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ce planting acceleration of the activation and loss of soil iron in the red soil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1
作者 San’an Nie Jie Fan +4 位作者 Ningxiang Ouyang Hao Sheng Yangzhu Zhang Xiong Yan Zhan Yu 《Soil Ecology Letters》 CSCD 2024年第2期179-187,共9页
Rice planting decreased total iron but increased active iron.Iron activation varied greatly among different paddy soils but not in woodland soils.Paddy soil iron was mainly affected by pH,SOC and particle composition.... Rice planting decreased total iron but increased active iron.Iron activation varied greatly among different paddy soils but not in woodland soils.Paddy soil iron was mainly affected by pH,SOC and particle composition.The decrease of soil Fe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Fec and was closely related to S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dy soil iron forms parent material rice planting Fe activation
原文传递
Increased ammonification,nitrogenase,soil respirati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N in the rhizosphere of rice plants inoculated with rhizobacteria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Jun-hua HUANG Jing +5 位作者 Sajid HUSSAIN ZHU Lian-feng CAO Xiao-chuang ZHU Chun-quan JIN Qian-yu ZHANG Hu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2781-2796,共16页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and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re well-known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However,the effects of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on the N cycles in the paddy field and rice plant growth ar...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and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re well-known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However,the effects of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on the N cycles in the paddy field and rice plant growth are little known.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and how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contribute to the N transformations and N supply capacities in the rhizosphere,and clarified the effects of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on the N application rate in rice cultivation.Inoculations with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coupled with N application rate trials were conducted in the paddy field in 2016 and 2017.The inoculations of rice seedlings included four treatments:sterile saline solution(M_(0)),A.brasilense(M_(b)),P.fluorescens(M_(p)),and co-inoculation with a mixture of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M_(bp)).The N application rate included four levels:0 kg N ha^(–1)(N_(0)),90 kg N ha^(–1)(N_(90)),180 kg N ha^(–1)(N_(180)),and 270 kg N ha^(–1)(N_(270)).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_(bp) and M_(p)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ammonification activities in the rhizosphere compared with the M_(0) treatment,especially for higher N applications,while the Mbp and M_(b) treatments greatly enhanced the nitrogenase activities in the rhizosphere compared with the M_(0) treatments,especially for lower N applications.Azospirillum 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did not participate in the nitrification processes or the denitrification processes in the soil.The soil respiration rate and microbial biomass N we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hizobacteria inoculations and the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s.In the M_(bp) treatment,N supply capacities and rice grain yield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N_(90),N_(180),and N_(270) applications.The N application rate in the study region can be reduced to 90 kg N ha^(–1) for rice seedlings co-inoculated with a mixture of A.brasilense and P.fluoresc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transformation paddy soil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rice productivity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pH对土壤和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沈丹琪 刘敏 +1 位作者 曹凑贵 江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2,共7页
为探究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湘晚籼12号、黄华占、玉针香为试验材料,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在不同土壤背景条件下(试验地点分别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和黄冈市浠水县)开展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弱碱性土壤... 为探究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湘晚籼12号、黄华占、玉针香为试验材料,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在不同土壤背景条件下(试验地点分别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和黄冈市浠水县)开展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弱碱性土壤背景下,稻虾共作模式中稻田土壤中Cr、As、Cd、Pb和Hg的含量降低,水稻根、茎、穗以及糙米中Cd、Pb含量降低;在弱酸性土壤背景下,稻虾共作模式中稻田土壤中Cr、As、Cd、Pb和Hg的含量升高,水稻根中Cd、Pb含量升高,水稻茎叶穗中Cd含量升高,Pb含量降低,水稻糙米中Cd、Pb含量均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H土壤背景下稻虾模式对土壤和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表现不一致,但稻虾模式均可明显降低稻米中Cd和Pb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稻田综合种养 土壤pH 稻田重金属 水稻品种 水稻重金属 绿色稻米
下载PDF
田埂功能植物组合配置对稻田害虫和天敌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岳骞 凌学林 +7 位作者 鲍海波 盛婧 李晓峰 王舒悦 朱普平 郭智 杨晨晨 沈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656,共10页
【目的】针对集约化稻田系统生态功能脆弱、虫害频发、稻田景观单一化等问题,探索稻田非作物生境(田埂)不同功能植物组合配置对虫害的防控效果及其对天敌昆虫数量的影响,为稻田虫害的绿色生态防控提供实践基础与技术支撑。【方法】基于... 【目的】针对集约化稻田系统生态功能脆弱、虫害频发、稻田景观单一化等问题,探索稻田非作物生境(田埂)不同功能植物组合配置对虫害的防控效果及其对天敌昆虫数量的影响,为稻田虫害的绿色生态防控提供实践基础与技术支撑。【方法】基于田间试验,设置空白处理(CK)、香根草(T1xgc)、芝麻(T1zm)、凤仙花(T1fxh)、波斯菊(T1bsj)、荞麦(T1qm)、香根草+波斯菊组合(T2xb)、香根草+荞麦组合(T2xq)、香根草+芝麻+波斯菊组合(T3xzb)、香根草+荞麦+凤仙花组合(T3xqf)共10个田埂植物组合配置处理。通过实地调研、震落法和色板诱集法等手段调查分析田埂不同功能植物组合配置对稻田虫害防治效率和天敌数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T3xzb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生态防控效果,距田埂5和10 m的防治效率分别达81%和96%,比对应单一植物处理T1xgc、T1bsj和T1zm的防治效率分别提高17%~31%、16%~42%和35%~50%。对于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防治,芝麻和香根草是较适宜的功能植物,且作用距离均大于10 m。稻田田埂功能植物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天敌昆虫的控害能力,对害虫的吸引力也相应增强,其中T3xzb模式下稻蓟马(Stenchaetothrips biformis)害虫数量比CK增加17头,比对应单一植物处理T1xgc、T1zm和T1bsj分别增加13、11和15头。【结论】相较于单一植物模式,香根草+芝麻+波斯菊组合配置(T3xzb)的田埂对稻田螟虫的防控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该配置模式对部分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也具有较好的诱集涵养作用,可作为稻田绿色生态防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田埂 功能植物 水稻害虫 天敌 生态防控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投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旭 倪明理 +5 位作者 吕岩 郭子元 叶鑫 张文宇 尚永青 汪金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提高稻虾共作模式的稻米品质和效益,通过设置秸秆还田投食(SF)、秸秆还田不投食(SNF)、秸秆不还田投食(NSF)和秸秆不还田不投食(NSNF)处理,并以水稻单作秸秆还田(CK-S)和水稻单作秸秆不还田(CK-NS)为对照,对秸秆还田和投食对稻米品质... 为提高稻虾共作模式的稻米品质和效益,通过设置秸秆还田投食(SF)、秸秆还田不投食(SNF)、秸秆不还田投食(NSF)和秸秆不还田不投食(NSNF)处理,并以水稻单作秸秆还田(CK-S)和水稻单作秸秆不还田(CK-NS)为对照,对秸秆还田和投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投食(F)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小龙虾产量和稻米营养品质,在秸秆还田(S)与秸秆不还田(NS)的条件下,F处理比不投食(NF)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7.41%和36.16%,差异显著。S处理与F处理的交互作用可显著影响稻米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和精米率在NSNF处理下最高,显著高于SF、SNF、NSF;秸秆还田、投食及其交互作用对蒸煮、食味品质无显著影响,稻米RVA黏滞性谱差异性较小;稻虾模式可提高稻米外观品质,稻虾共作模式下各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都低于稻田单作,与CK-S相比,SF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降低了15.09%、15.65%。结果表明,稻虾共作秸秆还田与投食2种措施可以改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稻虾共作模式 稻米品质 秸秆还田 水稻产量 绿色种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对水稻、养殖动物和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瑛涵 汤丹瑶 +3 位作者 张骏 潘璇 张杨 戴传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31-136,共6页
近年来,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以其稳产提质、改善环境、绿色增效等特点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基于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养殖动物和环境的影响,对常见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汇总,以期为中国稻田综合种养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水稻 养殖动物 环境
下载PDF
上虞某铅锌矿区周边土壤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莹 赵全利 +3 位作者 胡莹 杜心 葛伟 刘文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54-1360,共7页
以浙江上虞某废弃铅锌尾矿山为中心点,调查分析了其周边不同采样点(抛荒稻田,污染稻田,林地及普通稻田)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尾矿山周边各采样点土壤As、Zn、Pb和Cu平均含量为328 m.gkg-1、1760 m.gkg-1、2708 m.... 以浙江上虞某废弃铅锌尾矿山为中心点,调查分析了其周边不同采样点(抛荒稻田,污染稻田,林地及普通稻田)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尾矿山周边各采样点土壤As、Zn、Pb和Cu平均含量为328 m.gkg-1、1760 m.gkg-1、2708 m.gkg-1和287 m.gkg-1,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作为评价依据进行污染评价,污染稻田和林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3,属于重度污染,普通稻田综合污染指数为2.88,属于中度污染.人工栽培植物其体内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根系大于地上部.在各采样点中呈现:抛荒稻田>污染稻田>普通稻田,与各采样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相一致;参照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GB18406.1—2001,蔬菜中As、Pb限量标准分别为0.5 m.gkg-1和0.2 m.gkg-1,萝卜可食部位砷和铅分别超标5倍和220倍.野生植物体内As、Zn、Pb和Cu平均含量分别为3.69 mg.kg-1,73.23 mg.kg-1,16.32 m.gkg-1和62.20 m.gkg-1.而污染稻田和普通稻田水稻可食部位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污染稻田中水稻籽粒为轻度污染,而普通稻田处在警戒限,由此可见,该尾矿周边农田重金属As、Pb、Zn和Cu的污染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土壤 植物 水稻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基于分层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的水稻面积信息提取 被引量:21
8
作者 马孟莉 朱艳 +3 位作者 李文龙 姚霞 曹卫星 田永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59,I0008,共7页
为了解决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混合像元问题以提高水稻种植信息的提取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类与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相结合提取水稻面积信息的方法(stratified multiple endmembe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SMESMA)。层次分类... 为了解决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混合像元问题以提高水稻种植信息的提取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类与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相结合提取水稻面积信息的方法(stratified multiple endmembe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SMESMA)。层次分类有效降低了地物复杂度,而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通过对每一类地物选取多个端元光谱参与解混,克服了"同物异谱"造成的光谱变异问题,两者结合可有效提高分类精度。以江苏如皋市为研究区,基于HJ-1B CCD影像,分3个层次,当某类地物信息被提取后便将其从影像中去除,进行下一层次分类,各层次均采用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方法,综合EARMSE、MASA、CoB等算法以选取最佳端元,实现了如皋市水稻种植面积信息有效提取。结果显示SMESMA法分类精度达85.78%,kappa系数为0.85,基于最大似然分类法(MLC)的分类精度为79.1%,kappa系数为0.78。表明SMESMA是一种适合基于中低分辨率影像进行作物分类和面积提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信息提取 最大似然 分层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 种植面积 水稻
下载PDF
水稻根系中多环芳烃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焦杏春 陶澍 +2 位作者 卢晓霞 刘煜 沈伟然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03-1208,共6页
水稻根系的多环芳烃浓度随着水稻的生长不断变化,呈现出初期逐渐升高,到成熟期趋于稳定的一般趋势.幼穗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和枯熟期水稻根系的多环芳烃总含量(PAH15)平均分别为464、969、592、1075ng·g-1和1059ng·g-1... 水稻根系的多环芳烃浓度随着水稻的生长不断变化,呈现出初期逐渐升高,到成熟期趋于稳定的一般趋势.幼穗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和枯熟期水稻根系的多环芳烃总含量(PAH15)平均分别为464、969、592、1075ng·g-1和1059ng·g-1,并主要由3环化合物组成.根系的脂含量、比表面和生物量等指标对根系多环芳烃的变化起到了一定影响.其中,脂含量和比表面的影响比生物量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水稻的成熟,水稻土多环芳烃含量逐渐降低,而5、6环化合物的比例逐渐增加.水稻根系和水稻土中的多环芳烃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水稻 根系 水稻土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缓解水稻受土壤锌胁迫的作用 被引量:30
10
作者 陈佛保 柏珺 +3 位作者 林庆祺 王诗忠 杨秀虹 仇荣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来缓解农作物受重金属胁迫的科学设想。研究从大宝山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Pb2+、Cd2+、Cu2+、Zn2+耐性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 为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来缓解农作物受重金属胁迫的科学设想。研究从大宝山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Pb2+、Cd2+、Cu2+、Zn2+耐性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DBM),菌株DBM具有产吲哚乙酸(IAA)和ACC脱氨酶能力,但无产铁载体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BM在水稻受重金属Zn(600mg.kg-1)胁迫时能有效保护并促进水稻的生长,使其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分别提高97.8%和77.2%。另外,菌株DBM可以增加土壤中Zn的有效态含量,但不能增强水稻对土壤Zn的吸收能力。相反,在Zn600处理下,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Zn浓度分别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减少15.1%和19.9%。但由于促生效果也极为显著,其地上部和地下部Zn总量仍分别比不加菌处理对照增加74.2%和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水稻 重金属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稻田中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丽华 龚道新 +2 位作者 唐晶 罗俊凯 丁春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稻田(稻田土壤、水和植株)中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稻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直接萃取;稻田土壤样品用碱性乙腈-二氯甲烷(1∶1,v/v)混合液直接提取;水稻植株样品用碱性二氯甲烷提取后,二... 建立了同时测定稻田(稻田土壤、水和植株)中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稻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直接萃取;稻田土壤样品用碱性乙腈-二氯甲烷(1∶1,v/v)混合液直接提取;水稻植株样品用碱性二氯甲烷提取后,二氯甲烷提取液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上述样品溶液采用C18不锈钢色谱柱(150mm×4.6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水-甲醇(30∶70,v/v),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38 nm,外标法定量。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0.05~5.00 m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均很好(r>0.999 9)。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添加3个水平(0.05,0.10,1.00 mg/kg)的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两者的回收率均在85.39%~113.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1%~10.24%。这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苄嘧磺隆 苯噻酰草胺 稻田水 稻田土壤 水稻植株 残留分析 除草剂
下载PDF
油菜苗期性状与其稻茬免耕直播产量损失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翠翠 陈爱武 +5 位作者 雷海霞 韩自行 刘芳 周广生 吴江生 傅廷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551,共7页
稻茬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可减少用工,降低冬闲田面积,但其产量常低于翻耕栽培模式。为探讨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制约因素,本研究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测定各品系苗期根冠比、抗旱性、耐渍性及氮肥利用率等生理指标,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15个油菜品... 稻茬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可减少用工,降低冬闲田面积,但其产量常低于翻耕栽培模式。为探讨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制约因素,本研究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测定各品系苗期根冠比、抗旱性、耐渍性及氮肥利用率等生理指标,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15个油菜品系免耕产量损失率,并比较苗期各生理指标与免耕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油菜品系成熟期性状表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差异因品系而异;(2)与翻耕比,免耕栽培时地上部干重、经济系数或千粒重降幅小的品系产量损失率也小;(3)稻茬免耕直播油菜产量损失率与油菜苗期根冠比、抗旱性及耐渍性显著负相关,与苗期氮肥利用率显著正相关;(4)栽培管理上应选用苗期根冠比大,抗旱性、耐渍性强及苗期生长稳健的品种,抗旱防渍,平衡施肥可提高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稻茬免耕 直播 产量损失
下载PDF
基于相似性分析的中低分辨率复合水稻种植面积测量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顾晓鹤 韩立建 +2 位作者 张锦水 潘耀忠 李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8-985,共8页
【目的】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水稻种植面积是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利用多尺度遥感数据复合测量水稻种植面积的方法。【方法】以SPOT5数据的水稻识别结果作为样本,构建图像相似性指数,通过支持... 【目的】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水稻种植面积是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利用多尺度遥感数据复合测量水稻种植面积的方法。【方法】以SPOT5数据的水稻识别结果作为样本,构建图像相似性指数,通过支持向量机(SVM)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对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水稻的种植面积测量。【结果】通过江苏省邳州市的试验研究得出:(1)在野外经验支持下,从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中构建的水稻种植相似性指数可以有效反映水稻在整个研究区的空间分布情况;(2)利用图像相似性选取训练样本,能有效地提高MODIS-EVI数据的水稻种植面积的测量精度,当图像相似性指数越小,即图像相似性越高,提取的水稻种植面积也越准确;(3)通过与随机样本测量结果对比分析,基于相似样本的测量方法有着更高的稳定性;(4)该方法在不同种植结构分区内有着相似的总量精度与像元精度变化规律,均能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结论】基于相似样本的水稻种植面积测量方法,有助于发挥MODIS长时间序列优势,提高水稻种植面积遥感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可以作为替代随机选取样本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面积 相似性分析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稻田甲烷传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晓艳 马静 +2 位作者 李小平 徐华 蔡祖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稻田生态系统中CH_4排放是由土壤中CH_4产生、氧化和向大气传输这3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CH_4传输主要通过液相扩散、冒气泡和植株传输3种方式。这3种途径的相对强弱取决于水稻植株通气组织的完善与否以及水稻品种、种植密度和温度的季... 稻田生态系统中CH_4排放是由土壤中CH_4产生、氧化和向大气传输这3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CH_4传输主要通过液相扩散、冒气泡和植株传输3种方式。这3种途径的相对强弱取决于水稻植株通气组织的完善与否以及水稻品种、种植密度和温度的季节变化等。但大量研究表明,稻田土壤中产生的CH_4绝大部分通过植株通气组织排放到大气中。在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研究水稻植株向大气传输CH_4的过程时发现,在传输过程也会发生同位素分馏,据现有文献报道,CH_4传输的同位素分馏系数ε_(传输)有两种计算方法,获得的结果也比较接近,为-18‰~-9‰。但研究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可能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此外有关稻田CH_4传输在模型的建立方面还比较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排放 CH4传输 稻田土壤 水稻植株 同位素分馏系数_(ε传输)
下载PDF
三环唑和嘧菌酯在水稻植株和田间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世明 陈兆杰 +3 位作者 韦婕 邓程 谭辉华 李雪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6,共7页
【目的】研究三环唑和嘧菌酯在水稻植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水稻样品用乙腈或二氯甲烷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三环唑)和气相色谱(嘧菌酯)分析。【结果】三环唑和嘧菌酯的最低检出限(LOQ)分别为0.05和0... 【目的】研究三环唑和嘧菌酯在水稻植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水稻样品用乙腈或二氯甲烷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三环唑)和气相色谱(嘧菌酯)分析。【结果】三环唑和嘧菌酯的最低检出限(LOQ)分别为0.05和0.01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8.5%~100.8%和73.9%~109.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12.9%和3.1%~12.9%;三环唑和嘧菌酯在水稻植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三环唑和嘧菌酯的半衰期分别为2.4~13.1和4.3~16.1 d。【结论】三环唑和嘧菌酯属于易降解农药,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唑 嘧菌酯 水稻植株 土壤 稻田水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水稻植株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6
16
作者 贾仲君 蔡祖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2049-2053,共5页
稻田CH4排放是稻田土壤中CH4产生、氧化和传输不同过程的净效应 .水稻植株强烈影响稻田CH4的产生、氧化和传输过程 ,是导致稻田CH4排放季节性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综述了水稻植株对稻田CH4排放过程的不同影响 .水稻植株根系分... 稻田CH4排放是稻田土壤中CH4产生、氧化和传输不同过程的净效应 .水稻植株强烈影响稻田CH4的产生、氧化和传输过程 ,是导致稻田CH4排放季节性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综述了水稻植株对稻田CH4排放过程的不同影响 .水稻植株根系分泌物和脱落物作为产甲烷前体促进稻田土壤中CH4的产生 ,在水稻生长后期 ,植株根系分泌物和脱落物被认为是稻田土壤甲烷产生的主要基质 ,是导致这一时期稻田CH4高排放通量的主要原因 ;水稻植株根系泌氧在根际环境形成一个微氧区域氧化稻田甲烷 ,整个水稻生长季稻田土壤中产生的CH4大约 36 %~ 90 %在植株根际环境中被氧化 ;约 80 %甚至更多的稻田CH4通过水稻植株的通气组织进入大气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植株 水稻田 甲烷排放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谢红梅 朱钟麟 +2 位作者 郑家国 姜心绿 卿明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2,31,共5页
针对四川省传统的稻田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水稻-秋菜-春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油菜和水稻-秋菜-小麦3种稻田生态重建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稻油、稻麦种植模式相比,3种植模式下水稻个体长势好,群体发育的结构合理,... 针对四川省传统的稻田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水稻-秋菜-春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油菜和水稻-秋菜-小麦3种稻田生态重建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稻油、稻麦种植模式相比,3种植模式下水稻个体长势好,群体发育的结构合理,分蘖较多、穗大、着粒数亦高,千粒重、产量、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及叶片光合速率均有所提高。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高出0.73、0.30和1.51G;水稻产量分别比比对照高出:158.7、99.2和109.0KG/HM2。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99%、5.60%和12.73%;在水稻生长后期,3种新型的种植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水肥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WUE 叶面积 种植模式 稻田生态重建
下载PDF
风干对淹水稻田土重金属形态及其作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豹 黄标 +3 位作者 齐雁冰 孙维侠 胡文友 杨岚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5,共7页
为探索淹水稻田土风干处理后重金属形态及作物有效性的变化规律,在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采集淹水土壤样品,原样与风干样均采用BCR连续提取方法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d、Cr、Cu、Ni、Pb等重金属不同形态含量。结果表明:淹水状态下各... 为探索淹水稻田土风干处理后重金属形态及作物有效性的变化规律,在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采集淹水土壤样品,原样与风干样均采用BCR连续提取方法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d、Cr、Cu、Ni、Pb等重金属不同形态含量。结果表明:淹水状态下各形态占全量质量分数为酸可溶态11.5%、可氧化态21.5%、可还原态33.7%、残留态29.2%。风干后重金属酸可溶态、可还原态明显减少,可氧化态有增有减,残留态增加;对风干处理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Ni、Pb、Cd、Cu,Cr保持稳定。田间淹水状态Cd、Ni、Cu作物有效性较高,Pb次之,Cr较低;样品风干处理后Ni、Cd、Cu表观活性降低,Pb反而明显增加,Cr保持稳定。主要结论是土壤风干样品不能如实反映田间淹水状态重金属形态分布,低估了土壤重金属作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 淹水 风干 重金属形态 作物有效性
下载PDF
基于环境卫星影像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单捷 岳彩荣 +1 位作者 江南 孙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8-732,共5页
以环境卫星为数据源对泰兴市水稻面积进行提取,选择水稻与其他作物光谱差别最大的时期作为水稻识别的最佳时期,在利用影像原始光谱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和提取多种分类特征,运用支持向量机法、CART决策树法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分类,提取水稻... 以环境卫星为数据源对泰兴市水稻面积进行提取,选择水稻与其他作物光谱差别最大的时期作为水稻识别的最佳时期,在利用影像原始光谱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和提取多种分类特征,运用支持向量机法、CART决策树法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分类,提取水稻面积。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80.38%,Kappa系数为0.74。说明当样本量较少时,支持向量机可以更好地利用多源信息,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水稻种植面积 环境卫星 分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9
20
作者 李祎君 王春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2期123-129,共7页
气候变化引起水热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人们采取不同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为了清楚地认识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以及适应措施,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80—2007年资料和1961—... 气候变化引起水热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人们采取不同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为了清楚地认识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以及适应措施,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80—2007年资料和1961—2007年全国逐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变化明显。小麦种植比例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波动大;水稻种植比例变化南北方反向,且变化幅度趋缓;玉米种植比例持续增加,增幅加大。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均以2000年为分界点,呈现不同增减趋势。而作物熟制、复种指数也发生明显变化,种植北界持续北推。黑龙江地区大面积扩种水稻,原来的玉米优势种植区为水稻所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种植结构 小麦 玉米 水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