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cy-based Iterative Multi-Agent Bidding Mechanis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1
作者 M K LIM Z ZHANG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13-,共1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ulti-agent system which i nt egrates process planning and production scheduling,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fle xibility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in coping with rapid changes in dynamic market a...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ulti-agent system which i nt egrates process planning and production scheduling,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fle xibility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in coping with rapid changes in dynamic market and dealing with internal uncertainties such as machine breakdown or resources shortage. This system consists of various autonomous agents, each of which has t he capability of communicating with one another and making decisions based on it s knowledge and if necessary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other agents. Machine ag ents which represent the machin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ystem in that t hey negotiate with each other to bid for jobs. An iterative bidding mechanism is proposed to facilitate the process of job assignment to machines and handle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agents. This mechanism enables near optimal process plans a nd production schedules to be produced concurrently, so that dynamic changes in the market can be coped with at a minimum cost, and the utilisation of manufactu ring resources can be optimised. In addition, a currency scheme with currency-l ike metrics is proposed to encourage or prohibit machine agents to put forward t heir bids for the jobs announced. The values of the metrics are adjusted iterati vely so as to obtain an integrated plan and schedule which result in the minimum total production cost while satisfying products due dates. To deal with the optimisation problem, i.e. to what degree and how the currencies should be adj usted in each iteration, a genetic algorithm (GA) is developed.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GA approach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SA) optimisation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le manufacturing multi-agent systems geneti c algorithm simulated annealing
下载PDF
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链球菌感染二例
2
作者 狄晓萌 王佳伟 +1 位作者 段泽君 刘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5-252,共8页
例1男性,53岁,主因头痛7天、发热伴意识障碍4天,于2019年7月5日入院。患者7天前淋雨后出现头痛,未予重视。4天前晨起再次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无明显卡他症状,无意识障碍,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予藿香正气(具体剂量不详)止吐,5小时... 例1男性,53岁,主因头痛7天、发热伴意识障碍4天,于2019年7月5日入院。患者7天前淋雨后出现头痛,未予重视。4天前晨起再次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无明显卡他症状,无意识障碍,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予藿香正气(具体剂量不详)止吐,5小时后出现意识障碍,呼之可睁眼,体温增至39.4℃,再次至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和MRI检查无明显异常;胸部CT显示右侧肺门偏下增大,双肺下叶片状高密度影、以右侧为著,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可能性大;腰椎穿刺脑脊液(CSF)呈黄色、浑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肺炎球菌性 脑脓肿 脑脊髓液 宏基因组学 基因检测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组合式深度学习的电离层TEC短期预报模型
3
作者 韦律权 黎峻宇 +3 位作者 刘立龙 黄良珂 杨芸珍 魏朋志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24年第4期369-374,共6页
针对磁暴期间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异常扰动导致预报精度大幅降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强化学习的Q学习算法,对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和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进行优化组合,进而建立了一种组合式深度学习的电离层TEC预报模型。分别利用组合... 针对磁暴期间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异常扰动导致预报精度大幅降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强化学习的Q学习算法,对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和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进行优化组合,进而建立了一种组合式深度学习的电离层TEC预报模型。分别利用组合模型、两个单一模型对CODE提供的中国地区TEC数据进行3 d预报。结果表明,在不同磁暴等级(强、中、弱、无)下,组合模型预报的平均相对精度分别为95.9%、95.7%、92.6%和95.3%,较两个单一模型平均提高了约6%;其中预报残差小于1 TECu的占比分别达到60%、59%、76%和98%,相比两个单一模型平均提升了约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Q学习 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组合模型 预报模型
下载PDF
巨噬细胞功能相关的易感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江道斌 齐曼古力·吾守尔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85-387,共3页
宿主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将影响Mtb感染后的不同结局,不同个体之间巨噬细胞功能的差异并非只是免疫系统自身调节的结果,还与巨噬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有关,包括影响巨噬细胞杀伤能力的基因、影响巨噬细胞活化能力的基因、影响巨... 宿主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将影响Mtb感染后的不同结局,不同个体之间巨噬细胞功能的差异并非只是免疫系统自身调节的结果,还与巨噬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有关,包括影响巨噬细胞杀伤能力的基因、影响巨噬细胞活化能力的基因、影响巨噬细胞凋亡水平的基因等。对巨噬细胞功能相关的易感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结果显示:部分巨噬细胞功能相关的易感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具有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不仅存在种族差异,还与结核病的临床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多态现象 遗传 结核遗传学 疾病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AgBr和AgI团簇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尹跃洪 陈宏善 +1 位作者 张材荣 宋燕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7-1082,共6页
采用遗传算法结合经验势函数,研究了(AgX)n(X=Br,I,n≤15)团簇的可能稳定结构.结果表明(AgBr)n团簇的稳定结构主要以密堆结构为主,(AgI)n团簇的稳定结构主要以四元环和六元环相接的笼状结构为主.反映出(AgBr)n团簇以离子键结合,而(AgI)... 采用遗传算法结合经验势函数,研究了(AgX)n(X=Br,I,n≤15)团簇的可能稳定结构.结果表明(AgBr)n团簇的稳定结构主要以密堆结构为主,(AgI)n团簇的稳定结构主要以四元环和六元环相接的笼状结构为主.反映出(AgBr)n团簇以离子键结合,而(AgI)n团簇中是具有离子性的共价键.(AgBr)n(n=4,6,10)和(AgI)n(n=6,8,11)的结构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BR AGI 团簇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大白、梅山猪及正反交F1代肌内脂肪的肉质作用与遗传规律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良华 蒋思文 +4 位作者 宋忠旭 梅书棋 彭先文 郭万正 孙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2,共2页
为了改善猪肉品质,培育优质猪品系,试验研究了大白、梅山猪及其正反交后代肌内脂肪的肉质作用与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肌内脂肪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各肉质指标;梅山猪与大白猪杂交可以显著提高杂交后代肌内脂肪含量,杂种优势率显示... 为了改善猪肉品质,培育优质猪品系,试验研究了大白、梅山猪及其正反交后代肌内脂肪的肉质作用与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肌内脂肪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各肉质指标;梅山猪与大白猪杂交可以显著提高杂交后代肌内脂肪含量,杂种优势率显示肌内脂肪含量具有母本遗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脂肪 母本遗传 肉质
下载PDF
黄瓜瓜刺颜色与性型遗传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郁映君 司龙亭 张冠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为探索黄瓜瓜刺颜色与性型的遗传规律,以含有上述基因的2个黄瓜纯合亲本为试材,对F1、F2、BC1分离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瓜刺颜色的遗传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黑刺对白刺为显性。黄瓜全雌性状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且雌性性... 为探索黄瓜瓜刺颜色与性型的遗传规律,以含有上述基因的2个黄瓜纯合亲本为试材,对F1、F2、BC1分离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瓜刺颜色的遗传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黑刺对白刺为显性。黄瓜全雌性状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且雌性性状相对雌雄同株为显性性状。黄瓜瓜刺颜色基因(B)的遗传与控制雌性的基因(F)之间属独立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瓜刺颜色 性型 遗传规律
下载PDF
改进的遗传BP网络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勤 颜海松 李楠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105,157,共3页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的复杂性和相关性,本文采取改进的遗传BP网络算法进行诊断。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对BP网络的初始权值和偏置值进行优化,然后采取改变学习速度的方法对BP算法进行了改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BP算法的学习收敛速度慢和产生局部...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的复杂性和相关性,本文采取改进的遗传BP网络算法进行诊断。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对BP网络的初始权值和偏置值进行优化,然后采取改变学习速度的方法对BP算法进行了改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BP算法的学习收敛速度慢和产生局部极小的问题。通过样本训练和故障诊断分析,该算法在速度和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算法 遗传算法 故障诊断
下载PDF
棉花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朱乾浩 季道藩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3-119,125,共8页
本文在简要回顾棉花辐射诱变遗传育种的研究历史后,从辐射诱变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作用、棉花辐射诱变中常用的诱变源、棉花的辐射敏感性和诱变效率、棉花的辐射诱变效应及其突变性状的遗传和提高棉花辐射诱变育种效率的方法等方面对棉... 本文在简要回顾棉花辐射诱变遗传育种的研究历史后,从辐射诱变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作用、棉花辐射诱变中常用的诱变源、棉花的辐射敏感性和诱变效率、棉花的辐射诱变效应及其突变性状的遗传和提高棉花辐射诱变育种效率的方法等方面对棉花辐射诱变育种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辐射诱变 育种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姝廷 金太东 王连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9-61,80,共4页
遗传算法是一种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搜索算法.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存在"早熟"现象及收敛速度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并对交叉概率和遗传概率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说明了改进... 遗传算法是一种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搜索算法.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存在"早熟"现象及收敛速度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并对交叉概率和遗传概率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说明了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比传统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在收敛性能和搜索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自适应 收敛 仿真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潘刚 周永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0-98,共9页
综述了近10多年来甘蓝型油菜各种遗传转化方法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遗传转化在甘蓝型油菜重要性状改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遗传转化 遗传改良 组织培养 品质改良 抗性 雄性不育
下载PDF
侗族九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和ABH分泌型的分布 被引量:17
12
作者 袁义达 金锋 +2 位作者 杜若甫 龙邕泉 蔡瑞霖 《人类学学报》 1984年第3期277-284,共8页
报道了广西侗族的ABO、MNSs、Rhesus、Duffy、Kidd、P、Diego、Lewis和Xg等九种红细胞血型系统和ABH唾液分泌型的分布。共调查了201名父母均系侗族而彼此无血缘的学生,其中男116名,女85名。结果表明,广西侗族中ABO系统的r基因(0.6286)... 报道了广西侗族的ABO、MNSs、Rhesus、Duffy、Kidd、P、Diego、Lewis和Xg等九种红细胞血型系统和ABH唾液分泌型的分布。共调查了201名父母均系侗族而彼此无血缘的学生,其中男116名,女85名。结果表明,广西侗族中ABO系统的r基因(0.6286)、MN系统的m基因(0.6294)、Duffy系统的Fy^a基因(0.9651)、Kidd系统的JK^a基因(0.4628)和Rhesus系统的CDe染色体(0.7532)等频率都很高,ABO系统的q基因(0.1672)、P系统的P_1基因(0.1333)和Lewis系统的Le^a基因(0.3232)等频率较低。MNSs系统的S基因(0.0124)频率很低,而MS染色体连锁率却为零。Xg系统的Xg^a基因频率(0.3746)与汉族和维吾尔族一样,处于低水平。Lewis系统的Le(a+)表型者中发现八例是ABH唾液分泌型,但分泌的物质不是A便是B,而分泌H物质的唾液分泌型者全部都是Le(a-)型。六个民族间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侗族与壮族在血缘上最近,其次是与朝鲜族、蒙古族、汉族相近,而与维吾尔族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群体遗传学 侗族 血型 基因频率 遗传距离
下载PDF
植物近等基因系培育及在林木遗传改良上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诸葛强 张博 +1 位作者 黄敏仁 王明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4-759,共6页
近等基因系是分子遗传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重要基础。近等基因系选育主要有连续多次回交选育法、从突变体中分离获得、结合分子标记技术检测连续回交选育法、杂交高世代群体材料中分离选育等方法。本文介绍... 近等基因系是分子遗传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重要基础。近等基因系选育主要有连续多次回交选育法、从突变体中分离获得、结合分子标记技术检测连续回交选育法、杂交高世代群体材料中分离选育等方法。本文介绍了主要农作物近等基因系构建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林木植物的特点,提出了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木本植物柳树为材料,构建近等基因系,在此基础上形成林木遗传学研究模式树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近等基因系 林木 遗传改良 应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微卫星用于鸡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红霞 王曦 +3 位作者 邱泽文 高文婷 任建军 王靖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目的 探索微卫星用于研究实验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的可行性。方法 用选自鸡基因组中的 2 0个微卫星标记 ,对岭南黄鸡 10 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聚丙烯酰胺电泳后 ,检测微卫星多态性 ,并检测出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平均多态... 目的 探索微卫星用于研究实验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的可行性。方法 用选自鸡基因组中的 2 0个微卫星标记 ,对岭南黄鸡 10 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聚丙烯酰胺电泳后 ,检测微卫星多态性 ,并检测出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平均多态信息含量 (PIC)和平均杂合度 (H)。结果 在 2 0个微卫星中 ,有 13个微卫星呈现出明显的多态性 ,其等位基因数为 4~ 7个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 (PIC)为 0 6 10 9,平均杂合度 (H)为 0 6 712。结论 微卫星是一种研究实验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遗传结构 遗传学 基因频率
下载PDF
种质遗传完整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夏冰 卢新雄 林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415-4417,共3页
种质遗传完整性的维持是种质资源保存工作的重点。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利用形态学特征、细胞学标记、生理生化标记以及分子标记对种质遗传完整性进行研究的概况。
关键词 种质 遗传完整性
下载PDF
基因工程在益生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信 江宁 +1 位作者 印遇龙 李铁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52-156,共5页
益生菌已经广泛应用于饲料和食品等工业中,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限制因素限制其使用。本文初步探讨了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改造益生菌方面的研究,为益生菌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益生菌(素) 基因工程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黄瓜抗枯萎病遗传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殿林 杨瑞环 哈玉洁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33-35,共3页
利用10份黄瓜自交系配制9份杂交一代,通过抗枯萎病苗期接种鉴定,探讨了黄瓜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及表现形式。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抗性为数量性状遗传,抗性为显性基因控制,抗病与感病亲本的杂交一代的抗病性介于双亲抗病性均值与强抗病... 利用10份黄瓜自交系配制9份杂交一代,通过抗枯萎病苗期接种鉴定,探讨了黄瓜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及表现形式。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抗性为数量性状遗传,抗性为显性基因控制,抗病与感病亲本的杂交一代的抗病性介于双亲抗病性均值与强抗病性亲本之间,抗病性表现出中亲优势与超亲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枯萎病 抗性遗传 苗期鉴定 数量性状遗传 显性基因控制 中亲优势 超亲优势
下载PDF
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多态性对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牡丹 刘晓玲 高峻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探索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XRCC1)多态性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率及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等方法对159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XRCC1基因... 目的探索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XRCC1)多态性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率及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等方法对159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XRCC1基因多态性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4个周期以上的FOLFOX4方案化疗,满4个周期后全面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159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携带XRCC1 G/G、G/A和A/A基因型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2.2%、40.3%和7.6%;携带XRCC1 G/G型患者和携带G/A或A/A基因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0.2%和34.2%,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RCC1 G/G基因型携带者的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G/A或A/A型携带者(P<0.01);XRCC1 G/G基因型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A或A/A型患者(P<0.01),其余毒副反应各基因型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XRCC1基因多态性与FOLFOX4治疗方案疗效及毒副反应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多态性现象 遗传 XRCC1 FOLFOX4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雷识别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建斌 田茂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87-1491,共5页
考虑到支持向量机在训练样本有限的情况下处理高维数据的优势,为实现地雷的自动识别,运用支持向量机和遗传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地雷分类器。但是,地雷目标信号经常淹没在强噪声信号中,为提高雷达回波信号的信噪比,进一步提高识别率,文章采... 考虑到支持向量机在训练样本有限的情况下处理高维数据的优势,为实现地雷的自动识别,运用支持向量机和遗传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地雷分类器。但是,地雷目标信号经常淹没在强噪声信号中,为提高雷达回波信号的信噪比,进一步提高识别率,文章采用了基于小波包阈值去噪的方法对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数据维数高,样本缺少的问题,实现了地雷的分类和识别,识别率达到了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雷 遗传算法 小波包 支持向量机 探地雷达
下载PDF
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遗传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苏小俊 徐海 +1 位作者 袁希汉 陈劲枫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选用第1雌花节位有梯度差异的普通丝瓜品种L001与L023配制组合,调查P1、P2、F1、B1和B2第1雌花节位,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了第1雌花节位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遗传符合2对加性... 选用第1雌花节位有梯度差异的普通丝瓜品种L001与L023配制组合,调查P1、P2、F1、B1和B2第1雌花节位,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了第1雌花节位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普通丝瓜第1雌花节位遗传符合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54.45%、61.88%和58.91%,且以加性效应为主;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38.02%-45.1%。结论:对第1雌花节位进行定向选择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早熟性不太可能通过杂优育种来实现;以第1雌花节位均较低的材料作为双亲,才能提高早熟育种效率。环境对第1雌花节位的遗传影响较大,要不断地对第1雌花节位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丝瓜 第1雌花节位 遗传 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