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perstatic reaction method for calculations of tunnels with horseshoe-shaped cross-section under the impact of earthquakes 被引量:1
1
作者 Thanh Nguyen Chi Gospodarikov Alexand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179-188,共10页
Tunnels are now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 majo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For many reasons, these tunnels have horseshoe-shaped cross-sections with round top and flat bottom.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im... Tunnels are now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 majo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For many reasons, these tunnels have horseshoe-shaped cross-sections with round top and flat bottom.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improvements to the use of the Hyperstatic Reaction Method-HRM for analysing tunnels with horseshoe-shaped cross-sections when these tunnels operat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arthquakes, particularly in cases when the tunnel lining is a continuous lining. The analysis used parameters of a tunnel from the Hanoi metro system, as well as parameters of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 that may occur in the central Hanoi area in the improved HRM and 2 D numerical methods using the ABAQUS software.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the paper gives conclusions about the HRM methodology when it is used to calculate tunnels that have horseshoe cross-sections operat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tatic reaction method earthquake horseshoe cross-section impact tunnel
下载PDF
Does the ratio of the carpal tunnel inlet and outlet cross-sectional areas in the median nerve reflect carpal tunnel syndrome severity? 被引量:6
2
作者 Li Zhang Aierken Rehemutula +3 位作者 Feng Peng Cong Yu Tian-bin Wang Lin Che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172-1176,共5页
Although ultrasound measurements have been used in previous studies on carpal tunnel syndrome to visualize injury to the median nerve, whether such ultrasound data can indicate the severity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r... Although ultrasound measurements have been used in previous studies on carpal tunnel syndrome to visualize injury to the median nerve, whether such ultrasound data can indicate the severity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the median nerve at the tunnel inlet and outlet can show swelling and compression of the nerve at the carpal. We hypothesized that the ratio of the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the median nerve at the carpal tunnel inlet to outlet accurately reflects the severity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To test this, 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with a linear array transducer at 5–17 MHz was used to assess 77 patients with carpal tunnel syndro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t-off point for the inlet-to-outlet ratio was 1.14.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let-to-outlet ratio were found among patients with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The cut-off point in the ratio of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the median nerve was 1.29 between mild and more severe(moderate and sever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patients with 64.7% sensitivity and 72.7% specificity. The cut-off point in the ratio of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the median nerve was 1.52 between the moderate and sever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patients with 80.0% sensitivity and 64.7% specificit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let-to-outlet ratio reflected the severity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ultrasonography carpal tunnel syndrome diagnosis cross-sectional area classification clin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 electrodiagnosis median nerve 973 Program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CONTOUR DESIGN AND PRACTICE FOR A LOW RADAR CROSS SECTION VEHICLE
3
作者 Zhang Zhongan Wang Lue(Research Institute of Pilotless Aircraf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China, 210016)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3-47,共5页
On the basis of the canard configuration a contour stealth design including chiefly the wing, the fuselage and their connection type is projected. The prime project of a blended wing body vehicle with canard is provid... On the basis of the canard configuration a contour stealth design including chiefly the wing, the fuselage and their connection type is projected. The prime project of a blended wing body vehicle with canard is provided and through the change of the fuselage head form and the different fin disposals, the radar cross section (RCS) is optimized. The average value of RCS and the value of RCS in the ± 45 ° front sector for different designs are illustrated. The model measurement proves that the project having a sharp head fuselage and 30 ° angle double fin has the minimum value of RCS. The wind tunnel test to the model with RCS optimized proved that the vehicle project has excellent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 lift curve slope, up to 26° stalling angle, high lift / drag ratio equal to 8, and also has low RCS value in the front sector and in the lateral se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raft design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wind tunnel tests radar cross section
下载PDF
Grey-scale sonography and sonoelastography for diagnosing carpal tunnel syndrome 被引量:5
4
作者 Hideaki Miyamoto Yutaka Morizaki +1 位作者 Takahiro Kashiyama Sakae Tanaka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6年第3期281-287,共7页
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 is a common peripheral entrapment neuropathy of the median nerve at wrist level, and is thought to be caused by compression of the median nerve in the carpal tunnel. There is no standard qu... 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 is a common peripheral entrapment neuropathy of the median nerve at wrist level, and is thought to be caused by compression of the median nerve in the carpal tunnel. There is no standard quantitative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CTS. Greyscale sonography and sonoelastography(SEL) have been used as diagnostic tools. The most commonly agreed findings in grey-scale son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CTS is enlargement of the median nerve cross-sectional area(CSA). Several authors have assessed additional parameters. "Delta CSA"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ximal median nerve CSA at the pronator quadratus and the maximal CSA within the carpal tunnel. The "CSA ratio" is the ratio of CSA in the carpal tunnel to the CSA at the mid forearm. These additional parameters showed better diagnostic accuracy than CSA measurement alone. Recently,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elasticity of the median nerve using SEL, and have shown that this also has diagnostic value, as it was significantly stiffer in CTS patients compared to healthy volunteers.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usefulness of grey-scale sonography and SEL in diagnosing 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ross-sectionAL area GRAY-SCALE SONOGRAPHY Diagnosis MEDIAN nerve SONOELASTOGRAPHY Elasticity
下载PDF
考虑衬砌截面协调变形约束的既有隧道受盾构下穿施工影响的Fourier能量变分解
5
作者 张治国 沃巍 +2 位作者 朱正国 韩凯航 孙苗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7-1411,1422,共16页
目前关于新建盾构开挖诱发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理论研究,大多将既有隧道简化为不含接头的Euler-Bernoulli梁,而忽视了衬砌截面的剪切变形与管片接头的局部刚度削弱。此外,既有地基模型理论较少考虑衬砌管片与接触土体的协调变形约束。首... 目前关于新建盾构开挖诱发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理论研究,大多将既有隧道简化为不含接头的Euler-Bernoulli梁,而忽视了衬砌截面的剪切变形与管片接头的局部刚度削弱。此外,既有地基模型理论较少考虑衬砌管片与接触土体的协调变形约束。首先,采用Loganathan-Polous公式计算盾构开挖诱发的土体自由位移场,并将既有隧道视为考虑剪切变形的Timoshenko梁,基于沿轴线变化的抗弯与剪切刚度函数来描述管片接头的局部削弱作用;然后,结合能量变分原理与连续弹性体Mindlin解,建立考虑衬砌截面协同变形约束的隧道位移控制方程,将盾构开挖诱发的附加荷载施加于既有隧道,并使用Fourier级数方法求解既有隧道纵向变形;最后,将Fourier能量变分解与3组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考虑隧道抗弯刚度、剪切刚度、接头刚度削弱作用、土体参数与隧道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使用抗弯系数、剪切系数及接头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截面变形协调约束的理论解更为符合实际,不考虑变形协调约束所得隧道位移结果偏大;衬砌接头局部刚度的削弱作用将造成隧道弯矩沿轴线在接头处发生明显锯齿状突变;抗弯系数与剪切系数的增长均导致隧道结构所受弯矩降低;剪切系数由低到高的增长将导致隧道变形模式发生“弯曲控制-弯剪混合-剪切控制”三阶段变化;隧道变形模式进入“剪切控制”阶段的过程中,抗弯刚度的变化对隧道内力影响逐渐降低;接头系数的增长将造成隧道所受弯矩降低,但隧道抗弯刚度较大时其影响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截面协调变形 接头刚度削弱 隧道剪切变形 TIMOSHENKO梁 Fourier能量变分
下载PDF
超宽下穿隧道基坑上跨施工对区间盾构隧道影响数值分析
6
作者 朱招庚 王敏 郭功春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2期11-13,共3页
以成都地区超宽下穿隧道基坑上跨地下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为依托,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及回填对既有地下区间盾构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上跨区间上方地层变形增加,且呈现临近基坑中部最大的趋势;随着上部土体的回... 以成都地区超宽下穿隧道基坑上跨地下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为依托,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及回填对既有地下区间盾构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上跨区间上方地层变形增加,且呈现临近基坑中部最大的趋势;随着上部土体的回填,上跨区间上方地层的变形呈下降趋势;同时地下区间隧道最大的竖向位移约3.16 mm,最大值发生在机动车道基坑开挖的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基坑 地下区间盾构隧道 上跨施工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大断面斋堂隧道爆破近区围岩损伤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蒙 刘殿书 +1 位作者 陆欣雨 侯晓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7-605,共9页
爆破荷载作用下隧道爆破近区围岩损伤特性研究较少.以斋堂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声波测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隧道围岩损伤效应及毫秒延期爆破中不同段炮孔对围岩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围岩损伤范围约为2.4 m,隧道围岩累... 爆破荷载作用下隧道爆破近区围岩损伤特性研究较少.以斋堂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声波测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隧道围岩损伤效应及毫秒延期爆破中不同段炮孔对围岩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围岩损伤范围约为2.4 m,隧道围岩累积损伤由爆炸冲击损伤和爆破振动损伤两部分组成.隧道保留岩体根据损伤分布特征情况可划分为4个不同区域,即严重破坏区、强扰动区、弱扰动区和未扰动区.其中,严重破坏区和强扰动区主要受崩落孔VI和周边孔影响;弱扰动区中的“带状损伤”则是各个段位炮孔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隧道 爆破损伤 声波测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地应力特大断面隧道的适宜施工工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义乾 刘远明 +4 位作者 田娇 杜碧涛 陈林全 王忠星 牙兰开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723-8732,共10页
为探索高地应力特大断面软岩隧道的适宜施工方法,以桐梓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探索不同高地应力下的3种施工工法[三台阶、CD(cross diaphragm)法、双侧壁导坑法]的适宜性,从围岩变形、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评价... 为探索高地应力特大断面软岩隧道的适宜施工方法,以桐梓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探索不同高地应力下的3种施工工法[三台阶、CD(cross diaphragm)法、双侧壁导坑法]的适宜性,从围岩变形、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评价施工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Ⅴ级围岩:当隧道埋深为300、400 m时,适用三台阶法施工;当埋深为500 m时,适用CD法施工;当埋深为600 m时,适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Ⅳ级围岩:当隧道埋深为300~600 m时,都适用三台阶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隧道 特大断面 施工工法 数值模拟 适宜性
下载PDF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基于衬砌结构弯矩最小化的隧道横断面优化设计
9
作者 张慧鹏 张涛 +2 位作者 石钰锋 赖世华 刘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191,199,共7页
[目的]为有效防止隧道衬砌破损及渗漏水,对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横断面进行衬砌结构弯矩最小化设计研究。[方法]根据复合地层隧道围岩压力特点及合理假设,提出软土-硬土及土-岩两类复合地层隧道衬砌结构荷载作用模式。基于最理想的零弯... [目的]为有效防止隧道衬砌破损及渗漏水,对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横断面进行衬砌结构弯矩最小化设计研究。[方法]根据复合地层隧道围岩压力特点及合理假设,提出软土-硬土及土-岩两类复合地层隧道衬砌结构荷载作用模式。基于最理想的零弯矩复合地层隧道优化思路,建立隧道横断面半结构力学模型,计算得出零弯矩隧道横断面合理轴线方程,以及复合地层分界线处及隧道横断面水平中线处直径解析表达式。简述了复合地层隧道横断面弯矩最小化设计流程。[结果及结论]软土-硬土隧道零弯矩横断面合理轴线呈梨形,土-岩隧道零弯矩横断面合理轴线呈类马蹄形;实际工程可基于隧道横断面合理轴线方程,通过综合评估和加权平均法来确定隧道横断面设计所需关键参数,从而设计出新型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横断面,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复合地层隧道横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隧道横断面 衬砌结构 弯矩最小化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
下载PDF
截面型式及槽宽比对高填明洞土压力影响分析
10
作者 何永泽 李盛 +3 位作者 后浩斌 马莉 贡力 余云燕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0-339,共10页
利用离散元软件PFC2D,考虑到土体的离散性与不均匀性,通过分析洞顶平均竖向土压力、内外土柱相对沉降差以及颗粒间接触力链的变化规律,探讨截面型式(矩形、1/4拱形、1/2拱形)及槽宽比(B/b=1.5∶1,2∶1,3∶1,4∶1)变化对高填黄土明洞土... 利用离散元软件PFC2D,考虑到土体的离散性与不均匀性,通过分析洞顶平均竖向土压力、内外土柱相对沉降差以及颗粒间接触力链的变化规律,探讨截面型式(矩形、1/4拱形、1/2拱形)及槽宽比(B/b=1.5∶1,2∶1,3∶1,4∶1)变化对高填黄土明洞土压力的影响,结合顾安全公式,分析高填明洞沉降差与土压力间的函数关系,并修正该函数,使其可以适用与不同的截面型式与槽宽比下的高填明洞。结果表明:(1)B/b确定,明洞采用矩形截面时,接触力链在洞顶分布,平均土压力更大,明洞采用拱形截面时,平均土压力更小,但拱顶存在局部应力集中现象;(2)明洞截面型式一定,随着B/b的增大,洞顶平均竖向土压力与沉降差均随之增大,当B/b较小时,边坡作用增强,外侧土柱沉降降低,对内土柱的作用力变小,从而导致明洞顶竖向土压力更小;(3)内外土柱沉降差与附加土压力呈线性相关,相对于矩形截面,拱形截面下较小的沉降差会产生相同的附加土压力,更有利于结构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明洞 截面型式 槽宽比(B/b) PFC2D 土压力 沉降差
下载PDF
凤凰山特大断面黄土隧道五步单侧壁导坑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明磊 李盛 +3 位作者 张建功 王起才 薛彦瑾 陈智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6-1105,共10页
为解决特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度慢、成本高的问题,以G30连霍高速公路清水驿至忠和段扩容改造工程凤凰山隧道为背景,提出五步单侧壁导坑法。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双侧壁导坑法、五步单侧壁导坑法、传统单侧壁导坑法和... 为解决特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度慢、成本高的问题,以G30连霍高速公路清水驿至忠和段扩容改造工程凤凰山隧道为背景,提出五步单侧壁导坑法。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双侧壁导坑法、五步单侧壁导坑法、传统单侧壁导坑法和台阶法在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及钢拱架应力,并结合现场试验段监测数据验证特大断面凤凰山隧道采用五步单侧壁导坑法施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五步单侧壁导坑法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比传统单侧壁导坑法分别减小3.59 cm和1.31 cm,比双侧壁导坑法分别增大1.4 cm和0.59 cm;钢拱架应力除拱肩外均小于双侧壁导坑法,最大处减少了70 MPa,钢拱架应力最大值与钢材屈服强度的比值比双侧壁导坑法增大0.04,比单侧壁导坑法减小0.08。2)传统单侧壁导坑法的安全性小于五步单侧壁导坑法,改进后的五步单侧壁导坑法相比双侧壁导坑法能在控制围岩变形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3)五步单侧壁导坑法中隔壁的最优位置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进行单独优化计算,针对本工程而言,其最优位置为45%洞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断面黄土隧道 五步单侧壁导坑法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下载PDF
超大埋深软岩隧道超前中导洞合理断面尺寸及应力峰值转移机制
12
作者 张宝瑾 谭忠盛 +2 位作者 卫鹏 赵金鹏 林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334-7341,共8页
在超大埋深软岩隧道中,通常地应力较高,且围岩软弱破碎,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变形现象,造成支护结构失效破坏。采用超前中导洞应力释放技术提前释放地应力,可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小隧道变形量,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 在超大埋深软岩隧道中,通常地应力较高,且围岩软弱破碎,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变形现象,造成支护结构失效破坏。采用超前中导洞应力释放技术提前释放地应力,可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小隧道变形量,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依托丽香线哈巴雪山大变形隧道,采用文献调研、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对超大埋深软岩隧道超前中导洞合理断面大小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导洞不同断面大小工况下应力释放效果,最终确定中导洞合理断面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超前中导洞断面为正洞断面面积的0.6倍时,应力释放效果较为理想,相比直接开挖正洞,采用合理超前中导洞断面时,正洞拱顶沉降及上、下台阶水平收敛值分别减小28.2%、27.64%和26.71%,且围岩中切向应力峰值向围岩深部转移了约4 m,同时,应力峰值数值有所减小,减小约5.04%。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大变形隧道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埋深 大变形隧道 应力释放技术 中导洞 断面大小
下载PDF
3车道瓦斯隧道通风流场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13
作者 陈治宇 杨枫 +3 位作者 谢可 林国进 杨文波 何川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9-1044,I0062-I0077,共32页
为有效进行大断面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通风降气,以古金高速公路大梁子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SCDM软件建立2台阶带仰拱的计算模型,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揭示在不同台阶长度、风筒出风口距掌子面距离、双风筒布设形式下,隧道掌子面及... 为有效进行大断面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期通风降气,以古金高速公路大梁子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SCDM软件建立2台阶带仰拱的计算模型,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揭示在不同台阶长度、风筒出风口距掌子面距离、双风筒布设形式下,隧道掌子面及附近区域的通风流场特征和瓦斯运移规律,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流场在通风20 min后基本稳定,上台阶和仰拱段会形成涡流阻碍瓦斯的运移、扩散和稀释,在风筒非对称布设情况下,掌子面风筒对侧的墙角处出现瓦斯积聚现象;2)隧道内通风降气效果的敏感性影响因素排序为双风筒及布设形式>风筒出风口距掌子面距离>台阶长度,建议优先采用双风筒同侧布设送风,其次调整风筒出风口距掌子面距离为20~25 m和台阶长度为15~20 m;3)采用双风筒同侧布设通风时,掌子面及附近区域风速提高、瓦斯体积分数大幅降低,且施工现场开展的送风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度高,验证了双风筒同侧送风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车道公路隧道 瓦斯隧道 大断面隧道 通风方式 双风筒布置形式 瓦斯运移规律
下载PDF
市域列车隧道断面突变位置气动特性
14
作者 张宝珍 谢红兵 +3 位作者 孟令锋 戴隆明 南喆 熊小慧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1-246,共6页
[目的]为了确保列车运营安全性与旅客乘坐舒适性,需研究市域列车过隧道内变截面位置(进站台、隧道内运行、过中间风井)时的气动力和车内压力变化规律。[方法]以8节编组的市域列车为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开展隧道变截面处气动性能数值仿... [目的]为了确保列车运营安全性与旅客乘坐舒适性,需研究市域列车过隧道内变截面位置(进站台、隧道内运行、过中间风井)时的气动力和车内压力变化规律。[方法]以8节编组的市域列车为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开展隧道变截面处气动性能数值仿真研究,分别对列车车体表面压力、隧道壁面压力、列车气动力、车内压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列车车体表面压力、气动载荷的变化规律为:列车进站时的表面压力和横向力>列车经过中间风井时的表面压力和横向力>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的表面压力和横向力。车体表面压力幅值与列车运行速度的1.4~2.0次方呈线性关系;隧道壁面压力与列车运行速度的1.79~2.10次方呈线性关系;车体横向力与列车运行速度的1.8~2.0次方呈线性关系,倾覆力矩与列车运行速度的1.6~2.0次方呈线性关系。市域列车气密性设计能满足隧道内变截面位置处,车内压力变化不大于每3 s内压力变化800 Pa和每1 s内压力变化500 Pa的人体舒适性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列车 隧道变截面 气动特性
下载PDF
爆破冲击波在隧道变截面断面的传播特性
15
作者 冯建平 王耀华 +3 位作者 满军 豆留盼 方勇 方晓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167-9173,共7页
为研究爆破冲击波在隧道内复杂环境下的传播规律,以老营盘隧道为依托,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在LS-DYNA软件中分析了隧道断面变化不同系数下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波经过变截面后,总体上以平面波的形式向前传播;冲击波传... 为研究爆破冲击波在隧道内复杂环境下的传播规律,以老营盘隧道为依托,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在LS-DYNA软件中分析了隧道断面变化不同系数下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波经过变截面后,总体上以平面波的形式向前传播;冲击波传播至隧道断面扩大界面时,冲击波超压衰减速度加快,超压峰值降低;当断面扩大1.5倍时,冲击波冲量衰减系数为1.158,冲击波能量残留比率为74.5%;断面扩大倍数越大,冲击波超压衰减速度越大,能量衰减幅度越大;冲击波传播至隧道断面缩小界面时,冲击波超压增大,其衰减速度减缓,导致冲击波造成的损伤程度增加;当断面缩小系数取0.5时,冲击波冲量增强系数为0.687,冲击波能量放大系数为2.122;断面缩小系数越小,冲击波造成的损伤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冲击波 变截面 传播规律
下载PDF
高瓦斯长大公路隧道施工通风优化研究
16
作者 喻兴洪 黄才明 +2 位作者 杨智成 来显杰 石广斌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1-419,共9页
特长大断面瓦斯公路隧道风险大,施工通风是隧道建设的“生命线”。以在建贵州公路第一隧—桐梓隧道为工程背景,综合考虑瓦斯涌出量、爆破炮烟、工作最多人数、作业机械以及最小风速,分别计算压入式通风和巷道式通风需风量、风压及风机功... 特长大断面瓦斯公路隧道风险大,施工通风是隧道建设的“生命线”。以在建贵州公路第一隧—桐梓隧道为工程背景,综合考虑瓦斯涌出量、爆破炮烟、工作最多人数、作业机械以及最小风速,分别计算压入式通风和巷道式通风需风量、风压及风机功率,分析了风管直径对通风阻力的影响规律,并对2种方案瓦斯浓度和风速进行了数值分析,最后比较2种方案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原设计压入式通风方式未考虑非煤系地层瓦斯涌出而无法满足施工通风要求;风管直径对通风阻力影响显著,结合工程实际选用1.8 m风管直径;数值分析表明,压入式通风断面最大瓦斯浓度始终高于巷道式,巷道式通风的瓦斯浓度比压入式通风提前进入稳定区随后趋向于0,巷道式通风的速度稳定区的值比压入式通风高2~2.5倍;巷道式通风方式相比压入式通风,设备投入和运营费用均较低,经济性更优。研究成果具有典型代表性,可为隧道施工通风提供理论指导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高瓦斯 大断面 施工通风 巷道式通风
下载PDF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海鹏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
为了解决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难题,以G30连霍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现场隧道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及支护结构受力的监控量测情况,开展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合理施工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台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为了解决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难题,以G30连霍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现场隧道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及支护结构受力的监控量测情况,开展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合理施工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台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能够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质量、进度要求,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软弱围岩隧道 监控量测 施工方法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点云的盾构隧道结构横截面变形提取方法研究
18
作者 张雨蒙 魏纲 柳献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52-1862,共11页
目前工程与研究从点云中提取的横截面变形指标仍以收敛变形为主,难以反映接头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分段连续”的变形特征。为从点云中充分挖掘盾构隧道横截面变形特征,提出从三维点云提取位移场并通过位移场表征盾构隧道结构横截面变形... 目前工程与研究从点云中提取的横截面变形指标仍以收敛变形为主,难以反映接头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分段连续”的变形特征。为从点云中充分挖掘盾构隧道横截面变形特征,提出从三维点云提取位移场并通过位移场表征盾构隧道结构横截面变形的方法。该方法以接头为界对盾构隧道每块管片的轮廓分别在极坐标系使用傅里叶函数拟合,对各期点云拟合后的曲线按相同密度划分网格,并将网格节点处的坐标相减,求得衬砌结构各管片位移场。通过整环足尺试验与数值模拟,分别验证该方法提取径向、切向变形的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试验,讨论该方法应用过程中拟合函数、测量误差、参考系选取等关键因素对变形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用于拟合的傅里叶函数阶数越高,拟合管片轮廓越精细。2)在测距误差作用下,使用高阶数的傅里叶函数易产生过拟合现象,增加变形提取误差。3)通过工程示范展示该方法在实际盾构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其用于实际工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激光扫描 点云 傅里叶函数 横截面变形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铁隧道断面收敛精准测量研究
19
作者 绳鹏程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20,39,共7页
为精准完成地铁隧道断面收敛变形测量,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铁隧道断面收敛精准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采集隧道断面的点云数据和高程数据,通过联邦学习算法融合采集的隧道多源数据后,利用隧道结构中心线方法批量... 为精准完成地铁隧道断面收敛变形测量,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铁隧道断面收敛精准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采集隧道断面的点云数据和高程数据,通过联邦学习算法融合采集的隧道多源数据后,利用隧道结构中心线方法批量切片处理融合后的数据,快速提取地铁隧道断面,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转换后构建隧道断面独立平面坐标,并拟合隧道半径结果和设计结果之间的差值,获取断面收敛变形量。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隧道数据采集能力,依据采集结果有效完成隧道断面椭圆度计算,完成隧道断面拟合,计算隧道不同角度下的变形量,角度在100°和340°时,断面收敛变形量最大,最大值达3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地铁隧道 断面收敛 精准测量 切片处理 隧道拟合
下载PDF
大断面隧道仰拱底鼓破坏模式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3期74-76,共3页
为了提升隧道的设计水平,分析了大断面隧道仰拱底鼓的影响因素,基于薄板压曲微分方程推导了仰拱底鼓临界平衡公式。随后,依托某高速公路隧道,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探讨了大断面隧道底鼓的破坏过程和变形机理,同时提出了大断面... 为了提升隧道的设计水平,分析了大断面隧道仰拱底鼓的影响因素,基于薄板压曲微分方程推导了仰拱底鼓临界平衡公式。随后,依托某高速公路隧道,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探讨了大断面隧道底鼓的破坏过程和变形机理,同时提出了大断面隧道在施工和运营期间的仰拱底鼓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隧道仰拱 底鼓机理 底鼓过程 有限元 控制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