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2-year outcomes of conventional and accelerated 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 in progressive keratoconus 被引量:2
1
作者 Omür O.Ucakhan Yagmur Seda Yesil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0年第8期1223-1230,共8页
AIM:To compa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nventional versus accelerated(9 mW/cm^2)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XL)in progressive keratoconus at the 2-year follow-up.METHODS: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consecutive pr... AIM:To compa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nventional versus accelerated(9 mW/cm^2)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XL)in progressive keratoconus at the 2-year follow-up.METHODS: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consecutive progressive keratoconus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either conventional CXL(CCXL)or accelerated CXL(ACXL;using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assisted riboflavin imbibition for 10 min at 9 mW/cm^2).Visual,refractive,keratometric,topographic,and aberrometric outcomes and stromal demarcation line depth(DLD)measurements were compared at the end of a 2-year follow-up.RESULTS:Thirty-two eyes from 32 patients in the CCXL and 27 eyes from 27 patients in the ACXL groups completed 2-year follow-up.At 2y post-CXL,both uncorrected and corrected visual acuiti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The improvements in keratometric readings,flattening rate(flattening of the maximum keratometry more than 1 D),3 topographic indices,and vertical coma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CCXL group compared to the ACXL group(P<0.05).The DLD as measured by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r 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 was better detectable and significantly deeper in the CCXL group compared to the ACXL group.The deeper DLD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improvements in the mean keratometry measurements.Progression was noted in 11.1%of eyes in the ACXL group,whereas progression was not observed in any patient eye in the CCXL group.CONCLUSION:In thi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ACXL is less effective in halting the progression of keratoconus at a 2-year follow-up compared to CCX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 KERATOCONUS corneal ectasia riboflavin accelerated crosslinking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corneal endothelium after UVA/riboflavin cross-linking in thin keratoconic corneas
2
作者 Wei Chen Zhi-Wei Li +2 位作者 Xiao-Min Zhao Wen -Wen Xu Guo-Ying M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6年第2期321-322,共2页
Dear Sir,UVA/riboflavin cross-linking (CXL)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applied for the treatment of keratoconus and corneal edema via enhancement of corneal stiffness The safety of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is of prime... Dear Sir,UVA/riboflavin cross-linking (CXL)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applied for the treatment of keratoconus and corneal edema via enhancement of corneal stiffness The safety of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is of prime importance during CXL treat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a corneal thickness (CT) of 400um has traditionally been regarded as the minimum treatable thickness, thereby avoiding damage to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Although CXL has been applied to thinner corneas, using a hypoosmotic solution onto cornea and inducing edema . CXL safety still needs further evaluation because of lower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collagen in the hydrated stroma .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corneal endothelial density (ECD) in cases where the CT is 〈400 um before iatrogenic corneal swelling and CX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a Evaluation of corneal endothelium after uva/riboflavin cross-linking in thin keratoconic corneas
下载PDF
Iontophoresis-assisted versus standard corneal crosslinking for progressive keratoconus
3
作者 Hong-Zhen Jia Xu Pang +1 位作者 Zheng-Jun Fan Xiu-Jun Peng 《Annals of Eye Science》 2017年第1期28-34,共7页
Background:To compa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iontophoresis-assisted epithelial-on corneal crosslinking(I-CXL)using 0.1%riboflavin-distilled water solution with standard epithelium-off corneal crosslinking(S-CXL)fo... Background:To compa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iontophoresis-assisted epithelial-on corneal crosslinking(I-CXL)using 0.1%riboflavin-distilled water solution with standard epithelium-off corneal crosslinking(S-CXL)for progressive keratoconus.Methods:I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progressive keratoconus patients treated with I-CXL(17 eyes of 17 patients)or S-CXL(13 eyes of 13 patients)were included.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t least 12 months.All patients underwent detailed ophthalmologic examinations involving pre-and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topographic parameters and pachymetry.Intra-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Results: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baseline with respect to visual acuity,age and 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TCT).The postoperative decreases of K1 and Kmean in the S-CXL group represen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better results than in the I-CXL group(t=2.093 and 2.123,P=0.046 and 0.043,respectively).Alterations of other parameter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re were no failure cases i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s:I-CXL using 0.1%riboflavin-distilled water solution provide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rogressive keratoconus at 12-month follow-up.However,the decreases of K1 and Kmean caused by I-CXL were less than those by S-CXL.Although treatment time,postoperative patient pain and risk of infection in I-CXL are all less than those in S-CXL,I-CXL is unable to completely replace S-CXL for progressive keratoconus temporar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RATOCONUS corneal crosslinking IONTOPHORESIS riboflavin
下载PDF
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光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晶 郑燕 +5 位作者 刘倩 王玥 李颖 张秋露 徐雯 周跃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0-165,共6页
背景研究证实经典角膜胶原交联法(CXL)可有效控制圆锥角膜的进展及角膜扩张,但由于其需要去上皮,因此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目前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已开始在临床上使用,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价快速... 背景研究证实经典角膜胶原交联法(CXL)可有效控制圆锥角膜的进展及角膜扩张,但由于其需要去上皮,因此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目前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已开始在临床上使用,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价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3—10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28例46眼,采用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术后随访1年。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测定术眼的视力、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地形图参数、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结果及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对术眼手术前后的检查指标进行比较,评价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的有效性。对随访期间术眼的刺激症状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评价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所有手术顺利,未发现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感染。术眼术后1d出现轻度刺激症状,均于术后3d缓解或消失。术眼术后1个月及以后等效球镜度(SE)较术前降低,但手术前后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2,P=0.614);术眼术后12个月术眼柱镜度(CD)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2,P=0.004)。术眼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CV)及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值均接近于术前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46、0.465、0.981,均P〉0.05)。术眼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角膜厚度值分别为(467.86±52.92)和(468.51±52.96)μm,高于术前的(453.91±45.78)μm,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6、0.469,均P〉0.05),术眼术后12个月角膜厚度值为(488.67±51.44)μm,明显高于术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1,P=0.002)。术眼术后3、6和12个月角膜曲率最大值(Ks)、角膜曲率最小值(Kf)及角膜平均曲率值(Avek)逐渐下降,但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92、0.897、1.029,均P〉0.05)。术后1个月角膜基质层可见高密度光反射条带者39眼,占84.78%,深度平均为(214.38±31.92)μm。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角膜滞后量(CH)及角膜阻力因素(CRF)值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68、0.894,均P〉0.05)。结论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后圆锥角膜的角膜厚度增加,曲率逐渐扁平,角膜应力增强,因此可以有效地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此外圆锥角膜患者用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后不影响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治疗后刺激症状轻,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药物疗法 光化学疗法/方法 光敏剂/治疗用途 核黄素/治疗用途 紫外线 角膜生物力学 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
下载PDF
应用两种不同核黄素溶液的离子导入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后基质分界线深度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贾洪真 庞旭 +4 位作者 李刚 李娜 隋艳来 樊郑军 彭秀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824-826,849,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0.1%核黄素蒸馏水溶液的离子导入交联与应用0.1%核黄素乳酸钠林格液的离子导入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后基质分界线的深度。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行0.1%核黄素乳酸钠林格液离子导入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11例患者1... 目的比较应用0.1%核黄素蒸馏水溶液的离子导入交联与应用0.1%核黄素乳酸钠林格液的离子导入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后基质分界线的深度。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行0.1%核黄素乳酸钠林格液离子导入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11例患者16眼和2013年8月-2015年11月行0.1%核黄素蒸馏水溶液离子导入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62例患者78眼的眼科资料。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前节OCT检查的基质分界线深度。结果 0.1%核黄素乳酸钠林格液离子导入角膜交联组分界线深度为(268.25±18.06)μm,0.1%核黄素蒸馏水溶液离子导入角膜交联组分界线深度为(298.95±51.9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4,P=0.001)。两组分界线发生数量分别为9眼(9/16)和65眼(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4,P=0.019)。结论 0.1%核黄素蒸馏水溶液离子导入角膜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效果可能优于0.1%核黄素乳酸钠林格液离子导入角膜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圆锥角膜 角膜交联 离子导入 核黄素
下载PDF
跨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 被引量:6
6
作者 鲁静 马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4-317,共4页
目的:研究跨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收集自2016-08/2019-11在我院进行跨上皮快速CXL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37例47眼,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3、6、12mo的裸眼视... 目的:研究跨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收集自2016-08/2019-11在我院进行跨上皮快速CXL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37例47眼,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3、6、12mo的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状态、角膜透明度、角膜前表面最大K值(Kmax)、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结果:术后1、3、6、12mo患者UCVA较术前提高,但总体比较无差异(F=1.372,P=0.261)。患者术后1、3、6、12mo的BCVA均较术前提高,总体比较有差异(F=3.308,P=0.019),进一步比较发现术后3、6、12mo的BCVA与术前比较有差异(P=0.04、0.01、0.007)。患者术后1、3、6、12mo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Kmax、角膜最薄点厚度与术前总体比较无差异(F=0.293、1.378、2.448、1.970,P=0.881、0.258、0.061、0.116)。术后1mo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无差异(t=1.156,P=0.25)。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术前比较无差异(F=1.221,P=0.321)。术后7眼出现角膜Haze(1级~2级),术后3~6mo有5眼Haze消退,角膜恢复透明,1眼遗留角膜云翳,1眼角膜中央基质线状混浊,但均未对视力造成影响。结论:跨上皮快速CXL可以显著提高圆锥角膜患者BCVA,稳定患者屈光状态、角膜形态和厚度,阻止或延缓圆锥角膜进展,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功能,同时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快速角膜胶原交联 跨上皮 核黄素 紫外线A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案角膜交联后角膜厚度减小量的比较
7
作者 贾洪真 庞旭 +2 位作者 樊郑军 隋艳来 彭秀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5-558,共4页
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方案角膜交联(corneal crosslinking,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后最薄角膜厚度(thinnest-point corneal thickness,TCT)减小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5年11月在海军总医院眼科确诊并行CXL治... 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方案角膜交联(corneal crosslinking,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后最薄角膜厚度(thinnest-point corneal thickness,TCT)减小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5年11月在海军总医院眼科确诊并行CXL治疗的进展期圆锥角膜连续性病例85例(110眼)。21例(25眼)行标准的去上皮CXL(standard epithelium-off corneal crosslinking,S-CXL)治疗;14例(22眼)行1 g·L^(-1)核黄素乳酸钠林格液离子导入CXL(iontophoresis-assisted CXL,I-CXLa)治疗;50例(63眼)行1 g·L^(-1)核黄素蒸馏水溶液离子导入CXL(iontophoresis-assisted CXL,I-CXLb)治疗。应用ALLEGRO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术前、术后TCT,比较三种CXL方案术后TCT减小量的差异。结果 S-CXL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TCT与术前差值分别为(-14.93±27.16)μm、(-31.94±22.89)μm、(-27.71±26.01)μm;I-CXLa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TCT与术前差值分别为(-20.14±19.09)μm、(-10.10±24.28)μm、(-7.11±22.26)μm;I-CXLb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TCT与术前差值分别为(-28.08±26.14)μm、(-21.08±25.62)μm、(-15.91±19.19)μm。术后3个月时,三组TCT减小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88);术后6个月、12个月时,S-CXL组和I-CXL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CXLb组和S-CXL组、I-CXLb组和I-CXL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三种CXL方案治疗术后6个月和12个月,TCT减小量与交联方案相关,反映了交联强度的大小。I-CXLb术后TCT减小量小于S-CXL,但差异不显著,两者交联强度差异亦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交联 最薄角膜厚度 离子导入 核黄素
下载PDF
快速角膜交联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辛智渊 王丽强 +5 位作者 刘莹 杨青华 胡健 刘峰 贾烈曦 黄一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评价去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方法纳人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性圆锥角膜患者35例(48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视力... 目的评价去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方法纳人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性圆锥角膜患者35例(48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视力(LogMAR)、屈光状态(球镜和柱镜)、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地形图及角膜生物力学检查。术后1个月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本研究统计完成全部时间点复查的患者35例(48只眼),其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22.83±3.87)岁。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裸眼视力分别为0.70±0.20、0.73±0.20、0.64±0.19、0.63 1±0.21、0.57±0.20和0.56±0.20(P<0.01),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8±0.23、0.34±0.20、0.31±0.18、0.23±0.14、0.21±0.14和0.16±0.09(P<0.01)。术前球镜度数中位数为-5.00 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为-5.00 D、-5.00 D、-5.13 D、-5.00 D和-5.13 D,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柱镜度数中位数为-5.63 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和12个月时,分别为-5.00 D、-4.75 D、-5.00 D、-4.87 D和-4.50 D,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最薄点角膜厚度(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TCT)中位数为450.50μm。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444.50μm、445.50μm和447.00μm,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角膜曲率最大值(maximum keratometry,Kmax)中位数分别为56.70 D、55.70 D、54.95 D、54.70 D、54.65 D和54.7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生物力学相关的第一次压平期角膜硬度参数(stiffness parameter applanation 1,SP-A1)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变形幅度比率(deformation amplitude ratio,DA-ratio)及反向内凹半径(inverse concave radius,1/R)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术后1周的1/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眼(83.33%)术后第1天有明显刺激症状,5眼(10.42%)发生轻度角膜混浊(Haze),未出现其他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视力,增加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对进展性圆锥角膜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核黄素-紫外线角膜交联术 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
下载PDF
不同方式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浩宇 曾庆延 李岱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9期13-15,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方式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2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汉口爱尔眼科医院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并接受CXL的46例74只眼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渗透增强剂型角膜...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方式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2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汉口爱尔眼科医院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并接受CXL的46例74只眼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渗透增强剂型角膜胶原交联组16只眼,离子导入型角膜胶原交联组40只眼,去上皮型角膜胶原交联组18只眼。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检查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值(Kmax)、角膜光密度、角膜最薄点厚度(TC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和等效球镜(SE)。结果:三种CXL术后,BCVA均有所改善;去上皮组术后Kmax较术前降低,而另外两组基保持稳定;离子导入组术后TCT较术前增长,去上皮组TCT较术前略有降低,渗透增强剂组保持稳定;三种CXL术后角膜光密度、ECD和SE均保持稳定。结论:三种类型的CXL都是安全有效的,效果方面去上皮型>离子导入型>渗透增强剂型角膜胶原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圆锥角膜 角膜胶原交联术 经上皮 去上皮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圆锥角膜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洪真 彭秀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644-1647,共4页
圆锥角膜以进行性角膜前突和变薄,导致不规则散光和视功能损害为特征。大量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圆锥角膜基质降解和变薄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紫外光A/核黄素角膜交联术(corneal crosslinking,CXL... 圆锥角膜以进行性角膜前突和变薄,导致不规则散光和视功能损害为特征。大量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圆锥角膜基质降解和变薄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紫外光A/核黄素角膜交联术(corneal crosslinking,CXL)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唯一能够延缓甚至阻止圆锥角膜病情进展的保守治疗方法。CXL对角膜生物力学和结构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对MMPs的影响研究较少。研究表明,CXL后患者泪液中的MMPs出现变化,而对基质中MMPs的影响尚无报道。进一步研究CXL后MMPs的变化有助于理解CXL后圆锥角膜的病理生理进程,以及CXL稳定圆锥角膜病情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 角膜交联 核黄素
下载PDF
角膜交联术中紫外辐射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冯勤 贾晓航 +1 位作者 齐伟明 刁晓蓉 《医疗装备》 2013年第11期14-17,共4页
目的:利用人眼角膜简易模型研究和评价核黄素和UVA紫外光联合进行角膜交联术时对眼组织所产生的潜在光辐射伤害。方法:建立核黄素处理后的角膜的简化计算模型,根据国际非离子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眼科仪器光辐射对眼睛的照射指南调... 目的:利用人眼角膜简易模型研究和评价核黄素和UVA紫外光联合进行角膜交联术时对眼组织所产生的潜在光辐射伤害。方法:建立核黄素处理后的角膜的简化计算模型,根据国际非离子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眼科仪器光辐射对眼睛的照射指南调整》中的限值要求对设立的简化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和推导,通过兔眼角膜实验数据分析UVA紫外光照射后对眼组织的辐射安全性。结果:根据所设立的简化计算模型得到核黄素处理后的角膜在365nm处的透过率限值26%,角膜交联手术中利用辐照强度3 mW/cm2(5.4mJ/cm2)UV激光对兔眼角膜照射,实际试验结果为14.46%±2.93%,小于该限值。结论:建立的简化模型在进行角膜交联手术中UVA激光安全性指标评价时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所设立的简化计算模型,对于评价角膜交联手术中所使用的UV激光对眼组织辐射安全性来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uva 角膜交联 辐射伤害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山丹 钱志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眼进行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观察术后1、3、7d角膜反应,术后1、3、6个月角膜情况,角膜曲率,眼压。第6个月时测量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量(CRF... 目的探讨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眼进行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观察术后1、3、7d角膜反应,术后1、3、6个月角膜情况,角膜曲率,眼压。第6个月时测量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量(CRF)与术前对比。结果术后1、3、7d,1个月角膜基质有不同程度水肿,角膜基质神经丛减少,术后3个月水肿消退,神经丛数量逐渐恢复,术后6个月角膜透明,神经丛数量恢复到术前水平。手术前后角膜强度CH值和CRF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角膜曲率变化不明显,眼压平稳,无异常波动,视力术前较术后6个月平均提高一行。结论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使进展期圆锥角膜病程发展停止,病情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 圆锥角膜 角膜强度
下载PDF
核黄素/UV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长霞 朱伟 +1 位作者 张春晓 李志伟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核黄素/UV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角膜交联术,术后继续局部用抗真菌药物,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溃疡愈合情况,OCT观察角膜炎性信号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角膜交联... 目的探讨核黄素/UV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角膜交联术,术后继续局部用抗真菌药物,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溃疡愈合情况,OCT观察角膜炎性信号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角膜交联术治疗后溃疡面积缩小,炎性信号强度减弱,其中5例1周内痊愈,11例2周内痊愈,4例1个月内痊愈,1例治疗无效,未见与交联相关并发症。结论角膜交联术联合抗真菌药物可以有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角膜溃疡 交联 核黄素 紫外线
原文传递
核黄素/UV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治疗晚期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春晓 李志伟 +3 位作者 徐文文 李凤娇 陶祥臣 牟国营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评价角膜厚度低于400μm 的圆锥角膜患者行核黄素诱导的长波紫外线角膜交联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角膜厚度低于400μm 的圆锥角膜患者14例18眼,表面麻醉下去除上皮,点低渗核黄素溶液使角膜基质水肿厚度达到400μm 以上... 目的:评价角膜厚度低于400μm 的圆锥角膜患者行核黄素诱导的长波紫外线角膜交联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角膜厚度低于400μm 的圆锥角膜患者14例18眼,表面麻醉下去除上皮,点低渗核黄素溶液使角膜基质水肿厚度达到400μm 以上,行角膜交联术,术后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前、术后记录观察最佳矫正视力、角膜顶点 K 值、角膜厚度、角膜内皮、晶体等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角膜上皮于1周内愈合,14眼于5 d 内愈合;角膜 Haze 于2~6周内消退;最佳矫正视力:术前为4.76±0.61,术后3个月为4.83±0.46,6个月为4.84±0.51;角膜顶点 K 值:术前为(56.29±7.33)D,3个月为(52.42±5.76)D,6个月为(48.12±6.6)D;角膜厚度:治疗前为(318±33)μm,水肿后为(447±18)μm,3个月为(381±72)μm,6个月为(354±35)μm;角膜内皮密度:术前为(3069±202)/mm2,术后3个月为(2910±213)/mm2,6个月为(2935±215)/mm2;未见晶体、视网膜并发症。结论采用低渗核黄素法行角膜交联术治疗晚期薄角膜圆锥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uva 角膜交联术 角膜厚度 角膜内皮计数 圆锥角膜
原文传递
去上皮与跨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长期疗效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徐静 申笛 +3 位作者 孙西宇 周堃 王亚妮 韦伟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6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ACXL)和跨上皮A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到2021年10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进行ACXL治疗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53例(61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30例(32只眼),女性23例... 目的探讨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ACXL)和跨上皮A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到2021年10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进行ACXL治疗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53例(61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30例(32只眼),女性23例(29只眼);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4.3±6.9)岁.依据所行ACXL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去上皮组(31只眼)和跨上皮组(30只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时最佳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SE)、角膜散光(CA)、角膜前表面平坦子午线曲率(K1)、角膜前表面陡峭子午线曲率(K2)、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Kmax)、角膜后表面曲率(PCC)、角膜最薄点厚度(TCT)及交联手术失效率.UCVA、BCVA、TCT、K1、K2、Kmax、PCC、CA及SE等均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术前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多样本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术后手术失效率以眼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术后24个月时去上皮ACXL组的UVCA、BCVA、SE、CA、K1、K2、Kmax、PCC及TCT分别为(0.83±0.36)最小分辨角度的对数视力(logMAR)、(0.20±0.15)logMAR、(-8.84±4.20)D、(-3.38±2.14)D、(44.85±1.74)D、(48.16±2.27)D、(49.86±10.51)D、(-6.89±0.48)D及(456.80±33.69)μm;跨上皮CXL组患者分别为(1.01±0.46)logMAR、(0.33±0.66)logMAR、(-7.78±6.19)D、(-2.67±2.34)D、(46.63±3.40)D、(49.59±3.54)D、(55.92±7.69)D、(-7.15±0.55)D及(442.93±34.49)μm.两组患者UVCA、BCVA、SE、CA、K1、K2、Kmax、PCC及TCT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各时间交互作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交互=0.56,0.80,0.84,0.32,0.59,1.70,1.07,0.31,1.93;P>0.05);两组患者BCV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4.27,P<0.05);去上皮ACXL组CA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5,P<0.05);去上皮ACXL组各时间点K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6,P<0.05);去上皮ACXL组各时间点K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56,P<0.05);去上皮ACXL组各时间点T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72,P<0.05).去上皮ACXL组和跨上皮ACXL组术后手术失效率分别为2只眼(6.45%)和6只眼(20.0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观察发现去上皮ACXL和跨上皮ACXL对稳定圆锥角膜形态和控制圆锥角膜进展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去上皮ACXL术对稳定角膜最薄点厚度大于400μm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的视力、角膜曲率及散光方面明显优于跨上皮ACX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胶原交联术 圆锥角膜 角膜前表面曲率 角膜最薄点厚度 核黄素
原文传递
共聚焦显微镜在圆锥角膜交联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远飞 黎明 成洪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角膜交联术后圆锥角膜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特点,评估去上皮角膜交联术(CXL)在圆锥角膜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中角膜厚度不低于400 μm的23例23只眼,表面麻醉下去除上皮... 目的研究角膜交联术后圆锥角膜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特点,评估去上皮角膜交联术(CXL)在圆锥角膜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中角膜厚度不低于400 μm的23例23只眼,表面麻醉下去除上皮,点0.1%核黄素溶液行角膜交联术,术后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前、术后除常规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外,行眼前节OCT(AS-OCT)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AS-OCT成像特点:术前角膜基质相对较为均匀的黄绿色相间的反光,CXL术后均出现前部基质相对致密黄绿相间的高反光,后部基质层相对疏松的绿色为主的低反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特点:术前角膜基质纤维中大量皱褶表现为低反光条纹,CXL术后沿着圆锥角膜的暗条纹走行高反光条纹,且前部基质层较后部基质层明显。结论共聚焦显微镜在观察角膜交联治疗效果中能提供明确的形态学证据,是观察胶原交联治疗效果的重要工具。经典去上皮CXL有利于核黄素渗透,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显微镜 角膜交联术 核黄素 圆锥角膜 角膜厚度
原文传递
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媛媛 刘平 王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198-6199,6202,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73例,感染性角膜炎87只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只眼和对照组43只眼;试验组... 目的研究应用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73例,感染性角膜炎87只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只眼和对照组43只眼;试验组患者应用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力预后,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中痊愈13只眼,好转22只眼,总有效79.55%;对照组痊愈8只眼,好转20只眼,总有效率为65.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视力在0.6以上者占43.18%,1.0以上者占18.18%;对照组分别占30.23%、9.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紫外光核黄素诱导角膜交联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疗效显著,患者视力显著提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核黄素 诱导 角膜交联 感染性角膜炎
原文传递
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治疗薄角膜圆锥角膜术后3年疗效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焕开 李志伟 +1 位作者 王甲 牟国营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801-806,共6页
目的:评估核黄素/紫外线A胶原角膜交联术(CXL)治疗薄角膜圆锥角膜患者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1-7月因圆锥角膜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行CXL治疗的患者19例(32眼),其中男12例(21眼),女7例(11眼)。以角膜基质厚... 目的:评估核黄素/紫外线A胶原角膜交联术(CXL)治疗薄角膜圆锥角膜患者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1-7月因圆锥角膜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行CXL治疗的患者19例(32眼),其中男12例(21眼),女7例(11眼)。以角膜基质厚度400μm为分界线,将圆锥角膜患者分为薄角膜组和厚角膜组。薄角膜组使用低渗性核黄素溶液进行角膜交联术治疗,厚角膜组使用等渗核黄素溶液进行CXL治疗,术后随访3年,观察角膜最大K(Kmax)值、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最薄处角膜厚度(TCT)、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D)等参数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薄、厚角膜组术后Kmax值随时间延长均持续降低(F=24.364,P<0.001;F=10.427,P=0.001);薄角膜组术前,术后1、2、3年Kmax值分别为(60.51±6.11)D、(57.43±6.82)D、(56.13±6.85)D、(54.97±6.66)D,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02;t=4.637,P<0.001;t=5.816,P<0.001);厚角膜组术前,术后1、2、3年Kmax值分别为(54.56±6.27)D、(53.25±6.42)D、(52.32±6.47)D、(51.58±6.70)D,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6,P=0.040;t=3.302,P=0.005;t=3.769,P=0.002);术前薄角膜组Kmax值高于厚角膜组(t=2.714,P=0.011),术后1、2、3年2组间K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薄角膜组UCVA、BCVA、TCT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16,P=0.007;Z=-3.063,P=0.002;t=4.468,P<0.001),厚角膜组UCVA、BCVA、TCT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2,P=0.003;Z=-2.956,P=0.003;Z=-3.410,P=0.001)。2组眼压、EC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薄、厚角膜组术前组间及术后3年组间UCVA、BCVA、眼压、EC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3年组间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16,P=0.001;Z=-4.024,P<0.001)。结论:CXL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薄角膜圆锥角膜患者病情进展,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核黄素/紫外线A胶原交联术 低渗性核黄素溶液 等渗性核黄素溶液 角膜厚度
原文传递
等渗与低渗核黄素诱导的角膜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晓 姜良柱 +1 位作者 徐艳云 牟国营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等渗与低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角膜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将圆锥角膜患者根据治疗前角膜厚度分为两组,厚角膜组采用等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胶原交联,薄角膜组采用低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胶原交联。观察交联后两组患者角膜厚度、裸眼... 目的观察等渗与低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角膜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将圆锥角膜患者根据治疗前角膜厚度分为两组,厚角膜组采用等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胶原交联,薄角膜组采用低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胶原交联。观察交联后两组患者角膜厚度、裸眼视力、矫正视力、顶点K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交联术后两年两组患者角膜厚度分别降低(11±14)μm(厚角膜组)、(7±9)μm(薄角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顶点K值分别降低(1.61±2.30)D(厚角膜组)、(2.58±3.22)D(薄角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提高;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交联可以有效控制圆锥角膜的进展,厚角膜患者可以采用等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胶原交联,薄角膜患者可以采用低渗核黄素溶液进行胶原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核黄素/紫外线A胶原交联 等渗核黄素溶液 低渗核黄素溶液
原文传递
光动力学角膜胶原交联对LASIK术后角膜瓣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成香 张琛 赵少贞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30-233,246,共5页
目的探讨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胶原交联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瓣与角膜基质床的黏附与愈合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2只,随机依次编号,自身对照。建立兔LASIK动物模型,双眼行LASIK手术... 目的探讨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胶原交联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瓣与角膜基质床的黏附与愈合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2只,随机依次编号,自身对照。建立兔LASIK动物模型,双眼行LASIK手术后,右眼给予核黄素一紫外线A胶原交联处理,左眼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1d、3d及1周随机取实验动物4只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透明性;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分别取实验兔4只做角膜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有无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角膜各层细胞形态学变化。术后1个月,采用电子单纤维强力仪进行角膜瓣抗拉力检测,采用电子显微镜测量角膜组织胶原纤维直径。对抗拉力实验结果和胶原纤维直径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给予核黄素点眼约20min之后,裂隙灯下可见前房内黄绿色条带,表明核黄素能够到达瓣下并穿透下方角膜基质层。术后裂隙灯观察显示,实验眼和对照眼的角膜透明性无明显差别。病理学结果显示,实验眼及对照眼均无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均可见“无细胞区”的存在,无明显差别。术后1个月,抗拉力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拉伸长度,实验眼角膜瓣与角膜基质床的黏附力较对照眼明显增强(P〈0.01)。电镜检查显示,实验眼角膜胶原纤维直径[(36.51±3.29)nm]大于对照眼[(29.55±1.74)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P〈0.01)。结论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胶原交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角膜瓣与角膜基质床的黏着与愈合,并且不会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交联 核黄素-紫外线A 角膜瓣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