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sistent truncus arteriosus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 diagnosed by echocardiography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Yu-qi SHEN Rong SUN Kun ZHONG Shu-wen WU Yu-r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2期2798-2800,共3页
Persistent truncus arteriosus (PTA) is a rare congenital cardiac anomaly, and has an incidence of about 0.5 to 0.9 per 10 000 live births, Almost all case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s had a large ventricular septal... Persistent truncus arteriosus (PTA) is a rare congenital cardiac anomaly, and has an incidence of about 0.5 to 0.9 per 10 000 live births, Almost all case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s had a larg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only few rare cases were reported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2-5 From June 1998 to December 2008, cardiac angiography were performed in 10 880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47 patients with PTA were diagnosed, one case with tricuspid atresia, hvooolastic right ventr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istent truncus arteriosus ECHOCARDIOGRAPHY
原文传递
Persistent ductus arteriosus in old patient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2
作者 Justyna Rajewska-Tabor Bartosz Zabicki: +2 位作者 Michal Hrycow Szymon Rozmiarek Malgorzata Pyda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72-375,共4页
Persis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is a 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malformation connecting the pulmonary trunk of the proximal left pulmonary artery and the descending aorta distal to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Norm... Persis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is a 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malformation connecting the pulmonary trunk of the proximal left pulmonary artery and the descending aorta distal to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Normally, the duct closes after birth as a result of a sudden increase in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and a decrease in the level of vasoaetive prostaglandins. The incidence of persistent ductus arteriosus accounts for approximately 10% of al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MR Atrial fibrillation CMR Elderly patients persistent ductus arteriosus
下载PDF
产前超声对胎儿胸腺-胸廓比与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丹 许燕 +2 位作者 李国辉 房昊 姜志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通过产前超声探讨胎儿胸腺-胸廓(Thymic-thoracic,TT)比与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249例单胎妊娠16~28周的孕妇,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产前超声测量圆锥动脉干畸形、非圆锥动脉干畸形以及... 目的:通过产前超声探讨胎儿胸腺-胸廓(Thymic-thoracic,TT)比与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249例单胎妊娠16~28周的孕妇,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产前超声测量圆锥动脉干畸形、非圆锥动脉干畸形以及对照组的TT比。对照组是由在产检时经超声评估无心脏及其他结构异常的正常胎儿组成。使用平均值、标准差描述连续变量,应用t检验,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绘制正常对照组TT比随胎龄变化的散点图,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胎龄和TT比之间的可能关系,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圆锥动脉干畸形的TT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30±0.03,P<0.001),非圆锥动脉干畸形的TT比较对照组降低不明显(0.43±0.04,P>0.05)。结论:与正常胎儿和非圆锥动脉干畸形相比,圆锥动脉干畸形的TT比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胸廓 动脉干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胎儿永存动脉干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惠芳 张素阁 +2 位作者 刘兰芬 尹虹 王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永存动脉 胎儿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龙湘党 王莉萍 +3 位作者 赵康 申建华 敖琨 姚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声像图表现及随访资料。结果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13例,右心室双出口10例,大动脉转位14例,永存动脉干8例。4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声像图表现及随访资料。结果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13例,右心室双出口10例,大动脉转位14例,永存动脉干8例。40例引产并经病理解剖证实,5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证实。1例法洛四联症并肺动脉闭锁误诊永存动脉干,1例右心室双出口误诊为大动脉转位。结论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干 法乐四联症 右心室双出口 大血管错位 动脉干 续存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下载PDF
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诊断永存动脉干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军 张军 +4 位作者 钱蕴秋 周晓东 王晓敏 张俊 朱霆 《心脏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 :分析永存动脉干 ( PTA)结构、血流动力学特征 ,并探讨切面的选择。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11例疑诊为 PTA患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 ( 2 D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 CDFI)。所有患者均使用剑突下、胸骨旁和胸骨上窝多部位和多... 目的 :分析永存动脉干 ( PTA)结构、血流动力学特征 ,并探讨切面的选择。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11例疑诊为 PTA患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 ( 2 D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 CDFI)。所有患者均使用剑突下、胸骨旁和胸骨上窝多部位和多切面检查心内结构。结果 :10例确诊为 PTA,1例诊断为肺动脉闭锁 ,心血管造影证实 11例均为 PTA。PTA 型 2例 , 型 1例 , 型 4例 , 型 4例。PTA起源左右心室之间 5例 ;主要起源于右心室 6例 ,骑跨率≥ 60 %。PTA双叶和四叶各 1例 ,三叶 9例。结论 :2 DE和 CDFI可用于识别 PTA病理解剖结构 ,血流动力学特征 ,且诊断符合率高 ( 9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心动描述记术 多普勒超心动描记术 永存动脉干 诊断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Van Praagh-A4型胎儿永存动脉干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斌 邢旺 +1 位作者 王艺璇 李天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23-1423,共1页
孕妇22岁,孕1产0,孕19周,因外院超声发现“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来我院就诊。胎儿超声心动图示心脏位置、大小及心轴正常,左心室流出道切面示室间隔上部回声连续性中断,见一支大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于大动脉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未探及肺动脉... 孕妇22岁,孕1产0,孕19周,因外院超声发现“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来我院就诊。胎儿超声心动图示心脏位置、大小及心轴正常,左心室流出道切面示室间隔上部回声连续性中断,见一支大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于大动脉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未探及肺动脉回声,动脉干于半月瓣稍上方分出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升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图1A);血管气管切面二维超声及CDFI示升主动脉依次发出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远端主动脉弓中断,右锁骨下动脉发自降主动脉起始部(图1B)。三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示动脉干分出肺动脉及升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发自降主动脉起始部,于气管后方走行(图1C)。超声诊断:Van Praagh-A4型胎儿永存动脉干(persistent truncus arteriosus,PTA)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予以引产,尸检结果证实上述超声诊断(图1D),脐带血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动脉干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下载PDF
永存动脉干影像学诊断(附11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玉伟 张富强 +3 位作者 李云辉 袁亮 斯光宴 涂国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探讨永存动脉干的病理分型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11例经DSA证实的永存动脉干,复习相关文献并与普通X线、多普勒超声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1例中普通X线诊断永存动脉干3例,误诊8例;多普勒超声诊断永存动脉干7... 目的:探讨永存动脉干的病理分型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11例经DSA证实的永存动脉干,复习相关文献并与普通X线、多普勒超声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1例中普通X线诊断永存动脉干3例,误诊8例;多普勒超声诊断永存动脉干7例,误诊4例;DSA确诊11例。按照Colett分类法: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3例,Ⅳ型2例。结论:X线表现虽没有特异性,但某些征象有助于诊断;多普勒超声能为临床提供较可靠的诊断;DSA能够进一步明确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动脉干 肺动脉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病理类型
下载PDF
永存动脉干纠治术中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7
9
作者 沈佳 徐志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比较采用自体肺动脉和外管道连接右心室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以选择更佳的手术方案。方法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我院共收治23例永存动脉干患者,手术年龄为1.5~63.3月龄。根据右心室切口与肺动脉连接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组:18例,采用... 目的比较采用自体肺动脉和外管道连接右心室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以选择更佳的手术方案。方法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我院共收治23例永存动脉干患者,手术年龄为1.5~63.3月龄。根据右心室切口与肺动脉连接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组:18例,采用自体肺动脉连接右心室;组:5例,采用外管道连接右心室至肺动脉。3例合并主动脉弓中断。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早期生存情况、术后生存时间、再手术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或团体t检验分析患者远期肺动脉生长情况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随访17例,随访时间2.14±1.97年(32.00d^6.95年),随访中无死亡。总生存率为91.30%(21/23),生存时间的95%可信区间为5.55~7.15年。1例因术后右室流出道梗阻(RVOTO)再次手术。组生存率为94.44%(17/18),组为80.00%(4/5)。术后组主肺动脉与右心室吻合口直径早期为1.01±0.26cm,远期为1.32±0.45cm(P=0.019);组术后主肺动脉与右心室吻合口直径早期为1.46±0.77cm,远期1.26±0.21cm(P=0.581);两组吻合口、左右肺动脉开口处血流速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近远期左、右肺动脉开口直径均大于组。组早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62.82%,远期为69.87%(P=0.026);组早期LVEF为58.17%,远期为64.00%(P=0.029),两组患者术后远期心功能均较术后近期明显改善。无因动脉干瓣膜反流而再手术者。结论永存动脉干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生存率及随访结果满意。采用自体肺动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使吻合口具有生长性,术后肺动脉及分叉处梗阻率低,术后心功能良好。术后早期死亡与合并主动脉弓中断及动脉干瓣膜反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永存动脉干 右室流出道重建 动脉干瓣膜
下载PDF
共同动脉干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山 张桂珍 +2 位作者 李治安 耿世钊 张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评价和阐述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共同动脉干 (TA)及其临床分型以及合并畸形中的价值和方法。方法 将 38例超声心动和 /或心血管造影诊为共同动脉干患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诊断共同动脉干与心血管造影符合率较高 (8... 目的 评价和阐述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共同动脉干 (TA)及其临床分型以及合并畸形中的价值和方法。方法 将 38例超声心动和 /或心血管造影诊为共同动脉干患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诊断共同动脉干与心血管造影符合率较高 (81.8% ) ,但对IV型共同动脉干诊断率很低。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于共同动脉干定性及其I、II、III型的分型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动脉干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下载PDF
永存动脉干长期误诊为法乐氏四联症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锦文 杨润润 +3 位作者 宁季军 杨艳 刘晓红 印建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575-1578,共4页
目的 :提高对永存动脉干的病理基础、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报告 2例成人型永存动脉干的临床及各种影像学表现并做相关文献复习 ,阐述了永存动脉干的病理分型和相应的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的改变。结果 :结合超声心动图及血管... 目的 :提高对永存动脉干的病理基础、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报告 2例成人型永存动脉干的临床及各种影像学表现并做相关文献复习 ,阐述了永存动脉干的病理分型和相应的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的改变。结果 :结合超声心动图及血管造影所见并按 Van Praagh的四型分类法 , 型及 型各 1例 ,均为右弓右降和四瓣叶 ,病理及生理多变 ,临床表现不一。结论 :永存动脉干的诊断、分型以及与其它多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鉴别可首选超生心动图 ,再由造影重点检查 ,不仅有益于病理分型 ,还有益于并存畸形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干 续存性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臂部动脉干的双干型变异造影视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永寿 侯金林 +2 位作者 王淑玲 郑屏 于淑温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采用动脉造影为临床提供影像学材料。方法:在106侧上肢中筛选臂部动脉干有变异的标本共12侧,用氧化铅(Pb3O4)灌注变异的动脉进行X射线照像。结果:浅肱动脉有9侧,它们到前臂均续为桡动脉。另有3侧为桡、尺动脉高分支。结论... 目的:采用动脉造影为临床提供影像学材料。方法:在106侧上肢中筛选臂部动脉干有变异的标本共12侧,用氧化铅(Pb3O4)灌注变异的动脉进行X射线照像。结果:浅肱动脉有9侧,它们到前臂均续为桡动脉。另有3侧为桡、尺动脉高分支。结论:臂部动脉干的双干型变异率为11.3%,其中浅肱动脉占8.5%,桡、尺动脉高分支占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部 动脉干畸形 浅肱动脉
下载PDF
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MSCT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秉权 刘永熙 +1 位作者 邓宇 曾庆思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5-680,共6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类型、发生率、构成比,探讨单支冠脉异位起源MSCT心脏成像诊断对术前计划制定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1例经手术证实的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所有患儿均行MSCT心脏成像,并记录圆锥动脉... 目的:研究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类型、发生率、构成比,探讨单支冠脉异位起源MSCT心脏成像诊断对术前计划制定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1例经手术证实的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所有患儿均行MSCT心脏成像,并记录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类型、单支冠脉的类型及数量。对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发生率及构成比分别采用行×列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与手术结果对照,探讨术前MSCT心脏成像诊断对术前计划制定的重要性。结果: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共421例,合并单支冠脉者43例,平均发病率为10.2%,其中肺动脉闭锁PA11例,大动脉转位TGA11例,法洛氏四联症TOF4例,永存动脉干PTA3例,右室双出口DORV14例。在本组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中,主动脉与肺动脉间走行(Ⅱb)最多,占51%;其次为走行于右心室圆锥部或肺动脉前(Ⅱa),占28%;单支冠脉起源于右窦(Ⅲ)占14%;单支冠脉远段延续为对侧冠状动脉(Ⅰ)为5%;单支冠脉走行于主动脉根后部(Ⅱp)最少,占2%。对不同的先天性心脏病单支冠状动脉类型构成比行Pearson卡方检验,卡方值为20.805,P=0.186,说明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单支冠状动脉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类型的构成比不全相同,但是Ⅱb型构成比高达51%。本研究单支冠状动脉畸形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ORV(18.4%)>PTA(14.3%)>TGA(13.8%)>PA(10.4%)>TOF(2.9%)。结论: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的发生率及构成比不同,Ⅱb型构成比高达51%,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圆锥动脉干畸形合并单支冠脉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的患儿,尤其是右心双出口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圆锥动脉干畸形 肺动脉瓣闭锁 法洛四联症 大动脉转位 右室双出口 永存动脉干 单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异位起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共同动脉干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延玲 刘汉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索性地研究共同动脉干(TA)的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表现,以探讨无创诊断本病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与手术(n=3)及心血管造影(n=4)结果对照研究,观察了7例TA的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 目的:探索性地研究共同动脉干(TA)的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表现,以探讨无创诊断本病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与手术(n=3)及心血管造影(n=4)结果对照研究,观察了7例TA的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所见。结果:7例患者中,3例经手术证实,4例经心血管造影证实为TA,所有患者表现为左心增大,大动脉干增宽,前壁与室间隔连续性中断,大动脉骑跨室间隔,右室流出道呈盲端,未能探及到肺动脉瓣。7例患者中,1例主动脉为3瓣叶伴有1个小的附瓣,2例为4瓣叶,4例为3瓣叶。Ⅰ型TA主动脉根部增宽不明显,于主动脉窦部上方后壁可探及发出的肺动脉,在主动脉长轴部位较易探查,而Ⅱ型TA则于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的升弓部探及到发出的肺动脉。还提到了与重型法乐四联症,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鉴别要点。结论:总结了超声心动图诊断TA的特征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共同动脉干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下载PDF
胎儿永存动脉干产前诊断难点与策略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清华 陈华娟 +2 位作者 黄春荣 程红 黄松带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总结胎儿永存动脉干产前误诊的原因,提高永存动脉干产前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9例产前诊断为永存动脉干病例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其图像特征,分析永存动脉干产前误诊原因。结果永存动脉干典型声像图为肺动脉起源于干动脉或肺动脉... 目的总结胎儿永存动脉干产前误诊的原因,提高永存动脉干产前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9例产前诊断为永存动脉干病例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其图像特征,分析永存动脉干产前误诊原因。结果永存动脉干典型声像图为肺动脉起源于干动脉或肺动脉缺如(肺的血液供应来自降主动脉发出侧支循环),4例胎儿永存动脉干均经引产尸体解剖证实,因二维灰阶图像未紧密联合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仔细回放分析,3例主动脉闭锁产前误诊为永存动脉干;2胎儿肺动脉闭锁产前误诊为永存动脉干。结论产前正确诊断永存动脉干有一定难度,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永存动脉干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三血管气管切面超声二维灰阶图像联合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胎儿永存动脉干产前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产前诊断 永存动脉干 主动脉闭锁 肺动脉闭锁
下载PDF
胎儿超声心动图对Van Praaph-A型永存动脉干的诊断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天鹰 李治安 +4 位作者 何怡华 哈斯 贺立新 胡高杰 郎瑞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Van Praaph-A型永存动脉干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对照病理解剖结果,提高产前诊断率。方法:分析2010-08~2011-06在北京安贞医院检出的8例Van Praaph-A型永存动脉干胎儿临床资料、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及病理解剖结果。结果:应用... 目的:探讨胎儿Van Praaph-A型永存动脉干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对照病理解剖结果,提高产前诊断率。方法:分析2010-08~2011-06在北京安贞医院检出的8例Van Praaph-A型永存动脉干胎儿临床资料、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及病理解剖结果。结果: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产前共筛查Van Praaph-A型永存动脉干胎儿8例(A1型3例,A2型3例,A3型1例,A4型1例)。其中1例为单纯性永存动脉干,7例合并其它心脏畸形。8例Van Praaph-A型永存动脉干经过病理解剖证实与超声心动图结果一致。结论: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可以诊断胎儿Van Praaph-A型永存动脉干,而且对于产前筛查合并的其它先心病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动脉干 胎儿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低温保存同种异体带瓣管道在永存动脉干手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严勤 苏肇伉 +3 位作者 丁文祥 刘锦纷 朱铭 孙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收治永存动脉干7例,其中5例使用了同种异体带瓣管道(CVH),4例主动脉带瓣管道,1例肺动脉带瓣管道。CVH 材料经抗生素消毒,防冻超低温(-154℃)保存,保存期<1年。无住院死亡,CVH 组织培养以及术后血培养均阴性,术后肺动脉高压明显改善,... 收治永存动脉干7例,其中5例使用了同种异体带瓣管道(CVH),4例主动脉带瓣管道,1例肺动脉带瓣管道。CVH 材料经抗生素消毒,防冻超低温(-154℃)保存,保存期<1年。无住院死亡,CVH 组织培养以及术后血培养均阴性,术后肺动脉高压明显改善,发生心律失常1例。平均随访时间2.2年,1例术后2年 CVH管壁出现钙化,瓣膜有增厚,但无管道狭窄。5例均无血栓形成。心功能明显改善,无再手术病例。结果表明:CVH 具有使用方便、瓣膜性能好、耐用、无需抗凝等特点,很适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永存动脉干应用 CVH 重建右室流出道,其死亡率和再手术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瓣管道 永存动脉干 低温保存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带阀门内支架介入治疗疑难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王永武 黄国长 +5 位作者 李钦传 冯靖 孙益峰 蔡建志 沈炯 李大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8-10,共3页
目的 介绍利用带阀门内支架 (WYW )方法介入治疗疑难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40例PDA患者 ,降主动脉造影显示PDA内径 (最狭处 )为 1.4~ 13 .3mm ,平均为 5 .8mm。PDA形态 :漏斗型 7例、管型 15例、乳头型 9例 ,窗... 目的 介绍利用带阀门内支架 (WYW )方法介入治疗疑难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40例PDA患者 ,降主动脉造影显示PDA内径 (最狭处 )为 1.4~ 13 .3mm ,平均为 5 .8mm。PDA形态 :漏斗型 7例、管型 15例、乳头型 9例 ,窗型 3例、PDA结扎术后再通 6例 ( 2例为两次结扎术后再通 ,1例为体外循环下缝扎术后再通 )。其中 2 5例 ( 62 .5 % )属疑难PDA范畴。结果 用WYW方法一次堵闭的成功率为 97.5 %( 3 9/3 7例 )。即刻PDA造影显示无残余分流 ;术后第 1天 ,胸部正侧位片检查可见支架固定良好 ;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随访 2~ 85个月 ,无一例再通 ,恢复良好。结论 带阀门内支架的技术及装置可靠、有效 ,简化了手术 ,可堵闭各种类型的PDA ,尤其适用于疑难PD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支架 堵闭
下载PDF
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的永存动脉干的一期矫治
19
作者 田良鑫 闫军 +1 位作者 罗国华 李守军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8-89,96,共3页
目的:总结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的永存动脉干一期矫治术结果及经验。方法:2008年6月~2010年7月,我院连续收治14(男6,女8)例永存动脉干患者,年龄0.6~18(4±5)岁,均大于公认的最佳手术年龄。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以牛颈静... 目的:总结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的永存动脉干一期矫治术结果及经验。方法:2008年6月~2010年7月,我院连续收治14(男6,女8)例永存动脉干患者,年龄0.6~18(4±5)岁,均大于公认的最佳手术年龄。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以牛颈静脉或同种肺动脉带瓣管道连接右心室至肺动脉。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二次开胸1例,术后随访13例,随访时间0.6~2.2(1.6±0.7)年,随访中无死亡。随访期内心功能均较出院时改善。结论: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的永存动脉干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处理肺动脉高压问题,则行一期矫治术成功率高,近期随访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动脉干 肺动脉高压 牛颈静脉带瓣管道 同种肺动脉带瓣管道
下载PDF
未闭动脉导管外科治疗300例报告
20
作者 张载高 刘欲团 +1 位作者 史鉴运 褚衍林 《重庆医药》 CSCD 1990年第4期1-2,共2页
本文总结300例未闭动脉导管的手术治疗经验。300例中,合并其它先心病11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例;另1例为他院手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和再通。所有病例除4例为切断缝合外,均采用双重结扎法处理。全组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和假性动脉瘤发生... 本文总结300例未闭动脉导管的手术治疗经验。300例中,合并其它先心病11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例;另1例为他院手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和再通。所有病例除4例为切断缝合外,均采用双重结扎法处理。全组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和假性动脉瘤发生。手术死亡3例,术后再通4例。作者认为,粗大导管伴肺高压者,术中降温、降压以及操作慎重细致并结扎紧密牢固可避免术中大出血和减少术后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畸形 动脉导管未闭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