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4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脊髓损伤急性期前列腺素E1对血管相关因子的调节和微循环功能的保护
1
作者 王荣荣 黄玉珊 +1 位作者 李湘淼 白金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8-967,共10页
背景:前列腺素E1被证明在血管扩张、炎症、白细胞迁移和黏附中发挥调节作用,但其对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微循环的作用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目的:探讨在大鼠创伤性脊髓损伤急性期给予前列腺素E1对血管相关因子的调节和微循环功能的保护作... 背景:前列腺素E1被证明在血管扩张、炎症、白细胞迁移和黏附中发挥调节作用,但其对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微循环的作用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目的:探讨在大鼠创伤性脊髓损伤急性期给予前列腺素E1对血管相关因子的调节和微循环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24),即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前列腺素E1组。后两组用Allen’s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的体内模型,前列腺素E1组大鼠在脊髓损伤后15 min内立即尾静脉注射脂质前列腺素E110μg/kg。分别在损伤后2,24 h测定脊髓微循环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脊髓微血管直径和面积、脊髓含水量、血管功能调节因子(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栓素A2、前列环素、内皮素1)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脊髓损伤后2 h,前列腺素E1组大鼠的脊髓微血管直径及面积、脊髓微循环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脊髓含水量低于脊髓损伤组(P<0.05),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脊髓组织血栓素A2/前列环素及内皮素1质量浓度均低于脊髓损伤组(P<0.05);②脊髓损伤后24 h,前列腺素E1组大鼠的脊髓微血管面积、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脊髓含水量低于脊髓损伤组(P<0.05),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脊髓组织血栓素A2/前列环素及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质量浓度均低于脊髓损伤组(P<0.05);③脊髓损伤组大鼠损伤后24 h的脊髓微血管直径及面积、脊髓微循环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损伤后2 h(P<0.05),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脊髓组织血栓素A2/前列环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质量浓度均高于损伤后2 h(P<0.05),但是脊髓组织内皮素1质量浓度低于损伤后2 h(P<0.05);④前列腺素E1组大鼠损伤后24 h的脊髓微循环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低于损伤后2 h(P<0.05),脊髓微血管直径及面积、脊髓含水量高于损伤后2 h(P<0.05);⑤以上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大鼠伤后即刻静脉给予前列腺素E1,可调节血管功能调节因子、炎症因子并改善脊髓损伤后脊髓微循环,这为寻找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药物提供了潜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前列腺素e1 脊髓微循环 微循环障碍 炎症因子 血管功能调节因子
下载PDF
UPLC-Q-TOF-MS^(E)结合UNIFI数据库技术快速分析五倍子化学成分及对大鼠血管药理作用机制
2
作者 章洪 戴勤聪 +3 位作者 黄淑娴 欧洋帆 王家龙 谢作钢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7期952-956,共5页
目的 鉴定五倍子化学成分并探究其舒张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五倍子UNIFI数据库。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E))与UNIFI数据处理平台,鉴定五倍子中的化学成分。用大鼠胸主动脉环实验探究五... 目的 鉴定五倍子化学成分并探究其舒张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五倍子UNIFI数据库。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E))与UNIFI数据处理平台,鉴定五倍子中的化学成分。用大鼠胸主动脉环实验探究五倍子提取物舒张血管的作用和其有效的物质成分发挥作用的机制。结果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UNIFI数据库快速分析鉴定五倍子化学成分60种。五倍子提取物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在药理通路中,它可能影响平滑肌细胞内Ca2+的释放和外钙内流,从而发挥作用。结论 本研究首次采用UPLC-Q-TOF-MS^(E)结合UNIFI数据库对五倍子提取物进行鉴定。从五倍子提取物中鉴定出60种化合物。酚酸类占比较大,其药理作用可能是酚酸类化合物通过内皮依赖和内皮非依赖途径激活一氧化氮合酶发挥舒张血管的作用。药理通路其可能为通过促进平滑肌细胞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提取物 uplc-q-tof-MS^(e) 舒张血管 作用机制
下载PDF
Cohort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wit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3
作者 Jiang-Yu Bian Yu-Fang Feng +1 位作者 Wen-Ting He To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have a low incidence rate,poor biological activity,suboptimal response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s,and a poor prognosis.In the previous cohor...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have a low incidence rate,poor biological activity,suboptimal response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s,and a poor prognosis.In the previous cohort study on mCRC conducted by our team,it was observed that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prolong the overall survival(OS)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Therefore,we further explored the survival benefits in the population with BRAF V600E mutant mCRC.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ETHODS A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on patients with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dmitted to Xiyuan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22.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cohorts.RESULTS A total of 34 cases were included,with 23 in Chinese-Western medicine cohort(cohort A)and 11 in Western medicine cohort(cohort B).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was 19.9 months in cohort A and 14.2 months in cohort B,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38,hazard ratio=0.46).The 1-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95.65%(22/23),39.13%(9/23),and 26.09%(6/23)in cohort A,and 63.64%(7/11),18.18%(2/11),and 9.09%(1/11)in cohort B,respectively.Subgroup analysi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dian OS between the two cohorts in the right colon,liver metastasis,chemotherapy,and first-line treatment subgroups(P<0.05).CONCLUSIO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prolong the survival and reduce the risk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BRAF V600E muta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with more pronounced benefit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right colon involvement,liver metastasis,combined chemotherapy,and first-lin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BRAF V600e mutatio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hort study
下载PDF
Liver as a new target organ in Alzheimer's disease:insight from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nd its role in amyloid-beta clearance
4
作者 Beibei Wu Yuqing Liu +4 位作者 Hongli Li Lemei Zhu Lingfeng Zeng Zhen Zhang Weijun Pe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3期695-714,共20页
Alzheimer's disease,the primary cause of dementia,is characterized by neuropathologies,such as amyloid plaques,synaptic and neuronal degeneration,and neurofibrillary tangles.Although amyloid plaques are the primar... Alzheimer's disease,the primary cause of dementia,is characterized by neuropathologies,such as amyloid plaques,synaptic and neuronal degeneration,and neurofibrillary tangles.Although amyloid plaques are the primary characteristic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peripheral organs,targeting amyloid-beta clearance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has shown limited clinical efficacy in Alzheimer's disease treatment.Metabolic abnormalities are commonly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The liver is the primary peripheral organ involved in amyloid-beta metabolism,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Notably,impaired cholesterol metabolism in the liver may exacerbate the develop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In this review,we explore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elucidate the role of the liver in amyloid-beta clearance and cholesterol metabolism.Furthermore,we propose that restoring normal cholesterol metabolism in the liver could represent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addressing Alzheimer'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A1 Alzheimer's disease AMYLOID-BeTA apolipoprotein e cholesterol metabolism LIVeR liver X receptor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 peripheral clearance 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E快速分析绵茵陈中化学成分 被引量:22
5
作者 于红红 高晓燕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5期656-661,共6页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对绵茵陈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Acquity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和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采用ES...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对绵茵陈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Acquity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和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采用ESI电喷雾源正离子模式检测。通过自建数据库与UNIFI自带数据库结合检索得到初筛化合物,人工复核各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子质量、特征碎片等信息,并结合对照品信息和文献信息对其进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41个化合物,包括13个黄酮类、6个香豆素类、11个有机酸类和11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9个化合物为在绵茵陈中首次发现。结论对绵茵陈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的分析,为绵茵陈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 绵茵陈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E的凝固型酸奶的代谢图谱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越男 席晓敏 +1 位作者 米智慧 孙天松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13,共5页
将益生菌L.Plantarum P-8与传统酸奶发酵剂YC-X11共同接种进行发酵乳制备,采用UPLC-Q-TOF MSE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凝固型酸奶的代谢图谱。结果表明:L.Plantarum P-8和YC-X11共同发酵的酸奶和传统酸奶的的BPI基峰图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发酵... 将益生菌L.Plantarum P-8与传统酸奶发酵剂YC-X11共同接种进行发酵乳制备,采用UPLC-Q-TOF MSE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凝固型酸奶的代谢图谱。结果表明:L.Plantarum P-8和YC-X11共同发酵的酸奶和传统酸奶的的BPI基峰图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发酵剂发酵的凝固型酸奶中,共鉴定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缬氨酸、4-羟基苯乳酸、泛酸、4-吡哆酸、柠檬酸、胆碱、乙酰胆碱、His-Val、Trp-Ser等43个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代谢图谱 uplc-q-tof MS e 代谢组学
下载PDF
UPLC-Q-TOF MS^E方法快速分析黄柏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1
7
作者 崔杏 陈瑞 +1 位作者 郑萍 汤磊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6期105-107,共3页
采用UPLC-Q-TOF MS^E技术结合UNIFI数据库对黄柏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鉴定。根据UNIFI数据库,进行数据筛查,对于已知成分依据其精确分子质量、特征离子、质谱裂解规律、色谱保留时间等信息并结合文献报道对其进行验证。本实验共鉴定出1... 采用UPLC-Q-TOF MS^E技术结合UNIFI数据库对黄柏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鉴定。根据UNIFI数据库,进行数据筛查,对于已知成分依据其精确分子质量、特征离子、质谱裂解规律、色谱保留时间等信息并结合文献报道对其进行验证。本实验共鉴定出15个化合物,对黄柏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为黄柏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全面表征黄柏指纹图谱提供依据。本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处理策略,快速描述了草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q-tof MS^e UNIFI数据库 黄柏 快速鉴定
下载PDF
UPLC-Q-TOF-MS^E技术结合UNIFI数据库快速定性分析补气通络颗粒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壮壮 刘峰 +3 位作者 孙宇宏 丁腾 程薇薇 苏英英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77-483,共7页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E)结合UNIFI数据平台对补气通络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方法应用时间依赖型MSE法采集样品质谱数据,结合自动检出及人工核对方法分析补气通络颗粒的化学成分。...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E)结合UNIFI数据平台对补气通络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方法应用时间依赖型MSE法采集样品质谱数据,结合自动检出及人工核对方法分析补气通络颗粒的化学成分。结果通过UNIFI数据库自动检测结果、搜索在线和离线数据库以及人工核对相关文献,鉴定黄酮类、皂苷类、萜类、酯类、氨基酸和酚酸类共72种化合物。其中,7种来自红芪,14种来自三七,24种来自泽泻,9种来自当归,2种来自川芎,6种来自蝉蜕,6种来自郁金,4种来自桂枝。结论本方法可快速定性分析补气通络颗粒的多种化学成分,为补气通络颗粒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解析、作用机制阐明和组分配伍中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通络颗粒 uplc-q-tof-MS^e UNIFI数据库
下载PDF
UPLC-Q-TOF-MS^(E)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分析加味逍遥丸化学成分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健 刘子维 +9 位作者 刘莹 张美玉 李孟莹 张海鸣 聂颖兰 权建野 闫寒 彭娟 栗俞程 杨书彬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E))对加味逍遥丸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为复方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柱(2.1 mm×100 mm,1.7μm,Waters),...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E))对加味逍遥丸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为复方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柱(2.1 mm×100 mm,1.7μm,Waters),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量5μL,流速0.3 mL·min^(-1),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2种模式下进行复方质谱检测与分析,并且使用UNIFI平台对MS^(E)模式下采集的质谱数据,结合化合物准分子离子、质谱裂解途径及标准品进行结构确认。结果通过分析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和二级质谱特征碎片离子,并且结合标准品裂解规律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共鉴定了其中78个化学成分,包括3个倍半萜类成分、4个苯丙素类成分、13个单萜类成分、7个酚类成分、5个环烯醚萜类成分、10个黄酮类成分、23个三萜类成分及13个其他类成分。结论运用UPLC-Q-TOF-MS^(E)技术可快速分析鉴定复方加味逍遥丸的主要化合物类型,可为复方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逍遥丸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e)) 化学成分 UNIFI平台
下载PDF
UPLC-Q-TOF MS^E技术结合UNIFI数据库筛查方法快速分析巴戟天化学成分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美玲 张清清 +8 位作者 付爽 刘月红 梁钏镭 陈娜 丁永胜 王海丽 瞿晓梅 赵保胜 高晓燕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2,共8页
采用UPLC-Q-TOF MS^E技术结合UNIFI数据库筛查方法对巴戟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鉴定。对于已知化合物,利用其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等信息补充完善UNIFI数据库,进行数据筛查,依据其精确分子质量、特征离子、中性丢失、MS/MS裂解规律... 采用UPLC-Q-TOF MS^E技术结合UNIFI数据库筛查方法对巴戟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鉴定。对于已知化合物,利用其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等信息补充完善UNIFI数据库,进行数据筛查,依据其精确分子质量、特征离子、中性丢失、MS/MS裂解规律、色谱保留行为等信息,结合对照品信息和文献报道等对其进行验证;对于未知成分,根据其精确分子质量、质谱裂解碎片、色谱保留行为以及已知同类化合物的特征碎片,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本实验共鉴定出110个化合物,包括8个寡糖类、12个环烯醚萜类、58个蒽醌类化合物和32个其他类化合物;推断出8个未知化合物,包括1个有机酸、2个苷类化合物、5个环烯醚萜类成分,其中4个是潜在的新化合物,另外4个为巴戟天中首次发现的化合物。该方法可对巴戟天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全面的分析,为巴戟天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q-tof MSe UNIFI数据库 巴戟天 快速鉴定 表征
下载PDF
UPLC-Q-TOF-MS^E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快速分析补骨脂化学成分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丁玉婷 郑竹宏 +7 位作者 赵仁云 张娜 孙玉杰 李剑豪 王景红 罗杰 贾珊珊 孙毅坤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9-745,共1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补骨脂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UPLC-Q-TOF-MSE技术采集补骨脂甲醇提取物的质谱数据,并通过UNIFI筛查平台结合各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补骨脂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UPLC-Q-TOF-MSE技术采集补骨脂甲醇提取物的质谱数据,并通过UNIFI筛查平台结合各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分子式、特征碎片与文献数据及标准品信息,共鉴定出补骨脂提取物中的44种化合物,包括28种黄酮类、10种香豆素类、2种单萜类和4种其他成分化合物,其中12种成分为首次在补骨脂中发现。该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补骨脂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e) UNIFI 化学成分 化合物鉴定
下载PDF
UPLC-Q-TOF-MS^E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快速分析刺梨籽中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剑豪 杨天歌 +5 位作者 张娜 孙玉杰 曲玉霞 曹一佳 林宏英 陶欧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6,I0003,共12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E)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刺梨籽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UPLC-Q-TOF-MS E技术采集刺梨籽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质谱数据,并通过UNIFI筛查平台结合各化合物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E)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刺梨籽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UPLC-Q-TOF-MS E技术采集刺梨籽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质谱数据,并通过UNIFI筛查平台结合各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分子式、特征性碎片离子以及相关文献数据,共鉴定出刺梨籽提取物中的55种化合物,包括19种黄酮和36种三萜类化合物。该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刺梨籽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籽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e) UNIFI 特征性碎片离子 化合物鉴定
下载PDF
益胃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对Cyclin E、Th17/Treg比值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立业 张艳彬 +4 位作者 朱亚楠 常玉娟 李晶 柳康康 朱玉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2728-2732,共5页
目的分析益胃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效果及对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水平、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确诊的1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益胃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效果及对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水平、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确诊的1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益胃解毒方组、六君子汤组、益胃解毒方+六君子汤组,每组50例。益胃解毒方组使用益胃解毒方治疗,六君子汤组使用六君子汤治疗,益胃解毒方+六君子汤组使用益胃解毒方联合六君子汤治疗,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3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Cyclin E水平、Th17/Treg比值、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益胃解毒方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六君子汤组和益胃解毒方+六君子汤组,且益胃解毒方+六君子汤组高于六君子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益胃解毒方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六君子汤组和益胃解毒方+六君子汤组,且益胃解毒方+六君子汤组低于六君子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Cyclin E水平、Th17/Treg比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益胃解毒方组Cyclin E水平、Th17/Treg比值低于六君子汤组和益胃解毒方+六君子汤组,且益胃解毒方+六君子汤组低于六君子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胃解毒方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六君子汤组和益胃解毒方+六君子汤组,且益胃解毒方+六君子汤组低于六君子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Cyclin E、Th17/Treg表达,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益胃解毒方 细胞周期蛋白e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SPE-UPLC-Q-TOF MS测定育发化妆品中人参和甘草类功效成分
14
作者 席绍峰 李慧勇 +6 位作者 谭建华 王继才 熊小婷 赵田甜 冼燕萍 郭新东 徐汉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1-349,共9页
建立了甲醇超声提取,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SPE)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测定育发化妆品中3种人参皂甙(Rg1、Rb1、Re)和2种甘草类功效成分(甘草次酸和光甘草定)。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MAX(500g... 建立了甲醇超声提取,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SPE)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测定育发化妆品中3种人参皂甙(Rg1、Rb1、Re)和2种甘草类功效成分(甘草次酸和光甘草定)。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MAX(500g/6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甲醇-0.0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色谱柱HSS T3(2.1m×100mm×1.8μm)上分离,于UPLC-Q-TOF MS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同时,对固相萃取条件和色谱-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方法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5种目标化合物在5~200μg/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3~0.1mg/kg(S/N=3);在膏霜和洗发水基质中的加标回收率为71.9%~94.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4%(n=6);分子质量偏差小于5×10-6。该方法适用于育发化妆品(特别是表面活性剂及油脂含量高的样品)中人参皂甙和甘草类功效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SPe)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育发化妆品 人参 甘草 功效成分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的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丹 黄小洁 +5 位作者 吴华伟 孙淼 陈延飞 秦义娴 侯力丹 薛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BVDV E2蛋白,Western blot证实目的蛋白可与BV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优化结果显示,E2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最佳封闭液为1%明胶,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400,最佳血清作用方式为37℃作用30 min,酶标抗体的最佳作用方式为1∶2000稀释、37℃作用30 min,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室温20 min,阳性临界值为OD 450≥0.423。与血清中和试验法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7.8%,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与牛常见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说明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大批量样本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e2蛋白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建新 王琳茜 +3 位作者 朱波 时沛 孙义长 韩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3-858,共6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MT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0、80、160、320μmol·L^(-1))对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MT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0、80、160、320μmol·L^(-1))对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E2F1、MMP-2、MMP-9、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迁移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侵袭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E2F1 mRNA与E2F1蛋白表达量相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中MMP-2、MMP-9、BCL-2蛋白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BCL-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能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抑制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同时还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E2F1因子下调MMP-2、MMP-9、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e2F1 胃癌 增殖 迁移和侵袭 凋亡
下载PDF
载脂蛋白E联合临床相关指标预测阿尔兹海默病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7
作者 吴天晨 杨卉 +1 位作者 梁艳 杨永刚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 以载脂蛋白E(ApoE)为基础,结合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常见指标,构建阿尔兹海默病发病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从南京市中医院大数据平台中,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两年时间内,阿尔兹海默病患者61例,模糊匹配健... 目的 以载脂蛋白E(ApoE)为基础,结合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常见指标,构建阿尔兹海默病发病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从南京市中医院大数据平台中,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两年时间内,阿尔兹海默病患者61例,模糊匹配健康体检者111例。利用LASSO回归筛选危险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10折交叉进行区分度验证,bootstrap法进行校准度验证,临床决策曲线评判预测模型的临床指导性,最后以列线图可视化呈现临床预测模型。结果 筛选出12个变量,最终纳入4个危险因素:年龄、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3)、性别、ApoE。全样本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10折交叉9次验证后ROC曲线下平均面积为0.864;采用Bootstrap法抽样及Hosmer-Lemeshow校准度检验,结果χ^(2)=6.496,P=0.592>0.05。临床决策曲线阈值概率区间为1%~88.6%。结论 利用年龄、游离三碘甲状腺素、性别、 ApoE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可以预警阿尔兹海默病,开展早期预防干预,减缓该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阿尔兹海默病 预测模型 载脂蛋白e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张春满 梁晨 +4 位作者 曹慧琴 杨延庆 胡国良 折刚刚 韦玮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02-907,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TBI患者135例为TBI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TBI亚组(GCS评分13~15分,54例)、中...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TBI患者135例为TBI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TBI亚组(GCS评分13~15分,54例)、中度TBI亚组(GCS评分9~12分,45例)、重度TBI亚组(GCS评分3~8分,36例),再根据患者90 d预后分为不良预后亚组(35例)和良好预后亚组(100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锌比色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比较TBI组与健康对照组和不同病情程度TBI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与GC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BI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对TBI患者90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BI组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降低(t/P=10.836/<0.001、10.160/<0.001);不同病情程度TBI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比较,轻度TBI亚组>中度TBI亚组>重度TBI亚组(F/P=41.858/<0.001、104.911/<0.001)。135例TBI患者90 d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5.93%(35/135);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与GCS评分均呈正相关(r s=0.709/<0.001、0.698/<0.001);GCS评分增加、血清锌升高、维生素E升高为TB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809(0.690~0.950)、0.706(0.590~0.845)、0.726(0.599~0.880)],基底池异常、中线移位≥5 mm为TB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5.989(1.492~24.036)、3.378(1.045~10.922)];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TBI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783、0.774、0.856,二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单独预测(Z/P=2.580/0.010、2.727/0.006)。结论TBI患者血清锌、维生素E水平降低,与病情程度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对TBI患者不良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血清锌 维生素e 病情程度 预后
下载PDF
LncRNA ZEB1-AS1和LncRNA SOX2OT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德娇 凌娜 +3 位作者 李正翔 乔玲 张淼淼 夏露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1反义链1(LncRNA ZEB1-AS1)和长链非编码RNA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重叠转录本(LncRNA SOX2OT)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21年11月—2023年12月在武汉大学...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1反义链1(LncRNA ZEB1-AS1)和长链非编码RNA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重叠转录本(LncRNA SOX2OT)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21年11月—2023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DN患者106例为DN组,并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亚组43例(<30 mg)、微量蛋白尿亚组39例(30~<300 mg)、大量蛋白尿亚组24例(≥300 mg),另选取同期医院单纯糖尿病患者106例作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LncRNA ZEB1-AS1、LncRNA SOX2OT水平;Pearson法分析LncRNA ZEB1-AS1和LncRNA SOX2OT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分析影响DN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因素。结果DN组血清LncRNA ZEB1-AS1、LncRNA SOX2OT水平低于对照组(t=11.471、10.257,P均<0.001)。血清LncRNA ZEB1-AS1、LncRNA SOX2OT比较,正常尿蛋白亚组>微量尿蛋白亚组>大量尿蛋白亚组(F=58.720、117.722,P均<0.001),BUN、SCr、UA水平比较,正常尿蛋白亚组<微量尿蛋白亚组<大量尿蛋白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2.493、595.589、53.178,P均<0.001);LncRNA ZEB1-AS1、LncRNA SOX2OT分别与BUN、SCr、UA呈负相关(r=-0.487、-0.498、-0.521,-0.527、-0.515、-0.534,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长及高BUN、SCr、UA水平是影响DN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OR(95%CI)=1.672(1.128~2.479)、2.839(1.534~5.253)、2.754(1.512~5.017)、2.693(1.464~4.954)],高LncRNA ZEB1-AS1、LncRNA SOX2OT是保护因素[OR(95%CI)=0.875(0.798~0.959)、0.898(0.832~0.969)]。结论血清LncRNA ZEB1-AS1、LncRNA SOX2OT水平与DN患者肾功能有关,可能是评估DN患者肾功能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长链非编码RNA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1反义链1 长链非编码RNA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重叠转录本 肾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E)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地安消胶囊干预2型糖尿病的主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魏 单莉 +2 位作者 朱梦情 刘晓闯 高家荣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2年第5期418-428,共11页
目的运用UPLC-Q-TOF-MS^(E)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黄地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MS^(E)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黄地安消胶囊后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确定药物的入血成分,并通过Swiss T... 目的运用UPLC-Q-TOF-MS^(E)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黄地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MS^(E)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黄地安消胶囊后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确定药物的入血成分,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中检索T2DM相关作用靶点。所得成分疾病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黄地安消胶囊28个入血原型成分作用于495个靶点,与782个T2DM相关靶点交集获得黄地安消胶囊治疗T2DM的潜在作用靶点基因141个;PPI进一步筛选出关键靶点VEGFA、AKT1、SRC、EGFR等。GO富集分析中生物学过程条目5050个,细胞组分条目431个,分子功能条目802个;KEGG富集分析获得与关键靶点相关通路19条。RT-q PCR和Westernblot实验结果表明,黄地安消胶囊含药血清可调控HUVECs中VEGFA、AKT1、SRC、EGFR的表达。结论黄地安消胶囊28个入血成分中木兰花碱、高良姜素、槲皮素等可能通过作用于VEGFA、AKT1、SRC、EGFR调控AGE-RAGE糖尿病并发症和AMPK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地安消胶囊 2型糖尿病 uplc-q-tof-MS^(e)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