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escale Spiral Rainbands Modeled in a High-Resolution Simulation of Typhoon Rananim (2004)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青青 端义宏 +1 位作者 余晖 傅刚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685-704,共20页
Finescale spiral rainbands associated with Typhoon Rananim (2004) with the band length ranging from 10 to nearly 100 km and band width varying from 5 to 15 km are simulated using the Fifth-Generation NCAR/Penn State... Finescale spiral rainbands associated with Typhoon Rananim (2004) with the band length ranging from 10 to nearly 100 km and band width varying from 5 to 15 km are simulated using the Fifth-Generation NCAR/Penn State Mesoscale Model (MM5). The finescale rainbands have two types: one intersecting the eyewall and causing damaging wind streaks, and the other distributed azimuthally along the inner edge of the eyewall with a relatively short lifetime. The formation of the high-velocity wind streaks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zimuthal flow with the banded vertical vorticity structure triggered by tilting of the horizontal vorticity. The vertical advection of azimuthal momentum also leads to acceleration of tangential flow at a relatively high Mtitude. The evolution and structures of the bands are also examined in this study. Further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the boundary inflection points are related tigh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escale rainband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findings using simple symmetric models. In particular; the presence of the level of inflow reversal in the boundary layer is a crucial factor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these bands. The near-surface wavy peaks of vertical vorticity always follow the inflection points in radial flow. The mesoscale vortices and associated convective updrafts in the eyewall are considered to strengthen the activity of finescale bands, and the updrafts can trigger the formation of the bands as they reside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inflow reversal in the boundary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scale rainbands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structure boundary layer instabilities typhoon rananim
下载PD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Typhoon Rananim(0414)
2
作者 余贞寿 徐文明 +2 位作者 冀春晓 赵放 楼丽银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6年第4期500-511,共12页
Using the high-resolution non-hydrostatic model ARPS (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 the Typhoon Rananim (0414) was simulated by using the CINRAD Doppler radar data. Th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yphoon lan... Using the high-resolution non-hydrostatic model ARPS (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 the Typhoon Rananim (0414) was simulated by using the CINRAD Doppler radar data. Th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yphoon landfall show that model ARPS performs well to simulate the track, the variation of center pressure, as well as severe heavy rain of Rananim. Meanwhile, the simulated composite reflectivity was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ed radar composite reflectivity. The nume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symmetrical structure of Ranani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westward deflecting after landfall. The sensitivit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f terrain effects on Rananim (0414) were also investigated, and the terrain of the southeastern China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Rananim turning right slightly of its track and increasing its intensity obviously, but when typhoon is far away from the coastline, the terrain only impacts slightly on the storm intensity during its landfa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pographic lifting contributes greatly to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and makes the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more une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PS numerical simulation typhoon rananim heavy rain TERRAIN
原文传递
THE DIAGNOSTIC ANALYSIS OF THE TRACK AND PRECIPITATION OF TYPHOON “RANANIM” AFTER LANDFALL 被引量:2
3
作者 许爱华 叶成志 +1 位作者 欧阳里程 程锐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6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关键词 台风 路径 降水 诊断性分析
下载PDF
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揭示的台风云娜(Rananim)登陆前后特征演变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薛根元 赵放 +1 位作者 冀春晓 周丽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0-383,共14页
温州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建于面临东海的大罗山顶(海拔714m),探测环境较好,它对0414号台风云娜(Rananim)进行了系统性跟踪探测,取得了完整的基数据资料.应用该多普勒天气雷达连续探测资料,配合地面中尺度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 温州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建于面临东海的大罗山顶(海拔714m),探测环境较好,它对0414号台风云娜(Rananim)进行了系统性跟踪探测,取得了完整的基数据资料.应用该多普勒天气雷达连续探测资料,配合地面中尺度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通过云娜台风登陆前后的螺旋云带、台风“眼”眼壁、垂直累积含水量和降水量与眼区速度谱宽、台风内中尺度环流等分析,研究了登陆前后台风强度和雷达径向速度的演变特征;同时使用MM5(V3.6)中尺度数值模式结合雷达数值产品分析,就地形对台风演变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地形影响的一些主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云娜台风中心登陆之前,位于海上的台风“眼”眼壁在8km高度以下基本垂直,在8km高度以上“眼”的直径明显增大.当台风登陆时,由于受地形影响,其眼壁出现向前或向右前方倾斜,台风“眼”内回波由低层向高层“填塞”.台风眼“填塞”后,台风环流重又加强,使得强回波主体(>35dbz)仍可保持眼壁轮廓并能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这一现象在数值试验中得到了证实;在台风暴雨系统中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相同时,由于液态水含量的密实程度不同“降水效率”差异极大,有时可使降水量的差异达到2.5倍甚至更大;台风登陆时,眼壁速度谱宽急剧变化,从到达陆地眼壁前部的低层起到高层增大.多普勒速度谱宽的这种变化与低空西南急流的维持与否相一致.在3~5km高度以上,谱宽较为稳定,表明该高度层的西南急流稳定维持;台风登陆时,受到地形和山脉影响,最大风速半径及台风环流强度随时间的推延,低层最大环流中心移速减慢、最大风速半径开始缩小;台风暴雨的降雨强度与其气旋性涡旋的动力辐合上升强度趋于一致,从多普勒径向速度场产品可以直观地识别、判断和分析辐合辐散运动与冷暧平流的迭加风场.强降水区集中在台风的右前侧,与台风回波强度的不对称结构相一致,并有明显的“眼”的形状.台风环流在乐清砩头、永嘉中堡附近喇叭口状地形幅合作用显著;东南气流与北雁荡山脉形成的较大夹角,对暖湿气流强迫抬升作用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探测资料 台风 登陆 特征演变
下载PDF
台风Rananim登陆后引发强降水成因和暴雨分布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建海 薛根元 +1 位作者 诸晓明 沈桐立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共12页
首先对2004年第14号台风Rananim登陆后造成的强降水过程按主要影响系统进行了划分,指出第一阶段的降水是由台风本身环流产生的,第二阶段的降水则是台风残留低压与中纬度西风带环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针对暴雨在台风登陆点南北两... 首先对2004年第14号台风Rananim登陆后造成的强降水过程按主要影响系统进行了划分,指出第一阶段的降水是由台风本身环流产生的,第二阶段的降水则是台风残留低压与中纬度西风带环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针对暴雨在台风登陆点南北两侧非对称分布的特点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暴雨的非对称分布与台风本身的非对称结构、南北两侧不同的水汽输送以及中尺度地形有密切关系。同时利用湿位涡分析方法诊断了台风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发现湿位涡负值中心与暴雨中心存在较好对应关系,而且其中心数值的绝对值大小与1 h降水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从而说明湿位涡负值中心可以作为降水时空分布的重要指标,为台风暴雨预报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rananim暴雨成因 降水分布 湿位涡
下载PDF
台风降水云区中单站强降水诊断分析和预报 被引量:16
6
作者 施望芝 毛以伟 +2 位作者 王建生 谌伟 王小玲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8-675,共8页
实际工作表明,在台风降水云区中,有的站点有大暴雨、有的站点无大暴雨发生。这给单站预报带来较大难度。为了提高降水云区中单站大暴雨预报准确率,本文利用T213客观分析场和预报产品,采用多种物理量综合诊断分析方法,对登陆台风“云娜... 实际工作表明,在台风降水云区中,有的站点有大暴雨、有的站点无大暴雨发生。这给单站预报带来较大难度。为了提高降水云区中单站大暴雨预报准确率,本文利用T213客观分析场和预报产品,采用多种物理量综合诊断分析方法,对登陆台风“云娜”在西进途中多站点进行水汽来源、不稳定层结的维持以及次生中尺度辐合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单站大暴雨发生、发展机制和不发生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单站有大暴雨发生的主要成因是有次级环流出现,如:站点上空∑θse(5+7+8)≥230℃。站点200 hPa为明显的负温度平流,850 hPa为明显的正温度平流。站点高低层均为正涡度中心,且低层的正值大于高层的正值。高低层散度都为负值中心;或高层为正值中心、低层为负值中心。站点垂直运动中心速度值要达-140×10-3hPa/s以下。站点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充足水汽的供给和辐合。台风中心西北部水汽通量大值区靠近台风中心西部干舌梯度最大处以及风向和风速辐合最大处。在台风降水云区中,当站点满足上述各要素时大暴雨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云娜” 降水云区 次级环流 单站 大暴雨
下载PDF
强台风“云娜”登陆过程的研究——基于AREM模式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叶成志 潘志祥 +1 位作者 程锐 许爱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8-220,F0003,共14页
使用新改进的双重嵌套AREM数值预报模式,并与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资料相结合,针对台风“云娜”登陆加强的特点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云娜”台风环流特征、强度变化趋势和台风降雨等都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在此基础上,定量研... 使用新改进的双重嵌套AREM数值预报模式,并与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资料相结合,针对台风“云娜”登陆加强的特点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云娜”台风环流特征、强度变化趋势和台风降雨等都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其登陆加强过程中三维大气中尺度场动、热力特征及演变过程,并探讨了其登陆加强的机理。由此得出了与“云娜”登陆加强相关的重要影响因子:(1)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偏东引导气流加强是“云娜”登陆前移速加快、强度增强的有利环境场条件。(2)“云娜”近海移速加快时有较强的东密西疏的不对称流场结构,特别是其垂直速度场以及强对流发展的水平分布的强不对称特征与该气旋登陆加强同时发生,也可能与台风强度维持和加强存在一定的相关。(3)在“云娜”中心西南侧的强凝结潜热释放过程,有可能助其在登陆时加强。此外,在“云娜”发展加强阶段,低层暖湿、中层干冷的位势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的强盛发展。(4)“云娜”登陆前后有强低空急流与之联结,并有垂直对流运动发展,由此可获得不断增强的潜热能量是其登陆加强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云娜 AREM模式 登陆加强机理
下载PDF
云娜台风灾害特点与浙江省台风灾害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薛根元 俞善贤 +1 位作者 何风翩 陈国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7,共9页
从云娜台风造成的灾害入手,系统地分析了浙江台风灾害发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主要结论为台风灾害主要表现为罕见的强降水、创纪录的风力、部分地区的洪涝和多发的次生灾害。影响浙江的台风(或热带低压)的时间在5-11月,主要在7-9月,其影... 从云娜台风造成的灾害入手,系统地分析了浙江台风灾害发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主要结论为台风灾害主要表现为罕见的强降水、创纪录的风力、部分地区的洪涝和多发的次生灾害。影响浙江的台风(或热带低压)的时间在5-11月,主要在7-9月,其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类。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台风暴雨引起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强风造成房屋倒塌,有时遇到“三碰头”导致严重风暴潮灾害;间接影响主要是在浙江地区产生强降水,进而引发洪涝灾害,诱发地质灾害,沿海地区常会因为东风波或东风系统中的云团“登陆”而产生强降水,并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云娜台风 浙江省
下载PDF
利用ATOVS反演产品分析“云娜”台风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喆 韩志刚 +2 位作者 赵增亮 张凤英 李万彪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3-477,i0001,共6页
ATOVS能接收到穿透台风中心密实云区的微波辐射信息,利用ATOVS大气参数反演产品分析0414号台风“云娜”的热力结构特征。在准静力平衡假设的前提下,根据ATOVS对“云娜”台风监测相匹配的4个时次数据,分别计算出相应的中心海平面最低气压... ATOVS能接收到穿透台风中心密实云区的微波辐射信息,利用ATOVS大气参数反演产品分析0414号台风“云娜”的热力结构特征。在准静力平衡假设的前提下,根据ATOVS对“云娜”台风监测相匹配的4个时次数据,分别计算出相应的中心海平面最低气压,同中央气象台利用可见光和红外技术得到的台风报告值相比,平均偏差为11.8hPa,它随时间的变化能显示台风强度演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娜”台风 卫星微波垂直探测 暖核结构 中心海平面最低气压
下载PDF
0414号台风“云娜”的基本特征与强降水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根元 俞善贤 +2 位作者 何凤翩 陈国勇 余越辉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23-25,共3页
本文在概述0414号台风“云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天气动力学方法,结合气象物理场诊断、气象卫星云图分析、多卜勒雷达回波和数值预报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台风影响过程中强降水的主要成因,所提出的一些预报思路与线索对浙江台风暴雨的... 本文在概述0414号台风“云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天气动力学方法,结合气象物理场诊断、气象卫星云图分析、多卜勒雷达回波和数值预报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台风影响过程中强降水的主要成因,所提出的一些预报思路与线索对浙江台风暴雨的分析与预报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台风暴雨 数值预报 雷达回波 气象卫星云图 成因分析 天气 基本特征 基本情况 参考价值
下载PDF
非地转湿Q矢量在台风“云娜”暴雨过程中的分析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颜琼丹 蔡亲波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5-509,共5页
应用非地转湿Q矢量理论,对2004年8月12-15日台风“云娜”登陆后造成的大范围持续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能比较清楚地揭示台风暴雨的演变过程,非地转湿Q矢量的散度负值区和流场辐合区与未来12小时的强降水落区有... 应用非地转湿Q矢量理论,对2004年8月12-15日台风“云娜”登陆后造成的大范围持续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能比较清楚地揭示台风暴雨的演变过程,非地转湿Q矢量的散度负值区和流场辐合区与未来12小时的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非地转湿Q矢量的散度的垂直分布能够反映台风外围对流发展的深度,对判断台风在陆地上的维持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地转湿Q矢量 暴雨 台风“云娜”
下载PDF
0414号台风“云娜”登陆后西折路径和陆上维持机制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建海 沈桐立 薛根元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73,共8页
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针对登陆后的两大预报难点———路径突然西折和陆上长久维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的明显西折是由于副高突然加强造成的,地面3h变压、涡度变量、东西风分量变量等物... 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针对登陆后的两大预报难点———路径突然西折和陆上长久维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的明显西折是由于副高突然加强造成的,地面3h变压、涡度变量、东西风分量变量等物理量对短期台风路径预报非常有用.台风陆上的长久维持与低空水汽通道的连结、高空流出气流的强辐散、登陆后的移向和特殊的下垫面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0414号台风“云娜” 登陆台风 西折路径 长久维持 诊断分析
下载PDF
“云娜”台风的监视和预报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扬 岳智慧 郑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2,共3页
2004年“云娜”台风的监视和预报工作中,在应用常规天气资料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历史热带气旋资料、天气雷达资料和过去对台风与台风暴雨分析预报研究成果的运用。在台风登陆前、登陆过程中和登陆后三个不同阶段中,应用多种资料进行有针对... 2004年“云娜”台风的监视和预报工作中,在应用常规天气资料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历史热带气旋资料、天气雷达资料和过去对台风与台风暴雨分析预报研究成果的运用。在台风登陆前、登陆过程中和登陆后三个不同阶段中,应用多种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判断,并向防台风指挥部门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在防台工作中发挥了有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娜” 台风 监视 预报
下载PDF
台风“云娜”的热动力结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程锐 叶成志 +1 位作者 许爱华 尹珊建 《暴雨灾害》 200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对2004年8月登陆我国的台风"云娜"的热动力结构及其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从大尺度环境场、台风中尺度动力和热力场三维结构、台风云雨特征等多角度,对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式不仅较准确地再现了台... 对2004年8月登陆我国的台风"云娜"的热动力结构及其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从大尺度环境场、台风中尺度动力和热力场三维结构、台风云雨特征等多角度,对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式不仅较准确地再现了台风登陆前24h移动和演变的全过程,在移向、移速和登陆时间、地点上与实况十分接近,而且对台风系统中尺度结构、云雨特征的模拟与分析场及卫星观测也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的模拟工具是新开发的双重嵌套AREM模式,该模式是静力模式,但对台风仍有较强的模拟能力。此外,本试验无任何人为台风模型的嵌入是其中的一个特点,从而增加了试验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M模式 台风“云娜” 数值模拟 热动力结构
下载PDF
0414号“云娜”台风浪时空分布特征的遥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小燕 杨劲松 +2 位作者 黄韦艮 张荣 王隽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4期10-16,共7页
综合利用GFO、TOPEX/Poseidon、Jason-1和Envisat等4颗卫星高度计的有效波高数据以及QuickSCAT散射计的风场数据,分析了0414号"云娜"(RANANIM)台风浪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浪场和风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台风浪融合结果图... 综合利用GFO、TOPEX/Poseidon、Jason-1和Envisat等4颗卫星高度计的有效波高数据以及QuickSCAT散射计的风场数据,分析了0414号"云娜"(RANANIM)台风浪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浪场和风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台风浪融合结果图较好地显示了台风的移动路径,该路径与美国NASA提供的台风路径基本一致;(2)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娜"由热带风暴逐渐演变成强台风,它所生成的台风浪也越来越大,平均浪高由最初的5.5 m左右增至8.5 m左右,最大浪高从6.5 m增加到10.6 m;(3)台风浪中心与台风中心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台风浪相对于台风中心近似成对称(圆形)分布,其影响半径大概为400 -500 km;(4)结合由QuikSCAT散射计提供的风场数据可以发现,台风中心风速从20 m/s左右逐渐发展到30 m/s以上,海面对应的日平均浪高也由4 -5 m发展到6.5 -8.5 m,台风影响下出现的15 m/s以上风速的径向半径和分布范围与3 m以上浪高的径向半径和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娜 台风浪 卫星高度计 散射计 数据融合
下载PDF
台风云娜陆上维持原因浅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许映龙 高拴柱 刘震坤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6,共5页
利用台风年鉴、日本气象厅最佳路径资料、T213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高空观测资料对台风云娜登陆后长时间维持不消之原因进行了天气和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水汽源源不断的输送、中纬度天气系统与云娜相互作用在其北侧低层建立偏... 利用台风年鉴、日本气象厅最佳路径资料、T213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高空观测资料对台风云娜登陆后长时间维持不消之原因进行了天气和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水汽源源不断的输送、中纬度天气系统与云娜相互作用在其北侧低层建立偏东风急流和力管场,并且它始终处在高层强辐散流场东南侧或南侧的流出气流以及垂直切变小值区中是云娜在陆上维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天气动力学 陆上维持时间 路径 强度 大尺度环流背景
下载PDF
云娜台风加强及特大暴雨过程的多普勒速度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裴丽丝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1-15,共5页
浙江省温州市CINRAD-SA雷达站因其较好的地理位置,详细探测了在有效观测范围内云娜台风发展、演变、近海加强加速、登陆及西行衰亡的全部过程。利用其获取的强度场与速度场资料,结合台风定位资料及自动站雨量资料,分析了台风加强及特大... 浙江省温州市CINRAD-SA雷达站因其较好的地理位置,详细探测了在有效观测范围内云娜台风发展、演变、近海加强加速、登陆及西行衰亡的全部过程。利用其获取的强度场与速度场资料,结合台风定位资料及自动站雨量资料,分析了台风加强及特大暴雨时段的多普勒雷达强度场、速度场特征,发现多普勒雷达能捕捉到远距离台风的加强信息。这次台风造成了浙江省多场暴雨过程,多普勒速度场资料揭示了在台风这一暖心低压的背景下,高空西南急流的脉动、高空辐散的加强、台风北侧弱冷空气的触发与特大暴雨的良好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娜台风 强度变化 特大暴雨 多普勒雷达 速度场 急流脉动
下载PDF
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在MM5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建海 张广周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年第4期66-70,共5页
针对目前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所用初始场局限于NCEP和T213的现状,提出了应用日本数值预报产品(JMA,下同)格点资料做初始场的想法,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介绍。对台风Ranan im(0414)登陆浙江的路径、移速、强度和降水等方面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针对目前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所用初始场局限于NCEP和T213的现状,提出了应用日本数值预报产品(JMA,下同)格点资料做初始场的想法,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介绍。对台风Ranan im(0414)登陆浙江的路径、移速、强度和降水等方面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应用了JMA资料的MM5模式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预报精度,尤其在台风登陆时间和登陆地点上提高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数值产品 格点资料 MM5 初始场 台风rananim
下载PDF
2019年“利奇马”台风期间温州暴雨洪水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光跃 陈亚威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2年第11期17-18,23,共3页
2019年8月8-11日,受“利奇马”台风影响,温州乐清、永嘉等地发生历史罕见的强降水,暴雨中心福溪水库站水位创历史新高。该台风由于强度非常大、风力强、短历时雨量大,对当地造成严重的洪灾。文章分析了此次降雨的特点以及重现期,并与“... 2019年8月8-11日,受“利奇马”台风影响,温州乐清、永嘉等地发生历史罕见的强降水,暴雨中心福溪水库站水位创历史新高。该台风由于强度非常大、风力强、短历时雨量大,对当地造成严重的洪灾。文章分析了此次降雨的特点以及重现期,并与“云娜”台风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洪水发生的原因,以便掌握台风引发局部暴雨洪水形成条件及其变化规律,对该地区今后做好小流域防洪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奇马”台风 暴雨洪水 防洪减灾 “云娜”台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