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悲剧的美学品性
1
作者 温斌 《职大学报》 2005年第2期97-101,共5页
悲剧作为戏剧的一种类型,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某种恒定意义的美学属性, 即悲剧情节是一个逐渐加剧的受难过程,悲剧的核心是某种合理性价值的毁灭,悲剧的美感效果是诉诸于怜悯和恐惧基础 上的崇高美,这样,... 悲剧作为戏剧的一种类型,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某种恒定意义的美学属性, 即悲剧情节是一个逐渐加剧的受难过程,悲剧的核心是某种合理性价值的毁灭,悲剧的美感效果是诉诸于怜悯和恐惧基础 上的崇高美,这样,对悲剧的分析和评价必须建立在对悲剧自身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否则,就会陷入道德化审美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悲剧人物 灾难性 毁灭
下载PDF
从痛感的诗到美感的诗——以陈海勇诗集《飘扬的石头》为例
2
作者 姜宇清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陈海勇是近年成长起来的宁波有代表性的青年诗人之一。陈海勇诗中的痛感引发、表现,是有一定深度、厚度和强度的。深度是指诗人对对象、对生命的体验的过程。他在关注生命,尤其是关注普通生活甚至卑微生活中的人生命运时,不仅个人完全... 陈海勇是近年成长起来的宁波有代表性的青年诗人之一。陈海勇诗中的痛感引发、表现,是有一定深度、厚度和强度的。深度是指诗人对对象、对生命的体验的过程。他在关注生命,尤其是关注普通生活甚至卑微生活中的人生命运时,不仅个人完全融入了对象的生命,而且在呈现过程中也让读者体验到同样的感情,具有制成精确画面的本领和跳出这画面的冷静观照的理性,由痛感的诗到美感的诗,肯定是诗学理论上的大的命题,其涉及到的内容会无比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海勇 句子的诗 痛感与美感
下载PDF
论悲剧的痛感与审美快感的转换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作楣 《柳州师专学报》 2008年第2期78-81,共4页
悲剧痛感是悲剧的精髓所在。本文旨在论述悲剧痛感的产生机制以及审美快感的转换机制,同时引申出悲剧痛感转化为审美快感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 悲剧 悲剧痛感 审美快感 转换机制
下载PDF
解读《天边外》——伟大的悲剧作家(尤金·奥尼尔)
4
作者 薛洁 《魅力中国》 2013年第19期128-128,共1页
表现主义风格的作者奥尼尔是美国著名剧作家,一生写作45个剧本。题材广泛,戏剧风格多样。作品多以悲剧贯穿气氛,也不乏喜剧作品。本文通过解读《天边外》这部优秀的作品,让读者了解作者被称为伟大的悲剧作家的原因。
关键词 天边外 表现主义 奥尼尔 悲剧
下载PDF
机敏聪慧 巧于心机——从钗黛关系看宝钗的性格特点
5
作者 张艳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79-80,共2页
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从通常的人情人物、普通的世故、境遇中揭示出哲学、历史层次高度上的人生悲剧,这也显示作者曹雪芹精神世界的广阔和崇高。而宝钗作为“红楼十二钗”中举足重轻的一个人物,在文学史上一直占有浓重的一笔,其性格... 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从通常的人情人物、普通的世故、境遇中揭示出哲学、历史层次高度上的人生悲剧,这也显示作者曹雪芹精神世界的广阔和崇高。而宝钗作为“红楼十二钗”中举足重轻的一个人物,在文学史上一直占有浓重的一笔,其性格特点一直是红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之一。其实,宝钗的性格特点可以通过钗黛关系窥见一斑,在二人的交往中,处处可见宝钗机敏聪慧、巧于心机的性格特点。即便如此,她却仍然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结局,也只不过是封建大厦倾倒时的一个完美的陪葬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悲剧 钗黛关系 宝钗性格 陪葬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