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oxic Effects of Strong Chlorin Disinfectant on Mangroves and Emission Thresholds
1
作者 Yunan Yang Nan Zhou Xinyu Liu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24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simulated discharge results of chemical disinfectants, hypocotyl germination concentration gradient pre-test and concentration gradient determination experiment were set up respectively. La...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simulated discharge results of chemical disinfectants, hypocotyl germination concentration gradient pre-test and concentration gradient determination experiment were set up respectively. Laboratory cultivation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root germination and germination indexes, three mangrove hypocotyls of Kandelia candel (Linn.) Druce, Ceriopstagal C.B. Rob. and Bruguiera sexangula var. Rhynchopetalas’ efficiency of cumulative root germination, cumulative germination and the cumulative expansion of the second pair of leave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used to obtain the tolerance threshold of three mangrove hypocotyls to strong chlorin disinfectant. The study determined that the by-products of strong chlorin disinfectant, the toxic threshold concentrations of Kandelia candel (Linn.) Druce, Ceriopstagal C.B. Rob. and Bruguiera sexangula var. rhynchopetala are close to 0.55 mg/L, 0.55 mg/L and 0.25 mg/L, respectively. This concentration range i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1.183 mg/L of active chlorine emitted from strong chlorine concentrate during pond clearing in high-level shrimp ponds, indicating that transient emissions of strong chlorine concentrate during pond clearing can have a toxic effect on mangrove plants. The strength of tolerance of the embryonic axes of the three mangrove species to effective chlorine contamination was, Ceriopstagal C.B. Rob. stronger than Bruguiera sexangula var. rhynchopetala, and Kandelia candel (Linn.) Druce is the weak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ng Chlorin toxicity threshold Germination of Mangrove Hypocotyl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下载PDF
Variation of Cd concentration in various rice cultivars and derivation of cadmium toxicity thresholds for paddy soil by species-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被引量:36
2
作者 SONG Wen-en CHEN Shi-bao +4 位作者 LIU Ji-fang CHEN Li SONG Ning-ning LI Ning LIU B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845-1854,共10页
It is imperative to derive an appropriate cadmium (Cd) health risk toxicity threshold for paddy soils to ensure the Cd con-centration of rice grains meet the food safety standard. In this study, 20 rice cultivars from... It is imperative to derive an appropriate cadmium (Cd) health risk toxicity threshold for paddy soils to ensure the Cd con-centration of rice grains meet the food safety standard. In this study, 20 rice cultivars from the main rice producing areas in China were selected, and a pot-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ransformation of Cd in paddy soil-rice system with 0 (CK), 0.3 mg kg–1 (T1) and 0.6 mg kg–1 (T2) Cd treatments in greenhou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d concentrations of rice grains existed signiifcant difference (P<0.05) in 20 rice cultivars under the same Cd level in soil. The Cd concentrations of rice grains of the CK, T1 and T2 treatm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143–0.202, 0.128–0.458 and 0.332–0.806 mg kg–1, respectively. Marked differences of the ratios of Cd concentration for soil to rice grain (BCFs) and transfer factors (TFs, root to grain and straw to grain) among the tested cultivars were observed in this study. The bioconcentration factors (BCFgrain) and TFs of the 20 rice cultivars were 0.300–1.112 and 0.342–0.817, respectively. The TFs of Cd from straw to grain ranged from 0.366 to 1.71, with signiif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se 20 rice cultivars. The bioconcentration factors (BCFgrain) and TFs among the 20 rice cultivars ranged from 0.300–1.112 and 0.342–0.817, respectively. The species-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SSD) of Cd sensitivity of the rice species could be iftted wel with Burr-III (R2=0.987) based on the data of BCFs. The toxicity threshold of Cd derived from SSD for the paddy soil was 0.507 mg kg–1 in the present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mium rice cultivars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species-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toxicity thresholds
下载PDF
Dietary Selenium Allowances and New Threshold Intakes With Respect to Toxicity
3
作者 GERALDF COMBSJR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USA Dietary Selenium Allowances and New threshold Intakes With Respect to toxicity
下载PDF
Neurotoxicity of intrathecal injections of dexmedetomidine into the rat spinal dorsal horn 被引量:4
4
作者 Jiabao Hou Zhongyuan Xia Xingpeng Xiao Xing Wan Bo Zha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3期1765-1770,共6页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toxicity of intrathecal injections of dexmedetomidine,Sprague-Dawley rats were intrathecally injected with dexmedetomidine at doses of 0.75,1.50 and 3.00μg/kg into the spinal dorsal horn.We fo...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toxicity of intrathecal injections of dexmedetomidine,Sprague-Dawley rats were intrathecally injected with dexmedetomidine at doses of 0.75,1.50 and 3.00μg/kg into the spinal dorsal horn.We found that c-Fos expression in the rat spinal dorsal horn peaked at 7 hours following the 3.00μg/kg dexmedetomidine injection,while the levels of c-Fos expression following 0.75 and 1.50μg/kg dexmedetomidine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of normal rats. At 48 hours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the level of c-Fos expression was similar to normal levels.In addition,the intrathecal injections of dexmedetomidine increased 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s and prolonged thermal tail flick latencie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exmedetomidine has pronounced antinociceptive effects.However,dexmedetomidine appears to have neurotoxic effects in the spinal cord because it increased c-Fos expression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within 7 hours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XMEDETOMIDINE drug toxicity spinal cord FOS 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 thermal tail flick latency
下载PDF
土壤环境基准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以Cd为例
5
作者 王萌 俞磊 +4 位作者 秦璐瑶 孙晓艺 王静 刘佳晓 陈世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和基础。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保护研究的前沿领域,涉及土壤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多学科交叉与基础性科学问题,了解和解决其所涉及的这些科学问题,是土壤环境基准研究... 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和基础。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保护研究的前沿领域,涉及土壤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多学科交叉与基础性科学问题,了解和解决其所涉及的这些科学问题,是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的前提。本文针对土壤环境基准研究中影响重金属毒性阈值的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剂量效应关系测定中等几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土壤老化因子与淋洗因子的矫正,低剂量刺激效应拟合及毒性数据归一化方法等,最后以农田土壤Cd为例,推导出不同性质土壤中Cd环境基准(HC_(5))及其与土壤性质的连续性分布曲线方程(LogHC_(5)=0.132pH+0.083OC+0.008CEC-1.448),以期为农田土壤环境指标基准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基准 土壤污染 重金属 毒性阈值
下载PDF
5种β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中的N-亚硝基类杂质的含量研究
6
作者 田珩 杨仪雪 +2 位作者 戴聪 刘亚雄 严全鸿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6-941,共6页
目的测定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艾司洛尔、比索洛尔原料药/制剂中N-亚硝基类杂质含量,明确其含量的关注阈值。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以ACE Excel 3 C18-AR为色谱柱,以含0.01 mol/L乙酸铵... 目的测定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艾司洛尔、比索洛尔原料药/制剂中N-亚硝基类杂质含量,明确其含量的关注阈值。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以ACE Excel 3 C18-AR为色谱柱,以含0.01 mol/L乙酸铵的0.2%甲酸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60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以可加热的电喷雾离子源为离子源,以全扫描-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正离子扫描。采用该法对10家企业生产的15批β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原料药/制剂中N-亚硝基类杂质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待测杂质进行毒性预测和关注阈值估算。结果5种β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中,N-亚硝基普萘洛尔、N-亚硝基美托洛尔、N-亚硝基阿替洛尔、N-亚硝基艾司洛尔、N-亚硝基比索洛尔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503.38、1.02~508.38、0.97~483.63、1.11~554.27、1.05~523.92 ng/mL(r>0.999),定量限分别为1.04、0.25、0.05、0.55、1.05 ng/mL,检测限分别为0.52、0.08、0.02、0.17、0.52 ng/mL,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稳定性、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7.5%(n=6或n=5)。15批样品中,除1批样品外,其余批次均检出了N-亚硝基普萘洛尔(1.07~8.91 ng/mg)、N-亚硝基美托洛尔(1.43~3.37 ng/mg)、N-亚硝基阿替洛尔(1.33 ng/mg)、N-亚硝基艾司洛尔(0.19 ng/mg)、N-亚硝基比索洛尔(1.27 ng/mg)。经预测,上述5种杂质有不同程度的生育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关注阈值分别为1.0、0.4、4.3、0.2、46.7 ng/mg。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专属性强,估算的关注阈值明确,可用于多种β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中N-亚硝基类杂质的含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拮抗剂类药物 N-亚硝基类杂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 基因毒性 关注阈值
下载PDF
土壤中铬的毒性阈值(EC_(x))及其预测模型
7
作者 孙晓艺 王萌 +3 位作者 秦璐瑶 俞磊 王静 陈世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毒物学资料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污染土壤中Cr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的主要瓶颈。本研究选取了我国7种不同性质土壤,分别以蚯蚓生物量、小白菜生物量和微生物基质诱导呼吸(SIR)为毒性测试终点,基于Log-logistic剂量效应关系... 毒物学资料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污染土壤中Cr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的主要瓶颈。本研究选取了我国7种不同性质土壤,分别以蚯蚓生物量、小白菜生物量和微生物基质诱导呼吸(SIR)为毒性测试终点,基于Log-logistic剂量效应关系及低剂量刺激效应函数模型对不同土壤中铬的毒性阈值(EC x)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性质土壤中Cr的毒性阈值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土壤中Cr对蚯蚓、小白菜、土壤微生物毒性均随着土壤Cr含量的增加而表现出明显抑制效应,剂量效应关系呈现明显的S型曲线;不同性质土壤中,基于微生物(SIR)、蚯蚓、小白菜毒性测试的EC 10分别为22.1~53.7、65.0~137.2和82.1~220.2 mg/kg,EC 50分别为50.3~103.7、103.9~369.0和159.9~441.9 mg/kg;不同物种Cr毒性阈值由大到小顺序为小白菜>蚯蚓>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对Cr毒性最为敏感;在土壤Cr低含量(<112 mg/kg)条件下,3种测试物种对Cr毒性表现出明显的低剂量刺激效应,其中,蚯蚓在不同性质土壤中最大刺激效应为102%~108%,小白菜为105%~112%,相对来说,土壤中Cr对微生物的低剂量刺激效应较小,最大刺激效应为104%;pH、黏土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可以较好预测不同性质土壤中Cr的毒性阈值。研究结果对土壤中Cr的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中Cr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效应 低剂量毒物刺激效应 毒性阈值
下载PDF
高镍玄武岩地质背景区土壤镍安全阈值的研究
8
作者 陈飞洋 刘煜 +3 位作者 黄永亮 周思儒 柴梦婷 向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5-164,共10页
玄武岩是高镍地质体,现行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这些高地质背景地区土地评价。该研究以浙江新昌玄武岩台地为研究区,在对区域主要作物(茶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种子发芽和藻类镍毒性实验,探究制定高镍地质... 玄武岩是高镍地质体,现行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这些高地质背景地区土地评价。该研究以浙江新昌玄武岩台地为研究区,在对区域主要作物(茶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种子发芽和藻类镍毒性实验,探究制定高镍地质背景地区土壤镍的安全阈值。结果表明,基于现行国家标准评价的土壤分级结果与作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存在显著不一致。培养实验表明,水中活性Ni达到0.74 mg/L时,显现生物毒性。根据含水量和水溶性Ni与活性Ni的比例,测算得出玄武岩台地土壤有效Ni的安全阈值为1.73 mg/kg,总Ni的安全阈值为100.46 mg/kg。基于我们推荐的Ni安全阈值对本区土壤进行了重新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台地 毒性 有效Ni 全Ni 安全阈值
下载PDF
基于不同测试终点的土壤锌毒性阈值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世宝 林蕾 +2 位作者 魏威 刘继芳 马义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2-930,共9页
采用基质诱导硝化(PNR)、大麦根伸长、西红柿及小白菜生长毒性测试方法,结合Log-logistic模型,对我国16种典型土壤中锌(Zn)的毒性阈值(ECx)进行了测定,同时对Zn毒性与土壤主要影响因子间的量化关系及其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 采用基质诱导硝化(PNR)、大麦根伸长、西红柿及小白菜生长毒性测试方法,结合Log-logistic模型,对我国16种典型土壤中锌(Zn)的毒性阈值(ECx)进行了测定,同时对Zn毒性与土壤主要影响因子间的量化关系及其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壤中Zn的毒性阈值在不同测试物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以小白菜、大麦、西红柿及土壤微生物(PNR)测试的EC10均值分别为322,356,336,297mg/kg,以土壤微生物测试最低,以大麦根伸长测定结果最高;EC50均值则分别为:846,1471,1160,768mg/kg.不同测试方法对土壤中Zn毒性的敏感性顺序为:土壤微生物(PNR)>西红柿>小白菜>大麦,而不同测试方法的稳健性顺序则相反,表明PNR法是土壤Zn毒害最敏感的测试方法,而西红柿则是对土壤Zn污染胁迫最敏感的植物品种;不同毒性测试结果显示,EC50阈值的测定结果要敏感于EC10,而EC10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普遍大于EC50的测定结果.pH值是影响土壤Zn毒性阈值最为重要的因子,而基于土壤pH值,CEC,有机碳含量的归趋化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土壤中Zn的生态风险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测试 基质诱导硝化 毒性阈值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镍对蔬菜毒害临界值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罗丹 胡欣欣 +2 位作者 郑海锋 刘坤 王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4-589,共6页
采用水培+土培的方法研究了镍对蔬菜的毒害临界值。先采用水培法从18种福建常见蔬菜中筛选出对镍毒害的高敏感蔬菜,再通过土培试验确定土壤镍对高敏感蔬菜的毒害临界值。结果表明,在水培条件下镍对蔬菜生长存在低浓度的刺激效应和高浓... 采用水培+土培的方法研究了镍对蔬菜的毒害临界值。先采用水培法从18种福建常见蔬菜中筛选出对镍毒害的高敏感蔬菜,再通过土培试验确定土壤镍对高敏感蔬菜的毒害临界值。结果表明,在水培条件下镍对蔬菜生长存在低浓度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的抑制效应。综合表观症状和蔬菜地上部生物量降低20%的效应浓度值(EC20)确定清江白(Brassica chinensis L.)和蕹菜(Lpomoea aquatica Forsk.)为镍毒害的高敏感蔬菜。以蕹菜为指示作物的土培试验表明,随着镍添加量的增加,蕹菜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下降。以土培条件下蕹菜地上部生物量降低10%为依据,确定土壤有效镍毒害临界值为2.21mg·kg-1(DTPA提取);根据野外采集的菜园土壤DTPA提取镍和全镍的回归关系,求得土壤全镍毒害临界值为43.67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毒害临界值
下载PDF
基于不同终点测定土壤中Zn的毒性阈值及其田间验证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蕾 陈世宝 +4 位作者 程旺大 张红梅 王伯仁 刘继芳 马义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8-555,共8页
利用Log-logistic剂量-效应函数模型,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利用大麦根伸长、西红柿及小白菜生长毒性及基质诱导硝化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16种不同性质土壤中Zn的毒性阈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土壤性质主控因子的Zn的毒性预测模型,同时选... 利用Log-logistic剂量-效应函数模型,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利用大麦根伸长、西红柿及小白菜生长毒性及基质诱导硝化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16种不同性质土壤中Zn的毒性阈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土壤性质主控因子的Zn的毒性预测模型,同时选取湖南祁阳酸性土和浙江嘉兴中性土验证了田间条件下土壤中Zn毒性阈值。结果表明:田间条件下,湖南祁阳土壤中Zn对玉米不同生长指标的EC10范围为37~51mg·kg-1,EC50为127~312mg·kg-1,不同测试指标的敏感性顺序为苗期叶面积>秸秆生物量>苗期株高>籽粒产量;浙江嘉兴水稻土中Zn的毒性阈值EC10为213~332mg·kg-1,EC50为682~922mg·kg-1,不同测定指标间的敏感性顺序为孕穗期叶绿素含量>秸秆生物量>苗期株高>籽粒产量。土壤中Zn的毒性阈值田间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基于不同评价终点测定的土壤中Zn的毒性阈值与田间条件下的吻合性在不同土壤间存在一定差异,相比而言,实验室条件下对偏中性的浙江嘉兴水稻土中Zn的毒性阈值测定结果与田间验证结果更接近;基于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测试指标所测定的土壤中Zn毒性阈值与土壤主控因子间的预测模型能较好预测浙江嘉兴水稻土中Zn的毒性阈值,田间条件下所测定的ECx(x=10,50)值均在模型预测值的两倍的预测区间内;而对于偏酸性的湖南祁阳土壤,预测模型则低估了土壤中Zn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阈值 预测模型 田间验证
下载PDF
不同土壤条件下镉对番茄根系的毒害效应及其毒害临界值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余淑娟 高树芳 +2 位作者 屈应明 陈炎辉 王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0-646,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8种土壤上外源添加镉(0~16 mg·kg-1)对番茄根系的毒害效应以及影响镉对番茄根系毒害临界值的主要土壤性质。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镉添加量的增加,不同土壤上镉对番茄根长和根鲜重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土壤...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8种土壤上外源添加镉(0~16 mg·kg-1)对番茄根系的毒害效应以及影响镉对番茄根系毒害临界值的主要土壤性质。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镉添加量的增加,不同土壤上镉对番茄根长和根鲜重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土壤上番茄根长降低20%时的毒害效应浓度(EC20,0.1 mol·L-1CaCl2提取的土壤有效镉)介于0.26~11.61 mg·kg-1之间,而不同土壤上番茄根系生物量的EC-20值介于0.01~5.07 mg·kg1之间。土壤pH值是影响番茄根长EC20的主要土壤性质,随着土壤pH值的升高,土壤镉的毒害效应降低,EC20值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番茄根系生物量EC20的主要土壤性质,土壤镉的毒害效应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弱,EC20值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根系 土壤性质 毒害临界值
下载PDF
含朱砂口服中成药中汞的生物利用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9
13
作者 齐江宁 胡广林 +2 位作者 庞京团 韩彬 黄维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49-2751,共3页
目的从生物利用性角度评价含朱砂中成药中汞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含朱砂中成药总汞含量,体外消化透析法模拟人体胃肠消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检测得到含朱砂中成药中汞生物利用性相关数据... 目的从生物利用性角度评价含朱砂中成药中汞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含朱砂中成药总汞含量,体外消化透析法模拟人体胃肠消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检测得到含朱砂中成药中汞生物利用性相关数据。结果 6种常用含朱砂中成药在人工胃液中汞溶出率在0.14%~1.96%范围内,小肠阶段汞可接受率为0.003 8%~0.011 7%。基于汞在人体的半衰期和蓄积中毒量,反推导出含朱砂中成药中汞元素的安全阈值为每人每天0.099 mg。结论综合考虑6种常用含朱砂中成药的汞含量水平、服用剂量、服用频次等,说明口服含朱砂中成药引起汞暴露的安全风险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利用性 体外消化透析法 含朱砂中成药 安全阈值
下载PDF
基于根微形态测定土壤Zn对大麦的毒性阈值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俊 田昕竹 +5 位作者 王学东 刘彬 李宁 郑涵 孟楠 陈世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63-1270,共8页
【目的】随着对污染土壤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受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入。目前,污染土壤风险评价毒性测试逐渐由单物种测试为基础的生态风险评价发展为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区域种群毒性测试;毒性中除了要包含测试物种... 【目的】随着对污染土壤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受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入。目前,污染土壤风险评价毒性测试逐渐由单物种测试为基础的生态风险评价发展为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区域种群毒性测试;毒性中除了要包含测试物种的整个生命周期,还需要增加不同敏感的测试终点。基于不同测试终点的毒理学数据对于评价污染土壤中Zn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根系生态是基于生态效应法推导土壤中重金属生态风险阈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中以大麦根尖数、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为评价终点,研究污染土壤中Zn对大麦根微形态的毒性阈值及其与土壤性质间的量化关系,以期为中国Zn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了8种不同性质的农田土壤,外源添加不同浓度Zn后进行盆栽试验,利用STD1600 Epson根系扫描仪测定不同根微形态指标,结合Log-logistic剂量-效应曲线测定基于不同根微形态为终点的毒性阈值(EC_(10),EC_(50)),建立基于土壤性质的Zn毒性预测模型。【结果】土壤Zn污染对不同根微形态指标的毒性阈值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大麦根尖数、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的有机碳(EC_(10))和阳离子交换量EC_(50)均值分别为228、295、335、261 mg·kg^(-1)及702、779、837、739 mg·kg^(-1),以根尖数测定的EC值最低,根表面积的EC值最高,即根尖数指标对土壤Zn毒性最敏感。不同土壤中,EC_(10)值的变异系数(34.1%)大于EC_(50)(21.6%),而4种不同测试指标中,基于大麦根表面积测定的变异系数最大,EC_(10)和EC_(50)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43.4%和23.2%。土壤pH、有机碳(OC)、阳离子交换量(CEC)与Zn的毒性阈值EC_x(x=10,50)呈正相关关系,其中pH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不同的根微形态指标中,土壤Zn污染对大麦根尖的毒性最敏感;基于pH、CEC、OC的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土壤中Zn的大麦毒性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 毒性阈值 大麦 根微形态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砷对三七幼苗的毒害效应及临界值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米艳华 黎其万 +4 位作者 刘大会 汪禄祥 陈璐 马杰 张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6,共7页
针对近年来药用植物三七砷污染状况,文章通过设置砷胁迫条件下三七幼苗水培试验,研究了砷对药用植物三七的毒害效应,阐明了三七幼苗砷毒害的表观症状和毒害特征,提出了三七苗砷毒害临界浓度和安全药用临界浓度推荐指标和推荐值。研究结... 针对近年来药用植物三七砷污染状况,文章通过设置砷胁迫条件下三七幼苗水培试验,研究了砷对药用植物三七的毒害效应,阐明了三七幼苗砷毒害的表观症状和毒害特征,提出了三七苗砷毒害临界浓度和安全药用临界浓度推荐指标和推荐值。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砷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砷条件下三七苗砷毒害症状明显,表现为根系发黄腐烂,根体积和根重下降,植株地上部分失水萎蔫或直接青枯死亡;二年生三七苗的耐砷能力强于一年生三七苗;综合分析三七苗株高、地下部须根长、地上部干重等效应指标与砷处理浓度的表观敏感性和相关性,推荐三七地上部分水分含量的EC20值作为砷对三七苗产生毒害的毒性阈值,其毒害效应临界浓度分别为一年生三七苗13.45 mg/L,二年生三七苗13.81 mg/L;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砷的限量指标≤2.0 mg/kg为基准,根据三七苗根系砷含量和砷处理浓度二次拟合方程,推荐水培条件下三七根系砷的安全临界浓度分别为一年生三七苗7.92 mg/L,二年生三七苗8.4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毒害效应 临界浓度
下载PDF
不同性质土壤中锑对小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淑婷 孙在金 +3 位作者 林祥龙 薛文娟 张乃明 侯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0-385,共6页
针对土壤中锑污染毒性阈值研究较少的现状,参考ISO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标准方法,采集7种不同性质的土壤,利用TableC urve2D软件拟合剂量-效应关系,得到锑对小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EC10和EC20)及其预测模型。当外源锑质量比增加时,7... 针对土壤中锑污染毒性阈值研究较少的现状,参考ISO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标准方法,采集7种不同性质的土壤,利用TableC urve2D软件拟合剂量-效应关系,得到锑对小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EC10和EC20)及其预测模型。当外源锑质量比增加时,7种土壤中小麦的相对根长均减小。毒性阈值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表明,毒性阈值EC10和EC20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总铁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得出,土壤p H值和土壤总铁质量分数可以解释90%的毒性阈值的变异。EC10和EC20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在2倍范围内。研究表明,在不同性质土壤中锑对小麦的毒性阈值有显著差异,土壤p H值、总铁质量分数与小麦的毒性阈值间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所得回归模型可较好地预测锑对小麦的毒性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小麦 土壤性质 毒性阈值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土壤和叶面铅污染对铅在水稻体内的分布和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晓明 殷云龙 +1 位作者 黄玉洁 徐和宝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6-561,共6页
分别采用土壤添加和叶面喷施Pb(OAC)2.3H2O的方式,进行了黄棕壤盆栽水稻Pb污染试验。结果发现:当土壤添加的Pb量为2000mg/kg时,水稻地上部分干重与对照相比下降显著,产量无显著变化。叶面Pb污染对水稻地上部分干重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 分别采用土壤添加和叶面喷施Pb(OAC)2.3H2O的方式,进行了黄棕壤盆栽水稻Pb污染试验。结果发现:当土壤添加的Pb量为2000mg/kg时,水稻地上部分干重与对照相比下降显著,产量无显著变化。叶面Pb污染对水稻地上部分干重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无论是土壤Pb污染还是叶面Pb污染,随着外源Pb污染浓度的增高,水稻植株各部分Pb含量也相应增高,其大小顺序在土壤污染时依次是根>叶>茎>籽粒,叶面污染时是叶片>根>茎>籽粒;不管是土壤Pb污染还是叶面Pb污染,水稻叶片的Pb含量与籽粒Pb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通过计算得出了水稻籽粒Pb含量与外源Pb污染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拟合曲线,从而进一步计算得出黄棕壤总Pb含量毒性临界值是95.7mg/kg,叶面污染溶液Pb的毒性临界值在实验条件(喷施9次,每次200ml)下为46.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毒性临界值 叶面污染 土壤污染
下载PDF
不同剂量锌缺乏对小鼠及其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丽琛 朱清华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 : 用昆明种雌性小鼠建立成不同程度缺锌动物模型 ,研究不同程度锌缺乏和孕早期补锌对小鼠及其胚胎发育的影响 ,并探求其发育毒性作用的阈剂量。方法 : 实验分两阶段进行。实验一用 36只初断乳 1 4~ 1 8g小鼠 ,分为低锌 (ZD)、中... 目的 : 用昆明种雌性小鼠建立成不同程度缺锌动物模型 ,研究不同程度锌缺乏和孕早期补锌对小鼠及其胚胎发育的影响 ,并探求其发育毒性作用的阈剂量。方法 : 实验分两阶段进行。实验一用 36只初断乳 1 4~ 1 8g小鼠 ,分为低锌 (ZD)、中锌 (ZM)、常锌 (ZN)三组 ,喂饲含锌分别为 3.0± 0 .5、1 5、30 mg/kg的饲料 ,经 50 d喂养平均体重达 30 g后交配。实验二选用 80只 ,2 5~ 30 g成熟小鼠 ,随机分为低锌组 [ZD,饲料含锌 (3.0± 0 .5) mg/kg];低锌补锌组 (ZS,于孕第 7d将低锌饲料换为含锌 30 mg/kg的常锌饲料 ) ;边缘缺锌组 (MD,饲料含锌 9mg/kg) ;常锌组(ZN,饲料含锌 30 mg/kg)。 2 5d锌耗竭性喂养后交配。所有孕鼠于妊第 1 8d活杀。结果 : 实验一 :低锌组小鼠锌水平显著低于常锌组 (P<0 .0 5) ,有典型缺锌症状 ,几乎全部出现生长抑制 ,58.33%的小鼠衰竭死亡 ,存活小鼠亦不能正常交配妊娠。 1 5mg/kg剂量组小鼠则生长发育良好 ,各项指标与常锌组间无异 (P>0 .0 5)。实验二 :ZD组小鼠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 ,股骨锌含量显著低于 ZN组 (P<0 .0 1 ) ;该组小鼠胚胎有明显发育不良 ,畸胎及死胎出现率显著高于 ZN组 (P<0 .0 1 )。ZS组小鼠在孕第 7d补锌后活胎仔大小已趋正常 (P>0 .0 5) ,畸胎出现率与 Z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缺乏 发育毒性 阈剂量 胚胎发育 补锌
下载PDF
土壤中铜和镍的不同毒性阈值间量化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小庆 李菊梅 +2 位作者 韦东普 黄占斌 马义兵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0-896,共7页
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是生态毒理学的重要基础。在剂量-效应关系中,EC10(10%有效抑制浓度)是建立基于风险的环境质量基准值的基础,但有关污染物生态效应的研究报导中多数采用毒性阈值EC50(半数抑制浓度),如何将EC50转化为EC10是建立污... 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是生态毒理学的重要基础。在剂量-效应关系中,EC10(10%有效抑制浓度)是建立基于风险的环境质量基准值的基础,但有关污染物生态效应的研究报导中多数采用毒性阈值EC50(半数抑制浓度),如何将EC50转化为EC10是建立污染物环境质量基准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log-logistic拟合了中国17种代表性土壤中大麦、西红柿、小白菜3种植物的铜和镍剂量—效应曲线,获得了不同土壤中铜、镍剂量—效应曲线中段的斜率(b值),并依据计量—效应曲线获得3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的铜、镍EC10和EC50值。结果表明:铜和镍的剂量—效应曲线b值受土壤性质显著影响,但不同物种间的变化较小,大麦、西红柿及小白菜的铜、镍剂量—效应曲线b值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接近于6.0和7.0。利用来自中国土壤的毒理学数据建立的铜和镍EC50和EC10单因子量化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通过铜和镍EC50值预测其EC10值,其量化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04和0.799,当分别考虑土壤pH和有机碳(OC)的影响时,铜和镍的EC10量化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提高至0.730和0.885。土壤中铜、镍EC10与EC50量化关系的建立可为中国土壤中铜、镍的风险评价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更多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剂量-效应曲线 毒性阈值
下载PDF
植物对土壤钼污染的响应及其耐钼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路 胡承孝 +1 位作者 谭启玲 孙学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0-706,共7页
钼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同时也是一种重金属元素。以往对钼的研究主要关注钼缺乏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危害,对钼污染导致的生态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我国土壤钼污染现状及其生态风险的基础上,... 钼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同时也是一种重金属元素。以往对钼的研究主要关注钼缺乏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危害,对钼污染导致的生态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我国土壤钼污染现状及其生态风险的基础上,综述了钼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钼对植物的毒害阈值及其影响因子,以及植物对钼污染的耐性机制,并展望了未来土壤-植物系统钼污染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土壤钼污染的风险管控及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生态风险 毒害阈值 花青素 耐性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