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虞海燕 秦万章 吴厚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体外培养观察雷公藤对于SLE的T、B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不仅能抑制SLE病人PBMC对PHA诱导的增殖反应 ,也能抑制SLE... 目的 :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体外培养观察雷公藤对于SLE的T、B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不仅能抑制SLE病人PBMC对PHA诱导的增殖反应 ,也能抑制SLE病人活化B细胞的自发增殖以及SAC诱导的静止期B细胞的增殖反应。另外雷公藤还能明显的抑制SLE病人PBMC的自发性IgG分泌以及r -IL2诱导的PBMC的IgG分泌 ,进一步研究雷公藤对PBMC在PWM的刺激下IgG分泌影响的时效关系 ,结果显示在培养 0 ,2 4 ,4 8和 72h加入雷公藤均能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在 96h以后加入雷公藤则不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雷公藤治疗SLE的机制可能在于它能对SLE亢进的多个免疫环节起作用 ,它不仅能抑制T细胞的功能 ,还能直接抑制亢进的B细胞功能。其抑制IgG产生的主要作用环节可能在于抑制B细胞的活化 ,增殖阶段 ,而不是分化分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机制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雷公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和IL-6、TNF-α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石丽萍 阳大庆 +1 位作者 周细国 刘志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677-678,共2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的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分泌的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经雷公藤处理后,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产...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的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分泌的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经雷公藤处理后,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产生的IL-6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在较高剂量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0μl以上组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公藤可能通过抑制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其IL-6、TNF-α的分泌能力,在RA的治疗中发挥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公藤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增殖 IL-6 TNF—α
下载PDF
雷公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一核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彭学标 王娜 曾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SLE患者雷公藤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同时对活动期SLE患者PBMC用雷公藤处理,比较其NF-κB活性变化。结果SL...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SLE患者雷公藤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同时对活动期SLE患者PBMC用雷公藤处理,比较其NF-κB活性变化。结果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有一定量的NF-κB活化,但SLE患者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期(P<0.05)。经雷公藤处理后,活动期SLE患者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非活动期SLE患者相当(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SLE的发病机制复杂,雷公藤可能仅在某些环节抑制了NF-κB的表达,在SLE治疗中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雷公藤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核因子-ΚB
下载PDF
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4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竹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14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口服雷公藤片治疗2片/次、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10 mg/次、每周1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结果... 目的探讨雷公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口服雷公藤片治疗2片/次、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10 mg/次、每周1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和平均握力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χ2=4.80,P<0.05)。结论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公藤 甲氨蝶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