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lue-Added Trade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1
作者 Wen Dongwei 《China Economist》 2018年第2期40-53,共14页
Based on heterogeneity in firm's sales destinations and trade patterns, this paper estimates China's ratio of value-added exports(RVAE) using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and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China&... Based on heterogeneity in firm's sales destinations and trade patterns, this paper estimates China's ratio of value-added exports(RVAE) using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and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added trade. Our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 that without taking into account heterogeneity in firm's sales destinations and trade patterns,China's RVAE will be overestimated. Conventional gross trade accounting underestimates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labor-intensive and capital intensive sectors, but overestimates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echnology-intensive sectors,which leads to a significant reversal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Conventional gross trade accounting method overestimates the trade surplu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sectors with the US by about 60% and 8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e in value add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heterogeneous firms intercountry input-output tables(ICIO) global value chains(GVC)
下载PDF
Re-Evaluation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ness: A Global Value Chain Perspective 被引量:2
2
作者 Cheng Dazhong Zheng Lekai Wei Ruqing 《China Economist》 2018年第3期14-25,共12页
Based on the Worm Input-Output Database (WIOD), this paper conducts a forward-linkage decomposition of value-added in trade to estimate China's service value-added exports and its service sector's international co... Based on the Worm Input-Output Database (WIOD), this paper conducts a forward-linkage decomposition of value-added in trade to estimate China's service value-added exports and its service sector'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during 2000- 2014. Result indicates that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China's service exports measured by forward-linkage decomposition method accounted for around 35% in its total export. While the value of services exported directly through the service sector accounted for a falling share, the value of services exported through other sectors represented an increasing share. China ranks second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market share of service exports. However,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 of China's service exports and export sophistication remains limi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value chain service sector competitiveness of service trade trade in value-added(TiVA)
下载PDF
Trade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GVCS: A Case Study of the BRICS
3
作者 Xiaohong Yu Jiajia Fan +3 位作者 Yihang Luo Xiaoyuan Zhu Yuchen Zhang Xiaofei Long 《American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 2023年第1期39-57,共19页
As the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 has developed with the division of Global value Chains (GVCS), the export trade of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BRICS) has grown rapidly. The resulting growth of ... As the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 has developed with the division of Global value Chains (GVCS), the export trade of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BRICS) has grown rapidly. The resulting growth of carbon emissions has drawn wide atten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necessitating the comparison of the trade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the BRICS participation in GVCS. Based on the Eora databas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decomposition framework for the calculation of export value-added and embodied carbon, based on a multi-region input-output (MRIO) model. The trade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paid by the BRICS’ total exports from 1990 to 2015 were measured and the imbalance was analyzed, along with the cau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value-added and carbon embodied in the BRICS’ exports originate from their own countries, and the domestic value-added content of the BRICS’ exports decreased while the foreign value-added content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CS GVCS Export added value Carbon Embodied in Export Source of Imbalance between the trade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下载PDF
Foreign Value-added in China's Manufactured Exports:Implications for China's Trade Imbalance 被引量:16
4
作者 Jun Zhang Dongbo Tang Yubo Zhan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2年第1期27-48,共22页
Economists have recently become interested in weighting how much domestic value-added is actually included in China' s exports. Formally,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contents could be identified by calcula... Economists have recently become interested in weighting how much domestic value-added is actually included in China' s exports. Formally,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contents could be identified by calculating the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share using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 tables. Applying such a method to the Chinese case, however, would result in a big measurement bias because China has a large share of processing exports, which utilize a disproportionately high percentage of imported intermediates. This paper, by directly employing 2008 trade data for which imported intermediates in both processing and non-processing trade could b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various trade patterns, provides a simplified way to estimate the share of foreign/domestic value-added included in industry-level manufactured export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share of China' s processing exports was about 56 percent in 2008, compared to about 10 percent for ordinary exports. It also finds that the sectors that experienced fast expansion of processing exports have a much higher share of foreign contents. Since processing exports accoant for about half of Chinese exports, the prevailing trade statistics, which focus on gross values rather than the value-added of exports and imports, has obviously overstated the bilateral trade imbalances, especiall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essing trade trade imbalance value-added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原文传递
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规则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玉红 李金哲 张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5,共15页
以64个国家1995—2017年141个区域贸易协定为样本,在测度竞争政策规则深度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其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有助于提升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该结果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 以64个国家1995—2017年141个区域贸易协定为样本,在测度竞争政策规则深度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其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有助于提升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该结果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缔约方制度质量加强了竞争政策规则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促进作用,但区域贸易协定灵活度会阻碍该促进作用。区分条款发现,横向原则与国有企业条款可以促进出口国内增加值;区分国别发现,竞争政策规则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存在异质性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对第三方国家存在溢出效应。因此,中国应有意识地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合理设计竞争政策条款并逐步提升执行度,打造更为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竞争政策规则 增加值贸易 出口国内增加值 真实利得
下载PDF
“一带一路”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方慧 张潇叶 赵胜立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232,共21页
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下,“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日益紧密,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逐渐显现,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区位优势。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增加值贸易网络,结合200... 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下,“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日益紧密,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逐渐显现,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区位优势。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增加值贸易网络,结合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BvD-Zephyr以及fDi Markets数据,考察东道国贸易网络地位对中国企业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东道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提升,对中国企业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上述影响在发达国家、制度风险较低及开设境外园区的东道国更强,并且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民营企业、初始投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的积极性。此外,中国企业OFDI的结构得以优化,投资行业依托贸易网络呈现阶梯状分布。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进口激励效应、投资风险规避效应和全球价值链嵌入效应是其重要传导渠道。本文为中国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投资策略制定提供有益参考,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增加值贸易网络 制造业 对外直接投资
下载PDF
RCEP生效对国际服务贸易影响作用研究——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天顶 张子怡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2,共13页
RCEP作为当前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区域自由贸易体系,在服务贸易方面做出了高水平的开放承诺,它是中国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进程中的重要抓手。以1995-2018年全球范围内66个国家服务部门的双边出口数据为样本,运用结... RCEP作为当前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区域自由贸易体系,在服务贸易方面做出了高水平的开放承诺,它是中国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进程中的重要抓手。以1995-2018年全球范围内66个国家服务部门的双边出口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引力模型和泊松拟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RCEP对服务部门增加值贸易以及福利的影响作用。反事实模拟分析结果表明,RCEP对成员国服务部门总出口和国内增加值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非成员国将在整体上受损;RCEP对一国福利的影响较小,对一国出口的影响较大;对中国而言,RCEP将大幅提高中国对日本的服务部门总出口和国内增加值出口。此外,将RCEP与CPTPP进行比较发现,RCEP对我国服务部门增加值贸易的正向影响幅度小于CPT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服务贸易 增加值贸易 引力模型 反事实模拟分析
下载PDF
农业全球价值链嵌入、贸易成本与增加值贸易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秀香 黄伟凤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5,共14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产品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农业全球价值链在农产品贸易过程中加速形成,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助于改善对先进技术和知识的获取,推动农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文章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选择OECD AM...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产品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农业全球价值链在农产品贸易过程中加速形成,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助于改善对先进技术和知识的获取,推动农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文章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选择OECD AMNE 2023版数据库中76个经济体为样本,探究了农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增加值贸易收益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农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和后向参与度均能促进农业增加值贸易收益增长;机制检验表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来促进增加值贸易收益增长;异质性检验表明,这一影响对发展中经济体尤为明显。为此,我国应积极融入农业全球价值链,进一步扩大农业开放、优化贸易环境和保障要素供给,以提高增加值贸易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球价值链 贸易成本 出口增加值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下载PDF
RCEP框架下的区域价值链构建及可能路径
9
作者 吕越 王梦圆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65,共12页
通过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的相关指标,刻画RCEP框架下各国的增加值贸易现状并重点考察了中国在区域价值链中的地位演变;同时,深入剖析了RCEP协定中原产地区域累积制度、投资促进规则和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条款对于促进区域产业链... 通过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的相关指标,刻画RCEP框架下各国的增加值贸易现状并重点考察了中国在区域价值链中的地位演变;同时,深入剖析了RCEP协定中原产地区域累积制度、投资促进规则和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条款对于促进区域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积极意义。为加快构建RCEP框架下的区域价值链,中国应有效利用区域大市场,推动中国价值链地位跃升;加强产业政策配套实施,积极应对产业链竞争;推进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互动发展,加大区域产业链空间整合范围;依托自贸试验区优势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为加入CPTPP提供助力;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数字贸易规则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区域价值链 增加值贸易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提升中国价值链地位研究——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的角度
10
作者 孙利娟 邢小军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4-8,15,共6页
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使用TiVA(2018)数据,计算中国价值链地位,并与世界平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显示:2005—2016年间,中国的国内增加值出口率从73.7%提升到了83.3%,中国的价值链地位不断提升。采集4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5—201... 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使用TiVA(2018)数据,计算中国价值链地位,并与世界平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显示:2005—2016年间,中国的国内增加值出口率从73.7%提升到了83.3%,中国的价值链地位不断提升。采集4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5—2014年面板数据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中国的价值链地位有显著提升作用,其中,产业转移、需求增长及营销促进都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营销促进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大,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作用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价值链地位 “一带一路” 逆向技术溢出
下载PDF
外贸内卷化、出口退税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11
作者 于李娜 张成娟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60,共18页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双重竞争,容易出现为抢夺代工订单和抢占市场份额而竞相压价、生产低端同质产品的“外贸内卷化”现象,这是推动我国经贸高质量发展亟需探讨的问题。以微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外贸内卷化...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双重竞争,容易出现为抢夺代工订单和抢占市场份额而竞相压价、生产低端同质产品的“外贸内卷化”现象,这是推动我国经贸高质量发展亟需探讨的问题。以微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外贸内卷化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进而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外贸内卷化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有负面影响,而出口退税政策有助于缓解这种负面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出口退税通过企业利润提升效应和一般贸易占比提升效应帮助企业缓解外贸内卷化的负面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实行不完全且有差别的增值税退税政策,以更好地发挥其引导企业出口行为选择的作用,走出外贸内卷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贸内卷化 出口退税 调节效应 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下载PDF
双循环发展格局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任思敏 谈萧 《对外经贸》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探讨“双循环”格局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既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广度和深度的需求。通过构建双循环主要评价指标,利用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分析双循环格局对我国制造业全球... 探讨“双循环”格局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既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广度和深度的需求。通过构建双循环主要评价指标,利用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分析双循环格局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内循环刺激低技术制造业提升质量,从而倒逼传统低技术制造业进行自我转型和技术升级;外循环水平对制造业及各细分行业的价值链地位均起到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坚持对外开放,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格局 全球价值链地位 贸易增加值 制造业转型
下载PDF
高质量数字连接驱动了数字服务出口增长吗?——来自国际海缆扩展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美娜 沈玉良 彭羽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4,共15页
本文以国际海缆扩展深度作为衡量高质量数字连接的新指标,刻画了国际海缆的连接数量、连接强度、连接广度与一国数字服务出口的关联,提出高质量数字连接是驱动数字服务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它与数据增值服务优势的互补作用是一国数字服... 本文以国际海缆扩展深度作为衡量高质量数字连接的新指标,刻画了国际海缆的连接数量、连接强度、连接广度与一国数字服务出口的关联,提出高质量数字连接是驱动数字服务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它与数据增值服务优势的互补作用是一国数字服务出口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数字服务出口随着国际海缆连接数量的提高而增长。国际海缆通过提供满足大数据跨境传输所需的容量与带宽,来缓解数字鸿沟约束,降低市场进入的固定成本,从而促进数字服务出口。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进一步讨论表明,一国的数字连接能力与数据增值服务优势构成数字服务出口促进的关键互补条件,即国际海缆扩展的数字服务出口促进效应随本国数据增值服务能力的提高而增强,且数据增值服务优势关于国际海缆扩展的数字服务出口促进效应的正向调节作用随国际海缆扩展的深化而加强。对不同扩展模式即扩展路径、地理范围和投资主体的拓展性分析还表明,连接强度相较于连接广度扩展、洲内相较于洲际扩展、传统电信商相较于数字平台商主导扩展的数字服务出口促进效应更强。上述结论为提高数字连接质量来驱动我国数字服务出口增长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扩展国际海缆基础设施以实现数字服务出口结构升级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连接 国际海缆 数字服务贸易 数据增值服务
下载PDF
Is Bilateral Value Added in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EU Countries Efficient?
14
作者 Haiou Mao Ling Xiong 《China & World Economy》 2022年第3期210-238,共29页
By applying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and replacing total export with value added in exports as a more accurate measure of domestic content embodied in exports,we estimate the trade efficiency between China and EU ... By applying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and replacing total export with value added in exports as a more accurate measure of domestic content embodied in exports,we estimate the trade efficiency between China and EU countries and analyze the determinant fac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 added in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EU countries is running at a low level of efficiency,and the trade efficiency has an obvious imbalance between export and import.Our calculation of unexplored trade potential indicates that western EU countries,such as France,Germany,Italy,and Spain together are China 5 top trading partner with the highest unexploited trade potential.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14 trading-related variables,trade efficiency determina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ngible trade infrastructures of both exporter and importer matters most,including airports,container shipping,Internet,and broadband infrastructures.Meanwhile,intangible trade infrastructures,including customs procedures and domestic business environments,has a significant,but smaller influence on trade efficiency.Our important findings shed light on practical trade policymaking to encourage Sino-EU trade collab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EU trade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trade efficiency value added in exports
原文传递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ICT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吴盼盼 徐坡岭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2,共9页
数字经济时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ICT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最为深入。基于2000—2018年61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深入考察了ICT产业GVC参与度对ICT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ICT制造业GVC参与度对ICT制造业产品... 数字经济时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ICT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最为深入。基于2000—2018年61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深入考察了ICT产业GVC参与度对ICT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ICT制造业GVC参与度对ICT制造业产品出口规模影响显著为正;分维度看,ICT制造业GVC前向参与度对ICT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影响显著为负,GVC后向参与度对ICT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影响显著为正;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和地区ICT制造业GVC参与度对ICT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影响显著为正,且GVC后向参与度比GVC前向参与度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然而深化GVC后向参与度固然有助于其贸易规模扩大,但从盈利能力角度看却并非最优;发展中国家和地区ICT制造业GVC参与度对ICT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影响显著为负,且GVC后向参与度对出口规模的负向影响显然更深,加深GVC前向参与度有助于减轻其对出口规模的负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VC参与度 ICT制造业 出口贸易 附加值增长
下载PDF
世界增加值贸易网络演化及形成机理——基于复杂网络方法
16
作者 葛纯宝 于津平 +1 位作者 陈京 李娜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4-93,111,共21页
全球价值链分工改变了世界生产范式,促使各国价值流动和贸易关系趋于复杂,对世界贸易网络体系和各国贸易网络地位产生了深刻影响。考察世界国内增加值贸易网络演化规律,探讨其形成机理,对揭示国际贸易网络分布格局,把握全球经贸格局演... 全球价值链分工改变了世界生产范式,促使各国价值流动和贸易关系趋于复杂,对世界贸易网络体系和各国贸易网络地位产生了深刻影响。考察世界国内增加值贸易网络演化规律,探讨其形成机理,对揭示国际贸易网络分布格局,把握全球经贸格局演进趋势,推动新一轮全球经贸规则治理策略意义重大。文章基于UNCTAD-Eora增加值贸易数据,采用复杂网络方法评价了2003—2021年世界国内增加值贸易网络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世界国内增加值贸易网络不断扩大、联系日趋紧密和区域化、融合度逐渐加深,已形成以德国、美国和中国为中心和“桥梁”的“多极化”分布格局和联结疏密差异明显但结构相对稳定的五大社团凝聚子群;“一带一路”与非“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地位差距趋于波动收窄。采用TERGM模型进行网络模拟发现,关系偏好连接效应、三元传递闭合效应、各国GDP、制度质量、关税率、贸易便利化水平、共同边界、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和历史殖民关系网络是世界国内增加值贸易网络形成的决定因素,各因素的积极影响不仅在不同区域和阶段有明显差异,而且会随国家贸易网络地位的提升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增加值贸易 复杂网络分析 TERGM模型 “一带一路”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进口的国别(地区)结构研究--基于附加值贸易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文秀 刘艳 马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9-181,共13页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基于附加值贸易框架,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整体及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服务业进口的国别(地区)结构,并与传统总值核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且考察了不同国家(地区)服务业附加值贸易与服务贸易及货物贸...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基于附加值贸易框架,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整体及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服务业进口的国别(地区)结构,并与传统总值核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且考察了不同国家(地区)服务业附加值贸易与服务贸易及货物贸易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服务业进口来源国是以美日为主的发达国家,不同类型服务业的进口来源国差异较大,且两种核算方式下发达国家内部结构和不同类型服务业进口来源国结构均存在着显著差异;(2)总体而言,通过货物进口引致的间接服务附加值进口要略大于通过服务进口带来直接服务附加值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附加值进口主要通过货物进口间接实现,而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进口主要通过服务进口直接实现。对此,中国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扶持知识技术密集型先进制造业和扩大制造企业的服务需求来加大服务进口溢出效应的扩散力度,并通过扩大进口服务类型和货物服务进口来源国来适当扩大服务进口复杂度和货物进口复杂度,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全球竞争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值贸易 服务业进口 国别(地区)结构
下载PDF
服务贸易、结构变迁与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前向关联效应与后向关联效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启斐 吴恒宇 杜运苏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41,共21页
本文利用30个省份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共计120张投入产出表,结合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细分种类的服务贸易附加值,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服务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贸易可以显著促进服... 本文利用30个省份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共计120张投入产出表,结合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细分种类的服务贸易附加值,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服务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贸易可以显著促进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前向关联每提高10%,带动服务业TFP上升0.277%;后向关联每提高10%,带动服务业TFP上升0.882%。(2)随着产业结构变迁,服务贸易的后向关联效应依旧可以促进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前向关联效应则无法为服务业TFP的增长提供支撑。(3)细分行业后发现,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结构变迁诱发前后向关联效应对TFP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因此,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发挥服务贸易前后向关联效应,对实现长期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服务贸易 结构变迁 附加值贸易
下载PDF
中国省际增加值贸易隐含碳空间转移及影响机制研究
19
作者 何宇鹏 李金铠 王育宝 《管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60,共19页
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核算及影响机制分析,是厘定地区碳排放责任和制定碳减排政策的关键。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采用中国内地31省份投入产出表和省域能源消耗直接碳排放数据,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省际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流通路径进行解构,... 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核算及影响机制分析,是厘定地区碳排放责任和制定碳减排政策的关键。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采用中国内地31省份投入产出表和省域能源消耗直接碳排放数据,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省际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流通路径进行解构,实证测度省际流出和流入贸易隐含碳与净碳转移量,揭示省域贸易隐含碳构成、行业结构及转移方向;采用结构分解方法探究了省际贸易隐含碳变动的影响机制问题。结果显示:(1)中国省域“双侧”增加值碳排放规模整体波动增长,省内排放增量突出,而省际贸易隐含碳增速显著。(2)省内排放是省域“双侧”增加值碳排放的主体构成,省际增加值贸易隐含碳集中于中间产品和最终需求直接跨省贸易,且集中于其他服务业、农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服务业、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等。(3)省际增加值流出和流入贸易隐含碳分别集中于中西部重点能源及重化工省份和中东部经济体量较大省份,且前者对后者存在净碳调入;省际净碳转移重点源自建筑业、其他服务业、农业等的中间产品和最终需求非对称跨区流动。(4)碳强度和省际产业关联效应对省际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变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增加值系数、最终需求规模和结构效应的作用方向反之,且碳强度和最终需求规模效应的作用贡献较突出。该研究对完善省域碳排放核算方法、明确地区碳排放责任、制定地区差异化碳减排政策和梯度有序碳达峰目标等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隐含碳 投入产出分析 价值链
下载PDF
中欧制造业增加值贸易分解、分工格局及价值网络结构——基于“MRIO-VRCA-VSNA”方法的多维透视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亚斌 马莉莉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66,共21页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创新性地融合多种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国与欧洲国家制造业及细分部门的贸易价值构成、显性比较优势、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工地位和价值网络结构。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对欧洲制造业间接出口国内增...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创新性地融合多种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国与欧洲国家制造业及细分部门的贸易价值构成、显性比较优势、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工地位和价值网络结构。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对欧洲制造业间接出口国内增加值的规模及其年均增长率均大于出口国外增加值,德国占中国对欧洲出口增加值总额的比重高达25.59%;中国为增加值贸易顺差,技术密集型部门增加值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增加值进口。(2)中国劳动密集型部门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较高,但技术密集型部门较低,中欧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多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增加值显性竞争优势指数有所提升。(3)中国制造业的前向参与度总体上大于后向参与度,价值链分工地位普遍提升;中国的计算机、电子、光学设备以及机械设备部门前向参与度低于欧洲五国,但呈现出了先降后升趋势,后向参与度正好相反。(4)中欧制造业价值网络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非常显著,德国大多数部门的网络中心度和网络权力指数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仅次于德国;中国正由价值网络中的“从属者”向“主导者”转型,双边增加值贸易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制造业 增加值贸易 分工格局 MRIO模型 价值网络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