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离子迁移假设与离子成矿说——以U、Th、K为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彭训才
-
机构
核工业华南
-
出处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06年第1期55-60,共6页
-
文摘
地壳岩石中存在U、Th、K分布特征带,而传统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特征带及其特征。根据岩石中存在着自由离子和3种电压,且这3种电压有随机械力加大而增高的性质提出了离子迁移假设,并对该假设进行了论证。从大量数据和图中提取U、Th、K分布特征带,根据特征带提出假设,再推理证明其假设成立。离子成矿说是建立在离子地质学基础上的成矿理论,认为成矿物质以离子形式迁移,通过化学反应沉淀富集,在有利地段形成矿床。提出了离子成矿说的5个法则。实践结果初步证明华南两研究区的离子成矿学说及推论是正确的。它们不仅能解释U、Th、K分布特征带及其特征,而且能解释化探找矿效果好的原因。
-
关键词
航空γ能谱
u、th、k分布特征带
离子迁移假设
离子成矿说
资源网
-
Keywords
aerial gamma spectrometer
characteristic belts of u, th, k distribution
hypothesis of ion migration
ion metallogeny
resources net
-
分类号
P623.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3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南海沉积物中U,Th分布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温孝胜
刘韶
张惠玲
秦佩玲
赵焕庭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出处
《热带海洋》
CSCD
1997年第3期32-40,共9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基金!900501
-
文摘
对采自南海深海中的两个柱样进行了分析。沉积速率分别为6.2cm·ka-1(317-82-25柱)和4.2cm·ka-1(90-37柱),均明显大于其他深海沉积速率,说明了南海这个边缘海的“放大效应”。此外,还分析了采自珠江口至外陆架的表层样,总结出从几元素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从河口一陆架边缘~半深海,U,几含量的变化趋势均为多~少一多,Th/U比为小→大→小;而碳酸盐含量则显示出少→多→少的分布规律,即U,Th的含量与碳酸盐含量成反比,这可能是碳酸盐的所谓“稀释效应”所致。铀含量随柱样深度的变化曲线基本上与氧同位素曲线相吻合,其相关系数达0.67,证明U含量变化可能具有气候意义。Th的高含量点亦落在冷期之内。文中还探讨了水中铀的来源去向,说明了它能反映气候变化的原因。
-
关键词
南海
沉积物
铀
钍
分布特征
古环境
-
Keywords
u and th isotopes, distributive characteristics, sedimentary rate, Oxygen isotope, climatic evolution
-
分类号
P736.45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
-
题名航空伽马能谱的找矿和地质研究潜力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彭训才
-
机构
核工业华南
-
出处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0-244,共5页
-
文摘
对地壳中U、Th、K分布特征带的研究,得到了离子迁移定律,离子成矿说和矿产地质调查评价五法则。华南2个研究区的实践初步验证它们是正确的,两区内都存在U、Th、K分布特征带,已知重要铀矿床和非铀矿床,预测出的富铀靶区,多金属矿远景区都分布在U、Th、K特征带范围内,在面上构成资源网,线上构成资源索。重要已知矿床,富铀靶区,多金属远景区都受构造、接触带等控制,多产在老地层内。航空伽马能谱的找矿潜力体现在航空伽马能谱异常和各矿种重要矿床形成机理相同的2个方面。航空伽马能谱查明的U、Th、K分布特征带是研究离子运动应力带的基本事实根据。
-
关键词
航空伽马能谱
u
th
k分布特征带
离子迁移定律
离子成矿说
矿产地质调查评价
-
Keywords
airborne gamma energy spectrum
u, th, k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 zones
ion migration law
ion metallogenic hypothesis
geological survey and appraisal of ore resources
-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川西龙门山前带雷四段气藏气水分布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李勇
王启颖
付辉
张岩
邓伟飞
廖曦璇
-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彭州气田(海相)开发项目部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6期41-48,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川西山前带潮坪相白云岩储层地震预测应用研究”(2017ZX05005-004-010)
中国石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龙门山前雷口坡组气藏综合评价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P16111)
-
文摘
利用钻井、录井、测井、实验分析、测试等资料,开展储层分析、流体识别、成藏分析等研究工作,对川西龙门山前带雷四段气藏的气水分布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雷四段上下两套储层的特征和流体组分均存在差异,纵向呈薄互层状,单层厚度薄,层数多,横向大面积分布;气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雷四段不同构造气水系统不同,同一构造南北两翼气水界面不同;上下储层段流体组分存在差异。气水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构造幅度的高低对气水分布起决定性作用;雷口坡组自身生烃能力差,成藏过程中气源不足,各局部圈闭充满度低,地层水分布广;潮坪相储层的发育位置、非均质性及断层的再次调整使气水分布进一步复杂化。
-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龙门山前带
雷四段
气水分布特征
-
Keywords
Sichuan basin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piedmont zone of Longmen mountain
gas-wate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4 th member of Leikoupo formation
-
分类号
TE112.3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