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atigraphy and palaeoenvironments across the Jurassic-Cretaceous boundary in the reference section (Olenek River) for eastern regions of Laptev Sea area (Arctic Siberia,Russia)
1
作者 Boris L.Nikitenko Ekaterina B.Pestchevitskaya Svetlana N.Khafaeva 《Global Geology》 2019年第4期270-279,共10页
The Volgian-Valanginian succession of shallow-water deposits from the Olenek section(Anabar-Lena region,Arctic Siberia)has been studied by sedimentological and palaeontological methods.High-resolution biostratigraphy ... The Volgian-Valanginian succession of shallow-water deposits from the Olenek section(Anabar-Lena region,Arctic Siberia)has been studied by sedimentological and palaeontological methods.High-resolution biostratigraphy of studied interval is based on the ammonites,foraminifers,marine and terrestrial palynomorphs.Foraminiferal and palynological zones have important regional implications providing well-constrained biostratigraphy of the Anabar-Lena region.Sedimentological studies together with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s of microbenthos,microphytoplankton and terrestrial palynomorphs allow the pala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s for the marginal area of the Anabar-Lena palaeosea and coastal lan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jurassic lower cretaceous Arctic Siberia BIOSTRATIGRAPHY PALAEOENVIRONMENTS MICROFOSSILS
下载PDF
Upper Jurassic and Lower Cretaceous of Sanjiang-Middle Amur basin: Non-marine and marine correlation 被引量:6
2
作者 KIRILLOVA Gal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12期1873-1889,共17页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strata have been done for the Sanjiang Middle Amur basin, a coaland oil-bearing area spanning the eastern Heilongjiang of northeastern China and southeastern F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strata have been done for the Sanjiang Middle Amur basin, a coaland oil-bearing area spanning the eastern Heilongjiang of northeastern China and southeastern Far East of Russia. On the basis of various fossils occurring in the formations, particularly by means of the Tithonian-Valanginian index Buchia and the late Barremian-middle Albian indicator Aucellina assemblages, the marine and non-marine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strata in the basin are correlated. The Mesozoic international chronostratigraphic chart (http://www.stratigra phy.org) is established basically based on the marine rocks. To accurately date the non-marine strata,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late them with the marine deposits. This study sheds new light on the dating and correlation of non-marine Upper Mesozoic.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would help understand the tectonics and paleogeography and thus aid the explor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jurassic-lower cretaceous MARINE and NON-MARINE CORRELATION Sangjiang-Middle Amur BASIN
原文传递
深海相中的砂质碎屑流沉积——以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侏罗-白垩系为例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祥辉 王成善 胡修棉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51,共7页
阐述了砂质碎屑流沉积特征、研究现状及其与其他深海碎屑沉积的区别 ,认为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深海沉积背景下的块状砂岩具有砂质碎屑流沉积性质 ,指出深海相中的块状砂岩可以预测。
关键词 砂质碎屑流 沉积特征 砂岩 侏罗统 深海相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砾岩特征与构造演化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小陪 高志勇 +3 位作者 李书凯 冯佳睿 赵雪松 郭美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0-993,共14页
库车前陆盆地充填有上侏罗统喀拉扎组砾岩、下白垩统底部亚格列木组砾岩和下白垩统上部巴什基奇克组砾岩,通过对这三套砾岩区域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砾态特征、厚度变化特征的详细描述与此三套砾岩沉积古环境的差异对比研究,认为库车... 库车前陆盆地充填有上侏罗统喀拉扎组砾岩、下白垩统底部亚格列木组砾岩和下白垩统上部巴什基奇克组砾岩,通过对这三套砾岩区域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砾态特征、厚度变化特征的详细描述与此三套砾岩沉积古环境的差异对比研究,认为库车前陆盆地中部库车河地区及西部卡普沙良河地区这三套砾岩成份复杂多样,具低成份与结构成熟度;所代表的气候演化特征由早到晚依次为:干旱、半干旱→温暖、湿润→干旱、炎热气候;所反映的沉积相为冲积扇、浊积扇和季节性辫状河沉积。砾岩与构造关系的结果分析表明,喀拉扎组砾岩是晚侏罗世构造活动的标志,亚格列木组砾岩为早白垩世初逆冲推覆活动的开始,巴什基奇克组砾岩则是早白垩世末构造宁静期的沉积响应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前陆盆地 上侏罗统一下白垩统 砾岩特征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旺尕秀地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风成砂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胡俊杰 马寅生 +5 位作者 吴祎 王宗秀 柳永清 高万里 李宗星 魏小洁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6-786,共11页
本次研究在柴达木盆地旺尕秀地区上侏罗统红水沟组上覆地层中,首次发现了风成沉积。地层主体为一套棕黄色细—中砂岩,由分选、磨圆好的石英砂组成;扫描电镜下可见风成砂特有的碟形撞击坑和新月形撞击坑等特征;层内普遍发育风成大型高角... 本次研究在柴达木盆地旺尕秀地区上侏罗统红水沟组上覆地层中,首次发现了风成沉积。地层主体为一套棕黄色细—中砂岩,由分选、磨圆好的石英砂组成;扫描电镜下可见风成砂特有的碟形撞击坑和新月形撞击坑等特征;层内普遍发育风成大型高角度板状交错层理,层系厚度巨大,风成沙丘前积层特征明显;发育液化作用产生的牵引褶曲、倒转褶曲等常见的风成沙丘同沉积变形构造。根据岩性和沉积构造特征共在地层中识别出4种沉积亚相:沙丘亚相、丘间亚相、旱谷亚相和沙漠湖亚相,其中沙丘亚相以风成大型交错层理为显著特征,丘间、旱谷和沙漠湖亚相则以水成沉积为主。风成砂沉积的存在丰富了柴达木盆地中生代的沉积类型,为区域地层对比及西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风成砂 显微特征 沉积构造
下载PDF
民和盆地上侏罗-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苏传国 曹志雄 +3 位作者 朱建国 陈风来 倪联斌 陈宏亮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民和盆地储层物性较差,普遍具有低孔、低渗或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通过对上侏罗—下白垩统储集层的沉积相特征、砂体展布、岩石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发现高地温场、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与胶结作用是造成盆地物性... 民和盆地储层物性较差,普遍具有低孔、低渗或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通过对上侏罗—下白垩统储集层的沉积相特征、砂体展布、岩石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发现高地温场、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与胶结作用是造成盆地物性差的主要原因.古埋藏浅、次生孔隙发育、易形成裂缝的环凹陷周缘斜坡带及凹中继承性隆起带储层物性相对有利,为盆地下步勘探目标优选的有利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和盆地 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 沉积相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民和盆地上侏罗-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志雄 苏传国 +1 位作者 陈风来 倪联斌 《吐哈油气》 2005年第3期206-210,共5页
储层物性差是制约民和盆地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的关键。通过对上侏罗-下白垩统储层沉积相、砂体特征、岩石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认为盆地主要为低孔低渗或低孔特低渗储层,高地温场、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与胶结作用... 储层物性差是制约民和盆地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的关键。通过对上侏罗-下白垩统储层沉积相、砂体特征、岩石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认为盆地主要为低孔低渗或低孔特低渗储层,高地温场、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与胶结作用是造成盆地物性差的主要原因。古埋藏浅、次生孔隙发育、易形成裂缝的环凹陷周缘斜坡带及凹中继承性隆起带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和盆地 上侏罗-下白垩统 油气勘探 储层特征 沉积相 砂体特征 岩石结构类型 物性特征
下载PDF
Lebanese Amber: A Fantastic Journey into the Time of Dinosaurs
8
作者 Sibelle Maksoud Dany Azar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3年第4期136-145,共10页
The history of amber and its trade in Lebanon dates back to ancient times,during the Phoenician civilization.Amber in Lebanon can be found in over 450 outcrops,comprising approximately 10%of the country’s land.Some o... The history of amber and its trade in Lebanon dates back to ancient times,during the Phoenician civilization.Amber in Lebanon can be found in over 450 outcrops,comprising approximately 10%of the country’s land.Some of these outcrops are Late Jurassic(Kimmeridgian)in age,while the majority are Early Cretaceous(early Barremian).The Early Cretaceous amber found in Lebanon is the oldest amber with extensive biological inclusions,making it a crucial source of knowledge regarding continental palaeobiodiversity during the Early Cretaceous period.This period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witnessing the first occurrence and early evolution of angiosperms,representing a critical time for the co-evolution between flowering plants and insects.In Lebanese amber,biological inclusions often serve as records of the earliest representatives of modern living insect families or the youngest ones for extinct famil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anon lower cretaceous upper jurassic fossil insects KIMMERIDGIAN lower Barremian PALAEOENVIRONMENT palaeobiodiversity
下载PDF
羌塘盆地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地层问题 被引量:45
9
作者 谭富文 王剑 +2 位作者 李永铁 杜佰伟 朱忠发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00-405,共6页
羌塘盆地侏罗纪末至早白垩世地层包括扎窝茸组、雪山组、白龙冰河组和索瓦组上段,目前对它们的划分、对比和相互间关系的认识不一。笔者根据各组的含义和时代依据,指出各地层组为岩石地层单元,目前资料尚不足以作进一步年代学划分。通... 羌塘盆地侏罗纪末至早白垩世地层包括扎窝茸组、雪山组、白龙冰河组和索瓦组上段,目前对它们的划分、对比和相互间关系的认识不一。笔者根据各组的含义和时代依据,指出各地层组为岩石地层单元,目前资料尚不足以作进一步年代学划分。通过全面统计各组的分布情况,分析各组的沉积特征,发现白龙冰河组为陆棚相,仅见于盆地北西部;索瓦组上段为海湾泻湖相,见于盆地中部;雪山组和扎窝茸组为河流—三角洲相,见于北东部。为此,认为各地层组是盆地内同期异相沉积,作为上下关系处理是不妥的,据此又提出了新的地层对比方案,认为盆内最高海相层位应该跨入了下白垩统,海水最终是向北西方向逐步退出盆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沉积特征 侏罗纪 地层对比 早白垩世 下白垩统 年代学 冰河 全面统计 退出
下载PDF
辽西北票孔子鸟Confuciusornis的层位及年代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佩贤 程政武 庞其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3,T001,共14页
北票—义县上侏罗统张家口组和大北沟组,火山岩^(40)Ar-^(39)Ar年龄143.9 Ma;重新厘定的义县组下部玄武岩段,年龄137~129 Ma,上部安山岩段,年龄126~120 Ma;并确证四合屯一带孔子鸟Confuciusornis化石层就是金刚山组,年龄为123~120 M... 北票—义县上侏罗统张家口组和大北沟组,火山岩^(40)Ar-^(39)Ar年龄143.9 Ma;重新厘定的义县组下部玄武岩段,年龄137~129 Ma,上部安山岩段,年龄126~120 Ma;并确证四合屯一带孔子鸟Confuciusornis化石层就是金刚山组,年龄为123~120 Ma。综合燕辽地区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和层位,Confuciusornis应归属早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同位素年代学 孔子鸟化石 氩同位素 灿岩
下载PDF
冀西北尚义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后城组恐龙足迹新发现及生物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柳永清 旷红伟 +5 位作者 彭楠 许欢 陈军 徐加林 刘海 章朋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7-627,共11页
简要报道了新近首次在冀西北张家口尚义地区发现的恐龙足迹。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恐龙足迹赋存于尚义晚中生代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后城组顶部。恐龙行迹呈近东西向展布,由数十个足迹构成。初步研究表明,造迹者分别属于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 简要报道了新近首次在冀西北张家口尚义地区发现的恐龙足迹。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恐龙足迹赋存于尚义晚中生代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后城组顶部。恐龙行迹呈近东西向展布,由数十个足迹构成。初步研究表明,造迹者分别属于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由西向东行进。足迹中包括兽脚类足迹70余个,组成数个行迹;蜥脚类足迹15个,构成1列行迹。蜥脚类足迹特征显示其可能属于游泳状的行迹。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后城组发育于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更替演化时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以往在该时期沉积物中罕见脊椎动物骨骼化石。近年来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后城组中频繁发现的恐龙足迹表明,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更替演化时期发育着以恐龙为代表的脊椎动物群。该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城子组/后城组沉积时期恐龙属种的多样性及其生物古地理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沉积古地理和古生态环境及其与恐龙动物群发育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陆地生物群更替演化和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后城组 恐龙足迹 古地理 尚义
下载PDF
冀北滦平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岩石地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佩贤 柳永清 田树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57-765,共9页
冀北滦平盆地火斗山乡张家沟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剖面,是至今找到的出露良好、沉积连续和古生物丰富的好剖面。依据滦平盆地研究新成果及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区域分布特征,将原义的大北沟组划分为狭义的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阐明正常沉... 冀北滦平盆地火斗山乡张家沟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剖面,是至今找到的出露良好、沉积连续和古生物丰富的好剖面。依据滦平盆地研究新成果及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区域分布特征,将原义的大北沟组划分为狭义的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阐明正常沉积岩层的出现并取代凝灰岩成为主要的岩层,是划分大北沟组与张家口组界线的标志;以“蜂窝梁砾岩”或与之相当的粗碎屑岩层之底界为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的界线更为合理,并便于实际操作;大店子组的顶界,也就是西瓜园组的底界,应划在上营剖面第35层——“拉海梁砾岩”层的底面,将铃铛木沟和李营—西台子一带玄武安山岩层之上保留的残积砾岩划归西瓜园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北部 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 大北沟组 大店子组 岩石地层
下载PDF
藏南古错地区上侏罗统上部和下白垩统沉积相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修棉 王成善 +1 位作者 李祥辉 陈蕾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75-186,共12页
基于野外剖面和室内沉积学研究,对古错地区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地层进行详细描述和修订,识别出6种主要岩相类型红褐色(风化色)石英砾岩,灰色—黄绿色岩屑砾岩,灰白色石英砂岩,灰色—黄绿色岩屑砂岩,灰色—黄绿色长石岩屑砂岩,灰色、深... 基于野外剖面和室内沉积学研究,对古错地区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地层进行详细描述和修订,识别出6种主要岩相类型红褐色(风化色)石英砾岩,灰色—黄绿色岩屑砾岩,灰白色石英砂岩,灰色—黄绿色岩屑砂岩,灰色—黄绿色长石岩屑砂岩,灰色、深灰色、黑色页岩。发现粒序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层理构造、波痕和槽模层面构造、重荷模和砂岩岩墙变形构造以及侵蚀面构造、叠瓦状构造、硬底、结核等沉积构造和生物遗迹。识别出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和陆棚(包括受风暴影响的陆棚相亚相和深水陆棚相亚相)两类沉积相,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和远砂坝等微相。建立了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沉积相序及其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沉积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古错 沉积相 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
下载PDF
藏北羌塘盆地上侏罗—下白垩统胜利河油页岩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忠雄 何江林 +2 位作者 熊兴国 吴涛 白培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4-272,共9页
胜利河油页岩位于北羌塘盆地与中央隆起之间的过渡带上,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长约30km,赋矿地层为上侏罗—下白垩统海相碳酸盐岩,其上被厚层膏岩盐覆盖。油页岩有3—7层,薄者0.1m,厚者2.37 m,一般为0.4~1.2 m。工业分析数据表明油... 胜利河油页岩位于北羌塘盆地与中央隆起之间的过渡带上,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长约30km,赋矿地层为上侏罗—下白垩统海相碳酸盐岩,其上被厚层膏岩盐覆盖。油页岩有3—7层,薄者0.1m,厚者2.37 m,一般为0.4~1.2 m。工业分析数据表明油页岩属低灰分、中低含油率、低发热量型。油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为4.31%~21.37%,平均值为9.76%,丰度较高;生烃潜量w(S1+S2)为5.66~111.1mg/g,均值为40.17 mg/g,生烃潜力较好。镜检显示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殖腐泥型(Ⅱ1)和腐泥腐殖型(Ⅱ2),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0.37%~0.9%,均值为0.58%,说明油页岩有机质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在稳定的构造背景和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油页岩形成于碳酸盐局限台地泻湖相还原和具有盐度分层特征的水体中,之后,气候变得炎热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上侏罗—下白垩统 含油率 泻湖 局限台地 羌塘盆地 石油地质学
下载PDF
羌塘地块西南缘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海相地层的发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毕志伟 李志敏 +3 位作者 李强 王艳凯 孙肖 张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块西南缘鸡夯地区原划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群中新识别出一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地层。本文根据该套地层的岩石组合以及古生物面貌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套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特征,对其中发育的玄...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块西南缘鸡夯地区原划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群中新识别出一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地层。本文根据该套地层的岩石组合以及古生物面貌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套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特征,对其中发育的玄武岩夹层采用锆石U-Pb(LA-ICP-MS)同位素测年方法,获得其年龄为118.3±2.1Ma。在发育的生物碎屑灰岩夹层中采集了珊瑚、双壳类、腕足、腹足类化石,化石资料显示该套地层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这是首次在南羌塘地块发现该时期海相地层,这一发现证明南羌塘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海水并未完全退出,而是局部发育海相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 鸡夯 雪山组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下载PDF
走滑拉分盆地层序构成特征——以胶莱盆地莱阳群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华风 程日辉 +1 位作者 王璞珺 刘万洙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1-36,共6页
胶莱盆地莱阳群有4个层序界面和3个三级层序,其中SB1、SB2和SB4是区域性不整合面,而SB3是平行不整合面。根据水进体系域中泥质含量和水进体系域(TST)与高水位体系域(HST)的厚度比值,将层序类型划分为浅水型和深水型,将冲积型层序直接判... 胶莱盆地莱阳群有4个层序界面和3个三级层序,其中SB1、SB2和SB4是区域性不整合面,而SB3是平行不整合面。根据水进体系域中泥质含量和水进体系域(TST)与高水位体系域(HST)的厚度比值,将层序类型划分为浅水型和深水型,将冲积型层序直接判定为浅水层序,将TST中含有深湖相沉积的层序直接判定为深水型。层序Ⅰ,莱阳地区为深水型层序,以滨浅湖相沉积为主;诸城地区缺失TST和HST,层序类型不能确定,低水位体系域(LST)以冲积扇相沉积为主。层序Ⅱ,莱阳地区为深水型层序,以湖相沉积为主,发育了厚层暗色半深湖泥岩;诸城、高密和莒县地区为浅水型层序,以冲积扇相、河流相沉积为主。层序Ⅲ,莱阳和诸城两地为深水型层序,以浅湖—半深湖相沉积为主,发育了厚层暗色泥岩;高密和莒县两地为浅水型层序,以冲积扇相—河流相沉积为主。胶莱走滑拉分盆地层序特征表现为:(1)靠近走滑断层的区域发育浅水型层序,而远离走滑断层的区域发育深水型层序;(2)低水位体系域发育叠瓦状扇体;(3)低水位体系域下部单个扇体厚度小,上部单个扇体厚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 上侏罗-下白垩统 莱阳群 走滑拉分盆地 层序 山东
下载PDF
羌塘盆地半岛湖地区上侏罗—下白垩统生物礁相碳酸盐岩对海水信息的保存性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伟 陈明 +1 位作者 何江林 曹竣锋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2期52-58,共7页
有关海相碳酸盐成岩蚀变性及其对海水信息保存性的研究是一个未曾被人们重视的领域,从而限制了古海洋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对羌塘盆地半岛湖地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生物礁相碳酸盐... 有关海相碳酸盐成岩蚀变性及其对海水信息保存性的研究是一个未曾被人们重视的领域,从而限制了古海洋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对羌塘盆地半岛湖地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生物礁相碳酸盐岩样品的微观组构观察、阴极发光分析、化学分析和同位素分析等研究表明,大部分样品都具有较低的Mn含量和较高的Sr含量,所有样品均具有较低的Mn/Sr比值,样品δ13C值和δ18O值分布范围波动较小。不同类型岩性对海水信息的保存性按含生屑泥晶灰岩→泥晶粒屑灰岩→粒屑泥晶灰岩→礁灰岩围岩部分→礁灰岩生物骨架部分的顺序依次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信息 成岩蚀变 礁相碳酸盐岩 上侏罗-下白垩统 羌塘盆地
下载PDF
对藏北嘎色地区沙木罗组的新认识 被引量:7
18
作者 廖六根 李晓勇 +1 位作者 邹爱建 肖业斌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笔者在西藏班公错-怒江结合带中段南缘嘎色地区的一套缺少化石依据的地层中,发现有孔虫Mesorbitolinasp.等化石,地层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位应归属沙木罗组上部。该套地层地质时代的确定,对研究沙木罗组的沉积相,重塑古地理... 笔者在西藏班公错-怒江结合带中段南缘嘎色地区的一套缺少化石依据的地层中,发现有孔虫Mesorbitolinasp.等化石,地层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位应归属沙木罗组上部。该套地层地质时代的确定,对研究沙木罗组的沉积相,重塑古地理环境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色 上侏罗-下白垩统 沙木罗组 生物 藏北
下载PDF
四川剑门关地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磁化率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9
作者 林文姣 刘育燕 朱宗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7-250,257,共5页
通过对四川剑门关地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磁化率的研究 ,发现磁化率的大小与沉积物颗粒的粗细有着紧密的关系 .中粗粒砂岩的磁化率通常偏小 ,而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磁化率明显增大 .由于沉积物颗粒的粗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沉... 通过对四川剑门关地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磁化率的研究 ,发现磁化率的大小与沉积物颗粒的粗细有着紧密的关系 .中粗粒砂岩的磁化率通常偏小 ,而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磁化率明显增大 .由于沉积物颗粒的粗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沉积速率 ,因此 ,磁化率大小的变化可作为沉积速率变化的定量指标 .而沉积速率的变化与沉积环境及沉积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 ,可认为磁化率的大小可作为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的一种参考 .另外 ,通过剑门关地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发现 ,本区磁化率最大主轴方向可分为北东—南西向及北西—南东两组 .北西—南东方向的磁化率主轴与当时的古水流方向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 四川 剑门关 沉积速率 沉积环境 沉积物
下载PDF
特提斯喜马拉雅雏蛤生物地层研究
20
作者 夏遵义 白志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3-529,共7页
通过藏南喜马拉雅地区聂拉木至古措地区6个剖面中雏蛤的研究,发现该地区除前人发现的晚侏罗世雏蛤外,还含有Buchiasubokensis,(在世界其他产地都出现于早白垩世地层),并研究识别出BuchiaconcentricaBuchiaspitiensis;BuchiamosquensisBu... 通过藏南喜马拉雅地区聂拉木至古措地区6个剖面中雏蛤的研究,发现该地区除前人发现的晚侏罗世雏蛤外,还含有Buchiasubokensis,(在世界其他产地都出现于早白垩世地层),并研究识别出BuchiaconcentricaBuchiaspitiensis;BuchiamosquensisBuchiarugosa;BuchiafischianaBuchiablanfordiana;Buchiasubokensis4个雏蛤组合。首次记述了该区最高层位的雏蛤组合,同时,新发现的Buchiasubokensis雏蛤生物组合为藏南存在下白垩统提供了新的生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 雏蛤 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