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 and unfractionated heparin for acute PTE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丽英 应可净 +1 位作者 洪武军 周畔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195-1199,共5页
Objective: 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is a serious high mortality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 whose effective treatment decrease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o determine if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 (LMWH) ... Objective: 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is a serious high mortality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 whose effective treatment decrease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o determine if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 (LMWH) is clinically as efficient and safe as unfractionated heparin (UH) in patients with diagnosis of acute non-massive PTE, our study compares the efficacy, adverse effects and costs of LMWH and UH.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urteen patients with non-massive acute PT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MWH (nadroparin calcium) and UH groups. Oxygenation index, D-dimer, fibrinogen (FG), lung ventilation/perfusion (V/Q) scan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 were observed before anticoagula-tion and on day 14 after anticoagulation. Results: In both groups, the ABG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showed PaO2 and PaCO2 were elevated, P(A-a)O2 was decreased and oxygenation index (PaO2/FIO2) was elevated, D-dimer and fibrinogen were decreased, lung V/Q and CTPA showed embolized segments reduced (P<0.05). Hemorrhage and thrombocytopenia occurred in 3.5% of the LMWH group. Hemorrhage occurred in 5.3% and thrombocytopenia occurred in 7.0% of the UH group. The average cost in the LMWH group was RMB 1218.60 Yuan and RMB 1541.40 Yuan in the UH group. Conclusion: LMWH and UH are equally effective for treatment of non-massive acute PTE, but LMWH may have a lower preval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s less expen-s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 (LMWH) unfractionated heparin (UH) Venous thrombosis
下载PDF
兔心脏骤停体外心肺复苏模型不同抗凝策略比较
2
作者 续国武 王晋祥 +2 位作者 靳衡 柴艳芬 李大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抗凝策略(比伐卢定与普通肝素)在兔心脏骤停体外心肺复苏模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分为比伐卢定组和普通肝素组,每组6只。复制窒息型心脏骤停模型,随后启动体外心肺复苏,并分别... 目的比较不同抗凝策略(比伐卢定与普通肝素)在兔心脏骤停体外心肺复苏模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分为比伐卢定组和普通肝素组,每组6只。复制窒息型心脏骤停模型,随后启动体外心肺复苏,并分别给予比伐卢定和普通肝素抗凝治疗。收集实验动物实验前基线资料、体外膜肺氧合后12和24 h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及出血情况,计算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异系数和APTT达标率。通过比较相关结果验证不同抗凝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两组动物实验前基线心率、平均动脉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APTT、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物ECPR后12、24 h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物出血及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肝素组相比,比伐卢定组APTT变异系数降低(P<0.05),APTT达标率升高(P<0.05)。结论兔心脏骤停体外心肺复苏模型中,比伐卢定抗凝策略的有效性较普通肝素高,安全性差异不显著,可作为普通肝素的一种新型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体外心肺复苏 普通肝素 比伐卢定
下载PDF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3
作者 Mingzhe Zhang Yuntai Yao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70-171,共2页
Objective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is a complic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rombocytopenia,hemorrhage and/or thrombosis,which is caused by initial or repeated application of 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and low-... Objective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is a complic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rombocytopenia,hemorrhage and/or thrombosis,which is caused by initial or repeated application of 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and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This study aims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HI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unfractionated heparin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下载PDF
用于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监测的抗Xa因子活性的性能验证和校准方法探讨
4
作者 李婷婷 胡高峰 +1 位作者 李臣宾 彭明婷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3期103-110,共8页
目的探讨应用抗Xa因子活性监测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性能验证方法、评价标准和以及监测普通肝素(UFH)和LMWH时,不同校准方法对抗Xa因子活性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文件、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和厂家说明书,对ST... 目的探讨应用抗Xa因子活性监测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性能验证方法、评价标准和以及监测普通肝素(UFH)和LMWH时,不同校准方法对抗Xa因子活性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文件、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和厂家说明书,对STA⁃R Evolution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抗Xa因子活性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正确度和检出限进行验证。分别使用UFH校准和混合校准方法后检测含UFH的样品;分别使用LMWH校准和混合校准方法后检测含LMWH的样品,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偏差和可比性符合率,绘制Bland⁃Altman偏差图。结果精密度验证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1.6%~4.3%和1.6%~6.1%;线性回归方程斜率为1.0245,相关系数r为0.9993,样品的绝对偏差为-0.04~-0.03 IU/mL,相对偏差为-3.7%~2.8%;正确度验证样品的偏倚绝对数为0.00 IU/mL,偏倚相对数为-4.4%~2.5%;检出限验证结果的偏差为-0.03~0.01 IU/mL;UFH校准与混合校准方法比较,临床标本检测结果的绝对偏差为-0.02~0.02 IU/mL,相对偏差为-5.2%~2.7%,可比性符合率为100%;LMWH校准与混合校准方法比较,临床标本检测结果的绝对偏差为-0.02~0.02 IU/mL,相对偏差为-5.7%~3.4%,可比性符合率为100%。结论STA⁃R Evolution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抗Xa因子活性监测LMWH的性能验证结果符合厂家要求或本研究设定标准;UFH校准与混合校准、LMWH校准与混合校准方法用于肝素类药物治疗监测的抗Xa因子活性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验证 抗Xa因子活性 低分子量肝素 普通肝素 校准
下载PDF
COVID-19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进展
5
作者 张中伟 郑晓博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2期1717-1722,共6页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引发了全球大流行并造成大量患者死亡。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COVID-19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可引起细胞因子释放、免疫细胞激活和促凝级联反应激活,...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引发了全球大流行并造成大量患者死亡。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COVID-19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可引起细胞因子释放、免疫细胞激活和促凝级联反应激活,从而导致内皮炎和血管损伤,影响凝血系统并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抗血栓治疗可以减少COVID-19患者需器官支持的比例并提高生存率,但对其抗凝治疗的最佳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仍不清楚。对出血风险较低的COVID-19非危重症患者,最新指南建议使用治疗剂量抗凝;而对于COVID-19危重症患者,由于VTE风险因素较多,抗凝治疗更具挑战性。早期研究认为对COVID-19危重症患者需要增加抗凝强度,然而并未发现治疗剂量能够获益。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治疗剂量抗凝并不优于标准剂量抗凝。本文总结了COVID-19患者VTE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和抗凝治疗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做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2019冠状病毒病 静脉血栓栓塞 抗凝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下载PDF
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包恩泽 皮林 +3 位作者 贾衍尧 徐世莹 周立辉 齐冰洋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应用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应用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优化比伐芦定组,每组42例。普通肝素组围术期予以普通肝素抗凝方案,优化比伐芦定组予以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比较两组凝血功能、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术后24h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院内及出院后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优化比伐芦定组院内及出院后30d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普通肝素与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均可有效预防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优化比伐芦定抗凝方案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肝素 比伐芦定 抗凝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 辅助治疗
下载PDF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不同抗凝治疗策略比较
7
作者 柯义君 王威 +2 位作者 吴丽芳 金涌 齐腊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8期51-55,共5页
妊娠期的高凝状态,使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孕妇具有较高的血栓栓塞风险,有效的抗凝治疗至关重要。华法林能有效预防瓣膜血栓形成,对母体最安全,但可引起胚胎病。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的安全性较高,但抗栓作用较弱,增加母体瓣膜... 妊娠期的高凝状态,使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孕妇具有较高的血栓栓塞风险,有效的抗凝治疗至关重要。华法林能有效预防瓣膜血栓形成,对母体最安全,但可引起胚胎病。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的安全性较高,但抗栓作用较弱,增加母体瓣膜血栓形成风险。目前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用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研究较少,现有证据不建议用于此类人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使用低剂量华法林(≤5 mg/d)即可达到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的高栓塞风险患者,可考虑整个妊娠期使用华法林;如使用高剂量华法林(>5 mg/d)方可达到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可在妊娠早期使用调整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妊娠中晚期换用华法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机械瓣膜 妊娠期 抗凝策略 华法林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下载PDF
脓毒症的抗凝治疗
8
作者 陈琳 曹斓馨 张根生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4期165-169,共5页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脓毒症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病情复杂化,增加死亡率。因此,抗凝治疗已成为脓毒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脓毒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异质性大,抗凝时机、抗凝持续时间等抗凝策略尚缺...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脓毒症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病情复杂化,增加死亡率。因此,抗凝治疗已成为脓毒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脓毒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异质性大,抗凝时机、抗凝持续时间等抗凝策略尚缺乏高质量研究。本文拟对目前脓毒症抗凝治疗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下载PDF
比伐卢定在PCI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延状 程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8期58-60,64,共4页
冠心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病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是快速有效解除心肌缺血状态,改善心肌循环的首选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此外,在PCI术中需要采用抗凝药物治疗,其是当下PCI手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可直接... 冠心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病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是快速有效解除心肌缺血状态,改善心肌循环的首选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此外,在PCI术中需要采用抗凝药物治疗,其是当下PCI手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可直接影响手术的预后。PCI是冠心病和血管闭塞的一种常用支架疗法,其特点是疗程短、创伤小、疗效显著。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的抗凝药物与抗凝方案不断涌现。传统的抗凝药物普通肝素与新的药物比伐卢定之间孰优孰劣的讨论持续不断,二者均作为一线药物应用于临床,到目前为止,对何种药物作为首选仍无定论。本文通过对2种药物作用原理的异同和几个有代表性的大型研究(REPLACE-2、ISAR-REACT-3、ACUITY、HORIZONS-AMI、BRIGHT)进行总结归纳,为临床PCI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疾病 抗凝药物 比伐卢定 普通肝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翟振国 王辰 +1 位作者 刘艳梅 秦志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根据现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综合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UFH)作为初始治疗方案对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穴PTE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1966年1月~2003年8月MEDLINE光盘数据库和1978年1月~2003年8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 目的根据现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综合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UFH)作为初始治疗方案对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穴PTE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1966年1月~2003年8月MEDLINE光盘数据库和1978年1月~2003年8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中,检索以非大面积PTE为研究对象,比较LMWH和UFH作为初始抗凝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穴RCT雪文献,并对RCT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5项RCT999例患者入选。与UFH抗凝治疗比较,LMWH治疗PTE的合并比数比(OR)结果如下穴1雪病死率比较合并OR为0.81,95%可信区间为0.36~1.81,OR合并假设检验,χ2合并=0.52,P>0.05;穴2雪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复发率比较1项研究显示LMWH组TE复发率差异低于UFH组,合并OR为0.37,95%可信区间为0.14~1.00,OR合并假设检验,χ2合并=1.95,P=0.05;穴3雪严重出血率比较合并OR为0.47,95%可信区间为0.16~1.39,OR合并假设检验,χ2合并=1.37,P>0.05;穴4雪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率比较1项研究显示LMWH组HIT发生率显著低于UFH组,合并OR为0.66,95%可信区间为0.06~6.92,OR合并假设检验,χ2合并=0.35,P>0.05。结论与UFH抗凝治疗比较,LMWH治疗非大面积PTE病死率无差异;部分研究提示UFH组(VTE)复发率显著高于LMWH组,但合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抗凝药物 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活化凝血时间评价PCI术中普通肝素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侯旭敏 戴锦杰 +2 位作者 韩文正 仇兴标 方唯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86-1489,1500,共5页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TEG)和床旁活化凝血时间(ACT)方法,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凝血功能的测定,评价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相关性。方法对36例稳定性冠心病拟行择期PCI术的患者,术前予以100 U/kg普通肝...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TEG)和床旁活化凝血时间(ACT)方法,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凝血功能的测定,评价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相关性。方法对36例稳定性冠心病拟行择期PCI术的患者,术前予以100 U/kg普通肝素(UFH)静脉注射。分别于PCI术前以及UFH注射后5 min和30 min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ACT和TEG反应时间(TEG-R);并检测PCI术前及术后6、24、72 h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和血常规指标(PLT、RBC、Hb)。结果 UFH注射后5 min,ACT和TEG-R均较基线水平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FH注射后30 min,ACT明显缩短(P<0.001),而TEG-R仍保持在较高水平(P>0.05)。PCI术后6 h,PT、APTT、RBC和Hb值均较基线水平有明显变化(P<0.05或P<0.001),但于术后24 h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PLT水平在上述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EG-R与ACT呈现高度曲线相关关系(P<0.001)。结论与ACT比较,TEG-R可以更敏感地检测出残余UFH量;提示TEG检测是评价PCI术中UFH效果敏感且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弹力图 活化凝血时间 普通肝素
下载PDF
3种不同抗凝剂在CRRT治疗中抗凝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邓毅 陈晓梅 +1 位作者 向睿 梁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枸橼酸钠3种抗凝剂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于该院进行CRRT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双盲法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A组... 目的观察比较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枸橼酸钠3种抗凝剂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于该院进行CRRT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双盲法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A组)、低分子肝素组(B组)和枸橼酸钠组(C组),每组各24例。比较3组的抗凝有效性(血滤器有无凝血发生及血滤器寿命)、安全性(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肌酐和总胆红素变化)、出血并发症事件(48h内股静脉/颈静脉穿刺点、消化道和皮肤黏膜等有无出血)。结果 C组血滤器抗凝效果显著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滤器使用寿命显著低于B、C组(P<0.05),但B、C组血滤器使用寿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C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肌酐和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A、B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B、C组血小板计数、肌酐和总胆红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优于A组(P<0.05);A组共发生8例出血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为33.3%,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钠及低分子肝素在增加血滤器使用寿命、减少血小板减少症及出血并发症方面均具有较理想的效果,在充分遵循个体化原则的基础上,可优先考虑枸橼酸钠,以确保CRRT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枸橼酸钠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应用普通肝素与比伐卢定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辉锋 董平栓 +3 位作者 王可 闫鹏 赵希坤 赵劲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对比普通肝素与比伐卢定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月~2017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3例,男性81例,女性72例,年龄65~87岁。按照随机数... 目的对比普通肝素与比伐卢定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月~2017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3例,男性81例,女性72例,年龄65~87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普通肝素组(76例)和比伐卢定组(77例)。比伐卢定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比伐卢定;普通肝素组术前注射肝素。用药前检测血小板计数、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用药后1 h、4 h、24 h复测。观察两组治疗后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出血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用药后1 h的ACT值为(151.3±32.9)s,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的(280.7±35.9)s;用药后4 h,比伐卢定组的ACT值仍低于普通肝素组[(143.5±28.9)s vs.(214.9±39.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比伐卢定组与普通肝素组各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比伐卢定组共有10例(13.0%)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普通肝素组有13例(1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重度出血。比伐卢定组无显著意义出血发生率为9.1%,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的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伐卢定组总出血率为10.4%,低于普通肝素组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与应用普通肝素相比,使用比伐卢定可获得良好的抗凝效果,且出血发生率低,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肝素 比伐卢定 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枸橼酸抗凝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荣姣 王美莲 +1 位作者 唐元秀 李康慧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2期15-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效果及对MHD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RCA组(实验组)和普通肝素抗凝(unfraetionaled heparin,... 目的探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效果及对MHD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RCA组(实验组)和普通肝素抗凝(unfraetionaled heparin,UFH)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每次透析治疗后透析器整体纤维容积(total cellvolume,TCV)变化情况,患者在入组前、透析3个月、12个月血脂代谢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⑴两组透析器使用后TCV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对血脂的影响:①透析12个月后,两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三酰甘油(three glycerine,TG)、脂蛋白(a)[(level of apolipoprotein(a),Lp(a)]、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evel of apolipoprotein,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VLDL-c)均较透析前升高(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evel of apo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较透析前降低(P<0.05);实验组LP(a)较透析前升高、TG则比透析前降低(均P<0.05);②透析12个月两组比较,实验组TG、LDL-c、VLDL-c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CA体外抗凝效果确切,透析器使用后TCV不受影响,透析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应用RCA体外抗凝不加重MHD患者血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 肝素钠 抗凝 血液透析 血脂
下载PDF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和普通肝素抗凝在血液滤过过程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卫红 张红梅 +3 位作者 姚玉玲 邓勇进 赵妙玲 蔡立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和普通肝素抗凝在血液滤过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5例血液滤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普通肝素抗凝,研究组33例予以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比较两...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和普通肝素抗凝在血液滤过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5例血液滤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普通肝素抗凝,研究组33例予以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比较两组患者血滤器凝血情况、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游离钙、游离钾(K+)、游离钠(Na+)、游离氯(Cl-)、血肌酐(Scr)、碳酸氢根(HCO3-)、酸碱度(pH)、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血滤器凝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滤前后体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滤前后体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及体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P<0.05)。研究组血滤前后体外游离钙水平均显著低于体内和对照组水平(P<0.05)。对照组血滤前后游离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滤前两组Na^+、Cl^-、K^+、Scr、HCO_3^-、p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滤后两组Na^+、Cl^-、K^+与血滤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HCO_3^-、pH值与血滤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血滤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滤过过程中局部枸橼酸钠抗凝与普通肝素抗凝均可清除代谢废物,纠正酸中毒,对体内凝血系统与电解质水平无影响,但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可有效缩短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枸橼酸钠 局部抗凝 普通肝素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会圃 刘长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4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43例)。所...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4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43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伐卢定组:在急诊PCI术前首先静脉给予比伐卢定负荷量(0.75 mg/kg),然后,以1.75 mg/(kg·h)持续静脉点滴4 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入10μg/kg替罗非班,然后以0.075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36 h,同时静脉内注入普通肝素100 U/kg。观察两组PCI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降百分比;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检测两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观察两组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ST段回降百分比、TIMI3级血流比例、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NT-proBNP水平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消化道出血、咯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比伐卢定组2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相比有相同的疗效,但出血并发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比伐卢定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普通肝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彦聪 张凌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6期311-314,共4页
目的 调查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34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普通肝素(18例)(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和LMWH(16例)抗凝对血脂和脂蛋白的影响。... 目的 调查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34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普通肝素(18例)(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和LMWH(16例)抗凝对血脂和脂蛋白的影响。结果 LMWH组的TG、Tch、LDL、Apo-B在第12个月(P<0.05)及第6个月(无显著差异)均低于UFH组;而HDL与之相反;LMWH组的TG、Tch、LDL、Apo-B在第12个月低于第0个月(P<0.05);而UFH组TG(无显著差异)、Tch(P<0.05)、LDL、Apo-B高于第0个月。结论 长期使用LMWH不加重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的紊乱,相反可部分矫正已有的脂代谢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血液透析 脂代谢 回顾性分析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普通肝素抗凝时高岭土-血栓弹力图R时间目标值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黎金庆 朱蔚东 +3 位作者 单志娟 张传花 刘同和 周合冰 《血栓与止血学》 2013年第4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抗凝时,高岭土-血栓弹力图R时间目标值。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肝素时血液aPTT和R时间。检测15例(21例次)肝素抗凝患者的高岭土-血栓弹力图R时间和肝素酶-血栓弹力图△R%,比较R时间和△R%判断肝素抗凝效果。结果肝素浓度在0...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抗凝时,高岭土-血栓弹力图R时间目标值。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肝素时血液aPTT和R时间。检测15例(21例次)肝素抗凝患者的高岭土-血栓弹力图R时间和肝素酶-血栓弹力图△R%,比较R时间和△R%判断肝素抗凝效果。结果肝素浓度在0~0.5 u/ml,与aPTT、R时间均呈直线相关(P<0.01)。aPTT为正常值2倍时,肝素浓度为0.10~0.22 u/ml,肝素浓度在此范围内的R时间为13.9~22.3 min。21例次肝素抗凝患者R时间为7.7±3.4 min。肝素酶-血栓弹力图△R%为4.0±19.3%。R时间和肝素酶△R%判断肝素抗凝效果符合率为85.7%,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肝素治疗并达到抗凝效果时,高岭土-血栓弹力图R时间目标值为13.9~22.3min(取整数14~22 min),约为R时间正常上限的1.5~2倍(R时间正常值为5~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血栓弹力图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普通肝素
下载PDF
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在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罗新林 刘强 徐验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研究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用于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 目的研究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用于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脏监护病房接受急诊PCI治疗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中,选取血栓积分评分≥2分且经血栓抽吸后血栓积分<2分的8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比伐卢定+替罗非班组43例,普通肝素+替罗非班组46例。比较两组PCI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术后2 h ST段回落≥50%的患者比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ovascular events,MACE)、出血事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结果住院期间两组MACE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伐卢定+替罗非班组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明显减少(P<0.05)。两组PCI治疗后TIMI分级、术后2 h ST段回落≥50%的患者比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中,比伐卢定+替罗非班与普通肝素+替罗非班在改善患者心肌灌注以及住院期间MACE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的效果相似,但比伐卢定可显著减少住院期间的血小板减少症,且不增加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栓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比伐卢定 替罗非班 普通肝素
下载PDF
择期PCI术中静脉应用依诺肝素与普通肝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玉泽 齐国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静脉应用伊诺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与普通肝素对比的疗效差别。方法将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125U/kg的普通肝素;试验组32例给予1mg/kg的伊诺肝素... 目的探讨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静脉应用伊诺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与普通肝素对比的疗效差别。方法将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125U/kg的普通肝素;试验组32例给予1mg/kg的伊诺肝素。分别测定活化凝血时间(ACT)或抗Xa因子活性并定义有效达标范围,术后随访观察30d主、次要终点结果。结果对照组在各时段(5,60,120,240min)的ACT分别为(371±39)s,(332±34)s,(258±39)s,(175±24)s,术中有效抗凝达标率为17例(40.5%),其中未达标的25例(59.5%)患者中的24例为抗凝过度(57.1%),其ACT平均为(401±27)s,仅1例患者为ACT均低于300s。试验组伊诺肝素静推5min后,抗Xa因子活性为(0.91±0.27)IU/ml,术后为(0.73±0.22)IU/ml,术中有效抗凝达标率为29例(90.6%)。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抗凝达标率高(P<0.01)。结论于择期PCI术中静脉应用1mg/kg剂量的伊诺肝素作为抗凝药物是安全有效的,术中不需要监测抗Xa因子活性。在择期PCI术中应用125U/kg剂量的普通肝素存在抗凝过度的情况,但未发现其出血倾向的增加,适当提高普通肝素抗凝强度的用量及范围,则其应用安全有效,术中不需要监测ACT来调整其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伊诺肝素 普通肝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