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legation of Institute for East Asia Studies of Law University from Thailand Visited China
1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1998年第Z1期21-22,共2页
Onawarm,pleasantdayinMay,attheinvitationoftheChineseAsociationfor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CAFIU),a6membe... Onawarm,pleasantdayinMay,attheinvitationoftheChineseAsociationfor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CAFIU),a6memberdelegationofth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rsity Thailand east Institute DELEGATION asia
下载PDF
Codeswitching in East Asian University EFL Classrooms: Reflecting Teachers Voices
2
作者 ROGER BARNARD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第12期73-81,共9页
During the 20th century,it was commonly assumed that the best way to teach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was through the exclusive use of English as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Although recent publications have challeng... During the 20th century,it was commonly assumed that the best way to teach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was through the exclusive use of English as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Although recent publications have challenged this view,many educational policy-makers in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tend to to insist onEnglish only",and decry the practice of codeswitching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first languages of learners and teachers.Findings from a recent volume of case studies clearly show that codeswitching is a common practice across a wide range of university EFL classrooms in Asian contexts.In many cases,this codeswitching may be regarded as aflexible convergent approach",where languages are switched more or less spontaneously and at random.Often,however,the teachers reported in Barnard and McLellan(2014)responsibly alternated between languages in a principled and systematic way.This paper presents and discusses observational data and extracts from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on the rationale for codeswitching.Thus codeswitching is both normal and can be pedagogically justifiable.The paper will then suggest how teachers can reflect in-,on-and for-action(Farrell,2007)by systematically recording,listening to,and analysing their use of language(s)in their own classrooms,using a set of interactional categories(Bowers,1980).Reflective practitioners may then develop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projects(Burns,1999,2010)which could empower them to critique and challenge monolingual language-in-education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下的东亚高校人文社科学术评价及其改革路径——以中、日、韩高校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体系为例
3
作者 何宛玲 蒋凯 《世界教育信息》 2024年第10期27-39,共13页
中、日、韩等东亚高校在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中面临着“三对张力”——“国际化”评价与“本土化”评价之间的张力、“标准化”评价与“多元化”评价之间的张力、“传统文科”评价与“新文科”评价之间的张力。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 中、日、韩等东亚高校在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中面临着“三对张力”——“国际化”评价与“本土化”评价之间的张力、“标准化”评价与“多元化”评价之间的张力、“传统文科”评价与“新文科”评价之间的张力。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阐释了人文社科学术评价的定位、特色与发展趋势,对新时代下东亚高校人文社科学术评价的改革路径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从照搬移植走向“以我为主、面向世界”的评价体系;从单一化、标准化评价体系走向多元化、特色化评价体系;从“传统文科”评价体系走向“新文科”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术评价 人文社科 东亚 中国 日本 韩国
下载PDF
东亚远程开放教育历史进程、发展现状与特色比较——基于中日韩三国开放大学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江颖 曹婷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11,共11页
远程开放教育在各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放大学是承担这一责任的重要载体。中日韩三国的开放大学经过数年发展,已经成为面向全国民众的、提供终身教育的高水平远程开放教育院校。对其历史进程、办学理念、组织结构、... 远程开放教育在各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放大学是承担这一责任的重要载体。中日韩三国的开放大学经过数年发展,已经成为面向全国民众的、提供终身教育的高水平远程开放教育院校。对其历史进程、办学理念、组织结构、人才培养、专业和课程设置、教育信息化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各具特色:中国的开放大学注重深入基层、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和学分银行的建设;日本放送大学重视法律先行、追求质量、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开展学分互换活动;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注重质量、开展职后和面向公众的免费教育、重视国际交流。通过比较,发现中国的远程开放教育仍然面临着来自立法、质量、服务、交流与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远程开放教育 中日韩开放大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关于东亚儒学问题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吴震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1-9,共9页
"东亚"一词源自日语,其中有着沉痛的战争记忆。如今"东亚"作为一种文化概念,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对象。近十余年来,在台湾学界的努力下,"东亚儒学"已足以构成一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已到了对此研究领域的已有... "东亚"一词源自日语,其中有着沉痛的战争记忆。如今"东亚"作为一种文化概念,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对象。近十余年来,在台湾学界的努力下,"东亚儒学"已足以构成一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已到了对此研究领域的已有成果及将来发展等问题进行总结反省的阶段。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来审视儒学的未来发展,既有必要坚持文化多元论的立场,也有必要树立具体普遍性的观念,以此作为尊重"他者"、展开文明对话的基础,同时又能与"文化自信"的确立产生良性互动,因为"自信"绝不是意味着无视"他者"的夜郎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儒学 东亚儒学 文化多元论 具体普遍性
下载PDF
港澳台地区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历史探源 被引量:1
6
作者 焦磊 谢安邦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63-68,共6页
近些年学者对国内外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史已有论述,但却较少涉及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地区的远程开放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研究其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始末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英国首创开放大学后,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普遍关注并产生巨大... 近些年学者对国内外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史已有论述,但却较少涉及港澳台地区。港澳台地区的远程开放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研究其远程开放教育发展始末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英国首创开放大学后,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普遍关注并产生巨大影响。1979年澳门东亚大学筹备期间提出远程开放大学思路,又在1980年代初引进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成立了公开学院,英国开放大学高级职员康纳德·斯威夫特教授出任首任院长。1987年澳门政府通过澳门基金会收购东亚大学,转制为公立大学,1991年更名为澳门大学。1992年,经澳门政府批准,未被收购的东亚公开学院与葡萄牙公开大学联合组成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2011年更名为澳门城市大学。澳门东亚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特点主要有:一是办学起步早。该院是港澳台地区远程开放教育的先行者;从严格意义上说,该院是中国远程开放教育的探路者。二是办学起点高。虽然该院的远程高等教育早期只是初级形式的远程开放教育,东亚大学办学伊始就具有国际化的定位和特征,其课程得到国外大学的认可。三是直接采用英国开放大学办学模式,该院创办之初得到英国开放大学的管理经验、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台地区 澳门东亚大学 远程开放教育 发展历史 教育史研究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与东亚高等教育传承发展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金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5-12,共8页
东亚古代教育的实践活动催生了早期丝路的开通,而丝路又促进了东亚社会的发展繁荣,也为东亚教育的发展进步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推动了东亚教育的发展,进而形成了东亚汉文化共同体,史称"东亚汉文化圈"。在历史上东亚... 东亚古代教育的实践活动催生了早期丝路的开通,而丝路又促进了东亚社会的发展繁荣,也为东亚教育的发展进步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推动了东亚教育的发展,进而形成了东亚汉文化共同体,史称"东亚汉文化圈"。在历史上东亚教育在促进丝绸之路的发展中,为东亚国际秩序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今继往开来,东亚"一带一路"建设工程的推进,对中国当代建设"双一流"大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人才交流、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对推动东亚及国际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立公正、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和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古丝路 东亚高等教育 “双一流大学”发展战略
下载PDF
国际化语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日语专业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卞崇道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98-102,共5页
教育国际化是我国国际化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重要的构成部分。笔者认为把国际化日语人才的内涵分解为三大要素:国际化意识,具体化为包括中、日、韩(朝鲜半岛)的东亚意识;国际化知识,具体化为日语(工具)、中日经贸与文化;国际交往... 教育国际化是我国国际化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重要的构成部分。笔者认为把国际化日语人才的内涵分解为三大要素:国际化意识,具体化为包括中、日、韩(朝鲜半岛)的东亚意识;国际化知识,具体化为日语(工具)、中日经贸与文化;国际交往能力,具体化为学会与日本人打交道。日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这三大要素,才能真正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东亚意识 国际化知识 国际交往能力 浙江树人大学
下载PDF
澳门东亚大学转型与变迁考述:利益博弈与文化传承
9
作者 张红峰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70,共9页
澳门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1981年创立的东亚大学,其下属的五个学院学术层次、教育手段和办学目标各有不同,是一个由多种高等教育形式汇聚而成的联合体。在东亚大学转型和变迁时期,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受到外部利益的影响,这反映出回归... 澳门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1981年创立的东亚大学,其下属的五个学院学术层次、教育手段和办学目标各有不同,是一个由多种高等教育形式汇聚而成的联合体。在东亚大学转型和变迁时期,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受到外部利益的影响,这反映出回归过渡历史时期的特殊性。然而,大学毕竟有着普遍的学术内涵和发展规律。葡萄牙的管治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现状,高等教育有责任促进中葡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但这些都应该建立在为澳门的将来而不是为它的过去而努力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高等教育 东亚大学 利益 文化
下载PDF
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对澳门城市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梁洪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是澳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运动会,对澳门城市的形象、经济、体育、环保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东亚会优化了整个澳门城市发展的规划,提升了澳门的国际地位,充分体现了澳门有举办国际盛事的综合发展能力,澳门将更具条件... 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是澳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运动会,对澳门城市的形象、经济、体育、环保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东亚会优化了整个澳门城市发展的规划,提升了澳门的国际地位,充分体现了澳门有举办国际盛事的综合发展能力,澳门将更具条件成为优质的国际旅游及国际体育健康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届东亚运动会 澳门 城市发展
下载PDF
一本书的故事与传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刻本«新编对相四言»
11
作者 商伟 《天禄论丛》 2015年第1期138-153,共16页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新编对相四言»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看图识字读本,刊行于15世纪或稍后.本文对该书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并追溯其重印改订和流传转手的历史,也讨论了其他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 看图识字读本 算盘 哥伦比亚东亚图书馆
下载PDF
拨开历史迷雾——王重民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渊源始末 被引量:8
12
作者 凌一鸣 姚伯岳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2,F0003,共7页
1945—1947年间,文献学家王重民受时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孙念礼之邀到馆进行古籍审查工作,并完成了该馆历史上第一部中文善本书录。但由于相关史料的匮乏,此事始末一直模糊不清。通过整理该校所藏王重民书录手稿与近七... 1945—1947年间,文献学家王重民受时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孙念礼之邀到馆进行古籍审查工作,并完成了该馆历史上第一部中文善本书录。但由于相关史料的匮乏,此事始末一直模糊不清。通过整理该校所藏王重民书录手稿与近七十通相关信札等档案资料,可以厘清双方合作的流程、经过、方式以及成果。参考文献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重民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 葛思德东方图书馆 善本书录
下载PDF
王重民《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藏善本书录》稿本考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凌一鸣 姚伯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7-145,共9页
1945–1947年,王重民应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孙念礼的邀请,到该馆进行中国古籍的整理编目工作,并完成了该馆历史上第一部中国古籍善本书录。该书录未公开出版,仅有稿本藏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此书录首次对普林斯顿大... 1945–1947年,王重民应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孙念礼的邀请,到该馆进行中国古籍的整理编目工作,并完成了该馆历史上第一部中国古籍善本书录。该书录未公开出版,仅有稿本藏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此书录首次对普林斯顿大学所藏古籍善本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版本鉴定工作,但由于条件限制,其中也不免有一些疏失与错误。王重民所作书录的体例与内容,对该馆后来的古籍编目与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重民 葛思德东方图书馆 善本书录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
下载PDF
周濂溪太极图说集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兴彻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23-30,共8页
周敦颐,原名惇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元公。事迹学说具见《宋史·道学传》。周敦颐为宋代大儒,程朱道学一派的开创者,对于中国宋元以后的政道学术影响巨大,对于东亚儒学也有重要影响。《太极图说》是周敦颐的代表著作,历代以精要、深... 周敦颐,原名惇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元公。事迹学说具见《宋史·道学传》。周敦颐为宋代大儒,程朱道学一派的开创者,对于中国宋元以后的政道学术影响巨大,对于东亚儒学也有重要影响。《太极图说》是周敦颐的代表著作,历代以精要、深邃著名,初学不易理解,自朱熹以下多有注解,特别是其全文经朱熹、吕祖谦二人合编入《近思录》之后,传播尤其久远,历代注家无虑百余人,即使在古代韩国,注释者也有二三十家之多。文章依照宋代以后儒家文献,就其最主要者加以汇纂,作为集注。其更为详尽的集释,或古代韩国注释家的解说,有待今后进一步整理。孙兴彻教授本人曾经在2004年亲访湖南永州道县的濂溪故里,游历圣脉和月岩。文章同时也是对于此行的一个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太极图说》 理学 儒家 东亚 濂溪
下载PDF
东亚的新知识帝国 被引量:4
15
作者 西蒙·马金森 赵琳 +1 位作者 初静 叶赋桂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2,共12页
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存在精英和大众高等教育的差异,但全球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6年中翻了一番,其动力主要是社会需求,而不是劳动力市场需求。非英语和西欧之外的国家研究能力和世界一流大学显著成长和扩张。其中最引... 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存在精英和大众高等教育的差异,但全球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6年中翻了一番,其动力主要是社会需求,而不是劳动力市场需求。非英语和西欧之外的国家研究能力和世界一流大学显著成长和扩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东亚,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已成为仅次于北美和欧洲的世界第三大研究和创新之地。东亚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是由经济增长、中产阶级的需求、本土儒家教育根基所推动的,并在国家赶超西方的积极助力下。虽然东西方在研究能力和资源上的差距仍然存在,但东亚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而使东亚高等教育与众不同的文化因素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东西方大学模式、大学/国家/社会关系的协同将全面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高等教育 世界一流大学 儒家文化 全球对话
原文传递
从核心现场重思“新的普遍”:评论“新天下主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永瑞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94,5,共14页
最近,中国的各种相关学术论坛也热衷于探讨如何克服欧美中心的普遍主义。那么,我们到底从何寻出新的线索?我们或在走向解析'新的普遍'的过程中所讨论的,即'主权重构'的具体事例中,似乎已经有了一些值得参考的线索。在... 最近,中国的各种相关学术论坛也热衷于探讨如何克服欧美中心的普遍主义。那么,我们到底从何寻出新的线索?我们或在走向解析'新的普遍'的过程中所讨论的,即'主权重构'的具体事例中,似乎已经有了一些值得参考的线索。在本文中,笔者想从'主权重构'的角度,探讨中国方面提出的'普遍',即'新天下主义'的核心内涵与意义。为了这另一种普遍的探讨避免过于抽象,笔者会在流动的历史的特定时空中,尤其是从'核心现场'的角度,对此进一步进行解析与重思。在本文中,笔者针对仍然处于分断状态的朝鲜半岛(作为核心现场之一)而提出的复合国家论这一主权重构论与东亚(大)分断结构论和'新天下主义'进行比较。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比较,是因为笔者认为核心现场中存在着能够使沟通变为可能的普遍要素,这一探寻过程让我们更深入认识到'沟通的普遍性'如何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的普遍性 一国两制 复合国家 中华帝国 东亚分断结构
原文传递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曼陀罗:理论、历史与现实话语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振纲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6,156,共26页
曼陀罗这一概念具备发展国际关系理论及案例研究的创新潜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曼陀罗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国际体系分析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东南亚本土丰富的一手文献资料以及东南亚史学的经典著作有助于重构东南亚国际关系史的全貌。借... 曼陀罗这一概念具备发展国际关系理论及案例研究的创新潜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曼陀罗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国际体系分析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东南亚本土丰富的一手文献资料以及东南亚史学的经典著作有助于重构东南亚国际关系史的全貌。借助这些文献,曼陀罗可用于阐释古代东南亚地区国家间的互动历史及规律。东南亚历史上存在宪章国家、港市国家、高地政体及村庄政体等政治行为体,不同政治行为体的互动构成了相互交错的曼陀罗。从区域层面看,曼陀罗是一个复数的区域体系,这一体系的文化基础是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即使经历了伊斯兰文化变迁仍未丧失曼陀罗的特色。从互动进程来看,多中心的互动形成了历史上三种相对稳定的体系模型,分别是中心—边缘模式、上游—下游模式和高地—低地模式。东南亚地区大国与域外国家的交往同样丰富,尤其与中国的互动引发了曼陀罗与朝贡关系的争论,尽管这两个体系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世界秩序观念、朝贡和战争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使得曼陀罗作为独立的区域秩序而存在。对现代国际政治而言,曼陀罗依然是一个有启发性的概念。这一概念具备发展国际关系理论的潜力,同时有利于分析和解释当今的东南亚政治甚至世界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陀罗 朝贡体系 国际体系 区域秩序 东南亚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