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ichothecium roseum蛋白激发子诱导杏果抗黑斑病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7
1
作者 余晓燕 毕阳 +4 位作者 李永才 燕璐 沈科萍 胡林刚 唐亚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4-259,共6页
研究非亲和菌株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菌体蛋白激发子对杏果实抗黑斑病的诱导效果及其作用机理。以‘兰州大接杏’为试材,通过处理后不同时间损伤接种杏果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研究T.roseum蛋白激发子对杏果实黑... 研究非亲和菌株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菌体蛋白激发子对杏果实抗黑斑病的诱导效果及其作用机理。以‘兰州大接杏’为试材,通过处理后不同时间损伤接种杏果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研究T.roseum蛋白激发子对杏果实黑斑病抗病性的诱导及其时效性,同时进一步研究最佳处理质量浓度对杏果实组织活性氧及抗性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T.roseum蛋白激发子处理可显著抑制损伤接种杏果病斑的扩展(P<0.05),其中14.4μg/m L蛋白激发子的控制效果最好,且诱导处理72 h时杏果产生最大抗性。T.roseum蛋白激发子处理后杏果组织O2-·的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分别在48 h和72 h出现明显的峰值,同时处理的果实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均有所增强。T.roseum菌体蛋白激发子处理能显著增强杏果组织的抗性,其可能是通过激发活性氧爆发和提高杏果实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可见T.roseum蛋白激发子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诱抗剂应用于采后病害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单端孢菌 蛋白激发子 杏果实 活性氧 诱导抗病性 黑斑病
下载PDF
Bacillus pumilus HN-10对Trichothecium roseum的拮抗作用及菌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玉琴 贠建民 +3 位作者 张紊玮 艾对元 漆倩涯 姚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3,共9页
探究一株分离自腐败马铃薯湿粉条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HN-10)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的拮抗作用及菌体结构的影响.采用体外拮抗法检测其对T.roseum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合甜瓜(Cucumis melo L)损伤接... 探究一株分离自腐败马铃薯湿粉条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HN-10)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的拮抗作用及菌体结构的影响.采用体外拮抗法检测其对T.roseum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合甜瓜(Cucumis melo L)损伤接种试验验证其对病害控制效果,测定了供试病原菌粉红单端孢的生长曲线,电导率,胞内蛋白和核酸渗出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借助扫描电镜图像来进一步考察拮抗效果.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 HN-10)发酵液对T.roseum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抑制效果,发酵液对接种粉红单端孢的甜瓜引起的腐烂抑制效果显著,且随发酵液浓度越大,伤口腐烂病斑直径越小;发酵液蛋白粗提物能够抑制T.roseum菌体生物量增加;电导率、吸光度(OD260,OD280)及扫描电镜结果发现,该粗提物处理改变或破坏了细胞膜结构完整性,提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胞内物质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单端孢 短小芽孢杆菌 拮抗作用 抑菌机理
下载PDF
Trichothecium roseum的酸碱属性及pH值对其胞外酶活性和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振宇 胡慧敏 +3 位作者 龚迪 张国军 Dov PRUSKY 毕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明确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侵染果实的酸碱性质,测定3种pH值孢子悬浮液接种对苹果果实病斑直径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T.roseum接种“富士”苹果,测定果实病斑处的pH值变化。用pH值分别为3、5和7的孢子悬浮液接种... 目的:明确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侵染果实的酸碱性质,测定3种pH值孢子悬浮液接种对苹果果实病斑直径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T.roseum接种“富士”苹果,测定果实病斑处的pH值变化。用pH值分别为3、5和7的孢子悬浮液接种果实,观察接种对果实病斑直径及病斑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T.roseum接种后果实病斑处的pH值显著升高,由第0天的3.54升高至第12天的4.84,提高了36.7%。3种pH值孢子悬浮液接种果实后,以pH 7接种的果实病斑直径最大,第9天时分别高出pH 5与pH 3接种的35.2%与68.0%。pH 7接种的果实病斑处具有最高的果胶酶及纤维素酶活性,第9天时的果胶甲酯酶、果胶甲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分别为pH 3接种的2.95、1.61倍和1.68倍,为pH 5接种的2、1.25倍和1.39倍。此外,pH 7接种的果实病斑处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第9天的活性分别为pH 3接种的1.97倍和1.64倍,为pH 5接种的1.33倍和1.3倍。结论:T.roseum属碱化菌,中性或偏碱环境可提高该菌损伤接种苹果果实病斑处的胞外酶活性,增强其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果实 PH值 致病性 胞外酶
下载PDF
Trichothecium roseum菌丝体细胞壁提取物对苹果青霉病的控制效果及其诱导抗病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彦东 胡文瑾 +3 位作者 李永才 毕阳 张婷婷 胡培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30-236,共7页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菌丝体细胞壁提取物处理后24 h损伤接种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研究其对苹果果实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并通过生化方法进一步揭示了T. roseum菌丝体细胞壁提取物的部...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菌丝体细胞壁提取物处理后24 h损伤接种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研究其对苹果果实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并通过生化方法进一步揭示了T. roseum菌丝体细胞壁提取物的部分诱导抗病机理。结果表明,T. roseum菌丝体细胞壁提取物处理能有效抑制损伤接种P. expansum苹果青霉病的扩展,其中以150 mg/mL T. roseum菌丝体细胞壁提取物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第5天病害程度相比于对照组降低了29.5%。进一步研究表明,150 mg/mL T. roseum菌丝体细胞壁提取物处理显著提高了贮藏期间果实组织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肉桂酸-4-羟化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的活力(P<0.05),同时提高了果实组织中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进一步推断出T. roseum菌丝体细胞壁提取物可通过促进苯丙烷代谢、提高抗性相关酶的活力和抗性物质的积累而增加果实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单端孢 细胞壁提取物 苹果 青霉病 诱导抗病性
下载PDF
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对雄甾-4-烯-3,17-二酮的生物转化
5
作者 彭雨 王越 +5 位作者 张莹璐 陈天娇 陈晶晶 杨金玲 巩婷 朱平 《菌物研究》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78-183,共6页
雄甾-4-烯-3,17-二酮(4AD)是甾体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其羟化产物通常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或作为工业生产甾体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利用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对4AD进行生物转化,从其发酵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3个4AD羟... 雄甾-4-烯-3,17-二酮(4AD)是甾体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其羟化产物通常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或作为工业生产甾体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利用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对4AD进行生物转化,从其发酵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3个4AD羟基化产物:6β-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6β-OH-4AD,1),14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14α-OH-4AD,2),6β,14α-双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6β,14α-di-OH-4AD,3),表明T.roseum对4AD的C-6β位和C-14α位具有较强的羟化能力,其中14α-OH-4AD(2)可作为合成强心甾类化合物毛地黄毒素的重要中间体,6β,14α-di-OH-4AD(3)可作为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14α-羟基-雄甾-4-烯-3,6,17-三酮的重要中间体。提供了1株能够高效制备活性甾醇中间体14α-OH-4AD和6β,14α-di-OH-4AD的菌株,同时可为研究其他甾醇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化 粉红单端孢 雄甾-4-烯-3 17-二酮 羟化反应 立体选择性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ntifungal peptide P-1 from Bacillus pumilus HN-10 on energy metabolism of Trichothecium roseum 被引量:1
6
作者 Shujuan Wu Jianmin Yun +3 位作者 Rui Wang Wenwei Zhang Lin Hao Pengzheng Pei 《Food Bioscience》 SCIE 2022年第3期604-614,共11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and possible mode of action of Bacillus pumilus HN-10 antifungal peptide P-1 against Trichothecium roseu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fungal peptide P-1 at a concen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and possible mode of action of Bacillus pumilus HN-10 antifungal peptide P-1 against Trichothecium roseu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fungal peptide P-1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μg mL^(-1)had strong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T.roseum.P-1 inhibited th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pathway and the transporter pathway of NADH to coenzyme Q on the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P-1 significantly reduced 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malate dehydrogenase(MDH),ATPase,mitochondrial complex enzymes I,II and IV enzyme activities on the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and 5'-triphosphate(ATP),5'-diphosphate(ADP),5'-monophosphate(AMP)content,and energy charge(EC);significantly increased 6-phosphofructokinase(PFK)enzyme activity.The release of Ca^(2+)(OD_(680))from the 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and the openness of the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were analysed,and microscopy was performed following staining of mitochondria with JC-1.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1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elease of Ca^(2+) and the openness of MPTP,decreased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and produced green fluorescence;transcriptomics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9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related to energy metabolism enzymes.The results verified by qRT-PCR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results.Thus,P-1 achieved its inhibitory effect mainly by regulating genes related to energy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fungal peptide P-1 Bacillus pumilus trichothecium roseum Energy metabolism Mitochondrial structure TRANSCRIPTOMICS
原文传递
Control of Postharvest Fusarium Rot and Trichothecium Rot in Harvested Muskmelon (cv. Yindi) by Harpin 被引量:5
7
作者 GE Yong-hong BI Yang +1 位作者 LI Mei LI Xu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43-948,共6页
Preharvest and postharvest application of Harpin was evaluated for its ability to induce resistance in muskmelon fruit and control rots. Preharvest treatments were 30 mg L^-1, 60 mg L^-1 Harpin or 1 mg L^-1 Imazalil e... Preharvest and postharvest application of Harpin was evaluated for its ability to induce resistance in muskmelon fruit and control rots. Preharvest treatments were 30 mg L^-1, 60 mg L^-1 Harpin or 1 mg L^-1 Imazalil either I week or I day before harvest. The CK was untreated. Fruit were then inoculated with Fusarium semitectum or Trichothecium roseum 48 h after harvest, and stored at 23± 1℃, RH (relative humidity) 50-60% for 4 d. All treatments we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lesion area with 60 mg L^-1 Harpin the most effectively. No treatments inhibited infection rate. Postharvest treatment was fruit dips of 30 mg L i, 60 mg L^-1 Harpin, 0.1 mg L i Imazalil. Fruit were inoculated with F. semitectum or T. roseum 24, 72, 120 or 168 h after treatment, and stored at 23 ± 1℃, RH 50-60% for 4 days. All treatments we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lesion area with 60 mg L^-1 Harpin the most effectively. No treatments inhibited the infection rate. Postharvest Harpin treatment induced the peroxidase activity increase, peroxidase activity reached maximum after 8 d and the activation lasted at least 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PIN MUSKMELON Fusarium semitectum trichothecium roseum PEROXIDASE
下载PDF
粉红单端孢霉发酵产物中具有细胞毒活性的二萜
8
作者 郝珂冉 黄德森 +1 位作者 吴怡婷 邢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3-797,共5页
为寻找结构多样的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真菌代谢物,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固体发酵代谢产物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HR-ESI-MS、1H NMR和13 C NMR等谱学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确定为mel... 为寻找结构多样的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真菌代谢物,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固体发酵代谢产物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HR-ESI-MS、1H NMR和13 C NMR等谱学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确定为melanocane F(1)、rosenonolactone(2)、desoxyrosenonolactone(3)、rosonolactone(4)与2α-hydroxyisocupressic acid(5),均为二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乳腺癌MCF-7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5抑制MCF-7生长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单端孢霉 次级代谢产物 海松烷型二萜 细胞生长抑制
下载PDF
金刺梨叶部病害发生规律调查及病原鉴定
9
作者 张兴跃 刘天雷 +1 位作者 从春蕾 兰晓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47-151,共5页
[目的]明确金刺梨叶部病害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病原菌种类。[方法]于2021年6、7、10月对安顺市普定山地金刺梨产业示范园金刺梨2种主要叶片病害黑斑病和白粉病进行调查,并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科赫法则检测叶片黑斑病病原菌。[结果]6、7月金刺... [目的]明确金刺梨叶部病害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病原菌种类。[方法]于2021年6、7、10月对安顺市普定山地金刺梨产业示范园金刺梨2种主要叶片病害黑斑病和白粉病进行调查,并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科赫法则检测叶片黑斑病病原菌。[结果]6、7月金刺梨叶片的黑斑病和白粉病病株率分别为68.00%、68.00%和40.00%、62.00%,而10月黑斑病病株率则高达94.00%,白粉病病株率为0,病情指数分别为0.022 8±0.014 3、0.041 0±0.039 4、0.166 4±0.094 7和0.068 0±0.136 0、0.077 0±0.111 5、0.000 2±0.000 4。通过分离得到叶片黑斑病病原菌共2株,经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紫荆间座壳菌(Diaporthe cercidis.)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金刺梨2种主要叶部病害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其中10月黑斑病病害的发生最为严重,白粉病未见发病。[结论]报道了金刺梨叶片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为其病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刺梨 叶部病害 紫荆间座壳菌 粉红单端孢菌 发生规律 病原分离
下载PDF
党参采后贮藏期间粉霉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江洋 吕丙钰 +3 位作者 刘志光 杨志敏 薛华丽 张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17-125,共9页
【目的】为探索引起新鲜党参采后贮藏期间粉霉病的病原,明确其发病规律,为新鲜党参采后病害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后新鲜健康党参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新鲜党参采后粉霉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并... 【目的】为探索引起新鲜党参采后贮藏期间粉霉病的病原,明确其发病规律,为新鲜党参采后病害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后新鲜健康党参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新鲜党参采后粉霉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并对影响粉霉病病原菌生长发育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新鲜党参采后贮藏期粉霉病的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在65℃下10 min致死,温度25℃、pH中性偏酸、24 h黑暗,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菌落生长最好;在温度为25℃、pH中性偏酸、24h光照,蔗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产孢量最多。【结论】确定了党参粉霉病病原为粉红单端孢菌,并明确了其最适温湿度、pH值、碳源、氮源、光照条件及致死温度等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分析党参粉霉病的产毒种类、有效控制粉霉病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采后贮藏 粉霉病 粉红单端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运输包装对接种苹果粉红单端孢霉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思曈 李晓慧 +3 位作者 李志文 闫师杰 梁丽雅 陈存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83-88,共6页
以接种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的红富士苹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毒素种类及含量、粉红单端孢霉生长情况和果实相关生理指标,探究运输及不同运输包装方式对接种粉红单端孢霉苹果产生毒素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接种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的红富士苹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毒素种类及含量、粉红单端孢霉生长情况和果实相关生理指标,探究运输及不同运输包装方式对接种粉红单端孢霉苹果产生毒素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输接种苹果中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毒素的含量高于未运输接种苹果,裸露包装、敞口包装的接种苹果中TeA毒素的含量要高于掩口处理的接种果;运输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接种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刺激了接种苹果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说明运输及运输包装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接种粉红单端孢霉红富士苹果中毒素含量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而影响到接种苹果的品质及生理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粉红单端孢霉 包装方式 公路运输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气调贮藏对接种粉红单端孢霉苹果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曹嘉玥 李晓慧 +3 位作者 李庆秀 王娜 闫师杰 陈存坤 《保鲜与加工》 CAS 2023年第11期1-6,共6页
以接种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中毒素种类及含量、粉红单端孢霉生长情况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气调贮藏条件对接种苹果产生毒素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调Ⅰ(3%~4%... 以接种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中毒素种类及含量、粉红单端孢霉生长情况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气调贮藏条件对接种苹果产生毒素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调Ⅰ(3%~4%O_(2)+1%~2%CO_(2))、气调Ⅱ(3%~4%O_(2)+3%~4%CO_(2))、气调Ⅲ(3%~4%O_(2)+5%~6%CO_(2))3种气体环境中,粉红单端孢霉均能生长,在贮藏的中后期,气调Ⅱ环境中苹果的腐烂直径显著高于气调Ⅰ和气调Ⅲ(P<0.05)。气调Ⅱ环境中接种苹果的毒素含量始终高于气调Ⅰ和气调Ⅲ。在3种气调环境下贮藏25 d时,气调Ⅲ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气调Ⅱ环境下的苹果中可滴定酸含量高于气调Ⅰ和气调Ⅲ,高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可以推迟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综上所述,适当提高CO_(2)体积分数可以影响接种苹果中毒素含量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而延长果实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粉红单端孢霉 气调贮藏 毒素 生理指标
下载PDF
粉红聚端孢菌胞外几丁质酶纯化、特性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世宏 李多川 +1 位作者 魏毅 刘开启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粉红聚端孢菌 (Trichothecium roseum)在 SMCS中恒温摇床 (2 0 0 r/ min,2 8℃ )上培养 12 d,诱导产生了大量的胞外几丁质酶。培养滤液经 (NH4) 2 SO4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 CM- 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柱层... 粉红聚端孢菌 (Trichothecium roseum)在 SMCS中恒温摇床 (2 0 0 r/ min,2 8℃ )上培养 12 d,诱导产生了大量的胞外几丁质酶。培养滤液经 (NH4) 2 SO4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 CM- 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了 SDS- PAGE纯的胞外几丁质酶 ,分子量约为39k Da。几丁质酶最适作用温度为 4 0℃ ,最适 p H范围为 4 .0~ 7.0。抗菌活性显示 ,纯酶对供试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其中对棉花黄萎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聚端孢菌 几丁质酶 纯化 特性 抗菌活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苹果霉心病菌的侵染过程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呼丽萍 马春红 +3 位作者 张健 谭维军 杨光明 张领耘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1-356,共6页
苹果霉心病致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经花柱侵入,自花朵开放时开始侵染。自初花至落花期,70%花柱被链格孢定殖。元帅系品种,从落花后3周至果实采收,定殖于花柱的病菌通过萼筒心室间组织陆续进入心室。采收以后,在常温贮藏条... 苹果霉心病致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经花柱侵入,自花朵开放时开始侵染。自初花至落花期,70%花柱被链格孢定殖。元帅系品种,从落花后3周至果实采收,定殖于花柱的病菌通过萼筒心室间组织陆续进入心室。采收以后,在常温贮藏条件下,继续向心室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霉心病 链格孢 粉红单端孢 侵染
下载PDF
培养基营养条件对棉铃红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潘月敏 高智谋 +3 位作者 纪文飞 郭敏 代海敏 汪小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68-72,共5页
鉴定了安徽省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roseum(Pers.)Link],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对该菌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在马铃薯淀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孢量在PDA培养基上最高;该菌在以甘油为... 鉴定了安徽省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roseum(Pers.)Link],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对该菌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在马铃薯淀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孢量在PDA培养基上最高;该菌在以甘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红粉病菌 培养基 碳源 氮源 菌丝生长 产孢量
下载PDF
粉红聚端孢引起的杧果新病害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何石兰 刘增亮 +2 位作者 刘晓妹 谢艺贤 蒲金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4-478,I0002,共6页
于2009年在云南发现一种杧果新病害,搞清其病原菌与生物学特性,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通过常规鉴定和rDNA-ITS序列克隆鉴定明确了该病的病原菌为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并将该病害命名为杧果粉红聚... 于2009年在云南发现一种杧果新病害,搞清其病原菌与生物学特性,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通过常规鉴定和rDNA-ITS序列克隆鉴定明确了该病的病原菌为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并将该病害命名为杧果粉红聚端孢叶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营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最适pH为8.0;光照处理有利于菌丝生长;碳、氮源利用分别以D-甘露糖和牛肉浸膏表现最好。该菌寄主范围广,人工刺伤接种活体叶片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能侵染杨桃、芦荟、剑麻、橡胶、香蕉、番石榴、木薯和荔枝等常见热带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粉红聚端孢 RDNA-ITS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番茄红粉病致病病原的鉴定及其培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勇 王万立 +1 位作者 刘春艳 郝永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100,共4页
对天津地区新发病害番茄红粉病的致病病原进行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和酸碱性对该菌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天津地区番茄红粉病的致病病原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Bull.)Link);番茄红粉病菌... 对天津地区新发病害番茄红粉病的致病病原进行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和酸碱性对该菌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天津地区番茄红粉病的致病病原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Bull.)Link);番茄红粉病菌菌丝伸长速度以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V8蔬菜汁培养基、燕麦片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和黑麦培养基上最快;产孢量以玉米粉琼脂培养基和孟加拉红培养基最多;15~25℃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产孢最适温度为20~30℃;粉红单端孢喜好中等偏酸性条件,但有较强耐受碱性环境能力,菌丝伸长和孢子着生以pH5~9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粉病菌 鉴定 培养特性 菌丝生长 产孢量
下载PDF
真菌菌丝细胞壁提取物对马铃薯块茎组织抗干腐病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永才 毕阳 +1 位作者 胡洁 张春园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9-753,共5页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块茎切片为材料,研究了马铃薯非亲和菌株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菌丝细胞壁提取物处理对马铃薯块茎组织干腐病抗性的诱导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50μg/mL(以中性糖含量为标准)菌丝细胞壁提取物预...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块茎切片为材料,研究了马铃薯非亲和菌株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菌丝细胞壁提取物处理对马铃薯块茎组织干腐病抗性的诱导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50μg/mL(以中性糖含量为标准)菌丝细胞壁提取物预处理马铃薯切片72 h后进行损伤接种能显著降低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的侵染能力,预处理块茎的病斑直径仅为对照的43.6%;菌丝细胞壁提取物处理能显著增强与马铃薯块茎组织抗病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可见,粉红单端孢菌丝细胞壁提取物预处理能显著增强马铃薯块茎组织对干腐病的抗性,而且主要是通过提高马铃薯块茎组织中与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细胞壁提取物 马铃薯 干腐病 粉红单端孢 诱导抗病性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对甜瓜主要致病菌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虎军 路军 +3 位作者 薛华丽 赵军 毕阳 南米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6-359,364,共5页
为研究纳米氧化锌对引起采后甜瓜粉霉病、白霉病和黑斑病的主要致病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镰刀菌(Fusarium spp.)、交链孢(Alternaria)的抑制效果,本文通过不同浓度的固相和液相纳米氧化锌对粉红单端孢(T.roseum)、硫色... 为研究纳米氧化锌对引起采后甜瓜粉霉病、白霉病和黑斑病的主要致病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镰刀菌(Fusarium spp.)、交链孢(Alternaria)的抑制效果,本文通过不同浓度的固相和液相纳米氧化锌对粉红单端孢(T.roseum)、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e)三种菌分别进行体外、体内抑菌活性实验研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固相和液相纳米氧化锌对这三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抑制效果增强;固相纳米氧化锌较液相具有更佳的抑菌效果,且对T.roseum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F.sulphureum、A.alternate。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固相和液相纳米氧化锌处理均可显著抑制由T.roseum、F.sulphureum、A.alternate损伤接种甜瓜果实病斑直径的扩展。故两种性状纳米氧化锌均可通过抑制甜瓜采后主要致病菌的生长来减轻甜瓜采后病害,且固相纳米氧化锌较液相纳米氧化锌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T.roseum F.sulphureum A.alternate 抑菌
下载PDF
苹果霉心病病原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呼丽萍 马春红 +1 位作者 杨光明 谭维军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7-161,共5页
1989-1993年,在甘肃苹果产区采集红星或元帅品种病果和无症状果实,逐果取果心组织分离,获得30余个真菌分离物,以链格抱(Alternariaalternata)出现率最高,占51.3%;其次为粉红单端孢(Tri... 1989-1993年,在甘肃苹果产区采集红星或元帅品种病果和无症状果实,逐果取果心组织分离,获得30余个真菌分离物,以链格抱(Alternariaalternata)出现率最高,占51.3%;其次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roseum)、棒盘孢(Corymeumsp.)、节孢状镰刀菌(Fusariumarthrosporioides)、狭截盘多毛孢(Truncatellaangustata)等,依次占11.8%、12.0%、8.9%、7.9%。每个单果大多是只能分离出一种菌,少数出现2一3种菌。不同症状的果实,出现的真菌种类不同,霉心果以链格孢出现率最高,占60%-80%;心腐果中链格孢出现率显著较少,占10%-30%;而粉红单端孢、节孢状镰刀菌、棒盘孢、狭截盘多毛孢等5种菌的出现率较高,占7.8%-25.5%。用果心不带菌的果实人工接种,对12种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看出,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有明显差异,致心腐的病菌主要有5种,分别是粉红单端孢、棒盘孢、节孢状镰刀菌、狭截盘多毛孢和一种不产孢的浅色丝状菌。链格孢主要致霉心症状。混合接种试验表明,如有几种真菌进入果心,则致病性强的一种首先占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霉心病 病原菌 链格孢 致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