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s TU You-you Wins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1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03-803,共1页
Chinese scientist TU You-you on October 5, 2015 w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amongst a trio for discovering parasite therapies. She and the other two scientists, William Campbell and Satoshi Omura, fo... Chinese scientist TU You-you on October 5, 2015 w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amongst a trio for discovering parasite therapies. She and the other two scientists, William Campbell and Satoshi Omura, found "therapies that have revolutionized the treatment of som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parasitic diseases". 85-year-old Tu is awarded this world-renowned prize for developing artemisinin, a drug therapy for malaria that has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across the glob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tu you-you Wins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家的分层及异化现象——以屠呦呦获奖为观照点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钱振华 崔馨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67-83,共17页
科学共同体中的分层与科学家获得的认可与评价体系是紧密相关的,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家获得的科学奖励的层次。屠呦呦作为一个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背景,头上更没有中国两院院士的桂冠的"三无"科学家,却通过长期默默无闻... 科学共同体中的分层与科学家获得的认可与评价体系是紧密相关的,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家获得的科学奖励的层次。屠呦呦作为一个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背景,头上更没有中国两院院士的桂冠的"三无"科学家,却通过长期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在中国本土做出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性工作,并得到国际学界认可。这人被称为"一个‘庶民’科学家的胜利。"[1]然而,"屠呦呦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这对中国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尤其是青年学者来讲,如何"冒尖",从金字塔的底端上升到顶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大科学时代,他们在科学界的分层等级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足够有效的资源支持,而这又是决定科学家能否将其才智贡献于科学事业的重要甚至是决定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呦呦 诺贝尔奖 中国科学家 分层及异化
下载PDF
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谈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新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仕伟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69-74,共6页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最简单最直观的指标。屠呦呦成功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家给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价值,但是不能因为屠呦呦的成功而掩盖了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存在着的严重问题;必须以此为...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最简单最直观的指标。屠呦呦成功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家给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价值,但是不能因为屠呦呦的成功而掩盖了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存在着的严重问题;必须以此为新起点,努力找寻到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新策略,促进中国杰出科学家不断成长,促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得包括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在内的世界级重要科学奖励。这样中国在科学技术研究研究领域重返世界先进行列就指日可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呦呦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 重要启示 新起点 新策略
下载PDF
我国科技创新战略路径分析——基于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问与屠哟哟获奖的启示
4
作者 银丽萍 张向前 《特区经济》 2016年第12期14-17,共4页
学者们主要从政治、经济、教育、地域、文化等方面阐述"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向世界证实了当代中国的科技实力,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通过反思目前中国创新战略... 学者们主要从政治、经济、教育、地域、文化等方面阐述"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向世界证实了当代中国的科技实力,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通过反思目前中国创新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障碍,结合"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以及屠呦呦获奖的经验,提出从正确定位政府的作用,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加强产学研合作,营造纯正的科学氛围等方面实施创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创新战略 李约瑟之谜 钱学森之问 屠哟哟获奖
下载PDF
从屠呦呦获诺奖探索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 被引量:11
5
作者 代毓芳 张向前 《科技和产业》 2020年第3期166-172,共7页
屠呦呦是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本土科学家。从屠呦呦获诺奖分析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历程,发现存在将基础教育排除在培养体系之外、教师创新教育培养能力薄弱、学术市场创新风气不正、人才评价机制存在问题、忽视对中华传统文... 屠呦呦是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本土科学家。从屠呦呦获诺奖分析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历程,发现存在将基础教育排除在培养体系之外、教师创新教育培养能力薄弱、学术市场创新风气不正、人才评价机制存在问题、忽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挖掘等问题、面临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全新的契机将加大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注的机遇,同时也有不少挑战:高校教育环境需要改革、加强基础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刻不容缓、发扬联合创新同时应注重培养个人创新的模式、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体制存在弊端,创新资源分散、效率不高的挑战,阐述了屠呦呦诺奖给中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带来的启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培养创新人才、团队合作催化新事物的诞生、注重人才的多学科交叉培养、改进人才评价体系,推崇创新,注重对原创的保护、重视创新人才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传承与结合、人才本身应当不计名利,宁静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呦呦诺奖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青蒿素——中药研究的丰碑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铁军 王于方 +4 位作者 刘丹 李力更 郭瑞霞 史清文 董燕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351-3361,共11页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奖填补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空白。青蒿素的发现必将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一个辉煌的记录,是对我国科学界特别是天然药物工作者的巨大鼓舞。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总结,回顾了青蒿素...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奖填补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空白。青蒿素的发现必将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一个辉煌的记录,是对我国科学界特别是天然药物工作者的巨大鼓舞。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总结,回顾了青蒿素的研发历史,表达了对老一辈科学家的衷心敬佩,同时给年青科学工作者以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屠呦呦 天然药物 诺贝尔奖 中药
原文传递
屠呦呦获诺奖的启示:中医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建平 林明欣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5,共8页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启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代文献中蕴藏着原创思维和宝贵经验,应当认真继承,深入挖掘。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获得创新灵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中医药重大创新案例有...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启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代文献中蕴藏着原创思维和宝贵经验,应当认真继承,深入挖掘。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获得创新灵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中医药重大创新案例有力地证明,中医药发展主要依靠继承性创新。以中医辨治模式为例,阐述中医药继承要认真、全面、充分。中医自古以来就有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辨证论治三种辨治模式。西医传入后,辨证论治被不断强化成为中医辨治主体和特色优势。中医原本就有的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被淡忘,甚至自动归属于西医,而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若要站在今人的前列,必先站在前人的肩上,中医药创新尤其如此,在当今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呦呦 诺贝尔奖 全面继承 创新 辨治模式
原文传递
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论如何科学发展中医药事业 被引量:5
8
作者 毛竹君 袁文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6,共4页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青蒿素的发现与创制过程强烈启示:中医药研究需要创新性思维;中医药经验记载需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理念和方法加以提升;...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青蒿素的发现与创制过程强烈启示:中医药研究需要创新性思维;中医药经验记载需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理念和方法加以提升;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需要提高和科学发展。文章就中医药创新、中医药古籍文献和既往经验的科学继承及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等3个方面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呦呦 诺贝尔奖 中医药创新 科学继承 研究成果转化
原文传递
中国在抗寄生虫病医疗产品研发中的贡献--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启示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旸木 曹俊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9-352,共4页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研发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是在中国政府协调下,利用现代药学技术挖掘中医古籍资源实现的重大突破。本文分析了当前全球抗寄生虫病医药产品研发现状,以...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研发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是在中国政府协调下,利用现代药学技术挖掘中医古籍资源实现的重大突破。本文分析了当前全球抗寄生虫病医药产品研发现状,以及中国开展相关产品研发的需求和优势,提出了中国应该利用政府筹资和研究能力的优势,加强寄生虫病相关医药产品的研发,为促进全球健康公平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青蒿素 诺贝尔奖 产品研发 全球卫生 屠呦呦
原文传递
《科学通报》刊发青蒿素结构论文的经纬——纪念《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40周年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908-1913,共6页
1977年3月,《科学通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的论文,首次公开了已保密多年的青蒿素化学结构研究信息.本文基于原始文献史料,考察了这篇重要论文的投稿背景和刊发过程,并揭示了其对屠呦呦荣获2015年度诺贝... 1977年3月,《科学通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的论文,首次公开了已保密多年的青蒿素化学结构研究信息.本文基于原始文献史料,考察了这篇重要论文的投稿背景和刊发过程,并揭示了其对屠呦呦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奖 屠呦呦 青蒿素 化学结构 《科学通报》
原文传递
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启示:特殊性与一般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志光 张妍婕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7,共6页
屠呦呦获奖实至名归,其成长符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的一般规律。所以引起极大争议,主要由于人们对其获奖的特殊时代、特殊需要、特别模式、特别时机、特别关注、特别推荐、特别学科和特殊角色等特殊性的关注。其特殊性不可... 屠呦呦获奖实至名归,其成长符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的一般规律。所以引起极大争议,主要由于人们对其获奖的特殊时代、特殊需要、特别模式、特别时机、特别关注、特别推荐、特别学科和特殊角色等特殊性的关注。其特殊性不可复制,但可给我国科技的一般性管理提供启示:管理是最薄弱环节、评价是最关键环节、转化是最困难环节、人才是最重要环节、监督是最缺乏环节、质量是最需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 一般性 特殊性
原文传递
科学社会学视野中的屠呦呦获诺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伯聪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4,共6页
本文以语义分析的方法指出"medicine"和"医"的含义颇为复杂,并由此讨论了诺贝尔医学奖的评奖标准问题。本文的重点是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讨论有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过程中的优先权问题。文章简要回顾和分析了围绕... 本文以语义分析的方法指出"medicine"和"医"的含义颇为复杂,并由此讨论了诺贝尔医学奖的评奖标准问题。本文的重点是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讨论有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过程中的优先权问题。文章简要回顾和分析了围绕屠呦呦走向获得诺奖的漫长过程中出现的重重"雾霾"。优先权问题和科学奖励问题是科学社会学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而假借"集体主义"之名否认个人的优先权则是优先权之争的"畸变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呦呦 科学社会学 优先权 诺贝尔奖 医学
原文传递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事件的跨媒介传播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睿 张增一 《科普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20,77,共8页
本研究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例,试图了解科学事件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上传播的情况。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的新闻报道。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体对此类科学事件的关注度较高,较传统媒体有更强... 本研究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例,试图了解科学事件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上传播的情况。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的新闻报道。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体对此类科学事件的关注度较高,较传统媒体有更强的时效性,但热点话题消退也非常快。而两者所关注此次事件的议题也大相径庭,传统媒体更偏向祝贺赞扬类及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社会化媒体平台则更加倾向于科学传播中"人"的参与及争议性的话题,同时,社会化媒体上的科学传播文本也呈现了优质、深度的内容,并影响了传统媒体的议题,其在科学传播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呦呦 诺贝尔奖 跨媒介传播 社会化媒体 传统媒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