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mass Control via UV Lamp Application and Nutrient Supply Restriction in the Biofiltration of Gaseous VOCs
1
作者 Takashi Higuchi Kokoro Hashizum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CAS 2024年第3期97-104,共8页
Biofiltration may have clogging problems owing to excess biomass growth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gaseous pollutants.In this study,we employed an UV(Ultraviolet)lamp and controlled the nutrient supply to conduct a biofi... Biofiltration may have clogging problems owing to excess biomass growth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gaseous pollutants.In this study,we employed an UV(Ultraviolet)lamp and controlled the nutrient supply to conduct a biofiltration process for treating 2-butanone(MEK:Methyl Ethyl Ketone)and toluene in a gas stream.Two methods of UV lamp usage(direct and indirect irradiation)and several nutrient supply methods were tested.However,no clear effect was observed with either UV usage.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97%of the MEK and 69%of the toluene gases were removed after 29 s of EBRT(Empty Bed Retention Time).The inlet loads were 18 and 19 mg/(m^(3)·h)for MEK and toluene,respectively.Under these conditions,23 g-N/(m^(3)·day)of nitrate-nitrogen was consumed.Excess biomass growth occurred during simultaneous excess nutrient supply and a persistent irrigation schedule.In this study,we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 use of a dense nitrate solution to deliver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nutrients and moisture,and the optimal irrigation frequency was four times per wee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FILTRATION gaseous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nutrient supply uv lamp ozone
下载PDF
Crystal Growth of Cu6(Ge,Si)6O18&#183;6H2O and Assignment of UV-VIS Spectra in Comparison to Dehydrated Dioptase and Selected Cu(II) Oxo-Compounds Including Cuprates
2
作者 Hans Hermann Otto 《World Journal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2017年第3期57-79,共23页
Low-dimensional quantum spin systems with the Cu2+ central ion are still in the focus of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Here is reported on growth of mm-sized single-crystals of the low-dimensional S = 1/2 spi... Low-dimensional quantum spin systems with the Cu2+ central ion are still in the focus of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Here is reported on growth of mm-sized single-crystals of the low-dimensional S = 1/2 spin compound Cu6(Ge,Si)6O18&#183;6H2O by a diffusion technique in aqueous solution. A route to form Si-rich crystals down to possible dioptase, the pure silicate, is discussed. Motivated by previously reported incorrect assignments of UV-VIS spectra, the assignment of dd excitations from such spectra of the hexahydrate and the fully dehydrated compound is proposed in comparison to dioptase and selected Cu(II) oxo-compounds using bond strength considerations. Non-doped cuprates as layer compounds show higher excitation energies than the title compound. However, when the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 energy as Jz&#183;ln(2) is taken into account for cuprates, a singl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qe excitation energy and equatorial Cu(II)-O bond strength is confirmed for all compounds. A linear representation is also confirmed between 2A1g energies and a function of axial and equatorial Cu-O bond distances if auxiliary axial bonds are used for four-coordinated compounds. The quotient Dt/Ds of experimental orbital energies deviating from the general trend to smaller values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H2O respectively Cl&minus;axial ligands in comparison to oxo-ligands, whereas larger Dt/Dqe values indicate missing axial bonds. The quotient of the excitation energy 2A1g by 2&#183;2Eg-2B2g allows checking for correctness of the assignment an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axial oxo-ligands and others like H2O or Cl&min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optase Ge-Dioptase Copper(II) compounds CUPRATES Crystal Growth uv-VIS Spectroscopy EPR Color d-d Excitations Bond Strength Super-Exchange Interaction
下载PDF
UV-TiO_(2)-PS光催化降解煤化工废水中含氮有机物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莉荣 宛艳玉 +1 位作者 王瑞 谷振超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318,共6页
比较了由紫外光(UV)、TiO_(2)、H_(2)O_(2)、过硫酸盐(PS)组合而成的5种工艺对溶液中喹啉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分析了影响UV-TiO_(2)-PS降解喹啉的主要因素和降解机理,考察了该体系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5种体... 比较了由紫外光(UV)、TiO_(2)、H_(2)O_(2)、过硫酸盐(PS)组合而成的5种工艺对溶液中喹啉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分析了影响UV-TiO_(2)-PS降解喹啉的主要因素和降解机理,考察了该体系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5种体系对喹啉的去除效果依次为UV-TiO_(2)-PS>UV-TiO_(2)-H_(2)O_(2)>UV-PS>UV-H_(2)O_(2)>UV-TiO_(2),氧化剂H_(2)O_(2)或PS与UV-TiO_(2)联用,能提高喹啉去除率;在喹啉溶液初始质量浓度20 mg/L、TiO_(2)加入量1.2 g/L、PS加入量0.012 mol/L、初始pH 6.5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光反应150 min,喹啉去除率为97.07%,光反应180 min,TOC去除率为72.32%;在UV-TiO_(2)-PS降解喹啉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光反应150 min,该体系对吡啶和吲哚的去除率分别为41.12%和80.13%;UV-TiO_(2)-PS氧化降解喹啉过程中,活性物种的贡献依次为SO_(4)^(-)·>O_(2)-·>·O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喹啉 含氮杂环化合物 紫外光(uv) TiO_(2) 过硫酸盐(PS) 高级氧化
下载PDF
Effect of Postharvest UV-C Irradiation on Phenolic Compound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omato Fruit During Storage 被引量:15
4
作者 LIU Chang-hong CAI Lu-yun +2 位作者 LU Xian-ying HAN Xiao-xu YING Tie-j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SCD 2012年第1期159-165,共7页
Mature-green tomato fruit (Solanum lycopersicum cv. Zhenfen 202)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UV-C irradiation at 2, 4, 8, and 16 kJ m-2 and then stored under the dark at 14°C and 95% relative humidity (RH) for ... Mature-green tomato fruit (Solanum lycopersicum cv. Zhenfen 202)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UV-C irradiation at 2, 4, 8, and 16 kJ m-2 and then stored under the dark at 14°C and 95% relative humidity (RH) for 35 d. Of these four doses, UV-C irradiation at 4 and 8 kJ m-2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tal phenolic contents in present tomato fruit by 21.2 and 20.2%,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UV-C irradiation at 4 or 8 kJ m-2 promoted the accumul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and increase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2 or 16 kJ m-2 UV-C irradiation also enhanced antioxidant activity, but to a lesser extent. Seven phenolic compounds, viz., gallic acid, (+)-catechin, chlorogenic acid, cafferic acid, syringic acid, p-coumaric acid, and quercetin in tomato fruit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by HPLC. Gallic acid was the major phenolic compound in tomato fruit an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ntioxidant activity. 4 or 8 kJ m-2 UV-C irradi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gall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syringic acid, p-coumaric acid, and quercetin. The optimum dose of UV-C irradiation in terms of increased phenolic compound content and enhanced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to be 4 or 8 kJ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ATO postharvest uv-C irradiation STORAGE antioxidant activity phenolic compounds
下载PDF
基于新有机污染物风险控制的UV/H_(2)O_(2)-BAC深度处理技术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瑞宝 李桂芳 +5 位作者 潘章斌 宋武昌 张苏岭 王猛 姚恒军 杜振齐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44-50,共7页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新国标的颁布实施对饮用水高效净化提出了新的挑战。现状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对新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紫外/过氧化氢-生物活性炭(UV/H_(2)O_(2)-BAC)组合工艺是一种可行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文中...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新国标的颁布实施对饮用水高效净化提出了新的挑战。现状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对新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紫外/过氧化氢-生物活性炭(UV/H_(2)O_(2)-BAC)组合工艺是一种可行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文中提出了UV/H_(2)O_(2)-BAC工艺组成、设计要点,并与O_(3)-BAC工艺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结合UV高级氧化技术中试研究结果及实际工程应用案例,总结评估了UV高级氧化深度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及运行管理要求,以期为水厂深度工艺选择提供可行的工程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新有机污染物 嗅味物质 深度处理 紫外高级氧化工艺 臭氧活性炭工艺
下载PDF
紫外吸收剂/环烷油对高寒区SBS沥青路面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峰 王正 +3 位作者 傅珍 唐钰杰 祝崇鑫 武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在高寒高海拔地区路用性能,选择不同掺量的紫外吸收剂(UV-531)/环烷油(NPO)对SBS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研究复合改性剂对S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样SBS沥青,UV-531/NPO复合改性剂能显著提高SB...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在高寒高海拔地区路用性能,选择不同掺量的紫外吸收剂(UV-531)/环烷油(NPO)对SBS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研究复合改性剂对S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样SBS沥青,UV-531/NPO复合改性剂能显著提高SBS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和感温性能,但会降低沥青的高温性能(延度增加117.6%,当量脆点和感温系数分别降低52.0%和11.9%,当量软化点降低2.3℃)。同时,复合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弯曲劲度模量降低9.61%,最大弯拉应变提升11.20%),然而对其高温稳定性与水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程度消极影响。高寒高海拔地区主要考虑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因此,UV-531/NPO复合改性沥青路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高海拔 uv-531/NPO 复合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下载PDF
稀土与丙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FTIR和UV/VIS光谱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一心 杨宜康 +3 位作者 白晋涛 王党辉 王艳 马益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20-1123,共4页
用氯化稀土 (La ,Pr ,Eu)与α 丙氨酸、咪唑固体混配体配合物以及对应稀土盐、配体α 氨基酸和咪唑进行了FTIR光谱和固体UV/VIS、水溶液UV/VIS光谱测试 ,分析了配合物的光谱特性 ,讨论了配体和Ln(Ⅲ )
关键词 丙氨酸 咪唑 稀土三元配合物 FTIR光谱 固体uv/VIS光谱 液体uv/VIS光谱
下载PDF
He-Ne激光对小麦幼苗增强UV-B辐射损伤的修复效应 被引量:23
8
作者 韩榕 岳明 王勋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63-269,共7页
采用 He- Ne激光辐照对增强 UV- B辐射后小麦幼苗的损伤修复作用进行了研究。小麦种子在盛有湿滤纸的培养皿内 2 5℃下进行萌发。萌发后小麦幼苗在光合有效辐射 (PAR)为 2 2 0 μmol· m- 2 · S- 1的光背景下 ,经 1 0 .0 8k J&... 采用 He- Ne激光辐照对增强 UV- B辐射后小麦幼苗的损伤修复作用进行了研究。小麦种子在盛有湿滤纸的培养皿内 2 5℃下进行萌发。萌发后小麦幼苗在光合有效辐射 (PAR)为 2 2 0 μmol· m- 2 · S- 1的光背景下 ,经 1 0 .0 8k J·m- 2 · d- 1的增强 UV- B辐射 ,然后再用 5m W· mm- 2的 He- Ne激光进行辐照。通过小麦幼苗丙二醛 (MDA)、抗坏血酸 (As 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紫外吸收物含量及活性的变化 ,测定了 He- Ne激光对小麦 UV- B损伤修复的作用。结果显示 ,MDA、SOD、As A和紫外吸收物的变化同小麦幼苗损伤修复的能力相关联。He- Ne激光辐照可使 UV- B辐射后小麦幼苗 MDA的含量明显减少、As 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增强及紫外吸收物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增强 UV- B对小麦幼苗生理水平的辐射损伤 ,能够被一定剂量的 He- Ne激光辐照而得到部分修复。但是 ,采用同等波长和功率的红光照射 ,其 MDA、SOD、As A和紫外吸收物均无明显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HE-NE激光 uv-B MDA SOD ASA 紫外吸收物 辐射损伤 修复作用
下载PDF
亚热带植物叶片UV-B吸收化合物的积累 被引量:22
9
作者 林植芳 林桂珠 +1 位作者 彭长连 孔国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0-95,共6页
供试的57种亚热带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其叶片UV-B吸收化合物在280nm~330nm有1个或2个吸收峰。以单位面积为基数表示的UV-B吸收化合物吸收率为乔木>灌木>草本;阳生植物>阴生植物。降低生长光强至自然光的40... 供试的57种亚热带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其叶片UV-B吸收化合物在280nm~330nm有1个或2个吸收峰。以单位面积为基数表示的UV-B吸收化合物吸收率为乔木>灌木>草本;阳生植物>阴生植物。降低生长光强至自然光的40%和16%,荷木,黧蒴,黄果厚壳桂和马尾松叶片的UV-B吸收化合物减少8%~48%。化工厂和电厂附近生长的植物叶片UV-B吸收化合物吸收率呈现增高或降低两种变化类型。结果表明叶片具有抵御UV-B辐射损伤作用的UV-B吸收化合物的积累受植物基因型、生活型、生态型的控制和环境因子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呼吸化合物 亚热带植物 叶片 空气污染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美丽风毛菊PSⅡ光化学效率和色素含量对UV-B辐射的响应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伟 尚艳霞 +1 位作者 师瑞 师生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8-205,共8页
以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为材料,在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季的不同月份,采用短期滤除太阳辐射光谱中UV-B成分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PSⅡ光化学效率、光合色素和紫外吸收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low UV-B处理时3min暗适应的P... 以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为材料,在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季的不同月份,采用短期滤除太阳辐射光谱中UV-B成分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PSⅡ光化学效率、光合色素和紫外吸收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low UV-B处理时3min暗适应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呈升高的趋势,说明UV-B辐射能加剧PSⅡ反应中心的可逆失活或损伤程度。2)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在生长季内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low UV-B处理能引起ΦPSⅡ和qP的升高和NPQ的降低,表明自然光谱中的UV-B成分能降低叶片的光能捕获效率,促进非光化学能量耗散过程。3)low UV-B处理时光合色素的降低与叶片变薄有关,强太阳UV-B辐射下光合色素的相对增加是一种表象。综上可知,青藏高原强太阳UV-B辐射对高山植物的光合生理过程具有潜在的负影响,叶片中高含量且相对稳定的UV-B吸收物质可有效屏蔽太阳UV-B光量子抵达光合机构等敏感部位,不同生育期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的差异与环境因子和叶片发育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植物 PSⅡ光化学效率 青藏高原 uv-B辐射 uv-B吸收物质
下载PDF
UV与DES复合诱变选育高产脂肪酶菌株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忠英 肖杨娟 +2 位作者 罗跃中 贺建兵 陈君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1年第3期6-9,共4页
以产脂肪酶菌株Bacillus sp CS-4为出发菌株,进行了UV与硫酸二乙酯(DES)复合诱变处理。筛选出一株高酶活的目的菌株,命名为Bacillus spDE-8。其酶活为每毫升14.85U,比出发菌株提高48.2%。传代实验证明,其遗传性能稳定。
关键词 紫外线 硫酸二乙酯 复合诱变 脂肪酶
下载PDF
偶氮类化合物在纳米TiO_2表面光降解的UV-Vis光谱示踪研究(Ⅰ)——中间体的发现及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万红 蔡汝秀 +1 位作者 刘志宏 林智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542-1547,共6页
用UV-Vis吸收光谱和差谱考察了以DBC-偶氮羧为主的5 种偶氮化合物在纳米TiO2 表面光降解的动力学行为和电子转移历程, 载荷子的捕获经历一个中间过程, 最终矿化为无机物. 按误差补偿理论拟合的中间体峰形曲线和实验... 用UV-Vis吸收光谱和差谱考察了以DBC-偶氮羧为主的5 种偶氮化合物在纳米TiO2 表面光降解的动力学行为和电子转移历程, 载荷子的捕获经历一个中间过程, 最终矿化为无机物. 按误差补偿理论拟合的中间体峰形曲线和实验c~t图平行吻合, 获得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降解 纳米级
下载PDF
蓝藻对UV-B增强的响应及其紫外屏蔽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婉如 张昺林 +3 位作者 张楠 张东明 徐俊泉 薛林贵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03-1311,1329,共10页
紫外线辐射对生物体危害日趋严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特殊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用于研究UV-B对生物体的影响具有诸多优势,目前国内关于UV-B对蓝藻的影响相关报道较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该领域的相... 紫外线辐射对生物体危害日趋严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特殊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用于研究UV-B对生物体的影响具有诸多优势,目前国内关于UV-B对蓝藻的影响相关报道较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UV-B对蓝藻生物量、生理效应,特别是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同时着重介绍了蓝藻中的紫外吸收物质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uv-B 紫外屏蔽物质 MAAS SCYTONEMIN
下载PDF
增强UV-B对矮牵牛花瓣中生理生化物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晋豫 邱宗波 +1 位作者 王勋陵 岳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37-1642,共6页
比较研究了普通光照(CK)和增强UV-B处理条件下,粉红色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瓣中花色素苷、辅色素、丙二醛和还原糖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UV-B照射处理组花瓣中花色素苷、辅色素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对照... 比较研究了普通光照(CK)和增强UV-B处理条件下,粉红色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瓣中花色素苷、辅色素、丙二醛和还原糖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UV-B照射处理组花瓣中花色素苷、辅色素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对照(CK),PAL活性增强,叶面积、叶宽和周长均小于对照组,MDA含量则低于对照组.综合分析表明,粉红色矮牵牛承受增强UV-B处理有一个阈值,大致为960.5 kJ?m-2;并且花色素苷和辅色素的作用不同,花色素苷以抗氧化为主,而辅色素以对UV-B的屏蔽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矮牵牛 花色素苷 辅色素 紫外吸收物
下载PDF
UV-B辐射对黄芩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文婷 刘晓 +1 位作者 房敏峰 岳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68-72,共5页
对经过11.8μW.cm-2UV-B连续辐照7 d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幼苗的生长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经11.8μW.cm-2UV-B辐照7 d后,黄芩幼苗的平均株高和单株平均干质量分别为8.1 cm和0.026 g,与对照... 对经过11.8μW.cm-2UV-B连续辐照7 d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幼苗的生长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经11.8μW.cm-2UV-B辐照7 d后,黄芩幼苗的平均株高和单株平均干质量分别为8.1 cm和0.026 g,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2.89、1.04、3.93和0.48 mg.g-1,均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叶绿素a/b比值以及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比值分别为2.78和0.122,分别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P<0.05,P<0.01);叶片中的CAT和P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分别为2 412和2 208 U.g-1;SOD活性(1 228 U.g-1.h-1)较对照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叶片中的抗坏血酸(ASA)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为11.5 mg.g-1和57.7μg.g-1;MDA含量高于对照,紫外吸收物相对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显示,11.8μW.cm-2UV-B连续辐照7 d对黄芩幼苗的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黄芩幼苗能够通过自身的抗氧化系统有效减轻UV-B辐射产生的氧化损伤,对UV-B辐射表现出一定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uv-B辐射 生长 生理生化指标 抗氧化酶 紫外吸收物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对达乌里胡枝子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建国 郝文芳 +1 位作者 赵洁 王龙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7,共5页
以盆栽达乌里胡枝子为试材,研究在0(CK)、1.944(T1)和3.002kJ.m-2.d-1(T2)3种UV-B辐射强度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类黄酮、总酚、花青素含量以及... 以盆栽达乌里胡枝子为试材,研究在0(CK)、1.944(T1)和3.002kJ.m-2.d-1(T2)3种UV-B辐射强度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类黄酮、总酚、花青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大部分情况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不同剂量的UV-B辐射所引起的效应也略有不同,3.002kJ.m-2.d-1强度处理紫外吸收物质(花青素除外)和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在紫外辐射前期显著(P<0.05)高于1.944kJ.m-2.d-1强度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在UV-B辐射下大幅度下降,最终极显著(P<0.01)低于CK,且随着UV-B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只有在1.944kJ.m-2.d-1处理第6天时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余情况下均未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增强UV-B辐射主要促进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含量的增加,但是抑制了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尤其是抑制可溶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里胡枝子 增强uv-B辐射 紫外吸收物质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UV/PS工艺降解废水中喹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莉荣 王瀛洲 +2 位作者 成路姣 谷振超 张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2-1456,共5页
采用UV/过硫酸盐(UV/PS)工艺降解喹啉,探讨了喹啉初始浓度、PS投加量、初始pH、紫外光强度、反应后置时间对喹啉降解效率的影响;通过淬灭实验考察了体系的活性自由基类型。结果表明,PS投加量与喹啉降解效果不呈正相关;低浓度(10 mg/L)... 采用UV/过硫酸盐(UV/PS)工艺降解喹啉,探讨了喹啉初始浓度、PS投加量、初始pH、紫外光强度、反应后置时间对喹啉降解效率的影响;通过淬灭实验考察了体系的活性自由基类型。结果表明,PS投加量与喹啉降解效果不呈正相关;低浓度(10 mg/L)喹啉溶液的降解效果优于高浓度(>30 mg/L)喹啉;光照强度对喹啉母体的矿化效果影响较大;中性条件下(pH=7)的降解速率常数最大,达0.259 min^-1;反应后置时间对喹啉的降解率和矿化率基本没有影响。本反应体系存在·SO^-4和·OH两种类型活性自由基共同降解喹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含氮杂环化合物 uv/PS 高级氧化
下载PDF
基于理论化学计算研究探针物质在紫外/氯体系中的反应机理
18
作者 彭涛 杨滨 +1 位作者 徐超 应光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48-3458,共11页
紫外/氯体系是将氯化消毒与紫外线辐射相结合的一种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硝基苯、苯甲酸和对氯苯甲酸常被作为探针化合物,广泛用于研究紫外/氯体系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和活性氯自由基(·ClO和·Cl等).采用理论化学计算... 紫外/氯体系是将氯化消毒与紫外线辐射相结合的一种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硝基苯、苯甲酸和对氯苯甲酸常被作为探针化合物,广泛用于研究紫外/氯体系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和活性氯自由基(·ClO和·Cl等).采用理论化学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硝基苯、苯甲酸和对氯苯甲酸与紫外/氯体系中生成的3种主要自由基·OH、·ClO和·Cl的反应机理.在酸性条件下(pH<4.0),硝基苯、苯甲酸和对氯苯甲酸与·OH、·ClO和·Cl的反应包括抽氢反应、加成反应和单电子转移反应.·OH与3种探针化合物反应的ΔG0,≠分别为7.7-20.1 kcal·mol^(−1)、5.6-10.1 kcal·mol^(−1)和5.2-12.4 kcal·mol^(−1).·ClO与3种化合物的ΔG0,≠则相对较高为11.8-25.1 kcal·mol^(−1).·Cl引发的反应中,与硝基苯(10.3-14.1 kcal·mol^(−1))和对氯苯甲酸反应能垒较高(10.2-12.4 kcal·mol^(−1)),与苯甲酸则反应能垒较低(5.4-11.9 kcal·mol^(−1)),其中单电子转移反应起重要作用.因此在紫外/氯体系中,起主要反应的是·OH,·ClO作用较小,·Cl的贡献则主要体现在抽氢反应和单电子转移反应中,这与在中性条件下的反应机理相吻合.总体而言,对于探针化合物的不同形态,其反应速率的顺序为负离子态>分子态>正离子态.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探究紫外/氯体系当中各种自由基的反应机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氯体系 探针化合物 量子化学.
下载PDF
紫外-氯胺消毒工艺下有机污水降解机制研究
19
作者 魏玮 何东林 +2 位作者 杨慧 王立艳 袁野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4期96-99,共4页
紫外-氯胺消毒工艺在处理污水过程中存在生成有毒副产物的风险,为此提出对紫外-氯胺消毒工艺下有机物水降解以及降解过程中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研究。研究了紫外-氯胺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氯霉素、四环素以及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机制。结果表明,... 紫外-氯胺消毒工艺在处理污水过程中存在生成有毒副产物的风险,为此提出对紫外-氯胺消毒工艺下有机物水降解以及降解过程中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研究。研究了紫外-氯胺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氯霉素、四环素以及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机制。结果表明,在紫外-氯胺工艺中加入一氯化胺溶液可以提高氯霉素降解速率;降解四环素对酸碱度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亚硝胺类化合物产生与不同装置存在关联,厌氧/缺氧/好氧(A/A/O)装置中亚硝胺类化合物浓度更高。亚硝胺类化合物在氯胺消毒液酸碱度为8时达到最大值,为157 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氯胺消毒工艺 氯霉素 四环素 亚硝胺类化合物
下载PDF
IR-UV光谱指纹谱和燃烧热值法鉴定复方川贝精片质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爱华 孙国祥 +1 位作者 豆小文 柳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红外、紫外光谱指纹谱并测定燃烧值,综合评价12批复方川贝精片的质量差异。方法:采集190~400 nm范围内复方川贝精片紫外光谱建立其紫外光谱指纹谱,采用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仪记录4 000~400 cm-1范围内复方川贝精片红外光谱指... 目的:建立红外、紫外光谱指纹谱并测定燃烧值,综合评价12批复方川贝精片的质量差异。方法:采集190~400 nm范围内复方川贝精片紫外光谱建立其紫外光谱指纹谱,采用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仪记录4 000~400 cm-1范围内复方川贝精片红外光谱指纹谱,利用全自动量热仪测定本品燃烧热值。利用系统指纹定量法对本品3种检测方式进行质量评价,并对不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除S12外,其余各批在UV和IR指纹谱测定下定性相似度Sm均≥0.99;定量相似度Pm显示,IR检测和燃烧热测定各批样品含量比较接近,而S8、S9及S11样品中UV检测下化学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余两者检测结果;S12在三种检测方式下含量均最低。结论:IR-UV光谱指纹谱与燃烧热测定,可便捷的用于复方川贝精片质量控制,为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监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川贝精片 红外指纹图谱 紫外指纹图谱 系统指纹定量法 燃烧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