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三草降压汤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娟 郭丽娜 +1 位作者 王单单 王瑞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33-437,I0002,共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三草降压汤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探讨其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分子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三草降压汤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探讨其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分子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及中国知网筛选三草降压汤相关的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CTD、药物靶标数据库(TTD)、生物信息学和化学信息学数据库(DrugBank)和遗传药理数据库(PharmGKB)检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 3.7插件获得三草降压汤活性成分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共同作用靶点。通过String在线分析平台获得共同作用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网络图,最后通过DAVID的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共同作用靶点。结果筛选出三草降压汤的22个活性成分,72个关键靶点,21条显著信号通路。三草降压汤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槲皮素、山柰酚、木樨草素等,潜在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分别为肿瘤抑制蛋白(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等靶点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脂肪因子信号通路等,涉及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结论三草降压汤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分子机制是固醇类、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通过影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脂肪因子信号通路中的相关靶点如TP53、TNF、IL⁃6等发挥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中药疗法 高血压/中药疗法 槲皮素 山柰酚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肿瘤坏死因子类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三草降压汤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p53及C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姜志新 吴燕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蛋白53(tumor associated protein 53,p53)及CC类趋化因子配体2(CC chemokine ligand 2,C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1例胃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53及C...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蛋白53(tumor associated protein 53,p53)及CC类趋化因子配体2(CC chemokine ligand 2,C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1例胃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53及CCL2蛋白表达,同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p53及C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3.9%(103/191)和37.2%(71/191),而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4.1%(27/191)和25.1%(48/191)。胃癌组织中p53及C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53蛋白表达在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L2蛋白表达在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TNM临床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53及CCL2蛋白表达情况与胃癌组织生长关系密切,其表达情况可能成为胃癌恶性程度的一个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基因 p53 趋化因子CCL2 基因表达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yc/bcl-2及myc/p53共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闫文丽 李灵敏 +3 位作者 王晋芬 王晶 步鹏 杜海燕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4期208-212,216,共6页
目的 探讨myc/bcl-2和myc/p53共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山西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有详尽随访记录的DLBCL 148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检测石蜡样本myc、bcl-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148... 目的 探讨myc/bcl-2和myc/p53共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山西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有详尽随访记录的DLBCL 148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检测石蜡样本myc、bcl-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148例DLBCL患者myc、bcl-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1%(52/148)、60.1%(89/148)和24.3%(36/148).myc/bcl-2共表达37例(25.0%),与Hans分型(χ2=4.749,P=0.029)、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χ2=4.894,P=0.027)、骨髓侵犯(χ2=4.751,P=0.029)、疗效评价(χ2=9.140,P=0.003)有关;myc/p53共表达17例(11.5%),与Hans分型(χ2=5.349,P=0.021)、乳酸脱氢酶(LDH)水平(χ2=11.1,P=0.001)有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yc[总生存期(OS):χ2=6.044,P=0.014;无进展生存期(PFS):χ2=6.212,P=0.013]、bcl-2(OS:χ2=5.812,P=0.016;PFS:χ2=4.878,P=0.027)、p53(OS:χ2=20.092,P<0.0001;PFS:χ2=18.492,P<0.0001)、myc/bcl-2共表达(OS:χ2=11.277,P=0.001;PFS:χ2=9.024,P=0.003)、myc/p53共表达(OS:χ2=21.150,P<0.0001;PFS:χ2=18.655,P<0.0001)均是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此外,共表达组的生存率比单表达组的生存率更低,myc/p53共表达组生存率低于myc/bcl-2共表达组.多因素分析示,纳入myc、bcl-2、p53、myc/bcl-2、myc/p53及治疗方案6个独立变量,p53表达是影响患者OS(95%CI0.172~0.763,P=0.008)及PFS(95%CI 0.172~0.773,P=0.009)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myc、bcl-2、p53均为DLBCL的不良因素;myc/bcl-2、myc/p53共表达具有协同作用,提示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基因 myc 基因 BCL-2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