜂、家蚕5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1%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水乳剂和23%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微乳剂对斑马鱼中毒;对大型溞、蜜蜂和家蚕低毒;基于生长抑制率和生物量增长抑制率,21%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水乳剂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分别为中毒和高毒,23%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微乳剂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都为高毒。通过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可知,这2种复配剂对蜜蜂的风险等级为可接受,但对家蚕的风险等级为不可接受,因此在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这2种复配剂,并在桑田周围种植高大树木作为隔离带,以减少漂移的农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羧氟草醚 草铵膦 高效氟吡甲禾灵 农药复配剂 环境非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利司那肽联合贝那普利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压、肠道微生态、靶器官损害的影响
8
作者 张玉红 宋凤莲 陈勇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0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利司那肽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压、肠道微生态、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126例代谢综合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贝那普利组、利司那肽组和联合组,分别予贝那普利、利司那肽、贝... 目的探讨利司那肽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压、肠道微生态、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126例代谢综合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贝那普利组、利司那肽组和联合组,分别予贝那普利、利司那肽、贝那普利联合利司那肽治疗。统计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肠道微生态指标、靶器官损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组<利司那肽组<贝那普利组,舒张压、收缩压联合组<贝那普利组<利司那肽组(P<0.05);治疗6个月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联合组高于利司那肽组、贝那普利组,肠杆菌联合组低于利司那肽组、贝那普利组(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靶器官损害总发生率低于利司那肽组、贝那普利组(P<0.05);利司那肽组、贝那普利组肠道微生态指标、靶器官损害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司那肽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有利于调节代谢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态,降低血压、血糖,减少靶器官损害发生,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贝那普利 利司那肽 空腹血糖 血压 肠道微生态 靶器官损害 药物毒性
下载PDF
新烟碱类杀虫剂污染特征及其毒性效应 被引量:10
9
作者 崔嵩 李斐 刘志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1-373,共13页
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赋存现状及其对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类的毒性效应.新烟碱类杀虫剂普遍存在于多介质环境中,特别在农业种植区具有较高的残留浓度.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氧化应激... 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赋存现状及其对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类的毒性效应.新烟碱类杀虫剂普遍存在于多介质环境中,特别在农业种植区具有较高的残留浓度.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氧化应激、抑制活动能力、损伤DNA和生育功能;亦会对人类的生育、生殖、神经以及脏器功能带来风险.因此,今后亟需系统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多环境介质中的赋存及污染状况,深入探讨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健康危害,以便全面了解此类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及非靶标生物造成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杀虫剂 污染特征 非靶标生物 毒性效应
下载PDF
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估
10
作者 赵玲 沈鹏 +4 位作者 叶剑 吴艳 曹沁芳 吴静 王洪雷 《现代农药》 CAS 2023年第5期72-78,共7页
建立了基于UPLC-MS/MS法测定曝气自来水和BG11培养基中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对环境5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并分级。结果表明,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对斑马... 建立了基于UPLC-MS/MS法测定曝气自来水和BG11培养基中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对环境5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并分级。结果表明,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对斑马鱼、大型溞和家蚕的毒性为剧毒;对蜜蜂的毒性为高毒;分别以生长率抑制率和生物量增长抑制率为毒性终点计时,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分别为低毒和中毒。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对蜜蜂和家蚕均存在潜在风险。建议实际施用过程注意周围开花植物花期,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高效氯氟氰菊酯 非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发展概况和使用现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绍智 《南方园艺》 2023年第4期69-73,共5页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我国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一类杀虫剂,随着其大量投入和使用,靶标生物的抗药性日益增强,并对非靶标生物、自然环境等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本文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发展和使用现状,重点阐述靶标生物蚜虫、蓟马、烟粉虱、...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我国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一类杀虫剂,随着其大量投入和使用,靶标生物的抗药性日益增强,并对非靶标生物、自然环境等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本文综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发展和使用现状,重点阐述靶标生物蚜虫、蓟马、烟粉虱、飞虱、卫生害虫等的抗药性,非靶标生物的毒性、食物中残留情况及该类药剂的限制使用情况。文章旨在为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以期不断开发出可替代的低毒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杀虫剂 抗药性 非靶标生物 毒性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收载的有毒中药毒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34
12
作者 夏青 张晓昕 +7 位作者 徐柯心 张文婷 樊娇娇 赵崇军 冯娅茹 倪媛媛 马志强 林瑞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377-384,共8页
有毒中药的应用和记载历史悠久,其毒性是把双刃剑,能否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本综述通过检索相关中文数据库,总结了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83种有毒中药的毒性等级、用法用量、含量测定、毒性成分、毒性... 有毒中药的应用和记载历史悠久,其毒性是把双刃剑,能否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本综述通过检索相关中文数据库,总结了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83种有毒中药的毒性等级、用法用量、含量测定、毒性成分、毒性靶器官、半数致死剂量等信息,以期为有毒中药毒性、毒性分级、毒性控制方法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中药 药典 毒性分级 用法用量 毒性成分 毒性靶器官 半数致死剂量
下载PDF
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3
作者 王桂清 姬兰柱 +1 位作者 张弘 王晓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0-517,共8页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中国2000年以来植物源杀虫剂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杀虫植物筛选、杀虫活性成分鉴定、杀虫物质的生物合成(组织培养、发状根培养和利用内生真菌)、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对非靶标生物...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中国2000年以来植物源杀虫剂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杀虫植物筛选、杀虫活性成分鉴定、杀虫物质的生物合成(组织培养、发状根培养和利用内生真菌)、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和应用技术等;并就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组织培养 发状根培养 内生真菌 作用机理 毒性 非靶标生物
下载PDF
0.2%苦皮藤素乳油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祁志军 胡兆农 +2 位作者 时春喜 吴文君 李恩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4,共4页
 测定了0.2%苦皮藤素乳油对各类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植物性杀虫剂对雌雄鹌鹑72h的LD50分别为2885.64和2880.79mg/kg,对鱼类和蝌蚪96h的LC50分别为171.13和68.10mg/L,对家蚕24h的触杀LC50为3277.33mg/L,对蜜蜂24h的触...  测定了0.2%苦皮藤素乳油对各类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植物性杀虫剂对雌雄鹌鹑72h的LD50分别为2885.64和2880.79mg/kg,对鱼类和蝌蚪96h的LC50分别为171.13和68.10mg/L,对家蚕24h的触杀LC50为3277.33mg/L,对蜜蜂24h的触杀和胃毒LC50分别为9213.06和1659.96mg/L,对瓢虫24h的触杀和胃毒LC50分别为1948.65和1893.24mg/L,对蚯蚓3d时的LC50为1680.55mg/kg土,对麦田和稻田土壤微生物15d内的呼吸抑制率分别为7.99%和-3.21%。表明这种新型植物杀虫剂对供试非靶标生物均表现低毒,属环境友好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2%苦皮藤素乳油 非靶标生物 影响因素 毒性 植物性杀虫剂
下载PDF
博落回急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大菊 周诗其 +2 位作者 叶冬青 黄继荪 杨玉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12-616,共5页
博落回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和对大鼠腹腔注射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硫酸盐对昆明系小鼠的急性毒性为;水溶液LD_(50)=900 mg·kg^(-1),水混悬液LD_(50)=1043 mg·kg^(-1),均属低毒级。博落回注射液对Wistar大鼠亚... 博落回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和对大鼠腹腔注射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硫酸盐对昆明系小鼠的急性毒性为;水溶液LD_(50)=900 mg·kg^(-1),水混悬液LD_(50)=1043 mg·kg^(-1),均属低毒级。博落回注射液对Wistar大鼠亚慢性毒作用的靶器官主要为肝,长时间或大剂量接毒引起肝细胞变性、增生,使雄性动物肝/体比明显增高,而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 毒性
下载PDF
大鼠吸入甲醛的亚慢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童智敏 赵进顺 +3 位作者 施健 孔璐 杨红 张建新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研究甲醛经呼吸道染毒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0.523、0.261、0.131g/m3浓度的甲醛经呼吸道染毒SD大鼠,分3个染毒组和一个对照组,每天染毒2h,持续30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生长情况、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及组织病理学... [目的]研究甲醛经呼吸道染毒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0.523、0.261、0.131g/m3浓度的甲醛经呼吸道染毒SD大鼠,分3个染毒组和一个对照组,每天染毒2h,持续30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生长情况、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吸入0.523g/m3浓度的甲醛抑制SD大鼠体重的增长,并对其心脏、肝脏和肺脏等脏器系数产生影响。血常规结果表明吸入高浓度的甲醛会引起雌性大鼠的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雄性大鼠的红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显著增多,血液生化检查的结果显示吸入甲醛到一定累积浓度会导致雌性大鼠的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葡萄糖(GLU)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升高;雄性大鼠AST显著升高,GLU、TG显著下降。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示中、高浓度甲醛可引起实验鼠肺和气管的病理性损伤,对其他脏器的病理性改变不明显。[结论]吸入一定浓度的甲醛对SD大鼠毒作用明显,其中气管、肺脏可能是其毒作用靶器官,AST和体重下降可能是吸入甲醛的敏感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亚慢性吸入毒性 脏器系数 靶器官 大鼠
下载PDF
苦参碱对小鼠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晓燕 梁磊 +2 位作者 常建兰 杨敏慧 李祖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54-2155,共2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并测定苦参碱对小鼠的致死中量(LD50)。方法通过向昆明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苦参碱溶液,观察并记录苦参碱对小鼠的毒性反应。检测苦参碱对小鼠的致死中量(LD50)。结果昆明小鼠对苦参碱的耐受...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并测定苦参碱对小鼠的致死中量(LD50)。方法通过向昆明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苦参碱溶液,观察并记录苦参碱对小鼠的毒性反应。检测苦参碱对小鼠的致死中量(LD50)。结果昆明小鼠对苦参碱的耐受剂量大于80mg/kg。苦参碱的半数致死剂量(即Prob=0.50时)为157.13mg/kg,其95%可信区间为(88.08~280.31)mg/kg。光镜下见脑组织内神经细胞退变现象。结论苦参碱的主要毒性靶器官为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急性毒性试验 致死中量
下载PDF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4种非靶生物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8
18
作者 苍涛 赵学平 +4 位作者 吴长兴 吴声敢 陈丽萍 王强 张志恒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1-483,共3页
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4种有代表性的非靶生物蜜蜂、鹌鹑、斑马鱼、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蜜蜂触杀LD50(48h)为0.009064μg/蜂,胃毒LC50(48h)为1.024mg/L,对雌、雄鹌鹑LC5... 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4种有代表性的非靶生物蜜蜂、鹌鹑、斑马鱼、家蚕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蜜蜂触杀LD50(48h)为0.009064μg/蜂,胃毒LC50(48h)为1.024mg/L,对雌、雄鹌鹑LC50(7d)为35.92、38.53mg/kg,对斑马鱼LC50(96h)为0.2390mg/L,对家蚕LD50(96h)为0.01109mg/kg桑叶。该农药对蜜蜂、鹌鹑、斑马鱼毒性均为高毒级,对家蚕毒性为特高毒级。此项工作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非靶生物 毒性 安全评价
下载PDF
醇沉对益母草水提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及毒靶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晓倩 黄娜娜 +4 位作者 尹立顺 李晓宇 吕莉莉 赵红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12期717-721,共5页
目的比较醇沉工艺对益母草水提物急性毒性的影响和毒性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差异。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样品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急性毒性实验法对其急性毒性进行比较,记录其毒性症状、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并于药后7天... 目的比较醇沉工艺对益母草水提物急性毒性的影响和毒性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差异。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样品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急性毒性实验法对其急性毒性进行比较,记录其毒性症状、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并于药后7天,取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取肝脏、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和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益母草水提物和水提醇沉物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0.50%和0.37%。益母草水提物和水提醇沉物的MTD分别为88.0 g·kg-1和187.5 g·kg-1,相当于临床70 kg人日用量的205.3、437.5倍,水提组和水提醇沉组均有1只小鼠死亡。益母草水提和水提醇沉物均可导致小鼠BUN、Cr水平明显升高(P<0.001),肾脏系数明显升高(P<0.01);水提物与水提醇沉物进行比较,水提组小鼠BUN、Cr水平升高(P>0.05),肾脏系数明显升高(P<0.01);益母草水提可导致小鼠ALT、AST水平升高(P<0.01),水提醇沉物可导致小鼠AST水平升高(P<0.01),肝脏系数升高(P>0.05);水提物与水提醇沉物进行比较,水提组小鼠ALT、AST水平和肝脏系数升高(P>0.05)。肝、肾病理表明,小鼠肝、肾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急性毒性试验显示益母草提取物的毒性靶器官主要为肾脏、肝脏,表现为BUN、Cr水平的显著增高和ALT、AST水平的增高和肝、肾脏系数的增加,其中肾脏毒性重于肝脏,益母草水提物毒性大于水提醇沉物,结合益母草水提物和水提醇沉物的含量分析数据,提示益母草提取物的毒性与总生物碱的含量呈现一定相关性,醇沉工艺后总生物碱的含量和毒性显著降低,可能与醇沉除去水溶性杂质有关,具体的物质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醇沉 水提物 急性毒性 靶器官
下载PDF
抗鸡球虫药常山口服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玲 郭志廷 +4 位作者 张晓松 林春全 罗小琴 杨峰 杨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24-2729,共6页
为评价抗鸡球虫病药物常山口服液的安全性,本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和剂量递增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并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来明确常山口服液毒性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取60只昆明系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1个对照组和5个给药组,... 为评价抗鸡球虫病药物常山口服液的安全性,本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和剂量递增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并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来明确常山口服液毒性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取60只昆明系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1个对照组和5个给药组,给药组分别按1.00、1.40、1.96、2.74和3.84g/kg体重的剂量灌胃给药,连续观察7d,记录小鼠急性毒性反应过程,并运用改良寇氏法公式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结果显示,小鼠经口灌胃LD50为2.0961g/kg体重,LD50的95%可信限为1.7414~2.5429g/kg体重;剖检可见1.96、2.74和3.84g/kg体重剂量组部分小鼠的肝脏、肾脏出现较严重的水肿、充血和明显的白色坏死灶;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小鼠出现急性肝脏损伤,表现为肝细胞退行性改变,病变主要是小叶周边变性、坏死及崩解,而肾脏损伤表现为肾淤血、间质水肿、肾曲小管上皮浊肿和广泛变性,各主要脏器以肝脏损害较为严重,可确定常山口服液损伤的靶器官主要为肝脏。结果表明,常山口服液按常规剂量使用是安全的,临床用于抗球虫病安全性较高,但大剂量、长疗程的用药会出现毒性反应,由于急性毒性试验观察时间较短,故还应结合长期毒性试验的毒性表现及多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其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口服液 急性毒性 组织病理 靶器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