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large section highway tunnel based on improved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1
1
作者 Hai-tao Bo1,Xiao-feng Jia2,Xiao-rui Wang1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2.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engineering,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yang 473004,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9年第3期163-166,共4页
As in the building of deep buried long tunnels,there are complicated conditions such as great deformation,high stress,multi-variables,high non-linearity and so on,the algorithm for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its appli... As in the building of deep buried long tunnels,there are complicated conditions such as great deformation,high stress,multi-variables,high non-linearity and so on,the algorithm for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unnel engineering are still in the starting stage.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ways across the country,it has become a very urgent task to be tackled to carry out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ection of the tunnel to lessen excavation workload and to reinforce the suppor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monstrates an extremely strong capability of identifying,expressing and disposing such kind of multiple variables and complicated non-linear relations. In this paper,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the selection and updating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immune algorithm is made to replace the selection mode in the original genetic algorithm which depends simply on the adaptability value. Such an algorithm ha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he immune algorithm 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thus serving the purpose of not only enhancing the individual adaptability but maintaining the individual diversity as well. By use of the identifying function of the antigen memory,the global search capability of the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is raised,thereby avoid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premature phenomenon. By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section of the Huayuan tunnel,the current excavation area and support design are adjusted. A conclusion with applicable value is arrived at. At a higher computational speed and a higher efficiency,the current method is verified to have advantages in the optimization computation of the tunnel project. This also suggest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has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stability assessment and informationization design of the wall rock of the tu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tunnel super-large section OPTIMIZATION
下载PDF
凤凰山特大断面黄土隧道五步单侧壁导坑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乔明磊 李盛 +3 位作者 张建功 王起才 薛彦瑾 陈智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6-1105,共10页
为解决特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度慢、成本高的问题,以G30连霍高速公路清水驿至忠和段扩容改造工程凤凰山隧道为背景,提出五步单侧壁导坑法。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双侧壁导坑法、五步单侧壁导坑法、传统单侧壁导坑法和... 为解决特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度慢、成本高的问题,以G30连霍高速公路清水驿至忠和段扩容改造工程凤凰山隧道为背景,提出五步单侧壁导坑法。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双侧壁导坑法、五步单侧壁导坑法、传统单侧壁导坑法和台阶法在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及钢拱架应力,并结合现场试验段监测数据验证特大断面凤凰山隧道采用五步单侧壁导坑法施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五步单侧壁导坑法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比传统单侧壁导坑法分别减小3.59 cm和1.31 cm,比双侧壁导坑法分别增大1.4 cm和0.59 cm;钢拱架应力除拱肩外均小于双侧壁导坑法,最大处减少了70 MPa,钢拱架应力最大值与钢材屈服强度的比值比双侧壁导坑法增大0.04,比单侧壁导坑法减小0.08。2)传统单侧壁导坑法的安全性小于五步单侧壁导坑法,改进后的五步单侧壁导坑法相比双侧壁导坑法能在控制围岩变形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3)五步单侧壁导坑法中隔壁的最优位置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进行单独优化计算,针对本工程而言,其最优位置为45%洞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断面黄土隧道 五步单侧壁导坑法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超大断面隧道上覆土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博 喻义天 +4 位作者 徐松 徐长节 郑凤曲 丁海滨 黄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2,共4页
超大断面隧道上覆荷载是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依托某超大断面隧道工程,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覆土厚度与洞径之比下土层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剪胀角对隧道上覆土竖向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覆土厚度与洞径之比增加,土拱效应逐... 超大断面隧道上覆荷载是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依托某超大断面隧道工程,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覆土厚度与洞径之比下土层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剪胀角对隧道上覆土竖向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覆土厚度与洞径之比增加,土拱效应逐渐显现;各地层参数对隧道上覆土竖向应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内摩擦角、黏聚力、剪胀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隧道 土拱效应 数值模拟 松动土压力 内摩擦角
下载PDF
富水超大断面隧道开挖方法比选研究
4
作者 汪成竹 寇学超 +2 位作者 冯冀蒙 甘海峰 张俊儒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3期54-56,共3页
韶新高速公路的松山隧道穿越富水区域,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涌水现象。基于该隧道地质的资料,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 3D分别模拟全断面法和上下台阶法2种开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水压较小时,宜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当水压力较大时,宜采用... 韶新高速公路的松山隧道穿越富水区域,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涌水现象。基于该隧道地质的资料,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 3D分别模拟全断面法和上下台阶法2种开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水压较小时,宜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当水压力较大时,宜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研究结论对富水超大断面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 超大断面 开挖方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大埋深软岩隧道超前中导洞合理断面尺寸及应力峰值转移机制
5
作者 张宝瑾 谭忠盛 +2 位作者 卫鹏 赵金鹏 林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334-7341,共8页
在超大埋深软岩隧道中,通常地应力较高,且围岩软弱破碎,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变形现象,造成支护结构失效破坏。采用超前中导洞应力释放技术提前释放地应力,可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小隧道变形量,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 在超大埋深软岩隧道中,通常地应力较高,且围岩软弱破碎,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变形现象,造成支护结构失效破坏。采用超前中导洞应力释放技术提前释放地应力,可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小隧道变形量,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依托丽香线哈巴雪山大变形隧道,采用文献调研、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对超大埋深软岩隧道超前中导洞合理断面大小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导洞不同断面大小工况下应力释放效果,最终确定中导洞合理断面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超前中导洞断面为正洞断面面积的0.6倍时,应力释放效果较为理想,相比直接开挖正洞,采用合理超前中导洞断面时,正洞拱顶沉降及上、下台阶水平收敛值分别减小28.2%、27.64%和26.71%,且围岩中切向应力峰值向围岩深部转移了约4 m,同时,应力峰值数值有所减小,减小约5.04%。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大变形隧道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埋深 大变形隧道 应力释放技术 中导洞 断面大小
下载PDF
特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爆破动力响应研究
6
作者 杜佳骏 汪洋 +2 位作者 高进 晏启祥 郭治岳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9-380,共12页
依托成都龙泉山一号隧道,运用等效荷载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不同开挖步序、不同净距下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缺少临空面,后行隧道开挖步序1对衬砌结构影响程度最大,而步序2和步序3对结构的... 依托成都龙泉山一号隧道,运用等效荷载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不同开挖步序、不同净距下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缺少临空面,后行隧道开挖步序1对衬砌结构影响程度最大,而步序2和步序3对结构的影响较小;(2)不同开挖步序下,后行隧道结构的振速峰值较大处主要出现在迎爆侧的边墙、拱腰和拱脚位置,监测点振速最大值为5.665 cm·s^(-1);(3)先行隧道逆掘进方向的综合振速峰值总体持续衰减,而沿掘进方向,振速峰值上下波动,在一定范围内有升高的趋势;(4)不同步序下后行隧道结构的振速峰值出现在左拱腰、左侧仰拱和右拱肩处,监测点振速最大值为5.387 cm·s^(-1);(5)迎爆侧振速受净距影响敏感,而背爆侧振速峰值随净距变化不明显,变化幅度在2.5%以内;(6)同一净距条件下,先行隧道迎爆侧监测点X向的振动速度峰值最大,Y向次之,Z向最小;(7)隧道右边墙附近的结构固有频率可能处于14.25~18.0 Hz之间,结构对该频段的应力波响应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断面隧道 小净距 爆破动力响应 三分之一倍频程分析
下载PDF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姿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7
作者 郭平 李茂 +3 位作者 陈建航 吴祥 吕庆龙 苏栋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7期32-35,共4页
针对深圳某地铁站矩形顶管隧道工程的超大断面、浅覆土、密贴顶进等特点,对顶管姿态控制难点进行分析,并对该工程采用的姿态测量、铰接纠偏、多螺旋机出土、多刀盘模式控制、注浆纠偏等多种技术结合的纠偏控制方案进行介绍。根据该工程... 针对深圳某地铁站矩形顶管隧道工程的超大断面、浅覆土、密贴顶进等特点,对顶管姿态控制难点进行分析,并对该工程采用的姿态测量、铰接纠偏、多螺旋机出土、多刀盘模式控制、注浆纠偏等多种技术结合的纠偏控制方案进行介绍。根据该工程实践表明:①顶管姿态偏移主要源于顶管开挖面及隧道两侧水土压力不平衡;②矩形顶管姿态控制重点是水平姿态以及垂直姿态控制;③通过采用铰接油缸控制、注浆纠偏、多螺旋机出土、多刀盘转动模式控制等技术,可有效控制顶管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隧道 超大断面 密贴顶进 姿态控制 铰接纠偏
下载PDF
超大断面扁平结构隧道施工参数优化研究
8
作者 刘宽 莫冠旺 +3 位作者 李响 沈平欢 万波 刘建坤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0-344,共15页
基于某超大断面扁平结构隧道的上下台阶法施工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该工程地质条件下台阶长度和锚杆纵距2种施工参数改变带来的影响。利用数值模型对不同台阶长度(分别为30,40,50,60 m)和不同锚杆纵距(分别为1.0,1.5,2.0 m)情况进... 基于某超大断面扁平结构隧道的上下台阶法施工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该工程地质条件下台阶长度和锚杆纵距2种施工参数改变带来的影响。利用数值模型对不同台阶长度(分别为30,40,50,60 m)和不同锚杆纵距(分别为1.0,1.5,2.0 m)情况进行研究,对隧洞周边岩体中塑性区、围岩应力和围岩变形情况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合数值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施工现场采用台阶长度为50 m和锚杆纵距为1 m的施工参数较合理。该研究成果可为超大断面扁平结构隧道的开挖和支护施工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隧道 公路隧道 数值模拟 台阶法 台阶长度 锚杆纵距
下载PDF
超大跨度变断面隧道围岩力学动态响应与开挖步序优化数值模拟研究——以苏州七子山隧道为例
9
作者 赵虎 张恭禄 +6 位作者 李世堂 刘禹 任相利 孔令威 王瑞 邱德才 张合鑫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9期227-238,共12页
保证超大跨度变断面隧道的施工安全,同时兼顾施工便利性及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依托苏州长江路南延工程-七子山隧道工程,针对连拱转大跨段开挖过程中拆除或保留临时支撑,以及超大跨度段的是否调整优化开挖步序这两种工况,采用FLAC3D... 保证超大跨度变断面隧道的施工安全,同时兼顾施工便利性及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依托苏州长江路南延工程-七子山隧道工程,针对连拱转大跨段开挖过程中拆除或保留临时支撑,以及超大跨度段的是否调整优化开挖步序这两种工况,采用FLAC3D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从围岩位移和围岩应力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上两种工况下,围岩位移和围岩应力均存在明显差异;在连拱转大跨段,开挖过程中保留临时支撑围岩所受扰动更小,围岩应力变化较小;在超大跨度段,开挖步序优化方法的拱顶最终沉降值减小了8.60%,仰拱最终隆起值减小了4.01%,左边墙和右边墙最终水平收敛值分别减小了9.42%和16.70%,且优化方法的各测点围岩应力变化相对较小。根据得到的对比分析结果对现场施工提出优化建议:对连拱转大跨段,随开挖过程保留临时支撑,同时为保证施工便利性,采用门式拱架作为临时支护手段;对超大跨度段,采用优化的开挖步序进行施工,可进一步降低围岩扰动,提高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度变断面隧道施工 数值模拟 FLAC3D 施工工法优化
下载PDF
超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市政隧道施工分析
10
作者 许世豪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随着市政道路工程逐渐完善,隧道断面不断增大,常面临超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的施工工况,对隧道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经过对常见施工方法的分析,结合某工程项目对隧道施工方法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建立双侧壁导坑法模型以及交叉中隔壁法模... 随着市政道路工程逐渐完善,隧道断面不断增大,常面临超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的施工工况,对隧道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经过对常见施工方法的分析,结合某工程项目对隧道施工方法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建立双侧壁导坑法模型以及交叉中隔壁法模型,对两种工法进行比对,关注围岩位移的监测,控制支护变形以及地面沉降等问题,选择最佳施工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 软弱围岩 市政隧道 施工方案
下载PDF
大断面偏压隧道超浅埋洞口施工关键技术
11
作者 赵金洪 陈绍清 刘恒瑞 《重庆建筑》 2024年第6期44-47,共4页
隧道暗挖施工的安全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在隧道洞口地质环境条件较差时,生产安全事故控制难度更大。该文以文峰山1#隧道急倾斜地层四车道大断面洞口超浅埋段为例,通过采取地面注浆加固,施作洞门套拱和打超长管棚作为进洞条件;洞身开挖... 隧道暗挖施工的安全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在隧道洞口地质环境条件较差时,生产安全事故控制难度更大。该文以文峰山1#隧道急倾斜地层四车道大断面洞口超浅埋段为例,通过采取地面注浆加固,施作洞门套拱和打超长管棚作为进洞条件;洞身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七步工法,首先完成超前小导管施工,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挖掘,减少扰动,控制台阶间作业面距离及左右导坑先后行的长度,以确保大倾角超浅埋段掌子面岩石的稳定性,实现小台阶快速成环,有效解决隧道进洞难的问题,达到早进洞的目标,对该隧道安全顺利完工提供了有力保障,对类似隧道项目的施工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隧道 偏压 超浅埋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分岔超大断面隧道变截面衬砌台车设计及施工技术
12
作者 钱鹏 《价值工程》 2024年第7期74-76,共3页
结合厦门海沧疏港通道工程B标段分岔超大断面隧道特性,针对分岔段隧道变截面二次衬砌施工,系统地介绍了本项目分岔超大断面变截面衬砌台车设计及施工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缩短台车组装时间,提高衬砌台车的利用率,提... 结合厦门海沧疏港通道工程B标段分岔超大断面隧道特性,针对分岔段隧道变截面二次衬砌施工,系统地介绍了本项目分岔超大断面变截面衬砌台车设计及施工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缩短台车组装时间,提高衬砌台车的利用率,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岔超大断面隧道 变截面 衬砌台车设计 施工技术
下载PDF
超大断面异型隧道台阶法施工工法优选研究
13
作者 车东坡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为保证超大断面异型隧道的施工安全,依托某超大断面异型隧道建设工程,利用FLAC3D软件对超大断面异型隧道采用四台阶九步法、三台阶七步法、三台阶五步法的位移、应力、安全系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四台阶九步法所引起的拱顶沉... 为保证超大断面异型隧道的施工安全,依托某超大断面异型隧道建设工程,利用FLAC3D软件对超大断面异型隧道采用四台阶九步法、三台阶七步法、三台阶五步法的位移、应力、安全系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四台阶九步法所引起的拱顶沉降与收敛值均最小,分别为3.563 mm、0.765 mm、1.715 mm、2.785 mm、2.060 mm,位移控制效果最佳且满足工程规定值;三台阶七步法次之,而三台阶五步法各项收敛值均最大;(2)四台阶九步法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小于其他两种工况应力值,且应力分布较为均匀;(3)四台阶九步法最小安全系数最大,为3.98,满足规范要求;推荐该工程使用四台阶九步法进行施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异型隧道施工工法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 异型隧道 工法优选 台阶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土体扰动分析及沉降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留涛 李宏波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0,共7页
研究目的:超大断面顶管施工土体扰动及沉降控制对整个工程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为探究超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土体扰动规律及沉降控制方法,以郑州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顶管工程为依托,通过顶管模型及土体沉降数值解分析,深入分析顶管过程... 研究目的:超大断面顶管施工土体扰动及沉降控制对整个工程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为探究超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土体扰动规律及沉降控制方法,以郑州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顶管工程为依托,通过顶管模型及土体沉降数值解分析,深入分析顶管过程参数对土体变形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矩形顶管不同因素作用下土体沉降影响数值解同实测数值较一致,验证了数值模型解的准确性;(2)通过对土体扰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泥皮套摩阻系数对地层沉降影响较小,推力、注浆压力适当增大可抑制地表沉降,建议推力略大于1倍掌子面中心土压力,注浆压力控制在2倍上覆土层压力以内;(3)装备防背土设计、管节涂蜡、触变泥浆、渣土改良、注浆减摩等手段综合应用对减少大断面顶管土体扰动及沉降控制效果显著;(4)本研究成果可为超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工程提供参考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超大断面 矩形顶管 土体扰动 沉降控制
下载PDF
巨型溶洞松散回填体内超大断面隧道修建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勇 《高速铁路技术》 2023年第2期43-47,共5页
本文介绍了玉京山隧道巨型溶洞、暗河工程难点及其处理方案,针对溶洞回填体内修建隧道这一难题,从结构型式、注浆加固、开挖支护及控制隧道沉降变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整体沉降和差异沉降双标准隧道沉降控制技术,保证了超大断... 本文介绍了玉京山隧道巨型溶洞、暗河工程难点及其处理方案,针对溶洞回填体内修建隧道这一难题,从结构型式、注浆加固、开挖支护及控制隧道沉降变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整体沉降和差异沉降双标准隧道沉降控制技术,保证了超大断面隧道结构安全。本工程施工经验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巨型溶洞 回填体 超大断面 沉降控制
下载PDF
超大断面通航隧洞软弱围岩及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特性研究
16
作者 曾仲毅 杨洪 +2 位作者 春军伟 陈政 吴铭芳 《交通科技》 2023年第5期91-96,共6页
文中以开挖面积为604 m 2的超大断面清水江通航隧洞为研究对象,以数值分析手段模拟超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特性。研究表明,隧洞开挖过程中,拱顶围岩变形影响区域较边墙大,但边墙处围岩受剪应力较拱顶围... 文中以开挖面积为604 m 2的超大断面清水江通航隧洞为研究对象,以数值分析手段模拟超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特性。研究表明,隧洞开挖过程中,拱顶围岩变形影响区域较边墙大,但边墙处围岩受剪应力较拱顶围岩更高;采用长锚杆加固拱顶围岩,可取得较好效果,但长锚杆对边墙围岩加固作用不明显,边墙处更适宜采用短锚杆;隧洞临时支撑拆除前,下导坑临时侧壁弯矩、轴力急剧增大,接近屈服破坏;临时支撑拆除后,主洞初期支护受力明显增大,拱部和仰拱以受弯为主,边墙以受压为主,受力最不利位置为拱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航隧洞 超大断面 围岩变形特性 隧洞支护体系 软弱围岩
下载PDF
复杂环境超长超大顶管工程成套施工装备与技术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中杰 李耀良 +12 位作者 陈锦剑 王秀志 俞剑 裴超 罗云峰 王浩然 吕培林 刘桂荣 李建高 王祺 刘永刚 邹峰 杨智勇 《建设科技》 2023年第11期63-65,78,共4页
项目紧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产、学、研、用联动模式,聚焦复杂环境超长超大顶管工程关键技术核心要素开展了重点攻关,分别从超长距离圆形顶管和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施工力学特性及设计方法、成套装备与集成控制系... 项目紧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产、学、研、用联动模式,聚焦复杂环境超长超大顶管工程关键技术核心要素开展了重点攻关,分别从超长距离圆形顶管和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施工力学特性及设计方法、成套装备与集成控制系统、关键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建立了基于管土水共同作用、阵列推进和环境安全的顶管分析方法和设计技术;开发了适应复杂地层、超长距离和特大断面的顶管掘进设备体系;研发了智能控制、精准顶进和静默穿越的顶管系列施工工艺。项目取得了大量原创性技术成果,有效解决了复杂环境超长超大顶管工程中的系列技术难题,保障工程与环境安全,引领了顶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工程 复杂环境 超长距离 超大断面 掘进机 中继间
下载PDF
高风险地段特大断面矿山法隧道下穿地铁线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粤华 翟利华 +3 位作者 蔡根森 王树英 张聪 刘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4-209,215,共7页
在地铁建设中,为满足越行线的设置要求,变断面甚至超大断面隧道越来越常见。城市中心区受限的周边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也使得隧道结构的建设难度大大增加。以广州地铁某新线大断面矿山法隧道近距离穿越运营地铁线为例,施工前对高风险... 在地铁建设中,为满足越行线的设置要求,变断面甚至超大断面隧道越来越常见。城市中心区受限的周边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也使得隧道结构的建设难度大大增加。以广州地铁某新线大断面矿山法隧道近距离穿越运营地铁线为例,施工前对高风险地段下穿施工风险源进行了辨识与分析,提出了适应性的设计方案;施工中为解决工期收紧、地层条件恶劣、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的既有地铁隧道持续下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实时监测信息化施工等多重手段形成了针对性控制思路与措施,提出“风险全方位辩识、措施信息化调整、平衡动态性维持”的控制理念,保证了特大断面矿山法隧道的快速施工与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矿山法隧道 特大断面 下穿地铁
下载PDF
某超大跨度屋盖风压分布的风洞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韬略 谢壮宁 +2 位作者 冯帅 张乐乐 汤亮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7-1072,1240,共7页
为研究跨度长达1.7 km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风压分布特性,采用节段模型方法进行风洞测压试验并考虑不同展馆之间的相互干扰效应。对基于互信息的观测极值法,应用不同模型最小独立观测时距的包络值作为样本独立观测时距进行简化。结果显示... 为研究跨度长达1.7 km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风压分布特性,采用节段模型方法进行风洞测压试验并考虑不同展馆之间的相互干扰效应。对基于互信息的观测极值法,应用不同模型最小独立观测时距的包络值作为样本独立观测时距进行简化。结果显示:简化方法的极值风压估计结果和严格基于互信息的观测极值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统计稳定性,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屋盖整体的风压分布特征显示了节段模型方法的合理性,且采用节段模型方法可以更加细致地描述屋盖边角区域,从而更准确地获取该区域的风压分布特征;节段模型方法可较准确地反映不同展区屋盖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展馆间的风敏感位置的极值负压干扰系数最大可达1.26,整个屋盖结构的最小负压达-7.0 kPa,且高负压主要出现于整个屋盖角部区域,抗风设计时应对高负压角区给予足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度屋盖 风洞试验 极值风压估计 风压分布 节段模型
下载PDF
地铁停车线段大断面顶管工法的论证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江川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2,共9页
地铁停车线通常与车站一起采用明挖工法施工,而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开发和完善,明挖方案因施工占地大等问题,对周边环境影响越来越大。针对此问题,以福州地铁某区间为例,结合地铁停车配线选型优化和施工工法比选论证,提出单停车线段区... 地铁停车线通常与车站一起采用明挖工法施工,而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开发和完善,明挖方案因施工占地大等问题,对周边环境影响越来越大。针对此问题,以福州地铁某区间为例,结合地铁停车配线选型优化和施工工法比选论证,提出单停车线段区间采用矩形单洞双线顶管方案;并结合地铁各相关专业需求和受力分析,确定外宽高为10.8 m×7.5 m的类矩形超大断面顶管。该方案已通过工程实践:顶管总长约190 m,覆土埋深约10 m,平均月掘进长度约54 m;顶管顶进施工过程最大顶力约4890 t;与理论最大顶力基本一致;隧道纵向地表累计变形为-17~2 mm。上述论证与实践以期为超大断面顶管隧道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超大断面顶管 地铁停车线 配线选型 顶管断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