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ranslation of Metonymy in Li Bai's Poems from a Cognitive Linguistic Perspective
1
作者 张毅 《海外英语》 2012年第5X期176-177,共2页
Metonymy is not only regarded as a figure of speech,but also an important cognitive instrument of human beings.There are many types of metonymies in Li Bai's poems.Metonymy can make the language vivid and reflect ... Metonymy is not only regarded as a figure of speech,but also an important cognitive instrument of human beings.There are many types of metonymies in Li Bai's poems.Metonymy can make the language vivid and reflect poet's mode of know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world.This paper proposes five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on of metonymy in Li Bai's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 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liNGUIsTICs li bais poetry METONYMY
下载PDF
Poetry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m “Bring in the Wine”
2
作者 刘圆圆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4期45-46,共2页
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Li Bai's Classical Chinese Poem“Bring in the Wine”,explor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m t... 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Li Bai's Classical Chinese Poem“Bring in the Wine”,explor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m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and finally draws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reativ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ms.It points out that the aliena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s external communication has ignored the reader's cultural acceptance ability and position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regions dominated by the foreign countries.It is believed that in a long period of time,Chinese culture needs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ranslators to dissimilation,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sinologists,domestication,and alienation,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aders and to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to go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poetry cultural transmission li bai “Bring in the Wine” creative translation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下载PDF
李白诗歌德译研究考论——以富士川英郎的《西东诗话》为中心
3
作者 王丽华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1期28-42,共15页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盛唐时期的诗人李白穿越相隔千余年的时间跨度,悄然风靡德国诗坛,为德国诗人和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这一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及东方文化的魅力。...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盛唐时期的诗人李白穿越相隔千余年的时间跨度,悄然风靡德国诗坛,为德国诗人和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这一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及东方文化的魅力。本文结合日本学者富士川英郎《西东诗话》一书中关于李白诗歌在德国的译介等内容的研究,力求考察论证20世纪上半叶李白诗歌在德国接受的特点、当时德国文坛形成的李白像的全貌,以及李白诗歌对德国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德译 富士川英郎 《西东诗话》
下载PDF
诗歌翻译中的概念流利——以李白《送友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羽 高圣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古汉诗英译始于一个多世纪前,随之而来的译文评论也从未间断过。本文尝试从达内西和莫利卡(Danesi&Mollica)提出的概念流利理论对古汉诗英译进行评论,通过分析和比较李白《送友人》原诗的蕴涵与译诗的蕴涵,从而得出无论是词汇层面... 古汉诗英译始于一个多世纪前,随之而来的译文评论也从未间断过。本文尝试从达内西和莫利卡(Danesi&Mollica)提出的概念流利理论对古汉诗英译进行评论,通过分析和比较李白《送友人》原诗的蕴涵与译诗的蕴涵,从而得出无论是词汇层面还是句法层面译诗都应尽量与原诗的概念底层结构相匹配,给译文读者带来与原文读者相类似的感受,这样才能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概念流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友人 概念流利 蕴涵 诗歌翻译
下载PDF
论诗歌翻译的详略度——以李白三首诗歌英译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明树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9-163,共5页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详略度的研究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对比李白诗歌《送友人》、《月下独酌》和《长干行》的不同英译文本,探讨了详略度对诗歌翻译的制约。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原诗详略度的制约,而且译者...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详略度的研究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对比李白诗歌《送友人》、《月下独酌》和《长干行》的不同英译文本,探讨了详略度对诗歌翻译的制约。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原诗详略度的制约,而且译者应尽量实现与原诗的"详略度"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略度 诗歌翻译 李白诗歌
下载PDF
李白诗歌在英国的译介及特点 被引量:4
6
作者 高虹 詹晓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18-23,共6页
李白是中国盛唐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是中国古典文化西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八世纪至今,李白诗歌在英国的翻译传播史已逾百年,对英国诗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18世纪的&q... 李白是中国盛唐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是中国古典文化西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八世纪至今,李白诗歌在英国的翻译传播史已逾百年,对英国诗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18世纪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19世纪的预热升温再到20世纪至今的如火如荼,李白诗歌在英国的英译作品的数量、质量都显著提高;译者们的研究范围也从单纯的诗作翻译扩展到对李白生平、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分析研究;他们的翻译原则也由直译为主、间接翻译为辅过渡到律诗和散文诗翻译并存。本文以李白诗作在英国的译介及特点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梳理李白诗歌在英国的翻译及传播历史,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李白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化西传的途径、特点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歌 英国 译介 特点
下载PDF
以美学视角的“对等”比较李白诗歌中数词的英译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清贵 唐静 +2 位作者 黄玉蓉 于洪波 赵英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5-18,89,共5页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李白诗歌英译研究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衡量标准。以数词的英译为切入口,以美学视角下的"对等"比较李白诗歌意境美、气势美和情感美等非纯形式诗歌特质在译诗中的还原和再现,对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具有指导和...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李白诗歌英译研究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衡量标准。以数词的英译为切入口,以美学视角下的"对等"比较李白诗歌意境美、气势美和情感美等非纯形式诗歌特质在译诗中的还原和再现,对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具有指导和突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 李白诗歌 数词 再现
下载PDF
敦煌写本李白诗集残卷考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秋妍 陶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敦煌写本李白诗集残卷是现存李白诗的最早抄本,其校勘学、版本学和文献学价值极高。通过集中分析残卷中异文产生的原因,对比异文的正误优劣,可以看出写本时代文集编纂和诗歌流传的文本存在变化且各有特点,我们可以异文考订为契机推定诗... 敦煌写本李白诗集残卷是现存李白诗的最早抄本,其校勘学、版本学和文献学价值极高。通过集中分析残卷中异文产生的原因,对比异文的正误优劣,可以看出写本时代文集编纂和诗歌流传的文本存在变化且各有特点,我们可以异文考订为契机推定诗作产生的年代和真伪情况,有助于李白诗歌文本研究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李白诗集残卷 诗集编纂 文学文本传抄
下载PDF
李白诗歌英译信息适合度的文本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淑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138,共5页
以“适合度”这一概念范畴来界定李白诗歌英译的译语文本适应度和译者策略的适应度,对于深化李白诗歌英译具有重要意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四个英译本显示,译者在英译李白诗歌时需要在三个层面忠实原语文本和适应译语文本读者... 以“适合度”这一概念范畴来界定李白诗歌英译的译语文本适应度和译者策略的适应度,对于深化李白诗歌英译具有重要意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四个英译本显示,译者在英译李白诗歌时需要在三个层面忠实原语文本和适应译语文本读者的阅读需求。在词选、句长和韵尾层面,译者用直译或者直译加注解的策略。在古诗词义、句意和诗意层面,译者用意译策略;在满足读者形解、意解、诗解层面,译者需要通过对译入语选词的字斟句酌传递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诗歌英译 适合度 读者需求
下载PDF
李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经典化历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凯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李白诗歌是我国的文学瑰宝。两百多年来,李白诗在英语世界广为译介,已成为英美翻译文学之经典。其在英美世界经典重构的动因有二:一是其文本因素,即李诗本身艺术属性和风格;二是其超文本因素,包括李诗在中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与英美诗... 李白诗歌是我国的文学瑰宝。两百多年来,李白诗在英语世界广为译介,已成为英美翻译文学之经典。其在英美世界经典重构的动因有二:一是其文本因素,即李诗本身艺术属性和风格;二是其超文本因素,包括李诗在中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与英美诗学传统的契合,以及英美文学系统外部赞助力量和文学系统内部专业人士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歌 译介 经典化
下载PDF
国内李白诗歌英译研究现状考察——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1991-2012)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志勤 文军 《外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1-2012年国内发表的有关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学术论文为数据样本,以历时的统计方法,对李白诗歌英译研究进行剖析考察。结果显示:国内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论文数量呈急升态势,但存在译文篇目研究...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1-2012年国内发表的有关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学术论文为数据样本,以历时的统计方法,对李白诗歌英译研究进行剖析考察。结果显示:国内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论文数量呈急升态势,但存在译文篇目研究不多、研究角度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今后李白诗歌英译研究应该坚持"文本内与文本外"并重原则,拓展理论视野及其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歌 英译研究 数据分析 译文批评
下载PDF
李白诗歌在美国的翻译传播和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怀志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到现在,李白诗歌在美国已经有了上百年的翻译和传播,对美国诗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美国读者认识和了解李白的诗歌,这也正是李白诗歌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说明。
关键词 李白诗歌 美国 翻译 影响
下载PDF
舍尔其谁也——李白词真实性验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木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6,共12页
从诗歌史、音乐史、词体发生史的演变历程,以及版本、作者背景、作品诸多方面综合考察,李白词可以确认为真实的存在。《宫中行乐词》八首、《清平调》三首、《清平乐》四首,三组作品均为李白在天宝二年于宫廷应制写作,分别写作于该年早... 从诗歌史、音乐史、词体发生史的演变历程,以及版本、作者背景、作品诸多方面综合考察,李白词可以确认为真实的存在。《宫中行乐词》八首、《清平调》三首、《清平乐》四首,三组作品均为李白在天宝二年于宫廷应制写作,分别写作于该年早春、仲春和暮春,在题材和写法上顺承而下,清晰显示了词体诞生之际的蜕变痕迹和发生历程。《菩萨蛮》《忆秦娥》在李白临别宫廷的诗作中也可以一一得到对应和验证,"玉阶空伫立",是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与"结桂空伫立"的重新组合与词体表达,玉阶专指宫廷,较早见于陆机《班婕妤》;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李白同期诗作《灞陵行送别》中字字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体起源 李白词 应制写作 宫廷文学 词体发生史
下载PDF
诗仙远游西语世界——李白诗歌西班牙语翻译综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翠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10-15,共6页
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李白诗歌西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其间取得许多阶段性成绩:从英语法语转译为西语到汉西直译、从文人再创作到专业翻译家的字斟句酌、从"中国诗歌集"到"李白专集"、从西语译者的"单打独斗"... 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李白诗歌西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其间取得许多阶段性成绩:从英语法语转译为西语到汉西直译、从文人再创作到专业翻译家的字斟句酌、从"中国诗歌集"到"李白专集"、从西语译者的"单打独斗"到汉语译者与西语译者"并肩作战"、从"李白诗歌被传播"姿态到"李白诗歌走出去"的主动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歌 西班牙语 翻译 跨文化
下载PDF
李白《静夜思》的英译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春笙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91-94,共4页
比较分析了李白《静夜思》的五种译文,尝试探讨汉诗英译的真谛。汉诗英译不应是亦步亦趁地复制和模仿原诗,而是在充分理解原诗内容的基础上,将原诗的韵致、意象和情愫跃然纸上,以求译诗像诗。
关键词 李白 诗歌翻译 意象
下载PDF
论李白诗歌中文化词汇的翻译——以《长干行》英译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娟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0期76-77,共2页
文化词汇是语言词汇体系中的精华,是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真实载体,是了解该民族文化的镜子。试以李白的乐府诗《长干行》为例,对比分析国内外五位学者对此诗中文化词汇"竹马""抱柱信"和"望夫台&qu... 文化词汇是语言词汇体系中的精华,是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真实载体,是了解该民族文化的镜子。试以李白的乐府诗《长干行》为例,对比分析国内外五位学者对此诗中文化词汇"竹马""抱柱信"和"望夫台"的英译,着重分析不同译者在处理时所采用的不同译法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歌 文化词汇 《长干行》
下载PDF
唐代“三李”诗歌的精神流变
17
作者 韩大强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5期46-49,共4页
盛唐李白、中唐李贺、晚唐李商隐是唐代诗歌不同时期的杰出代表。李白盛世长歌的昂扬之气,李贺孤寂苦吟的萧瑟之意,李商隐风流晚唱的凄凉之态,构成了唐代诗歌精神的流变过程。唐诗由盛唐的昂扬首变为中唐的萧瑟,再变为晚唐的凄凉,这实... 盛唐李白、中唐李贺、晚唐李商隐是唐代诗歌不同时期的杰出代表。李白盛世长歌的昂扬之气,李贺孤寂苦吟的萧瑟之意,李商隐风流晚唱的凄凉之态,构成了唐代诗歌精神的流变过程。唐诗由盛唐的昂扬首变为中唐的萧瑟,再变为晚唐的凄凉,这实际上也正是唐代士子由奋发蹈历乐观进取,转而为消沉冷漠枯寂渊默,直至暮气沉沉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歌精神 李白 李贺 李商隐 精神流变
下载PDF
李白诗歌中“万”字的英译策略——以许渊冲的翻译为例
18
作者 王涛 刘瑄传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26-127,133,共3页
李白在诗歌中大量使用"万"字,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叹,既有实义又有虚义。而英语中则没有和"万"直接对应的词汇。本文通过分析许渊冲先生对李白诗歌中"万"的翻译,归纳出三种翻译方法,并认... 李白在诗歌中大量使用"万"字,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叹,既有实义又有虚义。而英语中则没有和"万"直接对应的词汇。本文通过分析许渊冲先生对李白诗歌中"万"的翻译,归纳出三种翻译方法,并认为只有根据具体的诗歌语境,采用与之适应的翻译方法,才会对唐诗中的"万"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李白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李白诗在西方》英文部分补遗及匡正
19
作者 詹晓娟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原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员王丽娜对李白诗歌英语译介历史情况有过较为全面的梳理。她在《李白诗在西方》一文中,分英语、德语、俄语等多种语种,主要按时间顺序依次简要介绍了自唐代到20世纪80年代李白诗歌海外译介的主要译者和译作情况,... 原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员王丽娜对李白诗歌英语译介历史情况有过较为全面的梳理。她在《李白诗在西方》一文中,分英语、德语、俄语等多种语种,主要按时间顺序依次简要介绍了自唐代到20世纪80年代李白诗歌海外译介的主要译者和译作情况,英语译介部分是研究李白诗歌在英语国家传播非常有价值的文献。但《李白诗在西方》存在译者的生卒时间不齐全并有错误、译作篇目信息不完整和文中存有错漏的现象,给李白英译的研究造成了一些混乱,有必要对原文进行甄别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丽娜 《李白诗在西方》 英文部分 补遗 匡正
下载PDF
李商隐《白云夫旧居》考辨
20
作者 王东峰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2,共2页
刘学锴、余恕诚合著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一书,汇集了明清以来有关《李商隐诗集》的注、笺、评点等重要研究成果,并详加甄别和匡谬。可以说该书是目前致力于李商隐研究者的最为可靠和权威的资料凭据。但书中也存在着许多牵强附会的误释... 刘学锴、余恕诚合著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一书,汇集了明清以来有关《李商隐诗集》的注、笺、评点等重要研究成果,并详加甄别和匡谬。可以说该书是目前致力于李商隐研究者的最为可靠和权威的资料凭据。但书中也存在着许多牵强附会的误释,《白云夫旧居》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诗歌集解》 《白云夫旧居》 考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