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tion Timing of Heavily Destructed Upper First Permanent Molars
1
作者 Ahmad A. Rahhal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4年第3期161-168,共8页
The first permanent molar as the first permanent tooth in the mouth and with a general insufficient oral hygiene of the children, is commonly subject to significant compromise which may arise due to caries or endodont... The first permanent molar as the first permanent tooth in the mouth and with a general insufficient oral hygiene of the children, is commonly subject to significant compromise which may arise due to caries or endodontic complication, or from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such as hypoplasia. Compromised teeth with questionable prognosis may result in short- and long-term clinical dilemmas.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highlight the factors that require careful consideration when a compromised UFPM is detect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timely UFPM extraction to ensure the mesial drift of the upper second permanent molar (USPM) to fulfill the space of the extracted UFPM without any orthodontic intervention. For this purpose 52 heavily destructed UFPMs were extracted at age of 10.5 years old, 44 (84.6%) USPMs erupted exactly distal to the second premolar while only 7 (13.4%) USPMs erupted 1 mm distal to the second premolar. Clinically it is recommended to extract the heavily destructed upper first molars at age of 10.5 years old to ensure the complete closure of the extraction space by the passive mesial drift of upper second permanent mol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 PERMANENT molar (FPM) upper first PERMANENT molar (UFPM) upper Second PERMANENT molar (USPM) Heavily Destructed UFPM TIMING of EXTRACTION EXTRACTION Space Closure Passive Mesial Drift
下载PDF
现代中国人群形成与分化的形态证据--亚洲与非洲现代人群上颌第一臼齿齿尖相对面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邢松 周蜜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1-482,共12页
现代人群形成与分化造成的具有地域差别的人群标志性体质特征是研究人群之间关系的重要信息。作为臼齿形态测量的组成部分,上颌第一臼齿齿尖相对面积在人类演化以及现代人群关系上的研究价值已经引起了人类学界的关注。然而,迄今对上颌... 现代人群形成与分化造成的具有地域差别的人群标志性体质特征是研究人群之间关系的重要信息。作为臼齿形态测量的组成部分,上颌第一臼齿齿尖相对面积在人类演化以及现代人群关系上的研究价值已经引起了人类学界的关注。然而,迄今对上颌第一臼齿齿尖相对面积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群之间是否具有地域性差异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对代表亚洲和非洲现代人群的208枚上颌第一臼齿齿尖相对面积的研究发现,上颌第一臼齿四个主要齿尖相对面积在亚洲和非洲现代人群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亚洲现代人上颌第一臼齿近中齿尖(原尖和前尖)相对面积较大,而远中齿尖(后尖和次尖)相对面积较小。非洲现代人上颌第一臼齿各齿尖相对面积均较亚洲人群具有更大的变异,尤其在原尖和次尖相对面积上。采用判别分析可以将69.2%的标本正确地判别归入其原来所属的组群。通过与化石人类相关数据的对比发现,非洲现代人比亚洲现代人在原尖和次尖相对面积以及前尖/后尖相对面积比例上更加接近于人类演化的早期形式。现有的证据显示,亚洲和非洲现代人群在齿尖相对面积的分化至少可以追溯到全新世早期,更加精确的分化时间需要结合更新世晚期甚至中期化石人类数据去获得。本研究揭示出的非洲现代人上颌第一臼齿齿尖相对面积的高异质性(heterogeneity)和相对原始性在现代人形成与分化方面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 上颌第一臼齿 齿尖相对面积 异质性 原始性
下载PDF
口腔显微镜在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及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利娟 戴韦琴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0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显微镜在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及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方便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来该院就诊的250例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及再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在直视... 目的探讨口腔显微镜在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及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方便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来该院就诊的250例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及再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在直视状态下治疗,观察组在口腔显微镜状态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MB2根管的检出率及其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MB2根管检出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25,P<0.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80.00%、76.00%,而观察组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78、34.091,P<0.05)。结论口腔显微镜在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及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患牙症状,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显微镜 上颌 第一磨牙根管
下载PDF
正畸用微种植体上颌磨牙植入区骨皮质厚度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林颋旭 陶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上颌后牙区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放置微种植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人(18~25岁)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采用Newtom CBCT影像系统,以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的接触点作为坐标中心,向龈方... 目的:通过对上颌后牙区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放置微种植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人(18~25岁)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采用Newtom CBCT影像系统,以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的接触点作为坐标中心,向龈方每间隔1mm测量牙槽骨骨皮质厚度,共测量20个平面。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两侧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对男女之间不同部位的骨皮质厚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恒磨牙区骨皮质厚度在左右两侧对称位置无显著差异。骨皮质厚度在第7层以下几乎不存在或较薄(小于0.5mm),而第10至第12层以上均大于1.5mm,且皮质厚度较为均匀,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男性骨皮质厚度平均值为(2.12±0.72)mm,女性平均值为(1.86±0.83mm)(7层以上)。男女在第6层以上13层有显著差异(P<0.05),而另外2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恒磨牙区骨皮质厚度自方向根方骨皮质厚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男性患者骨皮质厚度在同一水平上大于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骨皮质 上颌磨牙 正畸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间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月明 李业荣 +1 位作者 柯俊羽 王斌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10期644-648,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扫描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上颌骨,探讨上颌第一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间的关系,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青少年及成人患者各60例并按垂直骨面型各分为低角型、均角型和高角型组,每组20例,行锥形束CT扫描观察上颌...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扫描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上颌骨,探讨上颌第一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间的关系,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青少年及成人患者各60例并按垂直骨面型各分为低角型、均角型和高角型组,每组20例,行锥形束CT扫描观察上颌第一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间关系,测量第一磨牙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及腭根根尖距离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在120例样本中,仅27%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不接触,其余73%的样本均存在不同程度接触。在成人与青少年组中,远中颊根、腭根至上颌窦底的距离在不同垂直骨面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高角型组测量值小于均角型组与低角型组(P<0.05)。成人的低角型组中,腭根的测量值明显小于近中颊根与远中颊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均角型组与高角型组中,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及腭根到上颌窦底的距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73%的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接触;高角型患者上颌窦底位置常常较低,紧邻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且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突入上颌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窦底 上颌第一磨牙 垂直骨面型
下载PDF
应用混合片段弓丝技术排齐整平阶段上颌中切牙和第一磨牙改变的三维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彤 陈贵 +1 位作者 张东妹 张婕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5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介绍混合片段弓丝技术的应用,评估利用混合片段弓丝技术初步排齐整平牙列后,上颌切牙和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方法 选择9例安氏Ⅰ类中度拥挤病例,拔除第一双尖牙,用混合片段弓丝技术排齐牙列(4~8个月).治疗前和初... 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介绍混合片段弓丝技术的应用,评估利用混合片段弓丝技术初步排齐整平牙列后,上颌切牙和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方法 选择9例安氏Ⅰ类中度拥挤病例,拔除第一双尖牙,用混合片段弓丝技术排齐牙列(4~8个月).治疗前和初步排齐整平时采取石膏模型,扫描,上颌腭部重叠,测量上颌中切牙和第一磨牙的线距和角度改变.结果 在应用混合片段弓丝技术初步排齐整平过程中,左右侧牙齿改变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切牙的矢状向改变平均为-0.99 mm,没有唇倾移动;而支抗磨牙的移动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矢状向改变平均为1.99 mm.结论 拥挤病例选择应用混合片段弓丝技术排齐牙列,能避免前牙在排齐过程中唇倾移动,有助于支抗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片段弓丝技术 排齐整平 上颌第一磨牙
原文传递
正畸后上颌第一磨牙位置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昱 钱玉芬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正畸治疗后的牙列稳定性是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保持治疗成果的前提。上颌第一磨牙是理想牙关系的基石,其位置和轴倾度变化将会引起整体牙关系的变化和牙齿排列的不稳定。保持期间受持续的生长发育、增龄性变化及正畸后复发趋势等因... 正畸治疗后的牙列稳定性是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保持治疗成果的前提。上颌第一磨牙是理想牙关系的基石,其位置和轴倾度变化将会引起整体牙关系的变化和牙齿排列的不稳定。保持期间受持续的生长发育、增龄性变化及正畸后复发趋势等因素影响,上颌第一磨牙位置在横向、矢状向和垂直向仍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以下就近年来针对保持期上颌第一磨牙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置变化趋势及相关原因分析的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三维方向 稳定性 保持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