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nimum safe thickness of rock plug in karst tunnel according to upper bound theorem 被引量:11
1
作者 YANG Zi-han ZHANG Jia-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346-2353,共8页
High pressure and water-bearing caverns ahead of a karst tunnel face tend to cause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water and mud bursts. So, the determination of safe thickness of the reserved rock plug is a key technic... High pressure and water-bearing caverns ahead of a karst tunnel face tend to cause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water and mud bursts. So, the determination of safe thickness of the reserved rock plug is a key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for karst tunne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Hoek-Brown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the minimum safe thickness of rock plug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light of the limit analysis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proposed failure mode, the expression of the minimum thickness for rock plug was obtained by means of upper bound theorem in combination with variational principle.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influence of each parameter on safe thickness and reveal the damage range of rock plug.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those of the drain cavern of Maluqing Tunnel.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as well as constant A of Hoek-Brown criterion, the safe thickness decreases, whereas with the increase of cavern pressure, tunnel diameter, and constant B from Hoek-Brown criterion, the safe thickness increases. Besides, the tensile strength, or constants A and B affect the shear failure angle of rock plug structure, but other parameters do not. In conclusion,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predict the minimum safe thickness of rock plug, and is useful for water burst study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tunnels constructed in high-risk karst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tunnels rock plug minimum safe thickness upper limit theorem failure mode
下载PDF
Combined influence of nonlinearity and dilation on slope stability evaluated by upper-bound limit analysis 被引量:5
2
作者 TANG Gao-peng ZHAO Lian-heng +1 位作者 LI Liang CHEN Jing-y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1602-1611,共10页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nonlinearity and dilation on slope stability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upper-bound limit analysis theorem.The mechanism of slope collapse was analyzed by dividing it into arbitrary discrete soi...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nonlinearity and dilation on slope stability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upper-bound limit analysis theorem.The mechanism of slope collapse was analyzed by dividing it into arbitrary discrete soil blocks with the nonlinear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and nonassociated flow rule.The multipoint tangent(multi-tangent) techniqu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lope stability by linearizing the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A general expression for the slope safety factor was derived based on the virtual work principle and the strength reduction technique,and the global slope safety factor can be obtained by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nonlinear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The results show better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 when the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reduces to a 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or the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reduces to an associated flow rule,which demonstrat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Slope safety factors calculated by the multi-tangent inclined-slices technique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bt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single-tangent inclined-slices techniqu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tangent inclined-slices technique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slope stability limit analysis.The combined effect of nonlinearity and dilation on slope stability was analyzed,and the paramete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nonlinearity and dilation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sult of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non-associated flow rule multipoint TANGENT technique upper-bound limit ANALYSIS theorem
下载PDF
考虑水力效应的裂缝边坡稳定性非线性能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伟 卢茜 +2 位作者 徐长节 陈静瑜 陶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4,53,共10页
现有考虑水力效应的裂缝边坡稳定性分析大多基于线性破坏准则,而岩土体破坏往往呈现非线性特征,因此开展水力效应影响下的裂缝边坡稳定性非线性极限上限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及强度折减技术,结合“外切线法”非线性... 现有考虑水力效应的裂缝边坡稳定性分析大多基于线性破坏准则,而岩土体破坏往往呈现非线性特征,因此开展水力效应影响下的裂缝边坡稳定性非线性极限上限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及强度折减技术,结合“外切线法”非线性破坏准则,构建坡顶含竖直裂缝的边坡对数螺旋线破坏模式,根据虚功原理推导出裂缝边坡安全系数解析式,通过MATLAB优化计算,结合边坡工程实例探讨了典型因素对裂缝边坡稳定性、临界裂缝及滑动面位置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h的持续上升,边坡安全系数不断降低,临界裂缝深度逐渐增大且临界裂缝位置逐渐向坡顶缘偏移;非线性系数m明显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边坡安全系数随着非线性系数的增大显著减小,采用线性破坏准则会高估地下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随着非线性系数的增大,临界裂缝深度随之增大,临界裂缝位置距离坡顶缘越来越远,滑坡体体积逐渐增大;裂缝与坡顶缘距离l m随着非线性系数m的增大而增大(当m增大0.2时,l m增大约1 m),且随着裂缝与坡顶缘距离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无明显变化,临界裂缝深度先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稳定性分析 极限分析上限定理 安全系数 非线性破坏准则 强度折减技术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双层土质边坡稳定性上限分析
4
作者 刘杰 杨轶博 +1 位作者 郭督 马志宏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37-245,共9页
为探究地震作用对双层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双层土质边坡旋转破坏机构。采用拟静力法简化地震荷载作用,推导了双层土质边坡安全系数表达式。分析土体黏聚力比、边坡坡角以及地震作用对双层土质... 为探究地震作用对双层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双层土质边坡旋转破坏机构。采用拟静力法简化地震荷载作用,推导了双层土质边坡安全系数表达式。分析土体黏聚力比、边坡坡角以及地震作用对双层土质边坡稳定性及其滑动面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随着黏聚力比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呈非线性增大且潜在滑动面变浅;当水平地震作用增强时,边坡失稳破坏范围显著加大;随着竖向地震系数及黏聚力比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略微降低;水平地震作用增强时,竖向地震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增大,此时需要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极限分析上限理论 双层土质边坡 拟静力法 安全系数
下载PDF
三维加筋边坡抗震稳定性的拟动力上限分析
5
作者 王振 孙志彬 +2 位作者 杨胜宇 聂秀鹏 谭晓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8-1296,共9页
拟动力法可以更好地考虑地震传播的时空变化特性,文章采用拟动力分析方法研究均匀加筋与三角加筋2种不同加筋模式下,加筋土坡的三维地震稳定性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三维加筋土边坡的破坏机构,推导地震边坡三维安全系数的表达... 拟动力法可以更好地考虑地震传播的时空变化特性,文章采用拟动力分析方法研究均匀加筋与三角加筋2种不同加筋模式下,加筋土坡的三维地震稳定性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三维加筋土边坡的破坏机构,推导地震边坡三维安全系数的表达式,并考察拟静力与拟动力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参数分析揭示三维加筋边坡的拟动力安全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拟动力分析,拟静力分析获得的安全系数解更为保守,特别是对于水平地震力系数k_(h)和坡角β较大的情况,两者差异更加显著;随着水平地震力系数k_(h)、宽高比B/H、放大系数f的增加,加筋土边坡的稳定性明显降低;而随着平均加筋强度k_(0)增加,边坡稳定性显著提高;地震波周期T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小;2种加筋模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一致,且三角加筋模式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三维稳定性分析 拟动力法 加筋模式 上限定理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基于多对数螺旋曲线破坏机构的富水软岩隧道开挖面支护应力分析
6
作者 许敬叔 刘俊 +1 位作者 路德春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1-582,共12页
为了避免对胡克-布朗准则进行任何线性化处理,将广义胡克-布朗(generalized Hoek-Brown, GHB)强度准则直接引入到开挖面稳定性分析中,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构建了富水地层浅埋隧道开挖面多对数螺旋线破坏机构。在考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下,推... 为了避免对胡克-布朗准则进行任何线性化处理,将广义胡克-布朗(generalized Hoek-Brown, GHB)强度准则直接引入到开挖面稳定性分析中,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构建了富水地层浅埋隧道开挖面多对数螺旋线破坏机构。在考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下,推导出能量平衡方程,得到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表达式,并且通过程序优化得到支护应力最优上限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GHB强度参数、孔隙水压力系数、岩土体重度以及隧道埋深比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不同情况下的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稳定性图表,通过该图表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得富水地层隧道开挖面维持稳定性所需的极限支护应力,为盾构隧道初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面 广义Hoek-Brown准则 多对数螺旋线破坏机构 孔隙水压力 极限分析上限法 极限支护应力
下载PDF
基于上限定理的带裂缝边坡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高洪滨 罗家易 +3 位作者 陈聪 张安康 胡超 徐鹏 《路基工程》 2024年第4期118-123,共6页
裂缝对边坡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边坡稳定性规范设计中通常忽视裂缝。基于极限分析中的上限定理,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对不同裂缝长度、倾角、强度(内摩擦角)及筋材长度对边坡稳定性与破裂面形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裂缝对边坡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边坡稳定性规范设计中通常忽视裂缝。基于极限分析中的上限定理,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对不同裂缝长度、倾角、强度(内摩擦角)及筋材长度对边坡稳定性与破裂面形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裂缝长度增大,边坡稳定性逐渐降低,尤其是当边坡坡率较小时;边坡安全系数随着裂缝倾角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垂直裂缝时的安全系数最大;边坡安全系数随着裂缝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尤其是边坡内存在长裂缝时;筋材可使破裂面远离坡面并增强边坡的整体性,进而提高边坡稳定性。工程设计中应加强防排水设计,减小雨水诱发裂缝的风险;为避免裂缝发育导致边坡失稳,建议铺设筋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裂缝 极限分析 稳定性 上限定理
下载PDF
深埋矩形隧道三维塌落机制的上限分析
8
作者 何瑞冰 谢玲丽 吴立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5-52,共8页
深埋隧道的周围为高地应力环境,还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故深埋隧道顶部围岩易发生塌落。论文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和非线性Mohr-Coulomb准则,在考虑地下水以孔隙水压力形式作用于隧道下,构建了隧道顶部为矩形的深埋隧道的三维塌落机制,获... 深埋隧道的周围为高地应力环境,还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故深埋隧道顶部围岩易发生塌落。论文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和非线性Mohr-Coulomb准则,在考虑地下水以孔隙水压力形式作用于隧道下,构建了隧道顶部为矩形的深埋隧道的三维塌落机制,获取矩形深埋隧道塌落范围及塌落土体重力的精确解,并得出不同参数对塌落范围和塌落土体重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对塌落范围和塌落土体重力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参数中,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显著。通过与既有研究对比,证明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对于隧道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稳定性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矩形隧道 极限分析上界定理 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 塌落机制
下载PDF
基于系统效能的微积分基本公式教学设计
9
作者 王敏 魏影 吴素琴 《高等数学研究》 2023年第4期28-30,共3页
针对军队院校本科学员学习高等数学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困难与挑战,依据“两性一度”金课标准,借助系统效能评估方法中的可靠性函数表达式与可靠工作概率公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械装备在运动时等效构件满足的能量形式运动方程式,从简单军事... 针对军队院校本科学员学习高等数学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困难与挑战,依据“两性一度”金课标准,借助系统效能评估方法中的可靠性函数表达式与可靠工作概率公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械装备在运动时等效构件满足的能量形式运动方程式,从简单军事问题的背景分析过程中,提炼出微积分基本公式的具体形式,以军事应用带动数学知识传授,极大提高军校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效能 可靠性函数 积分上限函数 微积分基本公式
下载PDF
黏性泥石流沟道侵蚀启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何思明 吴永 李新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55-159,共5页
黏性泥石流具有非常强的侵蚀能力,在其运动过程中不断地对沟道进行下蚀和侧蚀,并将沟道中大量的松散物质带走,增大了泥石流的危害性。根据黏性泥石流本构模型和土体抗剪强度理论,以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为工具,在假定沟床以圆弧面侵蚀的... 黏性泥石流具有非常强的侵蚀能力,在其运动过程中不断地对沟道进行下蚀和侧蚀,并将沟道中大量的松散物质带走,增大了泥石流的危害性。根据黏性泥石流本构模型和土体抗剪强度理论,以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为工具,在假定沟床以圆弧面侵蚀的条件下,研究了黏性泥石流运动对沟道土体的侵蚀启动机制,建议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判断准则,讨论了泥石流重度、沟道坡降、土体强度等因素对沟道土体受泥石流侵蚀启动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极限定理 泥石流 沟道 侵蚀启动
下载PDF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的边坡稳定塑性极限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胡卫东 张国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09-1913,共5页
利用塑性分析上限定理,考虑岩土介质本身的非线性破坏准则,对各种不同破裂面边坡稳定性分析进行研究。针对破坏边坡破裂面不同,采用外切直线法来分析其上限解,推导出非线性破坏准则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并对较复杂的对数螺旋线... 利用塑性分析上限定理,考虑岩土介质本身的非线性破坏准则,对各种不同破裂面边坡稳定性分析进行研究。针对破坏边坡破裂面不同,采用外切直线法来分析其上限解,推导出非线性破坏准则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并对较复杂的对数螺旋线破裂面边坡提出初始切线法,较好地求出塑性极限分析上限解。将在非线性破坏准则下按对数螺旋线破裂面推导出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解运用于实际边坡工程,其结果与精确塑性分析结果非常接近,为非线性破坏准则下的边坡稳定塑性极限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非线性破坏准则 上限定理 稳定系数
下载PDF
加筋土坡动态稳定性拟静力分析 被引量:36
12
作者 赵炼恒 李亮 +2 位作者 杨峰 但汉成 刘项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04-1917,共14页
加筋土工结构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不仅是其具有良好的静力性能,且也在于出色的动力稳定性能,现有研究较少考虑竖向地震效应对加筋土坡动态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理论,假定不同的破坏面,同时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影响并结合不同... 加筋土工结构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不仅是其具有良好的静力性能,且也在于出色的动力稳定性能,现有研究较少考虑竖向地震效应对加筋土坡动态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理论,假定不同的破坏面,同时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影响并结合不同加筋模式,采用拟静力分析方法推导一定加筋强度条件下的边坡临界高度和一定边坡高度条件下的临界加筋强度计算公式,并对所导公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了优化计算,数值计算与分析表明:简单静态和动态条件下,该结果与现有研究成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水平和竖向地震、岩土材料强度特性、边坡倾斜度均对加筋土坡的动态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特别当边坡较陡,岩土填筑材料质量较差和地震影响强度较大时,忽视竖向地震影响将会导致设计偏于不安全;最后针对工程实际,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加筋土坡 临界高度 临界加筋强度 拟静力分析 上限定理 极限分析
下载PDF
考虑孔隙水压力及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下浅埋土质隧道三维塌落机制的上限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丽 吕城 +1 位作者 段儒禹 王明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4-204,共11页
浅埋土质隧道的稳定性研究一直是隧道工程的关键问题,而孔隙水压力的存在影响着浅埋土质隧道的安全。构建了隧道顶部为圆弧形的浅埋土质隧道的三维塌落机制,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和极限分析上限法,并考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推... 浅埋土质隧道的稳定性研究一直是隧道工程的关键问题,而孔隙水压力的存在影响着浅埋土质隧道的安全。构建了隧道顶部为圆弧形的浅埋土质隧道的三维塌落机制,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和极限分析上限法,并考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推导出浅埋土质隧道的塌落范围及支护力的最优上限解计算公式。通过与既有研究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塌落范围、塌落土体的重力及支护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对浅埋土质隧道的塌落范围、塌落土体的重力及支护力有着显著的影响;孔隙水压力对塌落范围、塌落土体重力的影响比较复杂,而支护力都随着孔隙水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参数对浅埋土质隧道的塌落范围、塌落土体的重力及支护力的影响规律不同。新方法可为浅埋土质隧道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土质隧道 非线性破坏准则 孔隙水压力 三维塌落机制 上限定理
下载PDF
加锚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根龙 伍法权 +1 位作者 祁生文 和海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56-2563,共8页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考虑岩石锚杆的支护效应、地震作用力和裂隙水压力的影响,提出加锚岩质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模型。通过该岩质边坡极限分析上限法计算模型,可以将滑体按照滑裂面和侧向结构面离散为不同的滑体单元,并可构建一...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考虑岩石锚杆的支护效应、地震作用力和裂隙水压力的影响,提出加锚岩质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模型。通过该岩质边坡极限分析上限法计算模型,可以将滑体按照滑裂面和侧向结构面离散为不同的滑体单元,并可构建一个机动许可的速度场。根据相关联流动法则和位移协调条件,相邻滑体单元的移动不能导致它们重叠或分离,进而可以得到应变速度场的数学表达式。应用该计算模型,不仅可以合理计算出由滑体自重、地震力、裂隙水压力和锚固力所做的外力功率,而且可以得到产生于滑体底滑裂面和侧向结构面的内能耗散。根据滑体处于极限状态时两功率相等(虚功率方程)的条件,可以推导得到加锚岩质边坡的极限分析上限法稳定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典型算例的稳定性分析计算表明,考虑裂隙水压力和地震作用力的边坡稳定系数将会减小,而合理加锚后稳定系数将会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极限分析 土限定理 稳定系数 锚同力 虚功率方程
下载PDF
基于失稳状态耗能最小原理的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稳定性上限解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赵炼恒 罗强 +1 位作者 李亮 杨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6-432,共7页
基于岩土塑性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的基本原理,考虑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应,分析了单预应力锚索加固措施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特性,并由此探讨了多预应力锚索共同加固边坡的稳定性能量分析方法。结合强度折减技术,采用内点迭代方法和序列二次规... 基于岩土塑性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的基本原理,考虑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应,分析了单预应力锚索加固措施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特性,并由此探讨了多预应力锚索共同加固边坡的稳定性能量分析方法。结合强度折减技术,采用内点迭代方法和序列二次规划优化迭代法对锚固边坡安全系数目标函数进行了能量耗散最小化意义上的优化计算。典型算例的分析计算表明:锚索加固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预应力锚索设置位置对边坡安全系数、临界滑裂面位置和锚索长度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锚索设置位置对边坡安全系数和锚索长度的影响,单锚索的最优设置位置应位于边坡中下部区域。采用多排锚索加固既可以保证边坡的安全储备,也可有效避免局部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边坡预加固 预应力锚索 极限分析上限定理 强度折减技术 失稳状态耗能最小原理
下载PDF
考虑渗流的多层土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1
16
作者 乔金丽 张义同 高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97-1502,共6页
将传统模式的均匀土层稳定性分析的楔形体模型扩展到渗流作用下多层土盾构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性分析中,楔形体是由梯形组成的,每一个梯形对应一层土层,利用太沙基有效松动土压力理论和上限定理,推导了渗流作用下盾构穿越多层土的隧道开挖... 将传统模式的均匀土层稳定性分析的楔形体模型扩展到渗流作用下多层土盾构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性分析中,楔形体是由梯形组成的,每一个梯形对应一层土层,利用太沙基有效松动土压力理论和上限定理,推导了渗流作用下盾构穿越多层土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公式。极限支护压力等于作用于开挖面有效支护压力和渗透力的总和,其中有效支护压力用极限平衡来计算,渗流力采用水头分布的数值方法计算获得的。计算结果发现,渗透力构成了总支护压力的主要部分,分析结果和工程实测数据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面稳定 渗流 极限支护压力 上限定理 多层土
下载PDF
非均质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极限分析方法 被引量:27
17
作者 秦会来 黄茂松 王卫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19-2724,共6页
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土体非均质以及软土地区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稳定性的特点,将极限分析上限方法应用于非均质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计算中,讨论了极限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问题。选用Prandtl机构建立了非均质软土地区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的... 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土体非均质以及软土地区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稳定性的特点,将极限分析上限方法应用于非均质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计算中,讨论了极限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问题。选用Prandtl机构建立了非均质软土地区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的运动许可速度场,根据速度场推导了极限分析上限方法的计算公式。讨论了该方法中土体强度、基坑宽度、支护墙体入土深度、基岩埋置深度等因素对坑底抗隆起稳定的影响。通过几个工程的计算与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上限法 软土 基坑支护 抗隆起稳定性
下载PDF
洪水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浩 王全才 +2 位作者 张晓曦 张群利 郭绍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90-95,共6页
为了研究洪水作用过程中河流两岸滑坡复活,用极限分析理论建立洪水作用下曲线形滑面滑坡复活模型,研究洪水作用过程中洪水位、冲刷量、地下水位等参数对滑坡稳定性影响情况。结果发现:随着地表水升高稳定性系数升高,随着地下水位升高滑... 为了研究洪水作用过程中河流两岸滑坡复活,用极限分析理论建立洪水作用下曲线形滑面滑坡复活模型,研究洪水作用过程中洪水位、冲刷量、地下水位等参数对滑坡稳定性影响情况。结果发现:随着地表水升高稳定性系数升高,随着地下水位升高滑坡稳定系数降低,滑坡在地下水与土体内摩擦角折减双重作用下,在内摩擦角15°~25°范围内有一个复活破坏过程;随着冲刷深度增加稳定性系数降低,随着边坡高度增加,冲刷深度对稳定性系数影响减小;相对于其他参数,冲刷深度与内摩擦角对稳定性系数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极限分析 稳定性 上限定理
下载PDF
极限上限分析中“切线法”引入非线性破坏准则的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炼恒 李亮 +2 位作者 但汉成 罗苏平 任东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39,共6页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讨论了"切线法"引入非线性M-C破坏准则时采用"初始切线法"和"外切线法"对边坡临界高度、地基承载力、主动土压力3个经典土力学问题的影响,用以分析"外切线法"引入非线性破...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讨论了"切线法"引入非线性M-C破坏准则时采用"初始切线法"和"外切线法"对边坡临界高度、地基承载力、主动土压力3个经典土力学问题的影响,用以分析"外切线法"引入非线性破坏准则对分析岩土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非线性参数对土工结构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恰当引入岩土材料的非线性破坏特性更加符合工程实际;基于上限法通过"初始切线法"引入非线性破坏准则是众多上限解答的一个上限解答,特定条件下能够获得较好的上限解,但随着非线性参数m的增大由此引起的误差也越来越大,采用"外切线法"更具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非线性M—C破坏准则 极限上限法 切线法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土坡稳定有限元上限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昕光 迟世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59-1764,共6页
材料的非线性破坏准则是指材料的强度与应力相关,因此描述材料强度的前提是应力已知。现有土坡稳定的上限极限分析方法由于无法确定土坡内的应力分布而无法采用非线性强度准则。论文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和有限单元法,将边坡稳定... 材料的非线性破坏准则是指材料的强度与应力相关,因此描述材料强度的前提是应力已知。现有土坡稳定的上限极限分析方法由于无法确定土坡内的应力分布而无法采用非线性强度准则。论文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和有限单元法,将边坡稳定上限极限分析形成标准二次锥规划数学模型,并转化为对偶问题的"静力形式"进行求解,从而可以确定边坡内部的应力分布,进而使用迭代的方法确定材料在非线性破坏准则下的等效剪切强度,最终得到问题的上限解。通过两个算例的计算分析,并与已有计算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得到的上限解也更为严格、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极限分析 上限定理 非线性破坏准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