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Blocking Mass Parameters on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Performance of a Power Cabin 被引量:1
1
作者 计方 姚熊亮 叶曦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1年第1期25-32,共8页
Rigid blocking masses are located in the typical base structure of a power cabin based on the impedance mismatch principle.By combining the acoustic-structural coupling method and 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the full-... Rigid blocking masses are located in the typical base structure of a power cabin based on the impedance mismatch principle.By combining the acoustic-structural coupling method and 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the full-band vibration and sound radiation reduction effect of vibration isolation masses located in a base structure was researched.The influence of the blocking mass’ cross-section size and shape parameters and the layout location of the base isolation performance was discussed.Furthermore,the effectiveness of rigid vibration isolation design of the base structure was valid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dium and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 and sound radiation of a power cabin ar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a blocking mass.Concerning weight increment and section requirement,suitably increasing the blocking mass size and section height and reducing section width can result in an efficiency-cost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id isolation blocking mass parameters power cabin vibration isolation performance efficiency-cost ratio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he curving performance of heavy haul trains under braking conditions 被引量:2
2
作者 Liangliang Yang Yu Kang +1 位作者 Shihui Luo Maohai Fu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5年第3期169-175,共7页
To study the curving performance of trains, 1D and 3D dynamic models of trains were built using nu- merical methods. The 1D model was composed of 210 simple wagons, each allowed only longitudinal motion; whereas the 3... To study the curving performance of trains, 1D and 3D dynamic models of trains were built using nu- merical methods. The 1D model was composed of 210 simple wagons, each allowed only longitudinal motion; whereas the 3D model included three complicated wagons for which longitudinal, lateral, and vertical degrees of freedom were considered. Combined with the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the 1D model under braking conditions, the behavior of draft gears and brake shoes were added to the 3D model. The assessment of the curving performance of trains was focused on making comparisons between idling and brak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when a train brakes on a curved track, the wheel-rail lateral force and derailment factor are greater than under idling conditions. Because the yawing movement of the wheelset is limited by brake shoes, the zone of wheel contact along the wheel tread is wider than under idling conditions. Furthermore, as the curvature becomes tighter, the traction ratio shows a nonlinear increasing trend, whether under idling or braking conditions. By increasing the brake shoe pressure, train steering becomes more diffic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haul train · Curving performance ·Draft gear · Brake shoe · Wheel-rail · Derailment safetyWheel wear power · Traction ratio
下载PDF
A PTS Optimization Scheme with Superimposed Training for PAPR Reduction in OFDM System
3
作者 Renze Luo Rui Li +2 位作者 Xiaoqiong Wu Shuainan Hu Na Niu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 2014年第2期97-104,共8页
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s (PTS) is an efficient scheme for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reduction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 It does not bring any signal distortion. However, i... 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s (PTS) is an efficient scheme for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reduction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 It does not bring any signal distortion. However, its remarkable drawback is the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currently many PTS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but with the cost of the loss of PAPR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n improved PTS optimization method with superimposed training.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TS, improved PTS scheme can achieve better PAPR performance while be implemented with lower computation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s (PTS) Superimposed training
下载PDF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Analysis for MIMO-OFDM Systems in High-Speed Train Environment
4
作者 王军华 焦戊臣 方勇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5年第3期411-418,共8页
The orthogonality between the subcarriers of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IMO-OFDM) systems is destroyed due to the Doppler frequency offset,particularly in the high-speed... The orthogonality between the subcarriers of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IMO-OFDM) systems is destroyed due to the Doppler frequency offset,particularly in the high-speed train( HST) environment,which leads to severe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and influence factor of ICI in HST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by using a non-stationary 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 GBSM) for MIMO HST channels, ICI is analyzed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channel coefficients and the carrier-to-interference power ratio( CIR). It is a fact that most of signal energy spreads on itself and its several neighborhood subcarriers. By investigating the amplitude of subcarriers, CIR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ICI power lev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ggest impact factor for the CIR is the multipath number L and the minimum impact factor K; when the train speed υR> 400 km / h,the normalized Doppler frequency offset ε > 0. 35,the CIR tends to zero,and the communication quality will be very poor at this condition. Finally,bit error rate( BER) is investigated by simulating a specific channe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OFDM) systems high-speed train(HST)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 non-stationary 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G BSM) carrier-to-interference power ratio(CIR)
下载PDF
一种高效星载功率调节与配电单元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晓东 杜青 +4 位作者 徐泽锋 张俊亭 杨袆 夏宁 王超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文章结合深空探测供配电分系统任务特点,提出功率调节、配电、火工控制等多功能模块轻小型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功率调节与配电单元的研究现状、国产功率调节与配电单元研制的意义,功率调节与配电单元组成及功能设计,并通过... 文章结合深空探测供配电分系统任务特点,提出功率调节、配电、火工控制等多功能模块轻小型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功率调节与配电单元的研究现状、国产功率调节与配电单元研制的意义,功率调节与配电单元组成及功能设计,并通过多母线融合设计、多路放电均流设计、单元集成化设计等关键技术,解决了深空探测器高可靠轻小型化功率调节与配电单元设计难题。在轨飞行结果表明:功率调节与配电单元功能正常,工作可靠,性能优良。功率调节与配电单元的国产化设计实现,可为其它航天器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高功率质量比 功率调节与配电单元
下载PDF
航空用SOFC与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优化设计
6
作者 张业鹏 梁凤丽 +1 位作者 毛军逵 蒋新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2-875,共14页
为了满足航空领域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变负载需求,并获得飞机全飞行过程中的高效能量供给方案,本文搭建了直接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cells,SOFC)-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架构,采用基于规则的能量分配策略,开展了典型飞行任务... 为了满足航空领域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变负载需求,并获得飞机全飞行过程中的高效能量供给方案,本文搭建了直接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cells,SOFC)-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架构,采用基于规则的能量分配策略,开展了典型飞行任务中系统参数的匹配方法和海拔高度对混动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典型飞行包线中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和功重比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BAe.146四发涡扇短程运输机的飞行为例,系统净发电效率为53.32%,功重比为0.4913 kW/kg,且SOFC系统输出功率和发电效率随着海拔上升而下降。这表明直接氨SOFC-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能够满足不同飞行阶段的能量需求,也为混合动力系统在不同飞行高度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动力 SOFC-锂电池 混合动力系统 能量分配策略 系统效率 功重比
下载PDF
燃气电站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晔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4期150-152,共3页
以某燃气电站工程为例,重点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确定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阐述施工准备工作内容,重点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包含温度计算、混凝土浇筑、振捣、测温、养护等,并根据质量最佳化的原则提出施工控制... 以某燃气电站工程为例,重点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确定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阐述施工准备工作内容,重点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包含温度计算、混凝土浇筑、振捣、测温、养护等,并根据质量最佳化的原则提出施工控制措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施工,充分保证燃气电站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电站 大体积混凝土 配合比 施工工艺 控制措施
下载PDF
15W@80K全气体轴承室温活塞脉管制冷机研发
8
作者 张银 倪竹青 +3 位作者 罗高乔 王波 刘婷 方露露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6,共10页
为了满足超大规格线列、面阵红外探测器及红外光学系统对大冷量、长寿命、低振动、紧凑化、高效率及轻型低温制冷机的需求,开展了15 W@80 K全气体轴承室温活塞脉管制冷机研发,采用Sage热力学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了首款基于全气体轴... 为了满足超大规格线列、面阵红外探测器及红外光学系统对大冷量、长寿命、低振动、紧凑化、高效率及轻型低温制冷机的需求,开展了15 W@80 K全气体轴承室温活塞脉管制冷机研发,采用Sage热力学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了首款基于全气体轴承支撑和室温活塞功回收技术的斯特林脉管制冷机,成功完成了工程样机研制并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散热流体温度20℃,制冷温度为80 K,制冷机在交流输入功率为320 W时,制冷量达到22 W,制冷效率达到6.875%;输入电功为397.9 W时,制冷量达到26.16 W,制冷效率为6.56%,冷量质量比(制冷量/质量)为3.1W/kg。散热流体温度20℃,制冷温度为60 K,制冷机在交流输入功率为360 W时,制冷量达到14 W,制冷效率为3.91%;制冷机在交流输入功率为400 W时,制冷量达到15.46 W,制冷效率为3.86%。验证了室温活塞调相技术的先进性,样机性能参数满足项目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W@80K 全气体轴承支撑 室温活塞功回收 脉管制冷机 冷量质量比
下载PDF
车载定位设备状态修模式在杭州地铁1号线的实践
9
作者 田文礼 梅满 +1 位作者 王邑杭 吴伟鸿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11期82-86,共5页
基于车载定位设备在列车运行控制中的重要地位,杭州地铁1号线在业内率先对其制定状态修策略,具体为在日常检修时测试若干项关键指标,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和分级,对应不同结果采取更有效的针对性解决措施。经实际应用证明,此举可有效提升... 基于车载定位设备在列车运行控制中的重要地位,杭州地铁1号线在业内率先对其制定状态修策略,具体为在日常检修时测试若干项关键指标,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和分级,对应不同结果采取更有效的针对性解决措施。经实际应用证明,此举可有效提升设备运行表现,提高设备的整体寿命,兼顾维修效果和维修成本,可为其他采用类似车载定位设备的地铁线路运维带来启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定位 状态修 应答器 中心频率 输出功率 驻波比
下载PDF
青藏高原铁路机车轮周功率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问盈 杨宁清 黄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5,共8页
青藏高原铁路 (格尔木~拉萨段 )自然环境条件异常严酷 ,平均大气压力只有 6 2kPa~ 5 4 4kPa(对应不同海拔 ) ,冬春季最低气温 (风险率 10 % )约为 - 2 5℃~ - 33℃。低气压和低气温均构成对机车轮周功率 (内燃牵引时 )和列车阻力的... 青藏高原铁路 (格尔木~拉萨段 )自然环境条件异常严酷 ,平均大气压力只有 6 2kPa~ 5 4 4kPa(对应不同海拔 ) ,冬春季最低气温 (风险率 10 % )约为 - 2 5℃~ - 33℃。低气压和低气温均构成对机车轮周功率 (内燃牵引时 )和列车阻力的影响。基于相关参数和修正系数的分析和选择 ,文章阐明了高原铁路所需机车轮周功率和列车比功率与列车最高速度、保有加速度及列车质量之间的关系。结合青藏高原铁路情况 ,根据列车最高速度和保有加速度的推荐值得出青藏高原快速通过旅客列车和快速货物列车所需的列车比功率和机车轮周功率。这些建议值可用以选择或设计高原机车。文章中所提供的有关原则、方法和步骤也同样适用于其他铁路列车中的机车或动力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铁路 机车轮周功率 列车比功率 列车最高速度 保有加速度
下载PDF
OMEGA型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设计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杨阳 段宝岩 +3 位作者 黄进 李勋 张逸群 范健宇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3,共6页
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的尺度在千米级,聚光系统的方案设计涉及光、机、电、热及控制等多个学科。现有的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的设计方案不同程度上存在太阳光收集效率低、收集功率波动大、聚光系统质量高、控制系统复杂等不足。因此... 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的尺度在千米级,聚光系统的方案设计涉及光、机、电、热及控制等多个学科。现有的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的设计方案不同程度上存在太阳光收集效率低、收集功率波动大、聚光系统质量高、控制系统复杂等不足。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高效、稳定、轻质和控制简单的聚光系统设计方案。文章对SSPS-ALPHA方案的聚光系统作了深入分析,并基于与ALPHA方案相同的能量传输假设,针对ALPHA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聚光系统设计方案,称之为SSPS-OMEGA方案。通过比对分析,在与ALPHA聚光方案相同收集功率的前提下,OMEGA聚光方案不仅可以高效、稳定地收集太阳光,而且OMEGA方案的功率质量比比ALPHA方案提升了3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系统 微波能量传输 线聚焦 功率质量比 空间太阳能电站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参数的区间优化方法 被引量:24
12
作者 姬芬竹 高峰 吴志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共3页
在分析纯电动汽车传动系减速比传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区间优化方法。优化的目的是在满足电动汽车基本动力性能的前提下,求优化变量的最大可行区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最优值。区间优化方法便于产品的系列化,可以解决传动系齿轮配齿... 在分析纯电动汽车传动系减速比传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区间优化方法。优化的目的是在满足电动汽车基本动力性能的前提下,求优化变量的最大可行区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最优值。区间优化方法便于产品的系列化,可以解决传动系齿轮配齿问题。以XL2000型纯电动汽车传动系参数的优化设计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传动系 减速比 优化
下载PDF
漏空气对凝汽器传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种道彤 刘继平 +1 位作者 严俊杰 周志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157,共6页
通过凝汽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了凝汽器热负荷和漏空气量变化时凝汽器压力、传热系数和端差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相对含量小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传热性能受空气相对含量变化的影... 通过凝汽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了凝汽器热负荷和漏空气量变化时凝汽器压力、传热系数和端差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相对含量小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传热性能受空气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即随空气相对含量增加,压力和端差缓慢增加,传热系数略有减小;反之,当空气相对含量大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压力和端差迅速增大,传热系数急剧下降。尽管不同凝汽器热负荷下各性能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各不相同,但变化不大,均在 1%左右。这为进一步定量研究漏空气对凝汽器传热性能影响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凝汽器 传热性能 漏空气 实验 传热系数
下载PDF
乘用车加速工况动力传动系扭振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9
14
作者 袁旺 田子龙 +1 位作者 杨志坚 丁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7,113,共8页
采用简化的活塞曲柄连杆机构,以实测时变缸压为激励,同时考虑了曲柄连杆机构时变转动惯量、离合器非线性刚度、齿轮侧隙和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等因素,建立了乘用车动力传动系3挡集中参数扭振模型,计算分析了传动系固有振动特性。进行3挡全... 采用简化的活塞曲柄连杆机构,以实测时变缸压为激励,同时考虑了曲柄连杆机构时变转动惯量、离合器非线性刚度、齿轮侧隙和齿轮啮合时变刚度等因素,建立了乘用车动力传动系3挡集中参数扭振模型,计算分析了传动系固有振动特性。进行3挡全油门加速工况下的试验和仿真,对比其飞轮、输入轴和输出轴的2阶主谐次扭振加速度信号,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系统的扭振响应发现在2 500~2 700r/min之间系统发生共振现象,输入轴的最大扭振加速度值为1 650rad/s2。在模型中换用双质量飞轮后的试验和仿真都表明,在整个加速区间内避免了扭转共振现象,输入轴的最大扭振加速度值大幅度减小至313.6rad/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传动系 扭振 非线性 双质量飞轮
下载PDF
封闭式行星轮系的结构与功率流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万福 吴斌 段钦华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83,112,共3页
根据2K-H型差动轮系的基本方程式,推导并绘制出反映封闭式行星轮系的结构与功率流关系的简图,用这些简图对已有轮系进行功率流向分析,或按需要的功率流设计组合新的轮系,既清晰直观,又方便快捷。使封闭式行星轮系的设计和功率流分析不... 根据2K-H型差动轮系的基本方程式,推导并绘制出反映封闭式行星轮系的结构与功率流关系的简图,用这些简图对已有轮系进行功率流向分析,或按需要的功率流设计组合新的轮系,既清晰直观,又方便快捷。使封闭式行星轮系的设计和功率流分析不再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行星轮系 速比 功率流 循环功率流
下载PDF
列车保有加速度的选择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柏祥 黄问盈 黄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27,共12页
列车保有加速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列车质量与列车速度的合理匹配。通过分析和计算列车保有加速度与保有功率系数、列车比功率的关系以及列车质量与最高速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或引进牵引动力时,应选择较高的列车保有加速度,而既... 列车保有加速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列车质量与列车速度的合理匹配。通过分析和计算列车保有加速度与保有功率系数、列车比功率的关系以及列车质量与最高速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或引进牵引动力时,应选择较高的列车保有加速度,而既有机车牵引时,容许选用较小的列车保有加速度,并推荐了具体数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有加速度 列车比功率 列车质量 最高速度
下载PDF
装填系数对破甲杀伤复合战斗部威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兴隆 陈科全 +4 位作者 路中华 高大元 吕胜涛 寇剑锋 杨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5-540,I0008,共7页
为了提高破甲杀伤复合战斗部的毁伤威力,研究了装填系数对战斗部破甲和杀伤威力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了战斗部装填系数从0.71增大到2.00时破片的成型和杀伤半径;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 DYNA,对比分析了战斗部装填系数为0.80... 为了提高破甲杀伤复合战斗部的毁伤威力,研究了装填系数对战斗部破甲和杀伤威力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了战斗部装填系数从0.71增大到2.00时破片的成型和杀伤半径;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 DYNA,对比分析了战斗部装填系数为0.80、1.00、1.20、1.40和1.60时成型射流的破甲深度,得到了装填系数与破片杀伤半径、成型射流破甲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装填系数从0.71增大到1.86,杀伤半径从9.1m增大到10.2m;继续增加装填系数至2.00,杀伤半径不再增大;随着装填系数的增加,破片平均质量减小;装填系数从0.80增加到1.60过程中,破甲深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大破甲深度为143.3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战斗部 装填系数 破甲深度 杀伤半径 毁伤威力
下载PDF
再生制动条件下的城轨列车节能驾驶综合模型 被引量:22
18
作者 荀径 唐涛 +2 位作者 宋晓美 王彬 贾兆欣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当供电区段内有列车进行电力再生制动时,所产生的再生电能会向牵引供电网反馈,若邻近无处于牵引状态的列车吸收此部分再生电能,则会造成牵引变电所两端的电压升高。由此提出通过检测牵引供电网第三轨电压并在牵引供电网网压升高时适当... 当供电区段内有列车进行电力再生制动时,所产生的再生电能会向牵引供电网反馈,若邻近无处于牵引状态的列车吸收此部分再生电能,则会造成牵引变电所两端的电压升高。由此提出通过检测牵引供电网第三轨电压并在牵引供电网网压升高时适当提高邻近列车运行速度,以充分利用再生电能,从而实现城轨列车的节能运行。基于此思路建立列车节能运行优化控制与牵引供电系统相配合的城轨列车节能驾驶综合模型。该模型由列车节能运行优化控制算法和牵引供电模型组成。前者为牵引供电模型提供列车运行动态信息;后者基于牵引供电系统特性生成列车运行控制最佳策略所需的数据,供列车节能运行优化控制算法使用。以北京地铁亦庄线为例,验证综合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该线4站3区间10个列车全部准点运行的情况下,采用综合模型后列车的运行能耗降低了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驾驶 再生制动 列车运行优化 牵引供电 第三轨电压 城市轨道交通
下载PDF
封闭式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及其传动比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实如 段钦华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3-35,共3页
在计算封闭式周转轮系的啮合效率时 ,常用传动比法。分析了传动比法的优缺点 ,并针对其缺点改进了传动比计算方法和功率流向的分析方法 ,从而提出了一套使封闭式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和啮合效率计算变得容易的新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封闭式周转轮系 传动比 啮合效率 传动比法 功率流
下载PDF
封闭式行星轮系中功率流的图解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卢存光 段钦华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77,90,共3页
根据2K-H型差动轮系的基本方程式,推导并绘制出反映封闭式行星轮系的结构与功率流关系的简图,用这些简图对已有轮系进行功率流向分析,既清晰直观,又方便快捷。使封闭式行星轮系的设计和功率流分析不再困难。
关键词 封闭式行星轮系 速比 功率流 循环功率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