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氧化和砂滤对净水工艺中颤蚓污染的协同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聂小保 黄廷林 +4 位作者 张金松 张爽 陈慧 丁立君 刘丽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4-278,共5页
为实现对净水工艺中蠕虫污染的高效控制,以颤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化学氧化与砂滤对蠕虫污染的协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以化学氧化和砂滤拦截为基础的截留灭活技术对颤蚓具有高效控制效果,当ClO2投量超过0.1mg/L后,9~15m/h的滤速范围... 为实现对净水工艺中蠕虫污染的高效控制,以颤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化学氧化与砂滤对蠕虫污染的协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以化学氧化和砂滤拦截为基础的截留灭活技术对颤蚓具有高效控制效果,当ClO2投量超过0.1mg/L后,9~15m/h的滤速范围内均实现了对颤蚓的100%拦截.截留灭活过程中,化学氧化和砂滤拦截实现了对颤蚓污染的协同控制作用:砂滤可延长化学氧化接触时间,化学氧化则通过降低颤蚓的迁移能力提高了砂滤拦截效果.通过在BAC滤池内增设石英砂垫层对仙女虫进行截留灭活,实现了对仙女虫污染的高效控制,同时避免了对BAC滤池正常吸附和降解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工艺 颤蚓 化学氧化 砂滤
下载PDF
颤蚓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运移的生物扰动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刚 房岩 +1 位作者 汪爱武 丛大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275-20276,20279,共3页
[目的]研究颤蚓扰动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运移的作用,探讨底栖环节动物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中的生物扰动作用和机制。[方法]以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珠作为示踪颗粒,对比分析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运移在有/无颤蚓活动时的差异。[结果]颤... [目的]研究颤蚓扰动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运移的作用,探讨底栖环节动物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中的生物扰动作用和机制。[方法]以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珠作为示踪颗粒,对比分析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运移在有/无颤蚓活动时的差异。[结果]颤蚓扰动10 d后,沉积物表层示踪颗粒有41.3%向下迁移,最大迁移深度为9.4 cm,垂直迁移率为1.370×10-3/(g.cm2.d)。6 cm深处的示踪颗粒分别有25.8%和17.3%在扰动后向上和向下迁移,向上和向下最大迁移距离分别为5.2 cm和2.7 cm,垂直向上和向下迁移率分别为8.557×10-4/(g.cm2.d)和5.738×10-4/(g.cm2.d)。[结论]颤蚓通过自身的活动,使水田表层和深层沉积物颗粒在垂直方向上发生运移,改变了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蚓 水田 生物扰动 沉积物 垂直运移
下载PDF
水温对正颤蚓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仁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3-444,共2页
关键词 水栖寡毛类 正颤蚓 水温 繁殖 环节动物
下载PDF
三苯基锡对羽摇蚊幼虫、小锥实螺、颤蚓的毒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华兵 宋志慧 王方方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386-389,393,共5页
研究了三苯基锡(TPT)对羽摇蚊幼虫、小锥实螺、颤蚓的24 h-LC50和浓缩系数。结果表明,三苯基锡对羽摇蚊幼虫、小锥实螺、颤蚓的24 h-LC50分别为278.7、249.1、287.8μg.L-1;羽摇蚊幼虫在5、10μg.L-1TPT时的7 d-KBCF分别为60.4、70.5;... 研究了三苯基锡(TPT)对羽摇蚊幼虫、小锥实螺、颤蚓的24 h-LC50和浓缩系数。结果表明,三苯基锡对羽摇蚊幼虫、小锥实螺、颤蚓的24 h-LC50分别为278.7、249.1、287.8μg.L-1;羽摇蚊幼虫在5、10μg.L-1TPT时的7 d-KBCF分别为60.4、70.5;小锥实螺在10、20μg.L-1TPT时的7 d-KBCF分别为2 648、1 377;颤蚓在10、20μg.L-1TPT时的7 d-KBCF分别为41.7、48.7。同时还研究了三苯基锡对羽摇蚊幼虫口器和小锥实螺螺卵孵化的致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锡 羽摇蚊幼虫 小锥实螺 颤蚓 毒性
下载PDF
次氯酸钠对供水系统中颤蚓的灭活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易晋 聂小保 +5 位作者 余志 陆洲 何一帆 蒋昌波 隆院男 唐韵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6,共7页
次氯酸钠消毒灭活是供水系统中颤蚓等蠕虫污染常用控制技术。文章通过考察次氯酸钠对颤蚓体表组织显微结构的损伤、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探讨次氯酸钠对颤蚓的灭活机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导致颤蚓表皮层出现波浪形褶... 次氯酸钠消毒灭活是供水系统中颤蚓等蠕虫污染常用控制技术。文章通过考察次氯酸钠对颤蚓体表组织显微结构的损伤、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探讨次氯酸钠对颤蚓的灭活机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导致颤蚓表皮层出现波浪形褶皱或破裂、表皮细胞层与真皮细胞层分离、脂滴增多,削弱表皮层对次氯酸钠的屏障效应;次氯酸钠引起颤蚓体内丙二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显著增加,对颤蚓具有脂质过氧化作用,同时打破颤蚓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平衡,导致活性氧自由基在体内过度累积,这是次氯酸钠对颤蚓的主要灭活机制。研究为供水系统采用次氯酸钠灭活蠕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颤蚓 灭活 显微结构 脂质过氧化 抗氧化酶 自由基
下载PDF
大型水电站水库消落带颤蚓迁移运动行为
6
作者 刘晚琦 聂小保 +4 位作者 万俊力 廖敏妃 肖达峰 邓权庆 隆院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50,共9页
【目的】为了探究水位变化对大型水电站水库消落带底栖动物迁移运动行为的影响,为底栖动物在大型电站水库消落带底泥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柘溪水库消落带优势底栖动物颤蚓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观测和实验室模拟,研究底泥... 【目的】为了探究水位变化对大型水电站水库消落带底栖动物迁移运动行为的影响,为底栖动物在大型电站水库消落带底泥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柘溪水库消落带优势底栖动物颤蚓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观测和实验室模拟,研究底泥微环境和水位变化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方法】原位观测中淹水期颤蚓以泥面迁移为主,占73.8%,变动期以泥内迁移为主,占55.5%。实验室模拟结果表明,淹水期和落干期底泥微环境下,泥面迁移颤蚓尾部摆动频率分别为80.0±8.5和33.5±6.4次·min^(-1),泥内颤蚓迁移最大深度分别为4.45 cm和10.15 cm。水深由1 m上升至21 m和由21 m降低至1 m时,泥面迁移适宜水深分别为3~9 m和6~12 m;水位升高过程颤蚓尾部摆动频率更高;小水深范围内,水位降低过程中颤蚓泥内最大迁移距离更大。【结论】颤蚓迁移方式和特征受底泥颗粒粒径、有机质含量和上覆水深的影响,其中上覆水深的影响主要由溶解氧浓度变化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电站水库 消落带 颤蚓 迁移运动
下载PDF
底泥性质和分布密度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聂小保 黄廷林 +3 位作者 张金松 李伟 李晓钰 王宝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颤蚓的迁移,研究了颤蚓分布密度、底泥性质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布密度增大引起食物短缺,颤蚓迁移率首先增大,之后由于迁移运动的能量消耗导致迁移率减小,当分布密度大于8×104条.m-2后,颤蚓对食物极度... 通过实验室模拟颤蚓的迁移,研究了颤蚓分布密度、底泥性质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布密度增大引起食物短缺,颤蚓迁移率首先增大,之后由于迁移运动的能量消耗导致迁移率减小,当分布密度大于8×104条.m-2后,颤蚓对食物极度竞争使其开始大规模迁移,最大迁移率为36.75%.底泥有机质在丰富颤蚓食物源,增大其迁移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溶解氧浓度,导致迁移率减小,有机质含量由3.93%增加至5.90%时以迁移率增大为主,大于5.90%时则以迁移率减小为主.TN、TP可改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引起颤蚓食物组分变化,从而影响颤蚓迁移,TN和TP含量分别在3.36~5.65mg.g-1和0.95~1.87mg.g-1范围时,TN含量的增加减小了颤蚓迁移率,TP含量的增加则增大颤蚓迁移率;继续增大含量,颤蚓对TN具有一定耐受性,迁移率稳定在20%左右,对TP则表现出排斥性,含量超过1.87mg.g-1后,迁移率从42%降为0.5%.颗粒粒径对颤蚓迁移的影响主要是由颗粒中有机质含量而非粒径本身决定,粒径小于0.15mm和大于0.55mm的颗粒适宜颤蚓生存,前者有机质含量高,后者则颗粒间空隙大,颤蚓可快速通过并获取更多的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蚓 迁移 分布密度 底泥性质
原文传递
BAF污水处理系统中红线虫暴发机制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东生 李莹莹 郭吉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0,105,共4页
胜利油田供水公司沙营污水处理厂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在冬季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红线虫暴发繁殖,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处理效果。结合该污水厂的红线虫防治工程实践,系统分析了BAF系统红线虫暴发繁殖的形成原因,分别考察了改善进水水质、控... 胜利油田供水公司沙营污水处理厂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在冬季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红线虫暴发繁殖,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处理效果。结合该污水厂的红线虫防治工程实践,系统分析了BAF系统红线虫暴发繁殖的形成原因,分别考察了改善进水水质、控制溶解氧浓度、加强反冲洗、消毒杀虫和人工清捞等技术措施的治理效果,提出了清除BAF池内红线虫的防治技术对策。其中,最佳处理方法是滤池停止运行48 h后进行人工清捞,此方法对BAF生物膜的破坏性最小,清理后滤池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红线虫 暴发繁殖 控制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