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自韩国的清风——Trickster
1
作者 书成 《软件》 2004年第4期75-75,共1页
在全3D风潮盛行的今天.Trickster却依然采用2D制作.光看游戏画面让人不由想起当红的Q版网络游戏《仙境传说(RO)》.如果说RO散发的是一种比较温馨而抒情的氛围.Trickster呈现的就是一种朝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比起那些单纯打怪... 在全3D风潮盛行的今天.Trickster却依然采用2D制作.光看游戏画面让人不由想起当红的Q版网络游戏《仙境传说(RO)》.如果说RO散发的是一种比较温馨而抒情的氛围.Trickster呈现的就是一种朝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比起那些单纯打怪练级的游戏.更像是一款体闲型娱乐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家 岛屿 游戏 钻子 trickster
下载PDF
《死寂之声》:印第安恶作剧者的城市“升存”与城市叙事
2
作者 丁文莉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240-249,共10页
自美国政府推行针对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制度以后,印第安人就被限制在一块块狭小的土地上。虽然他们也曾走出保留地,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回到故乡。这种“归家”轨迹或模式在印第安文学作品中被反复呈现,导致印第安人在保留地以外的城市及... 自美国政府推行针对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制度以后,印第安人就被限制在一块块狭小的土地上。虽然他们也曾走出保留地,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回到故乡。这种“归家”轨迹或模式在印第安文学作品中被反复呈现,导致印第安人在保留地以外的城市及城市叙事中的双重缺失。美国印第安作家杰拉德·维兹诺的小说《死寂之声》质疑了“印第安人只属于保留地”的谬误,以传统印第安恶作剧者的变形、越界等策略启发现代印第安人在现代都市以自己的方式“升存”,并实现部落文化的传承。另外,维兹诺在小说中的叙事手法延续了印第安口头叙事传统,打破了印第安人与现代城市叙事之间的界限,从而实现其在文学再现中的“升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拉德·维兹诺 恶作剧者 城市 升存
下载PDF
走向第四世界:印第安恶作剧者的朝圣之旅——解读杰拉德·维兹诺《熊心》中的恶作剧者 被引量:9
3
作者 丁文莉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0,共3页
作为混血少数族裔作家,杰拉德·维兹诺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呈现当代印第安人的生存状态及身份诉求。维兹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熊心》吸纳了印第安口头文学中的恶作剧者形象,一方面,他强调小说主人公身上传统恶作剧者的某些特... 作为混血少数族裔作家,杰拉德·维兹诺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呈现当代印第安人的生存状态及身份诉求。维兹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熊心》吸纳了印第安口头文学中的恶作剧者形象,一方面,他强调小说主人公身上传统恶作剧者的某些特征,如流浪者、拯救者、现实改变者和变形者,另一方面又把部族文化和现代社会背景相结合,赋予人物鲜明的价值观念和时代特色。这种写作策略体现了维兹诺对当代印第安人生存境遇的严肃思考。他在某种程度上为美国少数族裔在现代社会生存指明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作剧者 杰拉德·维兹诺 《熊心》 印第安 第四世界
下载PDF
成长与恶作剧精灵叙事——论艾里森《看不见的人》的黑色幽默文风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静琼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6-123,共8页
文章论述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黑色幽默,包括恶作剧精灵叙事,反讽场景与反讽语言,以及超现实主义场景。上述艺术风格颠覆了种族主义设置的黑人刻板形象,为黑人主人公的成长扫清了障碍。小说中的恶作剧精灵黑色幽默,预示了20世... 文章论述艾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黑色幽默,包括恶作剧精灵叙事,反讽场景与反讽语言,以及超现实主义场景。上述艺术风格颠覆了种族主义设置的黑人刻板形象,为黑人主人公的成长扫清了障碍。小说中的恶作剧精灵黑色幽默,预示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小说风暴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恶作剧精灵叙事 黑人刻板形象 反讽
下载PDF
论《格瑞佛:一个美国猴王在中国》中的恶作剧者形象 被引量:2
5
作者 丁文莉 邹惠玲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38-40,共3页
《格瑞佛:一个美国猴王在中国》中的主人公身上体现出传统印第安恶作剧者特征,他希望成为中国猴王那样的文化英雄,但他对猴王的误读使其与后者的身份叠加没有成功。但这种文化和身份的杂糅是小说家本人作为少数族裔作家在多元文化世界... 《格瑞佛:一个美国猴王在中国》中的主人公身上体现出传统印第安恶作剧者特征,他希望成为中国猴王那样的文化英雄,但他对猴王的误读使其与后者的身份叠加没有成功。但这种文化和身份的杂糅是小说家本人作为少数族裔作家在多元文化世界做出的积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 猴王 恶作剧者 差异
下载PDF
亦正亦邪的统一体——北美本土文化英雄传说中的恶作剧者形象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伟 李润润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70-73,共4页
恶作剧者是北美本土文化英雄传说中的一个鲜明而又奇特的形象。他是非善亦非恶的象征,既扮演着神圣的创世者和部落文化英雄的角色,又是边缘化的颠覆者和社会道德评判体系的逾越者。以恶作剧者学说理论分析本土文化英雄——传说中的恶作... 恶作剧者是北美本土文化英雄传说中的一个鲜明而又奇特的形象。他是非善亦非恶的象征,既扮演着神圣的创世者和部落文化英雄的角色,又是边缘化的颠覆者和社会道德评判体系的逾越者。以恶作剧者学说理论分析本土文化英雄——传说中的恶作剧者代表形象郊狼卡约蒂,以揭示恶作剧者本身的复杂性,即神圣和罪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本土文化 文化英雄 恶作剧者 郊狼卡约蒂
下载PDF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狂欢化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静琼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6,共5页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充满狂欢因素,其中包含戏仿、脱冕-加冕、怪诞的身体和广场语言等。此外,"恶作剧者是狂欢的具体化身",恶作剧者人物——李蒙表哥——是小说的另一文体特色。通过借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和史密斯"恶作... 《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充满狂欢因素,其中包含戏仿、脱冕-加冕、怪诞的身体和广场语言等。此外,"恶作剧者是狂欢的具体化身",恶作剧者人物——李蒙表哥——是小说的另一文体特色。通过借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和史密斯"恶作剧者话语"理论,分析小说中的狂欢特征和主人公李蒙表哥的恶作剧者个性,并且论证:狂欢化和恶作剧者话语颠覆了小说中小镇原有的社会等级秩序,是现代主义对小镇上传统爱情和生命意义作出的幽默抵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心咖啡馆之歌》 狂欢化 恶作剧者人物塑造
下载PDF
印第安传统文化初探(之二)——印第安恶作剧者多层面形象的再解读 被引量:13
8
作者 邹惠玲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3-37,共5页
在印第安口头文学中,恶作剧者既担当着创世者和部族文化英雄的角色,又是边缘化的孑然独行者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逾越者,以好色、饕餮、傲慢、反叛、贪婪、残忍、卤莽、懒惰等恶习和蠢行而著称,且每每因自己的恶作剧行为而遭受惩罚。印第安... 在印第安口头文学中,恶作剧者既担当着创世者和部族文化英雄的角色,又是边缘化的孑然独行者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逾越者,以好色、饕餮、傲慢、反叛、贪婪、残忍、卤莽、懒惰等恶习和蠢行而著称,且每每因自己的恶作剧行为而遭受惩罚。印第安恶作剧者的这种多层面形象蕴涵着把和谐、平衡、统一视为最理想境界的印第安宇宙观,体现着作为印第安生活主干的印第安幽默;借助于对恶作剧者形象的戏谑和嘲讽,恶作剧者故事在听众的笑声中实现了印第安口头文学的教化功能,不仅保证了部族文化传统的世代延续,而且促成部族成员对印第安道德规范的接受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恶作剧者 多层面形象 印第安宇宙观 印第安幽默 教化功能
下载PDF
詹姆斯·韦尔奇《血中冬季》中恶作剧者形象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文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0-122,共3页
恶作剧者是美国印第安创世神话中的一个鲜明又奇特的形象。詹姆斯.韦尔奇的《血中冬季》是清晰地建立在部族传统的恶作剧者原型之上的小说。从恶作剧者的放荡不羁形象、动物变形者和印第安长者三个方面,分析了恶作剧者在小说人物刻画中... 恶作剧者是美国印第安创世神话中的一个鲜明又奇特的形象。詹姆斯.韦尔奇的《血中冬季》是清晰地建立在部族传统的恶作剧者原型之上的小说。从恶作剧者的放荡不羁形象、动物变形者和印第安长者三个方面,分析了恶作剧者在小说人物刻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韦尔奇 印第安传统 恶作剧者
下载PDF
《无形人》中的狂欢大众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彬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0-63,共4页
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无形人》充满着狂欢精神。包括小丑,疯子和骗子在内的众多非常态人物构成了狂欢精神的具体实施者和体现者,他们构成狂欢仪式中的狂欢大众。具有多面性的骗子在小说中以假面人物的身份出现。小丑与狂欢加冕和脱冕... 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无形人》充满着狂欢精神。包括小丑,疯子和骗子在内的众多非常态人物构成了狂欢精神的具体实施者和体现者,他们构成狂欢仪式中的狂欢大众。具有多面性的骗子在小说中以假面人物的身份出现。小丑与狂欢加冕和脱冕两种仪式紧密相连,此处的疯子实质上往往是最清醒的人。这群狂欢大众帮助揭示小说主题意义,揭示生活的真谛,他们更多的是周围现实的试金石,是他们混入和接触的那些组织和阶层的一块试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人 小丑 疯子 假面人物
下载PDF
颠覆与回归:解读厄德里克的女性千面人物
11
作者 李靓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67-70,共4页
千面人物的多面性一直被西方学者误读为印第安文化落后的象征,厄德里克在其四部曲中摒弃族裔写作中控诉为主的模式,重构女性千面人物形象并使她们回归家庭。这一重构颠覆了主流话语中印第安人的刻板形象,是作者作为边缘化的族裔作家向... 千面人物的多面性一直被西方学者误读为印第安文化落后的象征,厄德里克在其四部曲中摒弃族裔写作中控诉为主的模式,重构女性千面人物形象并使她们回归家庭。这一重构颠覆了主流话语中印第安人的刻板形象,是作者作为边缘化的族裔作家向主流话语靠拢、争取更广阔读者群并弘扬印第安文化的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面人物叙事 路易斯.厄德里克 重构 颠覆
下载PDF
“恶作剧精灵”之舞:论早期苏维埃文学的喜剧性
12
作者 杨正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2年第3期52-58,共7页
俄罗斯学者尼·赫林诺夫指出,社会历史转折有利于促进喜剧文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正处于一个从苏维埃制度的初步确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转折时期。从文化角度看,这一时期呈现出从多元到一元、从创作自由到自由受限的变化... 俄罗斯学者尼·赫林诺夫指出,社会历史转折有利于促进喜剧文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正处于一个从苏维埃制度的初步确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转折时期。从文化角度看,这一时期呈现出从多元到一元、从创作自由到自由受限的变化趋势。文化的喜剧性成为促进新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其影响,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一方面继承了俄国的喜剧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新的过渡性特点。布尔加科夫、左琴科、普拉东诺夫和马雅可夫斯基等“恶作剧精灵”作家们的创作成为这一时期苏维埃文学中喜剧文化的主要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折时期 苏维埃文学 喜剧性 恶作剧精灵
下载PDF
厄德里克“北达科他四部曲”文本深处的帕尔帖案
13
作者 张廷佺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3年第1期40-54,共15页
路易丝·厄德里克在现实生活中坚定地支持印第安人。同时,她借助于文学创作支持他们,在文学作品中重访历史,将斯派瑟凶杀案、莱纳德·帕尔帖案等重大历史事件巧妙地隐藏于文学文本深处。她的“北达科他四部曲”关注轰动一时的... 路易丝·厄德里克在现实生活中坚定地支持印第安人。同时,她借助于文学创作支持他们,在文学作品中重访历史,将斯派瑟凶杀案、莱纳德·帕尔帖案等重大历史事件巧妙地隐藏于文学文本深处。她的“北达科他四部曲”关注轰动一时的莱纳德·帕尔帖案,再现了帕尔帖和印第安群体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该四部曲以帕尔帖为原型,借助于丰富的印第安文化资源,塑造了盖瑞·纳纳普什这样一个跨越边界、行动无常、无所不能、具有超能力的“恶作剧者”。这样的人物塑造让印第安人得以发声,赋予印第安人强大的力量,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寄托了厄德里克对帕尔帖重获自由的强烈愿望。重访帕尔帖案体现了厄德里克对历史书写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丝·厄德里克 北达科他四部曲 莱纳德·帕尔帖 恶作剧者 历史书写
下载PDF
Play a Trick and Live: Chinua Achebe's “Civil Peace”
14
作者 曹乐怡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1期195-197,共3页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Chinua Achebe's short story"Civil Peace"from a mythological point of view. As a trickster,the protagonist confronts the violence and chaos in the society after the civil war and ...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Chinua Achebe's short story"Civil Peace"from a mythological point of view. As a trickster,the protagonist confronts the violence and chaos in the society after the civil war and manages to rebuild his life by playing tricks. Due to the absence of help from either the government or the community, Jonathan is forced to depend on himself to solve different problems and resolve the crisis that will probably lead to the loss of everything he owns. His success symbolizes a hope to the desperate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hebe "Civil Peace" Jonathan trickster
下载PDF
爱德华精灵故事结构理论述评
15
作者 习传进 《孝感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8-73,共6页
文章分析了爱德华关于美国非洲裔精灵故事结构理论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与句段分析模式、列维 -斯特劳斯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爱德华的这种模式理论阐释了精灵故事的"语义功能","转换规则"以及"特 定文化的隐喻... 文章分析了爱德华关于美国非洲裔精灵故事结构理论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与句段分析模式、列维 -斯特劳斯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爱德华的这种模式理论阐释了精灵故事的"语义功能","转换规则"以及"特 定文化的隐喻性特征"等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灵故事 结构理论 价值倾向行为 契约关系
下载PDF
维兹诺小说的生态美学思想——以《自由的恶作剧者》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嘉伟 李雪梅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35-239,共5页
分析了美国印第安混血作家杰拉德·维兹诺小说《自由的恶作剧者》的创作特点,认为作者在作品中刻画了一系列性格迥异、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恶作剧者群像,揭示了美国印第安人对土地的依存与敬畏,万物有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思... 分析了美国印第安混血作家杰拉德·维兹诺小说《自由的恶作剧者》的创作特点,认为作者在作品中刻画了一系列性格迥异、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恶作剧者群像,揭示了美国印第安人对土地的依存与敬畏,万物有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思想,表达了作者对当下人类生存境遇的深切思考和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拉德·维兹诺 《自由的恶作剧者》 生态美学 生态价值观
下载PDF
杰拉德·维兹诺的《自由的恶作剧者》中的狂欢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天 李雪梅 《语言教育》 2018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自由的恶作剧者》中,杰拉德.维兹诺开篇传达了对美国白人政府颁发的道斯法案强行的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来挤压生存空间以及后续的同化政策极度不满。作者通过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借助印第安传统中独特的"恶作剧者"形象和他... 在《自由的恶作剧者》中,杰拉德.维兹诺开篇传达了对美国白人政府颁发的道斯法案强行的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来挤压生存空间以及后续的同化政策极度不满。作者通过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借助印第安传统中独特的"恶作剧者"形象和他们的反叛精神,戏讽和打破常规品质,反抗了主流社会(白人群体)对边缘社会(印第安民族)的压迫。恶作剧者们分别从狂欢化的反教条主义,反二元对立,和反排他性三方面提升了民族的社会地位,同时完成了印第安民族文化传统的保留和重塑,保证了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拉德·维兹诺 《自由的恶作剧者》 狂欢化
下载PDF
论维兹诺《自由的恶作剧者》中国情结悖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天 李施文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76-81,共6页
中国元素是杰拉德·维兹诺的小说《自由的恶作剧者》中的一道独特景观。从东方学角度切入,探寻维兹诺笔下的中国既是同盟又是“他者”的双重悖论。维兹诺批判美国主流社会的自我中心主义和把印第安人视为“内部他者”的固化认知模式... 中国元素是杰拉德·维兹诺的小说《自由的恶作剧者》中的一道独特景观。从东方学角度切入,探寻维兹诺笔下的中国既是同盟又是“他者”的双重悖论。维兹诺批判美国主流社会的自我中心主义和把印第安人视为“内部他者”的固化认知模式,与此同时,中国因其东方“他者”的历史和经历而成了维兹诺笔下的“他者”同盟。然而,在西方“自我”和“他者”二元对立的想象方式的熏陶下,维兹诺对中国的想象又带有浓厚的“他者”色彩,他的中国情结充满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兹诺 《自由的恶作剧者》 中国情结悖论
下载PDF
《自由的恶作剧者》的伦理解读
19
作者 李群群 李雪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46-149,共4页
边缘化的印第安群体的生存境遇与美国社会的伦理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本土作家杰拉德·维兹诺在小说《自由的恶作剧者》中揭露了美国"主流即正义"这一讽刺的伦理现状。主流边缘的伦理差异及主流白人群体的伦理倒... 边缘化的印第安群体的生存境遇与美国社会的伦理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本土作家杰拉德·维兹诺在小说《自由的恶作剧者》中揭露了美国"主流即正义"这一讽刺的伦理现状。主流边缘的伦理差异及主流白人群体的伦理倒退使得印第安人深受创伤、深陷伦理困境。从印第安恶作剧者的反抗中我们可以看到:印第安群体只有通过对本土印第安文化的坚守才能实现伦理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的恶作剧者》 维兹诺 创伤 伦理
下载PDF
论《自由的恶作剧者》的杂糅
20
作者 高天 李雪梅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2期124-129,共6页
杰拉德在《自由的恶作剧者》中以本土印第安文化中特有的恶作剧者这一形象贯穿全文。从后殖民角度看,白人文化和民族优越感导致了与边缘文化的殖民对话的不平等。通过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杂糅理论来分析,文中的恶作剧者分别进行语言表... 杰拉德在《自由的恶作剧者》中以本土印第安文化中特有的恶作剧者这一形象贯穿全文。从后殖民角度看,白人文化和民族优越感导致了与边缘文化的殖民对话的不平等。通过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杂糅理论来分析,文中的恶作剧者分别进行语言表达方式的杂糅,宗教杂糅和文化传统杂糅,建立"杂糅身份",使印第安文化传统的继续保存和优化,完成对印第安民族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拉德·维兹诺 自由的恶作剧者 杂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