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痛内镜用于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及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浩华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4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用于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及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接收的78例疑似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8例...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用于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及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接收的78例疑似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镜检查,研究组采用无痛内镜精细筛查,观察两组的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对比两组的临床筛查率。对两组的形态、胃小凹分型及毛细血管等影像评分进行评估,诊断效果评价采用ROC曲线。结果:研究组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形态、胃小凹分型及毛细血管影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无痛内镜诊断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度在85.40~100.00%之间,特异度在83.30~100.00%之间,ROC曲线分析显示,无痛内镜诊断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AUC分别为0.992(95%CI为0.977~1.000)、0.999(95%CI为0.997~1.000)、0.896(95%CI为0.823~0.968)。结论:无痛内镜精细筛查用于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筛查,可明显提高筛查率,且能明显提高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当中的形态、胃小凹分型和毛细血管等影像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内镜 上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 筛查 评价
下载PDF
紫杉醇为主方案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钱军 秦叔逵 +2 位作者 陈映霞 邵志坚 龚新雷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9-150,159,共3页
目的 观察紫杉醇为主方案对中晚期上消化道癌复治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全组 32例患者 ,其中食管癌 8例 ,贲门癌 10例 ,胃癌 14例 ,应用TP(紫杉醇 6 0mg m2 ,d1、d8、d15 ,顺铂 2 0mg d ,d1~ 5 )或TF方案 (紫杉醇 6 0mg m2 ,d1... 目的 观察紫杉醇为主方案对中晚期上消化道癌复治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全组 32例患者 ,其中食管癌 8例 ,贲门癌 10例 ,胃癌 14例 ,应用TP(紫杉醇 6 0mg m2 ,d1、d8、d15 ,顺铂 2 0mg d ,d1~ 5 )或TF方案 (紫杉醇 6 0mg m2 ,d1、d8、d15 ,氟脲嘧啶 2 5 0mg (m2 .d) ,d1~ 14 )治疗 ,2 8天为一周期 ,平均用药3.0 6个周期。结果 总缓解率为 4 0 .6 % ,其中完全缓解 5例 ,部分缓解 8例 ,无变化 15例 ,进展 4例。食管癌缓解率 37.5 % ,贲门癌缓解率 30 .0 % ,胃癌缓解率 5 0 .0 % ;中位缓解期 4 .5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粘膜炎。结论 紫杉醇为主方案对复治性上消化道癌患者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治疗 中晚期 上消化道癌 临床研究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秀敏 董洪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2840-2841,284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原发性肝癌258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化疗药及碘油(10~30mL)混悬剂。结果27例介入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降低门静脉压等治疗,19例出血停止,...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原发性肝癌258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化疗药及碘油(10~30mL)混悬剂。结果27例介入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降低门静脉压等治疗,19例出血停止,8例死亡。结论碘油逆流入门静脉引起门静脉压升高和加重原有门静脉高压是出血的主要原因,降低门静脉压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上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高压 介入治疗
下载PDF
ELFP治疗24例晚期上消化道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新恩 郑秀立 +3 位作者 唐桂棣 冯继峰 孙蔚莉 陆禹溶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86-188,共3页
本文总结我科1994年2月至1996年1月,将醛氢叶酸(CF)合并5-氟脲嘧啶(5-Fu)、足叶乙甙(VP-16)及顺铂(PDD),构成ELF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和胃癌24例。总有效率62.5%(15/24),其中CR8.3%(1/24),PR54.2%(13... 本文总结我科1994年2月至1996年1月,将醛氢叶酸(CF)合并5-氟脲嘧啶(5-Fu)、足叶乙甙(VP-16)及顺铂(PDD),构成ELF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和胃癌24例。总有效率62.5%(15/24),其中CR8.3%(1/24),PR54.2%(13/24)。毒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胃髓抑制,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FP方案 上消化道癌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上消化道癌148例的短期及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宋东兴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总结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上消化道癌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方法148例病理确诊的上消化道肿瘤中,绝大多数为术后晚期癌,按病变部位分为3组。第1组食管癌19例;第2组贲门癌114例;第3组其他胃癌15例。对每名患者均先静脉滴注血卟啉衍生物... 目的总结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上消化道癌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方法148例病理确诊的上消化道肿瘤中,绝大多数为术后晚期癌,按病变部位分为3组。第1组食管癌19例;第2组贲门癌114例;第3组其他胃癌15例。对每名患者均先静脉滴注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5mg/kg,于给药后48-72h内激光照射肿瘤局部。结果短期明显有效率(CR+SR)为54.1%(80/148),其中食管癌47.4%(9/19),贲门癌55.3%(63/114),其他胃癌53.3%(8/15)。全部患者随访半年至18年,147例死亡;1例健在,并在继续随访中。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光动力学疗法是治疗早期无转移的上消化道癌的较好方法之一,可获得完全治愈;治疗晚期上消化道癌的短期疗效也较好,但是长期疗效不够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学疗法 上消化道癌 疗效
下载PDF
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罗泽斌 赵振国 《上海医学影像》 2004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及漏、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12例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结果 所有癌瘤均位于食管中段至胃小弯间,12例中术前X线明确诊断1例(83%),11例(91.7%)术前X线漏、误诊。结论 上消化道多 原发癌X线检...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及漏、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12例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结果 所有癌瘤均位于食管中段至胃小弯间,12例中术前X线明确诊断1例(83%),11例(91.7%)术前X线漏、误诊。结论 上消化道多 原发癌X线检查易发生漏、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多原发癌 X线表现 漏诊 误诊 原因
下载PDF
430例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前活检与术后病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家垚 许炎钦 +5 位作者 林旭 郑晓玲 钟世顺 邓万银 郑金辉 梁玮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比较上消化道不同部位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因食管、胃黏膜病变行ESD治疗的患者共430例,比较不同部位(食管... 目的比较上消化道不同部位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因食管、胃黏膜病变行ESD治疗的患者共430例,比较不同部位(食管、贲门、胃体、胃角、胃窦)及有无静脉麻醉的胃镜活检病理与ESD术后病理结果准确性的差异。结果430例病灶中,食管206例,贲门93例,胃体40例,胃角40例,胃窦51例。胃镜术前活检病理与ESD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为52.1%,ESD术后病理升级病灶为187例(43.5%),病理降级病灶为19例(4.4%)。各个部位符合率分别为58.3%、40.8%、52.5%、45.0%、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ESD术前活检病理分类为轻判与非轻判两个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较大面积的病灶术前活检轻判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病灶部位、形态、活检组织块数、有无静脉麻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0例病灶中,术前活检由我院完成的有160例,其中麻醉胃镜97例,普通胃镜63例,麻醉胃镜与普通胃镜术前活检病理与ESD术后活检病理轻判率分别为38.1%(37/97)vs 52.4%(3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活检病理与ESD术后病理存在一定差异性,1/3以上的病灶有轻判的可能,故活检病理为癌前病变时应需进一步充分评估。上消化道各个部位的活检病理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胃镜术前活检的轻判率低于普通胃镜,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普通胃镜检查完成度不满意时,应建议麻醉胃镜下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早期癌 活检病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晶 杨艳芳 +4 位作者 张艳洁 汤奉琼 胡霖霖 李洪义 周志尊 《医学综述》 2018年第4期698-702,共5页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唯一证实对预后有益的治疗手段,该方法具有在进行药物化疗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阻断肿瘤的动脉血供的特点。由于临床...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唯一证实对预后有益的治疗手段,该方法具有在进行药物化疗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阻断肿瘤的动脉血供的特点。由于临床上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转移发生较早,许多病例不适宜手术切除,因此,TACE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TACE的治疗方法存在术后不良反应并伴有并发症的发生。了解TACE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机制和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提高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上消化道出血 介入治疗 并发症 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兴鸿 冯裕容 +1 位作者 贺应琼 黄秀军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2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9例白光胃镜下疑似上消化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患者行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测,然后再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检验结果评定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在上消化道早... 目的探讨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9例白光胃镜下疑似上消化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患者行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测,然后再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检验结果评定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效果。结果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测出66例为早期上消化道癌,13例为浸润癌,50例为良性病变;取活检病理检验诊断出早期上消化道癌患者70例,17例为浸润癌,良性病变为42例。计算可得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测的敏感度为90.80%,特异度为84.00%,2种检验方法的kappa系数为0.874。2种方法判定的87例上消化道癌患者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验的肿瘤浸润深度与病理诊断结果准确度达91.21%。结论采用放大胃镜联合fice染色检测早期上消化道癌的临床诊断效果肯定,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患者可耐受,临床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胃镜 fice染色 上消化道早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消化道早癌患者改良牵引辅助ESD治疗的微创性及远期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婷 曲巧燕 +1 位作者 王玥 吕述静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6期707-711,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的微创性及患者远期并发症。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上消化道早癌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ES... 目的观察改良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的微创性及患者远期并发症。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上消化道早癌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ESD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圈套器牵引辅助技术。统计两组完整切除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各项信息。测定两组术前、术后3 d应激相关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皮质醇(Cor)];测定两组术前、术后1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估两组术前及术后3、6、9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生活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统计两组术后6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NE、E、Cor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 d观察组NE、E、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两组CEA、VEGF、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月两组CEA、VEGF、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VAS评分逐渐下降,SF-36评分逐渐上升(P<0.05),术后3、6、9月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牵引辅助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机体术后应激反应程度,减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牵引辅助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上消化道早癌 微创性 远期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诊断上消化道多原发癌57例
11
作者 石定 朱绍辉 付继航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26-427,共2页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部分特点及提高内镜对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诊断率。方法 对上消化道多灶病例 ,分别对病灶和病灶之间的粘膜进行活检 ,必要时卢戈氏液染色后活检。结果 内镜检出同时性多原发癌 5 5例 ,异时性多原发癌 2例...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部分特点及提高内镜对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诊断率。方法 对上消化道多灶病例 ,分别对病灶和病灶之间的粘膜进行活检 ,必要时卢戈氏液染色后活检。结果 内镜检出同时性多原发癌 5 5例 ,异时性多原发癌 2例。检出癌灶 116个中早期癌灶 13个。食管—食管和食管—贲门多原发癌分别占 40 .4%和 2 8.1% ,食管一胃 2 6 .3 % ,其它 5 .2 %。结论 内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多原癌的重要手段 ,内镜下染色可提高早期癌灶的诊断率。上消化道多原发癌以食管—食管和食管—贲门多见 ,其次为食管—胃多原发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上消化道 多原发癌 卢戈氏液染色
下载PDF
上消化道浅表癌患者ESD术中水平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柯晓飞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84-686,共3页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浅表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采集标本出现水平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170例上消化道浅表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ESD术中所采集标本水平切缘情况检查结果分为A组(水平切缘阳性,n=39)...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浅表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采集标本出现水平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170例上消化道浅表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ESD术中所采集标本水平切缘情况检查结果分为A组(水平切缘阳性,n=39)和B组(水平切缘阴性,n=131),分析患者ESD术中所采集标本水平切缘阳性与其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治疗情况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ESD术中水平切缘阳性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A组与B组病变累及管周范围、浸润深度、标本面积、术中标记前碘染、术后病理诊断情况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变累及管周范围≥0.75管周、浸润深度M_(3)以深、标本面积大是食管浅表癌患者行ESD手术标本发生水平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标记前进行碘染为保护因素。结论:临床行ESD术前需重视病灶面积、累及范围、浸润深度评估,给予患者碘染,对于严重者应结合白光及窄带放大内镜(ME-NBI)进行综合评估,从而进行积极防治,保证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浅表癌 ESD 水平切缘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保留幽门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胃上部癌临床研究
13
作者 侯新 李永刚 韩文才 《农垦医学》 2016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胃上部癌患者,采用保留幽门的空肠间置代胃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全组34例病人手术一周后开始半流质进食,手术...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胃上部癌患者,采用保留幽门的空肠间置代胃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全组34例病人手术一周后开始半流质进食,手术完成后获得较好恢复,未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梗阻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3年血红蛋白、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胃上部癌可选择保留幽门空肠间置代胃术进行治疗,可重新建立消化道,病人可以获得较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幽门空肠间置代胃术 胃上部癌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上消化道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及E6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4
作者 徐卫国 张力建 +3 位作者 陆哲明 李吉友 柯杨 徐光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910-1914,共5页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上消化道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了食管癌、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食管癌、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PV16E6...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上消化道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了食管癌、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食管癌、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PV16E6mRNA的检出率分别为 :70 %(2 8/ 4 0 ) ,6 7 6 % (5 0 / 74 ) ,4 7 5 % (19/ 4 0 ) ,35 5 % (2 2 / 6 2 )和 2 0 % (10 / 5 0 )。贲门癌与食管癌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95 5 )。胃癌 (胃体癌 +胃窦癌 )的检出率明显低于贲门癌和食管癌 (均P<0 0 1)。正常人群胃黏膜中HPV16E6mRNA检出率明显低于食管癌 (P <0 0 1)、贲门癌 (P <0 0 1)、胃癌 (胃体癌 +胃窦癌 ) (P <0 0 5 )。贲门癌HPV16E6mRNA检出率与分期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HPV不仅在鳞状上皮中增生繁殖 ,在腺上皮中也能活跃地生存。HPV16感染与上消化道肿瘤 ,尤其是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发生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癌 癌组织 人乳头瘤病毒16 E6mRNA 检测
原文传递
胃癌合并急性出血3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炜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884-885,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为临床处理该类急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临床资料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29~78岁经胃镜和病理诊断。病例行保守治疗止血后限期手术...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为临床处理该类急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临床资料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29~78岁经胃镜和病理诊断。病例行保守治疗止血后限期手术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腺癌19例,粘液癌12例,未分化癌5例。经保守治疗止血后限期手术25例;急诊手术11例,痊愈34例,死亡2例,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胃癌合并急性出血患者确诊后应及时予以手术治疗,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6
作者 薛佩 臧潞 +7 位作者 马君俊 洪希周 董峰 何子锐 张弢 冯波 胡伟国 郑民华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32例采用改良Overlap法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目的:探讨改良Overlap法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32例采用改良Overlap法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Overlap法改良要点:行消化道重建时主刀医师站位于患者右侧,悬吊左半肝,离断食管前顺时针旋转,调整食管开孔位置,预制作空肠襻,采用45.0 mm直线切割吻合器和倒刺线关闭共同开口。术后肿瘤病理学分期为ⅠA期患者予随访监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予XELOX方案化疗;ⅠB、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予口服S-1单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辅助治疗、远期并发症及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结果:(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采用改良Overlap法。3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27±19)min,食管空肠吻合时间为(22±7)min,术中出血量为(69±11)mL,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1± 0.5)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3.4±0.4)d,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为(4.9±0.6)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5±1.7)d。32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相关并发症,仅1例患者于术后5 d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经持续三腔冲洗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2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为 (32±4)枚;肿瘤TNM分期:ⅠA期1例,ⅠB期5例,ⅡA期7例,ⅡB期11例,ⅢA期6例,ⅢB期1例, ⅢC期1例。32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8.1±2.1)d。(2)随访和生存情况:3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随访期间,除1例ⅠA期患者外,其余31例患者行术后辅助治疗;患者均可进食普通软性食物,无明显进食哽噎感和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术后半年复查胃镜结果示吻合口通畅。1例患者因上颌窦恶性肿瘤于术后9个月死亡,1例于术后20个月复查时发现肿瘤肝转移,带瘤生存,其余患者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改良Overlap法应用于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上部癌 食管胃结合部癌 根治术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食管空肠吻合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17
作者 谢敏明 刘冬生 +1 位作者 林漳国 郑敏相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8期970-971,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肝癌139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 ,注入化疗药及碘油 (10~ 2 0ml)混悬剂。结果  15例介入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经降门静脉压等治疗 ,13例出血停...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肝癌139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 ,注入化疗药及碘油 (10~ 2 0ml)混悬剂。结果  15例介入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经降门静脉压等治疗 ,13例出血停止 ,2例死亡。结论 碘油逆流入门静脉引起门静脉压升高和加重原有门静脉高压是出血的主要原因 ,降低门静脉压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门静脉压升高
原文传递
上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116例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金殿 吴正奇 +4 位作者 张志镒 卢林芝 赵光源 李世华 秦天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821-1826,共6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工作中上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08-01-2019-03-31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通过内镜及病理确诊的116例上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回顾性...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工作中上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08-01-2019-03-31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通过内镜及病理确诊的116例上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中位数和极差以及构成比等指标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分析上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的临床特征。结果116例上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中男女性别比为6.7∶1,年龄30~88岁,平均年龄(63.52±8.96)岁。同时性重复癌的癌灶在食管的好发部位遵循单发食管癌的好发部位,早期癌占62.3%(66/106),内镜下分型以0~Ⅱ型为主,病灶平均长径为2.5cm,病理类型以分化型癌和原位癌为主;进展期癌灶的内镜分型以髓质型和溃疡型为主,平均长径为4.5cm,病理类型以未分化癌为主。癌灶在胃的除8例BorrmanⅣ型病变外,胃角口侧以上的癌灶占74.2%(92/124)。其中早期癌占34.8%(46/132),0~Ⅱ型癌灶占63.0%(29/46),平均长径为1.5cm,原位癌和未分化癌共占54.3%(25/46);进展期癌灶中,有70.5%(55/78)的癌灶分布于胃角口侧以上,BorrmannⅡ和Ⅲ型共占82.0%(64/78),1.0~9.0cm,平均长径为4.0cm。病理类型未分化癌占83.7%(72/86)。结论上消化道重复癌病灶以早期肿瘤为主,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重视上消化道同时性重复癌的诊断,做到早期诊断和积极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同时性重复癌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色素内镜诊断上消化道早期癌 被引量:6
19
作者 耿高璞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色素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行内镜检查的75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不同病情及检查方式,将行食管黏膜内镜检查的患者360例分为染色1组(行色素内镜检查)与对照1组... 目的 探讨色素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行内镜检查的75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不同病情及检查方式,将行食管黏膜内镜检查的患者360例分为染色1组(行色素内镜检查)与对照1组(行常规内镜检查),每组180例;将行胃黏膜内镜检查的患者390例分为染色2组(行色素内镜检查)与对照2组(行常规内镜检查)各195例.比较染色1组和对照1组、染色2组和对照2组的病理活检结果 .结果 染色前后早期食管癌,每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3.81%、80.95%,胃癌的诊断符合率为36.00%、84.00%;染色1组病理活检食管癌诊断率为11.67%,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1.11%(P〈0.05);染色2组病理活检食胃癌诊断率为12.82%,明显高于对照2组的1.03%(P〈0.05).结论 色素内镜可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期癌 癌前病变 色素内镜 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上消化道早癌筛查对胃高危萎缩黏膜癌变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6
20
作者 余超 李杨 +3 位作者 李方圆 王磊 王耀辉 肖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究木村-竹本(Kimura-Takemoto)分类法与OLGA分级系统评估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相关程度及影响其一致性的因素,推广应用Kimura-Takemoto分类法评估CAG的严重程度,以达到低创伤、高效率检查高危萎缩黏膜,预防早期胃癌的目的。[方... [目的]探究木村-竹本(Kimura-Takemoto)分类法与OLGA分级系统评估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相关程度及影响其一致性的因素,推广应用Kimura-Takemoto分类法评估CAG的严重程度,以达到低创伤、高效率检查高危萎缩黏膜,预防早期胃癌的目的。[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行胃镜检查且镜下评估为CAG的82例患者,应用Kimura-Takemoto分类法进行镜下萎缩程度分级,依据新悉尼系统标准予病理活检后,采用OLGA评估系统,结合胃黏膜萎缩程度进行分期。最后分析2个评估系统的相关性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Kappa一致性检验,Kimura-Takemoto分类法与OLGA系统对CAG的诊断结果具有中度相关性(R=0.541,P<0.001)及中等一致性(Kappa=0.433,P<0.001)。其中Kimura-Takemoto分型中O2~O3重度萎缩黏膜对应OLGA分级系统中Ⅲ、Ⅳ期中的CAG患者癌变风险较高,O2~O3(Ⅲ/Ⅳ)组别中27例患者,有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癌(其中1例胃窦部癌浸润至sm2,追加外科手术)。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p感染是影响2个系统诊断结果一致性的唯一独立因素(OR=2.955,95%CI1.150~7.592,P<0.05),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家族史等对2个评估系统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Kimura-Takemoto分类与组织学上OLGA系统分期评估CAG的程度,具有中度相关性及一致性,故临床上可应用Kimura-Takemoto分类法低创伤、高效率评估背景黏膜,重视O2~O3(Ⅲ/Ⅳ)期的萎缩黏膜,达到快速筛查上消化道早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ura-Takemoto分类法 OLGA分级系统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背景黏膜 上消化道早癌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