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中缝背核向屏状核投射神经通路的形态学特征
1
作者 巩涛 蔡志平 +1 位作者 史娟 李云庆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14-421,共8页
目的探索小鼠中缝背核(DRN)向屏状核(CLA)投射神经通路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分别将逆行示踪剂594 retrobeads和顺行示踪剂生物素化的葡聚糖胺(BDA)注入CLA(n=3)和DRN(n=3),结合5-羟色胺(5-HT)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逆行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和神... 目的探索小鼠中缝背核(DRN)向屏状核(CLA)投射神经通路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分别将逆行示踪剂594 retrobeads和顺行示踪剂生物素化的葡聚糖胺(BDA)注入CLA(n=3)和DRN(n=3),结合5-羟色胺(5-HT)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逆行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和神经化学特征以及顺标神经纤维和终末在全脑和CLA内的分布;利用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Cre、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Cre动物结合狂犬逆行跨突触病毒(RV)标记,观察DRN-CLA通路的下游靶神经元类型。结果DRN的吻、中、尾段均能观察到594 retrobeads阳性神经元的胞体,中段的腹侧亚核(DRV)分布较多,且90%以上的逆行标记神经元为5-HT阳性。BDA顺标纤维密集分布于腹侧被盖区、束旁核、腹侧苍白球、杏仁中央核等区,CLA内的神经纤维和终末相对稀疏。RV跨突触逆行标记结果显示,CaMKⅡ-Cre动物的DRN中含有较多的突触前神经元,而GAD67-Cre动物DRN中突触前逆行标记神经元较少。结论DRN-CLA通路是以DRV分布为主的5-HT能投射通路,其在CLA内的纤维和终末较为稀疏,主要与CLA内的CaMKⅡ阳性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核 屏状核 5-羟色胺能神经元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蛋白激酶Ⅱ阳性神经元 神经束路示踪 免疫荧光 小鼠
下载PDF
鸣禽白腰文鸟前脑古纹状体粗核性双态发育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少举 张信文 左明雪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5-541,T001,共8页
对鸣禽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发声控制核团古纹状体粗核 (robustnucleusofarchistriatum ,RA)的性双态分化过程进行了组织学研究 ,并应用双向神经示踪剂 (biotinylateddextranamine ,BDA) ,追踪新纹状体外侧巨细胞核 (lateralnucle... 对鸣禽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发声控制核团古纹状体粗核 (robustnucleusofarchistriatum ,RA)的性双态分化过程进行了组织学研究 ,并应用双向神经示踪剂 (biotinylateddextranamine ,BDA) ,追踪新纹状体外侧巨细胞核 (lateralnucleusmagnocellularisofanteriorneostriatum ,LMAN)和高级发声中枢 (highvocalcenter,HVC)与RA建立纤维联系的时间和过程。结果发现 :5~ 3 5日龄段为雌雄RA体积、神经元大小和神经元密度变化最集中的时间。在该时段内 ,RA体积、神经元大小均增加 3~ 4倍 ,而RA神经元密度减少约 4倍。这些变化在雌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非配对 ,双尾t 检验 ) ,但与RA同LMAN、HVC建立神经联系的时间一致。RA同LMAN、HVC建立联系的时间分别为 5~ 15和 15~ 3 5日龄。 4 5日龄后 ,RA体积大小在雌、雄间出现显著差别 (P <0 0 5 )。 4 5~ 60日龄为雌鸟神经元凋亡数量最多时期 ,4 5和 60日龄神经元凋亡数分别为 19 4± 8 0和 17 9± 8 2 (× 10 3/mm3)。结果提示 :4 5日龄后雌雄鸟RA体积和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可能是鸣禽发声核团性双态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腰文鸟 发声核团 性双态 神经示踪 细胞凋亡 发声行为 前脑 神经机制 鸣禽 乌类
下载PDF
DiI顺行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 被引量:5
3
作者 常丽荣 高秀来 +4 位作者 陈亚亮 张帆 宋一志 李坤成 于春水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6-378,共3页
目的用DiI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探讨DiI在皮质脊髓束顺行追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DiI组和溃变组,于DiI组感觉运动区皮质表面涂布5%DiI;对溃变组则损毁相应的感觉运动区皮层。结果DiI组术后存活5d的鼠,仅在端脑和... 目的用DiI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探讨DiI在皮质脊髓束顺行追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DiI组和溃变组,于DiI组感觉运动区皮质表面涂布5%DiI;对溃变组则损毁相应的感觉运动区皮层。结果DiI组术后存活5d的鼠,仅在端脑和间脑区见红色荧光标记的纤维,在术后存活10d、15d、20d的鼠脑及脊髓各节段内均可见红色荧光标记的皮质脊髓束纤维;溃变组在脊髓节段可观察到明显的溃变纤维,以术后存活5d最为显著,在脊髓以上节段未见明显溃变纤维。结论采用DiI活体顺行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的方法简便易行,对于皮质脊髓束的示踪研究,尤其中脑以下节段的显示具有比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I 皮质脊髓束 顺行追踪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吻侧前扣带皮层的传入投射纤维联系——荧光金逆行追踪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高永静 赵志奇 张玉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5-359,共5页
本文采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追踪技术研究了大鼠前扣带皮层吻侧(rostralanteriorcingulatecortex,rACC)的传入投射纤维联系。将0.2μl的3%荧光金注入到大鼠单侧rACC,7d后灌注取材,将切片贴于载玻片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G标记神经元的... 本文采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追踪技术研究了大鼠前扣带皮层吻侧(rostralanteriorcingulatecortex,rACC)的传入投射纤维联系。将0.2μl的3%荧光金注入到大鼠单侧rACC,7d后灌注取材,将切片贴于载玻片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G标记神经元的分布。FG标记神经元主要位于注射区同侧的许多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如丘脑中线核群和板内核群、杏仁核、次级视皮层、次级听皮层、外嗅皮层和嗅周皮层等。上述结果表明rACC不但接受来自丘脑的伤害性信息传入,也接受来自视、听、嗅皮层等的环境信息的传入。本研究的结果为rACC参与痛的情绪反应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前扣带皮层 传入投射纤维联系 荧光金逆行追踪法 痛情绪
下载PDF
大鼠瘙痒模型中瘙痒信号的初级传入通路追踪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樊翌明 臧海涛 +3 位作者 殷光甫 林传友 胡道松 茹立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5-596,618,共3页
目的 建立大鼠瘙痒模型,观察瘙痒信号的外周传入部位.方法 大鼠颈背部皮内注射2% 5-羟色胺(5-HT)建立大鼠瘙痒模型.1周后,随机挑选4只大鼠行颈背部皮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再用神经束路追踪术(TMB法)观察大鼠颈2~5(C2~C5... 目的 建立大鼠瘙痒模型,观察瘙痒信号的外周传入部位.方法 大鼠颈背部皮内注射2% 5-羟色胺(5-HT)建立大鼠瘙痒模型.1周后,随机挑选4只大鼠行颈背部皮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再用神经束路追踪术(TMB法)观察大鼠颈2~5(C2~C5)背根神经节(DRG)内HRP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 DRG中HRP阳性细胞呈散在分布,C3 DRG中阳性细胞最多见,C4中较少,C2,C5中缺乏.结论 大鼠颈背部中线区域的瘙痒信号主要通过C3 DRG传入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瘙痒 5-羟色胺 背根神经节 束路追踪
下载PDF
牙鲆幼鱼消化道内蛋白酶活性及食糜蛋白的GFP示踪 被引量:3
6
作者 边慧慧 黄健 +1 位作者 王秀华 蒋继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41,共6页
用添加绿色荧光蛋白(GFP)饲料投喂牙鲆,研究了不同消化时间内食糜在牙鲆消化道中的分布情况,采用福林-酚法测定了不同时间胃、前肠、中肠和后肠各组织黏液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牙鲆在摄食后消化道蛋白酶活性随着食糜在消化道内的分布... 用添加绿色荧光蛋白(GFP)饲料投喂牙鲆,研究了不同消化时间内食糜在牙鲆消化道中的分布情况,采用福林-酚法测定了不同时间胃、前肠、中肠和后肠各组织黏液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牙鲆在摄食后消化道蛋白酶活性随着食糜在消化道内的分布而变化,食物的刺激引起消化腺体分泌蛋白酶。牙鲆摄食后1h食糜达到中肠,胃和中肠蛋白酶活性与空腹相比迅速增高;食糜在5h时遍布整个消化道,此时胃蛋白酶活性几乎检测不出,而前肠蛋白酶活性迅速增高,5h达到最高,然后开始降低;8h时中肠蛋白酶活性一直很高,之后降低;而后肠直到12h其蛋白酶活性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牙鲆这种消化道较短的鱼类其肠道比胃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消化道 绿色荧光蛋白 示踪 蛋白酶活力
下载PDF
家兔皮质脊髓束投射神经元的分布 被引量:6
7
作者 高秀来 徐群渊 +2 位作者 马国胜 陈亚亮 郎晓燕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17,T002,共6页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注入家兔脊髓单侧颈、胸、腰等不同节段,以显示皮质脊髓束投射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大脑皮质的HRP标记神经元仅见于颈段注入例,而胸段和腰段注入例未见到皮质标记神经元。标记的皮质脊髓束投射...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注入家兔脊髓单侧颈、胸、腰等不同节段,以显示皮质脊髓束投射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大脑皮质的HRP标记神经元仅见于颈段注入例,而胸段和腰段注入例未见到皮质标记神经元。标记的皮质脊髓束投射神经元主要分布于注入侧对侧的额叶无颗粒型皮质和顶叶颗粒型皮质,并呈现为3个分隔的标记细胞密集区,分别位于额叶皮质吻侧端的内侧部、邻近前因的额顶叶皮质、顶叶皮质的外侧部。标记神经元呈柱状排列分布于皮质的第Ⅴ层;胞体直径为12~53m,大的标记神经元见于额叶皮质内侧部,而顶叶皮质外侧部的标记神经元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神经元 脊髓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大鼠前庭核向脑干呕吐区的间接投射 被引量:4
8
作者 孙立宁 陈伟 管振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7,共5页
前庭信息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通路是产生运动病的结构基础,但至今尚未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接受初级前庭传入信息的前庭核到脑干呕吐中枢的神经通路。向大鼠前庭内侧核和前庭下核内注入顺行追踪剂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向脑干呕吐区注... 前庭信息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通路是产生运动病的结构基础,但至今尚未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接受初级前庭传入信息的前庭核到脑干呕吐中枢的神经通路。向大鼠前庭内侧核和前庭下核内注入顺行追踪剂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向脑干呕吐区注入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G),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BDA顺行标记纤维和终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DA顺行标记纤维和终末与荧光金逆行标记细胞的重叠区域。结果发现在延髓背侧巨细胞旁核(DPGi)、巨细胞网状核(Gi)和小细胞网状核(PCRt)有顺行标记纤维与逆行标记细胞的重叠。表明前庭核可能经DPGi、Gi和PCRt向呕吐区有间接投射,此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前庭信号引发恶心、呕吐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核 呕吐区 间接投射 神经束路追踪方法 大鼠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二级神经元接受5-羟色胺能终末支配的电镜证明(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富兴 李金莲 李继硕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研究 5 羟色胺 (5 HT)样免疫反应纤维终末与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二级神经元之间是否存在突触联系。 方法 逆行束路追踪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电镜双重标记技术。 结果 将麦芽凝集素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WGA HRP)... 目的 研究 5 羟色胺 (5 HT)样免疫反应纤维终末与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二级神经元之间是否存在突触联系。 方法 逆行束路追踪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电镜双重标记技术。 结果 将麦芽凝集素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WGA HRP)注入大鼠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 (Vpdm)并进行 5 HT免疫染色后 ,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其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 (Vodm LRF)中可见WGA HRP逆行标记的神经元和 5 HT样阳性轴突终末。电镜下观察到 5 HT样阳性轴突终末与WGA HRP标记的神经元之间有轴 体、轴 树突触联系 ,这些突触属对称或非对称型 ,但以对称型为主。 结论 本研究为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本体觉 5-羟色胺 逆行束路追踪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大鼠腰髓内Calbindin D-28K样、SP受体样及Fos阳性神经元向臂旁外侧核的投射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金莲 张富兴 熊抗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鼠腰髓向臂旁外侧核 (LPB)投射的CalbindinD 2 8K(CB)样阳性神经元与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SP受体 (SPR)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四甲基罗达明 (TMR)逆行追踪与CB、SPR或Fos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三标方... 目的 观察大鼠腰髓向臂旁外侧核 (LPB)投射的CalbindinD 2 8K(CB)样阳性神经元与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和SP受体 (SPR)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四甲基罗达明 (TMR)逆行追踪与CB、SPR或Fos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三标方法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结果  1 将TMR注入一侧LPB后 ,大量的TMR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同侧腰髓背角Ⅰ层、外侧脊核 (LSN)和中央管周围灰质 (X层 )。Ⅱ层内也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TMR逆标神经元。 2 CB样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腰髓背角Ⅰ、Ⅱ层 ,尤其在Ⅱ层内可见大量的CB样阳性细胞呈密集分布。 3 SPR样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腰髓背角Ⅰ层、LSN和X层。Ⅱ层内也可见少量的SPR阳性神经元。 4 5 %福尔马林注入大鼠同侧足底后诱导的Fos阳性神经元主要见于腰髓背角Ⅰ、Ⅱ层、Ⅴ~Ⅶ的外侧部。 5 TMR CB SPR和TMR CB Fos三标神经元均主要分布于背角Ⅰ层 ,Ⅱ层内也有少量的三标神经元。其中位于Ⅰ、Ⅱ内的TMR CB SPR三标神经元数分别各占TMR、CB和SPR单标神经元数的 10 3%、9 8%和 14 6 % ,而TMR CB Fos三标神经元数分别各占TMR、CB和Fos单标神经元数的 11 8%、10 6 %和 15 8%。 结论 腰髓背角Ⅰ、Ⅱ层内 ,传递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并向LPB投射的部分CB样阳性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 逆行束路追踪 CALBINDIN D-28K SP受体 C-FOS 形态学研究 大鼠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横断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伍军 方方 +5 位作者 陈风华 高俊伟 柳浩然 刘劲芳 邓永文 方加胜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脊髓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胸10)横断损伤对照组(n=7)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n=7)。术后10周,感觉运动区皮质注射10%BDA示踪剂。动物再存活两周后取出相应的脑和脊髓组织...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脊髓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胸10)横断损伤对照组(n=7)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n=7)。术后10周,感觉运动区皮质注射10%BDA示踪剂。动物再存活两周后取出相应的脑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后,采用自由漂浮法行BDA染色显影,光镜观察。两组实验动物均于脊髓横断术后采用BBB评分法定期评估运动功能。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所有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在横断损伤4周以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DA神经束路示踪技术研究显示神经干细胞治疗组7只中的6只大鼠在术后12周有部分BDA阳性标记的皮质脊髓束再生通过脊髓横断损伤部位,而对照组大鼠均未见再生的皮质脊髓束通过。结论在脊髓横断损伤后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明显改善损伤的运动功能。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促进了皮质脊髓束的再生并重新建立了部分神经纤维联系。BDA神经束路示踪技术为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了解剖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束路示踪 神经干细胞 移植 脊髓损伤 皮质脊髓束
下载PDF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血清微量元素及体液免疫的变化与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郭玉兰 郦银芳 张莉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血微量元素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104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98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微量元素以及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Ca、Zn和Fe含量分别为(0.79&#...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血微量元素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104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98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微量元素以及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Ca、Zn和Fe含量分别为(0.79±0.31)mmol/L、(60.14±9.58)mmol/L和(5.20±1.0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0.43)mmol/L、(113.02±8.74)mmol/L和(9.79±0.7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Mg和Cu含量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g G和lg A水平分别为(3.89±0.67)g/L和(0.32±0.20)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1±0.93)g/L和(0.81±0.1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lgM、CD_3^+、CD_4^+、C3和C4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g、Ca、Fe、Cu与免疫指标水平无相关性,而血清Zn与lg G、lg A呈正相关(r=0.842和0.899,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血清Zn、Ca、Fe以及lg G、lg A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其中低Zn可能是造成免疫指标低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血清 微量元素 免疫指标
下载PDF
大鼠胼胝体神经元表达Cav,2.2及其神经纤维联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建水 刘勇 +5 位作者 许杰华 杨蓬勃 肖新莉 陈新林 田玉梅 张军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证明成年大鼠胼胝体内存在神经元,检测胼胝体神经元是否表达钙通道蛋白并追踪胼胝体神经元纤维联系方式。方法:选取正常SD大鼠脑,冰冻连续切片进行成熟神经元的标志物NeuN和N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1亚单位(Cav2.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证明成年大鼠胼胝体内存在神经元,检测胼胝体神经元是否表达钙通道蛋白并追踪胼胝体神经元纤维联系方式。方法:选取正常SD大鼠脑,冰冻连续切片进行成熟神经元的标志物NeuN和N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1亚单位(Cav2.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神经束路逆行追踪剂30%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生理盐水溶液注射入胼胝体小钳下方,对HRP进行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分别观察胼胝体中NeuN和Cav2.2的表达和胼胝体内神经元突起的联系情况。结果:在胼胝体中存在少量NeuN阳性细胞,部分NeuN阳性细胞同时表达Cav2.2。神经逆行追踪显示在胼胝体内存在HRP阳性神经元,其神经纤维连接与皮质或尾壳核有联系。结论:在成年大鼠胼胝体内存在少量的神经元,部分胼胝体神经元表达Cav2.2。这些神经元可能与脑皮质和胼胝体下方的尾壳核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神经元 N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1 亚单位 神经束路追踪
下载PDF
CB-HRP—高效敏感的神经束路追踪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 高礼 +1 位作者 欧可群 杨淑霞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寻找一种高效敏感的神经通路追踪方法。方法 :采用结合了霍乱毒素亚单位B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CB -HRP)作为示踪剂 ,用钨酸钠作为四氨基联苯 (TMB)显色剂的稳定剂 ,顺行追踪视神经纤维向下丘脑前区的投射 ;逆行追踪舌下神经纤维在... 目的 :寻找一种高效敏感的神经通路追踪方法。方法 :采用结合了霍乱毒素亚单位B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CB -HRP)作为示踪剂 ,用钨酸钠作为四氨基联苯 (TMB)显色剂的稳定剂 ,顺行追踪视神经纤维向下丘脑前区的投射 ;逆行追踪舌下神经纤维在延髓背侧的分布。结果 :发现视神经纤维投射到视交叉上核背内侧 ;舌下神经纤维在延髓背侧的舌下神经纤维核分布区显示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结构清晰。结论 :用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作为示踪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钨酸钠 神经示踪
下载PDF
大鼠终纹床核卵圆核的传入联系——FG和WGA-HRP逆行追踪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中胜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80-386,共7页
实验选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只,分2组进行。第1组11只,将2~4%的荧光金(fluoro-gold,FG)水溶液加压或电泳导入一侧终纹床核群卵圆核,检查中枢不同区域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第2组13只,将WGA-HRP/HRP混合水溶液注入一侧卵圆核,检... 实验选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只,分2组进行。第1组11只,将2~4%的荧光金(fluoro-gold,FG)水溶液加压或电泳导入一侧终纹床核群卵圆核,检查中枢不同区域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第2组13只,将WGA-HRP/HRP混合水溶液注入一侧卵圆核,检查逆行标记细胞在不同脑区的分布。比较两组结果,发现所标记的神经元分布范围和趋势大致相同;但FG标记的神经元突起远较HRP标记长,并在对侧某些区域出现标记细胞。这表明作为一种逆行束路示踪剂,FG较WGA-HRP敏感性高。逆行标记细胞主要见于梨状皮质、纹底、海马下托、视前区、斜角带水平支、大细胞视前区、腹侧苍白球;杏仁体的中央核、内侧核、皮质核;丘脑的中线核群、束旁核、室旁核有散在的标记细胞;下丘脑的前区、外侧区、背侧区和腹内核、弓状核、前乳头体核有数量不等的标记细胞;中脑的中央灰质腹侧半、中缝背核、脚桥被盖核、中缝核群和腹侧被盖区、黑质致密带、脚间核、束间核;脑桥的臂旁核、蓝斑、三叉神经中脑核、A_5区、中缝核群;延髓的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和C_1/A_1等区域均可看到一定数量的标记细胞。本工作首次较系统地观察了大鼠卵圓核的传入纤维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纹床核 卵圆核 传入联系 追踪法
下载PDF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申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4期1705-1706,170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血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方法用北京博晖BH5100型和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检测557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血中铜、锌、钙、镁、铁及铅的含量,并与557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血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方法用北京博晖BH5100型和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检测557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血中铜、锌、钙、镁、铁及铅的含量,并与557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血中锌、铁、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6岁观察组患儿血铅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大于3~≤6岁观察组患儿血中镁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RRTI与血中锌、铁、钙的缺乏及铅暴露的水平密切相关。及时、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维持体内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降低儿童RRTI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微量元素 儿童
下载PDF
微量元素与消化道癌Logistic回归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荆洁线 韩存芝 +3 位作者 赵先文 郭晋纲 张吉梅 关丽丽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6-188,共3页
本文测定了130例食管癌,100例胃癌,60例结直肠癌,22例肝癌,56例消化道良性疾患。结果表明:消化道癌患者血清中铜,铁含量,铜/锌比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P<0.001),锌,钙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P<O.001... 本文测定了130例食管癌,100例胃癌,60例结直肠癌,22例肝癌,56例消化道良性疾患。结果表明:消化道癌患者血清中铜,铁含量,铜/锌比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P<0.001),锌,钙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P<O.001)。晚期癌患者铜含量,铜/锌比高于早期癌患者(P<O.05~P<O.001)。铜/锌比对食管癌诊断阳性率为72%,胃癌为68%,结直肠癌为59%,肝癌为80%,铜/锌比可做为消化道癌的一项诊断指标,同时对从高危人群中筛检消化道癌患者有重要的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铜,铜/锌比升高,发生消化道癌的相对危险度升高,锌钙含量升高,发生消化道癌相对危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微量元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液微量元素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春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746-1748,共3页
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液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同时期的5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的末梢血铜(Cu)、锌(Zn)、钙(Ca)... 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液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同时期的5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的末梢血铜(Cu)、锌(Zn)、钙(Ca)、镁(M.g)及铁(Fe)水平,并比较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及不同严重程度感染患儿的各微量元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液Cu、Cu/Zn均高于对照组,Zn、Ca及Fe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重度感染患儿的变化大于中度及轻度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血液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各微量元素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变化较明显,且不同严重程度者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微量元素 变化
下载PDF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永红 王燎原 廖奇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锌、铁、锰、铜水平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检测68例RRTI患儿血清铜、锌、钙、镁、铁水平,同时选择62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RRTI患儿血清铁、锌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结论:RRTI患儿存在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关键词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微量元素 血清铁
下载PDF
梓醇促进局灶脑缺血大鼠皮质脊髓束芽生和重塑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东 祝慧凤 +2 位作者 吕发金 罗勇 谢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7-1063,共7页
目的观察梓醇对局灶脑缺血大鼠病灶对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轴突芽生和重塑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梓醇治疗组和胞磷胆碱对照组。开颅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永久性脑缺血... 目的观察梓醇对局灶脑缺血大鼠病灶对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轴突芽生和重塑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梓醇治疗组和胞磷胆碱对照组。开颅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永久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24 h首次经腹腔注射梓醇(5 mg·kg-1)或胞磷胆碱(0.5 g·kg-1),每日1次,连续7d。采用黏贴物移除实验和足失误实验测试受累前肢(左前肢)功能状况;核磁共振(MRI)测量脑梗死体积;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BDA)顺行示踪健侧CST,检测脊髓颈膨大区健侧CST越边至失神经支配侧的纤维数量,了解脊髓颈膨大区CST轴突重塑;免疫荧光双标脊髓颈膨大区BDA标记纤维与生长相关蛋白(growth-associatedprotein,GAP-43),检测BDA/GAP-43共定位信号,了解脊髓颈膨大区CST轴突芽生能力。结果造模后7、14、21和28d,梓醇组和胞磷胆碱组左前肢黏贴片移除时间均比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缩短(P<0.05),左前肢失误率也较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造模后28 d时,梓醇组左前肢感觉运动功能状况明显优于胞磷胆碱组(P<0.05)。造模后1和28 d,各组脑梗死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造模后28 d,梓醇组脊髓颈膨大区健侧CST越边纤维占(8.5%±2.1%),较模型组(4.7%±1.3%)和胞磷胆碱组(5.5%±1.8%)明显增加(P<0.05);梓醇组脊髓颈膨大区BDA/GAP-43共定位信号明显强于模型组和胞磷胆碱组(P<0.05)。结论梓醇可增强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皮质脊髓束轴突芽生和重塑能力,有助于受累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皮质脊髓束 顺行神经示踪 轴突重塑 轴突芽生 神经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