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歧解辑释录辨析
1
作者 宋海燕 《德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是《禹贡》全篇的总纲,然语言简奥佶屈,歧义纷繁,大致来说,“禹敷土”不管是大禹形象还是“敷土”义,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神话向人事过渡的痕迹;“随山刊木”主要有刊斫树皮作标志及除木通道...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是《禹贡》全篇的总纲,然语言简奥佶屈,歧义纷繁,大致来说,“禹敷土”不管是大禹形象还是“敷土”义,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神话向人事过渡的痕迹;“随山刊木”主要有刊斫树皮作标志及除木通道两种释义,今人学者更多倾向于二说的综合;“奠高山大川”当为定高山大川作九州的疆界,非定五岳四渎的差秩祀礼,此外还有部分学者释为定山川之名;通过对其古今主要歧解的大致梳理,亦可管窥不同时期注疏者思想的承袭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敷土 随山刊木 奠高山大川
下载PDF
新疆觉罗塔格山与吐哈盆地的构造接触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文斌 马瑞士 +1 位作者 胡德昭 徐鸣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8-135,共8页
吐哈盆地南北两侧与盆地紧密相接的两座山脉分别是觉罗塔格山和北天山。许多研究者对北天山以及山脉与盆地北界的构造关系做了大量研究,并发表了相当多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但是针对觉罗塔格山与吐哈盆地构造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导。本文... 吐哈盆地南北两侧与盆地紧密相接的两座山脉分别是觉罗塔格山和北天山。许多研究者对北天山以及山脉与盆地北界的构造关系做了大量研究,并发表了相当多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但是针对觉罗塔格山与吐哈盆地构造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导。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地震剖面研究认识到: 1.觉罗塔格山从板块构造归属上应与北天山一样同属于东天山造山带,它们是塔里木板块的一部分; 2.觉罗塔格山与吐哈盆地的构造交接形式在不同地段表现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构造类型: 1)托克逊冲断带型; 2)鄯善伸展构造型; 3)哈密和缓褶皱型; 3.觉罗塔格山、北天山与吐哈盆地所形成的盆地─山脉构造景观是新生代以来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接触关系 觉罗塔格山 吐哈盆地 板块构造 伸展构造 构造交接形式
下载PDF
涂山考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学功 张广志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7-92,共6页
禹的一生 ,与涂山颇有缘——据传 ,他曾娶于涂山 ,又曾大会诸侯于涂山。文献于“涂山之会”外 ,又有“会稽之会”一说。事实上 ,二者是一回事 ,“会稽之会”本不存在 ,是作为“禹之苗裔”的越人的善意创制 ;“娶于涂山”与“会于涂山”... 禹的一生 ,与涂山颇有缘——据传 ,他曾娶于涂山 ,又曾大会诸侯于涂山。文献于“涂山之会”外 ,又有“会稽之会”一说。事实上 ,二者是一回事 ,“会稽之会”本不存在 ,是作为“禹之苗裔”的越人的善意创制 ;“娶于涂山”与“会于涂山”之“涂山”,是同一个地方 ,不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处所 ;茫茫禹迹 ,涂山何在 ?本文在比较诸说长短得失的基础上 ,认为还是杜预的“在寿春东北”得之 ,并予新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山 地名 考证 “会稽之会” 杜预 地理位置 “涂山之会”
下载PDF
禹会涂山之意义及中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的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谢维扬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80-183,共4页
通过文献分析认为,禹会涂山的传说可能具有真实事实的背景,而蚌埠禹会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使得学者们可以细致分析这一活动的内容和性质,这对于了解包括夏史在内的中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及早期历史是有严肃的意义的,并从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关键词 大禹会诸侯 涂山 早期国家 特点
下载PDF
渤海俗所贵者“太白山之菟”考辨 被引量:2
5
作者 姚玉成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80,共6页
《新唐书·渤海传》记渤海"俗所贵者"总计十四项。其中的"太白山之菟",唐晏、黄维翰和金毓黻诸先生皆主张应改为"太白山之兔"。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这种传统的观点受到了不断的挑战,相继出现... 《新唐书·渤海传》记渤海"俗所贵者"总计十四项。其中的"太白山之菟",唐晏、黄维翰和金毓黻诸先生皆主张应改为"太白山之兔"。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这种传统的观点受到了不断的挑战,相继出现"东北虎"说和"茯苓"说两种观点,对于这些新观点的提出与发表,在进一步寻求根据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感到新说仍难持立,旧说尚难率而易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太白山之菟 太白山之兔
下载PDF
大禹神话与巴蜀文化之渊源新探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世贵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4-38,共5页
本文从文献与古遗迹角度论证了大禹出生于四川省北川县石纽刳儿坪,大禹的出生和娶妻皆与巴蜀人的大石崇拜有密切的关系,而伴随大禹治水把这种“石生人”的大石崇拜又带到了中原、楚越之地。禹在其父鲧被帝杀死之后,他便承担了父亲留下... 本文从文献与古遗迹角度论证了大禹出生于四川省北川县石纽刳儿坪,大禹的出生和娶妻皆与巴蜀人的大石崇拜有密切的关系,而伴随大禹治水把这种“石生人”的大石崇拜又带到了中原、楚越之地。禹在其父鲧被帝杀死之后,他便承担了父亲留下的治水重任,由岷江东别为沱,“卒布土以定九州”。巫山神女神话虽产生于战国时代,却与大禹治水直接相关,大禹治水足跡遍于大半个中国,《山海经·山经》中所记山水应是他的亲身经历。因此,大禹神话的表现形式就是英雄神话与大石崇的拜结合体,其与远古巴蜀历史文化表现为一种同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纽 治水 神女 新探
下载PDF
土族山神崇拜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官布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0-43,共4页
土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有着自己独特的信仰文化,山神崇拜在土族的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对土族山神崇拜的祭祀活动、源流和特点做了探讨。
关键词 土族 山神崇拜
下载PDF
古九州方位在泰沂山系一带──九州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温玉春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九州”原为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关于九州的资料仅见于战国时期,文献诸说很不相同、大致可分为《周礼》派九州说与《河图》派九州说。为辨异解疑.笔者列举了大量古籍文献资料进行辨析、考证,认为《河图》... “九州”原为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关于九州的资料仅见于战国时期,文献诸说很不相同、大致可分为《周礼》派九州说与《河图》派九州说。为辨异解疑.笔者列举了大量古籍文献资料进行辨析、考证,认为《河图》派九州说之九州多能在山东境内泰沂山系一带找到地名来源;而《周礼》派九州说.则是战国时期由于疆土扩大和对历史的遗忘而误读《河图》派九州说之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九州 《周礼》派 《河图》派 泰沂山系一带 考证
下载PDF
老莱子墓为何在株洲
9
作者 鲁新民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37-141,共5页
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老莱子晚年自江陵蒙山下江南南移,穿过水网密布的松滋、监利和公安一带的江汉平原,过长江后进入湖南常德地区,经洞庭湖溯湘江而上,最后隐居在距湘江河边约20华里的株洲良图塅。逝世后葬株洲良图塅余家祠。老莱子墓在... 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老莱子晚年自江陵蒙山下江南南移,穿过水网密布的松滋、监利和公安一带的江汉平原,过长江后进入湖南常德地区,经洞庭湖溯湘江而上,最后隐居在距湘江河边约20华里的株洲良图塅。逝世后葬株洲良图塅余家祠。老莱子墓在株洲,古籍有载,地点清晰,古碑留证,维修有序,全国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莱子墓 株洲良图塅 莱子捐碑 蒙山
下载PDF
仪式与秩序建构--对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村落背经转山的民族学考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利生 钟静静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4,78,共7页
背经转山是土族聚居区的传统仪式,其功能主要是农田祭祀与管理。在仪式中,多元信仰和民间组织的互动,建构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内生的秩序。这种由传统资源建构的内生性秩序,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 背经转山 土族 传统资源 民族地区 秩序
原文传递
时空转换中的行宫图像——对几件《盘山图》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邵彦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49,共26页
本文以清代乾隆帝《盘山图》轴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画面空间处理方式,并着重解读画上的题诗,从题诗的时间顺序、位置布局、主题内容、诗体形式、诗后钤印等方面,结合历史背景,剖析乾隆帝在漫长岁月中的心理变化,指出《盘山图》轴通过大... 本文以清代乾隆帝《盘山图》轴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画面空间处理方式,并着重解读画上的题诗,从题诗的时间顺序、位置布局、主题内容、诗体形式、诗后钤印等方面,结合历史背景,剖析乾隆帝在漫长岁月中的心理变化,指出《盘山图》轴通过大量有纪年的题诗,将时间的流逝留驻于空间的布置之中,使画与历法联系起来,从而使这幅普通的山水画具有了更为深层的意识形态价值。此外,作者也研究了董邦达创作的《田盘胜概图》册和《盘山十六景图》卷,与《盘山图》轴和《盘山志》版画插图等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画法精细的《田盘胜概图》册在写实的表象之下具有高度风格化的倾向;《盘山十六景图》卷同样对空间作了风格化的处理,通过压缩、位移等技术手法,加上观看必需的时间过程,使画面空间与时间维度联系起来,这是长卷构图固有的特性,与《盘山图》立轴式的时空交融方式形成了对比。乾隆帝不选择适于书写题跋的《盘山十六景图》卷拖尾题诗,而选择在《盘山图》轴上局促的空白处题诗,更证明了他对《盘山图》轴有特殊的意匠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帝 《盘山图》 董邦达 《盘山志》 空间时间
原文传递
中蒙“阿尔山—乔巴山”铁路通道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潇 孙猛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6,127,共8页
大图们江国际开发至今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目前,大图们江国际通道的断点是中国阿尔山一蒙古乔巴山之问的铁路。加快推进中蒙阿尔山一乔巴山铁路建设是大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中蒙经贸合作不断加深,我国地方政府和企业提... 大图们江国际开发至今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目前,大图们江国际通道的断点是中国阿尔山一蒙古乔巴山之问的铁路。加快推进中蒙阿尔山一乔巴山铁路建设是大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中蒙经贸合作不断加深,我国地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多条中蒙铁路建设的新方案,"阿尔山一乔巴山"铁路建设虽然已被列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中国图们江地区开发规划纲要》等国家重大发展规划的支撑项目,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两山"铁路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加强高层推动、开展与蒙古国的互惠合作、推动大企业参与等措施加快推进"两山"铁路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图们江地区开发 阿尔山 乔巴山“两山”铁路 长吉图
原文传递
溪山幽寂——黄公望绘画艺术及其《写山水诀》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浩辉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山水画大家黄公望是元四家之冠,其所作《富春山居图》为元代文人山水画转型期的经典作品,其意境清新简远、平淡天真,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对中国山水绘画艺术的一种创新,它构成了黄公望山水绘画艺术复杂多元的文化内涵。黄公望的绘画理论... 山水画大家黄公望是元四家之冠,其所作《富春山居图》为元代文人山水画转型期的经典作品,其意境清新简远、平淡天真,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对中国山水绘画艺术的一种创新,它构成了黄公望山水绘画艺术复杂多元的文化内涵。黄公望的绘画理论传世文献《写山水诀》,是对山水绘画技法深入研究的理论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写山水诀》 创新
原文传递
消逝的民族与永恒的艺术--香炉山岩画研究
14
作者 孟璇 黄莎 《理论界》 2016年第12期118-124,共7页
2008年夏,史学界在辽西香炉山发现了距今约3000年历史的岩画,此画初定为屠何人所作。与国内外岩画相比,香炉山岩画具有首开先河的艺术价值,承载文明的史学价值,醒示后人的精神价值。它是远古新石器时期的稀世之宝,高度重视对香炉山岩画... 2008年夏,史学界在辽西香炉山发现了距今约3000年历史的岩画,此画初定为屠何人所作。与国内外岩画相比,香炉山岩画具有首开先河的艺术价值,承载文明的史学价值,醒示后人的精神价值。它是远古新石器时期的稀世之宝,高度重视对香炉山岩画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画 香炉山 屠何族 原始艺术
原文传递
再论康熙年间穆克登立碑处并非小白山--与马孟龙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花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6-144,共9页
康熙《皇舆全览图》所标示的“土门江色禽”,是反映穆克登定界结果的重要标识,可说明穆克登立碑处位于长白山东南麓,而不是小白山。马孟龙先生讨论立碑处之所以出错,一方面只选取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撇开了其他,史料运用产生偏颇;另... 康熙《皇舆全览图》所标示的“土门江色禽”,是反映穆克登定界结果的重要标识,可说明穆克登立碑处位于长白山东南麓,而不是小白山。马孟龙先生讨论立碑处之所以出错,一方面只选取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撇开了其他,史料运用产生偏颇;另一方面被史料中的错误信息所引导,如将“行五日始到立碑处”,理解成“行五里始到立碑处”,导致地理方位的错认;所持的小白山立碑说,实际上并非指小白山,而是指北胞胎山。另外,根据洪重孝有关英祖四十三.年(1767)立碑处距离长白山一日程的不准确发言,得出碑尚在小白山也是不成立的。因为根据此前一年徐命膺的《游白头山记》(1766),他亲眼目睹碑位于天池东南岗下十里,说明碑址在长白山东南麓,而不在小白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舆全览图》 穆克登立碑处 长白山 小白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