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涉农综合性高校新农科研究生教育融合式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瑞强 杨少杰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新农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需要、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任务要求。高质量发展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全面增强涉农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立... 新农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需要、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任务要求。高质量发展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全面增强涉农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立足涉农综合性高校发展特色,准确把握新农科建设的内涵特征,充分发挥涉农综合高校的学科协同优势。结合现实考察,着力从“转变教育理念、交叉融合学科体系、深化产学研协作、创新组织结构”等方面探索新农科研究生教育融合性创新发展路径,以期提升涉农综合性新农科研究生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综合性高校 新农科 研究生教育 融合式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下载PDF
特色小镇特色形成:一个现实案例
2
作者 邹赛 周绍东 《经济研究参考》 2024年第8期33-50,共18页
形成和打造特色产业,建设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现实中,部分特色小镇强行打造“特色”,引发了产业定位雷同、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玉石产业开展田野调查,运用质性研... 形成和打造特色产业,建设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现实中,部分特色小镇强行打造“特色”,引发了产业定位雷同、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玉石产业开展田野调查,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进行三级逻辑性编码,本文建构了一个“产业个性特征—技术普适化转变—产业共性能力”的分析框架。运用该框架进行研究发现: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壮大,既要依靠异质性的技术和资源,也要推动这些技术和资源的普适化转变。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共性技术平台,促进特色产业的纵向分工深化、横向分工广化、代际分工优化和配套分工综合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塑造既具有个性特征又拥有共性能力的特色产业,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小镇 技术普适化 分工演进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涉农大学校外基地建设探讨——基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玉清 刘晓光 王明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5-160,共6页
通过对15所大学26个校外基地走访调研发现,当前涉农大学校外基地建设中存在基地的功能发挥受到多重约束、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有待健全与完善、稳定持续的基地建设经费不足等问题。为促进涉农大学校外基地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基... 通过对15所大学26个校外基地走访调研发现,当前涉农大学校外基地建设中存在基地的功能发挥受到多重约束、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有待健全与完善、稳定持续的基地建设经费不足等问题。为促进涉农大学校外基地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基地建设应遵循地方产业、大学学科、地理区位"三维度"考量原则;基地运行应建立完备制度保障;基地资源应实现有机整合;基地发展应得到更多政策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大学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基地
下载PDF
高校社会服务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的路径探索——基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玉清 陈荣荣 刘晓光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第6期41-47,共7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需要更多实践资源的支持。基于涉农专业的调查发现,当前专业学位教育存在导师制度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充分、教学方式不灵活、毕业作品选题领域较窄等问题,主要原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需要更多实践资源的支持。基于涉农专业的调查发现,当前专业学位教育存在导师制度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充分、教学方式不灵活、毕业作品选题领域较窄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资源不足。涉农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通过营造专业实践环境、提供毕业作品选题素材、充实校外导师资源、拓展人才就业渠道等方式,将高校社会服务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 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俐 陈巍 +3 位作者 姜凡桂 张洛 蒋大华 胡燕 《中国农业教育》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为进一步强化大学农业推广的公益性职能,优化国家农技推广体系,自2012年以来,国家先后分两批批准39所高校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近2年的建设中,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模式作了积极探索,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推... 为进一步强化大学农业推广的公益性职能,优化国家农技推广体系,自2012年以来,国家先后分两批批准39所高校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近2年的建设中,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模式作了积极探索,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推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可持续运行,今后应稳定经费支持渠道、强化资源整合力度、加强考评机制改革、创新农技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涉农高校的智库建设、优化新农村建设信息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农技推广 大学职能
下载PDF
基于科技小院的新农科大学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叶优良 张志华 +4 位作者 黄玉芳 赵亚南 汪洋 宋安东 汤继华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8期55-58,共4页
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培养问题,结合在河南禹州、杞县、新乡等地建立的科技小院,探讨科技小院大学生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模式、培养特点,以及科技小院大学生培养取得的成效,为新农科大学生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关键词 新农科 科技小院 大学生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关于高校创新驱动与服务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汤国辉 严瑾 陈哲名 《中国农业教育》 2016年第2期63-68,共6页
在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急需研发更多的高新技术,创新推广服务模式,以及解决与之相匹配的人才等核心问题。在新常态下,要构建高校与多主体(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的教科推一体、综合服务农业现代化新体系,通过校内外体制创新推动... 在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急需研发更多的高新技术,创新推广服务模式,以及解决与之相匹配的人才等核心问题。在新常态下,要构建高校与多主体(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的教科推一体、综合服务农业现代化新体系,通过校内外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建立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链为基础的创新链,创立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共生发展的新机制,建设示范性科教兴农平台基地,并出台政策制度作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政产学研金用 高新技术 农业现代化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下载PDF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毕娟 《现代情报》 CSSCI 2010年第8期104-106,共3页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科技创新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设置图书馆分馆、建立流动图书馆、开展业务培训、开放图书馆书籍和期刊外借服务、建立科技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等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地方高校图书馆 服务 新农村建设 农村发展
下载PDF
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提升农业高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武德传 刘广金 马中文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7期67-68,70,共3页
为提高农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探讨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背景下农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农业高校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巍巍 《现代情报》 CSSCI 2010年第8期102-103,106,共3页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在准确把握定位、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的基础上,通过服务新农村建设,实现既确保教育教学需要,又能够促进自我发展的目标,达到"两不误、两促...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在准确把握定位、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的基础上,通过服务新农村建设,实现既确保教育教学需要,又能够促进自我发展的目标,达到"两不误、两促进"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新农村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冰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69-74,155,共7页
本文重点关注从2001年“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实施以来,该计划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分析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而从基础格局、关键环节、实施路径和长远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 本文重点关注从2001年“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实施以来,该计划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分析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而从基础格局、关键环节、实施路径和长远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构建“大格局”、围绕“双一流”、建好“桥头堡”、打造“共同体”,逐步完善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新模式,以更加持续有效地推动我国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取得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支援 西部高校 新时代 乡村振兴 西部大开发
下载PDF
马里亚纳南部弧内坡橄榄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弧前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彦辉 初凤友 +1 位作者 朱继浩 余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7,共8页
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内坡由于俯冲的太平洋板片的侵蚀而出露了相当于弧下地幔成分的橄榄岩,这些橄榄岩是研究岛弧岩浆作用及弧下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难得的样品。报道了马里亚纳南部关岛以南的弧内坡橄榄岩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 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内坡由于俯冲的太平洋板片的侵蚀而出露了相当于弧下地幔成分的橄榄岩,这些橄榄岩是研究岛弧岩浆作用及弧下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难得的样品。报道了马里亚纳南部关岛以南的弧内坡橄榄岩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岩石具有非常难熔的矿物组成:橄榄石具有很高的Mg,斜方辉石中的Al2O3含量极低,尖晶石具有很高的Cr。滑石、蛇纹石和角闪石(透闪石为主,有少量镁角闪石和浅闪石)则指示了流体在中低温度下对橄榄岩的交代作用,并表明流体可能含有较高的SiO2、Al2O3和Na2O。全岩的主量元素中,CaO和Al2O3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很低,而MgO的含量较高(干体系下多在43%左右),显示岩石经历了高度熔融。微量元素中,U和Sr的含量较高,相对富集,可能是来源较浅的板片流体化学特点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 橄榄岩 俯冲带 交代作用
下载PDF
高校文化资源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及其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艺锦 韩颖 王丙尧 《价值工程》 2014年第24期292-294,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文化资源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及其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具有服务新农村公共文化的功能与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高校文化资源;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要以地方高校为依托。因此应...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文化资源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及其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具有服务新农村公共文化的功能与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高校文化资源;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要以地方高校为依托。因此应加强各个领域和学科的交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多种路径,挖掘高校现有的文化资源,推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文化资源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发展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支撑“一流”涉农学科建设的实践途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术希 《农学学报》 2019年第7期91-94,共4页
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方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科教、人才,特别是高校涉农学科建设提供的创... 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方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科教、人才,特别是高校涉农学科建设提供的创新驱动。自2012年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一直以国家战略为目标,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建设理念创新,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努力建设成为带动和引进区域现在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与科技。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紧紧围绕这两个关键点展开相关工作,探究出了涉农学科建设的实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农 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涉农学科 实践途径
下载PDF
“新艺科”背景下我国师范类高校设计学学科发展范式
15
作者 杨钢 《当代美术家》 2022年第3期54-57,共4页
在全国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艺科、新农科建设的教育变革大背景下,学科交叉、学科融合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我国设计学学科发展与建设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契机。长期以来,师范类高校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在全国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艺科、新农科建设的教育变革大背景下,学科交叉、学科融合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我国设计学学科发展与建设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契机。长期以来,师范类高校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审视当下我国师范类高校设计学学科发展现状,发现师范类高校设计教育目前仍未有科学有效的学科发展范式。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师范类高校设计教育发展现状的梳理与分析,提出师范类高校设计学学科未来发展之路,旨在呼吁师范类高校的设计学学科发展要直面危机并调整思路,时刻发挥师范院校的优势。在做好设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同时,更要自觉坚守设计教育的研究,让研究成果有效引领我国未来高等设计教育的繁荣才是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艺科 师范类高校 设计学 学科 学科发展 学院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