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overnance of Urban Green Open Space for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被引量:2
1
作者 Tang Yan Chen Kai +1 位作者 Li Caige(译) Liang Sisi(校)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17年第3期14-22,共9页
In the global action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urban open green space is one of the main spatial objects that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mitigate greenhouse gases and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mate adaptiv... In the global action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urban open green space is one of the main spatial objects that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mitigate greenhouse gases and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mate adaptive policie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governance strategies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s of urban open green space as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in European countries. Then, taking the Central City of Beijing as a case, the paper explores its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of urban open green space, and climate governance operation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in China. Further, with the digital technologies of GIS and RS, it analyzes the nature and related governance demands of urban open green space and then divides the Central City of Beijing into four governance zones, following whi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limate policy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of each governance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green open space GOVERNANCE climate change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基于ES景观美学服务制图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构建--以富顺县新湾片区为例
2
作者 赵珂 夏清清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9,共7页
在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化构建的探讨中,针对从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出发、以绿地廊道连接绿地斑块的生态网络化构建方法容易出现预期结果远离人口集聚地、不易为人所用的空间不匹配问题,靶向构建自然生态保护利用与人类社会需求相互匹... 在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化构建的探讨中,针对从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出发、以绿地廊道连接绿地斑块的生态网络化构建方法容易出现预期结果远离人口集聚地、不易为人所用的空间不匹配问题,靶向构建自然生态保护利用与人类社会需求相互匹配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目标,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概念,遵循其提供的以“服务流”链接自然生态供给与人类社会需求的级联框架,运用网络科学的中心度量方法,创新性建立由“挖掘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潜能的景观美学服务供给制图-评估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社会需求的景观美学服务需求制图-权衡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的景观美学服务流制图”三部分组成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构建景观美学服务“供需流级联”网络制图方法,促成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网络不仅将破碎的生态环境恢复为一个连续整体自然生态系统,还具有匹配自然生态供给与人类社会需求的内在联系,推动人居环境绿化“从自然生态内在保护到价值外显利用”的积极生态保护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美学服务 空间制图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南京市建邺区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能力评估
3
作者 董雅各 罗小龙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5期77-83,共7页
为准确评价绿色开放空间的实际服务能力,探讨建成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文章以南京市建邺区为例,构建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能力的多维评估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从开放与共享、服务供给与需求承载、便捷与可达三个维度展开服务能力评估。研究表... 为准确评价绿色开放空间的实际服务能力,探讨建成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文章以南京市建邺区为例,构建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能力的多维评估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从开放与共享、服务供给与需求承载、便捷与可达三个维度展开服务能力评估。研究表明,绿色开放空间的内外部连通性、人口容量、集聚程度、周边路网和配套设施的密度对其服务能力的影响程度最高;建成区建设理念、设施分布、空间布局的不同特征是造成绿色开放空间服务能力产生区段差异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建成环境特征提出以下优化建议:①老城通过微更新、微改造提升绿色开放空间的质量和开敞度;②新城围绕绿色开放空间打造生活服务中心,以提高空间的亲和度和使用效率;③尚处开发建设中的新城优先完善交通系统,依托现有功能区配置绿色开放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因子分析 多维评估 建成环境 南京市建邺区
下载PDF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汪淼 陈振杰 周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347-5356,共10页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配置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对城市宜居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空间可达性常用于评价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两步移动搜索法即是一种直观、运算简便、应用广泛的可达性计算方法,但该方...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配置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对城市宜居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空间可达性常用于评价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两步移动搜索法即是一种直观、运算简便、应用广泛的可达性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未考虑需求主体之间的差异性。本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取需求者属性特征以及空间分布,通过分类细化需求主体改进搜索策略,改善两步移动搜索法传统研究未考虑不同群体差异性、统计数据滞后、空间尺度粗等弊端。结果表明,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开敞空间可达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江南主城可达性总体比江北新区高,低值区集中在人口密度高、绿色开敞空间资源规模小的中心城区周边;不同人群的绿色开敞空间可达性总体格局相似,但在数值上老年人可达性均值是其他年龄段的14.60%,工作人群可达性均值是居住人群的86.02%,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在享受绿色开敞空间服务中被边缘化。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南京市绿色开敞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手机信令数据 南京市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的北京市海淀区绿色开放空间供需关系分析和优化方向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孟露 李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9,共12页
【目的】由于城市土地空间有限,城市绿地与人口的供需不匹配、不公平等问题日益显现。目前关于绿地供需关系的量化研究主要将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城市中山林、滨河绿地、绿道等居民使用更频繁的绿色开放空间。而城市绿色开放空... 【目的】由于城市土地空间有限,城市绿地与人口的供需不匹配、不公平等问题日益显现。目前关于绿地供需关系的量化研究主要将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城市中山林、滨河绿地、绿道等居民使用更频繁的绿色开放空间。而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供需平衡是提升居民日常游憩空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对未来城市绿地规划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定义和分类,优化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利用高精度人口栅格数据与公园兴趣点(POI)数据,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从人口需求、可达性等级、供给盲区、空间自相关等方面分析海淀区绿色开放空间供需关系及其空间配置状况。【结果】海淀区东南部中心城区需求量最大,但供给量最小;西北部需求量最小,但供给量最大;在可达性水平上,全区整体偏低,67%的区域内居民的游憩体验达不到平均水平,分布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两极分化趋势,其中西北部与中部地区可达性最高,东南部可达性最低。全区存在23%的供给盲区空间。西部和东南部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需与供不应需的空间配错现象。【结论】(1)海淀区的可达性整体偏低,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其中可达性指数的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香山街道、温泉镇;可达性的低值区域集中在清河街道、西三旗街道、上地街道、中关村街道。(2)资源配置与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其中供不应需的空间主要集中在东南部;供大于需的空间主要集中在西北部。(3)相较于公园绿地、小微绿地,城市中山林、绿道、滨河绿地对城市绿色空间供需关系影响更大。(4)在供给盲区分布上,针对各地区供给盲区形成的原因,提出挖掘潜力空间、利用腾退空间、建立便捷交通、利用社会力量等完善绿色开放空间供需平衡的未来优化方向,为城市绿地建设以及居民生活福祉提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公园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可达性 供需关系 两部移动搜索法
下载PDF
安全城市视角下喀斯特地貌城市中心绿地规划研究
6
作者 王娟 聂铭希 +1 位作者 郝晶 赖文波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63-65,共3页
安全保障是城市建设思想的重要部分。喀斯特地貌城市由于生态、地理性质、城市结构复杂、城市空间布局分散,其对城市韧性、承灾性要求高。城市“绿心”是安全城市建设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灾情况下承载了重要的城市功能,一方面承担... 安全保障是城市建设思想的重要部分。喀斯特地貌城市由于生态、地理性质、城市结构复杂、城市空间布局分散,其对城市韧性、承灾性要求高。城市“绿心”是安全城市建设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灾情况下承载了重要的城市功能,一方面承担防灾减灾、辅助应急避难、提升城市韧性的功能;另一方面起到周转城市慢行空间系统,连结城市廊道的作用。文章结合安顺虹山湖公园规划的实践研究,探索安全城市视角下喀斯特地貌城市“绿心”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城市 城市“绿心”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安顺虹山湖公园
下载PDF
面向亚健康群体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颂 詹明珠 温全平 《风景园林》 2010年第4期90-93,共4页
围绕当前逐步受到关注的亚健康问题及其与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的关系,介绍了亚健康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解决亚健康的途径,回顾总结了有关绿色开敞空间与公众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国内面向亚健康群体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 围绕当前逐步受到关注的亚健康问题及其与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的关系,介绍了亚健康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解决亚健康的途径,回顾总结了有关绿色开敞空间与公众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国内面向亚健康群体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规划设计应该采取的对策,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研究 亚健康
下载PDF
健康视角下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研究-健康效用及设计应对 被引量:78
8
作者 马明 蔡镇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70,共5页
作为城市里的第二自然,绿色开放空间的物质空间形态对于公共健康有直接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公共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及卫生学领域。基于此,试图通过基础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健康效用的研究来建立健康与设计的联系。首先对健康的概... 作为城市里的第二自然,绿色开放空间的物质空间形态对于公共健康有直接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公共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及卫生学领域。基于此,试图通过基础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健康效用的研究来建立健康与设计的联系。首先对健康的概念进行梳理,然后从生理、心理、社会3个健康角度分析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对于健康的作用,其次通过自然康复治疗效用,体力活动的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3个方面,对其健康作用的过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例具体提出了视觉接触、直接接触、主动参与3个设计应对,以促进未来绿色开放空间设计对于健康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公共健康 自然治疗 体力活动 社会资本
下载PDF
更新观念 重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富海 谭维宁 《风景园林》 2005年第4期16-22,共7页
本文结合深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重点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形式、内容、深度,以及绿地实施措施和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进一步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下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所应承担职能及其相应的改革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绿地系统 开敞空间
下载PDF
从北林“绿规”课程发展60年看园林规划课程的设置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芸 任莅棣 《风景园林》 201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历经了六十年的岁月洗礼。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回顾"绿规"课程六十年的历史演变,梳理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思考和展望园林规划...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历经了六十年的岁月洗礼。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回顾"绿规"课程六十年的历史演变,梳理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思考和展望园林规划课程的未来,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风景园林专业园林规划系列课程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 评论 园林规划 系列课程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河流绿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莉 姜允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09-312,共4页
首先介绍河流绿道定义及其与城市发展关系。其次,对国外河流绿道的时空尺度、具体宽度、景观过程分析、规划思想与编制方法、实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并且例证了国际上河流绿道的实践发展。再次,根据我国河流绿道特征,从结构功能、景观格局... 首先介绍河流绿道定义及其与城市发展关系。其次,对国外河流绿道的时空尺度、具体宽度、景观过程分析、规划思想与编制方法、实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并且例证了国际上河流绿道的实践发展。再次,根据我国河流绿道特征,从结构功能、景观格局、规划等视角介绍了河流绿道在我国的研究状况。最后,提出了相对于国外河流绿道,我国河流绿道在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都需要进一步地发展,这将对我国当前关注的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绿道 绿色空间 景观格局 规划实施
下载PDF
城市绿地空间景观生态设计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附中为研究案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德敏 雷国红 张一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0-153,共4页
提出以生命属性划分城市绿地,自然河流、湖泊、池塘和湿地应归属城市绿地。提出除建筑物以外的一切空间均为开敞空间,包括所有的城市绿地、道路、广场、街道、巷弄、庭院等。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针对城市基本用地单元,... 提出以生命属性划分城市绿地,自然河流、湖泊、池塘和湿地应归属城市绿地。提出除建筑物以外的一切空间均为开敞空间,包括所有的城市绿地、道路、广场、街道、巷弄、庭院等。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针对城市基本用地单元,如一个校园、一个居住小区等,亦即针对20~30万m^2尺度地域的开敞空间,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浙江师范大学附中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整个校园开敞空间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以众多绿地廊道连接所有绿地斑块等规划和设计手法,使整个校园形成均衡网状结构套辐射网状结构的稳定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开敞空间 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设计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范式演变 被引量:14
13
作者 温全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4,共4页
应用范式概念,回顾了中外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历史,提出并论述了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3种范式,分别是园林花园范式、城市公园范式和生态规划范式,分析了3种范式的特点以及共时存在的关系。探讨了生态规划范式的再发展问题,指出应... 应用范式概念,回顾了中外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历史,提出并论述了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3种范式,分别是园林花园范式、城市公园范式和生态规划范式,分析了3种范式的特点以及共时存在的关系。探讨了生态规划范式的再发展问题,指出应对中国当前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既要推进规划的理性化进程,又要重视社会因素对规划的影响,在决策方法上应该由主观式、推理式、唯理式决策方法走向合理式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规划 范式
下载PDF
城市开敞空间规划基本生态原理的应用实践——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学成 林云 邱巧玲 《中国园林》 2003年第3期69-72,共4页
城市开敞空间是指城市边界内的非建筑用地空间,主体是绿地系统。简述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基本生态原理,并通过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例,探讨了该生态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江门市 城市绿地 规划 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
下载PDF
高密度亚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香港绿色基础设施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弘志 刘雅静 《风景园林》 2012年第3期55-61,共7页
快速的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给自然和人文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绿色基础设施分析能成为有效的途径,帮助发现并缓解城市环境问题。从一个多尺度的视角,重估绿地并提出策略,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宏观上,将自然保护区作... 快速的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给自然和人文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绿色基础设施分析能成为有效的途径,帮助发现并缓解城市环境问题。从一个多尺度的视角,重估绿地并提出策略,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宏观上,将自然保护区作为绿地系统的主要结构;微观上,减小城区绿地的破碎度。利用景观指数结合GIS的分析方法,重估香港的绿化总纲图,并分析香港在绿地管理上的策略,为其它高密度亚洲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基础设施 评论 城市绿地 景观管理 景观指数分析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初探——以乌海市为例 被引量:14
16
作者 谷康 曹静怡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80,共6页
通过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绿地建设重点的分析,借鉴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经验,阐述了开放空间体系和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必要性,以乌海市为例,分析该市城市布局与资源分布特征,提出了营造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以及用廊道将城乡丰富的绿地资源... 通过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绿地建设重点的分析,借鉴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经验,阐述了开放空间体系和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必要性,以乌海市为例,分析该市城市布局与资源分布特征,提出了营造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以及用廊道将城乡丰富的绿地资源有机串联的构思,并提出构建由大到小,由主及次,互相渗透的"树状"生态网络结构的策略,以期在绿地系统规划中使城乡绿地贯穿为统一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开放空间体系 城市生态网络 绿地系统规划
下载PDF
基于“点、线”体系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晓玲 李晓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6,174,共6页
从景观与绿色空间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绿色"点状"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素,探求"点"状开放空间在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中的布局方法,发挥点状空间的节点作用与连接功能,进而沟通点状空间与城市线性绿色空间之间的联系,最... 从景观与绿色空间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绿色"点状"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素,探求"点"状开放空间在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中的布局方法,发挥点状空间的节点作用与连接功能,进而沟通点状空间与城市线性绿色空间之间的联系,最终通过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点、线"整合,展示和重构城市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点状空间 线性空间 景观规划
下载PDF
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与时俱进 被引量:69
18
作者 李敏 《中国园林》 2002年第5期17-20,共4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直接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本文论述了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情对习用的一些规划编制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反思,提出可持续发...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直接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本文论述了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情对习用的一些规划编制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反思,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当贯彻“生态优先、绿地优先、开敞空间优先”的规划原则,并需要在规划指标、规划方法和规划管理方面与时俱进,求实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敞空间 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 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城市道路多层复合式绿色廊道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帅 陈如一 《风景园林》 2013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城市雾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形象、危害市民健康的重要环境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讨论和关注,政府需要采取一定手段进行治理和干预。城市道路的多层复合式绿色廊道改造模式充分发掘土地的垂直空间潜力,在不扩展道路红线的前提下,显著增... 城市雾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形象、危害市民健康的重要环境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讨论和关注,政府需要采取一定手段进行治理和干预。城市道路的多层复合式绿色廊道改造模式充分发掘土地的垂直空间潜力,在不扩展道路红线的前提下,显著增大道路绿色空间,利用生态原理解决环境问题。同时将被道路分割的区域重新连接起来,增加道路两侧社区市民的交流,发挥了更多潜在的社会服务功能,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绿道 绿色基础设施 道路绿化 园林绿化 开放空间
下载PDF
面向公众健康的城市公园景观体验及游憩行为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陈筝 孟钰 《风景园林》 2020年第9期50-56,共7页
城市中的绿色开放空间,尤其是公园,是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支撑之一。为了解城市居民如何利用绿色开放空间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选取了4个上海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全市性、区域性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调查了公园使用者的健康状况、... 城市中的绿色开放空间,尤其是公园,是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支撑之一。为了解城市居民如何利用绿色开放空间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选取了4个上海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全市性、区域性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调查了公园使用者的健康状况、景观体验需求和游憩行为,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公园使用者主要存在3方面健康问题;2)使用者对绿色开放空间的景观体验需求主要体现为自然和社会2方面;3)调查的绿色开放空间主要涉及四大类游憩活动。通过交叉分析进一步发现有健康问题的居民对于景观体验自然度的需求更高;而且会更倾向于远离社交的低强度、自然游憩活动。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从公众健康的景观体验和游憩角度对公园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和健康 绿色开放空间 城市公园 景观体验 游憩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